小時候我很喜歡吃我們眷村伯伯的饅頭
從小到大都要吃的
很理所當然永遠在那兒的饅頭
有一天伯伯走了
我才發現我有多依賴這份理所當然的存在
當一切不再
我深切感受到生命的一塊被剝離
我花了很久的時間都還是疼痛
後來我盡量不讓自己有後悔的機會
珍惜著每一次的緣分
以及珍惜著以為的理所當然
雖然遺憾還是會發生
金曲之後看到了來自陳宣澍這篇
有時候深刻感受這是個平行世界
每個人都在以「我」為中心的世界
把「我」拿掉會是什麼呢?
這張專輯所延伸的都成為這些作品的意義
歌會去到要去的地方
不論何時何地
都有著我自身生命所投入的祝福
我無法永遠陪伴
但歌在
。
。
。
來自陳宣澍...
沒想過有一天,我會這樣子談論金曲獎
萬芳說:「我希望能夠回到生命的議題,因為成長的過程實在有太多可以分享。」這是與她與《給你們》獲得評審團獎時的致詞。
-
就在 8/21 凌晨,我接到愛人的死訊,一切都太不真實,懸著一顆心,從四點拖著拖著到中午,才在桃園殯儀館看到了他,落水而死的他,能夠面容安詳,一如他總是凌晨從中壢返回我家,濕著頭狼狽地躺在我的床上,完全是平常在我身旁睡著的模樣,但更加安詳,睡得更酣熟。
一整個白天,我都像在演公視人生劇展,跟我媽兩個人站在陌生的殯儀會館,與素未謀面的他的家人,談他如何死,卻也聊著他過去怎麼活,一切都很不真實,即便在冰櫃看他一眼時,知道這一切都不是玩笑了,其實我們後來處在一段緊張且諸多互相傷害的關係裡,但在那一刻一切都放下了。
謝謝你,我愛你,對不起,沒關係。
都願諒彼此,然後祝福。
-
回到家裡,才發現晚上是金曲獎,通常沒有陳珊妮入圍的金曲獎我都是無感的,但我好希望蛋堡拿獎,我跟他可以說是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唯一個交集,是我們總是抽著菸,躺在床上聽蛋堡與國蛋,然後一直笑,那是我們都好快樂的時光,甚至到最後,那是我們生活中唯一能快樂自在的時光。
而且我知道,他也很想成為一個饒舌歌手,即便早年的逆境,以及生命無數我不能理解的選擇,這件事始終還沒發生,但他走後,我才看見他前幾天剛寫好的歌詞,青澀的韻腳,糊裏糊塗的錯字,短短的,但我知道那背後是他曾經努力奮鬥、拼搏但又挫折的一生。
蛋堡 Soft Lipa 拿了男歌手,又拿了最佳華語專輯,我好激動,對著他說,你看,那個更好的時代要來了,當他將自己重灌,再次回到這個世界時,用的已經是夠解放、沒有框架,奠基於蛋堡的系統了;或許我幾年內再也不敢聽〈史詩〉,或許我遺憾那時候沒錢而沒買《家常音樂》跟他聽完整張,但我相信他懂得,他會在回來的。
回來在一個,靈魂更自由的時代。
-
我今早回看金曲獎的許多片段,看到 萬芳 One-Fang《給你們》拿獎,原來〈阿峰今天沒有來〉對我的感觸不深,我卻在隔天早上,把《給你們》從頭到尾哭一遍,從她開始唱歌我就開始哭了,那是萬芳啊,從〈我們不要傷心了〉時才國高中的我,那就是一把不常見面,但永遠安慰的嗓音;早上,我根本沒有力氣認真聽,哭泣的喘息卻仿若鋼琴彈奏時身體的起伏屏息,沈重卻悠然。
〈什麼將把你帶走〉王小苗的詩太溫柔也太痛:「會是突如其來的一陣風嗎」火焰說/「或許是溫暖的洋流」鯨魚說/「是他對我輕輕揮手的動作」斑駁的手印說⋯⋯
「怎麼就停止在/你的模樣/怎麼就不見了/你的方向/多少多少的你還沒燃燒/多少多少的我還在擁抱」——〈模樣〉把遺憾詠唱的像昨天從殯儀館回台北時的大雨。
〈我是你的誰〉:「誰是你最後的想念/是誰 是誰」又把意外永別中,還是猜疑自己是否被愛的生者心中極力想藏的歹念,赤裸裸的唱出來。
而〈回家吧〉又變成一首慰勞與祝福,像我與他同時像輕撫彼此的肩膀:「我在這端看顧/親愛的你 不要驚慌/浮浮沈沈 有它⾃然的消長/忙著符合期望/承受了太多勉強/受傷了嗎 走吧 我們回家」
然後是〈在那個冬天的下午,我愛你〉,萬芳最後的口白越輕,流下的眼淚就越重:「謝謝你曾經愛過我,那已經是永恆。」
最後一首〈銀色的魚〉,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好哭的,但就是聽著「我有一雙銀色的眼睛/我有一對銀色的翅膀」,眼淚停不下來。
-
我不知道我還能怎麼樣,我根本也不算萬芳的歌迷,或許從今以後是了,謝謝她做了這麼多張關於生命、關於成長的音樂,即便我現在還是哭得很醜,即便我到此刻才聽懂11年前〈我們不要傷心了〉在唱什麼,即便我根本還沒消化完。
像河川衝過石岩,沖入赤暑下乾旱的河床地,水與熱的瞬間碰撞,「叱!」的一聲好嚮也會痛吧,但就是被拍拍了,被抱著了。
如果8/21是我生命裡必定黑暗的一天,
那這些就是生命還留給我的,一點慈悲,不捨於我的不捨。
願一切都好,死者解脫,生者自在�該放下的、該釋懷的我都懂得,再給我一點時間就好了。我很愛我愛人的樣子,也謝謝他給我的獲得。
我們不要傷心了。
同時也有5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武敬凱Jing W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曾經為了見想見的人一面,隔離了28天, 從來也沒有想過,原來想見就見的自由, 會變得那麼難能可貴。 疫情猝不及防的, 帶走了自由、愛情和生命, 除此之外,它還教會了我們什麼? 請原諒我,他奪走了原本理所當然的一切, 讓我除了恨以外,不知道能學到什麼。 疫情結束後, 我發...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的推薦目錄: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Tambam 姍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武敬凱Jing 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Kinki fish一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當一切變得理所當然時- 彩虹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靜。文- 習慣當一切變成習慣,一切將變得理所當然。 這世上 ... 的評價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吳亦凡一個頂流明星落入監牢的省思!
眉清目秀的一個小帥哥,成了無數媒體的寵兒,明星的光環與粉絲的追捧,在這種情況下,有多少人還能守住自己的慾望?昨天吃飯時翁總跟小孩分享起這個故事,如果ㄧ個人很有才華大家都很喜歡他,也讓他賺了很多錢,也很有權利,這個時候如果他用他的權利來欺負別人會怎麼樣?沒想到我們家兒子竟然回答:「當一個人擁有權力,卻利用來傷害別人!那麼他所有的一切都會被奪去。」~果然看女神3分鐘有用😆透過這個機會給孩子一個學習故事❤️
每個人都有慾望,都想要得到更好的享受,想要更多不同的體驗,因此而努力奮鬥著!但當一切都得來容易,能不能克制住不斷膨漲慾望?還是能看到爆紅後自己能為社會負起更多的責任?創造更大的價值?決定未來是否提升或消亡!
吳亦凡的媽媽是個女強人,給他國外學習的環境,為他在演藝事業鋪路,把他捧上高高的舞台,這是她認為的愛。但是沒有給孩子去經歷磨難,從中體悟他人的感受,讓孩子經歷低潮的沉潛修養心性,沒讓他知道注意力帶來的除了名氣與財富之外,有更多的期待與責任。當一個人不懂感恩,認為一切理所當然,得意忘形傷天害理時,這些捧高他的手,隨時都可能拉著他墜下黑暗的深淵!
我ㄧ直認為寧願讓孩子早點付出代價,也不要長大人生付出更大的代價!
最近跟小孩講了吳亦凡故事,問他們如果小孩犯錯了就直花錢幫他擺平,最後他就被抓去關了!這樣好嗎?他們兩個都說不好!我問他們為什麼?他們說這樣就學不到東西下次還會再重複發生😊,父母花錢幫小孩擺平事情是愛他嗎?他們說是害他!所以我就問他們希望我怎麼對他們,他們說如果他們做錯事情就要讓他們自己承擔學習負責任,這樣才會幫助他們成長!聽他們這樣說我的內心不斷地轉圈圈,覺得真是太有智慧了!這是11歲跟9歲小孩會說出的話嗎?哈哈😄所以平時你們東西打壞了要自己付錢,起床超過時間要扣遊戲的三c時間,會覺得媽媽太嚴格嗎?他們說不會因為是想要幫助我們學會負責,掌控好自己的生活❤️我只能說有時候不要以為小孩子不懂,其實我們在跟他們溝通的事情他們都是很明白的🌟謝謝他們能夠明白我的用心🥲當然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只要能面對自己的錯誤,願意學習成長,都還是有機會改變結局,只是越晚面對越晚學會付出的代價越大而已!!
父母有一個責任,就是讓孩子明白社會的規則,自己做的選擇都會有後果,法律的線在哪裡?越界的結果是什麼?要讓孩子清楚,那就是火,去觸碰就會受傷!玩火要付出巨大的代價!父母包庇了小的錯誤不讓孩子受罰,那他就可能捅出更大的簍子!看著孩子受罰不是殘忍,而是明白養成孩子輕忽法律的心態,對他是更大的隱患!
愛他,就要讓他自己有能力,讓他明白他的行為帶給別人的影響,會造成自己的後果是什麼?當孩子明白做人之理,處世之道,放之於天地亦毋需擔憂。我想這也是我能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看到更多宥忻老師的影片歡迎👍
➕追蹤我們
👇加入Line@取得獨家小禮物🎁
https://lihi1.com/9mkyI
👇訂閱Youtube頻道 掌握最新影片
https://lihi1.com/sy89r
👇追蹤ig 宥忻老師不藏私 私密生活大公開
https://lihi1.com/j8rh2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Tambam 姍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就因為唯一不變的是瞬息萬變,所以一切變得更值得感恩和積極
快樂不會一直存在,悲傷不會永遠停留
在每個當下,都依照真心想要的去創造世界
就因為沒有任何事是理所當然
一切都變得有意義
討厭的這股能量,更多是來自本身的無能為力
看待事物的角度,套上了自己的設限
當一切不如心中的預設值,就開始覺得「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他幹嘛這樣?」
但是親愛的,如果沒有「原本應該怎樣」
也沒有「我以為他會是怎樣」的落差產生
來,閉上眼,感受一下你的內心,還會那麼樣難受嗎?
當別人批評你,是因為「我想要得到的是讚美」使自己難受
當別人無理,是因為「覺得人相處應該有禮」讓你感到煩躁
當高速公路塞車,是因為「開車很累」把時間變得漫長(或者是想尿尿)
當「」裡的設定都被拿掉了,喔,一切只是發生。
真正重要的是,在一切發生時,你想怎麼面對。
別人若送你一坨屎,大可不接,也就不必髒了自己一身,
再大聲嚷嚷著:他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你為什麼要接?
最近練習著觀察世事人類的各種樣貌
哦,原來他是這樣點菜、這樣進食
哦,原來她只看午夜場電影
哦,原來他選擇為夢想付出的是這種方式
哦,原來她為這樣的事感到苦惱
如果我是他,會怎麼選擇
原來他是他,是因為這樣思考
各式各樣的狀態,沒有好沒有不好
就只是「這樣」
觀察著很多很多的「這樣」,變成很好玩的事
當我們看到一個老人漫步在路上,用自己的速度走著,
此時一個年輕人迎頭趕上或超越
有些人可能覺得老人走的好慢!
有些人覺得是年輕人走的很快!
有人覺得慢的悠閒的好,有人覺得快的效率的好
而這都是來自「你的比較心」讓你看見的,
他們只是用各自的速度走著。
今天突然連結到曾經被前男友恥笑我沒屁股當下的那個我,他的聲音,我的視線,彷彿再次經歷
清楚看見了自己的匱乏,是想被對方認同的渴望讓我難受
誰講了再難聽的話,若我不這樣看待自己,那便無關痛癢,但我在心裡認同了他對我的批評,沒有理解自己是多麼美麗獨特的存在,才因此哭泣。
所以親愛的,再花更多點心思去了解自己
毫無保留,誠實的認識自己。
當你和自己是那麼樣的緊密,面對所有攻擊來襲,都沒有縫隙讓對方趁虛,你會有自己的模樣,你會享受,你會自在。
你喜歡自己,喜歡到即使沒有人喜歡我也沒關係,
因為這是我最真實的樣子。
不過通常,當你成為這麼一個自在愛人的存在,
誰們都會喜歡你,因為你就是愛本身,
誰都喜歡和愛在一起,豈不是全盤皆贏?
謝謝前男友陪伴的一切經歷,十年過去了,直到今天我還持續從中向自己學習,多好。
世界上沒有什麼值得「討厭的」
我們要處理的,一向是自己的內心「為什麼不能接受這個狀態」
你看不慣,所以想改變,你改變不了,就開始討厭
那不能接受的,是對方,還是其實是自己?
我不吃生洋蔥,那會使我胃痛,洋蔥有什麼錯嗎?
我也曾經不喜歡過誰誰誰,但在放下「他應該怎樣對我」的念頭之後,對方也只是萬千之一種生命狀態而已。
我所不能認同的,是被以不認同的方式所對待,卻接受,卻無能為力的自己。
在生命中,不必再背負「討厭」這樣的情緒,是種很舒服的感受,太舒服,以至於想趕緊和你們分享,一起落實在生活中練習🥰
歡迎和我分享你的修行,很開心經常收到許多各種生命狀態的訊息,我也總在向你們學習著。
還有特別謝謝那些每天都說著愛我的人,我也愛你們🧡
#拉布拉多小貓咪
📷 對不起我想不起是誰幫我拍的🥺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武敬凱Jing Wu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曾經為了見想見的人一面,隔離了28天,
從來也沒有想過,原來想見就見的自由,
會變得那麼難能可貴。
疫情猝不及防的,
帶走了自由、愛情和生命,
除此之外,它還教會了我們什麼?
請原諒我,他奪走了原本理所當然的一切,
讓我除了恨以外,不知道能學到什麼。
疫情結束後,
我發誓會盡可能的去看看這個世界,
我發誓不會再把工作視為唯一,
我會與將來可能再一次出現的,對的人,
去沒有去過的地方,看沒有看過的風景,
然後絕不鬆手。
疫情結束之後,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
【Final Cut Pro剪輯軟體】
https://hahow.in/cr/jingwustudio
【影片製作必學6堂課】
https://hahow.in/cr/jingwuclass
-
導演Director / 武敬凱 Jing Wu
攝影Videographer / 武敬凱 Jing Wu
剪輯Editor / 武敬凱 Jing Wu
配音Narrator / 武敬凱 Jing Wu
錄音Recording Engineer / 武敬凱 Jing Wu
混音Mixing Engineer / 武敬凱 Jing Wu
防疫畫面擷取自:
#東森新聞
#衛生福利部
#北市防疫紀錄短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oSnfM4FiEE/hqdefault.jpg)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渡邊綱是活躍於平安時代中期的武士。
作為源賴光的部下,與坂田金時、碓井貞光、卜部季武一同並稱為賴光四天王而活躍。
其中又以綱身為最受賴光信任的武士,也被其他三人視為兄長一般仰慕。
身高/體重:180cm‧77kg
出處:史實
地區:日本
屬性:中立‧善
性別:男性
日本最強級別的斬鬼者。
就算不撒豆子也會讓鬼自己逃走的程度。
正經八百的死腦筋。
雖然略為沉默寡言卻具有社交性,以沉著冷靜的斬鬼者而遠近馳名。
私生活方面,是令第三者難以想像的平淡無奇,兼以完美的工作態度。
據說他並非憑藉言語,而是以其舉止和態度深受周遭的人們打從心底予以信任。
會砍殺鬼是基於義務感之故,並非對其有所憎恨。
───只不過,除了某隻鬼是另當別論。
○無窮之武練(對魔):A-
只要對象是魔性之物,他的武藝便不會有絲毫動搖。
針對鬼種、魔性的行家……然而,因為某件事情而使得等級有些許下降。
〇水天之徒:B
據說身為渡邊黨先祖的綱,是從事安撫水靈與防止水難方面的咒術師。
從水的威脅當中守護自身,同時對水予以安撫。
〇一條返橋之斷手:EX
於京都一條返橋的傳聞而昇華為技能之物。
面對具備凌駕人類體能的鬼種,能夠令其未及做出任何反應便斬斷手腕,作為劍士
本領的一種頂點。
無法察覺攻擊的起手式,令一切迴避變為無效。
此外,有關斬斷茨木童子手腕的經過,在正史與天覽聖杯戰爭(特異點)中有所出入。
在正史當中就如茨木童子所言,綱策畫了一計而斬斷她的手腕。
『大江山‧菩提鬼殺』
等級:A
種類:對鬼寶具
範圍:1
最大捕捉:最大捕捉1人
Ooeyama‧Bodaikisatsu
魔性,尤其又以斬鬼所特化的一擊。
雖然渡邊綱絕非屬於魔術師,然而在面對鬼的情況下,藉由劃下九字等方式對自身施以
暗示,而使一擊絕殺此事化為可能。
不同於賴光和金時,是以身為人類的本領所進行的斬鬼。
『鬼切安綱』
等級:C
種類:對人寶具
範圍:1
最大捕捉:1人
Onikiriyasutsuna
原本是由賴光所贈與的源式重代所持有的名劍,舊名為髭切。
據說在與鈴鹿御前的戰鬥中也曾被使用。
在斬斷了茨木童子的手腕之後,有一陣子從髭切改名為鬼切。
具有對魔‧對鬼的特效。
光是目擊此劍出鞘,就能無條件的令鬼種受到B級的重壓。
若不具備B級以上的精神汙染、狂化、又或者是精神防護系的技能,便無法從重壓當中
脫身。
在『FGO』中基本上只作為一般的武器而使用。
對綱而言鬼並不是值得憎恨之物,也非需要救贖之物,而是斬殺之物。
對此不帶同情亦或憐憫,也沒有憎恨或喜悅。
真要說的話就是種工作,每天早上前往都城巡視,碰見鬼的話便將其斬殺,然後回家。
就是重複這樣的事。
如果他生於現代的話,就是完美做好工作的上班族(總是準時下班)。
不論身處何種狀況總是絕不怠慢訓練,一心磨練本領,宛如怪物一般的人類。
雖然理解人類的行為,卻不會想要讓自己參與其中。
雖然理解人類的情感,卻對於自己是否具備此物而曖昧不明。
麻煩的一點在於,這並不表示他不具備情感。
雖然會拼命去拯救夥伴或是無辜的人們,但綱卻並非是基於強烈的情感驅使而給予救援。
真要說的話,他就像是個被設定了救援程式的機器人一樣。
據他本人所述,就是從「不得不這麼做才行」,轉變為「會這麼做」的一回事而已。
可能是並未將自己置於人類的這個框架當中吧,比起斬鬼反而覺得要砍人還更為困難。
雖然打從以前就被金時等人給如此數落過,但他也理所當然的無言以對。
自年幼起就是個有所欠缺之人、不合群之人。
認為自己雖然身為賴光四天王,卻是靠著做為武士,斬鬼一事,才勉強的讓自己表現得
像是個人類一樣。
唯獨對於有著一頭金髮,爛漫而殘酷的鬼則是唯一的例外。
如今只有她才能夠,打亂在綱內心深處的情感。
#FGO #渡邊綱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H2V4IwXUiU/hqdefault.jpg)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Kinki fish一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第一次來台灣旅行,還是18、19歲⋯⋯
就是住在西門町。
然後,每次來台灣旅遊都要跑到西門町吃一碗阿宗麵線⋯⋯ 真的很超級無敵青春!
你們對西門町又有什麼回憶?
相信香港人和台灣人應該不一樣吧?
移民來到台灣之後,所有東西都變得理所當然。
因為疫情,我希望和大家拉近距離。
所以用旅客的心態看這個地方一次。
原來,不只有屬於自己那些年的回憶。
當下,只要珍惜、享受,帶著天真的目光,看一次身邊的一切。依然可以像年輕時如此快樂。
但願能感染你們。
但願你們在困難重重的香港,
也看到你該要珍惜的一切。
我也很想盡快能和家人、朋友吃香港的美食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HC1cFgmbss/hqdefault.jpg)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靜。文- 習慣當一切變成習慣,一切將變得理所當然。 這世上 ... 的必吃
習慣當一切變成習慣,一切將變得理所當然。 這世上從此再沒感恩,再沒驚喜,再沒希望。 有甚麼比習慣還可怕? #靜文#simplysomethoughts. ... <看更多>
當一切 變 得 理所當然 在 當一切變得理所當然時- 彩虹板 - Dcard 的必吃
當一切變得理所當然 時 ... 該承受被否定也許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對於彼此的默契瞭若指掌,但這份默契在不知不覺的昇華成了理所當然,從什麼時候開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