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LOVE🌈🌈❤️🧡💛💚💙💜(#伊編)
🔔【台視新聞網】上線囉👉https://news.ttv.com.tw/
#瑞士 #同性婚姻 #合法化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異性婚姻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無感覺的幸福 ◎葉青
遇見你以後
我才發現我有五根手指
大拇指 先用來捺下結婚所需的大紅色指印
食指 數你好看的睫毛
中指 負責在黑暗中確定你的形狀
無名指倒不必戴上有名的戒指
只用小指跟你打無數幼稚的勾勾
最要緊的是 說好每天都待在家裡等你回來睡同一張床
並且錯過世界上所有精彩的事情
這樣的日子就是活了剛剛好一輩子終於等到的某種無聊日子
——出自《衛生紙+》第14期,頁73。
--
◎作者簡介
生於民國68年10月16日,卒於民國100年4月2日。北一女及台大中文系畢。大學時期積極參與同志活動,努力在身分認同與輿論壓力下找到平衡。堅決相信「清醒不是人生唯一的正途」。病後開始新詩創作,累積作品逾千首,文字淺白,卻觸動人心,靈感多來自身邊他喜愛的人、事、物,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
--
◎小編怡璇賞析
無主題的讀詩時光顯得更加私密,因為沒有設限,所以更加容易往私心靠近,閱讀葉青的詩大概就是這種感覺,不由自主耽溺在愛的意象裡。出於難以自行組織語句描摹愛的緣故,所以藉由這一首〈無感覺的幸福〉得到的共感,窺見自己的慾望。
對於葉青的印象要提到那一句眼熟的「常說自己的詩刪去贅詞只剩三個字:「我愛你」。」這幾乎是我對《雨水直接打進眼睛》讀後最為直接的感觸,作為一個讀詩者所不能理解的是那帶著些許抑鬱的內斂情緒,〈無感覺的幸福〉像是幸福的最大值。
少去了徬徨與辯證,從手著眼。分成了與愛人連結及美好未來想像兩大部分。為什麼是手而不是其他部位?大概由於指紋是作為驗證承諾的方式,基於每個人的指紋都像是身分證,所以先以「大姆指∕先用來捺下結婚所需的大紅色指印」作為開展。若對於葉青的背景多少認識,就會知道她所企求的美好未來,也真的發生在她無法企及的未來。第四行提到的無名指與大拇指的紅色指印作為呼應,詩人透過句子說:「不必戴上有名的戒指」倔傲中或許更多是生不逢時的無奈。
但或許愛可以不必透過他人驗證,在有限的美好未來裡,至少追求日常的幸福是生而為人即被允許的,如同:「食指∕數你好看的睫毛」、「中指∕負責在黑暗中確定你的形狀」以及用來「打無數幼稚的勾勾」的小指。其中,有些人可能會疑惑為什麼中指是用來確認形狀?如果你攤開手掌,輕輕攏著某個人的臉,便會發現中指正好貼合著額間到聳起的鼻樑,繼續往下游移,人中到下巴起伏的弧度,緩緩走過一張臉,那感覺將會是多麼令人饜足。
「最要緊的是∕說好每天都待在家裡等你回來睡同一張床」點出了葉青在愛情裡的渴望。作為女同志,在不見得那麼能夠理解非典型愛情的年代,多少耽美愛意戛然而止於回過頭來的理性,有些人行婚只作為形婚,有些人走入符合模板的異性婚姻,從此掩蓋部分真正的自己,而詩人比起這些掙扎,更願意義無反顧廝守,即便哉進無聊的日子,也都會是生命中絕無僅有的恬靜歲月。
--
美術設計:李昱賢
--
#葉青 #暑假無主題詩選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7/20210730.html
異性婚姻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單身VS生孩子後 有什麼差別?
單身時,你可以自由地去旅行,想去哪就去哪,出國飛很遠也行~
現在,你沒有後援,你哪也去不了。有後援,出國多天也是件難事
單身時,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不論快歌或慢歌,放鬆自己的身心靈~
現在,整天都是孩子的音樂,你已忘記流行樂是什麼
單身時,你可以去書店感受氛圍、咖啡廳喝個下午茶、看場電影~
現在,帶著半獸人,這幾個地方你不會帶孩子去(怕被白眼)
單身時,無論是周年慶還是路邊攤,你購物的心滿意足很開心
現在,算錢變算得很精準
單身時,你對男朋友的家人,只要有禮貌就可以
現在,你不只要有禮貌,你要應對、在用心還要盡可能面面俱到
單身時,另外一伴對你太過差勁,你可以跟他謝謝再聯絡
現在,誒都~就是這位仁兄,自己選擇的要好好負責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你說是不是~~
要身身歷其中,才能懂
不然...
那未婚者對婚姻的期待與憧憬
不是三言兩語他們就能明白的
(喝口茶☕...)
來吧,結下去再生個寶,我們就是好夥伴了!
妳將會深刻且用心的體悟到我們所說的~🤝
夥伴們,一同加油!
人是自己選的,咬著牙也要走完~!
👉🏻喔喔喔,補充,這不是要大家不要結婚的文章,
只是點出其中的差異性!婚姻有幸福的地方的!!❤️
歡迎加入當好夥伴 FB粉絲團:醒醒吧女孩們
________________
專屬社團:爸媽沒在怕 創意大爆炸
育兒靈感、親子共學、創意、夥伴交流心聲的好地方❤️
異性婚姻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異性婚姻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琪斐大放送】「不約會運動」風靡印尼 先婚後友為何大受歡迎?
【動眼看熱鬧】當個聽話溫順的好媳婦? 傳統婚姻觀念應與時俱進
【世界都在看】與異性婚姻有哪些差異? 一覽同性婚姻生活的樣貌
【凱莉出張嘴】重視彼此溝通與信任感! 開放式關係的界線在哪?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異性婚姻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同性婚姻的家庭若想要建立親子關係,按《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第20條立法理由說明:「為保障同性關係之一方親生子女之權益,應許他方得為繼親收養,由社工專業評估及法院之認可」。法院會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十七條第一項之規定,委託專業人員進行訪視,法院將參考訪視人員提出的訪視報告及建議決定是否認可收養。因此社工、法官都是影響成敗的因素。
所謂的繼親收養,以女同志為例(男同志以生父類推),它的組成通常是一個生母,及一個伴侶,而這個伴侶要收養生母的小孩。
現代社會,通常有共識,撫養孩子的責任在雙親,而非單由生育的那方獨立負擔。女性主義平權運動以來,一直強調的就是反對所謂的「母職說(Motherhood)」,這個意思是有關照顧家庭、照顧小孩等等這些家務責任,過去被視為生母天職,也就是把照顧小孩的責任,全部推給生小孩的那一方。但事實上,照顧小孩應該不只是生育方的責任,也是其同居人、伴侶的責任。這在一般的異性戀婚姻中,因為婚生推定的關係,所以丈夫在小孩生下來那一刻,就肩負了撫養小孩的法律責任,沒辦法逃走。但同志家庭在法律上只有血緣關係的生育方要負擔撫養責任,另外一個伴侶可以看自己決定要不要收養,一定要走至少三個月的收養流程,且收養流程要經過社工、法官,還不一定會過。
我認為在這之中比起異性婚姻,不管是社工或法官,都應該更需要特別照顧平等權及小孩最佳利益問題。通常我們會認為,對小孩利益來說,一個生母和伴侶都有責任要一起撫養小孩,絕對是比只有生母一個人肩負撫養小孩的責任,前者優於後者。
然而收養訪視的報告格式中,「家人對收養人的態度」以及「親子關係的描述」在收養評估占了非常重要的篇幅,都是需要由訪視人員來觀察和書寫完成。過去在同婚未通過時,曾有社工因認為小孩太小無法面對同儕壓力,所以給出不適合收養的建議,但當時好在法官有考量和體察,所以最後有收養成功。
因此訪視人員在調查時,我認為社會局必須注意第一線人員的訓練,要特別注意同志家庭與異性婚姻的社會結構性問題不同,也就是不能因為原生家庭長輩並不一定認同同志,甚至可能有不友善或歧視問題,而成為阻礙孩童受雙親最大照顧的最佳利益。
亦即訪視人員在面對同志家庭時需注意下面三個原則:
1. 不應讓生育方獨自承擔撫養小孩的責任。
2.不應讓原生家庭對同志的不友善,而影響繼親收養的認定,導致小孩高風險面臨法律只有一位血親有責任照顧他/她,這是本末倒置。
3.應重視社會結構性的問題,更加同理同志家庭。
我認為,這不只是同志的問題,還是有關母職的性別平權問題,更是兒童權益問題。我身邊就有掌握,至少五對同志伴侶因為這個收養流程而卻步,最直接影響就是孩子的受照顧撫養權利及未來的繼承權利。
因此我在今天的民政部門質詢中要求社會局:
1. 定期舉辦全台北市訪視人員同志收養工作坊,並提供結案報告以供未來施政參考。
2. 促進社工與同志團體交流,建立聯繫窗口,協助輔導同志收養相關議題
3. 建立社會局同婚收養申訴管道
面對社會的進步,行政機關就要有帶頭的作用,把體制完善,成為同志家庭的後盾,讓這些孩子能生活在一個可以完全獲得最大照顧及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