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東豊雄與安藤忠雄在日本並稱「建築雙雄」,兩位建築大師之間,有許多的相同與不同。
同年出生、同時創立事務所;一開始都不是以建築為志業,安藤當過兩年拳擊手,伊東高中時的志願則是棒球投手,但碰上甲子園停賽,他只得投考大學,因緣際會之下,兩位的人生從此轉向,朝著建築大奔跑。兩人又屬同期被點名的世代交替接班人。然而,出身東京的伊東豊雄服裝色彩多是明亮,而來自關西的安藤先生卻總是一身黑。
你說如此背景怎能不讓好事者拿來比較?他們彼此又是否有瑜亮情節?或許這情況更像是金庸武俠小說《射鵰三部曲》中的東邪:伊東豊雄與西毒:安藤忠雄?
本週《美學風格相對論》邀請曾經多次擔任兩位建築大師來台演講翻譯,與兩人建築著作、翻譯,堪稱最具權威的建築學人謝宗哲先生,分享伊東先生最新著作《相聚於美麗的建築中》。聽過這一集,對於伊東和安藤就會更有概念了~
=======================
首播 09/22(三)20:00-21:00
重播 09/26(日)15:00-16:00
在 #IC之音FM97.5,
無論何時何地,都期待與你相遇
**打里摺建築·贊助播出**
#IC之音FM97.5
#即時線上收聽,不受地區限制
https://www.ic975.com/
#首播之後便可隨選即聽
https://pse.is/3pdgtn
#美學風格相對論
#打里摺建築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https://www.facebook.com/AestheticStyleReality/posts/386411383080848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來去府城透透氣:一九三○~一九六○年代文青醫生吳新榮的日常娛樂三部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文松 副教授 內容簡介: 「臺南是文化古都,又是我心靈的故鄉……都會人週末好下鄉莊,我們草地人卻好到城市,所以我差不多一個月中兩三次到臺南市,名義上是做個週末旅行……第一項為逛...
甲子日出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確使用通勝的重要性
勿用通勝擇出生日子時辰
原來通勝也有分品牌,
楊天命一直使用蔡伯勵及其家族編著的「永經堂」通勝。
通勝的最大用途是擇日,
但只可以擇未來一年,不可以擇一年後或以上,
而通勝在每年約中秋時間出版,
通勝除了擇日,其他有趣內容只屬民間傳說,不足為信。
很多人誤以為可以在通勝擇吉日產子,
但其實通勝裡並沒有擇出生日子時辰的功能,
所謂好日出生,必須看孩子的完整八字,
年月日時,而不是只看通勝上的吉日。
值得一提是「六十甲子日」的符咒,
師父覺得有用,可以了解怎樣使用,
有助驅邪僻妖。
高清版:https://youtu.be/AAGOShjz2F8
預約楊天命 ➡️ +852 22956096
萬事屋 ➡️ www.maxihousehk.com
O’Chef Lab 食物研究所 ➡️ ocheflab.com
WhatsApp 訂購:+852 90111661 (星期一至五辦公時間內回覆)
甲子日出生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958年4月29日,獲得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特別獎的張小燕,和中華民國參加亞洲影展代表團的團長龍芳(製片人)等人,自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載譽歸國,張小燕的媽媽也同機返台,他們在機場接受上百人的熱烈歡迎。
影片攝製:臺灣省電影製片廠
當年9歲的張小燕為中華民國電影在亞洲影展首創得獎紀錄,她一身淡青色尼龍洋裝,手上捧著金禾獎座,還挽著一個黑色小提包走下飛機;第一個走上前歡迎她的人,便是她在得獎電影《歸來》一片中的同伴「煤球」藍陵,影星張茜西領著「煤球」藍陵來接「媳婦」;在機場歡迎張小燕的人還真不少,張小燕的爸爸張珍(時任警務處發言人)非常高興地到機場迎接他那為國爭光的小女兒,中央電影公司前任總經理李葉和時任總經理王星舟攜手而來,此外,還有王元龍、馮仲達、張英、段凌等影劇界人士百餘人蒞臨接機。
中央電影公司等到影星穆虹等人自香港返台後,便舉行盛會以慶祝張小燕的獲獎,並慰勞全體代表團員。
1958年第五屆亞洲影展主要獎項得獎者:
最佳影片:四千金(香港)
最佳導演:李翰祥/貂蟬(香港)
最佳編劇:高立/貂蟬(香港)
最佳男主角:羅米奧瓦斯克茲(菲律賓)
最佳女主角:林黛/貂蟬(香港)
最佳男配角:中村貿津雄/愛的焦心(日本)
最佳女配角:麗比卡黛利奧(菲律賓)
最佳佈景:陳其銳/貂蟬(香港)
最佳音樂:王純/貂蟬(香港)
最佳男童星特別獎:波愛派拉那/二十一歲的爸爸(菲律賓)
最佳女童星特別獎:張小燕/歸來(中華民國)
1948年8月11日出生於上海的張小燕,6歲時(1954年)因參加舞蹈比賽得到冠軍,而獲邀參加電影《聖女媽祖傳》(1955年上映)的演出,飾演童年時期的媽祖,自此開啟她的演藝生涯。之後,張小燕加入中影公司,連續三年得到亞洲影展的最佳童星獎。
張小燕在1958年、1959年、1960年,分別以電影《歸來》、《苦女尋親記》及電影《天倫淚》,連續三年榮獲「亞洲影展」最佳童星獎。
出道超過一甲子的張小燕可說是台灣娛樂圈的「綜藝教母」,至今已六次獲得電視金鐘獎「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的肯定。
2006年,張小燕獲選為 Discovery 頻道自製節目《台灣人物誌》第二季的六位主角之一,該節目於2007年在台播出。
2015年,張小燕以45%的超高得票率,第三度獲選《讀者文摘》雜誌主辦的「信譽品牌」票選活動之「最受信任的綜藝節目主持人」,得票率遠遠超過第二名的陶晶瑩(12%)和浩角翔起(11%),該項調查由台灣地區1000名消費者透過實體問卷、電話和網路問卷進行票選。
甲子日出生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來去府城透透氣:一九三○~一九六○年代文青醫生吳新榮的日常娛樂三部曲」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陳文松 副教授
內容簡介:
「臺南是文化古都,又是我心靈的故鄉……都會人週末好下鄉莊,我們草地人卻好到城市,所以我差不多一個月中兩三次到臺南市,名義上是做個週末旅行……第一項為逛街,第二項為看電影,第三項為吃點心,第四項為找朋友,第五項為叫按摩。這五項節目如果缺少一項而回家,就感覺像不到過臺南市,或感覺丟掉什麼東西在臺南。」——吳新榮
看電影、打麻雀和下圍棋,這些看似日常的休閒娛樂
卻是日治時期草地文化人最重要的文化滋養與社交活動
本書所收錄的文章,從日記出發,試圖探究日治中期一個(群)地方知識人(社群)的日常生活史。那些被時人視為無關正事的「日常生活瑣事」,反而能讓我們深入認識殖民地處境下,臺灣人與日本人的日常交涉多元面向,以及臺灣人的心境,並且在空間上,帶我們思考臺南府城對於周邊偏鄉僻地草地人的存在價值。今日臺南作為文化觀光重鎮,吳新榮醫師的日記也能讓我們看到一甲子前府城文明是多麼時髦,作為一座文化燈塔,是如何撫慰著殖民統治下文化人的心靈。
吳新榮出生於二十世紀初期,正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穩定期,童年到壯年都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下渡過;然而到了二次大戰一結束,迎向中晚年的吳新榮,和當時所有「後殖民」的臺灣人一樣,在充滿期待興奮的心情,迎接另一個從半殖民地政權終於走向「世界四強」的中華民國國民黨政權。
吳新榮的人生跨越了這兩大時代,在文學創作與政治參與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個人價值取向;同樣的,從他生平所從事的日常生活休閒娛樂中,亦可映照出社會、時代,當然還有他心路歷程的轉化軌跡。在不同的日常生活音符伴奏之下,電影、麻雀和圍棋,無疑也演奏出吳新榮在時代洪流下的草地醫生生命樂章。
在一九四○年代時,對於三十多歲的吳新榮來說,每週到臺南市區看電影,不只是休閒,還是吸收世界最新文化最重要的管道。即使當時交通不那麼方便,他仍風雨無阻。對於這一位極具時間概念與歷史感的草地醫生而言,這些看似無關政治、無關歷史、無關文學,甚至無關醫療本業的娛樂休閒活動,卻也凸顯出在「殖民地處境」下如何創造出極具政治性的日常生活,面對此一似乎命定的處境,打造出具備違抗、平衡與自由放縱精神的「臺灣人社交娛樂空間」性格。
◆關於吳新榮
「雖然生活的威脅臨額,我們也不忘是個文化人。文化人不是高尚生活的人,也不是學理深奧的人;文化人應當和時代的煩悶而煩悶,和人類的苦痛而苦痛。」——吳新榮
吳新榮(1907年11月12日-1967年3月27日),字史民,號震瀛、兆行,晚號琑琅山房主人,臺南州北門郡(今臺南市將軍區)人。臺灣著名文人、醫師與政治人物,在日治時期曾參與組織「佳里青風會」及「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為「鹽分地帶」文學集團代表人物之一、「北門七子」之一。
戰後吳新榮曾擔任臺南縣參議員。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遭逮捕入獄。
後來投身於地方文史工作,曾擔任台南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組組長,並主編《南瀛文獻》。
作者介紹:陳文松
日本東京大學總合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曾任教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東華大學,現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講授臺灣政治文化史、日治臺灣史、區域研究。其研究領域包括殖民政策史、地域社會,以及日常生活(娛樂)史。著有〈從「總理」到「區長」:與日本帝國「推拖頑抗」的武秀才洪玉麟――以洪玉麟文書(1896-1897)為論述中心〉、〈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流毒」及其對應〉等論文,及《殖民統治與「青年」》一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nkNNt-qYZs/hqdefault.jpg)
甲子日出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杏仁餅可說是澳門最熱門的手信,正當各新派餅店窮追新口味,經營將近一甲子的最香餅家,卻仍然堅持以人手做出最傳統的口味。
最香餅家創立於一九五七年,至今將近六十年。創辦人李生原本來在人家的店打工,後來孩子出生,開支大,他的一位做餅模的朋友建議他自己開店,還送來一個餅模作禮,自此他便開始了自己的做餅生涯。李生在工場做餅,太太則挑着餅交貨給酒樓和咖啡室。錢賺到一點,到七七年,終於可以自己買鋪,搬到現址。
時至今日,最香餅家的運作都沒改變,一邊製餅,一邊賣餅,一目了然。做的是傳統中山餅食,從不偷工減料。杏仁餅、鳳凰卷、腰果酥、盲公餅、合桃酥,天天新鮮出爐,當中又以蛋黃肉心杏仁餅最巧手。
製作蛋黃肉心杏仁餅,非常考功夫:蛋黃餡要起出鹹蛋黃搓勻再薄切至透明;肉心用肥豬肉做,由李老太天天到街市去買,切成薄片,並用糖醃一日;粉糰用綠豆粉、糖、油、水、花生醬按比例人手搓粉;杏仁選用美國來的,先經鹽焗,再敲碎。老師傅們用餅模一個個把杏仁餅印出來,最後以炭爐把杏仁餅烤熟,需時三十分鐘,慢火烤出來的,帶有炭火香,面層夠脆,內裏肉心鹹鹹甜甜,帶豬油香酥,味道獨一無二,冠絕港澳。因為難做,現在只有幾位老師傅能做出這種傳統口味,也因此更見老店的難能可貴。
最香餅家
地址:夜呣巷12號B地下A座
電話:+853 2838 3858
營業時間:10am-7pm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bmtWDf51G4/hqdefault.jpg)
甲子日出生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生人,一間酒樓,待在香港邊陲逾半世紀。
李蓮妹自稱「名副其實的鄉下婆」,打從出生以來便住在坪輋,迄今一個甲子的人生從沒離開過她的家鄉——坪輋。十歲不到她開始在「龍威酒樓」前身「坪源酒樓」幫爸爸的忙,小人兒從捧點心盤賣叉燒包做起,那時酒樓不過是多放幾張桌椅加兩個灶頭的簡陋寮屋。沒隔幾年小學畢業後,小妮子就得天天凌晨3時起床跟師傅做點心,燒賣蝦餃牛肉球,樣樣有份落手做,一直忙到晚市完畢,睡一覺又重新再來。父親晚婚生兒育女,她廿多歲已幾乎扛起整間酒樓,年輕時罵人罵到整間酒樓都聽得見,連廚房佬也怕得立即掉下煙蒂幹活。即使她真的是鄉下婆,也是鄉下的女強人。
鄉下的女強人再強也要嫁人,她偏偏在酒樓遇上願與她一生廝守在坪輋的伴侶。他是三餐都來酒樓吃的茶客,從砵蘭街搬來坪輋做工程,那天他如常吃飽飯後仍蹭在酒樓聊天,友人忽然約李蓮妹去看戲,他一句:「你跟他看,不如跟我去看啦。」成功約會了李蓮妹,後來在酒樓五分鐘距離買了房娶老婆,李蓮妹一生更離不開此地。
與其說她選擇酒樓,不如說酒樓選擇了她。李蓮妹有七兄弟姊妹,她排行第二,有個大姊姊,酒樓開業時只有她倆比較年長可以幫忙,但大姊讀書成績好,李蓮妹剛巧又不太喜愛讀書,酒樓工作自然落在老二身上;接下來的弟妹個個都讀得書,此後更加無人比李蓮妹熟悉酒樓,把每個女兒的名字都喚作「妹」的父親最終把酒樓交給二女,即使李蓮妹自己形容「已做到厭」。
好幾次她想放棄。結婚後她仍舊打理酒樓,生了女兒不久就得回來坐鎮,女兒才讀幼稚園不幸過身,她很內疚,只道「有甚麼辦法?」又得咬緊牙關過日子,她以「淒涼」來總結自己在酒樓捱的日子也不為過;後來大兒子與兩小女兒出世,她便把酒樓租出去讓別人做,專心照顧兒女,希望把內疚的心補回來。幾年後別人不做了,丈夫與大姊又不願父親親手建立的心血消逝,出錢裝修安排重新開張,只是懂得打理的還是李蓮妹,她也只得在1989年重回酒樓,「坪源酒樓」那年正式易名為「坪源龍威酒樓」,「龍」年開張,「威」是李蓮妹丈夫的乳名,自始黃底黑字的「龍威」招牌醒醒目目地置在酒樓門口,至今已成為坪輋街坊認路的地標。
日子就這樣過了半世紀,李蓮妹現在已收了火,說話語氣平靜得甚至有點淡然寂寞,憶述那時大概因為可以罵罵人才做得下去。丈夫早幾年因病離世,她再也做不下去了,把酒樓交給兒子,自己只是早上回來開鋪,間中收收錢,兒子讓她訂貨也只為了讓她多動動腦筋,她終於面帶笑容地道:「從前別人想酒樓繼續做但由我落手做,現在我想酒樓繼續但由兒子落手做!」現在每天早上11時多她就回家看電視,傍晚回酒樓與兒女孫兒吃飯,她說現在的日子尚算「稱心」,回酒樓可以天天與兒女相聚:「那是多少父母渴望的福氣啊?還求甚麼?」一輩子支撐李蓮妹的,就是這一個家,如無數個像她般的傳統女性:未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當然她還是有她事頭婆的霸氣。
李蓮妹一生人,一間酒樓,一個家,心安之處。
採訪 郭雅揚
攝影 梁兆麟,謝致中
剪輯 謝致中
坪源龍威酒樓
地址:新界粉嶺坪輋大馬路1000號地段
電話:2674 0625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六11am-3pm/ 6pm-8:45pm;星期日及勞工假期休息
詳情: https://goo.gl/nR8ZTg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XvUKWaSUP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