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也有水上太陽能板, 可是人家是做在內地沒有颱風的地方
日本做了水上太陽能板, 颱風掃過就造成太陽能電廠毀損燒毀
相同會遭遇颱風的台灣也得考量該如何建設太陽能發電, 成本必然不低
建造再生能源應該謹慎開發, 一下子就貿然做大, 前例可見
.
反核嚼氰卻總是在扯支持核能者反對再生能源, 這就是天大的謊言了, IPCC國際氣候變遷組織講的是核能與再生能源並重, 多元減碳降污, 認為核能必須比現在增加六成, 甚至五倍發電量才能對抗氣候變遷, 反核嚼氰妄想用再生能源取代核能, 根本是與國際專家建言背道而馳
.
這些綠營反核嚼氰甚至拿天然氣存槽爆炸的圖片謊稱是核電廠爆炸來製造恐慌 (詳見: 台灣賦格貼文) 這種行為不僅是把人當笨蛋, 還非常用心險惡
.
如果真要探討, 福島核災是因為:
1. 日本發生近百年來最大的地震, 地震引發海嘯, 海嘯比福島電廠的防嘯牆高
2. 海水倒灌弄壞地下室的備用發電機
3. 東電與日本政府遲遲未能下廢爐決定導致爐心溫度持續升高到引發氫爆
.
在這個事件中, 福島電廠的圍阻體並沒有損壞, 有效阻絕大多數放射性物質外洩, 估計僅約車諾比的10%外洩量 (車諾比電廠當時沒有完整圍阻體)
.
臺灣核電廠跟福島核電廠不同的地方:
1. 臺灣核電廠防海嘯牆比台灣史上最大海嘯還高5公尺以上 (福島電廠比日本最大海嘯還低許多)
2. 臺灣核電廠的備用發電機都不在地下室, 且不只一部, 起碼五個備用供電
3. 臺灣核電廠的廠長就可以在第一線決定是否廢爐, 只要廢爐, 溫度不升高, 就不會有嚴重核災
.
綠營嚼氰真的應該多念書, 要接受事實真相, 不要再說謊禍國
=============
台灣破格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fugue/photos/a.1547927082107193/2535110473388844/?type=3&theater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生 質 能發電成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核二燃料裝載池改裝應審慎評估 勿草率執行!!!〈4/10記者會會後新聞稿〉
核二廠一號機用來貯存用過燃料棒的燃料池,於去年11月30日已面臨滿池而停機,台電公司提出申請將核二廠緊鄰用過燃料池之護箱裝載池,改為用過燃料貯存空間,希望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原能會經過八個月的專案審查於4月7日通過,將讓核二廠一號機增加440束燃料棒的存放空間,然而距離一號機2021年12月的除役年限僅剩4年,此案通過也只能讓核二廠增加3年運轉時間。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 郭慶霖表示,各界關注此案已久,但可惜政府並未謹慎以待,原能會專案審查報告才剛剛公佈,尚未曾對立院與在地居民說明並取得同意,在釐清風險疑慮,回答外界對此案提出的安全質疑之前,台電就隨即對外表示改裝工程馬上就可動工,預計最快6月中下旬完工,過程匆促草率讓人難以接受。
核二廠所在選區立委黃國昌表示,這種先射箭再畫靶,沒有溝通就打算硬幹的方式,跟過去國民黨有什麼差別?新政府對於核電風險的溝通是這樣的態度嗎?原能會僅為技術安全審查,應向立院提出完整報告說明並接受監督,以及在地方舉辦審查說明會等程序,讓民間能夠充分知情及參與,也必須清楚回答釐清所有安全疑慮,不應草率執行。
核二廠一號機於1981年商轉,迄今已36年多,過去曾發生:錨定螺栓斷裂、爐心側板出現持續成長、增加的裂痕、燃料匣彎曲、控 制棒插入困難、燃料護套破損等問題,設備十分老朽,加上鄰近火山 、斷層、面對海嘯威脅,實應儘早除役。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蔡雅瀅律師認為:核二用過燃料池曾先後在1992年及2004年擴充容量,目前每池貯量4,398束遠超過原始設計貯量2,520束,潛藏過密貯存的安全風險;核廢料無處去,就將原有裝載護箱以備燃料外運功能的裝載池,改為用過燃料貯存池,如同馬桶爆滿,連用來沖水的水箱也拿來裝廢棄物,將導致問題更難解決。
早期興建核電廠多半輕忽未來核廢處理的不易,核一、二廠燃料池空間不足的問題,與當初設計有關,以致影響使用年限,而核二廠的乾式貯存計畫目前也僅在規劃階段,離完工啟用尚遠。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崔愫欣 (Shu-Hsin Tsui)表示:一號機反應爐內的燃料棒已無法退出,台電公司為求解套,聲稱參考國外做法,但審查報告中未見其他國外電廠案例的詳細資料,讓外界無法得知如何與台灣情況做比較? 雖然改裝技術難度不高,但仍屬變更原始設計,是短期的應變措施,是非常態性的工程,一旦改裝,未來燃料棒退出的緩衝空間何在?此案涵蓋了多項專業問題,更涉及種種核能安全、措施裝置、 國際案例、可回復與復原等項目,應在安全性上更為慎重評估。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執行長楊順美指出,安全才是最優先的考量,經濟部與台電不可以夏季供電作為理由匆促趕工,應先盤點可以動用的電力管理調度與節能政策工作,緩解夏季尖峰供電問題,日前台電公佈的發電成本,105年加計核廢貯存及除役費用等的核能發電成本每度2.34元,比天然氣發電成本每度2.12元還高。為了再運轉三年多,冒著核災風險斥資改裝裝載池,新增的核廢料仍需耗大筆費用處理,經濟上是否划算?亦應評估。
台電代表於記者會上表示本週已開始動工,原能會也知情,與會公民團體皆表示無法認同如此草率趕工,原能會成立公眾溝通平台已開會數次,卻遲未將此案提出說明與溝通,還要等民間召開記者會來提出質疑?這種無效溝通實在令人遺憾, 既然如此,未來將不會再出席原能會的公眾平台會議,也將有下一波的抗議行動。
記者會出席:
立法委員 黃國昌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
Wild at Heart Taiwan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
生 質 能發電成本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核能最便宜? 台電自打臉!! 台電重估 3核電廠除役 在尚未計入高放核廢料最終處置的情況下 經費就已翻倍至6200億!!! (03/06/2017 自由時報)
宣稱發電成本每度0.96元,計入除役成本變2.34元,這還不包含核廢料最終處置所需的高昂費用喔!!
〔記者黃佩君、林筑涵/台北報導〕核一廠明年進入除役,四年後核二廠也將入列,台灣已進入核能成本「面對期」。台電曾於前年發布新聞稿,嚴詞駁斥當時為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對「核能非常貴」的說法,當時台電稱核電每度發電成本僅○.九六元;但在計入除役成本後,台電去年公布的核能發電成本已達每度二.三四元,台電自己賞給自己一個超大耳光。
算法不同成本增1.5倍
蔡英文二○一四年曾質疑,「核能是非常貴的,很多成本是拿國庫來補貼的」;台電當時以強烈聲明指為扭曲,強調「由於蔡主席為總統參選人,其幕僚欠缺正確瞭解,提供錯誤資訊,造成其發言嚴重扼殺能源政策理性討論空間,對國家發展影響甚大。」
台電並聲稱所有營運費用,包括核能電廠之投資、建廠及營運,皆由台電公司自行籌措,從未支用政府預算,更無國庫補貼之情形。而依據歷年決算資料顯示,核能發電成本確實相對低廉,二○一四年核電每度○.九六元,實為成本最低之發電方式。
比天然氣2.12元貴1成
不過根據台電最新資料,在計入預備除役等成本及去年調高核後端基金提撥率至每度○.三七元後,去年決算每度核能發電已達二.三四元,比天然氣發電的每度二.一二元還貴約一成,而這僅是核能成本曝光的第一步。
曾遭質疑低估 台電打迷糊仗
〔記者黃佩君/台北報導〕台灣三座核電廠明年起陸續除役,台電之前估計六部機組除役經費共六七五億台幣,整體包括核廢最終處置等共需三三五三億元,此數字多次在立院遭質疑嚴重低估,台電均不願表態。據最新版評估,每座核電廠除役就需一四○○億元,加上核一、二廠改室內乾貯及無人島集中式貯存方案,總費用高達六二○○億元,核後端基金根本不足支應,短缺近三千億元恐全民買單,平均每位國民要負擔約一萬三千元。
核後端基金 缺口高達三千億
核能除役經費是由核電每度提撥約○.一七元的「核能後端發電營運基金」(簡稱核後端基金)支應,根據台電二○一一年評估,到除役時預計可收到三三五三億元,三座核電廠除役僅需六七五億台幣,加上高、低放射核廢處置等項目,足夠支應一切除役支出。
但此估算遭環團及立委強烈質疑,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就曾質疑核電廠除役花費交代不清,恐根本不夠用。然而台電對此質疑始終未表態,大打迷糊仗,卻自二○一三年起提升提撥率到○.三七元。而依規定,核後端基金每五年須重新估算,並重算每度核電分攤率,台電去年即應更新估算,卻遲未公布。
根據台電最新評估,核後端基金不僅不足支應除役,甚至有高達三千億缺口。據了解,台電最新估算,每座核電廠除役就要一四○○億經費;而核一、二乾式貯存遭新北市卡關,去年原能會要求台電須將乾貯場由露天改為室內式,改建加上鋼桶估計需一二○○億元。
此外,由於低放廢棄物最終處置場選址因公投卡關,蘭嶼核廢遲未能遷出,台電呈報經濟部將採無人島「暫放」的集中式貯存計畫,也預計耗費八二九.五億。在尚未計入高放核廢料最終處置的情況下,目前除役相關總經費就高達六二○○億元,資金缺口近三千億元,幾與核後端基金相當。
台電擬逐年撥補 恐全民買單
台電表示,由於目前核後端基金認列數明顯不足,未來可能採年金方式,每年挹注一定資金撥補。但以核電除役最長廿五年計算,台電每年須撥補上百億才能填補缺口,未來恐仍陷全民買單。
經濟部指出,核後端基金的確去年就應重估,但目前台電僅在核後端委員會報告過一次,尚未定案,近期就會做決定。而原核後端基金估算尚可因應除役,現因無法估算最終處置衍生的成本,包括乾貯改室內、鐵桶及集中式貯存等新增項目,原規劃恐已不夠支應,但「只要能夠補足錢的方法,現在都有在思考」。
核廢處置評估 第一階段已燒掉14億元
〔記者林筑涵/台北報導〕台電二○○四年所提的「用過核子燃料最終處置計畫書」,預計分五階段進行,排定明年底做完「潛在處置母岩特性調查及安全評估」。昨遭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踢爆,近五年決標金額自首次的三千萬元,竟歷次暴漲三.九倍、四.二倍,初估第一階段共已燒掉十四億多元;她還點出,台電二○一七年將提出「候選場址建議調查區域」,各縣市政府都在追蹤,希望台電不要跳票。
管碧玲表示,據第一階段規劃,台電須於明年底提出「潛在處置母岩特性調查及安全評估」,台電雖依循計畫發出標案,但僅是特性調查,台電首次決標金額為三千萬,第二次增加三.九倍為一億一千九百多萬元,近期決標金額更暴增至五億元。
決標金暴增 都由原能會得標
管碧玲指出,得標廠商皆為原能會,恐有「球員兼裁判」之嫌;另安全評估部分,決標金額也從一億七千多萬元狂加至六億多元,增加幅度達三.五倍。光第一階段五年已燒掉十四億多元,仍是十年當中的一半而已。
台電核能後端營運處處長吳才基僅表示,由於須符合原能會規範,費用上升主因在於工作量增加,且標案皆有成立審查的專責小組,強調會另外提供詳細項目資料。
明年提候選場址 各縣市緊盯
台電將於二○一七年提出用過核燃料最終處置候選場址建議調查區域,若依規劃,明年度應著手進行相關準備工作;管碧玲強調,目前各縣市政府都在留意、追蹤此事;然因核燃料去處為敏感議題,更屢遭反對,台電是否順利找到候選場址,恐埋下未知數。
圖片說明:事實證明,核電就是一種超昂貴、高風險、極骯髒的發電方式,越早廢除掉,越可以節省核廢處理成本、降低核災風險、以及減少輻射污染生態環境的程度。
文章內容資料原始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1083379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83440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0568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