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痛苦指標」
【香港樓市】新世界設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 讓年輕人更易置業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3070483?r=mcsdfb2
同時也有4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vsAL_8Y8D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生產總值」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香港經濟日報 hket.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GDP (Nominal) Ranking 2022 的評價
- 關於生產總值 在 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中督盟- 本地生產總值(英语 - Facebook 的評價
生產總值 在 Starman 資本攻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經濟不景,央行正常應「放水」,卻因為全球供應鏈斷裂令物價上漲,使央行反其道「收水」遏止通脹,這就是我一年多前已講「後疫情時代」下將面臨的「滯脹風險」。對央行而言,這是個「向左走向右走」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已有28萬億美元國債的美國,滯脹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
大家有時間可重溫我這兩年疫情前後所寫的文章,值得大家重溫。局勢正按照劇本一步步的進行,大家要及早部署,然後繫好安全帶,準備坐上大時代的過山車。
———————————————
向左走 向右走的大時代
全球各國央行為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均紛紛減息,重啟大規模量化寬鬆(QE)救市。部份經濟學家以傳統的貨幣經濟理論分析,均認為「無上限量寬」即將會帶來全球史無前例的惡性通脹(hyperinflation)。然而,全球經濟不景氣,加上新冠肺炎等不明朗因素將導致全球需求大幅萎縮,按此推斷理應會出現通縮。那麼,全球物價的走向應該會是向左走(通脹/滯脹)還是向右走(通縮)?這是一個複雜而有趣的議題。
要解題,首先要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所有經濟理論都不外乎「供求理論」(即DSE同學仔都會的demand & supply),關鍵是將「供求理論」放在哪一個市場進行分析,而得出綜合的結論。今時今日,我們面對變化最大的主要有兩個市場,一是貨物市場,二是貨幣市場。
大家印象中應該還記得,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新增了數以萬億計的貨幣供應,不少經濟學家都認為會引發全球通惡性通脹。然而,惡性通脹最後並沒有到來。原因之一是全球化導致的產能過剩。全球化供應鏈使生產鏈由先進國轉移集中佈局在中國、越南、柬埔寨和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大幅增加全球產能的同時,其低廉的生產成本及關稅的下調大幅降低了物價成本。在全球化供應鏈下,一個國家的物價水平已並非由單一國家的國內的供求所決定,而是以全球產能反映的總供應與全球性需求的角力。
另一方面,量寬新增的貨幣供應沒能有效地流入實體經濟,反而增加了投資/投機性需求,資金追逐高息及風險資產,最後只推升資產價格,要知道資產價格並不會計入消費物價指數(CPI)去衡量通脹水平。這是為何海嘯後的十年,儘管大規模QE,全球的通脹率仍然維持低水平,箇中的原因是全球產能過盛和資金流向資產市場的兩大主因。
以上是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的情況。然而,今次情況將會比當年有所不同,而且將會更複雜。首先,今次黑天鵝的主角是新冠肺炎,而新冠肺炎的傳播性使人人都不敢外出消費,一切都好像回歸基本,人人都只會搶購日用品,對於非必要的奢侈品需求一下子完全消失,消費意欲預期都會維持低沉相當一段時間。更重要的是,各國的封城封關使經濟完全停頓,全球供應鏈斷裂。正所謂飛得越高,跌得越痛。近年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得越來越成熟,當發展中國家集中生產,已發展國家加強科技的發展和消費,生產要素成本大幅下降,關稅下調,國際貿易效率一日比一日提高。萬萬想不到的是,一個看似完美的「全球供應鏈模式」,竟然被一隻黑天鵝切斷了,還要是完美地解體,一個完美的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正在發生,各國即時走向供應鏈本地化(localization)。從此,產能不再過剩。
另一方面,正如前文《「對症下藥」還是「落錯藥」?》所講,量化寬鬆手段能夠即時解決的並非實體經濟的問題,要量寬能夠解決經濟問題,其關鍵在於資金流向是否能夠有效流入實體經濟,但事實證明,大部份資金最終只會流向投資/投機,資金追逐資產,最終使資產價格不停上升,情況如08年金融海嘯後十年一樣。因此,要真正救經濟,一定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問題的關鍵就在這裡,錢從何來?同一個題,2016年特朗普上場時我也問過,當時我寫了一篇名為《特朗普上場 (二) - 錢從何來與加息的邏輯》的文章。大家有時間可以參考一下。
有關「錢從何來」的問題,一般的財政政策項下的政府支出(Government Expenditure)是從政府的財政儲備而來。正如我們香港政府昨天剛公佈的1375億港元大規模抗疫救市措施,號稱是史無前例,但要知道香港政府目前的財政儲備有1.1萬億,而「全副身家」(即計及外匯基金的總資產高達4萬億港元),是次的大規模救市的支出對比副「身家」依然是九牛一毛,可以說全民退休好幾年也沒有問題。這是為何我經常說香港的金融系統和基礎是非常穩健,即管是當年金融海嘯,香港的金融系統依然穩健。
另一方面,根據美國財政部2月12日公布的數據,美國預算赤字達到1.06萬億美元,而國家債務總額達到了23.3萬億美元,這是天文數字。當數字去到一定水平後,其實已經再沒意思,天文數字的債務不是債務,因為根本償還不了,再增個一兩萬億美元,影響不大,美元依然是「美元遊戲」棋盤下的唯一「代幣」,各個遊戲參與者只能相信美元,不信者大可離場。至於如何離場,我目前還未想得到。或者說,如果連我都想得出來,我想大部份國家應該一早已經離場。
巨額財政赤字下,美國如何支付即將推出的「2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答案只有一個,就是直接向聯儲局借貸,那聯儲局的錢從何而來?那當然又是「憑空印出來」,原理跟QE一樣。說白了,就是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因為美國政府很難還清這筆錢,或者亦沒有打算還錢。因此,對美國來說,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雙管齊下」實際上是「雙QE」。
如今,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已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以美國財政年年赤字的作風,這筆負債只會越來越多。因此,美國政府的負債相當於美元的永久性超發。在世界上存在的美元只會越來越多,全球的財富在美國「印鈔」的過程中被稀釋,世界各國再一次被美國政府「收割」。當然,在全球都面臨嚴重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元超發的危害並不明顯,反而能提高市場流動性。但是,經濟危機過後,金融槓桿會迅速放大美元超發的危害,形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事實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引發美國金融危機的導火線,美股及債券價格之所以會迅速下跌,是因為長期貨幣超發導致金融體系中積累了大量泡沫。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經濟體長期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導致債務槓桿高企、資產價格高估。疫情對本身疲弱的實體經濟的衝擊刺破了債券、股票等金融底層資產的泡沫,導致相關的衍生金融產品定價體系瞬間崩塌。而為了解決金融市場的問題,聯儲局選擇了QE,繼續向金融體系中注水,繼續「培育」資產泡沫,同時拉闊貧富懸殊,然後當下一個黑天鵝來臨時又再推QE。這個情況,在未來會繼續重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世界各國的財富將不停被收割。
可是,這次與之前不同的是,在今次的「雙QE」中,除了無限量QE的貨幣政策外,美國財政部借聯儲局的手印鈔推出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直接將資金注入經濟實體。另一方面,世界各國開始發現孤注一擲全球化的風險,如以單一國家如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風險,同時亦揭示了全球各國對全球化的隱憂,即使疫情過後,全球化再次啟動時各國之間的互信也大不如前。最後各國只會「各家自掃門前雪」,在表面上呼喊著「全球化口號」的同時,開始建立自己本地的供應鏈,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也就只成為一個「口號」。未來世界很大可能會走回頭路,「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會令生產要素成本提升,慢慢回復至全球化之前的水平,過去全球化所導至的產能過盛不再。當兩大壓抑通脹的因素不再存在,當經濟回復正常時,全球或產生流動性過剩,而最終導致通脹的來臨,到時美聯儲不得不加息控制通脹,但在疲弱的經濟下加息會剌破經濟/資產泡沫,形成「向左走向右走」的兩難局面,而滯脹(Stagflation)就是「美元遊戲」的死門。這一天可能是「美元遊戲」的終結,同時也可能是世界經濟的嚴重崩潰。
我曾說過,最好解決泡沫的方法不是去延長泡沫爆破的時間,而是讓泡沫直接爆破。
Starman
2020.4.10
原文:
http://starnman84.blogspot.com/2020/04/blog-post_10.html?m=1
#舊文重溫系列
生產總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928新加坡聯合早報
*【得票率都未過30% 德國兩大黨拉攏盟友爭組新政府】
根據初步計票結果,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得票率為25.7%,險勝執政16年的保守派聯盟黨的24.1%。隨著雙方展開激烈的盟友爭奪戰,組閣談判可能持續多時,但兩黨都希望能在耶誕節前組成新政府。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78
*【聯邦議院選舉初步結果顯示 綠黨與自民黨料左右德國新內閣】
德國社會民主黨與聯盟黨下來都將爭取同其他政黨組建執政聯盟,而力主應對全球暖化的綠黨與親商的自由民主黨可能成為“造王者”。由於綠黨和自民黨都曾批評梅克爾在對華政策上將經濟考量置於優先地位,未來德國對華政策是否會有所轉變將值得關注。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3
*【拉舍特:德國聯盟黨將開始組閣談判】
德國保守派聯盟黨(基民盟/基社盟)的總理候選人拉舍特表示,聯盟黨將開始組閣談判,不排除可能會成為反對派。拉舍特27日在柏林召開記者會說:“我們會這麼做,不管我們最後會加入政府還是成為反對派。執政聯盟的新班底應按我們一起協商達成的結果來。”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43
*【白宮否認孟晚舟獲釋是“交換人質” 】
白宮新聞秘書薩琪否認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和兩名加拿大人同時被釋放是“換俘”,強調兩者之間“並無聯繫”,她同時說,美國總統拜登本月10日在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通話中提到了兩名加拿大人歸國的重要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8-1197998
*【外長加諾:加拿大對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不存幻想】
加拿大外長加諾說,加拿大政府對與中國關係正常化不存幻想,並表明將在這個問題上“睜大眼睛”。加諾在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CBC)採訪時透露,加拿大政府如今對中國採取四個方針,即共存、競爭、合作和挑戰。他說,加拿大將在貿易等問題與中國競爭,在氣候變化問題上與中國合作,同時挑戰中國對維吾爾族、西藏人和香港的待遇,就像過去渥太華所做的那樣。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8
*【拜登接種追加劑並敦促尚未接種者儘快接種】
美國總統拜登27日接種冠病疫苗追加劑,號召美國人向他看齊,並希望更多還沒有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回應接種號召。拜登說,美國現在仍有大約23%人口還沒有接種第一劑冠病疫苗。他對有關美國應先向其他國家提供更多冠病疫苗,然後才為美國人提供追加劑的評論表示不贊同。拜登說:“追加劑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讓更多人接種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8-1197997
*【紐約強制醫護人員接種疫苗生效 拒絕接種面對開除停職】
美國紐約州強制要求醫護人員接種冠病疫苗的措施27日開始生效。拒絕接種冠病疫苗的醫院員工當天開始接到解雇信或被下令暫時停職,導致一些醫院人手不足,必須推遲進行非緊急手術或縮減服務專案。紐約市市長白思豪在記者會上說,暫時尚未看到接種疫苗規定給該市醫院造成巨大的影響,但他對市內一些疫苗接種率低的地區表示擔憂。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8-1197985
*【紐西蘭下月推出試點計畫 允許少數回國者在家隔離】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說,該國將推行試點計畫,從下月起允許150名已接種疫苗的入境者在家中隔離,無須到官方指定的隔離設施留意自身狀況。這項試點計畫只讓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紐西蘭公民或居民參加。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0
*【新州州長:七成16歲以上人口即將完成接種 雪梨及周邊居家令有望兩周後解除】
澳洲人口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公佈解封路線圖,一旦該州七成的16歲及以上人口完成兩劑疫苗接種,雪梨和周圍地區的居家令將會解除。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79
*【研究允許完成疫苗接種者出入境 馬國將在本周探討開放邊境】
國家復甦理事會主席慕尤丁說,相關部長將在本周內探討開放邊境的可行性。“他們將探討允許完成接種的馬國民眾出國,同時討論讓外國旅客及商人入境馬國。”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8-1197891
*【小型研究顯示混打阿斯特捷利康與“衛星五號”疫苗使抗體增加】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表示,一項聯合使用阿斯特捷利康和“衛星五號”疫苗對抗冠病的小規模臨床研究顯示,大多數研究參與者的抗體增長強勁。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30
*【朝鮮大使稱朝鮮有權試射導彈 絕不威脅周邊國家安全】
朝鮮駐聯合國大使Kim Song說,朝鮮有權進行導彈試射以自我防衛,他還表示,朝鮮絕不會威脅韓國和美國等周邊國家的安全。Kim Song27日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呼籲美國放棄對平壤的“敵對政策”,並指沒有人可以阻止朝鮮自我防衛和進行武器試射的權利。Kim Song表示,朝鮮擁有抵禦他國侵略的自衛權和強有力的武器,但不願針對任何一方行使或使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8-1197977
*【韓軍方指朝鮮向東部海域發射不明飛行器】
韓國軍方說,朝鮮28日淩晨向東部海域發射不明飛行器。韓聯社報導,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表示,正在分析發射地點、飛行高度等具體情況。日本國防部同日早前說,朝鮮疑似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8-1197973
*【韓國專家:金與正釋出善意 為朝爭取放寬制裁並獲擁核國地位】
儘管朝鮮勞動黨副部長金與正連續兩天向韓國釋出善意,並談到韓朝舉行首腦會談的可能性,但專家認為,朝鮮一直要求韓國撤回敵對政策,這番“善意”是為爭取放寬制裁和獲得擁核國地位而作的戰略。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5
*【日本自民黨總裁熱門人選河野 主張效仿澳洲借助盟國擁核潛艇】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明天投選新總裁,各方預料行政改革部長河野太郎與前外長岸田文雄將進行最後對決,因此他們的政見備受關注,包括安倍政府時代開始探討的提升軍事威懾力課題,尤其是日本應否擁有核潛艇。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6
*【五角大廈:美國成功試射雷神高超音速武器】
美國國防部宣佈,美國成功試射速度超過音速五倍的一種吸氣式高超音速武器,這是自2013年以來美國首次成功試射此類武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高超音速吸氣武器概念(HAWC)的自由飛行試驗于上周進行。聲明說,高超音速武器在高層大氣中以超過音速五倍的速度飛行,每小時飛行約6200公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8-1197974
*【聯合國:阿富汗特使退出大會辯論】
聯合國發言人說,阿富汗駐聯合國大使退出在27日晚些時候在大會上向世界領導人發表講話。代表上個月被趕下臺的阿富汗總統加尼政權的Ghulam Isaczai本應以演講來反抗塔利班,但他的名字在周一早些時候從發言名單上被刪除。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45
*【義大利將積極幫助阿富汗婦女和兒童】
義大利外交部長馬約表示,義大利不會承認塔利班政權,但會積極幫助阿富汗婦女和兒童。馬約說:“我們是不可能承認塔利班政權的,因為在他們的高層管理人員中,有17人是恐怖分子,而且不斷侵犯婦女和兒童的權益。”據義大利赫芬頓郵報(HuffPost)稱,馬約曾在9月23日的20國集團阿富汗問題外長視訊會議上說:“為了阿富汗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阿富汗金融市場的穩定,某些外國政府應該有所作為,以免阿富汗發生內亂以及移民潮。”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40
*【緬軍空襲西北城市實皆鎮壓叛亂分子】
緬甸軍方上週末向西北部城市實皆發動空襲,試圖鎮壓反軍方統治的叛亂分子,當地部分地區的電話線和互聯網也已經被切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8-1197895
*【缺電危機加劇 多家機構下調中國經濟增長預估】
經濟學家警告,隨著中國電力短缺的加劇,迫使企業減產,中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中金公司預計,電力短缺將導致中國三、四季度經濟增速減少0.1至0.15個百分點;野村下調了全年GDP預測;摩根史丹利則警告,第四季度產值將下降。野村在一份報告中稱,江、浙、粵等經濟重鎮採取的嚴格限電措施,可能會導致定于本周晚些時候發佈的採購經理指數降至50以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928-1197986
*【英暫時撤銷競爭法約束 解決燃油短缺問題】
英國的燃油運輸不暢導致的供應鏈危機持續惡化。為避免物流中斷,強森政府不得不採取更多措施,包括暫時撤銷競爭法約束,允許企業互相協調對受影響地區的燃油供應。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928-1197882
*【菲律賓發生規模5.7地震 馬尼拉居民凌晨被驚醒】
菲律賓呂宋島南部27日凌晨發生規模5.7地震,居住在首都馬尼拉的居民因建築物搖晃而被驚醒,目前未有傷亡報告。地震發生時,大馬尼拉地區震感明顯。由於時值凌晨1時許,許多居民剛剛休息,居住在中國城、帕賽、BGC、馬卡蒂、奎松的居民紛紛在社群平臺表示被地震搖醒,感受強烈。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8-1197897
*【西班牙拉帕爾馬火山在短暫平息後再次噴發】
研究人員27日表示,西班牙拉帕爾馬島火山在當天早些時候活動平息到幾乎停止後,再次噴出熔岩和煙霧。加那利群島的火山研究所通過推特確認了熔岩的排放,而電視錄影顯示,在平靜了幾個小時後,一列白煙從火山錐體中升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33
*【希臘規模5.8地震致一人死亡】
希臘克里特島27日早晨發生規模5.8地震。當地媒體報導,目前地震已造成一人死亡。雅典國家天文臺地球動力研究所發佈的資料顯示,地震震中位於克里特島首府伊拉克利翁市以南2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10公里,並伴隨有多次餘震。此前,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報告發生規模6.5地震。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927-1197829
*【包括推動新柔地鐵與東鐵工程 馬公佈4000億令吉新五年發展計畫】
馬國首相依斯邁沙比里在五年計劃中提出了一個重大目標,即要爭取馬國在2025年成為高收入與高科技國家,讓平均家庭月入達到1萬令吉。要實現這個目標,2021年至2025年的年均國內生產總值必須取得4.5%至5.5%的增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928-1197890
生產總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3月06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vsAL_8Y8DI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全國人大會議開幕,議程包括審議有關「完善香港選舉制度」決定的議案,特區選舉委員會的權力將擴大,除了推選特首,選委會還將負責「產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另外亦有提名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新職能。回歸初期立法會產生方法,選委會有一定角色,其後逐步取消,現在選委會再被「委以重任」,從制度安排角度是「走回頭路」;當然,近年香港政治環境,跟回歸初期判若天淵,經過反修例風暴這場政治攤牌,對中央而言,貫徹「愛國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強化選委會職能,乃是針對近年港情,「與時俱進」。
蘋果頭條
市民維修手機慘變遺失手機,個人資料更疑被送中,筲箕灣一間手機店向客人保證在香港維修,惟拖延超過4個月仍沒交還手機,有機主懷疑手機被盜或已轉賣,事後更在網上聯絡到13名事主,發現手機維修後,介面被改成簡體字、被安裝不明手機應用程式以及零件缺失。多名事主擔心手機曾被寄返深圳維修,資料已被送中,「(資料)外洩咗囉,因為大陸公司最興攞晒啲資料。」涉事手機店承認會寄零件到內地維修,已逐一與失竊機主賠償和解。
東方正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邊廂,47名涉違《港區國安法》的反對派政客保釋爭議鬧得沸沸揚揚;那邊廂,一直如老僧入定的證監會忽然神勇,聯同警方搗破一個涉以「唱高散貨」形式操控股市的不法集團,涉款逾9億元,12人落網。事實擺在眼前,證監會對於違法造市不僅不會姑息,甚至主動出擊,偏偏獨是對壹傳媒股價異動隻眼開隻眼閉,至今沒有任何跟進或交代,背後原因為何,實在耐人尋味。
星島社論
全國人大會議昨晨於北京開幕,議程包括審議《人大關於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決定》草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亦有列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的工作報告提到,要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制度和機制,落實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在介紹草案時則指出,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總體思路是以對選委會重新構建及增加賦權為核心,包括調整和優化選委會的規模、組成和產生辦法,並賦予選委會選舉產生較大比例的立法會議員,以及直接參與提名全部立法會議員候選人的新職能,要建立有香港特色的新民主選舉制度。
經濟社評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在人大發表政府工作報告,為今年設置6%以上的經濟增長目標,重拾了因新冠疫情中斷的傳統,目標較市場預期保守,凸顯中央希望「十四五」(2021至2025年)開局穩妥,專注高質發展;加上偏高的3.2%財赤率,足證當局已為內外變數和挑戰留下彈藥,未有打算收水,不會讓宏觀政策急轉彎。李克強指出,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目標設定在6%以上,是「考慮了經濟運行恢復情況,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產總值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ZAF2VfjvSE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日前公布的2020年中國經濟數據顯示,內地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01萬5986億元(人民幣,下同),首度突破百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3%,增幅雖然是40年來最低,但在新冠疫情肆虐的今日,卻是全球1萬億美元以上的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增長的。這意味中國經濟總量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收窄,成為現代歷史上首個經濟總量達到美國七成的國家,亦標誌中國進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時刻。雖然成績亮麗,但中國經濟仍有隱憂,在疫情反覆、消費不振的背景下,今年必須防止「黑天鵝」效應。
蘋果頭條
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許樹昌周日下午表示,油麻地果欄附近的確診個案增加,政府要考慮擴大「封區」範圍。《蘋果》下午到果欄視察,發現仍有數十名市民到場買生果,而各檔主亦照常營業,暫時未有因「封區」消息而將水果減價促銷,惟有檔主希望政府若決定「封區」可盡早通知,「越早通知,所有人都有準備去做嘢㗎嘛。」檔主楊生表示自己在今日曾聽聞不少有關果欄「封區」的消息,但並不知道政府會否真的實行。他指若收到確實的「封區」消息,會視乎當時的供求情況,將積存的生果「平少少賣」。
東方正論
一場疫情,將香港根深柢固的痼疾一次過揭開。一是港府無能,二是本港衞生環境惡劣,三是政治邪毒上腦,三者相加,令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港府無能不用多說,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反而是自詡先進國際大都市的香港,衞生情況之惡劣簡直到了駭人聽聞的地步。單是劃為強制檢測區的油尖旺及深水埗,「三無大廈」遍地開花,垃圾堆積如山,老鼠登堂入室,加上喉管亂駁,污水橫流,港府再不正視問題,疫區勢必陸續有來。本報記者日前到油尖旺及深水埗巡視三無大廈的衞生情況,不看猶自可,一看嚇煞人。
星島社論
政府周六凌晨四時在佐敦劃出受限區域,區內市民經歷三十八小時「禁足」,持有陰性檢測結果和手環者可提早在昨晚六時離開,而整個受限區也在今日凌晨正式「解封」。政府指,期間共有逾七千人完成檢測,暫找出十三宗個案,陽性比率為百分之〇點一七。不過,油尖旺的疫情威脅尚未完全解除,因位於果欄附近一帶的二十六幢大廈,過去兩周累計錄得共七十九人確診個案,政府專家之一的許樹昌建議在果欄一帶大廈再闢受限區域,以便找出更多確診個案。據了解,政府不排除再有下一波圍封行動,但會先檢討是次行動,包括支援居民的方式是否有需要再作改善。
經濟社評
本港爆發新冠疫情剛逾1年,病例突破1萬宗,政府周末首度圍封佐敦,暫時找出13宗陽性個案。受限區域確診比率高,無疑回應了外界對行動成本效益的疑憂,但實質執行始終缺乏經驗,令居民怨聲載道。隨着專家紛紛促請對愈見高危的果欄一帶實行相類「禁足令」,當局定要汲取事事拖沓的教訓,立下決心盡快做好強制檢測,避免要再走今次最極端的一步。政府周六凌晨在佐敦吳松、南京、炮台和甘肅街劃出「受限區域」,強制約1萬名居民留區接受檢測。在逾7,000名已化驗人士中,有13宗確診,陽性比率達0.17%,遠超全民檢測、以至高風群組檢測等多項計劃,僅低過有病徵人士求診私家醫生後確診的0.43%,成效尚算不俗。

生產總值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政府近年強調香港需融入國家大灣區發展,究竟香港在大灣區內的競爭力有幾高?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由2015年起,香港生產總值被深圳超越。有意見指香港科研開支和人才不足,是其中一個被深圳超前的原因:科研開支佔生產總值比例,按比例深圳比香港多4.7倍;研發人員比例上,深圳研發人員佔僱員比例在大灣區內最高,香港排尾二。香港表現遜色,原因何在?
02:11 香港創科的先天不足-土地
03:08 研發資金的不足與困難
06:21 為何香港企業投資創科意欲不高?
08:57 政府錯失推動創科機會
10:33 申請創科基金的困難
11:42 創科發展困難的實際經驗
14:13 科技人才與STEM教育
17:11 科技的應用與信任
18:34 香港數據不夠開放?
19:02 大灣區是出路嗎?
21:05 總結
22:50 與曾鈺成對話

生產總值 在 大台中市政監督聯盟|中督盟- 本地生產總值(英语 - Facebook 的必吃
本地生產總值(英语:Gross Domestic Product,縮寫:GDP)亦稱國內生產毛額或國內生產總值主計總處每五年公布一次的「工商普查」,台中市確實在「生產總額」這一項, ... ... <看更多>
生產總值 在 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排名|GDP (Nominal) Ranking 2022 的必吃
國內 生產總值 ( GDP )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所生產出來的總產值,它亦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狀況及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