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搜尋論文時,發現有趣的問題,有研究但尚無統合分析,加以整理統合,就是一篇很好的臨床統合分析論文。 │
⠀
【統合分析工作坊 │ 快訊🎊 】蔡宗佑醫師團隊,關於鼻咽癌患者影像預後價值之統合分析,獲 Oral Oncology 刊登!
⠀
鼻咽癌的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到淋巴結以外的範圍(rENE),是否意味著較差的預後呢?雖然概念上有可能,但目前尚無統合分析做定論,蔡醫師團隊預計針對這個問題回答。
⠀
研究收入 9 篇共 7532 位受試者,其中 7 篇研究是未分級的 rENE,而 3 篇是很清楚且毫不模糊的明確晚期 rENE。分析結果發現,未分級的 rENE 與較差的總死亡率,以及無轉移死亡率有關。明確晚期 rENE 也是一樣,而且風險比更高。作者總結認為,鼻咽癌患者,如果在影像上看到疾病侵犯淋巴結以外的區域,意味著預後的確不好。
⠀
此為蔡醫師開始參加新思惟研究課程課後的第四篇論文,也是上過《統合分析工作坊》課後發表的第二篇統合分析論文,恭喜蔡醫師!
⠀
【關於期刊】
⠀
Oral Oncology 是原在 1965 年創刊的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art B, Oral oncology,在 1997 年改名而成,目前為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Pathologists、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al Medicine、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Oral Oncology 三個學會的官方期刊。
⠀
此期刊的 2020 年 impact factor 為 5.337,在 Oncology 領域為 Q2(82/242) 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則為 Q1(7/91) 期刊。這類在不同分類,有顯著排名差距的期刊,值得關注。
⠀
在許多大學升等的規定中,除了 impact factor 之外,有時頂尖期刊還有加分,像是本期刊在 Dentistry, Oral Surgery & Medicine 不只是 Q1,甚至是 top 10% 期刊,若貴校升等計分,有針對 top 10% 期刊加分的話,這本就很值得考慮。
⠀
🎯 克服經費與資源稀少的困境,帶您踏入統合分析的領域。
⠀
☑ 統合分析研究規劃技巧
☑ 正確拆解論文架構
☑ 必學的重要專有名詞
☑ 互動實作:完成一套 Meta-analysis 圖表
☑ 以發表為導向的搜尋文獻
☑ Meta-analysis 圖表優化重點
☑ 給初學者的起步建議
⠀
🔸 11/7(日)統合分析工作坊 #全新梯次
➠ 免收案、免 IRB,突破資源缺乏困境的機會!
⠀
🗣️ 課後學員心得
⠀
「事實證明課前煩惱都是多餘的,從上課的第一分鐘到課程的最後一秒,我的注意力未曾中斷,上課的流程很明顯是不斷被優化過的,沒有一絲時間上的浪費,所有在寫作中可能會遇到的,或是無法避免的困境,都一樣樣被列舉出來,並一行行被打破。對生物統計基本上只記得 p 值的我,也可以在半小時內理解最實用的統合分析方式並實際操作。」
⠀
「上完整套的課程後,好像經歷一整天的精神時光屋,了解好多研究的訣竅以及該注意的地方,對於我這種研究新手十分友善,課中疑問或是實作卡關都能及時解決,不讓你把疑問帶回家,課後覺得自己離發表研究更近一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
生物統計名詞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14「疫苗意願登記平台大烏龍 疫苗真的夠了?唐鳯數據能信?」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鴻海、永齡慈善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及台積電,12日同時宣布各完成5百萬劑BNT疫苗採購,預計最快9月送抵台灣。同時間,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也宣布,沒有再開啟新專案的必要,原因是台灣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了;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也同聲呼應,台灣疫苗已經足夠,不需要再由民間購買。而由政務委員唐鳳所主導的「疫苗接種預約平台」,在13日發生大當機事件,可議的是,將原本國人有疑慮緩打的AZ疫苗預約數量一度宣稱高達130萬人,在外界質疑之後,才在傍晚更正為只有6.3萬人登記,離譜至極。
國民黨團今(14)上午召開記者會,強烈質疑蔡政府,全世界都在超買疫苗,只有蔡政府跑出來說疫苗已經夠了,擋所有人的活路,難道是跟民眾真的活在不同個時空嗎?疫情指揮中心創造一個「劑次人口比」來計算疫苗施打覆蓋率,是繼之前發明「校正回歸」之後,又一個世界級大笑話,目的為了圓蔡英文說7月底前覆蓋率要25%的承諾,就又再次出現防疫灌水的遮羞布。此外,連個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都會當機,政委唐鳳還敢稱「IT大臣」,笑掉人大牙,隨便坊間工程師都比唐鳳強好幾百倍,還說這是科技大國亞洲矽谷嗎?因此,國民黨團有3大具體主張:1、立即公布採購疫苗到貨時程。2、立即建立全國疫苗施打線上登錄系統。3、建立民間捐贈疫苗單一聯繫窗口。同時,國會編列過2次防疫特別預算總共340億,現在到底實際付款給誰?第2類施打疫苗名單什麼時候公布?民進黨政府此刻不回答,9月份下會期開議後,國民黨團絕對不會讓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做施政報告。
總召費鴻泰表示,民進黨政府在民間、慈善團體逐步完成疫苗採購後,對國人宣稱台灣疫苗數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開啟新專案,蔡政府口中疫苗足夠,是足以因應8月底9月初的開學?還是9月21日中秋節前夕,可以回到2級警戒狀態?蔡政府所謂的疫苗足夠,到底足夠在哪裡?是足夠應付開學?中秋節?還是明年農曆春節?是不是應該跟國人說清楚?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了要兌現蔡英文總統作出的承諾,7月底之前要完成接種覆蓋率達25%,是繼「校正回歸後」,又發明了一個生物統計學上完全看不到的專有名詞:「劑次人口比」。所謂的「劑次人口比」就是在接種人數不變下,改變計算百分比讓數字提升,說穿了就是玩數字遊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會把2劑疫苗加總起來,再核算覆蓋率,疫情指揮中心再次創造世界級的大笑話,其實就是為了圓蔡英文說7月底前覆蓋率要達到25%,這就是一塊蔡英文的遮羞布、灌水的遮羞布。
費鴻泰指出,國會編列過2次防疫特別預算總共340億,現在到底實際付款給誰?給了多少?到底付給AZ多少?莫德納多少?COVAX多少?甚至,究竟已經給高端、聯亞多少?自購的疫苗佔實際到貨數不到1/3,錢到底花到哪裡去?預算是立法院通過的,立法院有資格監督,疫情指揮中心應該清楚告訴立法院。除此之外,政府相關部門在疫苗施打順序第2類的名單,什麼時候可以提供給國會?費鴻泰嚴正指出,民進黨政府此刻不回答,9月份下會期開議,絕對不會讓行政院長蘇貞昌上台做施政報告,因為連國會要求提供的資料都給不出來,根本不配當行政院長。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行政院宣布關閉民間購買疫苗的窗口,因為台灣疫苗已經足夠了,真的是這樣嗎?台灣人民跟蔡政府是活在同一個時空環境嗎?如此不要臉的政府,卡郭台銘、台積電購買疫苗一個多月,直到6月底才取得政府授權書,民間團體在短短一周內完成1000萬劑BNT採購,疫情指揮中心陳時中,你還有臉再擔任指揮官嗎?事實證明,只有循正常的商業採購模式,就可以買到BNT疫苗,一點也不困難,還拿到陳時中口中「想像不到」的30元美金一劑的價格,這也證實了蔡英文、蘇貞昌、陳時中相繼拒絕林全購買BNT疫苗之後,根本就沒有再買疫苗,才是造成700多人染疫枉死的真正原因。
鄭麗文痛批,蔡政府居然說台灣現在疫苗採購已經足夠了,事實上台灣的疫苗採購跟全世界相比,根本就輸得一踏糊塗,全世界都超買,只有台灣沒有超買,還好意思把民間企業、慈善團體購買送給台灣的疫苗也算進去,連民間採購的也要收割,民進黨就是「收割黨」一把鐮刀到處收割別人的成果,還好意思花大錢買國際媒體大外宣,說是政府派郭董、台積電去購買疫苗,殊不知國際社會早就看破收割黨手腳,根本笑掉人家大牙,台灣怎麼會有這麼不要臉的政府?
鄭麗文指出,倘若從政府採購、美日、民間捐贈疫苗加總起來,的確是可以讓全體國人都打得到一劑,問題是,自購疫苗何時抵達?目前自購1000萬劑AZ疫苗到貨量不到10%,民進黨政府口中疫苗夠了,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可以在暑假結束前可以解封?還是九月開學之前足夠讓國人施打完畢?還是國人被病毒沒收的端午節、暑假之後,可以過中秋節?蔡政府誰敢出來拍胸脯保證?如果不敢,為何不加購莫德納、BNT?郭董買得到疫苗,3個月後如期到貨,蔡政府還有臉說疫苗難買?
鄭麗文指出,連個疫苗接種預約系統都會當機,政委唐鳳還敢稱「IT大臣」,笑掉人大牙,隨便坊間工程師都比唐鳳好幾百倍,說這是科技大國亞洲矽谷嗎?上得了檯面嗎?一天到晚當機,這些烏龍系統每天開台灣人玩笑,民眾上去登記,又發現都是打假球,一個簡單沒什麼技術難度的平台,先是拖到天荒地老,實際上線又一堆烏龍跟錯誤,花人民的納稅錢搞出這樣的系統,民進黨政府除了吹牛、收割,還會什麼?因此,國民黨團有3大具體主張,國民黨團主張:1、立即公布採購疫苗到貨時程。2、建立全國疫苗施打線上登錄系統。3、建立民間捐贈疫苗單一聯繫窗口。國民黨團敬告民進黨政府,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難道你們不怕天打雷劈嗎?什麼樣的謊言都敢講,還要凡事都政治計算嗎?人民所有的活路都要擋嗎?不怕老天爺跟你們算總帳嗎?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民間企業、慈善團體相繼成功簽約BNT疫苗,結果外界只看到民進黨政府忙著攬功、收割,以為老百姓忘記當初蔡政府是如何百般刁難、阻擋民間自購BNT疫苗捐贈政府自救人民,民進黨的「收割國家隊」,仍還在阻擋各縣市政府提出自行採購疫苗給民眾施打的申請。陳玉珍指出,蔡政府阻擋縣市政府購買疫苗的理由,聲稱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但實際上距離全體免疫還有一大段距離,蘇貞昌在2月向立法院報告疫苗採購專案時表示,到了今年第2季,政府採購疫苗數量可達1000萬劑,現在已經是7月中旬了,不含美日、民間企業慈善團體捐贈數,實際政府購買到貨量只有590萬劑。
陳玉珍指出,換句話說,蘇貞昌在國會殿堂的報告,是要打6折計算?根本就是跳票、跳票、再跳票!蔡政府既不公開告訴國人疫苗到貨時間,又宣稱目前疫苗採購數量已經足夠了,人民對蔡政府的承諾,還會有信心嗎?也難怪當疫情指揮中心開放疫苗施打預約平台後,瞬間湧入上百萬民眾上網登記,造成系統大當機,陳玉珍諷刺蔡政府,所謂的超前部署,連預約系統都做不好,何來的超前部署?這個預約系統由所謂的天才IT大臣唐鳳主導,竟然做出這樣的品質,實在有辱台灣是科技島的稱呼、丟台灣人的臉。
生物統計名詞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你需要自己買快篩試劑嗎?
今天我不談法規的問題
我今天想來談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你到底需不需要
董老師這篇文章寫的很棒
淺顯易懂
有學過生物統計學的來複習一下吧
沒有學過的大家也可以來看看熱鬧
特別徵詢過老師的同意
將原文轉載至此
但為了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所以我不直接用分享的而做轉載
請多包涵
原文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2089426441/posts/4082960111783596/?d=n
先說我自己想告訴你的話吧👇👇👇
我現在不建議一般人自行買來篩檢
尤其你自己是沒有症狀無接觸史或在低風險的區域
有可能你是為了買安心結果出來嚇死你自己反而必須去篩檢站做確認人擠人反而增加感染的風險
而且
你自己採檢我怎麼知道你採檢的方式對不對?
如果你真的有感染結果沒有正確採檢到你會不會很想吐?
如果你採檢結果是沒有的因此讓你喪失戒心很高興的到處趴趴走這不會比較好畢竟你這時候沒有中但是下1秒沒做好防護隨時還是都可能被感染
防疫的作為隨時都會因為狀況不同而隨時改變
但在現階段你自己買來採檢只是為了求心安我覺得真的不適合啦
當然接下來如果狀況有變化我會再隨時跟大家聊聊
簡單口語化再說明一下👇👇👇
如果
你是在高盛行率的地方
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
如果你是在低盛行率的地方
10個快篩驗出來陽性結果只有大概三個是真的感染
看到這種結果你可能會想罵髒話
但這就是科學
如果你手上沒有其他確診工具
無誠勿試
但話又說回來
也沒有哪一種確診工具是百分之百準確的
即便目前的黃金標準(golden standard)RT-PCR也是如此
這個輪迴繼續存在
所以真的拜託大家不要聽到普篩就高潮
這絕對不該是政治問題
這是科學問題
誰再來跟我鬼吵這個或是帶風向說也說不聽的我一定不會跟你客氣
再說一次
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好與壞
都要看你怎麼用在什麼時候用
之前就說過了
電擊棒很屌吧
但你會想要隨便用電擊棒打小孩嗎
(先說我不打小孩的😌)
在適當的時間用適當的工具與方法
這是一種藝術
也是科學問題
人家麻豆穿Dolce & Gabbana西裝超帥我穿起來就是俗仔
就醬
原文在此👇❤️👇
=====================
COVID-19快篩試劑為何不適用於低風險率地區?
我想很多人最近都會被"偽陽性"這個名詞搞得昏頭轉向,尤其是羅一鈞副署長說的"低風險地區偽陽性可能高達7成"。好吧! 我現在剛好煮好晚餐把我家那口子的嘴巴塞飽了,有點空閒,就來告訴大家這7成偽陽性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內容有點長,沒興趣的人請直接閃,我主要是要幫我的學生們(醫技系或醫學系)複習一下7月即將面臨的國考啦! 順便貼在FB哩。
只要是檢驗試劑我們一定都會討論到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性(specificity)。至於臨床端比較重視的是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這些名詞的定義及計算我整理在下面的第一張圖。所以大家要先清楚定義之後(尤其是陽性預測值PPV),我們再來估算"在低風險區做COVID-19快篩可能的偽陽性機率"。至於目前台灣的COVID-19快篩試劑有TFDA核准上市的廠商有3-4家。以寶齡富錦Vstrip最有名。當然試劑核准一定會經過實驗測試程序,包括多少個陽性檢體及陰性檢體,以估算出試劑的敏感度和特異性。但因為台灣一直沒有疫情發生,因此這些去年早已核准上市的快篩試劑事實上在台灣並無法用於真正的臨床檢體檢驗的評估。直到最近的台灣本土疫情爆發,PCR來不及檢驗,所以COVID-19快篩試劑就緊急派上用場了。至於這些不同廠牌的快篩試劑的準確度(包括特異性敏感度...),我相信CDC不久就會有評估報告了,今天就先別討論。
好吧!進入重點囉! 假如標示著特異性是98%的快篩試劑,意味著"沒有感染且檢驗陰性的機率是98%",也就是說這試劑的偽陽性是2%。但為何還會有羅副署長說的"在低危險區,COVID-19快篩有7成(70%)的偽陽性"呢。2%怎會變成70%呢? 應該很多人會一頭霧水,讓我算給你們看...
如第二張圖,羅副署長說的,假如COVID-19快篩試劑準確性(敏感度和特異性)是98%。(1)在高風險地區(例如萬華)假設盛行率是10%及(2)在低風險地區(例如宜蘭)假設盛行率是1%。現在(1)和(2)分別都有1000個人去做快篩,依照試劑98%的敏感度及98%特異性來計算。我們來算一下分別可能結果:
(1) 在高風險地區(例如萬華)假設盛行率是10%,表示這1000人中100人有感染900人沒感染
有感染(100人) 沒感染(900人)
檢驗陽性 a (98) c (18) a+c (116)
檢驗陰性 b (2) d (882) b+d
a=100x98%=98 b=100-98=2
d=900x98%=882 c=900-882=18
陽性預測值(PPV)=a/a+c=98/98+18=84.5%
=> 偽陽性=1-PPV=15.5%
=> 也就是說高危險區快篩是陽性的約有15%是偽陽性
(2)若在低風險地區(例如宜蘭)假設盛行率是1%,表示這1000個人中有10人有感染990人沒有感染
有感染(10人) 沒感染(990人)
檢驗陽性 a (9.8) c (19.8) a+c (29.6)
檢驗陰性 b (0.2) d (970.2) b+d
a=10x98%=9.8 b=10-9.8=0.2
d=990x98%=970.2 c=990-970.2=19.8
陽性預測值(PPV)=a/a+c=9.8/9.8+19.8=33.1%
=> 偽陽性=1-PPV=66.9%
=> 也就是說低危險區快篩是陽性的約有67%(近7成)是偽陽性
當然一個疫情在各地區的盛行率一定是要在整個疫情結束之後才可以較準確地統計出來。但由以上的計算希望可以幫大家解惑"為何COVID-19快篩試劑不適用於低風險率地區?"
=====================
好的
各位新同學
我們有目錄
要發問前可以先找一下喔👇👇👇👇
導覽目錄在這裡
https://drsu.blog/2017/12/18/super-list/
不然
置頂文也有👇👇👇👇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7331422378/posts/192828068971573/?extid=0&d=n
對了
有同學說我寫太多很難找
關於這點我很抱歉
可以善用搜尋功能喔👇👇👇👇
https://drsu.blog/2018/01/01/super180101/
關於基因醫學部落格在這裡👇👇👇
https://sofivagenomicsblog.wordpress.com
生物統計名詞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3/8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5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12/16(日)或 01/20(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最近我讀到一個很有趣的資料,今天跟你做分享。它來自於這本一書,叫做《什麼時候是好時候》。
它提到一個名詞,叫「時型」。時間的「時」,型態的「型」。簡單來說呢,就是你會發現有一些人喔,是越夜越美麗,「暗公鳥」啦,越晚他越有精神、越有活力、越有創造力。
而有些人呢,就是「晨型人」,早上起床一點問題都沒有,然後整個白天精力旺盛,但是隨著時間到越晚,他就整個是完全沒電的狀態。
所以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時型」,它是用動物、鳥類作為比方;有些人是「貓頭鷹」、有些人是「雲雀」。就是有些人是「夜貓子」,有些人是「晨型人」。
然而關於這方面呢,他有引用了一些研究。其中呢,在上個世紀1976年,就開始有很多研究。但是最有名的是一位「時間生物學家」,他叫做羅內伯格。
他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讓我們自我檢測一下自己的「時型」。現在你也可以試著回答羅內伯格,他所設計的這三個問題,來幫助自己定位一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時型」。
這三個問題就是哦,一般而言,你通常在幾點上床睡覺?
第二個問題,你通常在幾點起床?
而第三個問題,就是這兩個時間點的中間,是什麼時候?
比如說,如果你在晚上11點半左右睡覺,早上7點半起床,這時候你的中間點,就是3點半。如果你也按照順序,回答了這三個問題,最後得出你的中間點。
假設你的時間點,是座落在凌晨12點到早上3點,那你就是屬於「雲雀」,屬於「晨型」這樣類型的人。
如果你的中間點,是落在早上6點到中午12點,那你就是屬於「貓頭鷹」這個類型的人。
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睡眠的中間點,是在早上的3點到6點這中間,稱為「第三種鳥」。
如果以一般人口統計來說,極端的「貓頭鷹」會多於極端的「雲雀」。然而「貓頭鷹」跟「雲雀」其實都是佔少數,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第三種鳥」。
後續的研究也發現,跟很多生理特徵是一樣的,每個人「時型」的呈現方式,其實是跟基因,也就是跟先天的因素,佔有很大的關係。
很多研究都告訴我們,不管你是「雲雀」還是「貓頭鷹」,大概都是天生的,而不是後天的。而且更令人意外的是,我們出生的「時間」有很大的影響力。
通常在秋天跟冬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成為「雲雀」;然而在春天或夏天出生的人,比較有可能變成「貓頭鷹」。
除了「基因」的先天影響之外,影響每個人「時型」的最重要的因素,還有一個叫做「年齡」。當過爸媽的人都知道,小孩子一般來說都會是「雲雀」,他們很早就起床,一整天跑來跑去;但是這個狀態,通常過了傍晚之後,就會沒電了。
然而到了青春期左右,那些「雲雀」開始會變成「貓頭鷹」。他們會比較晚起床,然後在下午跟晚上,開始變得越來越有活力。有人就估算了喔,在青少年當中,他們的睡眠中間點,他們會落在上午的6點,甚至於是上午的7點。
然而,在我們20歲左右的時候,我們會達到「貓頭鷹」狀態的巔峰期;然後在接下來的人生當中,慢慢的又變回「雲雀」。
除此之外,不同的「性別」時型的呈現也會有不同。男生在統計比例上來說,會偏向於夜晚型,也就是「貓頭鷹」。而女生會偏向於早晨,也就是「雲雀」。這樣的性別差異,會在50歲左右開始消失。
羅內伯格就指出,平均而言,當我們超過60歲,會變得比我們小時候的「時型」還要來得早。這其實也符合我們的生活經驗,隨著年紀越大,起床時間會越早。
另外,在人格特質裡面, 「貓頭鷹」跟「雲雀」也有一些差別。「貓頭鷹」會呈現出比較黑暗的特質,怎麼說「黑暗」呢?
「貓頭鷹」通常會比「雲雀」更開放跟外向,但是也比較神經質。通常會比較衝動,追求感官的刺激,活在當下的快樂主義者。
跟「雲雀」比較起來哦,「貓頭鷹」比較會抽煙、喝酒、喝咖啡,那更不要說去碰毒品的機率,貓頭鷹也會比較高。
所以喔,他們比較容易發生「上癮」的現象,出現飲食失調、得糖尿病、憂鬱症,或出軌。
這好像呼應了一些智慧的格言,比如說富蘭克林,他就說過:「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跟聰明。」
但是這本書裡面,也有針對這件事情吐槽哦。書裡面提到這些早起的人,產生優越品格的這件事情,是沒有合理的解釋。
因為這些被說的不太好聽的「貓頭鷹」,他們其實在創造力方面,是有比較高的展現,他們也表現出比較優越的工作技藝。
而且呢,在美國的一些研究所、管理類的入學測驗,和智力測驗裡面,他們的得分也比較高;他們甚至於整個人比較好玩、比較幽默。只是一般來說,為什麼我們會對於「貓頭鷹」有這樣的一個偏見?
是因為啊,整個社會結構,不管是企業、政府,或者是學校,在整個設計上面其實是針對75%或80%這種比較是「晨型人」,也就是「雲雀」型的,或者是「第三種鳥」類。
在時間的安排跟設定上,對於這些「貓頭鷹」的人,其實是比較辛苦的。所以有時候喔,「貓頭鷹」其實就像左撇子,他們是活在習慣用右手的世界裡。然而,當你聽到這裡,你是「貓頭鷹」還是「雲雀」,還是多數人的「第三種鳥」?
我想不管你是哪一種人哦,我們現在的社會,帶給我們最大的自由,就是來自於它的彈性是大的。只要我們願意,其實都可以找到在工作或生活裡,最適當的調整。
然而,在你做任何調整之前,其實你要先知道自己的狀態,你到底是屬於哪一種人?今天是用「時型」這樣的概念,來作為起始點。
然而我們生命當中的任何狀況、任何層面、任何特質,你是否有好好的去看待、去認識他們;並且幫助自己,找到最佳化的模式呢?
或許今天的分享,提供給你一個觀念,提供給你一個知識,但是我更期盼,你透過「時型」的理解,來開始把關注點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你到底是哪一種人?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讓自己活得更好、更圓滿。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3月8號開課的『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
這一門課呢,會幫助你有效的看懂、聽懂,別人真正的狀態。哪怕是一些言外之意或言下之意,當你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之後;下一步透過有效的提問,創造出必要的共識。
這就是『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這一門課,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相信對於你來說,達成共識永遠是一個必要的能力,期盼在3月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