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專題 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Landscape Cultivation︰ #地景的形塑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公司 主持人 #吳忠勳 認為,當代的地景建築師的任務是:賦予都市生活與都市空間 #連續性。他認為,所謂的「好地方」是設計者依照使用者需求,不斷 #改造空間的連續性過程,「透過實際使用將空間深深刻劃出想要的形狀;地景反映了各年代的需求與價值觀,地景反映社會,表現人生。」
對於 #地景的形塑,這篇文章有個巧妙的比喻「就像油彩畫每一層上色都是某種程度根據前一層輪廓描繪,你面對的不會是一張空白畫布;重要的是,面對畫布上種種已經存在的色塊,要怎麼加入新的色塊,將它譜出一幅美麗且有意義的畫作。不同的是,地景這幅畫永遠沒有完成的一天。」
他特別舉例台灣自90年代起興起的 #藝文空間活化 ,其本意是空間活化,不過後來卻變成與生活斷裂的公式化,藝文落入俗套、鄰里切割碎裂,簡單的說,因為地景彼此連接著,地景建築師的責任,就是使得景觀涉及的自然環境、日常生活、文化脈絡能銜接地自然而連續。
在本月主題第一篇 #眼底圖解 介紹 #景觀都市主義 時,提到景觀都市主義正在向前邁進,邁向 #生態都市主義 的範疇,這個概念的 #範式移轉,吳忠勳透過他對於 #第二自然 觀點的詮釋—世界上已經沒有真正「自然」的地方了,因為人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個角落,所以對我而言,「地景」可廣泛地涵蓋到每一個有人為使用的空間/環境—提供一個理解的逕路。
最後,這篇文章原本刊載於 ta台灣建築雜誌,內文提供5-6個精彩的案例,回應上述有關「地景的形塑」的方法論。例如:為台東的海堤添上架高的新地皮,讓「觀海步道,應該要看的到海」;或者,透過將地表延伸向量體屋頂的 #公園立體化 手法,在開發的壓力下,重新提供稀缺的地表開放空間。內文有設計前後的對照圖,值得看一看,達觀設計在地景畫布上的 #連續性 畫法。
原文作者: dA_VISION 達觀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原文轉自: 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 Vol.274期
#景觀都市主義
#地景都市主義
https://eyesonplace.net/2019/12/20/13286/?_thumbnail_id=13319&doing_wp_cron=1576812746.4516060352325439453125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
「生態都市主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Ecological Urbanism—Three Models from the Global South ... 的評價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景觀都市主義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景觀都市主義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生態都市主義 在 打破生態及人道都市主義的圍牆中大視野香港中文大學- YouTube 的評價
生態都市主義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認真聽】純愛不純|#台灣青春愛情電影|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 李長潔
.
自2008年台灣電影再次興起以來,通俗的青春愛情故事,不但成為話題與票房的解方,也時常在各影展獲獎。以《#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為例,金馬獎就入圍5項,也榮獲「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盤點台灣青春愛情電影的興起,除了70年代瓊瑤式愛情的健康寫實延續,90年代台灣新電影借用愛情重建台灣性。但進入2000年後,一切開始慢慢不一樣了。
.
2000年開始,《藍色大門》(2002)、《盛夏光年》(2006)、《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女朋友男朋友》(2012)、《等一個人咖啡》(2014)、《我的少女時代》(2015)、《六弄咖啡館》(2016)、《刻在你心底的名字》(2020),大量的青春愛情電影成為了台灣純愛想像的視野,他們以「青春」、「少男」、「少女」為名,表現出台灣人的情感文化模式。
.
我們今天的「偽學術 | 認真聽」,就來談談這20年來的粉紅泡泡。這廣大的戀愛流行文化是甚麼模樣?它們反映了怎樣的愛情轉向?從不同作品中又可以解讀出哪些文本隱藏的敘事?還有那些膾炙人口的電影主題曲。
.
📌 #今天的內容有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我的《藍色大門》與青春
▶ 「青春」的形構
▶ 「少男」、「少女」的理念型
▶ 純愛不純—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情感先於政治
▶ 愛情電影主題曲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k39z6z0zvfx0807v0lu7165?ref=android
.
📣 #kkbox 聽這裡:https://podcast.kkbox.com/episode/4pHpNRfyLL7Tosl61J
.
📣 #spot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3sbEXh0CwFSEICRNTdR09S?si=dyHHN9_qR-OzUF8q3P95JA
.
📲 #FB論述版: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74782469376038/
.
//// 完整論述 ////
.
▓ #甚麼是愛情電影
.
想要談「愛情電影」,那勢必是要做個「#類型電影」操作型定義,儘管近年台灣電影的類型化飽受批評,但其的確是招喚大眾的一個方便途徑。或許我們可以幫愛情電影分類為:羅曼史(romance film)、通俗劇(melodrama)與文藝片。目前2000年後的青春愛情電影來看,則較多傾向文藝片。
.
也是因為電影類型化的緣故,其可以更清楚地連帶成一套系統、原則與期待。當「#愛情電影」正式成為一種培養台灣人觀賞電影的習慣,除了公式化的內部敘事外,向外延伸後,便足以展開各種文化工業的制度性生成,例如偶像明星的打造、週邊商品販售、主題曲的流傳等(Illouz, 1997)。
.
最終,透過類型電影的集體觀看,可以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意識形態,或是文化模式。好比《#為甚麼愛讓人受傷》中,Eva Illouz(2012)藉由《傲慢與偏見》來理解西方個體主義的浪漫生態,或許我們也可以在這20年來的青春愛情電影裡看見自己。
.
▓ #我的藍色大門
.
在《#藍色大門》張士豪的那個年紀,夏天的午后是連續補習戰鬥的人生,週一、三、五是何明數學,週二與週四是徐薇英文,當然以我不學無術的青春,大部份都是呈現偷懶蹺課的狀態。那時候究竟能夠有甚麼煩惱?
.
2002年的《藍色大門》第一次開啟了我對愛情與性別的思考。導演易智言當年拒絕了參加金馬獎,不然,這部相當具有時代意義的作品,肯定有不錯的成績。片中孟克柔(桂綸鎂)、張士豪(陳柏霖)、林月珍(梁又琳)三人的關係,呈現了00年代台灣青少年的社會行動與市民生活精神。
.
▓ #青春的形構
.
我們以後會成為甚麼樣的大人,變成00年代後市民社會中年輕男女的煩惱。在後傳統資本主義社會的生活中,這些都市裡的小事件,個人選擇的養成遊戲,成為我們最需要煩惱的自由,一種集體規則與個人自由的協調抉擇。
.
「青春」,是一個重視自我探索的過程(過渡),無論是《藍色大門》或是《盛夏光年》,都試圖描繪這種秩序建構中的過渡,五月天同名歌曲的日文名稱就叫「#青春の彼方」-- 放棄規則,放縱去愛,放肆自己,放空未來。也是因為這樣的「#失序」,青春才讓人懷念。最終,沈佳宜說「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原本就是徒勞無功的」,的確,我們正在腐敗,但我寧可選擇相信《刻在你心底的名字》結局的協調與釋懷是有可能發生的。
.
「青春」,也帶著台灣觀眾走出90年代的悲情。早期的青春愛情電影帶著濃厚的陰鬱,一直到《藍色大門》開始,我們開始談論同志情感、性別認同、家庭關係、三角戀愛等情感議題,青春變得多元而明亮。
.
青春愛情電影裡,反映著情感的真實體制(regime of emotional authenticity)(Illouz, 2012),非常強烈地要求內在性感作為行動與選擇的基礎。青春中的人們,因為初次面臨社會化規範,人們會認真審視自己與對方的情感(愛情、親情、友情),以判斷這段關係的重要性與強烈程度。這大量的自我情感檢視,一見鍾情的強烈情感暗示,時常就是「青春」的情感面貌。這也是青春迷人之處。
.
▓ #少男與少女的理念型
.
媒體中的少男與少女,帶給觀眾對性別角色的論述形構,一方面文本建立起一種戲劇性、典範式的形象,隨著故事的開展,加深觀影者的情感投射,另方面一起作用的是,少男少女的面貌外表的特質,也形成觀眾的欲望對象,產生明星化的作用,成為性別操演的模仿理念型。
.
青春愛情電影中的少男比少女更加倍重視,除了《藍色大門》與《我的少女時代》外,其它全部的愛情電影幾乎都圍繞著少男,少女通常則作為是推動劇情的力量。少男的姣好面貌,成為電影世界裡的耽美重心,隨便舉例就一堆,陳柏霖、張孝全、柯鎮東、陳昊森、曾敬驊,「#大男孩」的對純樸、憨直、大笨蛋的要求,他們表現忠誠、可受控制,並且,他們不會對(男性)觀眾產生威脅感。
.
至於女主角則以「#熱情開朗大方」為形象,如《女朋友男朋友》中的林美寶(桂綸鎂),就如同前述,她起了連結兩位男主角陳忠良(張孝全)與王心仁(鳳小岳)的作用,確實地帶動敘事的進展。
.
▓ #台灣青春的反叛結構
.
2000年後的台灣青春愛情,某個程度上融合了日本和美國的純愛視野,前者展現了「#物哀」的精神,後者則更多在表現西方個體主義的追求。當然,不同的作品也有各自主題脈絡的側重,像是性別認同、性別麻煩(Butler, 1990)、青春成長、描繪時代精神、國家與社會變遷的隱喻、情感抉擇等等。
.
總體而言,台灣的作品更擅長挪用青春的反叛結構,去對應、甚至逆返「#國家體制的規訓」,這個台灣電影本土化的大主題。2000年後的新導演,以90年代前後為基礎,自然而然流露出了導演本身的「懷舊」情感,想是一個包含了情慾、戀愛、政治、社會、經濟裝況的「情感的共同體」。
.
▓ #情感先於政治
.
以《女朋友.男朋友》為例,其為一部愛情電影,也是一部歷史電影。該片採用序列式的線性時空,將台灣的多重現代性再現。許多文化學者會討論國族與愛情的辯證關係,大時代下兒女情長,微小的愛情被鑲嵌在巨觀的社會脈絡中。但實際進入電影文本,才會發現,楊雅喆並不是要說明這種台灣性的社會—歷史時空,反而,他進行一種「#逆反」,讓情感能量來主導政治的場景。根本沒人真正在鳥民主自由,這才是真正的自由,非常後現代的後現代的後現代。
.
楊雅喆幾乎總結了後殖民與後現代電影裏頭所有的多元主體:女性、情慾、學生、社會運動、娘娘腔、同志、小三、本土、鄉下人、都市人等等,運用了諸多遊戲般的情節將這些概念構成一個皺摺,裏頭緊密扎實情慾流動,展開又可以觀看台灣自由的進程。
.
▓ #那些年我們一起唱的主題曲
.
青春愛情電影還是成為一種類型了,也不是壞事,也許是必然,這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眾流行文化市場,引導著戀情與自由的話題,反映著純粹親密關係的渴望。在電影裡,人們才可以淡化成人愛情經驗的功利性、功能性。如果能夠再有一首好聽的情歌那就更好了!
.
要能在腦中烙印電影裡的青春記憶,就一定要有一首讓人感動的歌曲,當旋律響起時,瞬間喚起洶湧的刻骨銘心,像是《藍色大門》的「#小步舞曲」、《我的少女時代》的「#小幸運」等。盧廣仲的《刻在我心底的名字》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這首獲獎歌曲,編曲十分令我動心,第一聲,每次聽到小號與歌手聲線對唱,與法國號的穿梭交疊,都會全身起雞皮疙瘩。
.
這首歌起了關鍵的宣傳作用,五月天、魏如萱、周興哲、蔡依林、田馥甄、梁靜茹、李千娜、韋禮安、曾沛慈、徐佳瑩等歌手的cover版傳唱參與,更加豐富了電影文本與影迷/歌迷的連結。
.
結論是,該約唱歌了(?
|
#參考文獻
.
1. Illouz, E. (1997). Consuming the romantic utopia: Love and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2. Illouz, E. (2012). Why love hurts: A sociological explanation. Polity.
3.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routledge.
生態都市主義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留海主義2.0》為Big Boyz Club第15首原創歌曲,歌曲內容是有關龍尾灘,希望透過本歌提醒大家愛護和尊重大自然的重要,大家能出一分力,一起保護香港珍貴的天然環境和生態。
歌詞:
留海主義2.0
城市急速發展的夢話 田野港灣付上了代價
但我相信 演化得太快 都市出現了偏差 別要犧牲回憶去換繁華
這個海灣 寄居多種野生 孕育著多種珍貴蝦魚多亮燦
興建沙灘 破壞不可折返 定會被污染的水質生境塗炭
天賜泥灘 這處是叫作龍尾灘 Woo
EH~ 留住自然動人環境 EH~ 給我相當輕鬆心境
EH~ 這處污染固然無聲 但是我有聲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去換建築空間的構思
摧毀沙灘的寫意 要學會尊重大自然心意
試問於都市裡 還有多少樹下畫意 我想要留住岸邊的泥濘佈置
為何要 築一堆密集建設 這絕對不是安舒措施
消失的綠色意志 正是發展現代文明諷刺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 若生態全部絕跡 你有否悔意?
Eh~ 時代計劃概念重整 EH~ 岸邊聲音一一反映
EH~ 理智配上雪亮眼睛 但願你反省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去換建築空間的構思
摧毀沙灘的寫意 鄧:要學會尊重大自然心意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若小蟹淪為回憶 仍然沒意思
可否與海中的魚兒 共處一角安逸聚頭 請不要 惡意狠心趕牠走
海星海馬感徬徨時 你會否內疚 合:請不要 把牠家搶走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摧毀沙灘的寫意
試問於都市裡 誰及海灣待我真摰 這歌化做我留海的頑強建議
為何要 築一堆密集建設 這絕對不是安舒措施
消失的綠色意志 正是發展現代文明諷刺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 願一切生態破壞 也通通終止
生態都市主義 在 Passion Musi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留海主義》是Big Boyz Club第15首上載的原創歌曲, 內容是有關保護海灣、環境保育和城市規劃。由於馬鞍山區內的烏溪沙沙灘有機會成為填海地區,孩子們藉著歌曲表達對海灣的感情、以及保留海灣的想法。另外,歌曲同時針對現時的香港社會,保護自然環境的不足,希望大家能出一分力,一起保護香港珍貴的天然環境和生態。
作曲、填詞:何振賢、鄧一言、陳華斌、曾令佳@Big Boyz Club
留海主義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摧毀沙灘的寫意
(Once again, Big Boyz come save the nature...)
我今日要話你聽一個故事 件事係關乎全香港既人士
填海既決定確實值得爭議 大家又知唔知海灘背後對我既意義
我地曾經係呢個海灘一齊玩 一齊游水 一齊堆沙 見過星空夜晚
但係如果填左呢個海灘 我地要搵番呢種感覺風景真係好難
EH~ 留住自然動人環境 EH~ 給我相當輕鬆心境
EH~ 這處污染固然無聲 但是我有聲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鄧:去換建築空間的構思
摧毀沙灘的寫意 黃:要學會尊重大自然心意
試問於都市裡 還有多少樹下畫意 合:我想要留住岸邊的泥濘佈置
為何要 築一堆密集建設 石:這絕對不是安舒措施
消失的綠色意志 陳:正是發展現代文明諷刺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 若生態全部絕跡 你有否悔意?
This is the place, where we play,
There were lots of memories back to the good old days.
Land reclamation is not okay,
if you think about the feelings and the things we say
Yeah.. at this moment, we are sad, by the matter of fact we are mad
the beach will disappear on the map,
as you could actually find our footsteps and our tracks.
Eh 時代計劃概念重整 EH~ 岸邊聲音一一反映
EH~ 黃:理智配上雪亮眼睛 但願你反省
為何要 摧毀海灣的景緻 鄧:去換建築空間的構思
摧毀沙灘的寫意 黃:要學會尊重大自然心意
試問於都市裡 還有多少樹下畫意 我想要留住岸邊的泥濘佈置
為何要 築一堆密集建設 這絕對不是安舒措施
消失的綠色意志 正是發展現代文明諷刺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若小蟹全部絕跡 仍然沒意思
城市急速發展的夢話 (yes yes)
田野港灣付上了代價(付上代價)
但我相信 演化得太快 都市出現了偏差 (yeah yeah)
別要犧牲回憶去換繁華 (let's come and save the nature)
為何要摧毀海灣的景緻 (woo...) 去換建築空間的構思
摧毀沙灘的寫意 (沙灘的寫意...)要學會尊重大自然心意
試問於都市裡 誰及海灣待我真摯 這歌化做我留海的頑強建議
為何要 築一堆密集建設 這絕對不是安舒措施
消失的綠色意志 (綠色意志)正是發展現代文明諷刺
試問海星貝殼 紅樹林誰在意? 若生態全部絕跡 你有否悔意?
生態都市主義 在 打破生態及人道都市主義的圍牆中大視野香港中文大學- YouTube 的必吃
伍美琴教授–打破 生態 及人道 都市主義 的圍牆中大視野香港中文大學. Watch later. Share. Copy link. Info. Shopping. Tap to unmute. ... <看更多>
生態都市主義 在 Ecological Urbanism—Three Models from the Global South ... 的必吃
Ecological Urbanism—Three Models from the Global South 生態都市主義──南方世界的三個模型. Public · Event · by M+,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 Interested.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