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生態旅遊利弊 在 野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兩位有心人的邀請, 就行山徑石屎化的問題, 跟政府官員開會, 表達民間對此事的關注, 以及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議, 共同去解決問題.
與漁護署會談的進展及成果
自本關注小組三月初成立以來,一直得到各界朋友鼎力支持,並提供各項資訊。在整理了收集回來的五千多份問卷調查,以及各方面的專家對郊遊徑石屎化帶來的禍害及整修郊遊徑的可行方法後,本小組已在12/4/2016 晚上跟漁護署的有關官員見面。是次會晤整體相當順利,我們瞭解署方近年大量使用石屎鋪路的原因,亦表達了我們對郊遊徑石屎化的不滿。署方承認過往做法有考慮不周的問題存在,並承諾會進一步研究改善方法。
在會議過程中, 本小組了解到:
1. 署方對郊野的愛護之心及一直希望以最能善待郊野的方案去處理。署方不斷努力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及材料,並分享了他們現時採用的做法及過往曾嘗試的方案等。可惜,分享的過程亦同時暴露了無論在政策及條例、規劃系統、設計及傳統工藝、科學研究及環境生態評估、用途和使用數據、山徑等級分類、管理、維修及保養丶還有技術培訓等多方面的問題。
2. 署方指以往都是儘量利用山徑附近的物料去修路,唯尋找可用的自然材料上遇到相當的困難,可用上的並非最佳材料,工藝亦沒有一定的張法。無奈署方缺乏資源及科學研究去開發新物料及支援技術,最終有些地方加上石屎可能是最終的解決方法。
3. 人手是另一個問題。無論對內部員工或對外判工人都沒有足夠的指導及培訓,亦欠缺有系統的資格認可,造成經驗技工流失。另外,由於沒有足夠新人入行,現時的資深技工退休後,人手短缺的情況將更加嚴峻。
4. 進行整路工程前,署方或可以就現場環境及生態進行更充夠的評估,未能完全顧及真正使用山徑人士的需求,並根據不同使用者,就用途及使用率等數據將山徑分等級。
5. 對於其他政府部門在郊野公園進行的外判工程,署方承認可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及監督,達致嚴守一直以來的宗旨:「會盡量採用天然材料如沙泥、碎石、石塊和天然石等,並配合環境和地勢,保持郊野自然風貌」。
本小組就以上各點,建議了一些方案,署方承諾會作出深入研究和考慮:
1. 漁護署承諾聽取意見,多參考國外的成功例證。我們提供了包括日本、台灣及美國的案例,這些案例在山徑興建及管理、環境及生態評估、山徑等級分類、傳統建築硏究、不同天然材料及技術的利弊、員工培訓的重要性、義工參與項目等範疇上都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價值。
2. 得悉最近署方在建設越野單車徑時,曾派員到美國取經及學習,並與本地越野單車會合作。所以於建設山徑時亦建議邀請相關的非政府專業人仕,及其他公眾團體如遠足組織或環保團體合作,定期參與及提供意見。
3. 希望署方在處理郊野公園的外判工程申請時,做好把關工作及加強監督,嚴守一直以來的宗旨。並籍著本小組提供的郊遊徑石屎化實況圖片及資訊而凝聚出來的社會反對聲音給予支持,或什壓力,加強成效。
4. 我們建議郊野公園委員會開設獨立小組就議題作更多研究。
本小組未來的工作及定位:
通過今次會面,本小組與漁護署已成功建立了一條溝通的渠道,署方對整修山徑亦表現出積極及正面的態度。
漁護署答應派員與本小組合作,以麥理浩徑雞公山的M62至M64一段山路作為試點,嘗試以天然方法手作維修山徑,如成功找尋石屎以外的替代方案,我們可嘗試作為政府、專家及公眾的橋樑,例如日後培訓員工、改善維修山徑政策,以及與其他團體合作。漁護署已承諾會提供該段山徑現時的路況、傾斜度、水土流失程度、排水系統及周邊植被等等的資料及相片,讓我們所連絡的專家研究維修山徑的可行方法,詳情有待公佈。
同時,作為一個讓公眾關注郊野保育的平台,我們認為不應單單依賴政府去保護大自然。因此,本小組除了會繼續監察郊遊徑石屎化實況,亦將會繼續透過不同途徑,去推廣及灌輸對待大自然的正確態度、行山的安全性,同時讓公眾了解石屎山徑對大自然及遊人的潛在危害。
以上這些都有賴一直支持本小組的大家,期望大家能繼續發表意見、加入守護天然山徑的網絡,時時協助通報及提供資訊,遇到不當工程破壞進行監督, 自己山頭自己保護, 為維護天然山徑盡一份力量。
在此十分感謝三位會議列席者於百忙中抽空出席會議: (排名不分先後)
-鍾建民先生: 香港攀山專家, 香港攀山訓練中心總教練,前香港攀山總會主席;
-李以強先生 Charles:「旅行家」創辦人、註冊生態導遊及外遊領隊、致力推廣親子行山 及生態旅遊;
-莫皓光(野人): 自然脈絡 創辦人,從事前線的自然教育工作,感悟人與自然的關係,以身作則,推廣綠色環保;
(小組與會人士包括 Stone Tsang 及 Kam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