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說】一名日本YouTuber開設「100天後吃的豬」頻道,每天記錄小豬「五花肉」的生活點滴,引起熱議。觀眾可從影片中看到小豬玩水、散步、與主人之間的互動,也是在見證牠的死亡倒數。
本月一日迎來養豬百日大限,主人將小豬放進袋中,鏡頭一轉,現出紙皮箱,箱內是屠宰好了的「五花肉」,再被放在烤架上燒烤。片尾可見小豬靈位,後段畫面瞬速閃過「本故事純屬虛構」字句。 昨日(2 日)頻道上載最新片段,小豬如常活動,最後字幕顯示出「你食的豬肉和『五花肉』同是生命。」
這種生命價值的討論,恍如真人版漫畫《銀之匙》,在農校工作的主角八軒負責飼養小豬,與豬產生感情後,他漸感迷茫,不斷反思人與動物的關係、食物與生命之間的衝突。現實中,日本大阪早於九十年代,也有因「食育」而生的養豬實驗,後來被改編成電影《和豬豬一起上課的日子》。故事描述小學老師,讓學生輪流照料小豬,並在畢業前將小豬送去屠宰。隨著人豬相處漸多,屠宰之日步步逼近,小豬的去向成了艱難抉擇。
親手照料的家畜,是生命還是食物?當牠快將成為盤中飧,又該如何面對其生死?
---
延伸閱讀:
送別移民父母後 留港少女:何處為家?
https://bit.ly/3sQ5y36
為香港卜了一支家人卦 朗天:想留港看卦應驗
https://bit.ly/2WqYJsS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動物 #動保 #素食 #食育 #生命教育 #惜食 #食物 #銀之匙 #100天後吃的豬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心悅是一間殮葬商的生命頌禮司,工作除了協助逝者家屬策劃喪禮,在喪禮的過程中透過家屬所想的儀式為離去的生命頌禮,追憶生命,「喺過程睇佢哋(家屬)需要係咩,然後我哋有咩方法彰顯到離開咗生命嘅故事,然後可以令到呢個家庭延續佢嘅愛,同時抒發傷感。」 「生命頌禮就係Life Celebration,生命其實...
生命教育 反思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建立基隆市動物保護自治條例|議會通過提案】
最近動保議題延燒版面,例如因不肖業者走私品種貓而讓貓被銷毀、以及可憐的茶茶因為人類問題而慘遭虐待最後不治。愛貓的我,看到動保案件真的非常痛心,除了遺憾不捨,我們更要行動,因此也想邀請大家多多關注動物議題──例如寵物繁殖業與寵物業管理、飼主責任等源頭管理議題。
而基隆市負責動物業務的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一直是基隆市府前幾名認真的業務單位,2019年我一上任就去拜訪基隆動保所、寵物銀行,也了解到動保員人力的困境,也因此在議會提案與質詢都要求市政府須提高薪資,也獲得市政府的回應,有了一點點薪資的改善(還要持續努力中)。
雖然過去有了一點點動保員薪資的進展,但人力不足的動保所還是面臨著廣大的動物業務與沒有「法規工具」來框定經費、計畫以落實動保政策問題,而這裡說的法規工具,就是基隆市目前還 #沒有我們自己的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有 #動物保護自治條例 可以幹嘛呢?雖然我們已經有《動物保護法》的中央母法,但基隆市可以盤點目前政策執行的難題、並在母法的框架下,藉由自治條例來訂定更細緻的執行方式──例如依情節輕重來分級執行動保案件裁罰、以獎勵金編列鼓勵警政單位積極協助動保案件等等;而在寵物業管理上,在業者稽查上以行政委任並培力稽查員等方式來進行,協助行政的人力支援。甚至可以參考其他縣市的行政處理程序(如動物路死的處理SOP),讓動物政策可以更順利執行。
在關注動物團體的建議下,本次基隆市議會第16、17次臨時會,我也提案,請基隆市動保所盤點基隆市的動保議題,與專家研商政策、納入並研擬《基隆市動物保護自治條》。目前在議會通過了!我們也會積極地來與基隆市動物保護防疫所做後續討論與協助💪!
當然,除了建立更好的政策與法規,更重要的是,希望大家一起反思「消費」生命、「把生命當商品」的商業模式,或是因缺乏生命教育而導致把「生命當物品」的人類中心思維,更希望除了關注陪伴動物外,也能一起來面對充滿爭議的流浪動物管理議題(並有關注到原生物種的棲地與台灣淺山生態的平衡)並思考解方等等。
原因無他,「動物的問題其實是人類製造的」,讓我們來透過反思共同找出更好的方案,持續努力建立友善動物(包含陪伴動物、野生動物以及經濟動物)的社會!
生命教育 反思 在 親子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故事中,找到獨一無二的感動🌙
本月最新《我的同學是一隻熊》是大人、孩子都適合的小說
事情發生在一所森林小學,這天來了隻 #臺灣黑熊 想和大家 #當同學。
同學們能接受嗎?老師與村民們又是如何應對呢?
🌿 故事以臺灣山林為背景,穿插各種原生動植物,
除了讓孩子反思 #人類在大自然中扮演的角色,
也透過生動的人熊情誼帶讀者 #探討生命教育。
「這本書適合孩子,也適合大人,是一本長長的詩、是一部文字電影、是個好歡樂又好悲傷的故事。」一起看看國小教師 #林怡辰 的分享🔽🔽
生命教育 反思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心悅是一間殮葬商的生命頌禮司,工作除了協助逝者家屬策劃喪禮,在喪禮的過程中透過家屬所想的儀式為離去的生命頌禮,追憶生命,「喺過程睇佢哋(家屬)需要係咩,然後我哋有咩方法彰顯到離開咗生命嘅故事,然後可以令到呢個家庭延續佢嘅愛,同時抒發傷感。」
「生命頌禮就係Life Celebration,生命其實好值得去慶祝,生前可以慶祝,死後又可以慶祝。」一條生命離去,總有人會感到傷痛,有甚麼好慶祝的地方?心悅說,喪禮有笑,也可以有淚,「笑嘅地方係,我曾經同佢有一啲好深刻嘅回憶,可能係生活好瑣碎嘅片段都可以,籍住分享,其實大家都慶祝,曾經我同呢個人走過呢啲路,今日佢走到盡到啦,我們回想嘅時候,曾經相處都有值得高興嘅事。」
因此除了替喪禮張羅外,心悅很多時也會與家屬談到逝者的故事。「其實喺傾談嘅過程,好多時家人都係回顧緊佢嘅生命,當然回顧中有落淚、有不捨得,但對佢哋嚟講係抒發咗好多好混亂嘅感受,而將佢哋嘅焦點,從處理喪禮搬到,其實我哋都要處理你嘅感受。」心悅指她的工作是協助處理喪禮的實務工作,但情緒上就需要家屬自己處理,「但喺過程中我哋會陪住你。」
人生中有喜恕哀樂,因此家屬回顧逝者生命時,都不會只得快樂的回憶,「(家屬)都可以講佢唔好嘅嘢,但今日唔好嘅嘢,其實係一個轉化,當我們再提嘅時候,其實都可以放低。」因此她的工作經常提到「道愛、道謝、道歉、道別」,就是希望在最後一刻送別的時候,去為親人做一個最完滿的送別。
心悅認為在送別時道歉很重要,因為在最後一次面對那人時,如果都未放下,之後要處理的時間會再漫長多一點。她也明白不是每件事都很容易放下,但重點是要顧及情緒,「情緒從無得到正視,主要係成個社會文化問題,因為情緒係大家很怕的一件事。」
因此她覺得透過喪禮,親友可以一起去擁抱與分享情緒,也藉此告訴對方,「你有嘅情緒我都有,同埋你有情緒、你喊緊嗰陣,你唔係自己一個孤伶伶咁喊,我喺你側邊,你有我,我又有你。」
喪禮中有很多集俗與儀式其實也充滿心思,但心悅指若參加者忽視了背後的意義就會令環節流於表面,她以吉儀為例,指內裏硬幣原本是感謝親友來喪禮,給對方乘車走,糖果則是希望對方在送別的難過有一點甜,但很多人會說要盡快用盡那硬幣及糖果,像是很害怕如把它們帶回家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其實都幾得意,呢個原本係用嚟多謝你,同埋令你有啲開心,但最後演變出嚟係不可以帶返屋企。」
心悅指死亡經常都會有這種渲染,也令她反思死亡是否真的如此壞。「死亡固然唔係我哋想面對嘅嘢,因為分離嘅痛真係好痛,但死亡裏嘅祝福唔係消失咗,個祝福就係有個家人過身,我哋去團聚去表達對佢嘅愛,我哋要好好送別佢,我哋仍是一家人。」
她形容生命頌禮是一份禮物,而送一份好的禮物不一定要高級的安排,「嗰種好唔係要外表好,而係全家人好真,可以好真咁覺得佢唔好,可以好真咁唔捨得佢,呢啲係好感動。」她認為一個喪禮沒有人的真實情感是不行的,「死亡唔一定只有黑色,唔一定只有白色,都可以好溫暖。」
香港教育大學(教大)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與華人永遠墳場管理委員會(華永會)共同舉辦大型生命教育項目「終‧生‧大事」,其中「『回想生命的喜悅』生命教育多媒體創作比賽」正徵集相關照片及微電影,期望參加者在創作過程中,能重新思想生活中快樂的片段。比賽附設免費公開講座,由專家就生命教育作分享,並由專業拍攝團隊分享攝影及拍照的入門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