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知識🧐
【拉闊講故】對於港島東區的居民而言,東區醫院絕對是一座不可或缺的醫療設施。但大家又有否想過,這間醫院能夠正式面世,背後原來是源於一份大學功課,以及藏於一位中大準畢業生的心中的一個疑問呢?
「何解港島東區舉行的安息禮拜會特別頻密?」
時為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位中大準畢業生從一位牧師的口中,打聽到這個令他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於是他決定以此作為大學畢業功課的主題,明查暗訪,務求能夠找出問題的根源。
在東區醫院落成之前,該區有需要的病人或者傷者,最近都要前往位於灣仔的鄧肇堅醫院求醫。若然有重大手術,就更加要遠赴瑪麗醫院處理。而當年港島區未有東區走廊,亦未有港島線地鐵。港島北岸的交通命脈,就全靠一條英皇道。一遇上交通擠塞,往往就會出現「英雄被困筲箕灣,不知何日到中環」的景象。巴士如是,電車如是,就連救護車也如是。有不少情況危急的病人或者傷者,往往就因此而活活被「塞死」。
這位中大準畢業生為了證實上述的推論,不惜親身到港島東區多個救護站,懇求救護員容許他抄寫病人或傷者送院期間不治的數字,作為畢業功課的理據。其後他更聯同當日提出疑團的那位牧師,以那份功課作為基礎,向當時的政府部門爭取在港島東區,興建一座醫院。經過一輪漫長的過程,東區醫院終於在1993年正式開幕。
古語有云: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一份事後被評分為A-的大學畢業功課,能夠成為東區醫院日後落成的重要理據。對於陳健民而言,當年向他提出疑問的朱耀明牧師,不但令他個人獲益良多,更重要的是成功為港島東區有需要的人士,爭取到他們應得的重點醫療設施。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