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討厭的自已說再見
開始做一起出來玩行銷講座的時候
我是用錄音的方式
那時候想什麼就說什麼,很沒有系統
後來我想好好重做一整年的講座
希望幫你更有系統的整理行銷相關的知識與技能
但一段時間之後
從你留的問題來看
這樣一系列的內容介紹
對於解決你實際遇到的困難並無幫助
一來是這些工具與方法離你現實太遠
二來是你遇到的問題很多都不是缺乏方法和技能
我整理了你最可能遇到的問題
第一
是現實環境很困難
眼前的工作無利可圖
又沒有商業機會適合創業或做生意
第二
很多方法其實你都聽過
多多少少也有概念
但是要付諸實行的時候所需要的動力和堅持實在太苦了
其實我們都一樣
我自己離開職場以後我都懶得再工作
更何況是你
一開始我希望參考得到APP裡面老師的作法
因為我覺得他們的內容實在很棒
但是後來仔細想一想
他們大部分是老師、作者或者是專門的管理顧問
很多的內容80%以上也都是總結其他學者的經驗並非獨創
更重要的是
當他們自己去創業的時候也不一定會成功
反而是那些創業的人
他們講的東西都很白話
因為他們創業成功的原因並不是學了一大堆管理知識
而是他有一個非做不可的原因
以前我還在微軟公司上班的時候
我們部門有一句玩笑話
要在微軟成功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一是自幼家貧
二是天性好鬥
剛好當時我都符合這樣的條件
唯一不一樣的是
大部分進入微軟公司的人條件都很好
而我正好是裡邊最差的那一個
所以我在微軟的那三年裡面
幾乎都是在練功
想要補足自己的本職學能
在我花了大量時間學習之後
再離開微軟去創業,果然就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這裡面包含了三個原因
一是我已經學了一身功夫
二是我有非常強的賺錢和成功的動機
三是哪時候非常希望自己打下一個商業基礎
後來為什麼又離開職場呢?
其實也是一樣
一是因為我比較有錢了
懶得再為錢在工作
錢,這個動機就不存在了
第二,大老闆把公司賣了
雖然薪資更高、管理的範圍更大
但是那種一人打天下的樂趣已經沒有了
第三,要處理很多集團的事務
可能是我做事情比較狠
所以最後的兩三年我都在幫老闆處理一些很奇怪的問題
比如說
要我一個人去歐洲的電信搞定他們的執行長
要我一個人搞定美國的最大通路的技術長
最後還要我單槍匹馬去叫電信公司拿錢出來成立公司
總之那時候處理過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
難度超級高
雖然處理到後面都有一定的成效
很大程度上也充分滿足我愛挑戰與冒險的性格
但處理過這麼多包含人事、財務、技術、政治跟利益分配的問題
加上處理來處理去都是別人的事
輸了我一世英名付諸東流
成了別人發財我再趕往下一攤
久了也會疲乏
不過這些問題的複雜性
的確有效的加強了我解決問題與斷事能力的功底
也對我後來學習易經有巨大的幫助
許多難解的問題
我看起來都毫無懸念
但畢竟是為別人做事
感覺就越來越差
我當時閒著無聊
開始操作股票
由於自己幫股王公司做過幾乎所有你能想過的職務
所以表面上靠財務分析,實際上靠分析老闆心態
光這樣就賺了很多錢
收入比在上市公司當高管分股票還多
自然就更不想工作了
休息了幾年以後我成一起出來玩
一開始是想協助你成長
卻犯了幾個致命的錯誤
第一、一開始就決定不為錢工作
第二、沒有建立系統
賺錢是所有商業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沒有透過賺錢得到有效的反饋
誰知道做的東西是人家真的要的
當時我以為自己有幾個錢,又有產品開發的經驗
只要有人提出,我都認為幫社會服務沒問題
照單全收
現在你到那個平台上去看還可以看到很多歷史的遺跡
沒人用的功能做得十足十
頭殼燒壞的豬頭三
第二是沒有建立系統
如果沒有透過有效的系統放大能量
那做什麼都是事倍功半
缺乏一個有效的系統,也無法讓參與其中的人可以實現他的潛能與利益
為什麼沒做?
一來和不想賺錢有關
二來和我懶得管理行政事務有關
打天下我很愛,橫刀殺敵衝鋒陷陣,最能讓我熱血沸騰
進中軍帳獻策我就覺得隔靴搔癢
元帥無能,軍師再強也有限
幫老闆分配利益、處理一堆爛人的鳥事讓我直接睡死
更不必說每天陪玩帝王術了
這兩個問題
其實也都是我便宜行事的結果
不過這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訓
如果沒有經歷過這一遭
我看你問題
感受不會那麼深刻
現在你的問題,和我當時差不多
如果你在賺不賺錢中間掙扎
還沒有錢的時候,想太多關於理想的事
其實只是妄想
如果你連錢都賺不到,你的理想就是不值錢
如果你要靠募資、政府計劃去實踐理想
你還不是要用別人的錢?
說穿了自己賺還比較高尚
就不必在那邊臭美了
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半公營機構擔任委員
大部分的夥伴來申請前也都是充滿情懷
但受限於計畫的範圍,很難有私人的利益
連獎金都沒有?那誰幫你拼命?
扯皮那麼多,你自己去拼拼看
所以到最後良善的美意反而變成窒礙難行的枷鎖
我知道在系統裡面去講根本都是狗吠火車
學生有學生的困難
官員有官員的無奈
但整個台灣就是這樣一個反商又矛盾的氛圍
所以我決定自己做自己的事就好
很多事業小有基礎的夥伴
也面臨到我當時的問題
說缺錢嗎?不是真的缺
但是業績和成就,又不盡如人意
還有一堆繁瑣的事要做
真要去把商業基礎擴大
等於再創業一次
從0到1
和1到100所需要的技能與能量又是完全不同的
這時候就很難繼續下去
很多台灣的公司就算一路衝到上市櫃
還是面臨同樣的問題
這實在很無奈
因為我們社會的底層文化
和真正資本主義中所需要的商業結構
差異非常大
你想要社會公平、尊重每個人的意願,你就是在強調集體主義
但你又希望得到資本主義的結果
就是過上更好的生活
在真正的資本世界裡
要人人都發財是絕無可能的
因為你要馬有企業家精神
要馬要透過資本來滾動
這樣你才有可能達到資本市場的頂端
如果你兩者皆沒有
那你至少要有專業技能,有機會當個經理人
去分股票和拿高薪酬
如果這個也辦不到
至少你要有做業務的能耐
懂得銷售分獎金
你才有賺錢的可能
但我猜現階段的你
不但沒有足夠的資本
也沒有創業的動力
搞不好還不想當業務
但真要打工
在專業的基礎上
又缺乏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刺激來訓練
在台灣做一個小生意、打個小零工混口飯吃
其實根本不需要有什麼專業技能
因為這個鬼島市場很小挑戰不大
所以要混日子很容易
但要你離開台灣去新加坡攻略亞洲
或要你去大中國去跟戰狼們一較高下
或者遠渡重洋去歐洲大陸美洲大陸開拓你的新視野
去和那些很多台灣人盲目崇拜,骨子裡卻瞧不起你的川普們開幹
你沒門路,有門路又不一定真敢去
最後就只能在這裏鬼混
這怪不了誰,一下難度跳太高
根本辦不到
所以就變成在小市場裡面
矇著眼睛瞎忙
這是誰的錯?
不是誰的錯,是系統性的問題
因為你不是不努力
台灣人喜歡進修,持續學習的比例高的嚇死人
但就算你那麼愛進修
缺乏好的市場來磨練
面對下一量級的挑戰又不敢跨越
最後就變成今天這樣
薪資的低迷、動力的匱乏
就是能耐與市場需求對不上的結果
近來台灣社會非常流行一大堆理財歪風
滿街不知道哪裡跑出來的理財達人
出書要你去存股
一年賺個50、80萬好像就已經得到人生最高成就
姑且不論這些人到底有沒有本事
老實說你一年能存股拿個幾十萬,請問在台灣社會到底你能幹嘛
你就算加兩個零也不一定買得起一間像樣的房子
更別提他很年輕的時候就把你的志氣消磨光了
所以接下來我的想法很簡單
第一
我不想在花很多時間打磨內容形式
也不想再系統性的整理商業思維
反正你也不愛看
我也做不贏那些得到APP的傢伙
那何必浪費時間
第二
想要實際與你一起解決問題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你動力不足的問題
動力不足的時候,你需要有一個人很堅定的陪你走
我以前帶團隊的時候,我的夥伴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但真正的精英不是學歷高
而是鬥志強
菁英的鬥志又來自於哪裡?
來自堅忍不拔的心,當然還有我不斷的摧殘,打磨出他的的韌性與厚度
我一向有不完成任務不放棄的決心與狠勁
跟著我,感受我的戰鬥力
你也可以成為真正的將才
再來
讓你了解商業世界的現實與世界的趨勢
所有看不見未來的人
他是不會有動力去花時間好好為未來做準備的
所以我希望為你分析商業趨勢
花時間講講你的東西我會怎麼做
更重要的是,做了以後你能得到什麼樣的結果
有了以上的覺悟
就可以把那些內容製作的時間大幅縮減
反正那些東西我也做不好
做好了你也用不上
講到這裡你大概知道我想要幹什麼了
首先我放棄這個課程繼續商業化的可能
如果想靠這個東西賺錢?
那我回去做股票比較快
現在的市場傻瓜那麼多
賺錢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既然不需要擔心課程賣錢或沒人看的問題
那我決定做自己
成為你的教練
好好培養一個真正出色的你
我希望鞭策你一路向前
也讓這個講座,變得更有實用性、更好玩,也更有時代脈動一點
我一開始錄影的時候
覺得自己實在是面目可憎
所以後來花很多心思
希望至少畫面上看起來像個好人
這樣浪費了三個禮拜的時間
今天早上我照了一下鏡子
還是一臉壞人
假裝成好人其實只是自欺欺人
所以我願決定恢復成原來的模樣
當然啦
還是會稍微修飾一下
未來的錄影時間會加長
講得很差的部分透過剪輯修掉
其他後製就不做了
字幕因為太花時間
所以我會用字卡代替
如果你聽得很累,感受那種氣氛就好了
每個字你都看懂
不行動也沒路用
關於同學的建議,使用podcast
podcast上傳也要花時間,我有點不想做
但很多同學希望用聽的,覺得效果更好
所以我一樣會在共用檔案區裡面提供錄音檔
這樣應該就可以兼顧
好了以上就是我要分享的內容
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前進
去實現你的潛力
發揮你的影響力
我過去有一個問題
明明想要賺錢,但又假裝自己很清高
最後搞得自己沒有錢又很噁心
希望你不要也有這樣的問題
更不要被我傳染
此外
我也希望你不要又想成長
又畏苦怕難
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我自己教授易經
我不敢說自己多厲害,雖然我實際上是非常厲害
但我肯定對天命換人生的格局有深刻的理解
在這個高度上
我可以很清楚的告訴
老天用天命這個東西
來給很多人難以超越的限制
你如果沒有過人的能耐
你就必須接受這一輩子命定的結局
絕大多數人的一生
都是非常平庸
乏善可陳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鳥字
在這樣的人生格局中
你想要怎麼樣恬淡度日
昇華自己
其實都是想太多
老天這樣設計,到底是要嚇唬誰?
老天這個設計
其實是要在多數人中找一人
找一個會突破天命的人
實現他自己
來創造宇宙更好、更大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你沒法違抗命運
我希望你知道
和你一樣的人很多
你的命運本來就是天註定
所以你也不要自責
你只是和大家一樣蒟蒻一樣沒三小路用
你可以安慰自己
你沒有比較差
只是和別人一樣差而已
但是如果你決定和我一樣違抗天命
成為那個天選之人
自己對自己負責
請你現在就站出來
叫老天給你閃一邊去
當然啦如果你今天沒空
明天也可以
天天都可以
老天永遠在等你
有一天你會死掉
老天可有的是時間
如果你敢這樣做
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一、你讓我刮目相看
二、老天會在背後為你歡呼
不管你信不信
老天我可是熟的很
當我在說這些事的時候
那些支持我的
另一個世界的智慧
正在嘆息
他們嘆息的是
這不成材的傢伙
終於想通了
以上的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會加快速度,希望你跟上
突破自己的天命
實現自己的志願
抓回人生的自主權
順便多賺一點錢
一起出來玩行銷!
我們一起前進!
王騰崇學歷 在 吳大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如果不是很會唸書,我真心覺得先選擇「就業」or「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但請不要在家當啃老族。
__
📌社會大學真的會讓人增加很多磨練,但也請用心體會。
___
📌如果想再回去唸書也可以半工半讀啦...(我的大學就醬完成的)
我也不覺得自己學歷很低,因為我知道等我準備好了,我也隨時可以去唸碩士...
📌想清自己要什麼,真的比盲目一直唸書好
一個即將畢業的女孩問我,如果她想多看世界、茁壯自己,畢業後她該立即唸碩士?還是旅遊、打工做些什麼?
我的答案是後者,並且為她開了一個旅行清單,共四站。
1.非洲 剛果
我是國際戰爭婦女救援組織「Women For Women」的志工。這個組織專為專門戰爭中的女性救援奔走,如果你還年輕,請跟著他們到非洲剛果,看看大屠殺後的人們怎麼活下來。這趟旅程可能將永遠改變你的人生觀。
當地內戰頻仍,女子在大屠殺中不是被強姦然後殺害,就是被強姦後,強暴者以刀,活生生割下其陰蒂,表示戰利品。施暴者們相信沒有陰蒂的女子,從此不再有性高潮。這些女人雖然疼痛尖叫之後活了下來,表面上傷口愈合,但子宮、陰道往往在割切過程中未經消毒而潰爛,導致終生不能生育。
當地的戰爭結束了,她們受到的傷痕卻會永遠留下來。
國際女性救援組織在當地教導她們編織、製作衣袋,而她們最常編織的圖案是:花。
我的朋友 Zainab Salbi 是「Women For Women」的創辦人,她第一次抵達時曾好奇地問,「為什麼如此鍾愛花?」
剛果的女子回答道:只有沈浸於美的事物,我們才能在無比的絕望中,仍然感到美好,找到力量。
從世間最苦最悲慘的地方出發,看到這些悲劇下存活的女人,仍然充滿生命力。
年輕旅人在敲開了殘酷的一扇門後,才能開始他的成長之路。
2.美國 紐約
紐約自 1895 年起就已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文化、媒體與經濟中心。
1931 年人類最高的摩天大樓——帝國大廈,建造完成。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美國總統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為它剪彩,但直到 1945 年二戰結束之前,它還一直是空的。
因此本命名為Empire State Building,卻被謔稱為Empty State Building(Empire:帝國;Empty:空的)。
帝國大廈只用了 410 天就完工了,但仍是當年建築材料之最。它是人類以鋼骨結構建造的第二棟大樓,創造了「不可能中的可能」,至今仍是最美的建築之一。
而關於它的一切,皆是在大蕭條的絕望及嘲弄中開始的。
另外在紐約,每日盡量到中央公園散步或者跑步;累了,就和炒花生的小販聊天。
中央公園附近是世界富豪的置產之地,也是歷史輪轉的見證之地。小販往往英文不好,但他們總有許多故事可以娓娓道來。
中央公園內跑步的、遛狗的,不同口音、不同衣著,是個觀察大千世界的好地方。俄羅斯人、波蘭人、法國人、義大利人、南非人……我甚至碰過來自西伯利亞的富豪,和他們打招呼,說點家常。
帶一本當年林語堂以英文撰寫的《生活的藝術》,想像沒有飛機的年代,多麼貧窮的中國小伙子,搭船越過萬里,向這裡的洋人說著來自東方的文化生活。
相較林語堂的勇敢獨立,現在的年輕人怕什麼?猶豫什麼?
每個人都有機會在紐約大展身手,這裡凝聚了全球的人才。
無論移民的、致富的、逃難的……紐約不拒絕人才,它屹立不倒的秘密便是:吸納一切。
當這個城市最初興建時,它的高樓已保證了格局與視野。別著急日本人或是中國人買走了半個曼哈頓,那不過是一時,時間會證明他們只是在美國發生儲貸危機、房地產衰退時,為紐約注入了新血。
包容、創新與自信,是紐約永遠不會被取代的原因。
這是年輕人要去感受的第二站。
3。北京 圓明園
圓明園的修建始於清代康熙皇帝時期,前後共修建了 150 年,直至嘉慶年間。
康熙 40 年(1701年),紫禁城的炎熱讓康熙之子雍正在此修築江南之園。初始將蘇州園林之美複製於乾旱的北京城,後期一步步發展為中國歷史上中西園林工藝極致的「萬園之園」。
幾乎在同一個時代,西方正一步步全面超越中國。
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修建凡爾賽宮時,渴望義大利造的鏡子。路易十四派出無數商業間諜收買來自威尼斯的工匠,一個又一個禁不住誘惑的工匠在邊界被義大利政府發現,殺了:但路易十四始終未曾放棄。最終,法國成功取得了製造鏡子的秘密。
為了展現路易十四自己美麗的腿部線條,人類有了從頂至地的鏡子,也創造了法國的時尚文化。
凡爾賽宮的鏡廳,是人類對「鏡子」——這個當年的高科技產物最大的敬意。
而清朝的皇帝蓋圓明園時,他還只能透過銅板的反光或湖水端看自己的模樣。他想像的敵人只來自北方,於是修長城、派軍平回亂......卻從未意識到自鄭和下西洋之後,歐洲海上強權正一步步茁壯。
根據歷史學家的比對,西方和東方歷史上各有強盛時期。
西方崩潰了兩次,唐宋時期是東方真正與西方共同稱霸世界、打成平手的時代。明代之後,歐洲各國即投注精力發展軍火及海軍,東方則節節敗退。而西方也鮮少出現如乾隆皇帝這種孤立主義的君王。
就在康熙駕崩(1722年)後,西方的發展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速度。槍炮、發現美洲、咖啡、古典音樂、華麗衣衫、男女臉上撲粉、頭飾花俏......而中國人只綁著滿洲辮子,穿黑藍染布,女子纏足。
西方諸國林立,固然紛擾革命,但是軍武競賽、科技競賽,思想繽紛,從未停過。
康熙死後不過 54 年,工業革命徹底改寫了東方與西方的差距。
那一年在蘇格蘭的亞當·史密斯完成了《國富論》、在倫敦的愛德華·吉朋完成了《羅馬帝國衰亡史》,西方從經濟到歷史理論,重塑著自己的世界觀與發展論。
1776 年英國人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機成功了,接著紡織實現機械化,工業革命全面推動英國成長,每年經濟增長率幾乎接近 25%,是所謂「中國製造奇跡」的數倍。
而同一時期,乾隆皇帝還在品賞他的書畫愛好,甚至不屑來自英國女皇的特使。
乾隆之視野,孤立且傲氣。當時仍有傳教士來到中國並進入朝廷,但他的興趣只在借由傳教士給明式瓷器多添點西洋彩色。
哦,還有他自以為是的噴泉和音樂盒。
火燒圓明園時,英法聯軍粗魯掠奪,但同時也赫然發現當年英國特使送給乾隆的加農炮,被放在一間倉庫角落,和南洋來的貢品如象牙雕塑、波斯地毯、日式銀盤、玻璃器皿等,擠在一塊兒,乾隆老皇帝只把加農炮當成破銅爛鐵。
如今,每日太陽仍在這個曾經號稱「東方最美的園林」升起和落下。近 170 年過去了,誰使它成為廢墟?
歷史的過渡,驀然回首,已越重山。圓明園中遊坐,是歷史但也不僅僅是歷史,廢墟中能悟得一件事:驕傲自滿及眼光短淺,足以滅國,遑論個人。
4.澳洲 &紐西蘭
「每個年齡,都有每個年齡相匹配的煩惱,無一例外。每個年齡的煩惱,都會在那個年齡的地方,安靜地等著你,從不缺席。」
我建議的第四站:澳洲或紐西蘭。
如果要克服「少年維特」必然的煩惱,就要學會更踏實的生活態度。現在到澳洲、紐西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但多數擠在雪梨或者奧克蘭,在咖啡館或餐廳,非常可惜。
如果今年我才二十出頭,擁有強壯的身體,我會找一個農場住宿打工。
紐西蘭是一塊從南極分離出來的土地,它的自然風貌與動植物生態,充分顯示極地的風景。它的地景及文化都像一個從戰爭苦難中逃出來的孩子。當地的子民沒有過度的慾望,生活簡樸、崇尚自然、寧靜且感恩,這種心情很像頓悟修煉後的老禪師。
一個年輕人來到此地,從事農場工作,鍛鍊的將不只是體魄、英語,還有心志。
在工業社會革命之前,農業社會如果一年 GDP 增長 1%,就是不得了的盛世。即使 GDP 為 0,至少表示那一年沒有天災與人禍,舉國歡騰。
紐西蘭的許多農莊主人,至今還保持著這種態度。
種植奇異果的農場,以科技身份證追蹤每一顆奇異果的成長、收成及品質管控。誠實,使得紐西蘭的奇異果透過自由貿易銷售到世界。即使使用了高科技認證,農民仍然每日小心翼翼,日出而作、日落而憩。對他們而言,高科技只是加強了一名農夫對出產農作物的品質與生產總量的管制,那種敬天的古老文明從未離開。
年輕人,最糾結的莫過於少了毅力,卻擁抱太多煩惱。但事實上不論未來你做什麼,使你不會後悔的、不斷累積實力的,唯有學習腳踏實地做事、不分大小事皆全力以赴的敬業態度。
在農場的日子,一片麥田從一粒種子慢慢長大,直到終於發芽。此時農夫沒有猶豫,在麥田最完美、迎風搖曳的時刻砍掉麥稈,收成麥穗。於是麥田又回到光禿禿的一片,然後一切從零開始。
農場的生活,讓你沾污了身體,卻洗滌了心靈。
你漸漸明白,人生中出現的一切,都不能猶豫也不必感傷。
你無法真正擁有什麼,只是不斷周而復始地經歷。
用一顆瀏覽的心,看待人生,得與失、隱與顯,都不過是生活札記中的一頁。
在和大自然作物的相處中,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這樣的人生:不訴苦、不煽情、不靠苦難博取同情。
世間萬難中,每個人都還在按部就班地生活。早起的麥片、月下的馬鈴薯加魚排,農夫們日夜生息、世代繁衍。
或許平凡漫長的一生充滿辛苦,但卻被農人們當成遊樂場,一點點豐收,即是上天莫大的賜予。這大概才是人生應習得的意義:無論如何只要還能生活,就值得歡喜。
我們都喜歡《小王子》,其中有段名言:「用心才能看見真實。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十年前,我在紐西蘭的一個農莊和在當地工作的女孩聊天,她說:經營一個牧場兼農場,你只能向大地臣服。你對所有努力的結果沒有把握,只能相信上天不會辜負有心人。
她在農場工作 20 年,養殖山羊,也整理莊園。同一品種,同一時間種下的樹,有的茂盛,有的枯萎,你看不清土地為何如此分類了它們的不同命運。但是當你用心感受葉片的變化、日照的差異,你會漸漸明白,在什麼狀況下,植物會活得更好。她常常在月光下唱歌給植物聽,她相信它們感受了她的心跳。
有一天,當你年老,有人問你,人生的哪一段時光最快樂?
也許,你會毫不猶豫地說:在農場的時光。那時,虛榮不存在,日子只知道太陽、溫度、雨水、月亮。
那時覺得身體承受很大旳壓力,精神上卻清楚感受到:自己活得多麼清醒而飽滿。
王騰崇學歷 在 織田紀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黑貓老師的文學歷史,淺顯易懂,好好讀啊!
昨天評論了光復高中的納粹cosplay後,有幾位網友問了我二戰、納粹與迫害猶太人的問題,身為老師的我,當然要好好回答,結果一不小心就變成超長文了... (汗)
首先我要說的是,我絕對不贊成學生們模仿納粹。
但我希望大家在攻擊這些孩子們的時候,回頭反省一下為什麼這些孩子會這麼做,以及我們要怎麼樣才能防止類似的事再次發生...
因為這背後更需要被教育的,不是這些孩子們。
-- -- -- -- -- -- --
為什麼舉個納粹的旗子要鬧這麼大呢?
這要從100年前講起了...
那時,歐洲的各個國家,因為殖民地的資源分配不公而吵成一團,最後變成打成一團,打完之後,德國輸了,必須賠償英國、法國等打贏的國家一大~~~~~筆錢。 $__$
但別忘了,德國是戰敗國,不但資源用光光,男人也幾乎死光光,根本沒有足夠生產力去重建,也沒辦法繳出巨額賠款。
德國苦苦哀求英、法等國網開一面,但討債的哪管這些,錢付不出來就奪你大屋佔你田,把德國僅存的一些工業區佔走,失去了僅剩的生財工具後,德國經濟完全爆炸、通貨膨脹超級嚴重,一條麵包要一袋鈔票,德國人民超過一半失業,連吃飯都有問題。
眼見德國絕體絕命,即將面臨國家滅亡之際,這時一個叫作古斯塔夫(Gustav Stresemann)的前戰爭英雄接手了德國,進行一連串政治、經濟、貨幣上的改革,把德國從毀滅邊緣救了回來,呀呼!帥啊老皮!
正當德國年輕人覺得「好像有救了欸?」的時候
歐美那些國家因為玩弄金錢遊戲玩得太過分,經濟超級大爆炸,出現了大蕭條時期 (Great Depression)
這下可好,好不容易救回來的德國經濟現在又送回加護病房了
-- -- -- -- -- -- --
在金錢遊戲中,有兩支表現極為出色的隊伍,一支是美國、一支是猶太人。
打一戰的時候,美國賣軍武給歐洲、借錢給歐洲打架,賺!
打完一戰的時候,美軍賣建材給歐洲、借錢給歐洲重建,賺賺賺!
現在大蕭條了,美國催著英法等國還錢,但英法沒錢還...
英法:「德國不賠我錢,所以我沒錢QQ」
德國:「我不是不賠,是沒錢賠QQ」
美國:「那我借你錢,可是要收利息喔ㄏㄏ」
於是,德國從美國貸款 → 拿來繳錢給英法 → 英法再拿這筆錢還美國 → 美國又拿這筆錢借德國。
一個循環下來後,還是美國賺、德國虧,但是德國人生氣歸生氣也沒辦法抵抗。
-- -- -- -- -- -- --
第二支很會玩金錢遊戲的隊伍,就是猶太人。
猶太民族內建天賦技能「精打細算」
他們原廠設定就聰明狡猾、賺錢能力超爆幹強,在德國人各個滑落人生谷底之際,這些猶太民族的有錢人們卻利用稅制、資源、權勢開店、開工廠、放高利貸,剝削已經窮途潦倒的德國人。
簡單來說就是慣老闆啦。
-- -- -- -- -- -- --
在這種時期,德國的年輕人當然會覺得:「幹,真衰......以前佔殖民地爽都老人在爽,打仗也是老人說要打;結果自己被政變又投降,害我們一進社會卻要過這種沒尊嚴、沒錢、沒未來、沒有希望的日子....」
就當德國再次倒下去的時候,希特勒出現了。
希特勒靠著超高校級的領袖魅力與演講技巧,迅速的得到德國人民的支持,加入了工人黨,並領導工人黨不斷的擴大勢力,之後改名成國家社會主義黨,也就是納粹。
他推動了各項內政,像是擴大內需、發展重工業與軍工業、推廣文創、運動、增進社會福利,讓德國人民像從鯉魚王進化成暴鯉龍一樣,人人有家住、有麵包啃又有牛奶喝。
幫德國人民找回尊嚴後,希特勒把苗頭指向幾個重點:
1. 外國人很姬芭,都欺負我們德國人。
2. 猶太人很姬芭,都欺負我們德國人。
3. 共產黨跟同性戀壞壞,拉低了我們德國人的素質。
4. 我們日耳曼民族好棒棒!讓我們重返榮耀!
在當時的氛圍下...
德國青年們都覺得希特勒根本救世主,講什麼都是對的!
反正這些人欺負我們這麼久了,現在他們付出代價剛好而已啦!
( ゚∀゚)o彡゚ Heil Hitler !
-- -- -- -- -- -- --
於是得到了國民普遍的支持,希特勒開始針對猶太人、共產黨、少數民族與同性戀立法。
也就是抓起來,關起來,再把他們金銀財寶搶光光,房子工廠充公。接著,再將資源分配給德國人,房子與土地升級成工廠,製造更多工作機會 + 提高產能。
德國一吐怨氣成為歐洲最屌的國家,經濟、軍事、科技一飛衝天,甚至每個人家都有福斯金龜車可以開。
對德國年輕人而言,根本是「跟著希特勒走就有肉可以吃」,納粹軍服又帥、軍人地位又高,加上愛國心與民族優越,自然是大家都加入了納粹、排隊想當阿兵哥。
軍人一多,國家又強盛,德國陸續把一些以前被佔走的地搶回來;把以前流離失所的好兄弟們統一,希特勒在萬民擁戴下創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國,也就是納粹德國。
-- -- -- -- -- -- --
儘管各國不斷譴責德國,但也只限於打打嘴砲,希特勒才不鳥,仗著自己超強,把野心放在侵略波蘭跟對以前欺負它的人報仇。
首先,希特勒跟蘇聯史達林講好:
「欸,我要打波蘭,你幫我出點油錢,打下來後我跟你一人一半」
史達林覺得真是太划算啦!當然說好。
得到了新朋友的希特勒,開著新亮相的戰車,用一個之後被稱為「閃電戰」的全新的戰法,咻一下就打下了波蘭,跟蘇聯好朋友一人一半。
英法很生氣,就跟德國宣戰 (但是其實也沒有派兵過來)。
既然你宣戰宣爽的,希特勒就順便把北歐的挪威、丹麥一併打下來,確保港口與鐵礦輸入。
-- -- -- -- -- --
之後,希特勒決定對法國報仇。
法國本來就料到希特勒會打過來,早有準備,從北方高聳的阿登山往南蓋了滿滿的碉堡,不管什麼夭壽骨打過來,法國都能用這條「馬其諾防線」守住。
沒想到...德國工藝世界第一,希特勒的戰車會爬山,直接繞過這法國的防守一路尻進去,路上還順便尻掉荷蘭。
歐洲剩下的軍隊這時全部被困在敦克爾克港等死,要不是德軍重新集結的時候,邱吉爾與英國人用吃奶的力量投入所有資源,把所有能在水上飄與天上飛的東西都開過來,10天撤退了40萬人回英國,不然法軍就GG了。
德國把沒跑掉的法國人集合起來,創了一個維琪法國來宣布對德國的投降,正式占領法國,而這前後才一個多月。
-- -- -- -- -- --
另一方面,蘇聯也想要佔領一些國家來爽一把。
史達林第一個目標是西邊的芬蘭。
為什麼是芬蘭?因為史達林其實一開始就不信任希特勒,跟他聯盟的目的除了波蘭這塊地不賺白不賺,更重要的是讓德、法、英對打,消耗彼此國力,然後再先拿下芬蘭、後拿下瑞典的話,以後要侵略歐洲就有更好的港口與源源不絕的鋼鐵啦!
於是...
2億人口的蘇聯,對200萬人口的芬蘭宣戰。
100萬蘇聯紅軍,即將對戰2萬芬蘭軍。
6000台裝甲車對戰30台裝甲車。
本來大家都覺得「完了完了,芬蘭要被輾暴了」
結果芬蘭超強,不但沒被屌虐,反而是拼死抵抗!
「我們不見得有辦法戰勝,但是我們要讓所有侵犯我們家園的人痛苦的死去」
芬蘭用這句話當唯一戰術目標,在零下20度的雪地中進行打帶跑的遊擊戰。
而蘇聯這邊,剛才結束一場政治清算,將領都是菜逼巴的年輕人,天氣又很糟害坦克沒辦法開,士兵穿著設計不良的褐色毛皮大衣在雪中蹣跚前進,在芬蘭狙擊手前面根本是長了腳的靶而已。
這場冬季戰爭打了4個月,蘇聯失蹤與死亡超過30萬人,外加30萬人受傷生病,還要被其它國家笑廢物。
最後只好意思意思的跟芬蘭簽了一張合約,拿了10%的國土跟一些錢回來,但對此蘇聯士兵表示:
「這塊地只剛剛好夠我們埋葬我們的弟兄... O__Q」
-- -- -- -- -- -- --
鏡頭回到德國。
希特勒才花一個多月就橫掃歐洲。
心裡才在想著「我好像有點強」
又看到蘇聯軍打芬蘭打不下來根本ㄏㄏ,所以就拳頭癢癢。
同時因為德國潛艇在大西洋亂轟一通,美國很生氣,封鎖了整個海域,德軍的油料、原料補給上開始出現問題。
這時的德國只好向蘇聯借油料等資源......
但,希特勒從一開始就討厭共產黨,也覺得俄國一定會背叛他,現在要是資源反過來被蘇聯掐住「萬一哪天蘇聯切斷我的補給,我不就只能吃土?」
於是希特勒就決定先下手為強,發動《巴巴羅薩作戰》突擊蘇聯,300萬大軍直接督進俄國。
-- -- -- -- -- -- --
蘇聯本來就有預料:遲早一天要跟德國交戰的。
但沒想到法國輸的這麼快,所以蘇聯根本還沒準備好,大戰初期整個被德軍殺爆。
但後來蘇聯發動了一堆讓全世界傻眼的戰術。
德軍:「幹,哪有人這樣打仗的啦?」
這戰術叫《焦土作戰》簡單來說,就是「你想佔我家?我就把我家燒掉;你想通過這?我就把橋毀掉」
並且強徵人民,使用人海戰術不斷衝鋒,德軍不但得不到資源、行軍困難、補給耗時、還要花很多心力處理敵軍屍體。
處理蘇聯軍屍體是很麻煩的,因為蘇聯士兵不一邊喊著「嗚啦!(萬歲)」一邊衝鋒的話,會被自己的政治委員射死。所以他們常常意思性衝一下就倒在地上裝死,等到德軍清理戰場時在跳起來偷襲後逃跑,最後德軍受不了,到後期還要拿機關槍掃射屍體一輪才敢開始清理戰場。
而且,雖然德軍裝備與科技實力屌打蘇聯,一開始打得很輕鬆,但後來,日本攻擊美國珍珠港,美國對軸心國宣戰後,不斷提供蘇聯經濟援助、還有技術支援,讓蘇聯做出更多更強的T-34坦克,從此紅軍得以在戰場上跟德軍抗衡。
最後,俄軍艱困的防守,把戰局拖到了冬天,那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霸王寒流。
德國本來以為蘇聯這麼廢,入冬前就能打完收工,所以在裝備跟補給上並沒有對嚴寒充分準備,引以為傲的裝甲單位也因為結冰而癱瘓,又長又沒效率的補給線讓德軍完全失去了進攻的力道。
但蘇聯不一樣,他們有去芬蘭補習班上過課,30萬條人命買來的教訓讓蘇聯在制服、戰術上全面改良,紅軍們得以保住首都莫斯科,並在雪地中一直用力的乎德軍巴掌!
最後德軍撤退,在蘇聯的追擊下,撤退過程出現大量死傷...300萬德軍跟裝甲單位幾乎都沒辦法活著回到德國。
而蘇聯大概死了近2000萬人,但是全國依然歡慶著衛國戰爭的勝利。
-- -- -- -- -- -- --
接著換義大利戰區出事
義大利墨索里尼本來意氣風發,拿下了北非許多別人的殖民地,並與希特勒一起組成軸心國,本來說好會幫忙防守地中海並保障補給路線的。
結果...雖然義大利海軍很強,牽制了英國皇家海軍,保住了補給路線,但義大利陸軍卻根本是來亂的豬隊友,導致德國還得派一堆兵力來幫忙防守,......如果肯好好防守就算了,守一半墨索里尼被義大利人自己政變推翻幹掉......
義大利軍到底有多弱?
當時英軍常常打一半,突然義大利軍就投降了,投降原因是紅酒喝完了、或是沒義大利麵醬可以煮麵。
之後因為投降的人實在太多,英軍乾脆直接空一塊地給他們「欸,自己的戰俘營自己蓋,我們沒空」
沒想到,義大利戰俘們竟然生出了冰箱、廚房跟熱水淋浴間,戰俘營比英軍臨時指揮部的設施還高級。
隨著義大利新政府直接表明要加入同盟國,元氣還沒回復的德國在被義大利拖累下也只能節節敗退,此後,德國的經濟路線被全數切斷,只剩羅馬尼亞那邊可以經由陸運勉強取得一點點資源。
-- -- -- -- -- -- --
再來就是美軍帶著同盟國,從法國諾曼第登陸了!
美軍賺了兩次戰爭財、也為這場戰爭準備多年,這時候是戰鬥力MAX的狀態,面對裝備精良、經驗老到又紀律嚴謹的德軍雖然打的有點吃力,但是依然不斷的推進。
東線的蘇聯也回復元氣,集結軍隊,進軍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切斷希特勒最後的補給,再從東側跟同盟國一起夾擊德國,這時德國戰敗已經是時間的問題了。
-- -- -- -- -- -- --
本來德國在各處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集中營,專門管理猶太人,那時希特勒主打優越民族主義:日耳曼亞利安民族的才是好的血統,像猶太人、吉普賽人、同性戀這些人都是劣種。
在這扭曲的仇恨下,猶太人毫無人權,在集中營過著慘淡的生活,吃不飽、睡不飽、沒適當的保暖衣物、還得被迫做苦工。
後來日子久了,這些猶太人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開始接連死亡,集中營的猶太人工作,逐漸變成處理同伴的屍體...
戰況吃緊後,希特勒沒有這麼多人手看管這些集中營,乾脆開始直接把這些猶太人殺死,一開始用槍,後來為了省子彈,用吊的,之後嫌用吊的太沒效率,就假裝說要幫他們洗澡,騙他們進入「淋浴間」後用毒氣一次毒死一票人。
在德國首都柏林兵臨城下時,許多德軍直接放棄集中營回防,放任猶太人在集中營、火車車廂與監牢中活生生餓死。
不論是美軍還是蘇軍,都在進攻柏林的過程中發現這一處一處的人間地獄,許多士兵大受打擊而陷入崩潰,並將情緒發洩在周遭城鎮的德國平民上,結果發現,大部分的德國人完全不知道這些集中營發生的事。
在美軍側,美軍強迫德國平民進入集中營幫忙清理與善後,這時德國人們才知道他們到底幹了什麼好事......
據統計,超過600萬的人被希特勒毫無人道的弄死。
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德國人這麼care納粹,他們把這段歷史視為國家最大的汙點,並且努力根絕所有崇拜納粹的言論,只求這種事情不會再度發生。
-- -- -- -- -- -- --
英美為首的同盟軍在包圍柏林後就停止了進攻,把心思放在找回希特勒當初搶走的金銀財寶與文化產物。同時開始建造防禦工事 (以防蘇聯打完柏林直接找同盟國開打) 。
而柏林方面,希特勒死不投降,一次一次挺過政變,一次一次集結剩餘兵力反攻,但最後都不敵蘇聯的人數優勢,最後甚至還下令發放武器給小朋友跟平民,要求戰到最後一兵一卒
但他最後幾個親信開始抗命,並且極力說服元首:戰局已經不可能逆轉了,要是再拖下去,你會像墨索里尼一樣被公開處刑,屍體示眾,希特勒才不要這樣沒尊嚴的死法,於是把後事交代交代,跟多年女友舉行了婚禮後,開槍自殺,德國投降。
-- -- -- -- -- -- --
二戰歐洲戰線就此畫下句點,德國為了自己的侵略行徑付出慘痛的代價,死傷接近1000萬人,國土被拆成東德與西德,分別被蘇聯與同盟國佔領。
東德方面,蘇聯軍肆意的對戰敗者毫不留情的掠奪、殺害、強暴,要不是國聯數次警告與空投物資,東德可能會多死幾百萬人。
西德人除了家破人亡以外,再次陷入了無止盡的賠償困境,好在聯合國後來考慮到巨額天價賠償是引發世界大戰的主因,於是免除了賠償這一項。
-- -- -- -- -- -- --
那猶太人現在還恨德國人嗎?至少檯面上、大部分的猶太人都決定放下這段仇恨了。
因為在戰時,許多德國人民冒著殺生之禍保護猶太人、窩藏或協助他們逃亡。
戰後德國也花了很多時間與資源來揪出戰爭犯、並在德國重建的艱困時期硬是騰出大筆預算來賠償猶太人,並協助猶太人建立自己的國家。
德國總理也一次一次的在猶太紀念碑前對猶太人道歉,非常有誠意的不斷道歉。
「關於納粹所犯下的罪行,以及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受害者,特別是大屠殺的罹難者,德國應永遠的承擔起責任」
-- -- -- -- -- -- --
好,WW2歐洲戰線的故事說完了。
今天孩子會想學納粹一定會有他的原因...
有可能單純只是因為「帥」,因為希特勒認為:軍服要帥才會讓人想當兵、士兵有心才有榮譽感,所以每件軍服都是量身訂作、立體剪裁出來的藝術品。
有可能單純因為「崇拜強者」?畢竟當時德軍的武器、科技性能真的是強到爆炸,要不是希特勒在經濟、政策、數量上走錯,不然現在很可能世界霸權國不是美國而是德國。
(學生作的那台《虎式坦克》原型可是能一台打十台的無敵坦克呢)
也有可能只是對歷史無感?對道德正義無感?對戰爭的殘酷無感?因為繁雜的學歷主義逐步讓他們感到麻木?或是看到社會這麼多不公不義卻沒人伸張...
別忘了,納粹崛起的時空背景是:經濟崩壞、權貴壟斷財富、鄰國武力威脅,這些狀況,有沒有很眼熟...?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用7000萬條人命來換的教訓,結果我們課本用幾句話帶過。
我們大人也沒給孩子作一個好榜樣,告訴他們道德正義的重要,反而是崇拜有權有勢的人,以金錢與社經地位來定義「成功」...儘管這些有錢人賺的是骯髒錢也不在意...。
孩子們無知犯錯,該罵,該好好教育沒錯。
但我們怎麼好意思只責怪這些孩子而不檢討自己?
王騰崇學歷 在 DigiTED 世大運執行總監王騰崇〈科技媒體為文化展演創意設計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DigiTED 世大運執行總監 王騰崇 〈科技媒體為文化展演創意設計帶來的新生命〉 國立臺南大學數位學習科技學系. 711 views · 5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
王騰崇學歷 在 2022家庭聚餐英文-大學國高中升學考試資訊,精選在PTT ... 的必吃
... 沾不上,這些媽媽也大多還算是樸實的,可是感覺他們本身學歷、工作能力、 ... 再一次的感謝,王俊雄老師、吳漢中老師、林長叡創辦人、王騰崇創意 ... ... <看更多>
王騰崇學歷 在 世界台灣學生會聯合總會Worldwide Taiwanese Student Alliance 的必吃
出身於中興大學研究所,王騰崇(Samuel Wang)投身於藝文界已有多載,曾任黃金博物館館長與優人神鼓執行長,現為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及山廟共感設計製造所發起人,亦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