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卡通「ジャングル大帝」(Jungle大帝,中文譯作森林大帝),改編自手塚治虫創作的同名漫畫,由「虫プロダクション」(虫Production,可譯作虫製作公司)製作,是日本製作的首部彩色電視動畫;1965年10月6日~1966年9月28日在富士電視台首播,全52集。「ジャングル大帝」下檔後,富士電視台緊接著推出「ジャングル大帝」的續篇動畫「新ジャングル大帝 進めレオ!」(新森林大帝 雷歐衝吧!),播映時間為1966年10月5日~1967年3月29日,全26集。
台視將「森林大帝」與「新森林大帝」分別取名為「小獅王」與「大獅王」,並且連續播出這兩部卡通。台視從1975年10月6日開始播出《小獅王》,並於1976年4月12日《小獅王》下檔後,隔天便緊接著播出《大獅王》。
當年台視播映《大獅王》時,請來陳慶鋒老師為卡通量身定作了膾炙人口的中文主題曲「大獅王」。
台視首次播映《大獅王》的時間為1976年4月13日~1976年6月9日,第二次播映的時間為1979年10月11日~1979年11月19日。由於台灣東販代理發行的漫畫中文版譯名為「森林大帝」,所以台灣的動漫界普遍以「森林大帝」來稱呼手塚治虫的這部經典作品。
「森林大帝」的故事大綱是這樣的:森林之王白獅子彭吉魯為救妻子而犧牲了生命,牠的妻子產下小白獅金巴。小金巴繼承了父親的英勇性格,在經歷了種種磨難之後,最終成為了百獸之王,亦即森林裡的大帝。
在日本原版動畫裡,主角小白獅的名字並非「金巴」,而是「雷歐」(Leo,拉丁文「獅子」的意思)。據說當年在美國配上英語發音時,電視台覺得主角原名沒新意,便考慮用Simba,即東非語言斯瓦希里文(Swahili)裡的「獅子」一字,不過因為這字不能註冊版權,最後便決定將第一個字母改為「K」,讓小白獅的名字變成了Kimba。由於後來賣到世界各地的版本大多是這個英語配音版,所以除了法語版保留了原名Leo之外,其他的外語版一般都稱小白獅為Kimba,中文也因此把牠譯作「金巴」。
1994年,迪士尼推出動畫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很多卡通迷還以為是手塚原作的重拍版本。不過迪士尼非但沒有向原作者鳴謝,還為了「澄清事實」,竟然作出「此地無銀」式的公開聲明,聲稱在製作期間,完全不知道手塚治虫「森林大帝」的存在!在美國本土,此事曾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在日本所造成的抗議聲浪更是不在話下。
我們來看看兩套卡通的吻合程度,會發現「獅子王」與「森林大帝」的雷同之處遠遠超越了「事有湊巧」或「向經典致敬」等狀況。
英語版「森林大帝」的主角叫作Kimba,「獅子王」主角則用了前者的棄名Simba;兩者的故事都是描述主角在身為獅王的父親被殺之後,如何重登王位的經過;兩者的主角身邊都有一隻多話的鸚鵡同伴,並且都得到了狒狒長老的幫助;兩者故事裡的大壞蛋都是一頭臉上有疤痕的雄獅,而且其黨羽裡都有鬣狗。
不少卡通迷在自製的網頁裡,刊登了兩者的劇照,證明「獅子王」的許多畫面和片段的確「參考」了「森林大帝」;最明顯的例子之一,便是在關鍵的一幕,兩片的主角在信心動搖時,皆不約而同地在天際雲間看見父王的亡靈。
自60年代以來,卡通「森林大帝」行銷至世界各地,包括了澳洲、美國、歐洲,亞洲,甚至遍及中東地區的阿拉伯。1989年,手塚治虫逝世,「虫製作公司」隨即製作了「手塚治虫的新動畫 森林大帝」來紀念他。2009年,富士電視台為了紀念開台50周年,再次將「森林大帝」動畫化。
大獅王
曲:陳慶鋒
喔~ 獅王
大獅王像雪團 森林裡團團轉
朋友們要吃飯 他幫大家想辦法
朋友們有困難 他帶大家去幫忙
你也愛大獅王 我也愛大獅王
大家都愛大獅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