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格曼影展日記8/11
《雨中情》(1946)
青年貧窮、階級對立原來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七十幾年前柏格曼早就在談,而且拍得很好。《雨中情》放在柏格曼早期的作品清單之中,顯得與眾不同,不僅說的是一個浪漫快樂的故事,結局也沒有崩潰的完美可愛、積極正向,完全沒有其他部片的陰暗晦澀、複雜多線敘事。有趣的地方是,從中完全可以看出所謂的貧窮夫妻百事哀,也看得出階級間難以翻身的無奈,幸好,最後結局給了我們一個積極性的結論,年輕的時候,只要有彼此那還需要什麼呢?我想也是,或許老了之後就不會這麼想了。
《秋日之旅》(1955)
一個女人在男人眼中或許有兩個時刻是最美的,一個是初識曖昧的時候,另一個是剛分手還藕斷絲連的時後。我想《秋日之旅》說的是後者。彼時他剛與哈莉葉安德森結束情感關係,在片中可以看到滿滿哈莉葉安德森的倩影,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青春無敵,而自己就像老紳士一般,縱使掏心掏肺,但回過頭來還是帶點某種算計與現實的考量,不得已之下,只好漸行漸遠。而如果說模特兒的線代表的是消極的現實層面,女時尚攝影師的故事,或許可以代表積極性的反叛心態,也可以說內心的嚮往,誰說分開之後不得重來,私底下還是可以亂來,或許撇開承諾枷鎖,反倒可以以一種更坦然的心面對彼此,難怪柏格曼分手之後還都可以跟他們相處愉快,甚至一起拍戲,真的很厲害。總而言之,我覺得本片有趣的地方是,兩段故事的並行並置,雖說的是悲傷的故事,互相參照,卻別有一般趣味,帶了點戲謔與幽默。
《狼的時刻》(1968)
不諱言,《狼的時刻》是目前為止看得最痛苦也可能是狀況外的電影,但同時他有可能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片,看完至今陰影在腦中散之不去,有種想要馬上在看一次的衝動。它或許就是那種明知很厲害,但卻苦於自己程度不夠暫且無法參透的電影。故事以現時拍片訪談的角度出發,柏格曼表明了故事的來歷,但關於現時或者虛構,卻隻字未提,以麗芙烏曼的論述作為開頭,帶出了一對前往小島避暑的畫家夫婦,面對人生難題的遭遇。心事重重、徹夜難眠,隱藏與揭露,透過畫家的視角,我們拼湊出它的故事,與島中貴族的愛戀關係,誤殺兒童的過往,深陷創傷與憂慮的內心世界,他難以入眠,噩夢如影隨形,所謂的狼的時刻,是最多人離去的時刻、最多人的出生的時刻,也是最黑暗的時刻,噩夢最真實的時刻。睡得越深,夢的越深,最終失去了方向,被夢中的魔鬼一點一滴的吞噬,消失在黑暗之中,置於什麼時候會醒,柏格曼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答案。《狼的時刻》有趣的點在於,它將荒誕、詭譎、超現實的元素拼貼交錯,觀影時每當自以為看出一點端倪,又狠狠地被賞了個耳光。結尾麗芙烏曼的獨白似乎又將全部攪在一塊,究竟是她不夠愛他所以無能救他,他是太過愛他,才讓他如此。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這一切會不會都是因為她對於他的愛所編造的故事,以隱藏更多我們所未知的秘密,所謂的孰真孰假,也就更趨模糊,飄忽不定。
狼 不 會 入眠 結局 在 既視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柏格曼影展日記8/11
《雨中情》(1946)
青年貧窮、階級對立原來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在七十幾年前柏格曼早就在談,而且拍得很好。《雨中情》放在柏格曼早期的作品清單之中,顯得與眾不同,不僅說的是一個浪漫快樂的故事,結局也沒有崩潰的完美可愛、積極正向,完全沒有其他部片的陰暗晦澀、複雜多線敘事。有趣的地方是,從中完全可以看出所謂的貧窮夫妻百事哀,也看得出階級間難以翻身的無奈,幸好,最後結局給了我們一個積極性的結論,年輕的時候,只要有彼此那還需要什麼呢?我想也是,或許老了之後就不會這麼想了。
《秋日之旅》(1955)
一個女人在男人眼中或許有兩個時刻是最美的,一個是初識曖昧的時候,另一個是剛分手還藕斷絲連的時後。我想《秋日之旅》說的是後者。彼時他剛與哈莉葉安德森結束情感關係,在片中可以看到滿滿哈莉葉安德森的倩影,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青春無敵,而自己就像老紳士一般,縱使掏心掏肺,但回過頭來還是帶點某種算計與現實的考量,不得已之下,只好漸行漸遠。而如果說模特兒的線代表的是消極的現實層面,女時尚攝影師的故事,或許可以代表積極性的反叛心態,也可以說內心的嚮往,誰說分開之後不得重來,私底下還是可以亂來,或許撇開承諾枷鎖,反倒可以以一種更坦然的心面對彼此,難怪柏格曼分手之後還都可以跟他們相處愉快,甚至一起拍戲,真的很厲害。總而言之,我覺得本片有趣的地方是,兩段故事的並行並置,雖說的是悲傷的故事,互相參照,卻別有一般趣味,帶了點戲謔與幽默。
《狼的時刻》(1968)
不諱言,《狼的時刻》是目前為止看得最痛苦也可能是狀況外的電影,但同時他有可能是我最喜歡的一部片,看完至今陰影在腦中散之不去,有種想要馬上在看一次的衝動。它或許就是那種明知很厲害,但卻苦於自己程度不夠暫且無法參透的電影。故事以現時拍片訪談的角度出發,柏格曼表明了故事的來歷,但關於現時或者虛構,卻隻字未提,以麗芙烏曼的論述作為開頭,帶出了一對前往小島避暑的畫家夫婦,面對人生難題的遭遇。心事重重、徹夜難眠,隱藏與揭露,透過畫家的視角,我們拼湊出它的故事,與島中貴族的愛戀關係,誤殺兒童的過往,深陷創傷與憂慮的內心世界,他難以入眠,噩夢如影隨形,所謂的狼的時刻,是最多人離去的時刻、最多人的出生的時刻,也是最黑暗的時刻,噩夢最真實的時刻。睡得越深,夢的越深,最終失去了方向,被夢中的魔鬼一點一滴的吞噬,消失在黑暗之中,置於什麼時候會醒,柏格曼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答案。《狼的時刻》有趣的點在於,它將荒誕、詭譎、超現實的元素拼貼交錯,觀影時每當自以為看出一點端倪,又狠狠地被賞了個耳光。結尾麗芙烏曼的獨白似乎又將全部攪在一塊,究竟是她不夠愛他所以無能救他,他是太過愛他,才讓他如此。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這一切會不會都是因為她對於他的愛所編造的故事,以隱藏更多我們所未知的秘密,所謂的孰真孰假,也就更趨模糊,飄忽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