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不動,越容易僵化、疼痛
📱健康資訊帶著走▶️ https://lihi.biz/a6kin
犢鼻穴 在 郭大維中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醫針刀療法
#中醫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效果不比西醫差!
#扶原中醫診所#雲林院區
#郭大維醫師
在台灣有八成以上的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超過50歲,且女性多於男性,是相當常見的關節疾病。
📣其實退化性關節炎講的就是膝關節退化磨損,導致關節僵硬疼痛而影響活動。膝關節中的半月板,為內C外O形的纖維性軟骨,是我們膝蓋中非常重要的結構,大家可以把這個結構想像成車子裡面的彈簧,當遇到窟窿或是煞車時,有吸震的作用,而軟骨就是我們膝蓋裡面一個 吸震的結構。
📣 一般來說我們會將軟骨磨損的嚴重程度將退化性關節炎分成一級到四級,到了第四級,整個內側的關節腔幾乎完全不見了,表示軟骨已完全磨損,因膝軟骨無法再生,通常醫師也會建議退化到了第三級末到第四級時便需換關節,在這個情況之下可能造成蹲站、走路都會覺得舉步維艱,所以應該要盡量避免對膝蓋造成壓力的動作。
㊙中醫如何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中醫多使用針灸治療。美國針對退化性關節炎有一個研究,每一次針灸至少要四針以上,包括腳的外膝眼、內犢鼻、血海、髖骨、陽陵泉,並要連續做4~6個療程以上,才能有效的改善退化性關節炎的形成。👍
🔪 近年來我擅長用「針刀」配合精準評估來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得到相當好的療效與肯定,除了一般常見的內膝眼與外犢鼻穴位外,必須用精準的評估來確認患者到底是大腿後方膕繩肌或是大腿前側股四頭肌群的問題,又或者是小腿側肌群問題,透過針刀縱向疏通橫向剝離來鬆筋,改變膝關節的力學結構,許多患者在一開始時會感覺很痛,但接下來幾週後會感覺腫脹的關節會消失,關節活動度會變大,治療後兩側膝蓋角度一樣,生活品質也會變得更好。
除此之外,生活習性也是很重要的環節,我常會提醒有運動習慣的患者,運動前務必做好暖身以及配戴護具,同時也要避免蹲、跪或扭轉的動作以維護關節。
📣最後也提醒大家,當平躺的時候,我們的膝蓋負重是0,一般站立時,膝蓋的負重是體重的1~2倍,如果是要蹲姿或跪姿時,膝蓋的負重則是體重的8倍,所以要從事任何工作或是搬重時,請盡量將膝蓋微蹲,平常也少做跪或是盤腿的動作,才能避免膝蓋承受太大的負擔喔!👍
#我是郭大維醫師,扶原中醫關心你的健康,把關你的健康,也為您的健康做把關😄😄😄
犢鼻穴 在 中醫四物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針灸漫談-肚腹三里留]
今天聽到令人很惋惜的消息,扮演黑豹的演員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在今天因為大腸癌病逝,想到前陣子覺得黑豹這個角色很適合當保衛我們身體提升免疫力表現的穴位代表,所以才畫了這些圖就覺得好傷心啊QQ
大腸癌初期真的不太容易察覺,大家真的平時要多注意自己排便的狀況有沒有異常,有不舒服也要趕快就醫檢查,不要因為害怕就錯過治療黃金期喔!!
----那我們就來介紹今天的穴位囉----
足三里。當我們消化不良、肚子感覺不太舒服的時候,就可以自己按摩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幫自己舒緩一下唷~
🙋🏻♂️足三里(ST 36)是胃經的穴位之一,胃經從我們的鼻子開始,經過我們的額角、走過我們的胸口、腹部,一直循著腿的外側往下走,最後走到我們腳趾,它主要和我們的消化有關,而足三里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穴位。
又因為足三里穴位在犢鼻下三寸,所以稱作足三里。(犢鼻是什麼就之後再分享啦~)(一直挖坑給自己呢ㄎㄎ)
足三里怎麼找:
首先以坐姿,找到你的脛骨,用手指沿著你的脛骨由下往上摸,你會感覺到有一個地方會遇到阻礙(骨頭會微微地凸起)(在接近膝蓋的地方),這時候停止前進,接著手指橫向往外側移動約一個指幅寬,你會找到一個略為凹陷處,按下去痠痠的,這位置就是足三里囉~
也可以從我們膝蓋外側的犢鼻穴(在膝蓋外側,伸直時會有澎起的,摸起來軟軟的地方)作為起始點,然後將手掌併起來,往下約4指幅寬,脛骨往外約一指幅,這個位置就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的性質:
按壓足三里,能夠有調理脾胃的效果。十總穴:「肚腹三里留」,對於跟腸胃有關的症狀都可以考慮用足三里來緩解不舒服的感覺,像是消化不良、脹氣、水腫、嘔吐、拉肚子、便秘等等,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足三里也能夠使我們身體強壯💪,提升我們的免疫力:
古人說:「三里灸不絕,一切災病息」,足三里是養生保健很常提到的穴位,古人說在這個穴位用艾灸,可以使身體強壯,當我們的腸胃顧好了,其他臟腑就能正常運作,讓我們的免疫力提升,跟病痛說掰掰。
📖足三里也能藉由電針控制體重(scientific report):
研究內容提到,在小鼠身上運用電針足三里,能夠減少腹部白色脂肪的累積。超酷!
免疫力的維持我們平常就要多多注意唷,這段時間真的要謝謝醫護人員、警察、海關、口罩製造廠商等等相關人員的辛勞,使得臺灣頭好壯壯,住在臺灣真的很安心
資料來源:
1. Targeting TRPV1 for Body Weight Control using TRPV1−/− Mic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17366
2. 再探針灸大成數位典藏網站
#黑豹 #足三里 #中醫調理 #針灸 #針灸治療 #中醫 #養生 #免疫力 #減肥 #減重 #肚子痛 #脹氣 #嘔吐 #腸胃保健 #tcm #chinesemedicine #acupunture #wakandaforever #taiwancanhelp #足三里canhelp #中醫四物所
犢鼻穴 在 犢鼻穴——通經活絡、消腫止痛,治療膝關節炎、足跟痛! 的必吃
犢鼻穴 又名外膝眼穴,出自《靈樞本輸》:「刺犢碧者,屈不能伸。」,是隸屬於足陽明胃經的穴位。中醫認為犢鼻穴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疏風散寒的 ... ... <看更多>
犢鼻穴 在 大力按壓。 犢鼻穴預防膝關節炎、足跟痛穴位功效 - Facebook 的必吃
若犢鼻穴處過於飽滿,按之疼痛,常常意味著膝關節內開始出現腫脹,疾病已經發生。 精確定位:在膝前區,髕韌帶外側凹陷中。 快速取穴:下肢用力蹬直,膝蓋下面外側凹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