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 7 點,韓國名導洪常秀的新作《#引言》,在 #台北電影節 的唯一放映場次順利完成,今日最新出爐的觀眾票選獎則未入前 20 名榜單,從外觀察這場觀眾應該對於《引言》不甚滿意。
不過,從去年的《逃亡的女人》到今年的《引言》,洪常秀的作品連續兩年在北影亮相,且幾乎皆以秒殺姿態完售。然而影展搶票的魅力常常未能延燒至商業院線,使得洪常秀的作品在台灣票房仍不盡理想。因此本篇文章替《引言》暖暖身,在剛放映結束、院線之前,聊聊這部我認為還是相當有趣的洪常秀作品。
📝圖文好讀版請見【500輯】👉https://bit.ly/2YbT4b4
若有關注歐洲三大影展,便會發現今年 10 月底將滿 61 歲的洪常秀,連續兩年在柏林影展悄悄地拿到大獎,2020 年《逃亡的女人》收下最佳導演、2021 年《引言》獲頒最佳劇本獎,若再算上 2017 年《獨自在夜晚的海邊》金珉禧的柏林影后,這是洪常秀的作品 5 年內 3 度在柏林有所斬獲,而洪常秀今年 7 月再憑藉新片《在你面前》前往坎城影展放映,這名正值花甲的韓國導演,創作能量仍不見消散。
洪常秀早期鏡頭下的角色,或男或女,幾乎皆在燒酒中酩酊大醉地探尋愛情的多變姿態,到了洪常秀的後期創作,則能發現咖啡逐步取代了燒酒,比起一醉解千愁,透過漆黑咖啡的苦口醒腦,似乎更能理解人類慾望之本質,如「愛情」這道在洪氏電影中常見的母題。
而在這些作品當中,得以窺見洪常秀經常將觀點置於兩性間擺盪,不過,仔細思量當中趨近於「日常對話」的台詞與人物關係時,不難發現,片子更多時候是以男性本能質問人性,或許更可以這樣理解,洪常秀的男性視野幾乎皆以女性為軸轉動,再透過女性具備的某種功能性,進一步讓男性在懷疑、困惑中爬梳脈絡,並試圖找到救贖。
不過,在《逃亡的女人》中幾乎是以一種全然的女性觀點敘事,男性在片中基本上完全缺席,似一種幽魂藏匿於身後,並讓女性掌握積極的主動性,從這點來看,《逃亡的女人》為洪常秀更明確轉身勾勒女性所思所想的提問。
正以為洪常秀在爾後創作生涯要持續朝向「女性」視角挖掘時,新作《引言》就反向回望男性自身狀態,透過一名心思極其敏感的青年,展開對愛情、家庭、創作等哲思對話。而雖然《引言》與《逃亡的女人》有著不同性別的敘事主角,但在結構上類似,皆分成三段敘事,觀眾就此跟隨角色走入日常生活。
對於不熟稔洪常秀的觀眾而言,《引言》或許會顯得有些跳躍式的鬆散,在還沒正式沈浸於故事之前,僅 66 分鐘片長的電影便嘎然而止,留下一地問號。
然而,對於洪常秀的影迷而言,在三段結構中拼湊人物關係會是趣味盎然的體驗,看似凌亂的劇本結構,散落一地的日常,皆在洪常秀靈動、隨性的鏡頭中凝結成獨樹一幟地拼貼肖像,數種排列組合都能各自解讀成戲,且洪常秀近年喜好採用低對比度的黑白拍攝,更加強了其詩意質地。
《引言》在技法上也仍能窺見洪常秀的作者印記,招牌古典的鏡頭焦距變化,從定鏡的中景縮移至近景特寫,老派地在重要時刻提醒觀眾睜著眼珠子瞧仔細,在典型的鏡頭語言之中,仍能有效遞予角色情緒,強調當下的重要性。
例如《引言》第三章,同時也是全片最重要的餐桌戲,經驗豐富的老演員(奇周峰 飾)幾杯燒酒下肚後,厲聲赤責年輕演員(申錫鎬 飾),怒吼而道:「無論真心還是演戲,愛就是愛,愛是如此珍貴美麗,何錯之有?」這句台詞便搭配特寫鏡頭凸顯,全片題旨核心便震響而出——「虛實間的愛情觀」。
《引言》的劇本聰明地將戲中角色的職業身份設定為「演員」,演員上戲時的情感、下戲時的生活,當中投入的情感是否真能拆分,是否就是虛偽?《引言》就在真假、虛實疊合的雙重邊界中,透過兩代演員間的對話,激盪出戲劇張力,並引領觀眾思索愛情的本質,然而,洪常秀做到的就僅是拋問,全片最終對於愛情仍無解答,或者說,本就無力對愛情的複雜性做出定論。
而再從上述這句台詞後設地來看,奇周峰在洪常秀的電影宇宙中幾乎成了某種「代言人」的角色,因此這場戲或許就能視作洪常秀的「肺腑之言」,不過,此台詞是否鏡射了洪常秀的私人生活不得而知,但總是影迷們另一種的解讀樂趣。
可能讀者也發現,《引言》中再度透過燒酒、餐桌的閒談,體現洪常秀的男人愛情心事。至於本片三段敘事結構中,角色所喝的飲品也成為堆疊張力的道具。此次洪常秀不喝咖啡,改以雙和茶入戲。
第一、第二章節在雙和茶滋補調和的特性中做敘事鋪陳,年輕演員的浪漫、恣意的愛情觀便在閒聊之中緩緩塑造而出,申錫鎬能在抽菸的吞雲吐霧中,突然擁抱藕斷絲連的前任對象;也能秒瞬間從韓國遠赴柏林,只為見上女友一面,也正是這樣的率性衝動,快速浮載了愛情的價值觀,因此,申錫鎬在歷經分手之後的迷惘,進一步對於演戲/現實產生的「虛實」困惑,也才有了第三章兩代演員間的對話。
最終,《引言》的收尾來到海灘(海也是近年洪常秀喜歡作收尾的場域),洪常秀則再度透過剪輯的特性,於非線性的時間軸上虛晃一招,讓角色遊走在現實、夢境的恍惚狀態,因此觀眾很難透過時間的指向性確認所謂虛與實,申錫鎬與女友的分合狀態以及內心處境,就成了本片最後一層待各自解讀的符旨。
至於男性對愛情的百般思緒,就在白紋浪濤之中化為無盡神殤,角色與觀眾能做的,僅僅是漫步於冰冷刺骨的汪洋中,任寒意侵襲,徒留疑問。
解讀洪常秀,很難僅看過其一部電影就完成論述,建議觀賞新作之前補上舊作,相互對照觀看,就能產生更多樂趣。而我認為,洪常秀的創作步入此階段,儼然已臻至完熟,藝術、影像等創作內化成不可或缺的自身生活,走入一座城市,手持一台攝影機,就俯拾起生活哲思,鏡頭是他的筆,寫下對愛情/生活的念想看法。
然而,無論是假戲還是真做,或許愛就是愛,是美麗的;人生又或似夢,如不曾停歇的浪潮,起起落落。
🎬《引言》將由【可樂電影 Cola Films】在台發行。
特寫鏡頭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英國剪輯師瓊.葛萊格瑞(Jon Gregory)辭世,享壽77歲。他的代表作包括《你是我今生的新娘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1994)、《殺手沒有假期 In Bruges》(2008),並剪輯了麥克.李(Mike Leigh)的大多作品如《秘密與謊言 Secrets & Lies》(1996)。近年亦曾以《意外 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2017)提名奧斯卡最佳剪輯獎。
.
瓊.葛萊格瑞出生於英屬印度拉合爾(現隸屬於巴基斯坦),父親是農業地產經理。他的童年在印度度過,直到1953年隨家人回到家鄉英國。他曾說自己在學生時期唯有對電影感到濃厚興趣,出了社會之後先投入BBC廣告部門起步,隨後在電影部門擔任助理,開始接觸電影剪輯技巧。在1970年代末期開始,他主要為電視節目進行剪輯。1989年總算出頭,以迷你劇集《Traffic》(1989)首次提名英國金像獎。
.
自1987年起的電視短片《The Short & Curlies》,葛萊格瑞與麥克.李開始合作。後續合作的作品包括《厚望 High Hopes》(1988)、《生活是甜蜜的 Life Is Sweet》(1990)、《赤裸 Naked》(1993)以及榮獲坎城金棕櫚獎的《秘密與謊言》。近期包括《又一年 Another Year》(2010)、《畫世紀:透納先生 Mr. Turner》(2014)、《彼得盧:人民之聲 Peterloo》(2018)一樣由他操刀剪輯。
.
麥克.李親自為《衛報》撰寫了葛萊格瑞的訃告,在文中將《秘密與謊言》的成就歸於葛萊格瑞,指出在最後的高潮戲,正是倚靠了葛萊格瑞的犀利判斷,巧妙地處理了七個角色紛亂的情緒。在母親和女兒首次見面的場景之中,葛萊格瑞也說服麥克.李不用特寫鏡頭與額外的剪輯,最後果然極有張力。
.
「瓊是一個藝術家,他的眼光總能促使素材的本質畢露,而我原本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其中的亮點。」麥克.李表示。
.
《秘密與謊言》促使葛萊格瑞在業界聲名大噪,後續邀約也越來越多,包括陳凱歌的英語電影《Killing Me Softly》(2002)。同時他與麥可.紐威爾(Mike Newell)也有密切合作,包括使他再獲英國金像獎提名的《你是我今生的新娘》、《驚天爆 Donnie Brasco》(1997)、《空中塞車 Pushing Tin》(1999)等作。
.
馬丁.麥克唐納(Martin McDonagh)的《殺手沒有假期》與《意外》則使他第三、四度提名英國金像獎,後者更使之首次入圍奧斯卡,雖然最終都未得獎。事實上,葛萊格瑞40年職業生涯從未以他的電影作品獲得任何獎項殊榮,殊為遺憾。
.
瓊.葛萊格瑞在2021年9月9日辭世,家屬並未透露其死因。
.
.
(圖為瓊.葛萊格瑞。)
#JonGregory #MikeLeigh
特寫鏡頭 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來看眾所矚目的電影★沙丘Dune★
聽說甚至是星際大戰、宮崎駿的風之谷都深受這部小說作品影響深遠。
我邊看心裡邊覺得,哇!這個可看性真的很高耶!充滿了很震撼的畫面、新奇的世界觀、很壯觀的景色、很大聲(?)的音樂。雖然中間步調感覺有點慢,用了許多特寫鏡頭帶入主角保羅的預知異象(?)但是,可以感覺會是一個像魔界三部曲那樣的史詩級作品!會讓人期待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還滿強烈建議去看電影之前,稍微了解一下整個故事的宇宙觀,特別是複雜的大家族氏之間的關係。我自己是看了超粒方的解析影片啦^^
總之,滿推薦這部的!有人說這是太空版的魔界,哈哈哈!
感謝華納還寄了第一部曲小說給我,整個比聖經還厚,雖然還沒看,但是先拿來拍張照:)
#中秋看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