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念北醫之後都會跟身旁的很熟朋友聊到說:「欸,阿你當初最想考什麼系阿?」 (哈哈哈哈因為要考上第一志願真的不是人人可以🤣),自己其實聽過幾位朋友想考物理治療系,因為北醫沒有這個科系,所以我在錄節目之前也真的不太確定物治師非常完整的工作內容,但我就有把這件事情記在心裡,想說來日方長可以找位物治師來我的節目
.
後來到陽明實習的第三天吧?一到復健科看到整個診間都是物理治療師我整個眼睛發亮哈哈哈哈哈哈,加上那邊的環境我覺得是更加活潑,所以在了解各種復健內容的同時,我也很積極的在問有沒有人要上我的節目分享(我的實習夥伴應該覺得很荒謬)
.
很開心那時候能遇到劉鈞學長,不論是在節目的資料準備或是實際到節目上分享之後,都能感受到物理治療師的專業在台灣遇到的難題,「淪為儀器治療」這件事情如同學長說得很弔詭,但同時這也不只是民眾、物治師、健保制度哪一方的問題,整集節目又再次讓我以一個故事的時間獲得一個全新的體驗
.
現在疫情的確需要大家協力面對,想跟站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說:「辛苦了!」做醫護訪談的這系列一直有再翻新我對醫療這個場域的了解,繼續努力,也歡迎大家收聽完節目跟我分享心得以及許願主題喔
@gordon_hug
..................................................................
✦Podcast節目有常態系列「#馬它相談室」,會有我和固定班底,分享我們對大家投稿的心事、疑問、主題的各種想法,想投稿的朋友,請點擊主頁連結🔗
✦收聽我的Podcast節目,各大平台🔍馬它 in the HOUSE - 只能進醫院?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mykey2l66wj0821cjywy2a8/platforms
..................................................................
#podcast#podcaster#馬它intheHOUSE#大學新鮮人#心靈#kkboxpodcast#soptifypodcast#podcast推薦#學生podcast#播客#台灣播客#firstory#職場#實習#實習經驗#物治師#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物治系#物理治療系#動作分析#醫學大學#醫學#醫院體系#醫療產業 #自費物理治療 #徒手治療 #運動治療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的推薦目錄: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界線、架構、關係】
.
● 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
目前網路上以社會大眾為閱聽受眾,教導大家如何判斷心理師是否踰矩或是如何挑選適合的心理師的文章已經很多人寫。「心理師,日常」的閱聽受眾設定在心理治療的初學者或是對於心理治療領域有興趣的人。因此我會想要討論的是「心理治療為何這樣囉嗦?從界線、架構、關係來看。」。當然,這類文章絕對不可能多「精簡扼要」,應該標註「文長慎入」,不過依照以往經驗,我對大家的耐性有信心(?)。
.
心理師一定會學過倫理與法規,會發現,心理治療真的很囉唆,這個不行,那個也不可以,學習者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往往只看到「不行」,但卻不見得清楚「為什麼不行」。那我現在要講的就是「為什麼」。因為當我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搞不清楚背後的原理原則與脈絡,很多時候可能只會感覺到這些規範,對於心理治療的從業工作者來說只不過是種又臭又長的「教條」。衍伸出的感覺有可能是好不通人情、好冰冷、好僵化、真古板。為什麼不可以?哎呀,這樣也沒關係吧?這樣比較有「人味」吧?而忽視了這些規範的重要性。
.
● 我稍微整理一下,近日網路上爭議事件,並改以疑問句的方式列出:
A. 心理師可以創立網路社團,讓(前)案主們可以在裡面討論嗎?
B. 心理師可以向案主透露其他案主的個人資訊嗎?
C. 心理師可以邀請(前)案主去喝咖啡?或是約私下見面嗎?
D. 心理師可以邀請案主去吃飯,心理師的家眷陪同,就沒有關係嗎?
E. 當心理師遭受社會輿論壓力,可以把(前)案主的(表達感謝的)治療心得公佈在自己的臉書粉絲專業上嗎?
.
我不會每一題都直接給答案,但我邀請閱讀這篇文章的(準)心理師或有興趣的讀者思考,上述幾件事情中,你的想法是什麼?你判斷的依據是什麼。作為心理師,我們當然需要依循《心理師專業倫理守則》與《心理師法》的規範,但除此之外,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而這些想法背後的核心信念又是為何?
.
不能免俗的,我要來分享自己的觀點。
.
一、心理治療關係:真實的,但又同時需要「被限制」的人際關係。
.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我學的是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因此會以成人心理動力取向治療的立場看事情。我會說心理治療關係是一種真實但卻是需要「被限制」的關係。通常我們會這樣說「治療室內的,就留在治療室。」意味著心理師不應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來到他的日常生活中,除非案主做了或說了保密原則的特例。例如:有自殺、傷人、家暴、性侵等事情。又或是實習心理師有接受督導的必要性。基本上,心理師不會也不應當把治療關係和治療內容帶出治療室外,就算是已經結束治療關係,都不建議如此。
.
(一)「清楚的心理治療關係界線」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清楚的界線:保護案主不受傷害
維持清楚的界線與避免雙重關係是為了保護案主不受傷害。心理師、身心科醫師也是人,所以需要完善的制度來協助我們保護關係與維持良好的界線。治療關係應當是很單純的,不允許衍伸出其他諸如商業合作、情侶、師生、上司下屬等雙重關係。治療關係也應避免原本就有的人際關係。因為治療關係本質上無法迴避權力議題,通常心理師相對於案主擁有較多的專業知識,且會尋求心理治療協助的人,有時是在情緒低落或身心狀態較為脆弱的期間。
.
2. 單純的關係:避免關係上的混亂
從治療關係衍伸出的雙重關係剛開始會給人感覺心理師對我好特別、我好重要,但隨後而來的很有可能是感覺自己被利用。而若將原有的人際關係延伸為治療關係,治療雙方原本就認識甚至熟悉,也可能會造成界線的混亂不清,訊息的混亂,治療室中所獲得的訊息與原有人際關係接觸所得到的訊息攪和在一起,而使心理師無法有足夠清楚的思考與個案概念化。而相同的是,雙重關係都容易造成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和案主雙方搞不清楚對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以哪種身分、哪種立場、哪種社會位置來表達,又或者是在治療過程中顧慮到對方治療關係以外的身分而造成治療上的阻礙。例如:同時是心理師和課程老師的身份,案主就可能會擔心,如果我的治療效果不好,會不會影響我的課程成績?那我是不是應當要在治療過程中表現得很好,看起來很有療效,甚至討好身為課程老師的心理師。
.
3. 清楚的身分與位置,才能好好治療,好好地被治療
當治療關係是單純的,心理師就是心理師,案主就是案主。各自都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好好的治療或接受治療,無論是案主還是心理師,都不受對方另一個身分的干擾,這讓除了讓治療可以更順利進行,也更有效能。也因此,心理師應當避免與案主有治療室外的接觸,迴避衍伸出其他人際關係的可能性。吃飯、喝咖啡這些看似平常的人際互動也應當避免。至於結束治療後,是否就可以約出去喝咖啡,我認為就算結束治療,對案主而言,心理師還是心理師,不太可能一刀兩斷,立刻轉變成另一種身分。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樣的舉動,是有可能讓案主感到混亂、不安,甚至是困惑的。另外主動邀請前案主喝咖啡這件事,是滿足誰的需求呢?(前)案主是沒有義務要滿足(前)心理師的個人內在需求的。
.
個別心理治療關係會是一對一的關係,就算是同一位心理師,不同的案主也會有不同的心理治療經驗,因此對於每個人個別的心理治療經驗,都需要被尊重。同一位心理師,一位案主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不代表其他案主也有好的心理治療經驗,相反的一位案主在心理治療中感到受傷或不舒服,也不代表這位心理師的其他案主也在心理治療中感到不舒服。因此,我並不認同,把案主拉進和其他案主或其他人的紛爭中。簡單說,在個別治療經驗中,誰都沒有資格替誰證明什麼。
.
(二) 「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對於心理治療的意義與目的:
.
1. 好的治療空間,包含物理上和心理上
如果說「清楚的治療界線」是消極的保護案主和治療關係,「穩定的治療架構」就相對是積極的創造良好的治療環境。心理治療架構一般來說是指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的心理治療,除非特殊原因,否則不會輕易更動架構,就算要更動,也會經過心理師與個案雙方充分的討論。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心理師在了解案主 (也就是個案概念化) 的過程中降低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這可以讓治療師和案主有機會在穩定的環境中思考與感受。
.
2. 穩定的架構,讓治療更清晰
長期每週固定的時間與固定的晤談室接受心理治療,在動力的觀點就有如母嬰關係,嬰兒的主要照顧者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量的奶水。因為都固定,所以孩子的變化,今天喝的多,明天喝得少,都可以以較客觀的方式觀察出來。孩子在長大、在改變,照顧者也可以有明顯的感覺。但若照顧者是用隨意的方式決定給予孩子奶水量與時間,很可能就無法清楚地觀察到孩子的變化。
.
回到心理治療上,穩定的治療架構可以讓外在環境的變動降低,心理師和案主都知道每週的某一個時間在某一個地點有治療,彼此都會有所準備。例如,案主會知道,啊,我每週三下午六點要心理治療,那我會把工作或雜事盡可能排開,而心理師也會留那段時間和空間給我。治療架構是一個雙方都為彼此準備。就像《小王子》中,狐狸對於小王子的等待,不過不同的是,對於案主和心理師而言,這個感受很多時候不是像狐狸等待小王子那樣,是幸福的,有可能是複雜的、矛盾的感受,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儘管如此,案主對於這些過程的想法與感受都可以和心理師討論,這些感受也都是治療中重要的訊息。
.
3. 心理治療不同於看感冒去診所拿藥
心理治療並不是感冒看醫生,有症狀、有不舒服再來,治療目的只是讓症狀和不舒服的感受消失,相反的,心理治療是深層的了解自己,在治療過程中一起思考與感受。因此並不是一蹴可幾,或把案主的狀態訂一個病名或標籤,說你就是如何、如何,或是怎樣做一定會好。而是需要治療關係的雙方長期的時間與投入,有時花兩三年以上也不為過。
.
二、心理治療關係就是移情關係:當然移情,哪次不移情?
.
在心理動力的觀點下,治療關係就是一種移情關係。我有時會在網路論壇看到有人在談論「我好像喜歡上我的心理師了,我該怎麼辦?」、「你那個是移情啦,不是真的喜歡。」那麼,移情不是真的感情嗎?移情到底是什麼?
.
1. 移情是什麼?
移情是當事人把他早年對於重要他人的情感轉移至治療關係之中。且移情也不一定都是正向的、喜歡或愛的感受,也有可能是負向的感受,是討厭、憤怒、恐懼等感受。通常會需要被詮釋的會是負向移情,因為在治療關係中負面的感覺過大的話,治療關係張力會很大,案主會因為太難受,乾脆就中斷治療了,所以心理師會需要在適當的時機點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不一定需要標註或點名這是負向移情,但當這些不舒服的感覺有機會被說出來,被理解,被看到,案主通常會因為自己被理解而緩解了不舒服的感覺。然後,治療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
.
2. 治療過程中的一切都是移情嗎?
雖然說是移情關係,事實上治療關係中雙方的互動與感受有三種成因:(1) 案主的移情 (2)心理師的反移情 (3)相對外在現實環境。因此心理師在理解與思考案主的過程中,三者均須兼顧。穩定的心理治療架構可以降低外在現實環境的干擾因素。那麼,案主對於治療的感受和狀態就可以比較歸因於移情。所以治療架構很重要。如果心理架構很混亂,這週週三治療,下週週二治療,我們就比較困難把案主在治療中的感受歸因於移情。
.
3. 面對移情,心理師該怎麼做?
在治療關係中,案主在穩定與安全的環境下,把自己對於小時候重要他人的情感、情緒、感覺轉移到心理師身上,那心理師要做什麼?當然不是在那裡沉浸在被正向移情的感受中,覺得自己真是一位優秀的心理師,自己的言語真的好有療效而沾沾自喜。心理師需要去思考的是,案主感覺到的是什麼。無論是正向移情、負向移情,還是那些難以言明的複雜感受。當然有可能是真的心理師的言語帶來的幫助,但也同時可能是案主把自己對於幼年時期的情感關係,帶進治療關係中。
.
而在治療過程中,心理師自己的經驗與感受為何,是坐立難安、如坐針氈,還是治療前一天會做惡夢,或是很開心看到案主來治療?這些心理師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與情緒就是反移情,心理師要敏感於自己在治療關係中的感受,去理解、去消化,而非將之化為行動 ( 即,行動化)。並在治療有需要的情況下,在適當的時候,用適當的方式,反饋給當事人。以此來協助案主思考與了解自己。
三、 維持界線與架構的挑戰,以及心理師可以做什麼?
.
心理治療真的超囉嗦,對於心理師和案主而言都是,心理師能做的,是帶著案主去思考這些想要破壞界線的背後是什麼怎樣的感受、想法,這對於治療關係的意義是什麼?但如果今天破壞界線與架構的是心理師呢?已經取得證照的心理師,每六年都需要換照,換照的前提是要參與一定量的研習時數(六年120),其中也有倫理時數的要求。這都是法規在制度上對於心理師本身專業與倫理的要求,遺憾地,這並無法保證每位心理師在面對案主的時候,都能遵守界線,避免雙重關係,不在治療室外和案主有非必要的接觸。
.
心理師需要時時警惕自己,當有想要破壞界線的時候,停下來思考一下,是什麼讓你想要破壞界線,這背後有什麼自己的需要在。讓自己停下來,用思考取代行動化,為什麼想要約(前)案主喝咖啡,為什麼想要邀案主吃飯。這真的為案主著想嗎?這樣的行動背後的欲求是什麼?因為事實上,作為一位心理師,破壞了治療界線,破壞了治療架構,這樣的治療關係,還剩下什麼呢?
.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葉大全醫師榮獲「台灣老年精神醫學會第十四週年年會」#優秀壁報獎 第一名!】
⠀⠀
「參加壁報比賽?還是不要好了。」😰
⠀⠀
過去住院醫師時,曾參加過幾次學會的壁報展示,對於壁報不是很陌生,但也就僅止於「有投過」的階段,對於報名表「是否參加比賽」的框框始終覺得沒機會,還是不要打勾好了。
⠀⠀
原先參加新思惟《#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只是想增進自己做簡報的能力,但在聽完設計概念後,才發現自己以往踩過許多地雷,也徹底瞭解了壁報展示在各個學術會議的角色。
⠀⠀
-
⠀⠀
之後,我開始認真準備每次的壁報展示,在許多國際大型學會裡,開始有學者停留,並在壁報前與我討論研究內容。漸漸地,我常常代表醫院前往世界各地參加 oral 及 poster presentation,其中包含醫療品質、臨床醫學等不同領域。
⠀⠀
這一切轉變,顛覆了我過去的想法,原來「展示自己的貢獻,不一定要非常深厚的經費當作後盾,重點還是在所呈現成果對知識的推進。」
⠀⠀
上過課後發現自己對壁報展示漸漸有心得,對配色形成概念,融會貫通後,能發展出具有個人特色的壁報,增加研究成果的曝光度。
⠀⠀
最近也收到其他學會的邀請,將原先的壁報改為壁報和口頭報告同時呈現。事實證明,我們用正確的方法呈現並講述研究成果,更能讓自己的努力被世界看見。
⠀⠀
│ 心得中還有葉醫師不藏私地分享,「什麼樣的醫學壁報,能得到評審的注目?」重點解析,非常值得一讀,歡迎點入原文觀看唷。➡ https://bit.ly/39sD8nV │
⠀⠀
-
⠀⠀
【🔰 我也想學會,快速做出美感與專業兼具的醫學簡報!】
⠀⠀
✓ 令人想睡的簡報如何改變?以報 case 為例。
✓ 從醫學的 #特殊性 出發,構成基礎設計骨幹。
✓ 從醫學的 #專業性 出發,概念呈現令人秒懂。
✓ 親手做出好簡報,新思惟最受歡迎的 #互動實作。
✓ 不在場如何讓讀者懂?Poster & e-Poster!
✓ 原來的醫學簡報 #哪裡不好?怎麼修改?
✓ 今天學的,將如何讓專業人生更上層樓?
⠀⠀
☛ 不只教你好簡報的觀念與原則,更要帶著你親手完成!
⠀⠀
最新梯次|3 / 14(日)醫學簡報與電子壁報工作坊
瞭解課程|https://grsp2013.innovarad.tw/event
-
⠀⠀
出身醫界的新思惟講師,熟悉各種醫學領域的簡報形式,最懂您的需求與痛點,以醫學領域的應用為導向,提供系統化的學習,讓您快速學會醫學簡報的設計要素,並手把手親自演練到會!
⠀⠀
兩位蔡醫師不只告訴您「怎麼做」,還會與您分享「為什麼」。初學者也能做出視覺化、專業感、穿透力的好簡報,讓專業透過好簡報,做最大程度的發揮,得到更多的資源與合作,取得更好的職位與待遇!
⠀⠀
🎯 適合對象
⠀⠀
▪ #住院醫師,常要報告 case presentation、M&M conference、journal reading 等。
▪ #主治醫師,scientific presentation、poster/e-poster、行政簡報、品管圈、實證等。
▪ #實習醫師,需要報 case、報 journal、PBL 等。越早來學,對你人生產生的效用越大。
▪ #醫護人員,護理師、醫檢師、放射師、物理師、治療師、心理師等。
▪ #研究人員,專兼任教師、研究員、研究生、博士生等。
▪ #相關人士,任何對醫學簡報主題有興趣者。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 在 物理治療實習- 醫事人員板 - Dcard 的必吃
大家好~再過幾天要到醫院實習了,常常感到焦慮以及茫然,不知道有沒有學長姐願意分享實習經驗,或是對於實習前準備有什麼建議嗎?感謝大家- 物理治療 ... ... <看更多>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 在 台灣一指刀手法研究院- 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寒暑假職場 ... 的必吃
弘光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寒暑假職場體驗暨服務學習心得報告姓名:蕭xxx 性別:女學號:Xxxxx 班級:物治xxx 期間:2016.02.16 ~ 02.19 地點:人一物理治療所 ... ... <看更多>
物理治療實習心得 在 [心得] 致忘了詩的你Ep3-4 物理治療心得- 看板KoreaDrama 的必吃
圖文好讀版在這~
https://lds8903.pixnet.net/blog/post/166627323
嗨大家我又來了~
其實這集物理治療心得不多XD
但有些蠻有趣的地方可以來討論討論 哈哈
----------正文開始----------
[EP3]
就是看到這!
決定要來po心得文XDDDDD
因為這根本就是治療師的上班日常無誤哈哈哈哈
病人少或快下班的時候,會拿個熱敷來敷腰或是肩頸
(治療師也是會腰痠背痛肩頸痠痛的QQ
我們常會拿夾子或鉤子 (或是徒手) 拿熱敷包,
但很少人戴手套~XD
上班上到後來對熱敷包的耐受度提高,
手指頭不太會被燙到了:P
Goniometer 量角器:用來測量關節角度
肩關節測量擺的位置是對的~
終於也有小朋友出現了!!!!
小兒領域也是物理治療專長的一部分~
雖然沒有看到很多到底在練甚麼動作,
但手放的輔助位置應該是正確的
韓國物理治療學制:
上網查了是三年制大學,
然後可能實習是自己申請醫院?
目前查不太到他們有沒有實習長度的規定
台灣的學制跟韓國比較不一樣,
基本上都是四年制
(三年學業+36週實習,於大四畢業的7月國考)
目前也有六年制的學校了 (台大、陽明)
還蠻好奇韓國的學制到底是怎麼樣的~
希望之後有機會在劇中看到這方面的描述!
目前已經有很多研究證實,
下背痛最佳的治療方法之一就是核心肌群訓練
核心肌群包含:腹橫肌、橫隔膜、骨盆底肌、腹內斜肌及多裂肌等
[EP4]
這邊快笑死了XDDDDDDDDDDD
臨床上很常見因為搬重物導致下背痛的病人,
大部分是因為施力時姿勢不正確所造成
(劇中朴治療師的姿勢是正確的,
維持腰椎正中下用下肢的力氣將重物搬起,
但可能真的太重而且搬起時還是大部分用了腰的力量,
所以還是受傷了XDDDD
台灣也有類似的家訪跟居家物理治療~
這裡是在訓練臀中肌肌肉
臀中肌是維持身體平衡及在步態 (走路) 中很重要的肌群
這邊也是在訓練臀部肌群,
加上彈力繩給予阻力加強難度
"慢慢地放下"
則是在訓練臀肌的離心收縮控制能力,
讓肌肉在慢慢拉長的情況下也能有良好的動作控制能力
治療用超音波(Ultrasound):
超音波可以穿透到大部分關節囊、肌鍵及韌帶,
為有效的熱療儀器,可放鬆組織
(Cr: 物理因子治療學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保守性治療方法:
物理治療
(包含電療、熱敷等放鬆及止痛的儀器治療)
以及運動訓練
(針對膝關節及下肢關節肌群,降低單一膝關節負擔)
其實臨床上也有很多膝關節退化的病人並未開刀,
而是進行以上的治療方法
這邊也很真實啊!
有些骨科醫生真的認為開刀是最有用的治療方法,
有的會跟病人說開完刀就好了,不用做任何物理治療;
也會跟病人說,你這樣的狀況只能開刀。
然後有些醫生跟治療師間的關係的確就像劇中這樣,
覺得治療師就按照醫囑行動就好 不要自作主張!
看到覺得有點心酸 嗚嗚
----------結束--------
這兩集能討論的部分不多~
大概就這些了!
如果有任何物理治療相關的疑問歡迎大家發問唷!
謝謝大家再會~~~(揮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09.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523265818.A.EDE.html
感謝大家光速推文XDDDD
女主旁分真的可愛~!
希望沒有寫得太艱澀難懂~~
我還沒看耶來去看一下MV XDDD
覺得演得很生動哈哈哈哈
受寵若驚我>///<
謝謝大家!! :D
寫不出live心得文,所以先來寫專業文嗚嗚嗚
哦哦哦謝謝h大!!
所以他們是有點類似三年畢業後自己申請醫院PGY這樣嗎??
沒關係~~~~趁這機會正名一下也不錯XD
l大這麼說也是~
其實需要的還是醫生跟治療師間多多溝通
才能釐清彼此的想法跟觀念是不是有差異!!
※ 編輯: lds8903 (115.82.115.146), 04/15/2018 01:04:2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