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送書]-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
⋯⋯活動已截止⋯⋯
六週年《暢銷增修版》,
由陳品皓臨床心理師,針對教育現場的變化、
經驗的修正,做出全書新增與修訂!
/孩子脫序、失常、令人擔憂的行為,往往只是冰山表面!/
做事總是拖延上身,三催四請才肯去,
絡簿、作業、便當盒叮嚀一次忘一次!
3C產品的使用分寸,該如何拿捏?
暴衝、焦慮、害羞、拒絕溝通……,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6~12歲是孩子建立心理素質、人際品質、內在動機的關鍵階段,
21個家庭與學校情境,搭配親筆漫畫,
看見隱藏在孩子行為背後的身心因素,接住孩子情緒與行為的動盪不安。
緩解學齡爸媽的教養焦慮,建立親子間「有效又長效」的教養模式!
我們看見孩子的問題,還是問題背後的原因?
孩子展現的問題與困擾,往往不是單一理由或原因就可以完全解釋。更多時候,一個現象的背後,常是許多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更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與協助,才可能看到改善。
這個過程中不管對孩子、爸媽與老師來說,都是考驗耐力與信任的試煉,因為我們往往會認為,既然我們已經有做些什麼了,那應該孩子要很快改變才對,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時或成效不明顯時,我們不免會開始在挫折與氣餒中懷疑自己、對方與方法。
【心理師想跟你說】
當大人以「單一事件」看孩子的行為時,理所當然會看到孩子的行為不斷再發生,覺得沒有任何改善。但如果改以「趨勢」的角度看孩子的行為,我們很有可能發現孩子行為的某種趨勢出現了,可能是孩子每次發作的強度變低了、或是影響範圍變小了,這種趨勢便是在告訴我們,孩子用他的能力與方式作調整,當你看到孩子進步的趨勢,並肯定趨勢時,改變就這麼發生了。
為什麼家庭教養與學校教育,同樣重要?
國小,是孩子從家庭走向社會的第一站,在這個階段,孩子透過在學校與家庭中的觀察、學習與經驗,進而瞭解自己、覺察自己並發展出獨特樣貌。反之亦然,孩子會把從家中所學到的任何行為、言論與價值觀,在他的學校生活中完全展現。
【心理師想跟你說】
在這個階段,爸媽與班級導師的角色更加重要,爸媽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也是向外探索時重要的後盾,爸媽對待孩子及處理情緒的方式,將會深刻影響孩子日後與別人互動的方式。對孩子的導師來說,也是如此,導師的帶班風格與處事方式,也會對孩子帶來許多意義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本書特色
──「教養急救包」上線!有效第一時間拉開距離,化解衝突
防疫期間親子長期相處,課業生活一把抓,大人小孩的情緒最常面臨臨界點,親子間衝突發生時該怎麼做?如何避免問題越演越烈?
善用「沖脫泡蓋送」五字訣、溝通關鍵「我訊息」、情緒測量溫度計……,掌握實用工具與心法,教養不再急跳腳!
──21個家庭VS教育現場,最真實的教養案例
從生活作息、人際關係、情緒溝通與特殊狀況等,最令父母老師糾結的21個教養難題,心理師彙整十餘年進校經驗、搭配步驟+方法,實際引導成效,一次呈現。
──孩子X心理師X父母X教師,四方角度一同呈現
大人們的對立,只會讓孩子如夾心餅乾無所適從;由家庭到校園,心理師、父母與老師如何建立合作模式,聽見孩子心底的聲音,陪伴孩子跨過擾人的成長痛!
◎ 心理師連環漫畫:將老師與家長、孩子間的相處、摩擦、爆笑等生活鏡頭以漫畫方式貫穿全書。
◎ 附錄檢附測量表格:實用生活教養表格,部分並可下載實際運用,加強親子間的溝通管道!
【給大人的教養5大金句】
—爸媽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爸媽的行為處事,將會深刻影響孩子日後與他人互動的方式。
—在衝突還沒爆發前,孩子已經有許多事情先發生了,而這些事情才是關鍵。
—在孩子行為的背後,常是許多因素的共同結果,因此更需要長時間的投入與協助,才可能看到改善。
—把肯定放在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時,孩子會更願意投入在每一件事情上。
—管教不該只是管教,而是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能理解的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的方法,讓孩子反省學習,發展獨特的自己。
……………………………………
『送書活動來囉』!
★【你點名,我送禮】一份神祕禮物,送給居家防疫的崩潰爸媽~
自從五月中疫情升級之後,到現在也兩個月了!
升級那一天開始,大人小孩進入24小時黏踢踢的生活,每天都有不同的崩潰戲碼在家中上演,大家的辛苦我們都看到了!
我們決定進行一個「#你點名,#我幫你送禮」的神祕活動。
若你看了以下的禮物介紹,心中有想到適合收到這份禮物的朋友,歡迎留言tag他。我們會在疫情中幫你傳遞小小的心意,給許久不見的好友們,告訴他們:「辛苦了!雖然見不到面,但你都在我的心裡喔!」期盼為大家在疫情中帶來一些溫暖有趣的互動~
.
★【禮物介紹】
這份禮物有兩個東西:
第一個硬硬的又有點香香的,摸起來好像有點滑滑的。
另一個軟軟的,摸起來又有點粗糙,但看起來很可愛。
這兩個東西都很實用,生活中不可或缺。
第一個我們家每個人都常常使用,它有很多不同的樣貌,有時候心煩時我會把它拿出來;想獨處時,我也會選擇讓它陪伴我;有時候在忙,孩子想來找我玩時,我也會請孩子去找它。甚至聽說有人失眠時,也會請它作伴喔!
第二個東西對環境不錯,可以說是生活中的小幫手!每個人家裡幾乎都有,但是看到可愛的,又會想擁有更多。可大可小,可方可圓,從7歲小孩到99歲長輩都有可能會需要它。
以上提示夠明顯了吧?有人猜到是什麼東西了嗎?歡迎在留言跟我們說^^
貼心提醒:第一個東西最適合有12歲以下小孩的家庭喔!
★我們將會送出三本《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X情緒X行為問題》+神秘小禮物給大家!
★方法:
1.「按讚」替「Henry羅寶鴻老師」專頁按讚+追蹤+設定搶先看。
2.「分享」在此po文按讚及分享到您的臉書上 。
3. 看完上面的貼文後,請在這篇po文留言區上留言並tag一位你想送禮的朋友:『我想要送禮給xxx,因為⋯』,就有機會抽到囉!
4. 請注意!沒有替本粉專按讚+留言+留言內容不符+沒tag朋友,及沒公開分享,都沒辦法參加抽獎的噢!
★截止時間:2021/08/03 - 2021/08/04晚上11:59止
★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5157
父母管教方式量表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各位來參加,恭喜以下朋友幸運獲得《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
幸運兒為:
江依●
林●羽
Candy Ch●
候補名單為:
KI T●
請以上朋友於明天上午九點前私訊小雨麻,提供您的郵遞區號、地址、收件人姓名、電話,逾時視為棄權,由候補直接遞補,快來領好書吧~~(招手)
【好書不寂寞。心書分享會】
有3本書要與小雨麻格友分享,快來報名唷!
好久沒辦「心書分享會」了,小雨麻的感謝活動第二波就來臉書舉辦吧!
這次要與各位分享的是《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
《聽寶寶說話》這本書輕巧好讀,每單元讀來不感負擔,很適合時間瑣碎的新手父母。
前五章節涵蓋了育兒的基本觀念、生理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後三章節則討論到教養理念、觀察與管教、疑難雜症等,舉例來說:寶寶哭的時候,抱他會不會寵壞他?如何藉由嬰兒手語來幫助寶寶溝通?為了讓寶寶及早睡過夜而讓寶寶哭整晚,會發生什麼問題?「臭奶呆」何時該就醫?
書中檢附「新生兒反射反射動作總表」、「嬰幼兒發展里程碑」、「注意力檢測量表」各式表格,幫助父母全面瞭解寶寶發展進程。作者周育如老師,現任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她指出瞭解寶寶的適齡發展非常重要,如此一來方能知道是否應該就醫,而非一味以孩子「大隻雞晚啼」安慰自己,「1年早療勝過10年治療」,而「早療的黃金時期就是0~6歲」。
►報名方式:請回應或分享「我也想看這本書《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
►開獎時間:2/19(五)09:00AM在FB。
►博客來介紹: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9127
PS.
1.得獎者請於開獎24小時內將收件資料私訊小雨麻,逾時視為棄權。
2.免運限台灣,海外需自付運費。
父母管教方式量表 在 ☆~Rainy‧小雨~☆媽咪的媽媽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好書不寂寞。心書分享會】
有3本書要與小雨麻格友分享,快來報名唷!
好久沒辦「心書分享會」了,小雨麻的感謝活動第二波就來臉書舉辦吧!
這次要與各位分享的是《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
《聽寶寶說話》這本書輕巧好讀,每單元讀來不感負擔,很適合時間瑣碎的新手父母。
前五章節涵蓋了育兒的基本觀念、生理發展、語言發展、社會情緒發展,後三章節則討論到教養理念、觀察與管教、疑難雜症等,舉例來說:寶寶哭的時候,抱他會不會寵壞他?如何藉由嬰兒手語來幫助寶寶溝通?為了讓寶寶及早睡過夜而讓寶寶哭整晚,會發生什麼問題?「臭奶呆」何時該就醫?
書中檢附「新生兒反射反射動作總表」、「嬰幼兒發展里程碑」、「注意力檢測量表」各式表格,幫助父母全面瞭解寶寶發展進程。作者周育如老師,現任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她指出瞭解寶寶的適齡發展非常重要,如此一來方能知道是否應該就醫,而非一味以孩子「大隻雞晚啼」安慰自己,「1年早療勝過10年治療」,而「早療的黃金時期就是0~6歲」。
►報名方式:請回應或分享「我也想看這本書《聽寶寶說話:幫助0~6歲幼兒建構一顆好用的腦袋!》」
►開獎時間:2/19(五)09:00AM在FB。
►博客來介紹: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99127
PS.
1.得獎者請於開獎24小時內將收件資料私訊小雨麻,逾時視為棄權。
2.免運限台灣,海外需自付運費。
父母管教方式量表 在 父母管教方式量表、四種教養方式、管教模式測試在PTT ... 的必吃
在父母管教方式量表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suction也提到有幾本書已經在版上po過詳細心得了,每一篇心得孩子的年齡都不太一樣,可以看出小孩跟家長成長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