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ense of control】
反正粉專最近流量少 沒甚麼人看就讓我mur一下
說真的 一個人會用超乎自己的標準來想要管理另一個人或是寵物
第一種吧 他對自己標準很高 自律並且行動力強 他希望對方也如此(但這不成立對狗特別嚴厲或是希望狗就是要聽他的話)畢竟我相信這樣的人 多半也知道寵物並沒有如此的能力去完全的obey 我相信人也沒有 所以我不認為會發生在這個人身上
第二種人 他跟正常人差不多 有時認真 有時耍懶 ok 不在意 對身邊也一樣 我們都是人
第三種人 自己明明就是一個普通的人 卻要以異常高的標準對待其他人 所謂的雙重標準 說真的我是對這些人存在相當多的氣憤 畢竟我在說別人該怎樣的時候也會先確保自己是這樣做到的 但撇除氣憤不講 我認為這個雙重標準常來自於這個個體對自己某一方面的失控感 或者用英文說 losing that sense of control 但是這人並不知道 所以他就藉由其他方式來 gain back this sense of control
ok 先說 大家都會有這種感覺 我也有 但是我比較無法理解的是 為甚麼對寵物必須這樣 寵物故名 就是拿來寵的 我養他我就是要寵(是寵物的快樂 舒適搖尾巴看起來是放鬆的狀態 不是你認為的幫寵物染色他覺得自己很漂亮這種自己成立的快樂)我是覺得一班狗狗訓練也還好 以獎勵制度什麼的 他開心 你開心 沒有不合理 那今天你如果要對寵物做出懲罰這件事 好比打 你真的覺得他懂嗎
我是不知道其他人想法 但對我來說 寵物的世界就是只有我 不講他愛我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有建立信任對吧 以孩子來講 你知道當你打罵一個孩子的時候 他的想法是什麼嗎 並不是「這件事件我錯了 我父母還是愛我」或是「我父母不愛我了」而是「我父母是愛我的 他打我是因為我不夠好」
你的孩子不會減少愛你 他只會少愛自己一點。
所以 不打教不好這種鬼東西 我拜託各位失控的人類 請你先看看自己 是不是我情緒不好 是不是最近生活比較辛苦 所以我希望得到這一種控制感 讓自己好過一些 to gain back that sense of control externally 大家都有情緒生活艱難我知道 情緒本身沒有錯 錯的是你的情緒造成的傷害行為
請先管好自己 再有餘力去管其他人。
這篇針對什麼 沒有針對什麼 就是覺得很多人愛養寵物又要把寵物管得過於嚴厲 打罵 他們不是只會耍可愛 他們需要上廁所 也有情緒 你要養就想好 就是全盤接受
也針對幾年前在路上撞見把孩子單手從腳踝舉起來再丟到地上的情緒管理障礙人類 也針對所有說ㄧ個月大寶寶自己從床摔下來的人(我不想說父母 因為你們不配)要成為父母之前請你們用力評估自己心理經濟伴侶關係情緒 真的負荷不了也 don’t take it on your kids 請身旁人幫忙 是你選擇要讓孩子出生 不然措施就給我做好 一樣 管好自己
最後
這沒有要責罵一些日常意外(當然孩子不小心喝到洗碗精這種事 你說是意外 但請你也做好預防的工作 洗碗精就不要裝在看起來小孩會拿起來喝的東西裡面)
我也想說 能有一個健康的寶寶 或寵物 或家人 這都無比珍貴 你躲掉了幾千種的 birth defect 有一個健康寶寶 拜託珍惜
沒有人決定有孩子的時候會期望說自己生了一個不健康的孩子 但是如果真的有一個缺陷的孩子也請你做好心理準備
台灣人特別喜歡以獵奇心態看待事物
你的孩子會不一樣 但這沒有錯 being different can be hard sometimes, but it’s not that bad if you take the courage to embrace it. 你自己覺得自己不奇怪 其他人也才會開始這樣覺得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結論變這樣 就當我在 word vomit 吧畢竟最近在家防疫沒人聽
有點晚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是什麼狀態
你的情緒不是你 也無法定義你 情緒會離開 但你要注意他來的時候
anyways
remember to make good choices
remember what defines you and what doesn’t
peace
同時也有287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戀愛診療室lovedo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9GccAg 在面對分手的當下,許多人都會下意識的選擇挽留對方,甚至做出很多失控的挽回舉動,導致前任很反感, 想要緩解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先接受分手的事實,然後爭取當朋友的機會,才能增加前任的信任感! 因此今天...
父母不愛我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家庭教育】做個成功的70分家長
https://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一個獲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面雙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Continue Reading
【家庭教育】做個成功的70分家長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一個獲滿分的家長,絕對不是一個成功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面雙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1,自己的盡心盡力是個錯誤?
~~~~~~~~~~~~~~~~~~~~~~
自從女兒出世後,我便和中國絕大多數母親一樣,開始了新的“工作”:閱讀各種各樣的育兒書籍,在某些地方用紅筆劃上記號;每天嚴格按照育兒食譜,為女兒精心準備既科學又美味的食物;準時收看天氣預報,添加或減少她的衣服;稍大一點的時候,每晚給她講一個又一個故事,直到她安然入眠;再大一點的時候,負責接送她去幼稚園。
一個有了孩子的女人,要把所有的時間節約出來,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一次帶女兒去吃麥當勞,她大口吃著,我眼睜睜看著希望她能主動“獎賞”一塊雞腿給她辛勞的媽媽,可她吃得旁若無人、心安理得,眼裡、嘴裡只有可口的漢堡、雞腿。再看看周圍,一家一家的,吃的多是孩子,看的多是家長,那些家長心平氣和、毫無怨言,我還能有什麼意見呢?丈夫說得對,在中國,家長出門辦事都捨不得坐計程車,可只要帶孩子出門,哪怕再近都會打的。
如果滿分是100分,那麼中國的家長肯定會朝著滿分努力、前進,甚至還希望創造101分的紀錄。可家長100分的付出,在孩子身上能收到100分的效果嗎?顯然沒有,觀察周圍的家長,他們給孩子盛飯、餵飯,全然沒想到養成了小傢伙懶得動手甚至懶得咀嚼的習慣;因為家長過於細心,孩子也因此稍不如意就撇起嘴來哭;因為事事替孩子考慮好了,他一遇事就會指望家長;因為家長從小就是孩子最親密的玩伴,他慢慢變得自私、膽小、霸道,也不合群……難道這就是100分父母教育出來的兒童嗎?
直到有一天,我注意上了社區裡一個從澳大利亞回來的小男孩,他和女兒同齡,總是一個人在院子裡玩,玩膩了和父母打聲招呼就跑出去找小夥伴,玩餓了跑回來大口大口地吃飯,每天晚上自己唱著歌兒睡覺,從來不要人陪。
看看女兒,最多只能打40分,我開始懷疑,自己的盡心盡力難道是個錯誤?與其做一個100分的父母,不如做一個70分的“懶父母”!
2,父母也需要關心
~~~~~~~~~~~~~~~~~~~~~~
看著餐廳理所當然、獨自大吃特吃的孩子,我就會想,他知道父母的一片苦心嗎?看著舒舒服服坐在計程車裡的孩子,我也會想,他知道父母每天擠公車上下班的辛苦嗎?我要讓我的女兒知道父母的喜怒哀樂,知道家長的辛苦和病痛,知道父母也需要關心。
我一有頭疼腦熱就嚷嚷,還會讓女兒端茶送水、拿吃的;如果腰酸背痛,我更會通告,讓女兒幫我按摩幾下;即便是她什麼都不做,眼巴巴地守在我身邊,最起碼也能讓我感受到她細小的擔憂和關懷,這比那些藥物更有效!
我也不做默默奉獻的媽媽,時常還會偷懶什麼的。週末的早上,一定是睡懶覺的時候,如果女兒起得早,那對不起,早飯自理。偶爾,女兒要在週末參加活動,需要我早起去送,我會拍拍她的小腦袋,發點兒“牢騷”:“哎呀,為了你,媽媽又少睡了一個懶覺。”女兒呢,也會摟著我懂事地回答:“那我把最好吃的糖果分幾顆給你,謝謝老媽。”沒有哪一位父母在乎孩子的回報,但是要讓孩子明白,不能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
今年過生日,女兒悄悄告訴我要送給我一份大禮。大禮呈上來的時候,我的眼睛濕潤了,原來她用她的零花錢,讓爸爸帶她去商場,給我挑選了一支高級護手霜!那支護手霜我每次只使用一點點,每用一次,心裡就暖融融的。
3,讓孩子自己找玩伴
~~~~~~~~~~~~~~~~~~~~~~
讓女兒自己尋找玩伴。社區裡有很多小朋友,我向女兒描述外面美好的景象,譬如綠綠的草地、歡快的小朋友、各種各樣的遊戲……這些,都能勾起女兒的興趣和打消她對陌生孩子的警惕。當女兒和其他孩子見面後,我通常坐在一邊,不會陪著她玩,我告訴她:“媽媽很累,想休息了,你自己玩吧。”女兒只能自己找小朋友玩了,很快就融入其間。
如果跟小朋友有了什麼矛盾,我也不管,讓她自己去解決,不然遊戲就不能進行了,小小的人兒慢慢也學會想辦法了,比如跟小朋友談條件,你把布娃娃貢獻出來,那我就把小沙包拿出來,兩個小朋友皆大歡喜——無形之中,原本自私的孩子學會了分享。
後來,我懶得下樓了,乾脆讓女兒自己去和小朋友玩,教她必要的安全守則就行了。而我剛好騰出時間,做一頓全家人享用的美味佳餚或做做美容。先生誇我“育兒、理家兩不誤”!
4,媽媽不是全職保姆
~~~~~~~~~~~~~~~~~~~~~~
一個70分的家長,一定是個“懶”家長。實際上,“懶”媽媽比“勤”媽媽更加費心勞神,更加辛苦受累。讓孩子自己做事,在許多情況下,不但不能省力,反而更加麻煩,因為孩子往往會“幫倒忙”。在實施懶媽媽計畫前,要事先計畫好。譬如,要讓孩子跟大人分床,夜裡就要多起來給她蓋被子;孩子自己吃飯,開始會撒得到處都是,就得多洗衣、擦桌、拖地板;孩子自己洗澡肯定會搞得“水漫金山”,我就得“大禹治水”。
先從吃飯上改造女兒。只是簡單地通知女兒吃飯,然後自顧自地扒起自己的飯菜。女兒見我們沒有像過去那樣幫她盛好飯,鬧起了“罷食”。我對她說:“你已經4歲了,應該自己盛飯、吃飯。來,媽媽給你盛飯,你看媽媽是怎麼做的,下次自己做。”在我的示範下,女兒學會了盛飯,沒多久,我們再也不用為她的就餐問題煩心了——吃飯是自己的事,爸爸媽媽不會管她。
週末的早晨,我不想早早起床,對女兒說,媽媽想睡一會兒,你自己到冰箱裡拿優酪乳和麵包吃吧。女兒不但吃完了,還拿了一份給我。看來,不一定你對孩子付出越多,孩子就回報越多,有時候懶一點,孩子反而成長更快!
我向當兒科醫生的朋友做了諮詢,然後決定開始培養女兒的穿衣問題:我將自己堅持收看天氣預報的工作轉交給她了,讓她根據天氣變化自行添加或減少衣服。
女兒睡覺也是我們最頭痛的問題之一。4歲的她一直和我們同床睡覺,每天晚上還要講故事。現在,我佈置了一個溫馨的、令她喜歡的小臥室,她自己看著故事書或是聽著磁帶就可以入睡了。
女兒成了幼稚園裡的小明星,老師的評價是自理能力強。我應邀到幼稚園傳授教育心得,總結女兒的“成績”:
1歲4個月,自己吃飯;
2歲時就把她送進幼稚園日托班,中午不接回家;
2歲半時,就要讓她自己刷牙、洗臉、洗腳;
3歲時,就要讓她自己穿衣、脫衣、系鞋帶、洗手絹;
4歲時,就讓她單獨睡一個房間,早上自己疊被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孩子跌倒了家長就不用扶她,讓她自己站起來,收拾家務時還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
在場的家長驚訝不已,一些媽媽甚至認為我是個不太稱職的媽媽。我微笑著說:“我不能用100分的標準來給自己打分,衣食住行是孩子自己的事,媽媽不是全職保姆!”
『70分的家長是成功的』
美國教育權威詹姆斯博士說,依賴本身滋生懶惰、精神鬆懈,不屑於獨立思考,易為他人左右等弱點,處處為孩子包辦代替,是個獲滿分的家長,但絕對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他們的“愛”就像一面雙刃刀,疼了孩子也害了孩子!
做個成功的70分的家長,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
1.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做到“身懶心不懶”:
通過談話、講故事等方式,使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
2.善於創造和把握機會:
創造讓孩子獨立做事的環境,引導孩子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3.有信心和耐心:
不要擔心孩子做不好,或怕孩子添麻煩幫倒忙;對孩子多表揚、多鼓勵,少埋怨、少指責,循循善誘,促其進步。
4.不要讓孩子帶著情緒生活:
從100%的愛到70%的愛,這部分缺失的愛會讓孩子不適應,產生情緒。要想辦法讓孩子扭轉“父母不愛我了”的稚嫩想法。
5.和孩子一起改變:
父母的一切行為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說話的方式、飲食習慣、待人接物的模式都會影響到孩子。千萬不能要求孩子少吃零食,而自己卻抱著餅乾、瓜子吃個不停。
------------------------------------------
這裡是學生、家長與老師們的共同平臺。
大夥一起為孩子開一扇窗,點一盞燈,
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牽引幫助,找到他的希望和未來。
如果您覺得我們所發表的圖文『棒』
懇請您按『讚』與『分享』,讓更多的朋友們都知道
www.facebook.com/epochtimes.tw
父母不愛我 在 戀愛診療室lovedo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右下角開啟自動產生字幕)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9GccAg
在面對分手的當下,許多人都會下意識的選擇挽留對方,甚至做出很多失控的挽回舉動,導致前任很反感,
想要緩解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先接受分手的事實,然後爭取當朋友的機會,才能增加前任的信任感!
因此今天我將分享跟當朋友的好處,並且教你如何跟前任維持友好關係,讓對方重新對你產生感覺,越來越在意你的一切,最後成功復合的朋友挽回法!
如果你跟前任還有些許聯絡,想要改善關係的話,那我強烈建議你完整看完這支影片,你將會收穫良多!
以下是問題簡述:
前任是很理性踏實的女生,她家的條件非常好,
所以她父母反對我們交往,另外我本身控制慾很強,
因為在訊息上的小衝突,導致她覺得不適合而分手,
後來我們恢復當朋友,也有成功邀約她出來,
想請問我後續該怎麼辦?
如果你的感情也有類似像上面敘述的挽回問題,強烈建議你把這支影片完整看完。
今天的分享有幫助到你,請在以下留言讓我知道,也請多多分享!
《愛情時光機》三個免費挽回教學影片立即參考:https://bit.ly/39GccAg
#分手 #挽回 #前任 #愛情時光機 #朋友挽回法 #失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uXn9tC9XMc/hqdefault.jpg)
父母不愛我 在 DDMTV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聖嚴法師的父母,是樸實而謹守本分的平凡人,儘管家境十分艱難,但對生活卻從不失望,對孩子的教育,也總是引導正確方向,默默支持;這份平凡中卻充滿溫暖的堅定力量,深深影響了法師的一生。在第四集的故事中,升上小學四年級的保康,也開始學會了頑皮與逃學,甚至在母親知道真相斥責下,叛逆逃家!讓我們一起走入聖嚴法師的童年時光,看看調皮的保康,如何在家人的愛中,懂得懺悔、學會感恩,迎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小孩
#不想上學
#調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RMrLr_P5w/hqdefault.jpg)
父母不愛我 在 親子天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歡迎踏入💗關係相談所💗,一起加溫❤️家庭心關係❤️
這裡是由鄧惠文醫師和陳品皓心理師聯手主持的關係相談所。
上一集節目中聊了許多與人連結的方法,也示範了與幼兒的情緒覺察練習。但也有許多聽友回饋,家有青少年,不動氣的溝通真的好難!
品皓生動比喻:親子關係就像買賣股票,「有漲有跌」。青少年階段則猶如「十年長空期」,父母要先「活下來」最重要。一起來聽聽鄧醫師如何讓叛逆小哥開口,品皓對於製造衝突的反向操作建議又是什麼呢?
●關係相談所給青少年父母的悄悄話
「你的存在,就是對青少年最好的安撫。」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發展任務,是需要藉由超越父母來定義自我;他們其實是透過跨越父母,來證明自己的力量。」
●本集重點
1. 每個人的心理階段和需求都不同,可別被性別和年齡的刻板印象框架限制了。創造連結的首要方法是仔細觀察和傾聽,理解他人的「話中有話」。
2. 你家的青少年,是否會嘲笑你身高矮,奚落你體力差?孩子出言不遜的背後,其實是為了從「超越父母」來建立自我能夠獨立的心理需求。
3. 想要降低溝通衝突,不妨先從反向搞清楚: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會讓人「忍不住就想跟你吵架」?為什麼「你+建議」這個句型,很容易惹怒他人?
每天鬆一點!本週「家的心關係」練習,就從「我訊息」開始。
少用「你」,多用「我」!
從這週開始,把我們想要給孩子的批評建議指教,
改用以下三個結構來表達,看看會有什麼神奇的效果!
我+
看到了什麼「狀況」,
給了我什麼「感覺」,
之所以會有這種感覺的「原因」是什麼。
舉例1:我聽到你這麼說,感到滿不舒服的,因為我感覺到不太受尊重。
舉例2:我看到你房間這麼亂,覺得有點生氣,因為我感覺你好像不是很在意自己之前的承諾。
歡迎到許願池告訴關係相談所所長你的困擾,
也分享你的每週練習成果!
歡迎訂閱收聽:https://podcastparentingcw.soci.vip/
節目許願池,歡迎一起來許願:https://reurl.cc/GdK7ov
# 為自己與家人,補給「愛與連結」的維他命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campaigns/heartseason
#錯過「愛與連結的心理必修課」?錄影課程隨時能複習
https://shopping.parenting.com.tw/products/2912
📍立刻訂閱親子天下YouTube頻道:https://cplink.co/aokHX5fY
...................................................................
✔ 親子天下官網:https://cplink.co/103epuyo
✔ 親子天下粉專:http://on.fb.me/1Kkng6j
✔ 親子天下Shopping:https://cplink.co/2z71hMR2
✔ 親子天下Shopping 粉專:http://on.fb.me/2dpFv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9B-jJ7If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