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春睏春天為什麼這麼睏
#氣血虛體質更有感! 🌸🌸
寒冬過去,春季萬物復蘇,生機昂然,花草繁盛,昆蟲覺醒,但人們卻經常感到疲倦沒精神,無精打彩、昏昏欲睡甚至情緒低落,這就是所謂的“春困”。
春天,人們常感到困倦、乏力,昏昏欲睡。道理何在呢?原因是:冬天為了防止散失大量的熱能,皮膚的微血管處於比較收縮狀態。而到春天,由於天氣變暖,皮膚血管漸漸擴張,供應皮膚的血流量大大增加,相對來說,供應給腦的血液就會減少,所以容易感到疲倦,受影響的程度因個人體質而異。
#氣血虛弱體質的人此時尤其更容易感到困倦,此時應搭配調理體質為佳
氣血虛弱的人容易有甚麼症狀?經常感到疲倦、頭暈或姿勢性低血壓、容易心悸、臉色蒼白甚至萎黃、指甲或嘴唇色淡無血色、下眼瞼蒼白、吃不多卻容易脹氣、四肢無力、手腳發麻,甚至手腳冰冷、掉髮多、說話有氣無力、記憶力差、女生月經量少或月經淋漓不止(滴滴答答拖很久)。
春主生發,春天相應的臟腑是肝臟,是人體機能調節中最關鍵的臟器,春天出現健康問題往往提示肝臟可能有調節不佳之處,沒有很好地發揮在春季生發的作用,如果沒有保養,可能出現以下的情況。
☆肝主疏泄,疏通調暢全身氣機,調節情志活動,影響消化吸收,維持血液運行,與人的情緒、睡眠、月經、肥胖、色斑等均有密切關係
☆肝藏血,調節血量分配,滋養眼睛、筋、爪、子宮,若肝血不足,則兩目乾澀,視物不清;甚至肝火上炎,目赤紅腫,筋失所養,容易抽筋,指(趾)甲枯槁,變形,甚至脆裂,月經量少。
💟如何從生活上(如:飲食、運動、睡眠...等)全面調整,重新擁有身心靈平衡的健康生活?
👉🏻 https://drhsin.pixnet.net/blog/post/60471886
#張文馨醫師 #中醫春天養生
爪狀趾改善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獸醫觀點看小熊野放過程!
從「小熊家庭獸醫師」的角度看野放獨家報導事件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獸醫師/ 張鈞皓
從南安小熊落入凡間9個月以來,牠總共見過超過14名各單位獸醫師。以一個照顧小熊9個月獸醫師的身分,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過程中的細節。野生動物的再引入(reintroduction)和移置(translocation ),皆是非常專業細緻的保育行動,這次媒體登機報導小熊野放引起風波,其實是肇因於對小熊的來龍去脈以及背後的專業和考量不夠了解所致。
去年7/24,南安小熊被緊急捕捉安置。初步健檢發現她有貧血、感染、營養不良、肺炎等異狀,遂開始積極照顧治療。專家學者會議決議將小黑熊移置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但如何將小熊從東部移置到西部的山區? 若由公路運輸,不休息最少也要7個小時車程,長途運輸顛簸的緊迫恐怕對小熊的病況有不良影響,甚至可能於途中發生意外。後經花蓮林管處聯繫,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協助出動直升機支援小熊運送任務,此可將運輸時間大幅縮短至僅50分鐘。然而,選擇空中運輸有其他風險因子需要面對,一是直升機噪音對小熊是很大的緊迫,二是高空氧氣濃度低,三是小熊有肺炎。幾經討論計畫,我們沒辦法改善陸路長時間的運輸,最後決定選擇直升機運送,並從三個面向著手改善上述問題,(1)給小熊輕度的鎮靜劑,減弱牠對噪音的敏感度。(2)在運輸籠周圍裝置隔音材質,減弱噪音。 (3)全程以鋼瓶對運輸籠內供應氧氧,提高籠內氧氣濃度。在8/8這天,便由我「扛著」小熊和一堆急救器材,偕同另外一位獸醫和工作人員,護送小熊搭機。直到小熊運輸籠和背上沉重的鋼瓶落地,且看小熊精神狀況良好,這才鬆了好大一口氣。
過了9個月的時間,小熊經評估可以回家了。送小熊回家和當初帶牠到特生中心情況完全不同。牠的體重已達43.6公斤,趾爪銳利四肢壯碩,下顎能輕易咬碎動物的骨頭。要運送這樣強壯的動物有其危險性。因此,團隊特別訂製了一個使用2mm厚不鏽鋼板組成120*70*70公分大的運輸籠。運輸籠完工後,獸醫團隊認為不夠通風,又緊急找工廠多開了好幾個通氣孔。再又因為擔心金屬的反光會影響飛行和干擾我們觀測動物情形,將籠子噴成迷彩色。
關於是否麻醉小熊運送,也經過多次討論。若動物在清醒狀態下運送,於籠中躁動甚或掙扎,可能讓自己受傷,也將對機上人員造成莫大的壓力。另一方面,若在麻醉下運送,麻醉本身有風險,直升機的噪音可能讓小熊需要更重劑量的藥物,若因為顛簸造成嘔吐可能導致致命的吸入性肺炎,高空低氧環境也是不利條件,飛行途中若有突發狀況,獸醫也可能無法及時處置。最後,獸醫團隊決定在野放前兩日就開始給予小熊口服型的鎮靜藥,並且在飛行前12小時就先短暫麻醉移入運輸籠,讓小熊慢慢清醒並預先適應籠子,清晨便能在輕度鎮靜的狀況下「醒著」飛行。
考量小熊安全,野放前一週,野放小組決定再增加一名野訓團隊江獸醫替換森林護管員上機,機上總共有3名獸醫。除此之外,曾支援小熊第一次健康檢查的花蓮當地陳儒頎獸醫師,也提前隨地面部隊上山至野放地點接應。
野放小組與獸醫師團積極準備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就是為了遇到各種突發狀況時能有最佳的應變能力。4/30日登機時,我被安置坐在機艙後排運輸籠的左側,籠子對側坐著兩名著空勤制服、持攝影機和電視台麥克風的人員確實讓我訝異。另二位獸醫師則被安排到前排,因此後座只剩下我能不時透過通氣孔觀測小熊的狀況。我看得出小熊對噪音和陌生環境感到不安,運送過程中牠嘶吼了許多次,還好沒有更劇烈的掙扎。因此我僅需要每分鐘查看牠一眼,背包裡全套緊急麻醉、急救器材通通是備而不用。
從事野生動物醫療和保育工作以來,個人曾有多次和媒體應對的經驗。我感謝媒體願意報導保育相關議題,因為這個領域一直都是冷門。拍攝活動多少會對工作造成干擾,我也清楚高品質的畫面對資訊推廣很有幫助,但有時我們也得堅持獸醫師/保育工作者的立場盡可能避免會對動物造成危害的舉動。獸醫師在鎮靜或麻醉動物時,會盡量減少外界對動物的刺激,包含拍攝。我不確定這次在運送過程中透過通氣孔拍攝對小熊的干擾程度有多大,但主播並未徵得獸醫師和野訓團隊的同意。當下除了噪音干擾,我還必須頻繁觀察小熊的情況,因此無法制止該電視台人員。另一方面,動物保育工作有非常多的細節需要注意,通常我們會建議媒體在公開報導之前先讓專業團隊看過畫面或稿件,避免專業資訊的誤用,或是散布了不利於保育的資訊,譬如這次爭議的報導。
這次小熊回家的路途可以順利,除了小熊自己很爭氣之外,也是因為團隊做足了準備,讓整個運送過程保有很大的彈性,以及可應變空間。關於小熊野放的獨家報導風波,在此只希望我們都能得到些許教訓,未來繼續為保育工作努力。也希望眾多支持小熊回家的朋友們,不因此事而灰心,而能記得當初凝聚眾人力量來幫助小熊回家的感動,繼續關注保育。Uninang!
感謝所有參與本計畫的獸醫團隊:
#台北市立動物園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
#台大大動物暨野生動物醫學研究室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爪狀趾改善 在 Ken's Yoga Life 阿肯師的瑜伽隨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足弓的重要!
提足弓這口令是怎樣發生的?那一年,瑜珈課上常搞混的口令
“如果身體是一座聖盛的殿堂,腳底是最重要的地基”
當我們練習一些站姿的體式(如樹式),老師最常下的口令:“讓雙腳如大樹般的扎根到地面,足弓要記得往上提“ 可是,足弓在哪裡?提足弓是什麼感覺?
首先要把身體看做整體。如前文所說身體是殿堂,腳底是地基。當地基出了問題,往上的肌肉群與內臟等等都會受到影響。但是人體都有個機制,一處發生問題不會馬上表現出來,因為代償機制會讓身體另一處去搶救有問題的肌肉。看似沒什麼問題,但是長時間下來會引發一連串症狀,讓姿態慢慢的變形。
背部的肌肉是由一條長長的筋膜包裹住的,從足底,小腿肚子,大腿後側,臀部,脊柱,頭頂,最後結束在眉頭上緣。因此腳底不好,身體會接連出現問題。很多人覺得做雙腿背部伸展的時候很困難,這就是因為體後筋膜是連接在一起的,需要各個部位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打開。
為何常常有的口令要提足弓?Why?
瑜伽練習者可能知道腳底有個黃金三角洲,那三點的連線剛好也是三條足弓的大略位置
從A點到B點這條叫內側弓,屬於彈性足弓。
從A點到C點這條叫外側弓,屬於支撐足弓。
從B點到C點這條叫橫弓,屬於平衡足弓。
當老師說「雙腳向下壓地面」,其實是說讓ABC三個點更多的壓實,說「提足弓」,是說要把這三個點的連線上提。
足弓的作用是,當我們做站立、跑歩、跳高跳遠等運動的時候,足弓會將承受的體重往四方分散,就像彈簧一樣,讓人在各種活動當中靈活自如,就如同避震器一樣。
你的足弓正常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一個正常的足弓?
首先腳掌輕鬆的踩在地板上。將兩個手指重疊放在藍色位置上,如果很吃力的放進去證明是正常足弓,超出這個高度是高足弓,如果連一個跟手指都進不去則屬於扁平足.
1,扁平足
如何形成的?
扁平足有少數是先天骨骼結構造成的,還有一些屬於假性扁平足,腳底肌肉無力造成的足弓內側塌陷,經過一些訓練是可以改善的。
可能的影響
壓力都落在了大腳趾附近,走路容易形成內八,長期下來會讓內腳踝,膝蓋感覺不舒服甚至是疼痛。同時由於身體是一個整體,內八字容易使髖關節內轉,甚至是骨盆前傾。
如何自我簡單校正?
一定要記住從整體調整。
第一步,泡腳。泡腳要泡到膝頭的位置,來放鬆小腿的肌肉,再輕輕的按摩,做一些勾腳趾和伸腳趾的練習。
第二歩,腳趾抓毛巾。把毛巾丟在地上,用腳趾給抓起來。練習到最後可以試著去夾錢幣。
第三歩,腳踩高爾夫球。把高爾夫球放在足底,來回滾動,去鬆解腳底的筋膜。但不能太用力去傷到足底的筋膜.
2,高足弓
如何形成的?
走路有外八字的人很容易形成高足弓,而高足弓的人群大多數外八字。腳底是拱起來的, 就像鷹爪一樣。
可能的影響
壓力落在足底外側,走路形成外八,使得外腳踝和膝蓋感覺疼痛辛苦,嚴重的時候會導致髖關節外旋和骨盆後傾。
如何自我簡單校正?
同扁平足一樣,主要是將腳底放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