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有禮送 #送你相機折扣優惠
作為一個標準 Canon 迷,我一用十年 ❤️
當年人生第一次 backpack ,我買了一部 Canon PowerShot G9;做記者後,升級了第一部單反 - Canon EOS 500D;數年前,又轉了第一部Full Frame - Canon EOS 6D,陪伴至今。相機,一直都是我旅途上的最佳旅伴 👭
常有讀者問我有沒有相機推介,
這次,就想向大家推介一下 Canon EOS M6:
** Canon 忠粉如我,當然用過好先推介給大家 😉👍🏼
📍 輕巧:淨機身只重 343 克,帶去旅行,放入手袋仔無難度
📍 高速:易於捕足動態照片,並有人臉追蹤
📍 穩定:拍片專用防震不錯,邊行邊拍片,畫面都能穩定流暢
📍 靈活:Touch螢幕可以向上翻180度、下翻45度,方便自拍及多角度拍攝(還有即時美肌、亮度調整,女士自拍恩物)
📍 方便:內置Wi-Fi,無線連接即時同朋友分享,仲可以為照片加入GPS Data方便記錄旅遊日誌
📍 多變:配合鏡頭轉接器,就可以用上更多Canon鏡頭( 我的16-35mm / 50mm都用到啦)
大家有興趣的話,建議可以先到門市試上手感受下 ✌🏼✌🏼
若決定購買,記得話我知呀!因為。。。。#我有折!!! 🎁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讀者,現購買Canon EOS M6 套裝(*註一),可以尊享 #88折 優惠,並再送你:
++ 日本超人氣 HAPI ROLL 家用炒雪糕鍋
++ Eliment Fitlax 一個月內自選課程四堂 (價值 $1600)
= = =
🎈🎈 參加方法
1/ 留言:告訴我,你最喜歡的拍攝主題 👍🏼
2/ LIKE post & page
名額:十位
(*電子優惠券代碼會透過Inbox發放)
截止日期:7月21日23:59 前 #我生日
** 註一
Canon EOS M6 連 EF-M 15-45mm f/3.5 -6.3 IS STM 鏡頭套裝 https://store.canon.com.hk/osp/she-dates-eos-m
#我就最愛影Snap
#最近回歸黑白攝影世界
#一入機門深似海
Canon Hong Kong #EOSM6
#快狠準 #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後生還者2 #The last of us 2 #喪屍真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做莫我的頭髮會變成醬呢?那大家看回之前的一集就知道了 我們在不少的電影,甚至是電玩裡面都有用過喪屍這個主題, 就是一些感染病毒或者是細菌的那些人類或者是動物, 它們就變...
照片加入gps 在 得體夫婦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得體夫婦 x GoPro Hero 5 & Karma詳細開箱評測】
認識我們久一點的朋友都知道,我們早在2014年台灣還沒有很多人知道GoPro的時候就入手了。到現在一直都是GoPro的重度愛好者,看看我家如山般的配件就知道~(遠目)!開箱文在此>>https://goo.gl/5G7u9Q
桂林3天2夜好好把玩Hero 5後,我整理出來它有以下的優點:
1. 實際拍照畫質細膩度比4代佳,夜拍畫質改善
2. 新增「語音控制」功能支援7國語言
3. 裸機防水10米 (超級感動終於有了!)
4. 有觸控螢幕,介面操作更直覺、簡易
5. 電子防震
6. 電量提升,電池充電速度變快很有感
7. 收音改善
8. 照片影片可消除魚眼效果,新增照片RAW檔、曝光控制、WDR功能
9. 功能比4代全面,但價格更便宜 (這點完全打中我!)
10. 新增GPS功能,可替照片加入拍攝地點的座標數據
當然我區區一個已婚婦女,不敢跟許多專業玩家相比。但摸過Hero 5以後,你就回不去了啊~~
在這之前我也覺得4黑很夠用了,但我不得不說Hero 5操作更簡易、電量提升、充電快速又以%數顯示電量、照片畫質跟夜拍優化,尤其裸機防水這點讓我感動。這次真的能感受到GoPro的誠意。
🔥NEW🔥GoPro Hero 5 & Karma無人機完整開箱評測文章👇
https://goo.gl/5G7u9Q
👇GoPro Hero 5 & Karma無人機桂林體驗會全紀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hpf6S97YA
#得體夫婦桂林
#GoPro #Hero5 #GoProKarma
照片加入gps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最後生還者2 #The last of us 2 #喪屍真菌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做莫我的頭髮會變成醬呢?那大家看回之前的一集就知道了
我們在不少的電影,甚至是電玩裡面都有用過喪屍這個主題,
就是一些感染病毒或者是細菌的那些人類或者是動物,
它們就變成沒有意識的怪物,只會憑飢餓的本能去攻擊其他人。
然後其他人被它咬到的時候,又變成喪屍
當中也聽過很多關於喪屍的傳說,
例如好像傳得最兇的都市傳說,就是俄羅斯赤塔事件,
但是經過Professor Pow Pow 查證之下,證明那是假的新聞。
其實它只是電玩前面的一些預告片而已
那大家可以去看Professorpow pow的影片,
我把鏈接也放在下面吶~
那麼世界上會不會真的有這種喪屍呢?
或者有這種喪屍的病菌呢?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頻道主要就是做一些
稀奇古怪啊,靈異,外星人和UFO,
甚至是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
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
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
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所有的影片啦~
好!我們進入喪屍的世界吧!啊~~~~~
這個世界雖然沒有這種喪屍病毒,
但是卻有幾種類似好像這種病毒的喪屍真菌,
那真菌的話,就好像蘑菇類的那一種,
這種真菌叫偏側蛇蟲草,
主要是會寄生在萊式弓背蟻,或者是它的近親的螞蟻身上。
這種真菌在感染螞蟻過後,會控制螞蟻身上的肌肉,
然後就控制它去尋找他們適合生長的環境。
那首先螞蟻就會脫離它們的巢穴或者是隊伍,
去到濕度和溫度,是比較適合它們(菌類)生長的地方。
就好像是樹林的下層,大概離地面25cm左右,
然後螞蟻就會去到樹葉的後面,用它的大顎咬著樹(葉)脈
直到它身體的真菌成長出來為止,就大約會是4-10天左右,
那最後真菌就會從他的頭部‘爆’出來,並且釋放狍子,
然後用這種方法,再傳到去其他的地方
但是這種(真菌)寄生在其他螞蟻身上的成功率其實並不高,
原因是這種偏側蛇蟲草也會受到其他寄生真菌的攻擊,
所以對於蟻群的破壞力也減少了,
而其他的寄生真菌,也有‘抗喪屍真菌’的一些抗體的,
而且它們和其他的螞蟻可以達成互利好共生的一個關係,
那我在之前的影片:白蟻是益蟲裡面有講到的,大家可以去看下
它們是可以把真菌當成是自己的一個花園
然後它就吃它(真菌)不要的東西
然而這種真菌是如何控制螞蟻,然後把它變成自己的傀儡呢?
首先像剛才講的一樣,它只鍾情於寄生在萊式弓背蟻身上,
當這些狍子落在螞蟻的身上,
它就會釋放一種酵素,然後就進入螞蟻的外骨骼,
過後它就會釋放一種化合物來控制螞蟻的血腔。那血腔是什麼?
血腔就是在螞蟻身上的血液輸送系統。螞蟻本身其實也有心臟的,
但是它的血液卻不具輸送氧氣的功能。
由於昆蟲的循環系統,和其他節肢的動物都是一樣的,
屬於開放式的血液循環,並沒有分叉的血管或者是輸送機制,
整個血液的循環系統就是它的體腔,所有稱之為血腔。
而它的血液循環系統主要是有4個功能:
1. 將身體所有的激素,水和養分輸送到其他的地方
2. 將身體的新陳代謝的那些廢物,沒有用的東西排出體外。
那這裡有個疑問?那螞蟻會大便的嗎?會啊~
它還是很有禮貌的那一種,它在巢穴裡面有自家的廁所,
OMG,真的醬厲害!
它就不會到處的大小便,啊。。。它們大小便是一起的!
就一起出來的!哈哈哈
在它們巢穴裡面,它們有一個專屬的‘廁所‘ ,
至於它們把他們的那些大小便會留來幹嘛,那就還沒有人知道
可能是拿來做肥料吧!
而第三,就是拿來維持身體的滲透壓,離子平衡和PH值等等,
第四就是抗逆性(血細胞)
而滲透螞蟻的真菌就會得到螞蟻的控制權,
首先開始它就先咀嚼它主要的那些器官,
然後就開始釋放一種化學藥品控制它的身體,它就會變成‘喪屍螞蟻’,
螞蟻就會不停的抽動,好像抽動醬。。。
就會離開那個巢穴或者離開它的隊伍,
不知道為什麼,它身體好像開了GPS一樣去到森林的底部,
尋找真菌可以生長的地方
然後它就死命的咬著那個葉脈,直到它死亡為止,
這種行為稱之為死亡啃咬。而一旦螞蟻咬著那葉子的時候,
真菌就會大量破壞它身體的結構,並且讓它身體的兩種物質,
線粒體和內質網減少,讓螞蟻不再能控制那個大顎但是卻能固定著。
而它身體的菌絲,就是那種真菌的絲
就會從它的身體慢慢的跑出來,並且固定在樹葉上面
然後經過了4-10天左右,在它的頭部就會爆出一個真菌,
然後就釋放孢子,傳播到其他的地方去,而在一平方的範圍裡面,
最少會有找到20-30這樣的螞蟻。就是給人家變成喪屍螞蟻的那種
那偏侧蛇虫草這種真菌,的確是有可能破壞整个蚁群的,
但是相对地,很神奇的
蚂蚁可以感应到,有中了喪屍(真菌)的螞蟻。
那为了避免更大的灾害,他们就會把它搬出去到遠遠的地方去
你說是不是很神奇?
而在中藥裡面,我們也有吃過一種冬蟲夏草嘛,對嗎?
那冬蟲夏草也是類似這種真菌的,也是寄生在
那個昆蟲的幼蟲上面,它破壞了它內部的所有細胞
但是它外表依然是蟲的樣子,
所以‘冬天是蟲,那它外表就是蟲咯~
然後到了夏天,菌絲就開始從內部長了出來,
從土壤裡面生出了植物,所以叫夏草,外形就像植物
但是根部其實就是死去幼蟲的身體,
所以整個就叫冬蟲夏草的稱呼啦
那全世界一共有600多種這種蟲草的真菌,它叫Cordyceps,
所以不只是螞蟻會中招,其他的昆蟲例如是
甲蟲啊,呃那一個蜘蛛啊~飛蛾啊~還有一個是。。。
蒼蠅,那最近是有人拍到一個寄生在果蠅
就是(吃水果)蒼蠅身上的一些真菌
那個也是蠻恐怖的一張照片
另外一種要說的就是叫昆蟲毀滅者的真菌,
當一隻果蠅被這一個真菌感染的時候,
這種真菌會先慢慢吸收它所有的血淋巴,然後就幫它開始抽脂,
就是吸收它的脂肪,開始控制它的身體,
那接著菌絲就會從它身體裡面爆出來,
然後又是釋放孢子,來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還有一種蜜蜂是可以寄生它的幼蟲進去毛毛蟲裡面,
然後裡面的那個幼蟲就會啃食它的內部
經一段時間就會破肚而出,哇~那個真的是很恐怖很geli的
而另外的一種常見看到,我不懂你們有沒有看過啦
是叫鐵線蟲,它很長的,就是。。。
它可以寄生在昆蟲(身體)的裡面,
上次有看過一個(視頻)就是在螳螂的。。
它控制它的身體去尋找水源,因為那些昆蟲大部分是不會游泳的,
當它進入那個水源的時候,鐵線蟲就會在它裡面跑出來,
然後尋找可以交配的異性。
現在最新的電玩就叫The Last Of Us 2(最後生還者2)
它的故事啟發就是這種蟲草真菌,
裡面的人類被感染的並不是病毒,而是這種真菌,
就類似好像蘑菇的那一種
然而這種人就被真菌寄生之後,就會變成好像喪屍一樣,
它頭上就會長出有些蘑菇醬。。。
那剛剛感染的那一種叫Runners,叫跑者
它其實是還可以看得到你的,因為它蘑菇沒有長到很多
只是它大腦就被真菌所控制了,見到人類就會攻擊,
好讓這種真菌再傳染給更多人,那第二階段就叫做Stalkers,
頭上的蘑菇就越長越多啦,就遮著眼睛了,所有它是看不到你
那每次玩這個Game的時候,
看到它的時候,你就慢慢的動或不能動
就不能跑太快,不然它一咬你你就死了
那我給它要過很多次,就死了了。。。哈哈
因為它身上的蘑菇就越來越多,就剝奪了它的視線
所以就只能憑靠聽覺來辨識,過後就變成了Clicker,
但是迴聲定位就變成很成熟,
所謂的迴聲定位就好像那個蝙蝠一樣
它叫一個聲,然後聽回那個回音就會知道你在哪裡的那種
而最後一個就叫做Bloater,就是比較稀有的品種,
就是肥肥的,全身都是蘑菇的那一種
需要整應該十多年才長出這個樣子吧。
唉喲,扯太遠了~
大自然其實真的是很奧妙的,那如果有一天
這個真菌真的是控制了人類,那麼人類要怎樣去應對呢?
那麼你們覺得,人類對於大自然的破壞,
會亞於這些真菌嗎?會真的比這種真菌更糟糕嗎?
起碼它們不會污染環境,不會戰爭,不會製造垃圾,
不會讓動物滅絕,那麼人類還不是更居破壞力嗎?
那大家真的是好好的愛護這個地球!不要再污染環境啦!
好了!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
就記得訂閱HenHenTV或直接加入會員
來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那你覺得這影片做得不錯,因為即將要公開發售
The Last Of Us 第二集,現在就是等著它公佈,
大概是在六月十九號吧!
到時。。。。呃。。。。應該會。。
通宵玩Game了啦~哈哈
沒有啦~還是要做影片的
好啦!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照片加入gps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有機會跟著 #陳彥博 一天,認識他的耐力與極限。
「我征服的不是大自然,而是自己內心的懷疑和恐懼。」---陳彥博
照片出自
1.《出發‧Run for Dream》圓神出版
2.《陳彥博 Tommy Chen》Facebook
台客劇場透過故事以及紀錄片啟發不同觀點,帶你體驗台灣的精彩。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看更多台客、環保與社會觀察的故事📷
這位台客 https://reurl.cc/NXkMWx
台客環保 https://reurl.cc/5o6xjG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台客劇場在尋找更多有故事的台客🔎
歡迎加入「這位台客」FB社團跟我們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kestory
#這位台客
照片加入gps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旅行的旅行] 行動傳播技術空間中的旅行:#當我們用GoogleMap找路時 / 李長潔 🚎
.
時常有人問我,你每次去日本的那些超級冷門的風景、傳說地點、氛圍氣喫茶老店,到底怎麼找到的,聽都沒聽過這些地方。剛開始,我會查詢中文與外文的旅行資訊,像是旅遊手冊、觀光網站,都是基本工作,可以給旅客一點基本的地理想像,如方位、氣候、規模、人文特色等。接著,我會做一件事—大量地運用google map細查地方資料。
.
地圖,是一種人對空間權力的掌握,當旅人們從地圖繪製者的手中,搶回擁有地圖的權力,這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旅行生活?然而,我們真正因為google map而搶回了對空間的掌握嗎?我們先從紙本地圖的使用開始。
.
▓ #紙本地圖的時代
.
不只是到了旅遊的當下才使用google地圖來找路,而是平常沒事時,就打開地圖滑呀滑,細察預計拜訪的地點,了解地理資訊。不過,在2005年以前,旅行時掌握地理環境的技術大都依賴紙本地圖,旅客與觀光客在出發前,會購買旅遊手冊、旅行文學,透過特定旅行專家與旅遊資訊編輯的視野,來觀看地方(林子廉,2009)。在那時之前,各種「旅遊天書」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加,而銷售量大增。
.
出國旅行度假,不單僅是選好地方、買張機票、然後去就可以說「#這是我的旅行」,旅行的體驗是由生活中的不同媒介內容(電視、廣告、電影、書籍、旅遊手冊,現在還有社群網站)與你的真實旅程所交織而成(Urry, 2002)。當然也包含地圖。
.
地圖是一種地理狀態的再現。我們覺得地圖模擬了真實的環境樣貌,但事實上,地圖是一種「#簡化」、「#挑選」、「#裁切」,尤其是紙本地圖,在有限的平面版面上,地圖的終極目標並不是一比一的還原,而是透過地圖繪製與資料整理,表現製圖者對大地的擁有權、解釋權。
.
在從前的旅行中,我會在行前買一份巴黎的城市地圖,在台灣時就把旅行手冊上看到的景點標示在地圖中;並在旅程中逐一刪除,有時候還會用紅筆將散步走過的路徑畫上,以展示我對巴黎的熟稔程度。基本上,整張巴黎地圖我都畫滿了。
.
▓ #google地圖的出現
.
2005年,Google Map正式上線,一開始只是電腦版,同一年裡很快地推出手機版本,並且加入Google Earth的服務,直至今日,google的地圖是Google公司流量第二大的營運項目。Google Map運用了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地表空間幾何特性以及地理屬性等兩種資訊之資料庫, GIS 中記錄的資料藉由適當的軟體解譯後可重現地表相關地形與地貌,使用者可以免費且自由地在地圖檔上標記並添加註記。這個地圖很快地成為旅行者的最佳找路工具,可以用微觀與巨觀的視野,審視空間樣態(廖酉鎮、陳均伊,2013)。
.
相對於傳統紙本繪製,#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廣泛應用,省卻了實物儲存的難處,也使我們可以在同一空間的地圖上看到不同的主題的重叠和互動,我們更能按照我們的想法,在給定的地圖框架上任意標籤,製作對我們有意義的地圖(Lo, 2012)。
.
Google不斷推出越來越豪華的地圖服務,像是「#交通資訊」、「#街景服務」、「#旅行規劃」,最近更加入虛擬實境的概念,將導航升級成「#AR導航」,透過 GPS 獲取用戶的位置,並使用街景資料產生「視覺定位系統」(Visual Positioning System,VPS),快速辨識周遭地標建築定位用戶位置,並在手機相機中以巨大的動畫箭頭結合街景,藉以更清楚地告知方向。這些方便的工具是積累在行動通訊技術、運算技術與人群使用習慣的大量應用與快速進步上,嶄新的地圖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旅行、旅人與城市的互動關係。
.
▓ #人與機器結合下的旅行:地理媒介
.
人與機器在移動技術空間中,被結合成一種人機複合體,或是Bruno Latour行動網絡理論中的「人—物」,這讓人的體驗更加複雜。你有沒有一種經驗,就是打開Google Map後,隨著指標轉動身體,試圖協調數位與真實的空間方向。或是,跟著導航行走,耳畔響起「向左轉」,就毫不猶豫地走向左方的街道。又或是,最一般的情況下,使用者會打開軟體,了解地理定位下自己與週邊資訊(店家、車站等)的關係。
.
進入到隨身行動傳播科技時代,人與物結合下的移動與定位本身就是一種資訊,這些資訊詮釋了流動空間、網絡連結、移動過程的具體樣態。一方面,機器深刻地鑲嵌入人類的生活世界中,反過來說,人們亦透過機器產生全新、方便、延伸的特殊經驗。這種人機合一、日常鑲嵌的 #地理媒介(geomedia)(McQuire、潘霽,2019),在旅行實踐中更顯鮮明。
.
在Web2.0時代,藉由地理媒介所構連起來的網絡式公共空間,展示了人類時空感知的嶄新轉變。透過行動傳播與數位化的技術,遊歷的地點本身不只是被媒介再現,而是,這些地點本身就是媒介,在程式運算的框架下,人與人、人與城市有了全新的關係:Google Map的使用與資料的積累,很大的程度上,人們利用社會實踐、消費行為與協商互動來定義旅行的地方。
.
例如這次我們旅行到關東地區,特地前往宇都宮吃餃子。在行前我們藉由Google Map的即時資訊決定乘車的方式,查詢車站附近所有的餃子店以及他的評價、照片、菜單,用街景服務來定位自己如何到達要去的「餃天堂」。然後在這家算是有特色的餃子店鋪,我們竟然在餃子裡吃到了一根鋼刷鐵絲,店家也沒有很認真地看待。就默默地打開Google Map說明了當下的狀況,並給予較低的星級。
.
▓ #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
上述的情境是一種建構主義的場境,使用者們可能自知的情況下,#自願參與地理資訊的建構,這稱做自願式的地理資訊(VGI,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Sieber and Haklay, 2015),Google Map的VGI使得人們更有機會參與城市意義的詮釋,在公共參與的意義上,Google Map也是一種社群媒體,它建築在遊客、居民、店家等大量用戶的傳播意向性上。在McQuire與潘霽(2019)的「地理媒介」評斷便提到中,媒介傳播技術、隨身行動和城市地理元素的深度融合,共同造就了「#成為公共」(becoming public)的體驗,打開城市生活的審美維度,同時推動了「成為公共」的過程。城市中的社會關係和權力關係,不再僅僅依據根植於城市空間結構的生活形態,而是更直接地被轉化為主動的「傳播」過程。
.
從知識論的角度來看,Google Map有著三種資訊類型:自然的資訊、技術的資訊與文化的資訊。自然的資訊,如同人們所可以感受到的地形等;技術的資訊則如道路、水系的測量描述;而文化的資訊則指涉各種人類的行為,如駕駛、消費等。透過運算平台,當然也包含IG、FB上的「#社會標註」,像是打卡、分享美照、「#」,使用者、物、與城市風景大量交織成數位形式與真實形式共存的存在,並且在公共性的概念下交往互動。
.
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想像與批判,一個反烏托邦正在進行。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正是地理媒介的延伸,甚至不得不參與地理資訊的建立。當你想要運用導航系統時,其使用者本身正參與著車流量預測的演算過程。當我們行動時,我們也正經歷一種數據式的物化,個人與機器結合後,個人在時空中的所有作為都有可能面臨資本主義的收編,例如在Google Map上顯示個人化的位置性商業廣告。
.
▓ #流動的社群與信任革命
.
旅行者們對Google Map的使用,構成了一種流動與移動的社群,這個社群強調的並非穩定的社會記憶,他們更欣賞獲得片刻的超凡體驗,與享受如遊戲般的過程,在虛實間讓自己更能夠掌握旅行的地方。從Google Map的旅遊嚮導設計就可以發現,Google Map將每一位參與地理資料建構的人們都當作「專家」,這個構想在另一個旅行APP「#TripAdvisor」裡也非常鮮明。你可以在「TripAdvisor」裡分享更多評價、文章與圖片,分享你在移動時的超凡體驗,以獲得「#頂尖攝影師」、「#飯店達人」等等標章,以提高個人體驗的可信度。
.
不過,有批評家認為,我們太容易把Google Map、Google Earth上的作為,理解為一種全景全知的圖像、透明的秩序,甚至是前面討論的參與和賦權的工具(Kingsbury & Jones, 2009)。閃耀著令人暈眩光茫的球體,反映了人類的戴奧尼索斯的妄想,我們狂亂地航行,歡天喜地地喧囂,我們全心全意、不加思索地信任它,卻低估了虛擬世界對真實世界的集體監控。
.
▓ #回歸地方化?
.
不過,站在創用的立場,我還是傾向對科技保持信任。信任研究者Bostman(2017)在《#信任革命》中談到,只有「信任」,人類才能在進程上有超越性的變革。當然,對Google Map的信任早在2010年以後就幾乎被廣大的使用者們接受了,雖然偶而還是會看到我父親打開地圖導航後,然後罵導航太笨,繼續走自己的路。但無疑得,Google Map扮演了旅行實踐的重要推動角色,它把商品、交通、約會與各種推薦搓合起來,讓旅行同時是個人的行動,也是集體的社群參與。也因為這些更加錯綜複雜的信任,旅人們才能獲得更多足以創新生活的服務。
.
回到McQuire的地理媒介概念中,如果傳統大眾媒體帶給旅行者與地方的是一種想像的、再現的、去地方化的全球化幻覺。那麼這些隨身、隨地的地理媒介,像是Google Map,則在旅行者與地方之間形成更回歸地方化的關係,同時還包含了跨文化溝通的實現,透過這樣的地理媒介技術,更能提高人們對差異性與流動性的接受程度,還可以確保城市網絡中與他者共存的技能。
_
_
#參考文獻:
.
1. 林子廉(2009)。旅遊手冊如何影響遺產觀光客對於原住民石柱真實性知覺、旅遊動機及體驗。文化大學觀光系碩士論文。
2. Urry, J. (2002). The tourist gaze. Sage.
3. 廖酉鎮, & 陳均伊. (2013). 讓地圖活過來一 Google Earth 運用於地球科學教學設計之應用. 科學教育月刊.
4. LO, K. H. (2012). 論班雅明式史觀和空間觀: 並以領匯霸權地圖為例. Cultural Studies@ Lingnan 文化研究@ 嶺南, 32(1), 1.
5. Sieber, R. E., & Haklay, M. (2015). The epistemology (s)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 critique. Geo: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2(2), 122-136.
6. McQuire, S., 潘霽(2019)。From Media City to Geomedia: Cross-disciplinary Insights into Information Society from a Pioneering Australian Scholar。資訊社會學研究,36。
7. Botsman, R. (2017). Who Can You Trust?: How Technology Brought Us Together–and Why It Could Drive Us Apart. Penguin UK.
8. Kingsbury, P., & Jones III, J. P. (2009). Walter Benjamin’s dionysian adventures on Google Earth. Geoforum, 40(4), 50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