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次認真地聊我當初想聊的那些
《型男飛行日誌》在九月時從Netflix中被下架了。
這部在2009上映的片,以其劇情、角色、導演與剪輯手法的出色,得到了很多獎項的提名,雖然最終沒有囊括甚至橫掃獎座,但各方給予的好評其實沒有減損它的厚度。
而這部電影在電視台上播過很多次,我卻沒有去看,因為片商的片名實在取的很雷,看起來這部片只是主角耍帥的內容.......好吧,主角確實很帥。
這部片原來的名稱叫做"Up in the Air",中國直譯為《在雲端》,算是貼切;香港則翻譯《寡佬飛行日記》,"寡佬"指得是喪妻的鰥夫,孤獨的老人,後來引申為單身不娶的男人,所以這樣取名是很貼切的。
但台灣片商卻膚淺的緊,見到主角喬治克隆尼是帥哥,又在天上飛來飛去,所以很直觀的叫做《型男飛行日誌》;你說他錯嗎? 好像也沒錯,主角是型男也在空中飛來飛去,但在這種片名裡面我們無法藉以引起對這部片的興趣(除非只要是型男就可以的....)
相反的,原名《Shallow Hal》(庸俗或膚淺的霍爾)的那部電影我們翻譯為《情人眼裡出西施》還相對貼切一點。(中國直譯《庸人哈爾》、香港直譯《豬兜有情人》)
總之,我當時乍看《型男飛行日誌》這個名稱,還以為是在講一個帥哥(機長)飛來飛去找豔遇之類的電影........(但這部片有內涵多了)
之所以我能發現他的內涵,還是基於某些社團人推薦的,看了那個推薦跟幾張裡面的劇照對白,我抱著嘗試的態度,在下架前點開看了。
--------------
當下只覺得這部片確實很有內涵(女主角薇拉·法蜜嘉在片中背面全裸又大露測乳的那一幕更是美的驚心動魄,有線電視台絕對會剪掉的那種......),但在事後細細回想,這部片中"暗合"著很多哲理。
我為何說是"暗合",而非"暗藏"呢?
因為很多時候,編劇的人只是想呈現自己很有創意的想法,卻不知在無意之間將很多哲理一起融入劇情中,然後被不同思想背景的人看到後,基於各花入各眼的情況下,演者無意、觀者有心的發出了這些體會感想。
(例如,一部西方宗教片其中的一些道理,會讓東方宗教的思想者覺得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的領會。)
#那在我眼裡它暗合了什麼哲理呢?
我想先說說這部片的基本架構。(雖然這部片已經十幾年了,但我還是設個防雷線好了)
---------防------------雷------------線----------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電影,基本架構不複雜。主要圍繞著三個人進行,男主角萊恩(喬治·克隆尼 飾)、艾莉克斯(薇拉·法蜜嘉 飾)、娜塔莉(安娜·坎卓克 飾)。
男主角萊恩是一個不婚的單身漢,它對熱愛工作,熱愛工作中的自由,還有這份自由帶給他不受拘束的感覺、四海為家的旅遊樂趣,還有處處留情的方便性。
是的。他在各地移動進行專業度很高的工作之餘,可以跟他看得上眼的美女進行人與人的連結(心靈與肉體都有),但他就如周星馳在《家有喜事》裡所說的一樣 : 「感情就像戰場,贏他是贏定了,但絕不能收容戰俘!」
所以他處處飛行卻也處處留情,大家都能接受這種關係的展開,自然符合台灣鄉民的最高道德標準--不偷不搶了。
這份工作他進行了很多年,一直樂此不疲,且相當專業,直到公司來了一個新進人員--娜塔莉。
娜塔莉是一個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她如同一般大學高材生一般對自己相當有自信,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掌握了普天之下的知識與專業,但實際上卻是"燈下暗",全然不知道自己沒掌握的區塊與盲點何在。
娜塔莉認為自己看出了眼前這個行業別在運作上的缺點-沒有效率。
沒有效率來自於 : 這個公司養太多人在天上飛來飛去,龐大的旅行費運造成巨大成本,移動距離則成為浪費時間跟經費的硬傷;在她眼裡,要開除一間公司的冗員,根本不需要花時間飛到那裏去,跟他面對面講話,只要透過網路視訊,把該講的講完,就能省力省事的達到一樣的效果,從此幫公司省下成本,將"成本"轉換成損益表上的"股東權益"。
這是他的專業所及,但他眼界所不及的盲點則在於.......她忽略了她說話的對象是一個人,是個有血有肉、有感情有回憶、有家累有開銷的員工。制式的問答只能在制度上解決一個人的職缺,但心理面的想法卻是視訊無法顧及的。
(想想線上祭拜神明、線上祭祖、線上探病......是否能取代你心目中親臨現場的感受?)
而萊恩在工作旅途上遇到了聰明成熟的艾莉克斯,她是一個自主的女性,在工作自主、情感自主,身體上也自主;所以她雖然已經有了婚姻與家庭,還是想在工作上放飛自己,在旅途中跟一個自己看得上眼的男人發生關係,保持聯絡......然後繼續發生關係,或與她出遊(聯袂參加婚禮之類的活動)
這是三個人的架構,接下來是這個架構下擦出的火花
----------------------------
人的個性是會改變的,人跟人是會互相影響的,但一般都是價值觀相互影響下的小改(大改通常要遇到重大事故、疾病或災難);這些小改,足以引發蝴蝶效應,造成巨大的改變。
體現在戲中的兩個角色,也是如此。
萊恩在工作上遇到了娜塔莉,其實就是老派工作觀念遇到了摩登工作觀念的革命火花(revolution)。
萊恩堅持自己的工作方向才適合這個職務的運作,他也不斷解釋與親自示範;但挾帶著公司高層授意與無比自信心的娜塔莉,則認為自己的新倡議才能顛覆這個產業,帶來效率與利潤。
於是她大膽的嘗試了,也觸及到她的盲點並迎來了挫折,這改變了她原本看待這個產業的方式與看待萊恩這個老古板的眼光。
但影響是互相的。娜塔莉也回頭影響了萊恩的單身主義。
在娜塔莉的幾次衝撞下,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那種自由方式是否真的是自己要的;而此時劇本的合理性便在此處彰顯.............這個年紀的男人,如果只是因為一個小孩子的三言兩語就動搖了心態,反而顯得不合理了。
所以在主觀上,先前遇到的那個睿智、聰明、甜美可人、身材姣好(真的很好,那個全裸背影跟測乳.......實在經典)的艾莉克斯更讓他興起了想要"定下來"的念頭。
在客觀上,則是萊恩的妹妹結婚,他受邀參加婚禮竟動了想要帶艾莉克斯參加的念頭,而自由的艾莉克斯也真的去了,且相當稱職地當了一回完美旅伴。在良人美伴的相陪與婚禮現場的浸淫下,"定下來"的念頭更是在萊恩的心中下了實錘。
於是,萊恩的中心思想動搖了,他不只放棄了自己揚名於一時的"空背包理論",更在思切交集下直飛愛莉克斯的所在地,想給她來個驚喜與告白。
只是在他看見艾莉克斯的家庭、家人,聽見她對老公說自己只是個"迷路的問路人"後,忽然懂了,也心碎了。
原來自己只是在感情路上的一個"迷路人",而且問道於盲的找到了艾莉克斯............這個過去風流不羈,可能對不起並傷過許多女人心的花花公子,終究也嘗到了"只是玩玩而已"的苦頭。
過去他遵循著"逢場作戲"、"玩玩而已"的規則遊走在各州、各女人之間是多麼的快樂快意,但沒想到自己真心想定下來時,再回頭聽著女方對他說 : 我們只是逢場作戲,如果你還想繼續這樣下去,再來找我...........時,心中想必悵然若失、百感交集了。
該說是報應嗎?
說"報應"太沉重,我想到中國諺說 "獵犬終須山上喪,將軍難免陣前亡",台灣俚語說"菜蟲吃菜,菜腳死";又或是,我們通俗說一句 "夜路走多終遇鬼"吧~
在這個圈子混,本來就會碰到這種事;只是之前自己身在規則中玩的不亦樂乎,但今日想跳出圈子外,卻發現這個規則竟才殘忍至斯。
不是規則變了,而是萊恩的心態變了,變得不能接受這個規則是這個玩法。
-----------------
最後,原本的娜塔莉以為自己可以在工作上改變這個產業與眼前這個自負自滿的男人,甚至在感情上也好好給這個風流不羈的男人一個震撼教育,好起到撥亂反正之功。
但萊恩在工作上沒被影響,被影響的是反而是娜塔莉。一個個案當事人輕生,讓初出茅廬的娜塔莉徹底被擊垮,因而辭職。
而感情上,自己的男朋友也跟自己提了分手,自己以為的從一而終、自此白頭的想法,還在幾次衝撞中頂撞了萊恩的美好理想,卻在一夕之間變成了一個笑話。
萊恩似乎還是不被動搖的那個?
其實,他還是受到了娜塔莉這個小姑娘的影響,卻在心上人的門前狠狠地滑了一跤,帶著百味雜陳的情緒回到高層旅館看著窗外的風景回顧著自己的所有價值觀。
他也像娜塔莉一樣,曾經以為自己是對的。
但事實一樣不如他所想,甚至無法控制的遭受了挫折。
無可掌握、身不由己、事事沒有絕對的對錯,其實就是人生的寫照;這樣的主線交纏,所要揭示便是如此。
#那到底暗合了什麼道理?
佛教中有「四聖諦」(苦集滅道)之說,其中的「苦諦」中又有"八大苦",裡面有三項是 : 相愛別離、怨憎相會、求之不得。
(能看到這邊,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將佛理全部講完,你大概也瘋掉了)
《型男飛行日誌》裡面其實也暗合箇中道理。
萊恩與艾莉克斯、娜塔莉與男朋友,有愛但最後別離;很多員工對公司有愛、對職位有眷戀,最終也要別離;萊恩跟炮友鄰居曾經有愛,但對方成了家,也需別離------這體現了「相愛別離之苦」。
艾莉克斯對家庭有束縛感,卻必然要回家相聚;萊恩對家人有生疏感,且大妹妹對他有不滿,小妹妹對他有所求,最後還需相聚相憎;娜塔莉對萊恩有諸多不滿,見到對方在工作與感情上與自己格格不入,卻因為工作不得不在一起行動...........這體現了「怨憎相聚之苦」。
娜塔莉想要的是穩定的感情、工作的創新、成就與認同,最後皆盡鎩羽而歸;萊恩想要追求那份自己想定下來的女人與愛,最終也在一個巨大打擊下成為泡影;許許多多的公司革員,希望能夠在眼下的工作中養家活口、退休終老,最後仍然被公司革除,甚至還是請外人來開除自己..............這體現了「求之不得之苦」。
一個109分鐘的電影,揭穿了佛理、講遍了人生、演繹了眾生之迷惘、蒼生之苦,實在是結構精實、微言大義的作品。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每個人所經歷不同,所見自然也不同,各花入各眼,你可以看到喬治·克隆尼的帥氣性感、安娜坎卓克的朝氣自信可憐可愛,也能薇拉法蜜嘉的性感、冶豔、知性與美麗的桐體;也可以看看裡面的微言大義、眾生之苦。
是一個細思極恐,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
.
.
#上次9月6號那篇歪樓歪的利害
#這次認認真真的把內容補正
#你們應該習慣了啦
每週一、三、五的晚上10點半,一起看、一起想、有瞌睡蟲一起養。
====
如果文章能合胃口,請記得按讚、分享、追蹤、搶先看。
#設搶先看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253325874890594
#如何將內文跟連結一起分享的步驟請看這裡 : https://www.facebook.com/GeeChungYo/posts/2522891261267386
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kMEenw
無羈小說線上看 在 葉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認識林婉瑜,
是因為我們一起參加了一個作家的交流參訪活動,
記得那是一個要住在外面的,三四天的活動,
所以我跟林婉瑜曾經一起去腳底按摩。
在林婉瑜之前,
我從沒固定追蹤過一個詩人,
(可能蘇東坡跟杜甫的詩會勉強背出幾首)
但她是一個非常非常特別的人,
不只是寫出來的詩,
而是整個人,
是那種讓人想要知道她今天做了什麼的那種人。
林婉瑜最近出版了散文集<可能的花蜜>,
聽她說,因為出版日期是6月18日,
剛好在疫情封鎖當中,
也因為疫情關係,
實體書店都沒有進書。
我好想吶喊:
各位書店的採購們,這不合理啊,
天上的詩神正抓著頭走來走去,感覺不開心!!
以下,如上次訪談艾加凱磊那樣,
我跟林婉瑜也作了一次線上來回的訪談,
分享給你們--
1.
葉揚:
有許多人對於詩人的日常生活,有各種幻想,
是否能談談同時當著詩人的妳,在生活中實際的樣子?
(會問這一題,
是因為不論是當母親或是當妻子,
都是很實際的事,
以我的例子來說,我每天睡醒的第一件事,
就是花時間在廚房裝水,做二十顆冰塊……)
林婉瑜:
一開始被稱為「詩人」其實是不太習慣的,
那是一個穿長袍馬褂眺望遠方的我嗎?
是一個浪跡天涯冒險不羈的我?
有空的時候,我會開車到高速公路兜風,
放眼望去、前方沒車的時候,
把油門踩到底,
把自己喜歡的音樂開得很大聲。
還有我會去買花,一週一次,
買厄瓜多進口玫瑰搭配美國大康乃馨,
進口花卉的飛機都是禮拜一飛抵台灣,
所以禮拜一去可以買到最新鮮的。
厄瓜多玫瑰花瓣多層繁複,
開起來碩大無朋,簡直像牡丹那樣隆重澎湃的感覺!
買回家以後,慢條斯理整理那些花,
搭配顏色、修剪裝瓶,
是讓自己平靜、沉澱的過程。
2.
葉揚:
與妳剛認識時,
妳曾提起妳妹妹生病的故事,
當時讓我印象深刻,
是否可以多談談,
妳的妹妹給你帶來的影響?
林婉瑜:
我的妹妹從小讀書都是第一名,
就連身高都比我高出許多,
她考上台中女中時,
比女中的錄取分數多了二十多分,
不過,後來她因為重度憂鬱和一些心理因素,
沒有讀完女中。
2014年,
我寫了〈世界的孩子〉這首詩,
送給孤單的人。
希望像妹妹這樣流離無依的靈魂可以感受到: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與眾不同的,
都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
都是被祝福的。
〈世界的孩子〉這首詩,有這樣的詩句:
我也是被愛的
被整個世界所愛
被日光所愛
被層層襲來的海浪所愛
被柔軟適合躺臥的草地所愛
被月光以白色羽絨的方式寵愛
被夏夜晚風這樣吹襲
幾乎要躺在風的背面一起旅行
雖然經常
孤獨地哼歌給自己聽
我是世界的孩子
有人喜愛的孩子
(這讓我想起,
羅比剛轉進一個新的幼兒園時,
沒有朋友的時候,
他也經常唱歌給自己聽,
羅比說他唱的都是挪威的森林。)
3.
葉揚:
妳是我心中的好心情作家,
讀妳的文字,能讓人不由自主地愉快起來,
妳曾經感到茫然,人生無以為繼嗎?
林婉瑜:
一開始寫詩的頭幾年,
因為剛好也是我媽媽生病後來過世的過程(罹患癌症),
那時期的我習慣性失眠,挫折感很深。
常有朋友或讀者提到,
我的詩帶給他們溫暖和撫慰、力量和快樂。
在我書寫的過程中,
我創造出來的詩句,
其實首先是安慰、鎮定了我自己。
我創造了詩中的情境,
主要是去擁抱當時有點疲憊、失落的自己。
記得有一次,
妳傳了一篇妳在雜誌上看到的訪談給我,
是性侵受害者談到我的詩,還有手抄我的詩的照片。
偶爾,我會去IG瀏覽讀者分享我的詩文。
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其他人的生命裡產生意義,
那種感覺是特別的。
葉揚:
在壞日子裡,妳都做些什麼事情?
林婉瑜:
20歲的時候遇到困境,
容易陷入長時間的低潮;
現在受困的話,
比較想讓自己冷靜下來,
去分析為什麼不順利、癥結在哪、如何解決。
因為希望自己早一點回到好的狀態。
4.
葉揚:
妳的先生「江」的職業非常有意思,是調查官,
關於這個事,可不可以多說一些呢?
林婉瑜:
當我的親友知道江是「法務部調查局」的調查官,
他們問過、說過的話像是這樣的:
「工作內容會不會危險?」
「可不可以幫我調查某工廠?」
「我想報案。」
葉揚:
哈哈哈,我看到他,
可能也會忍不住想要報案。
林婉瑜:
大約20年前,
江考上「調查局特考」以後,
在展抱山莊受訓一年,
然後分發。
葉揚:
在展抱山莊受訓時都學些什麼呢?
林婉瑜:
法律,射擊,游泳,擒拿,行動蒐證等等……
#好想一家三口去學這個啊
葉揚:
那麼,當初你們是怎麼認識的呢?
林婉瑜:
我們是透過朋友的介紹認識。
我還記得,我和江見面以前,
介紹我們認識的朋友對我透露:
「江先生是公務員,在調查局工作。」
我還擔心地反問朋友:
「他會不會呆呆的?」
朋友回答:
「不會喔,江先生蠻活潑的。」
他做過府會組(市政府和市議會)組長、北區組長。
他們有時去做一些調查工作,
其實是需要隱藏自己的身分,假裝成路人,
所以他不喜歡我在臉書曝光他的照片。
5.
葉揚:
江先生是否曾經在家庭生活中,
發揮他強大的調查能力?
林婉瑜:
因為工作上經常在辦案,
所以拿有關法律的事問他,
他多少會知道,可以給一些蠻實用的建議。
然後他很會找東西,
家裡大大小小一時之間找不到的東西(鑰匙、印章、眼鏡等等),
要他去找,很快就找到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工作上需要去搜索的關係XD
6.
葉揚:
妳的家人理解詩人這份職業嗎?
我不是來自書香世家,
父系家族的長輩或親戚中,
有商人、有工廠主管、有土木工程師、有電腦工程師,
完全沒有藝術創作者或寫作者。
我父親年輕的時候擔任「可口奶滋」餅乾廠的廠長,
他曾經帶我們去參觀餅乾工廠,
對我來說,有一部分童年回憶是充滿餅乾香甜的氣味。
我的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不瞭解文學,
也許可以這樣說:
他們會比較瞭解具體實際的部分,
譬如,我的詩被收入國文課本裡、作為課文,
或者我幫哪個歌手寫了歌,
這種比較具體的事件,
他們比較能理解。
創作的技巧和內容,
比較抽象內在的部分,
他們就很陌生。
葉揚:
家人曾經反對妳當一個詩人嗎?
林婉瑜:
我爸很妙,
我跟他說,
接下來我的詩會和一個電視劇合作,
他立刻問我:
「你要去演戲了?」
完全狀況外。
不過相對的,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
我還蠻享受自己一個人在創作的世界漫遊,
不需要身邊的人更多關心,
也不需要干涉或慰問,
就讓我自己一人去完成它。
7.
葉揚:
妳在文中經常提到自己的三個孩子,
對妳來說,孩子的意義是什麼?
林婉瑜:
其實孩子出生的頭幾年不太適應,
尤其老大知霖嬰兒時期特別沒安全感,
24小時都要看到我,否則就哭鬧。
當她學會爬以後,把她放到遠處,
也會無時無刻朝我爬過來……
那時覺得好崩潰啊,
常在心裡對她說:「離我遠一點啦!」
很想有自己的時間。
她11個月大的時候,
曾經誤吞ㄇ字型訂書針,
送到急診室取出來;
國小時曾經連續發燒11天住院……
現在她高二,身高和我一樣高了,
讀衛道中學的甲班,未來想念理工。
回想他們幼小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
時間慢慢的賦予他們、贈與他們個體的獨特性,
譬如知霖從一個啼哭黏人小怪獸,
變成一個喜歡看英文小說的街舞社社長。
老二貝貝經常被學校派去參加作文比賽。
老三小龍很喜歡數學,
有一次他在一張紙上畫了很多神祕圈圈和符號,
說:「這不是十進位,這是極進位!」
這些都讓我覺得很妙。
我覺得,孩子會帶我們看到不同的世界。
一開始以為孩子會像我們,
後來發現,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個體,
對一件事,他們的理解或表現,
有可能是我們完全沒想過、沒預料到的。
譬如現在看到知霖的物理很好,覺得很神奇,
我以前上物理課都在發呆,
只看得懂課本封面的物理兩個字。
8.
葉揚:
我的孩子前幾天開始上小學了,
他要去的那個學校裡有什麼,
會遇見什麼樣的人,發生怎樣的事,
我們都無法預料。
對於即將要展開新旅程的,幼小的孩子,
這件事妳的想法是什麼呢?
林婉瑜:
我常覺得,
你對羅比說的話、你和他相處的方式,
對小朋友來說是很有啟發性的。
羅比是個幸福的小孩、很有創造力的小孩。
我想到一首我的詩〈童話故事〉。
這首詩對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
提出現代觀點的思考,
曾經被美國Connecticut大學的詩歌翻譯期刊譯為英文,
也收錄在三民書局的國文課本中、成為課文,
我想羅比可能也會覺得有趣:
〈童話故事〉
1
小紅帽最介意的是
她其實喜歡
藍色的帽子
可是奶奶說 女生要戴紅色
2
睡美人蠻累的
只想繼續睡
偏偏就有人一定要來吻她
3
自從村民知道
誠實的樵夫獲得了金斧頭銀斧頭
現在湖底都是
村民們丟的斧頭
4
第一隻小豬 蓋了海砂屋
第二隻小豬 蓋了輻射屋
大野狼從煙囪掉進第三隻小豬家的火爐
所以第三隻小豬的房子
成了凶宅
5
青蛙王子不太適應 和公主的婚姻生活
他想變回從前那隻青蛙
那隻單身的青蛙
6
放羊的孩子大叫︰「狼來了!狼來了!」
只是這次
沒有任何人相信他說的話
狼慌張的跑到同伴身邊說︰
「怎麼辦?我剛剛看到一個人類!」
7
龜兔賽跑的獎品是
一箱紅蘿蔔
所以烏龜又從終點慢慢的 把紅蘿蔔扛回去
交給在路邊睡覺的兔子
#好有意思的詩
#想到烏龜爬半天最後得到紅蘿蔔
#那無奈的感覺如此鮮明啊
後記:
除了詩以外,
我也很喜歡讀林婉瑜跟孩子的紀錄,
比如說:
她的大女兒知霖曾經在週記上寫過:
又要段考了,好煩喲,
如果段考是一個人,
我要揍爆他的臉。
還有小龍喜歡一個女同學,
他的說法是:
那個女同學的臉可愛,
肩膀也可愛!
這些文字都收錄在她的新書〈可能的花蜜〉中。
而自從林婉瑜講述了她離世的母親,
不瞭解文學但很支持她的父親,
她與三個孩子的奇妙笑語,
跟調查官之間的愛情鬥智,
她就成為我,
無論如何會繼續追蹤的創作者。
最後分享我特別喜歡的,
關於林婉瑜在婚前去相親時遇到的故事:
F男:
他是和媽媽一起出現的,
他遞上名片自我介紹,
可能因為我說話的聲音小,
每當我回答什麼,
他媽媽就會把頭壓低、把臉湊過來,
想聽清楚我說的話。
短暫半小時談話,
氣氛因長輩的過度關心而緊張了起來,
只要男人說了什麼,
他媽媽的眼光就掃射向我,
等待我的回答,
並且不時湊過來看我的表情,
像是分析我的話語成分般審視著我。
我想到電影《Men in Black》裡的「雙頭男」,
F男脖子上也有兩個頭啊,
大頭是他、小頭是他媽媽。
如果F下次約我見面,
他媽媽一起出現也不用意外。
一起看電影的話,
想必他媽媽的頭會湊過來吃他的爆米花、喝我的可樂。
#可能的花蜜 #林婉瑜
#這本可愛的書歡迎大家上網路書店支持喔
無羈小說線上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狗兒的療癒力量 #少年與狗
#不說話的陪伴力量 #羈絆
.
如果有一天,有隻狗兒出現在你的生命故事裡。
接下來的故事,會怎麼發展下去呢?
.
這次與大家分享的這本小說《少年與狗》,故事背景是二〇一一年日本的311地震後。貫穿整本書的主角,是一隻狗兒。本書以小說的形式,描述了這隻狗兒與六位不同背景的人之間發生的故事。
.
看完小說後發現,本書講的不僅是「狗與人的關係」,六段故事背後,都有著更大且值得討論的議題。從犯罪者、失和卻不願離異的夫妻、以身體謀生的性工作者、罹癌而不願就醫的人,到緘默不語的小孩⋯⋯各種人生故事裡頭,其實都有著不為人知的「不得已」。沈浸在這六段故事時,我們更有機會去看見這些可能未曾有機會說出口的什麼。
.
此外,整個故事最讓我感動的,則是主角狗兒在不同故事裡發揮的「陪伴力量」。
.
在探討人類健康狀態時,除了生理、心理與社會因素之外,有學者認為「靈性」也是重要的一環。我對靈性的初步想像,本來還停留在宗教、藝術、大自然與美感等領域。但看完《少年與狗》後突然發現,會不會,其實貓咪、狗狗或其他生物,也正在許多人的生命裡,扮演著靈性福祉的來源呢?
.
在與這些生命共處時,人們感受到的是「連結」。或者,是我們自顧自地,用人類的觀點,感覺自己「被理解了」。在這本小說裡,主角這隻狗,不斷用著合宜且讓人感覺舒服的方式,不透過語言,提供了不同主角在他們那段時光裡最需要的陪伴。
.
在故事中,這種「不說話的陪伴力量」時常比「身旁人類話語的陪伴」還更具力量。撫摸狗兒得到的生命力,與狗兒的感受共感⋯⋯這些超出言語的連結感,在這部小說的劇情中,不斷地出現,也默默地改變了許多主角的人生故事。
.
時常,我覺得貓、狗牠們在提醒我的是「活在當下」。但《少年與狗》這個故事則提醒我,不同生物還可以告訴人類的是,更多種「陪伴」的可能。
.
我會把這本書視為一部療癒小說。讀者會在六段生命故事裡,看到許多似曾相似;未必是自己,也可能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人身上。但我覺得,本書真正療癒的所在,是人與狗兒的羈絆。透過這羈絆帶來的力量,讓許多人生故事有機會被轉化、翻頁、改寫。
.
誠摯推薦這本小說,給此刻心情悶悶的你。願這本小說,能陪你找回一點暖意。
.
--
.
🏃《少年與狗》🦮
.
作者 #馳星周 為日本北海道人,畢業於橫濱市立大學。一九九六年以《不夜城》一書步入文壇,獲得第十八屆吉川英治文學新人獎、日本冒險小說協會大獎等。一九九八年更以《鎮魂歌─不夜城Ⅱ》榮獲第十五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一九九九年以《漂流街》榮獲大藪春彥獎。著有多部小說作品。本書由 采實文化 發行。
.
在看似無盡的黑夜裡,那些受傷、孤獨與迷茫的人們所依偎的──是一隻狗。2011年秋天,距離那場大地震已過去半年。
.
大地震後家破人散,主角狗狗多聞為了找到主人,在路途中和各式各樣的人相遇。這些人各自處在人生的谷底,透過與狗的相處得到心靈上的療癒與救贖,也都和狗有了深厚的情誼。多聞之所以出現在他們身邊,似乎不僅只是偶然⋯⋯
.
《少年與狗》
.
📖小說線上試讀 https://reurl.cc/5oyy6G
📖博客來獨家夜空版書封 https://reurl.cc/Gd2rVx
📖誠品追憶版獨家書封+作者限量親簽 https://reurl.cc/WEQzp9
📖誠品追憶版獨家書封 https://reurl.cc/jqZa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