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心情好還是心情壞,又或是用餐之後,總想來點甜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吃「糖」會讓人開心啊!
這是真的!內科專科劉漢文醫師曾指出「當攝入糖後,會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使大腦產生愉快的感受,而如此美好的回饋作用,更讓人越發喜愛甜食」。人類的舌頭與口腔中,佈滿了由不計其數的味覺細胞所構成的味蕾,當吃進甜食,糖份便會誘使舌上的甜味接收器啟動,傳遞大腦皮質向大腦內發出獎賞信號。再進一步說明,也就是吃甜食後,大腦中的多巴胺神經元就會分泌多巴胺,這是能讓人感到愉悅與幸福感的物質。因此,許多人才會對於甜食,總是毫無抵抗能力!
早在兩千多年前,東方飲食文化中,即有用「飴」的紀錄。在當時「飴」指的是麥芽糖。在古代,「糖」是貴族才能享用的上等奢侈品;而時序至今,糖已成為稀鬆平常的調味料。生活中常見的食用糖,指的是「蔗糖」,依據純度的由高至低可分為:冰糖(99.9%)、白砂糖(99.5%)、綿白糖(97.9%)和赤砂糖(亦稱紅糖或黑糖,89%)。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建議,每日攝取糖量應在總熱量5%以下,也就是不宜超過25公克(6茶匙),以免肥胖症、蛀牙、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文明病上身
「糖」對人體而言,若適量補充,除了心情會暫時變好之外,對於避免血糖過低、脫水、虛脫,也有一定的助益。但吃糖容易上癮,一不小心就會超標,過量的糖份便會在體內轉換成脂肪,提高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使思緒運作遲緩,進而使工作或生活品質受到牽連,且幸福感過後,常伴隨而來的是焦慮與失落,易呈現令人不安的精神狀態。「糖」更是誘發多種疾病的源頭,像是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過敏、多種癌變、臟腑發炎與衰老等,甚至還可能因此招致失智症發生!如今社會進步安逸,能生活無虞且三餐溫飽,但也有人為了滿足口腹之慾,反而出現營養過剩現象,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若想擁有健康,就要理性避瘋糖!以下匯集「9種健康代糖」我們一起來好好認識!若想嚐點甜頭又不傷身,那就善用代糖來妝點美味吧!
❶椰糖
由椰子花汁液萃取出的糖份,是東南亞國家主要的食用糖。因其升糖指數相較於其他糖類低,近年在歐美興起以椰糖取代傳統糖類的健康趨勢。且無經過繁複的加工過程,因此能保留16種豐富氨基酸,像是谷氨酸能補充維持腦部功能所需的神經傳遞質;天冬氨酸可促進新陳代謝、抗憂鬱;蘇氨酸則可維持蛋白質平衡;絲氨酸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有助益
❷菊糖
亦稱菊苣纖維或菊粉,經美國FDA 認可為可溶性纖維,存在於植物的細胞中。菊糖是一種天然的多醣體,由許多種植物製造,被認為是一種可溶性纖維。其在消化道中,可作為細菌的食物,進而維持腸道益生菌健全。且通過腸胃時,不會被人體吸收,並可幫助腸道蠕動,讓食物快速從腸道通過,以減少熱量吸收。而其排出人體時,還能一併把週邊食渣帶離,進而改善便祕。菊糖(Inulin)與甜菊糖(Stevioside, Stevia)是不同物質
❸木寡糖
又稱木聚寡糖、低聚木糖,係指由2~10個木糖以糖苷鍵連接而成之寡糖的總稱,是近年來新發現具有益生性的一種低消化性寡糖。木寡醣較果寡醣具有強抗酸性、耐熱性及安定性,實驗結果顯示於pH值2~10之飲料中,或置於100℃ 下,木寡醣仍安定,對於一般食品加工上更適於飲料、烘焙等食品
❹果寡糖
是以蔗糖為原料經酵素加工而成的大分子醣類,難被人體吸收利用,又具水溶性纖維素特性,且無熱量負擔。一般市面常見是以果寡糖糖漿作代糖販售,其甜度約落在砂糖的30~50%。能有助雙叉桿菌及嗜酸桿菌等腸內益菌的繁殖,抑制壞細菌增生,幫助排便,可提供腸道有益菌所需養分,亦有助比菲德氏等有益菌生長,以維護腸道健康,而增強抵抗力
❺甜菊糖
亦稱為甜菊素、甜菊醣苷,是從菊科草本植物甜葉菊(又稱甜菊葉)中提煉出的糖苷。最早由南美洲先民開始應用,具高甜度、低熱量特點,且甜度是蔗糖的近300倍,熱量卻只有蔗糖的1/300,其對熱穩定,且不引起血糖波動,被作為食品甜味劑使用
依照低至高的加工的程度,又可分為三種狀態
1.綠葉甜菊葉(Green leaf stevia)
2.甜菊葉提取物 (Stevia extracts)
3.甜菊葉甜味劑 (Altered stevia)
❻木糖醇
木糖醇是常從白樺樹、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一種天然植物性代糖。在口腔中會產生清涼的口感。木糖醇難以被口腔中的細菌分解產生酸性物質,因此不易引起蛀牙,所以常被應用在口香糖、牙膏、漱口水、糖果等。木糖醇食用後仍會產生熱量,熱量比蔗糖略低,約1克有2.4大卡,甜度則與蔗糖相當(約為蔗糖的90%),其對血糖影響較低,所以也被糖友納入使用。成人一天攝取不超過90克,單次攝取不宜超過50克(兒童建議攝取量約為15克內)。但對狗具毒性,因此毛主人務必當心
❼甘露糖醇
又稱木蜜醇,是一種白色結晶固體,外觀與甜味如同蔗糖。屬於己六醇,為脫水劑的一種,可作為利尿劑,也可作為甜味劑。1公克可產生2大卡熱量,甜度約為蔗糖的70%,常用於無糖糖果或果醬,麥芽糖、口香糖之防粘劑
❽山梨糖醇
山梨糖醇亦稱山梨醇,是一種天然的植物甜味劑,口感具清新感,常被用於製造口香糖或無糖糖果。熱量每1克約2.6大卡(約蔗糖的65%),甜度則約蔗糖的一半。代謝時不需要胰島素即可直接進入細胞,不易引起血糖上升,但建議每日攝取上限為50公克內
❾赤藻糖醇
是存在於葡萄、梨子、醬油、味噌、清酒等發酵食品中的天然糖醇。約為蔗糖70%的糖度。不含熱量,亦不造成蛀牙。不會使血糖或是胰島素上升,也不造成腸胃不適,因在小腸就被吸收了,不會送至大腸。可高溫烹調,適合烘焙,但大量使用易產生些微涼涼的後味,若遇此情況,可磨粉或減量試試
✴️代糖是什麼
代糖意即糖的替代品,又稱甜味劑。可用來增加食物的甜味,其熱量相對低,可降低對血糖上升之幅度。因不含碳水化合物,所以不會影響血糖水平,可增添食物甜味,亦適合糖友應用。又因其熱量近乎零,過重者亦適合食用,以減少熱量攝取。代糖主要分為二類,分別是營養性的甜味劑(可產生熱量)及非營養性的甜味劑(無熱量)
➡️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會產生熱量,但每公克產生的熱量比蔗糖低。例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赤藻糖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椰糖、菊糖等等
➡️非營養性的甜味劑:
食用後不會產生熱量,又稱為「人工甘味劑」。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使用的非營養性的甜味劑有:阿斯巴甜、糖精、醋磺內酯鉀、蔗糖素、甜菊精、甘草素、索馬甜、甜精等等。飲用含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會改變腸道內的環境,影響腸道內微生物的生存。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攝取過多人工甜味劑會增加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
✴️代糖停看聽
⚠️因果寡糖難消化,多食易引起腹脹、腹瀉情況,一天建議最多攝取約28公克內為宜
⚠️果寡糖攝取後血糖值不會增高,也不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因此糖友可適量攝取,以增添用餐風味
⚠️阿斯巴甜是由笨丙胺酸和天門冬胺酸構成,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少量即富甜味且熱量少,但其不耐熱,加熱便失去甜味。用量為每人每公斤體重攝取不超過50公克,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攝取不超過3000公克。攝入阿斯巴甜是安全的,而糖友適量攝入阿斯巴甜對血糖無大影響,但仍應以主治醫師指示下食用為宜
⚠️代糖的種類及產品繁多,應注意不用於低血糖治療,並注意是否可高溫烹調及每日食用量。如山梨醇,若一日攝取大於10公克就可能腹瀉,一般代糖則掌握不超過50公克。而代糖食品雖熱量較低,但其熱量仍不可小覷,仍需掌握食用量,以免造成身體負擔或傷害。特殊體質或病況者,更應事先諮詢專業醫生後,再行食用為宜
⚠️木糖醇與木寡糖相同嗎?
木糖醇(xylitol)與木寡糖 (xylooligosaccharide)是不同物質。木糖醇是木糖經醇化而成的單醣,具抑菌性,可弱化口腔酸化的細菌孳生,而達到防蛀牙作用,亦可作為食物防腐劑。木寡糖是人體有益菌代謝時所需之碳源,像是雙歧桿菌對其利用率就很高。雖能不受壞菌影響,但並無預防蛀牙之作用。而兩者都因不造成血糖波動,所以糖友可適量應用
#凱鈞有食力
#9種健康代糖
無糖口香糖致癌 在 阿斯巴甜致癌零卡可樂還能喝嗎#代糖#無糖飲料#無 ... - YouTube 的必吃
代糖#無糖飲料# 無糖口香糖 #甜味劑#無糖可樂. ... <看更多>
無糖口香糖致癌 在 謠言指揮部- 「EXTRA無糖口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 的必吃
「EXTRA無糖口香糖」標榜不會引起蛀牙, 因為其配方中不加蔗糖而係使用不為口中微生物利用代謝之甜味劑阿斯巴甜,該甜味劑在各國皆為准用之食品添加物,其食用安全性據 ... ... <看更多>
無糖口香糖致癌 在 [討論] 別被誤導了!! - 精華區NCHU-AGR01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有些網路謠言,還是別亂傳ㄉ好......
網路傳言ㄉ影響真是無遠弗界啊...........
Q1「EXTRA無糖口香糖」含阿斯巴甜,會致癌?
「EXTRA無糖口香糖」標榜不會引起蛀牙,
因為其配方中不加蔗糖而係使用不為口中微生物利用代謝之甜味劑阿斯巴甜,
該甜味劑在各國皆為准用之食品添加物,其食用安全性據相關之研究報告顯示,
並未有影響人體健康之情事。
Q2「口對口方式喝礦泉水」不安全?
網路上所稱口對口方式喝礦泉水,會引起喉嚨痛乙事,
在一般飲用情況下不會發生,
惟為正確飲用礦泉水,最好注意
1.用杯子分裝飲用。
2.開封後儘快喝完。
Q3同時食用維生素C及蝦會產生砒霜?
一、衛生署函請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查詢相關文獻,
並無發現任何有關維生素C引起蝦類中毒的醫學報告。
另該中心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如蛤、牡蠣中雖含有砷,
但大部分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佔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達百分之九十九,
而有機砷可以很快排出體外,幾乎沒有毒性。
無機砷(包括三價砷及五價砷)確實有毒,
若蝦含量以4ppm計算,欲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二十毫克,必須吃下五十公斤的蝦。
二、在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
或許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
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與五價砷量甚低,
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
Q4「食物中毒喝優酪乳」會解毒?
這種說法應是來自微生物學的理論,以優酪乳內的乳酸菌造成腸道環境內優勢,
以期抑制其他有害菌的生長,但並非對已發生食物中毒者有助益,
尤其食物中毒有很多種,其病因除細菌外,尚有化學物質、天然毒素等,
故發生食物中毒喝優酪乳可解毒的說法不正確。
Q5玻璃瓶的醬油沒有防腐劑,塑膠瓶裝的醬油有加防腐劑?
醬油產品是否使用防腐劑,完全由製造者設計配方時決定,
只要添加防腐劑的種類及用量符合衛生署公告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就不致影響民眾之身體健康。
至於玻璃瓶裝或塑膠瓶裝並不影響醬油之生產方式,故網路上之說法並不正確。
Q6「蜜餞、金針、果糖」含高量二氧化硫,會造成氣喘?
市售蜜餞、乾金針、果糖,為減少加工過程所造成之褐變現象或延長保存期限,
業者多會使用二氧化硫、亞硫酸鹽,依據相關科學研究報告顯示,
該等添加物對一般人並無長期食用安全上的疑慮,
但有氣喘體質或病史者,食用含有該類添加物的食品,則較易引發其氣喘症狀。
該類添加物並不會使正常人變成氣喘病人。
Q7台灣45%的花生都含有黃麴毒素?
花生若收獲後貯存藏於潮濕高溫環境,就有可能長黴(黃麴菌)而生成黃麴毒素,
國內農民對此已有深切體認,衛生署以往檢驗國產花生,
極少發現有黃麴毒素問題,至於進口花生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會負責檢驗,
若發現有黃麴毒素問題,亦不會准其進口。
Q8紙盒裝牛奶含有紙盒殺菌用雙氧水的殘留?
市售紙盒裝牛奶產品中,為使保久奶產品得以達長期保存,
在進行無菌包裝時其紙盒先以雙氧水殺菌,然後加熱使雙氧水逸散,
最後裝入已加熱殺菌的牛奶,因此牛奶中已無殘存的雙氧水。
Q9蔬果殘留農藥用水洗不掉?
這種說法不太正確,蔬果所殘留的大多數農藥,
都可以大量清水沖洗或換水浸泡的方法而去除大部份,剩餘之少量殘留農藥應不致危害
健康。
Q10在台灣,海鮮儘量不要吃,如果要吃也要吃小尾的?
在台灣所販售之海鮮,來源及種類繁多,除養殖者外,也有近海及遠洋捕獲的,
目前尚無法獲致「大尾較毒」之結論。
如果僅因懷疑海鮮受污染,而不吃所有海鮮,實為因噎廢食之舉動。
Q11三色蛋是高風險的中毒食品?
「三色蛋」是由皮蛋、鹹鴨蛋及雞蛋一起蒸熟製成,因此只要是注重食物調理之衛生,
其引起食物中毒的風險,無論自助餐店或其他場所都是一樣低的。
Q12泡麵保麗龍碗會釋出怪物質?
保麗龍(polystyrene)材質不適用於盛裝高溫(尤其100℃以上)之食物,
在衛生署公告的「食品容器、器具、包裝衛生標準」中已有所規範。
Q13胡椒最容易生長細菌?
胡椒一般正常儲存的方式,係將乾燥的胡椒存放於瓶中密封,使用時適量倒出,
以此種方式,是不易滋生細菌。至於泡水過夜自然會有微生物滋生,
故保存胡椒的乾燥是非常重要的。
Q14茶包標籤勿泡茶水,以免標籤上的色素溶入茶中?
正確使用茶包應將標籤留在茶杯外,以方便沖泡後取出茶包。
茶包標籤不小心泡入茶水時,因其印製圖案使用之人工色素應該為油溶性或不易掉色者,
因此尚不至於會有明顯的色素溶入水中。
當然為避免不必要的風險,泡茶時應注意不要標籤一起放進茶水中。
Q15吃半熟的蛋會致命?
本案中所稱半熟蛋內之有害細菌,應該係指沙門氏菌,
如果蛋雞的卵巢受到沙門氏菌感染,則其生產之雞蛋內部可能會染有沙門氏菌。
然而國外發生食用蛋品而致死之案例,均是病人或老人(身體狀況較弱者),
一般人如食用污染沙門氏菌之蛋品,最多僅會引起食品中毒症狀。
另依據歷年來抽驗結果,台灣地區產銷之雞蛋並無檢出含有沙門氏菌之情形。
Q16加味礦泉水,大多含有甲醛?
經查本案純粹係屬網路惡作劇,毫無依據。
Q17可樂+味精=FM2?
一、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查詢相關文獻,
並無發現任何有關同時食用可樂與味精等食物會形成興奮劑之醫學報告。
二、混合可樂與味精、可樂與蘋果西打、保力達P與蘋果西打、可樂與啤酒等飲料,
並不會產生興奮劑成分,更不可能產生鎮靜安眠劑FM2,
且與飲料成分是否含有胺基酸無關。
Q18可樂+烤肉=骨癌?
並無相關之科學資料顯示烤肉時搭配可樂會有導致骨癌的危險。
Q19大聯盟與休閒小站的珍珠奶茶會喝死人?
經查本案純粹係屬網路惡作劇,毫無依據。
Q20豬脖子肉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
一、有關多吃豬頸肉是否會破壞免疫系統,因少有此類報告,尚未有實證。
二、凡取得CAS、GMP認證之食品,因該類食品均對原料嚴格管制,可安心選用。
Q21市售「將軍」、「統一」、「統一瑞穗」及「台糖」鮮奶含有磺胺劑?
一、本案網路消息並非該研究院環境與職業病研究組之研究報告。
係民眾接獲電腦網路上來源不明之鮮奶檢驗報告,私下加以傳送。
二、本案國家衛生研究院環境與職業病研究組已分別對相關廠商所蒙受之困擾與不便,
以書函致歉。
三、有關酪農使用磺胺劑、抗生素等,係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管。
一般情形下自乳牛擠出之生乳原料均需符合規定始可加工成為乳製品。
四、一般牛乳之最終產品准許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中磺胺劑之用量為0.01ppm,
也即市售牛乳製品只要不超過其限量標準,其衛生安全是不用擔心的。
Q22易產生致癌病毒的食物?
一、「一定要吃新鮮的食物」、「烤的,有焦的部分都要去掉」、
「馬鈴薯發芽就有毒」等,已屬一般正確認知。
二、「用烤的玉米不能吃,百分之百有毒」:
只要將烤焦的部分去掉,食用烤的玉米並不會影響身體健康。
三、「香腸、熱狗都是致癌物」:該二項肉加工製品常溫保存者,
易有肉毒桿菌生長,業者為保存及保色之目的,常會使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類食品添
加物(該等添加物可能使致癌之風險增加),然而業者如依據本署公告之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規定添加,則尚無危害健康之疑慮。
四、「吃花枝、魷魚就不要吃紅蘿蔔」:並無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指出。
五、「莖類的植物發芽就有毒」:
目前除發現馬鈴薯發芽會產生毒素,依現今研究資料,
其餘莖類植物並無類似報告。
六、「綠茶、養樂多、大蒜可防癌」等均未經科學研究正式評估確認。
七、國人飲食主要應依照本署所訂定「每日飲食指南」及「國民飲食指標」
並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在六大類基本食物中選吃需要的份量、
多吃生鮮食物、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不偏食也不過量)、儘量選用高纖維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少油少鹽、飲酒要節制等,均為維護健康、預防疾病之重要飲食準則
。
八、八十九年十月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公佈之「十五條守則 讓你遠離癌症」資料摘要:
預防癌症,飲食中應
1.食物以植物性食品為中心,多樣攝取。
2.多吃蔬 菜與水果。
3.穀類、豆類、根菜類每天至少攝取600至800公克。
4.最好不喝酒,男性每天以兩杯,女性以一杯為限。
5.牛、羊、豬肉每天攝取80公克以下,多吃魚、雞肉。
6.控制動物脂肪攝取量,適度攝取植物性脂肪。
7.食鹽成人每天六公克以下。
8.多吃生鮮食品,少吃罐頭食品,長期保存的食品易生黴菌,
花生產生的黃麴毒素,即使少量也會致癌。
9.少吃加工品或添加物。
10.不吃燒焦食品,燒烤食物時烤焦的部分最好不要吃。
11.少吃營養品、補品,飲食只要獲得均衡飲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
根本不用再「補」,補過頭很可能喪失防癌能力,或甚至促進癌症。
另外除了飲食控制外,保持適當體重、經常適度運動及戒菸等,亦均應予注意。
Q23吃御便當變成木乃伊?
本傳言應屬網路惡作劇,毫無依據。便當為即食性食品,不可以添加防腐劑。
本傳言中提及的御便當係在製造、運送過中以良好品管及低溫管制達到食物保鮮時效,
並無添加防腐劑情形。
--
一個人的氣度可以決定他的身段;
一個人的身段可以決定他的格局;
一個人的格局可以決定他的成就;
一個人的成就可以決定他的價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20.223.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