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瑪浪板長期測試小報告
Finesurfcraft 板型:40 ounce
#相信讓你成為一位believer
品牌: finesurf craft by andrew warhurst
削板濕: Andrew Warhurst
板型:40 Ounce(40盎司)
尺寸:9’6”
材質:poly
削板濕資訊:IG: #finesurfcraftbyandrewwarhurst
價格含稅:NT48000
削板濕Andrew已經在業界超過16年頭
各大廠打拼很久後回到家鄉成立自己品牌
從短板、mid length 到三舵長板以及最經典的單舵長板都有特色
自己這張是經典40 Ounce
核心觀念為對古早加州風格致敬的作品
後續很多板型也都從此延伸
當初挑它就是希望透過傳統單舵長板
學習慢與鬆的風格
板身做工:
用色大膽,它色膏很通透適合大面積單色
可以很現代、可以很粉嫩、可以很女孩兒
#非常紮實
bing是復古派取向愛的細節控
MT色膏多到看不出玻璃纖維布
比湯瑪士年輕些、只是渲染不是它長處
特色:
比同尺寸其他品牌輕的重量
寬大又薄的板頭
非常長又深的板底凹槽設計
比想像中經典板型更翹的翹度
很利的板緣
很薄的方形板尾
很厚實的紅木龍骨
原廠fin設計剛好塞滿那個洞,緊緊的
感想:
入手接近一年、是真正長期測試
從沙灘到定點礁盤、大風到鏡面
腳踝到大浪、台灣各地都經歷過
各種丟板強度測試沒問題
40盎司很適合大些的浪尺寸
不挑風或皺皺海相
越有力捲的浪壁越能發揮它板頭抬升效果
沒這麼重的板身讓他有很好帶動的空間
反應在這麼長的尺寸中是最快的板型
#適合各種風格浪人接觸九呎六世界
玩法:
單舵長板主要分兩大方向路線
一種是頭大尾巴小 (noserider)
一種是頭小尾巴大(pig)
前者速度快需要減速技巧多適合定點浪型
後者速度慢需要移動製造速度適合沙灘浪
40盎司就是前者
起乘之後只要站在板身中段
剩下的就讓它自己跑
視情況調整身體前或後
身體是微調、腳步再配合
例如跑太快的時候
兩腳夾緊、上半身往後
還是太快
前腳向後交叉等著就是減速
確定跑過頭直接兩步後退配合身體切回
這樣的細微調整在40盎司上面不斷出現
也是不斷透過練習給你反饋的好老師
搭配10吋單舵
偏寬又大的板頭讓重心在前段
即使翹度大也容易追浪下浪
翹度大的好處是不怕抖浪或晚起乘
非常利的板緣50/50設計
#起乘後需要更多等待
浪壁拉起來才能咬住
如果不等待會一直往前跑
板緣沒咬住要走板會不停下墜
上上下下的加速動作對它是無用浮雲
移動到板頭附近自然爆炸快
寬大又薄的板身穩定性100分
在上面前前後後安定感過人
左右可以利用的面積很大就是塊塌塌米
好練習腳步移動的魔毯概念
浪壁位置選擇正確後
板頭會持續給出明顯抬升作用力
就算被白花蓋住依然可以穩定向前
薄又寬且角度利的板尾配合速度容易出現
對應蓋的快浪也可無畏lip
#是9‘6領域中全方位板型
適合浪況:
#對浪況非常不要求
各種尺寸浪型海相都玩的盡興
有經驗的浪人可以拿它玩大浪
推薦對象:
#講究cp值的消費者
這價格帶來的高品質年輕外觀不容易
對單舵板有興趣又怕太重玩不動
有單舵板卻沒對應大浪或反應快的板型
評分:
每項滿分10點,各評比互有衝突非越高越好
僅方便做另種判斷跟比較
容易上手度:7 (寬大板頭要習慣重心在前)
板控炫耀度:8 (顏色挑對應該10分)
購買難易度:3 (這價格根本佛心)
強壯堅硬度:7 (紮實尤其紅木龍骨)
板頭駕乘度:8 (會一直往上托著你)
甩來甩去度:6 (少數可以甩的9‘6)
藝術收藏度:7 (質感真心好)
奇耙耐玩度:6 (可以玩很久的老師級)
脫手保值度:8 (物以稀為貴、大家都不脫手)
攜帶便利度:3 (長又poly製要特別呵護)
總點數:63
很有澳洲風格的經典復古單舵長板
台灣區代理聯絡方式:
IG:#namiarusurfstudio
FB: 有浪嗎海浪工作室Namiarusurfstudio波あるサーフィン
華仔對各板型的特色與玩法體驗更深
直接請教的收穫絕對滿滿
這影片之前在漁光島拍的
讓我消費一下卡斯
他那天第一次玩這麼長的單舵也是輕鬆寫意
偏輕的重量真的很出色又關鍵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SenzaACappel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廣東歌 #香港音樂 #樂壇已死 第五年的【串燒廣東歌】 多謝你們今年讓SENZA的無伴奏合唱音樂走入主流樂壇 53首歌,有你最喜愛的、也有我們最喜愛的, 表演者也好,製作人也好,聽眾也好, 只要我們一日不放棄,香港樂壇都會似亞視般永遠存在。 ????????, ????????! ----...
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設計師故事:【一支鉛筆的花花世界】
你有認真思考過,其實什麼為之「有用」與「無用」? 何解人們以「無用」作為責罵他人的形容詞,而有些父母希望子女成為「有用」的人?
我們生而為人,是為了擁有工具價值而存在嗎?「有用」與否,又由誰判斷?
她憑著一雙巧手,利用他人眼中的垃圾--鉛筆屑,變出了無數朵小巧花朵,絢爛色彩由中央逐層往外擴散。
那平凡的一天,三澤遙如常削著鉛筆,發現那些鉛筆碎屑的形態就像花朵。她靈機一觸,先行製作漸層色彩的紙張,試驗各種由深到淺的顏色配搭,白色底色讓花朵更見輕盈。然後,仿效鉛筆的形狀及結構,再以刀片順應弧度把筆尖削成薄片,美麗小巧的「紙花」作品就此誕生。
日本設計師三澤遙(Haruka Misawa)相信,探討設計的可能性就是她一生的課題。
她心思細密,經常透過藝術思考生活,而纖細的作品讓觀者想像藝術家思考和創造的過程。
三澤遙是武藏野美術大學的室內設計系畢業生。她素來熱衷於紙藝創作,創作了紙藝作品《紙之花》與《紙的飛行體 》及相關展覽。畢業後,她曾就職於位於日本之原研哉設計工作室,創作靈感亦因此受到原研哉的簡約風格所影響。
削鉛筆時微細的角度與力度差異,會創造出不一樣的紙藝作品。而三澤遙另一作品《水中風景》,三澤遙則藉由水中的「重力」與「浮力」思考平衡的狀態。她探索水中生物的生態及水面下的重力,配上3D打印技術,建構魚缸內趣怪並具有張力的空間。
從小時就喜歡魚的三澤,希望能設計出讓生物感舒適的環境。充滿玩味的魚缸設計讓空氣滯留水中,令其內部溫度高過外部空氣,做出讓生物穩定生長的空間。她將不同3D列印的模型放到水裡,試驗浮與沉兩道力,同時觀察魚的反應。過程中反覆運用減法,貫徹她一向簡潔的設計風格。
三澤指創作過程中不時會發生超乎想像的事情,或出現挫敗。但能夠朝向終點不斷地自己設問和解題,對她來說開心又有趣。她表示自己的創作靈感通常是透過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醞釀而來。
由三澤自鉛筆獲得靈感那一刻起,鉛筆碎屑就再也不是廢物。
或者只要用心觀察和想像,意義就由我們賦予,世界其實不存在所謂「廢物」。
Designer & Storyteller:Haruka Misawa @misawadesigninstitute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連結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everyoneisstoryteller
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 在 Crispy脆樂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塗抹〉#MV漏網鏡頭!!
⠀
習慣在舞台上唱歌的我們,對於影像拍攝仍然在持續學習著。學習如何捕捉、製造美的瞬間(不管聽見的或看見的),是一件可能永遠學不完、但是會用一生去追求的事情。
⠀
在此之前,我不算真的有與演員合作的經驗,一直以來都是在螢幕前以「觀賞者」的角度看演員如何詮釋角色。常常好奇角色故事與演員自身的關係,「如何真正進入角色?」一直都讓我著迷。
⠀
在拍攝MV時我們曾近距離地看見安原良老師詮釋〈你快樂嗎〉裡強大力道的痛苦與掙扎;在僅僅50公分的距離看著李曼在〈虛線〉裡,表情細微變化、慢慢顫抖到陷入情緒的深淵(MV裡只能看見她的背面...);看邱昊奇如何指導、揣摩角色的內心。
⠀
但當一切換做是自己要建構所有畫面的時候,不免會自我懷疑,是否能引導演員進入心目中的畫面呢?
⠀
很幸運地,遇見了千祐。
⠀
彭千祐 擁有剛毅與柔軟交織的特質,細膩而敏銳(同時也是很厲害的藝術家!)。在開拍前他戴著耳機讓音樂包圍,默默在他身上凝結了一層膜,這就是他進入角色的儀式吧。
⠀
在拍攝過程中我做的事情真的不多,解釋完場景與心境,就讓千祐自由發揮,頂多只是提醒一些畫面上的位置安排(謝謝神隊友攝影小夏,妳真的好厲害❤️)途中一直很心疼千祐,每個折扭、敲打,都是真的用盡全力。當天的最後一個拍攝是讓水盆的水倒灌全身,原本想要開熱水以免他著涼,但他說沒關係。很可惜沒有把這個畫面剪進去,冰冰的水閃爍打在身上的光,好像也洗去了一些什麼。
⠀
〈塗抹〉這支MV,是一個外到內到外的過程。走進浴室的瞬間即關上了門。浴室是一個內心自我的投射,那個你想要將它深深鎖住的那個「你的部分」。我相信每一個人,在一些時期,或是一輩子,都有不喜歡自己的那一部分。不論是外表、性格、出生,也許我們可以改變、也許我們不能。
⠀
於是對自己生氣、厭惡。
⠀
曾經問過千祐不滿意自己的什麼地方,在他回答完之後,這不太容易注意到的小地方我觀察到了,但我卻覺得這是種很立體的美。
⠀
有一種美大概是「戰勝自己脆弱的地方展現出來的眼神吧」。並非剛硬的,而是充滿同理、柔軟而堅強的美。
⠀
千祐對著鏡子笑的這個鏡頭,是我最喜歡的畫面(雖然沒有被剪進MV裡😭)。這樣誠摯地笑,像是個突然理解到什麼的欣喜的孩子。
⠀
by丁(影片裡我的聲音好像卡通人物...)
⠀
再看一次〈#塗抹〉:
https://youtu.be/Xqvk3Rq4cSQ
⠀
⠀
▶MV團隊
⠀
導演 Director:丁律妏 Christine Ting、盧羿安 Skippy
演員 Starring:彭千祐
製片 Producer:王玫芸
攝影師 Director of Photography:黃夏妤 浮世錠Faustine 0.5mg
燈光師 Gaffer:詹仁瑋 Rokerfly Design 設計工作室
髮型師 Hair Stylist:Edmund Lin Zoom hairstyling
花絮側拍 Behind the Scenes:林恩語
標準字設計 Font Design、剪接 Editor、調光 Colorist:丁律妏 Christine Ting
製作 Production:三角龍工作室
⠀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 無用學堂 WuYong / Keelung Life Lab
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 在 SenzaACappell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廣東歌 #香港音樂 #樂壇已死
第五年的【串燒廣東歌】
多謝你們今年讓SENZA的無伴奏合唱音樂走入主流樂壇
53首歌,有你最喜愛的、也有我們最喜愛的,
表演者也好,製作人也好,聽眾也好,
只要我們一日不放棄,香港樂壇都會似亞視般永遠存在。
????????, ????????!
----------------
▶MV團隊
攝影 Cheung Ho Lam @ Origame
剪接 Peace Lo & Miri Leung @ SENZA
平面設計及字體 Miri Leung @ SENZA
服裝 Peace Lo & Dennis Tsui @ SENZA
道具 Dennis Tsui @ SENZA
字幕 Calvert Fu @ SENZA
場地 Wake Up Studio
▶歌曲製作
串燒歌曲編排
Peace Lo & Miri Leung @ SENZA
無伴奏合唱編曲 Peace Lo & Miri Leung @ SENZA
錄音 King Lam & Peace Lo @ SENZA
錄音室 Little by little 藝術工作室
混音 King Lam @ SENZA
混音錄音室 Heaven Recording Studio
▶特別鳴謝 Mountain Hui
----------------
1. 天地無用-Kolor
2. 開始倒數-馮允謙
3. Break It Down-Dusty Bottle
4. IGNITED- Mirror
5. Boogie Baby-Luna Is A Bep ft. Charming Way
6. 一個毒男的自白-符家浚
7. 網路安全隱患-Serrini
8. 深夜告別練習-Zpecial
9. MAD-AGA
10. 天生二品-Jace Chan陳凱詠
11. 特倫斯夢遊仙境-林家謙
12. 猜猜我是誰-黃淑蔓
13. 黃金法則-The Hertz
14. 低半度-衛蘭
15. 每道微小-RubberBand
16. 廢學-陳健安
17. 人間有愛-R.O.O.T
18. 零分-Jude
19. 別為我好-許靖韻
20. 我該放手-JC
21. 幸福門-Gin Lee
22. 南昌街王子-薛凱琪
23. 輕熟女-JW王灝兒
24. My Only One-鄭中基
25.見或不見-張敬軒
26. 蒙著嘴說愛你-姜濤
27. All We Have Is Now-方皓玟
28. 正式開始-陳卓賢
29. 我們很帥-Error
30. 原始心態-吳業坤
31. 無窮-per se
32. 碧玉-王菀之
33. 若有若無-iii
34. 小丑-Nowhere Boys
35. 雙面哈菲-J.Arie
36. 溝渠暢泳-泳兒
37. 水刑物語-Jer柳應廷
38. 荒島之幻象-陳蕾
39. 我心中尚未崩壞的部分-黃妍
40. 我在切爾諾貝爾等你-JUNO麥浚龍
41. 致明日的舞-陳奕迅
42. 幻愛-小塵埃
43. 紅白-Robynn & Kendy
44. 清酒之約-馮穎琪
45. 感情這回事-陳柏宇
46. 巴勒比-黃凱逸
47. 再聚-林二汶
48. 我一伸手抱住我-SENZA A Cappella
49. 與人同行-鄧小巧
50. 時間的初衷-周國賢 x ToNick
51. 銀河修理員-Dear Jane
52. 呼吸有害-莫文蔚
53. 無力感-許廷鏗
----------------
【 ?Follow我地就可以即時update SENZA最新資訊啦 ?】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senzaacappella
► FACEBOOK http://www.facebook.com/senzahk
► 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senzahk
► EMAIL senzaacappella.hk@gmail.com

無用設計藝術工作室 在 Chou Shu-Yi周書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Break & Break ! Chou Shu-Yi Dance Video Exhibition2018 Taipei_Polymer
* 無用之地 * 周書毅身體錄像展 空場 / 台北
身體 在無用之地上起舞
創 作 周書毅 Chou Shu-Yi / film director & choreographer
影像攝於 2014.10 ~ 2017.10 / Film record
影像設計 李國漢 Max Lee / Video design
音樂設計 王榆鈞 Yujun Wang / sound artist
燈光設計 莊知恆 Chuang Chih Heng / Lighting
平面設計 陳文德Winder Chen / graphic design
展演記錄 呂威聯 William Lu / Video Recording
展覽合作 空場Polymer / co-work space
*FB : https://www.facebook.com/shuyichoushuyi/
舞蹈家周書毅首次舉辦身體錄像展 "Break & Break! 無用之地",展出地點位在台北的空場藝術聚落,這裡在90年代以前是一間紡織工廠,閒置多年後,透過藝術家進駐產生新的能量。而周書毅選擇於此的原因,正是想與休息再生的廢棄空間撞擊對話。此次展出的影像是2014年至2017年身體在各地移動的觀察,從城市的中心到邊緣,從外在龐大的建築到內在個人生命的構成,不斷透過身體與那些有用或無用的場域對話著,感受到人類正在往毀滅的方向前進著。其中有許多場景,都是我們忽視的,如同生命的分類,將彼此邊緣化的過程。
“無用的時刻,是生命過程的一部分。在身體感到無力或是無用之時,我們如何感覺活著?”
周書毅用身體的舞動去撞擊空間,找到生命與土地彼此相互呼應的力量,那是一個無人之地,也可能是一個即將被拆除的釘子戶,或是我們曾經對抗的路,在被遺忘的角落中,等待著再生的可能。
Break 是休息,也是打破、損壞之意,兩者之間不同意義,卻相互並存著微妙的關連。而中文則以人在面對身體無用的狀態,以及土地在對抗財權後的破敗去命名,試圖帶領觀者從身體走入影像中的空間,感受身體與舞蹈語言的力量,在生活中的存在與對話時刻。
影像,是這次創作媒介的開端,從身體到光影到環境,決定按下快門的原因是"人",是人在這時代變遷與城市快速更迭的環境下,所感受的流逝與無力感,從無力的角度去觀看環境中不同的力量,從中心到邊緣,從有到無,從失去到再生。
--- 周書毅
* 特別感謝 : 郭奕臣、乙甯、小野、育晉、春春、孝聆、林婉玉、李偉能、王榮祿、伍宇烈、古名伸、郭奕臣、黃明川、陳芯宜、趙徳胤、林立淇、劉麗華、林家文、劉孝聆、Frankie、Zoe、Tank Wu / Solo singer hotel、周先生與舞者們、DocDoc紀錄片工作坊、事件工作室、鹿港囝仔、驫舞劇場、laboratory實驗平台、豪華朗機工、稻草人現代舞團、雲門-流浪者計畫、廣藝基金會....以及許多未能提及的好朋友們 , 在這兩年多裡協助我 , 讓我堅定獨立自籌製作的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