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茶淡飯的晚餐。
吾之愛昨天去施打az疫苗,不意外通過春青肉體試驗,在注射後九小時開始出現症狀,發燒畏寒暈眩頭痛伴隨肌肉酸痛。(是被疫苗認證的年青人)
本來我想重□味的外食,看他有點痛苦不舒服無法下樓拿外食的様子,我還是從冰箱拿出食材弄些有點清淡又有點滋味的晚餐好了。
#mamacooks
#eatathome #mytable#dinner#staub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瑜人路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跑步膝 #ITBAND受傷 #無法下樓 #放鬆瑜伽 #臀部外側 曾經我也在這部位受傷過,而就是靠著瑜伽的復健動作,在短時間內恢復行走能力。 因為暖身不夠,在跑完山後,突然間無法下樓。驚覺自己的IT BAND應該是太緊了所以導致無法行動。 因為那時候手邊沒有滾筒,所以只能立刻做了坐姿數字4的放鬆...
無法下樓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嫂團的朋友,正逢中午多位病人入院待產,無法下樓與妳碰面,當面謝謝您,深感抱歉!
迷迭烤雞以及甜湯,可以感受妳到用心以及溫暖
~真是辛苦了🥰
#美味又健康的佳餚
無法下樓 在 中山大同陳怡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台北市長者疫苗接種亂象叢生!重度、極重度臥病長者淪為人球,陳怡君要求市府修正快打計畫!
台北市85歲以上長者打新冠疫苗今天上午8:00預約登記,不過台北市議員陳怡君發現登記制度亂象叢生,包括重度、極重度臥病在床長者的「到宅接種」未有明確執行步驟,以及戶籍不在台北市的長者都面臨無法施打的窘境,凸顯台北市政府趕鴨子上架,對於長者疫苗接種制度未能完善規劃,陳怡君呼籲北市府儘速檢討長者施打疫苗制度及協助辦法,不要讓「疫苗快打」、「到宅施打」成為口號。
市議員陳怡君表示,因為很多長者根本不會使用手機、電腦作為施打疫苗的預約,所以她的服務處今天一早就開始協助長者預約登記施打新冠疫苗,卻發現狀況百出!
陳怡君說,針對長照機構住民、行動不便或身心障礙等比較需要特別服務的民眾,市府成立「機動疫苗接種隊」,提供到宅接種服務。不過,今天上午不少民眾發現「機動疫苗接種隊」根本形同虛設,「疫苗快打」只針對長照機構,而在台北市零星需要到宅服務的重度、極重度臥病長者,市府根本無法協助施打,而是要民眾自行至1966詢問,而就這麼剛好在85歲以上長者預約施打疫苗的第一天,1966並未上班接受協助諮詢。
陳怡君進一步向衛生局詢問,在追問的情況下得到:重度、極重度臥病長者若有需要施打新冠疫苗,市府相關單位在接受陳情後,才會至長者家做失能評估,若有七、八級的長者,若還有剩下的疫苗,就會到家裡施打。這讓陳怡君怒批,這樣的規劃簡直就是在剝奪85歲以上行動不便長者接受疫苗施打的權力。再來,這些重大身心障礙卡已經說明這些長者到公共場所需要人陪伴,注意安全,市府是還要評估什麼?等到評估完,是不是疫苗就沒了?柯市長是醫師,難到不知道長者身體的狀態嗎?不能貼心服務嗎?為什麼85歲以上身障者打個疫苗這麼難?醫者仁心,柯市長的良心呢?
此外,有些家庭將南部的長者接到台北居住,享受天倫之樂,然因為戶籍在南部,卻還要回到南部施打,在疫情當下還要移動這些85歲以上長者,顯然不合理!而更有超過100歲以上的人瑞,因為上下樓不良於行無法下樓,卻不能貼心安排「到宅施打」,還要讓長者舟車勞頓染疫之苦,簡直是在虐待長者!
陳怡君怒批,請市府善待台北市長者,對於重度身障長者、人瑞長者,市府應速擬對策,避免讓這些居家的重症臥病長者求助無門,剝奪他們施打疫苗的權力。
無法下樓 在 瑜人路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跑步膝 #ITBAND受傷 #無法下樓 #放鬆瑜伽 #臀部外側
曾經我也在這部位受傷過,而就是靠著瑜伽的復健動作,在短時間內恢復行走能力。
因為暖身不夠,在跑完山後,突然間無法下樓。驚覺自己的IT BAND應該是太緊了所以導致無法行動。
因為那時候手邊沒有滾筒,所以只能立刻做了坐姿數字4的放鬆動作,當我放鬆15分鐘後,確實才慢慢的可以行走一段路。但不久後又開始發作。
所以回家後立刻花了更長的時間放鬆我的髂脛束,截至目前為止,也就沒再發生了。
希望影片的動作也能幫助大家,不要再飽受IT BAND之苦
----------------------------
前面先是暖身開始,才慢慢進入到放鬆動作。
03:09 嬰兒式
03:41 貓牛式
06:22 坐姿數字4及延伸動作
09:29 束角式
10:16 傳統雙鴿式
13:06 鴿式
➤ 歡迎訂閱追蹤
IG:https://www.instagram.com/kathyho1204
FB:https://www.facebook.com/Kccyog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7wzhjJVcwk/hqdefault.jpg)
無法下樓 在 丁守中粉絲團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親愛的市民朋友,我們的國家,還有我們所安居的台北,目前正面臨兩個巨大的危機。
第一個危機就是,民進黨取得全面執政之後,不拚經濟發展,整天在拚政治鬥爭、拚台獨。把國家的機器,把國家的公權力,都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了,甚至是東廠。 這樣嚴重的傷害我們的民主法治了。
更重要的是,民進黨今天扮起全世界反中國大陸的大旗,去跟中國大陸搞對撞。這樣子會把我們重新捲入冷戰的刀鋒裡面去,這不只會讓我們社會更撕裂、族群更對立,也會讓我們在國際更邊緣化,也會讓我們經濟更蕭條。
我們另外另一個大的危機是什麼?原來應該做為台灣領頭羊的台北,但是在柯文哲的領導風格之下,他整天作秀不做事,整天算計藍綠,說一套作一套,讓台北的競爭力大幅下滑,讓我們經濟整個停擺,讓我們市民只能低薪窮忙。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他連自己局處首長都無法有效帶領,都離他而去。他怎麼樣能引導我們台北迎向國際競爭?丁守中為什麼鍥而不捨,要選這個台北市長,主要是因為要給我們台北帶來改變。
我在立法院負責政黨外交、國會外交,跑遍全世界大都會,沒有比較你不知道台北的落後。尤其我們的住宅區,巷弄狹窄、房屋老舊、沒有電梯,老人家都無法下樓了。這樣子的住居環境,如果碰到六級以上的大地震,那麼是最大的災變。我們國家地震中心早就警告了,如果台北市發生六級以上大地震,至少要倒4000棟建築物,十萬人口的傷亡。丁守中就要做一個都市更新的市長,讓我們市民能夠住的更安全、更宜居,市容能夠更美。讓我們加強我們城市的防災。
另外,面對我們人口的高齡化、少子化的問題,年輕人養不起孩子、不敢生的困境,我們要給他們更多的補助,對於老年人要給他們更多的照顧。我們台北市連最起碼的重陽敬老金都沒有,我們將來一定要讓我們的長輩活得更健康、活得長壽。丁守中願意把在立法院劍及履及做事的精神,長期評鑑最績優立委的績效,來加速我們台北的市政建設,來加強繁榮我們的台北,為我們百工百業做好最好的服務。
支持丁守中,給丁守中機會,就是給我們子孫更好的繁榮發展的機會!
----
2018年台北市長候選人辯論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U2FX2oT5U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IvEqc252iI/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P5TrzY4CQLCdh79aYFtr73wpIkg)
無法下樓 在 輪椅上下樓梯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此視訊關於輪椅上下樓梯. ... 輪椅女模/被推 下樓 、譏假殘肌萎症正妹仍成最美模特兒|三立新聞網SETN.com. 三立新聞網SETN. 三立新聞網SETN. ... <看更多>
無法下樓 在 社團法人台灣高齡照顧協會- 失能老人上下樓梯服務 《有愛無礙 的必吃
失能老人上下樓梯服務 《有愛無礙-不再害怕爬樓梯 ♂️》 號稱本協會的 ... 老公寓裡的奶奶,雙腳無力無法自行上下樓,爬梯機一梯一梯接送奶奶安全下樓,到 ... ... <看更多>
無法下樓 在 [老問] 行動不便就醫問題- 看板elderl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家母三月前中風, 半身癱患, 不能自主行動, 家裡住的是舊公寓四樓, 沒有電梯, 原本
她還能行動時, 可以由家人一前一後慢慢下樓, 現今全身都無力, 雖然體重只能45公斤,
但是我和家父二人也很難搬移。日前要去醫院門診, 原本搜尋到某車隊有提供背負服務,
上午打電話去約時間, 以為已經確定, 結果下午約定前一小時, 回覆撥不出人手。一時之
間, 也不曉得如何處理? 想再試試可否自行背負, 但是本人雖然不是孔武有力, 但也不致
於弱不禁風, 但是背負家母才發現, 並非想像簡單, 我想有人一定也有此經驗,根本無法
或不敢真得就走下樓去。於是又回到原點, 只好透過網路再找其他管道。
1.首先, 當然想到的是119, 看能不能坐救護車去醫院, 後來查詢才知, 119的救護車
只能是緊急狀況使用, 而且是到急診, 是不能去門診。(後來查資訊又發現, 若不是急診使
用, 目前是可以開罰1800元)
2.再來又搜到台北市55850專線有類似服務, 接通後竟然是原先的某車隊, 詢問之後,
才知道所有這類服務都統同成一個系統, 所以, 一樣沒有司機可以派遣。(總機回答最好在
二天前就預定, 可見人員並不多, 或供需不成比例)
3.又搜到某公司可提供爬梯機服務, 但是單趟500元(還不含車資之類), 同時也要評估
樓梯是否符合機器的可使用的空間。
4.最後, 只好雇用民間的救護車, 費用是依照官方所規定, 因家和醫院距離很近, 所
以單趟是1600元, 然後載到醫院的急診處, 我們自己再移動到門診(這裡面好像有一些有
趣難言之處, 為什麼不能在門診下車, 醫院和這些民間救護車是否有些矛盾? 如果知道的
網友可否釋疑? 因為當天緊急, 也不好多問), 最後, 來回花了3200元, 但是憑良心說,服
務不錯, 人員專業和態度都很好。
我所要請問的是, 面對這樣狀態的病人, 好像都沒有更好的方案可接送, 如果每次都
必須花費如此多的錢, 我想也不是一般人可以負擔, 在網路上獲得的資訊可知, 有這類的
需求的病人並不少, 居住在無電梯的舊公寓, 不能自主活動, 又不是緊急狀況的病人, 門
診可以二, 三個月一次, 但是如果是要復健, 一星期也需二, 三次, 總不能都叫民間救護
車, 而網路最多的回答竟是搬家! 搬家應是最不得已的方法吧。寫這麼多, 一方面提供自
己的經驗, 一方面也請教有相同需求的網友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嗎? 同時希望現在政府推行
長照政策, 也希望能有提供方便且便宜的解決方法。
面對親人而無能為力的狀況, 我想有經驗的人都理解箇中滋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184.23.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lderly/M.1467683611.A.106.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