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 #我地一家玩左6個鐘😅
#詳細玩樂分享 #去的話記住睇埋小Tips⭐️
見到有呢個 #賽車體驗館,第一時間就想帶Timtam仔去玩,簡直就是車迷的玩樂聖地🤩 不過一大一細門票要$380,只係去玩電動車的話,值唔值得呢?去到先發現原來仲有好多嘢玩,有好多有關賽車的發展和知識,小朋友從玩樂中學習,只是一餐晚餐價錢,我覺得絕對值!
⭕️有咩玩?
由Yum Me Play與德國汽車品牌Mercedes-Ben今個夏天攜手呈獻 The Junior Racing Academy(簡稱JRA)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整個賽車體驗館的設計好有連貫性,由7個體驗區組成,每個活動區設有多個互動且有趣的學習站。小朋友在遊戲中學習STEAM知識,認識更多賽車的知識。
🤩第一階段:認識賽車
💡賽車係幾時發明?
💡第一場賽車比賽係邊一年舉行?
💡車隊有幾多人組成?
💡賽車有咩詞彙可用A-Z代表?
為了先讓大小朋友認識賽車知道,第一階段設置了比較知識性的區域,A-Z的賽車詞彙設計很有心思,從小朋友熟識的英文字母引發他們興趣,一起發掘賽車的知識。
🤩第二階段:動手砌戰車
呢一part係最多人玩嘅區域,小朋友可利用全球首個金屬積木設計品牌 #Metomics 的組件設計、打造自己的賽車。旁邊更有木造賽道,讓小朋友放上自己賽車模型,測試賽車速度和堅固度。
🏎 #適合6歲以上玩:
由於金屬積木比例細粒,比較適合大d的小朋友玩,大約適合6歲以上,Timtam仔的戰車是由爸爸協助砌成,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活動!意外的是,在場很多女孩子都鐘意砌車玩車架!我家妹妹就是其中之一😉
🏎 #適合3至6歳玩:
3至6歲的小朋友可以用比較大件的車輛建構組件砌出3D汽車模型;另外場地設置電腦,讓小朋友為汽車紙模板選擇顏色,再打印出自己喜愛的汽車模板,場地更設有說明書,教導小朋友親手將紙模板摺成賽車,可帶走成為紀念品。
🏎 #大人都有得玩:
有三部賽車遊戲,設有三面屏幕,模擬賽車比賽,比起以前機鋪玩的賽車Game,而家的遊戲像真度高很多,相當刺激好玩🥳
同場展出星級賽車手的簽名頭盔等珍貴展品,更介紹了三位值得大家留意的冠軍賽車手,其中令我最深刻就是唯一一位女性冠軍賽車手,至今紀錄仍未被人打破,好犀利!😎
🤩第三階段:成為賽車手!
終於來到小朋友最期待的區域,就是在賽道上駕駛電動車,在賽道上奔馳,感受賽車的刺激和樂趣!
除了小型賽車場,有另一個遊戲,賽車模擬體驗中加入最先進的 FPV技術(First Person View,第一身視角)。車手配戴FPV眼鏡後,利用實際大小的賽車軚盤控制模型賽車,以第一身視角穿梭於香港的中環街道,爭奪冠軍。這個模擬器亦適合成人體驗,爸媽可以與小朋友一同參與,在激烈比賽中增進親子關係!
💁🏻♀️ #Timtam媽媽遊樂小Tips:
⭐️ 展館地點在酒店的高層,可飽覽整個維港景色,如此美景記得好好欣賞
⭐️場地另有區域設置STEAM學習玩樂工具、書籍及禮品可選購,更有玩具及書籍試玩及閱讀,不過最吸引我嘅係個無敵靚海景,記得去打卡😎
⭐️入場前職員會比工作紙大家,完成後可作$15使用,不過工作紙另一好處,是帶領大小朋友對整個展館加深的認識,尤如一個文字版導賞員,建議大家和小朋友一起完成!
⭐️ 交工作紙時,可填問卷拎埋積木禮品,很精美!
⭐️三歳以下嬰兒免費入場
⭐️ 門票係可以玩成日,只要keep住手帶,可以自由出入,我地玩了三小時後食完Lunch再去玩,玩到6點先走,真係放哂電,我指我嘅電!🙈
💁🏻♀️總結:玩左6個鐘,而且係大人都有得玩,我都增加了不少賽車知識,呢個價錢,絕對值得!
🏎🚗🚙🚕🚓🚘🚖🏎🏎🏎🚙🚓🚗🚕🚖
「#JRA親子賽車互動體驗館」活動詳情:
📆活動日期:2021年7月23日至9月12日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8號 K11 MUSEA B2 樓層 Taste Chamber (Avobar旁)
🕰開放時間:星期一至日 早上10時 至 晚上7時
💳通行証價格:港幣320元(包含YUM ME PLAY會籍及親子賽車體驗館體驗通行證。會籍福利包括購物優惠、伙伴教育機構的獨家禮遇及更多。)($380一大一小親子票星期一至四使用)
📲活動詳情網站:https://www.klook.com/zh-HK/activity/58439-mercedes-benz-presents-junior-racing-academy-hong-kong-2021/
#親子頭條 #yummeplay
#juniorracingacademy
#steamlearning #室內活動好去處
#賽車 #親子好去處 #親子食玩買 #暑期活動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Timtam仔 #樹熊妹
Yum Me Play
Parenting Headline 親子頭條
K11 MUSEA
METOMICS
🔹🔸🔹🔸🔹🔸🔹🔸🔹🔸🔹🔸🔹
👨👩👧👦 其他親子好去處:
⭐️九龍灣Megabox 玩樂園: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87534264612317/?d=n
⭐️ 南丫島漁民文化村,親子一天遊: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446381828727559/
⭐️ 屁屁偵探特展:(至到9月26日)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452221468143595/
⭐️ 小太空人快來拯救地球💪🏼 可持續發展館S Gallery : (可預約至10月)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62491617116582/?d=n
⭐️一齊來做小小工程師: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387559187943157/
⭐️認識龍捲風、山泥傾瀉、火山、颱風、地震展覽:https://bit.ly/3b30pgu
⭐️露天電影院: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6383319727412/?d=n
⭐️玩轉香港首個Legoland 探索中心:
https://bit.ly/3dW1b0Q
⭐️ 全港首創 - 公園設施由你砌:
https://bit.ly/3vnWtyB
⭐️ 行山 🏞 有野玩、有古蹟睇、仲有動物睇!
https://bit.ly/3efLdP8
🌎認識社區認識香港
📍西營盤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21765374522540/?d=n
📍灣仔
#香港第一間發電廠 |Bakehouse review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46051472093930/?d=n
#修頓球場兒童樂園 |#利東街
https://www.facebook.com/1524904844208620/posts/4239239886108422/?d=n
🔹🔹🔹🔹🔹🔹🔹🔹🔹🔹🔹🔹🔹🔹🔹
❤️ 想更快知道好玩的親子遊😍
記得Follow我地👇🏼
FB: Timtam仔的成長日誌
https://m.facebook.com/timtamblog/
IG: http://www.instagram.com/cheerfulchristy
Youtube: Timtam Family
https://youtube.com/c/TimtamFamily
❤️🧡💛💚💙💜🖤🤎🤍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狂人日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狂人日誌] 海或,惑不惑?80’s Toyota Hilux 的愛與和平之旅! #狂人: 可曾聽過每年入秋以前舉辦在花蓮的海邊、以台版Woodstock為號召的嬉皮祭典:海或瘋市集? 無論你對這為期一周、以無為而治的自我追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靈性集會結社預設了什麼樣的立場,這一回,沒有業配置入,...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521華爾街日報
*【病毒變異加疫苗缺位,亞洲部分地區再爆疫情】
曾經有好幾個月,亞洲一些地區取得了全球最突出的抗疫成績,新冠疫情似乎已經銷聲匿跡。不過,有幾個地方現在正努力應對新一波疫情。
https://tinyurl.com/yjjo3p5d
*【美國財政部願意在國際談判中接受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稅率】
美國財政部表示,美國將在國際談判中接受最低15%的全球最低企業稅稅率,這低於其一直以來希望對美國公司海外利潤徵收的21%稅率水準。
https://tinyurl.com/yfnmj9yj
*【國際社會壓力增大,以色列和哈馬斯可能本周內實現停火】
據參與談判的人士稱,隨著美國和其他國家政府要求巴以雙方停止空襲和火箭彈攻擊的壓力日益增大,以色列與哈馬斯最早可能在週五實現停火。
https://tinyurl.com/ygp2tyjg
*【以色列與哈馬斯同意停火】
根據協議,以色列內閣接受了埃及斡旋的停火協議,該協議將是雙邊的且沒有任何條件。
https://tinyurl.com/yg32vpbk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北極之行被中東衝突干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出訪北極地區國家,原本是為表明拜登政府有意讓美國在多邊組織中發揮更大領導作用,但這次訪問從一開始就因本周全球矚目的中東暴力衝突而受到干擾。
https://tinyurl.com/yj455vby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辭任CEO,梁汝波將繼任】
熱門短影片應用TikTok的所有者字節跳動週四表示,創始人張一鳴將辭任首席執行官一職。這是中國政府加緊對科技業施壓之際,又一名辭任的中國科技公司老闆。
https://tinyurl.com/yf49ssj5
*【騰訊第一季度利潤激增65%,連續第五個季度業績超預期】
騰訊稱其第一季度利潤增長65%,得益於遊戲收入的穩定增長和金融科技收入的激增。
https://tinyurl.com/yhg4tyzn
*【恆大汽車870億美元市值的背後:集團債台高築,許家印背水一戰】
許家印麾下的中國恆大負債累累,但尚未賣出一輛車的恆大電動車部門似乎有著驚人的籌資潛力,其市值上個月飆升至約870億美元,超過了福特汽車等多數跨國汽車生產商,而且是恆大市值的四倍。
https://tinyurl.com/yh2ntprh
*【美聯準會今年夏天將就數字貨幣發表檔】
美聯準會週四表示,計劃就發行美國數字貨幣的潛在好處和風險發表一份討論文件。目前世界各地的央行都在試驗這種潛在的新貨幣形式。
https://tinyurl.com/yeayec6j
*【比特幣價格在大跌後有所反彈】
比特幣、乙太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的價格週四獲得了喘息之機,此前的瘋狂拋售潮給自去年年底以來捲入這場狂歡漲勢中的投資者帶來了沉重打擊。
https://tinyurl.com/ygxcefpq
*【拜登的國稅局計劃將令工作人員增加一倍,劍指加密貨幣】
美國財政部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拜登政府的稅收執法計劃將在未來10年把美國國稅局僱員人數增加一倍,並要求銀行、支付服務和加密貨幣交易所向政府提供更多賬戶流動資訊。
https://tinyurl.com/ygbfg7wb
*【中國打擊加密貨幣助燃比特幣跌勢,但管控措施可能無法如願】
一位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打擊加密貨幣似乎意在推動本國數字人民幣的發展,但可能會適得其反
https://tinyurl.com/yh4nws3y
*【美國股市反彈,受首申失業救濟數據提振】
美國股市週四反彈,此前首次申請失業救濟數據顯示,美國就業市場繼續復甦,這幫助主要股指結束了連續三個交易日的下跌勢頭。道瓊指數上漲188.11點,至34084.15點,漲幅0.6%。
https://tinyurl.com/yz9jbk3s
*【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降至疫情以來新低】
美國逾四分之三的共和黨領導的州,計劃提前結束每週額外300美元的聯邦失業救濟福利,5月15日當周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下降3.4萬降至44.4萬,這可能導致今年夏季申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下降。
https://tinyurl.com/yf7vbcvy
*【特斯拉車主測試Autopilot極限,吸引眼球的同時引發安全擔憂】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多年來一直在倡導其車輛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並預測自動駕駛汽車將成為一個新興現實。但一些特斯拉車主為了吸引眼球測試自動駕駛功能的極限,這引發了安全擔憂。
https://tinyurl.com/yjqpsu84
*【福特汽車和SK Innovation將組建合資企業在美國生產電動汽車電池】
這是汽車行業在推出更多插電式車型前加強這一關鍵部件供應的最新努力。
https://tinyurl.com/yjndffda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譚新強:Galileo的教誨:人類非宇宙中心點
文章日期:2021年5月21日
【明報專訊】人類非常自以為是,一切以自己為中心的動物。自古以來,不止大部分人都以為大地是平或者是方的,他們更以為天上的星星、月亮和太陽,都是圍繞着我們而運轉的。當伽利略(Galileo Galilei)以望遠鏡觀察得來科學證據,支持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的太陽中心論,他就被教廷批鬥和逼害了20多年之久。
即使現代人也有同樣自以為是的主觀願望。不少人偏見地以為近數十的所謂新發明,例如互聯網、手機、AI、機械人和加密貨幣等,都必然是人類史上最偉大和最重要發明。更有不少人甚至相信所謂加速回報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認為重要科技發明的速度不斷提升,很快就將達到人網合一的所謂「奇點」(Singularity)!
客觀點來看,這些科技發展雖重要,尤其互聯網和手機,令到日常生活更方便和豐富,但怎可能比火、蒸氣機、電力、電話、汽車和飛機等更重要?有人曾問過李光耀,什麼是偉大發明?他的答案是對新加坡而言,最重要的發明是空調!他認為在熱帶地區,如沒有空調,工作效率非常低,經濟發展必更困難。你可能以為李光耀此言是開玩笑,小小一台冷氣機,怎可能那麼偉大?但事實擺在眼前,新加坡是熱帶國家中,極少數(差不多唯一)能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國家之一,成功原素當然不止空調這麼簡單,但他立國不久即決定盡快在所有政府辦公室裝置空調,肯定對提升政府效率有極大幫助。
近20年科技無助提升生產效率
若以生產效率的趨勢來判斷近20年科技發展的成效和重要性,不幸客觀結論就必然是頗為失望,甚至驚訝。因為不論美國或中國,過去20年的勞動生產率(labour productivity)增長都不斷放緩(見圖1及圖2),就如數以萬億美元計的IT投資,每人手中一台超級電腦,都提升不了我們的生產效率。更不需遑論AI結合機械人,再加5G,所有工廠都應變得更自動化,需要的工人極少,理論上人均生產效率必定急速提升。
這麼多「超偉大」發明,怎去解釋生產效率增長率不加速反放緩的重大謎團?我認為可探討3個可能性。
(1)從1970年代開始,個人電腦(PC)開始崛起和普及,企業投入大量資源,期望生產力效率大幅提升。但長近20年的投資期,效果一直是失望的,在互聯網普及前,大部分電腦幾乎可算是獨立的,主要用途只包括文書處理(word processing)、電子試算表(spreadsheet)和簡單資料庫(database)等,即使有通訊功能,也只限於速度極慢、撥號連線的modem。在這個單打獨鬥的環境下,大部分PC亦是一台昂貴的高級打字機,對生產力提升當然有限。後來隨着互聯網崛起、寬頻普及,企業開始看得到大量投資IT的回報。當然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創立大量新企業的機會(但即使如此,上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的生產力增長也一直放緩)。
同一道理,過去30年的新科技發展,將有重新提升生產力效率的一天,可能只是時辰未到。我贊同有此可能性,但到底現代科技,缺乏什麼催化劑,防止它們完全體現潛能?我也沒有準確答案,部分可能是投放的量未足夠,例如5G,大家一直期待網絡速度馬上提升10倍以上至Gbps級別,但事實上在美國和中國的用戶體驗極差,平均速度提升50%不到,某些情况和地區,甚至比4G更慢,亦較受障礙物如牆壁阻礙接收。應用方面更缺乏「killer apps」,據說在中國的流行5G App是Speedtest,就是用來測試通訊速度!現時平均每個基站服務約7000用户,當然寄望繼續增加密度,到了某個水平,希望能較成功體現5G功能。除此,高頻率的mmWave網絡仍在起步階段,高頻率才可真正大幅提升速度,但不幸物理上,mmWave穿透力更差,要實現IoT夢想,實時遙控高速機器,進行精細手術和應用於交通系統等,仍面對極大挑戰。
(2)人均生產效率增長放緩,有可能是定義和數據準確度的問題。會否是不可以金錢來量度近代科技發展所帶來的所有好處,除經濟增長外,亦有助改善人類健康、延長壽命,以及提升快樂感?有可能,事實上在過去200多年,全球人類壽命的確上升很多,從不到30歲升至現在的70多歲;但大部分應該是公共衛生的改善,尤其自來水的普及,農業進步導致營養改良,以及接生技術和環境改善,大幅減低嬰兒夭折率等,而非來自先進癌症治療法或基因工程技術。當然,近年英美的平均壽命更出現下跌趨勢。快樂的定義更抽象,跟科技發展更沒有一個必然關係,去多幾次日本就一定開心啲?著名人類學家Steven Pinker認為,原始的hunter-gatherers,以狩獵為生,不用花太多時間工作和計劃生活,平均快樂度反而比生活較穩定和富庶的農業社會高很多。原因是農業需要長達一年的工作計劃、播種、灌溉、收割和儲糧等等,全年忙碌,亦需全年憂慮天氣和瘟疫等。現代人更惨,不止需要計劃一年,未上幼稚園,已需要開始計劃人生,每年每月每日都有無窮無盡的所謂工作、責任和煩惱。
有人企圖解釋,可能分母也有問題。人均生產力增長減速,或者是因為現代經濟高度自動化,需要工作的人愈來愈少,即是失業,underemployment和不需工作的人愈來愈多,所以人均生產效率就被拉低了。這個解釋有兩個問題,首先在這次COVID大流行前,以美國為例,失業率跌至3.5%的50年新低,何來工作人數在減少?近月隨着美國疫情減退,失業率又再急速下降,所以此論點不成立。
有人指出,雖然表面失業率低,但有不少人不再尋找長工,只做點「零工」(gig),或只領救濟,所以人均生產效率被拉低。我沒有深入研究過,但我懷疑近年underemployment的情况,是否真的比以前嚴重。我的印象是從前較以農業為重的社會,鄉下的「閒人」更多,城市化才是提升人均生產力的最重要元素。
總括來說,我承認經濟數據未必能夠完全反映科技進步對人類的影響,但仍不可以此為解釋生產效率增長放緩的藉口。
人類發展漸近兩科學極限
(3)我認為最重要的解釋是人類發展已逐漸走近兩個科學上的極限。第一個是地球資源所能提供的可延續發展極限。人類發展,從古至今,尤其從工業革命開始,都可說是建築在耗用地球資源身上,尤其倚賴化石能源,最初是最髒的煤炭,後來是更好用但更有限的石油,再加上較清潔但難儲存運輸的天然氣。近年我們當然開始發現化石能源的碳排放,帶來嚴重氣候變化問題,如不能在極有限時間內解決,足可導致一次全球大規模動植物滅絕災難!
樂觀來看,這個危機當然也提供很多發展再生能源、電動車輛(electric vehicle, EV)、儲能、碳捕獲(carbon capture),以至「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技術的機會。但不能否認的是地球本身是個充滿有機化學(organic chemistry)的環境,最方便的能源必然是與炭相關的,石油的能源密度是任何電池技術的20倍以上。按《巴黎氣候協議》的計劃,人類必須在2050年前達到碳中和,談何容易?去年因疫情,全球碳排放確下降了約6.5%,接近但仍不到每年遞減7%的目標,今年美、中等經濟重開,有可能達標嗎?
另一個更根本的是物理的極限。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突破,毫無疑問是二十世紀初,愛恩斯坦的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稍後由玻爾(Niels Bohr)、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和薛丁格(Erwin Schrodinger)等人所發展的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兩套理論非常偉大,亦有極大實用性,核能和核武正是它們的結合,是禍是福,見仁見智。但不幸過去60年,理論物理已可說碰到了堅硬牆壁,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有非常根本性,甚至哲學性矛盾,聰明如愛恩斯坦,窮人生最後30年努力,也無法解決此問題。後人想出很多充滿創意的理論,例如超弦理論(Superstring Theory),但全都是紙上談兵,毫無實驗證明,所以於事無補。
物理極限對應用科技和經濟發展有很大影響。整個IT革命都是由半導體技術進步所推進。最有名的摩爾定律(Moore's Law),雖並非一條真正永恒不變的物理定律,但在過去50年,一直是芯片發展的一個指標。事實是每一代的芯片發展,雖仍在進步,但速度早已放緩,最初摩爾定律預期每9至I2個月,芯片密度即可翻一倍,近年已放緩至兩年以上。強如過去的老大英特爾(Intel),已停滯於14nm兩年以上,只有台積電和三星能繼續推前,能成功生產7nm芯片。即使台積電等能如期做到2nm,無疑必將接近物理極限,再縮小必將帶出各種量子世界的奇怪現象如「穿隧效應」(tunneling effect),極難控制芯片性能。
在應用層面上,影響也必極大。單是AI無人駕駛,已是個極重要的科技夢想,亦是Tesla股價的一個重要支柱。馬斯克(Elon Musk)教主是個頂級銷售員,他一直不斷告訴「信徒」無人駕駛是個相對簡單的ANI(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應用,只需GPU或ASIC夠快,加上視覺數據,必可在短期內成功。按馬斯克的說法,年輕一代不需要學駕駛汽車,法律甚至將禁止人類開車,所有汽車變成AI無人駕駛的EV。
無人駕駛為極複雜AI難題
事實上,無人駕駛是個極複雜的AI難題,最近連馬斯克開始承認困難比原先想像中高很多。不止Tesla,大部分其他公司都碰到同樣問題,不少甚至已放棄。Uber和Lyft都計劃出售無人駕駛部門,Alphabet的Waymo,近日CEO和CFO等多位高層相繼辭職。德國各大汽車廠近日都推出質量非常不錯的EV,但並無太多AI功能。
我一向認為無人駕駛沒那麼簡單,應屬於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問題,即需要所謂common sense。人腦當然遠比電腦慢,但複雜度遠比芯片高,人腦neurons(神經元)數量超過1000億,synapses(突觸)數量更超過125萬億,更加是三維物體,連形狀和組織都對人腦的思考、性格和整個意識(conciousness)非常關鍵,遠比現時最先進二維為主,7nm GPU的540億原子粒多和複雜。即使未來用到2nm技術,能做出人類common sense的機會仍很低。不少AI專家認為,AGI需要whole brain simulation,或甚至不可以矽為基礎原料,改以用所謂wet ware,不知是否想以基因工程技術,在試管中培植出一個以碳為基礎原料的有機AI系統?聽起來,比Frankenstein(科學怪人)更恐怖!
我沒有答案,只想提醒大家不要過度自以為是,人類始終是渺小的,我們對宇宙的認知非常有限!
(中環資產擁有Tesla、Uber、Alphabet、台積電及三星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https://www.mpfinance.com/fin/columnist3.php?col=1463481132098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狂人日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狂人日誌] 海或,惑不惑?80’s Toyota Hilux 的愛與和平之旅!
#狂人:
可曾聽過每年入秋以前舉辦在花蓮的海邊、以台版Woodstock為號召的嬉皮祭典:海或瘋市集?
無論你對這為期一周、以無為而治的自我追尋為最高指導原則的靈性集會結社預設了什麼樣的立場,這一回,沒有業配置入,沒有跋山涉水的情節,沒有華麗的特效和高性能堆疊出的張力,更沒有值得大做文章的新式黑科技或者駕駛輔助 --- 老實說,這次甚至沒有太多你經常會在狂人日誌裡看到的議題和元素(好吧,除了我們真的時常 on the road 之外),只有一台1980年產、限乘三人的海力士,一段交織著陽光、汗水、維生素D 與嬉皮文化的漫漫長路,和一群在水泥叢林裡跌跌撞撞卻依舊不甘虛度少壯的迷途青年們與他們的心靈啟發之旅...
在此要特別感謝大方出借收藏給我們的何伯,沒有他的相助和信任,這趟別具意義的旅程絕對無法如此深刻,因為這不只是一次關於愛與包容的增廣見聞,更甚者,重新豎立了Toyota在我心中的高度;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經典4x4(或者任何車種,但跟何伯買四輪傳動車的好處是你還能因此認識一個比你更有經驗也更不介意說走就走、熱愛一起上山下海的好朋友),請千萬不要錯過神通廣大的 @升裕汽車商行
狂人日誌官方網站:http://madvnz.com/
狂人日誌FB粉絲專頁:https://business.facebook.com/madvnzdiary/videos/1491994707940696/
狂人日誌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madvnz/
#總歸還是要跟車扯上點關係 #狂人公路電影 #MadVnzSpecial #海或 #海或瘋市集 #Woodstock #東台灣胡士托 #Toyota #Hilux #前後固定軸的愛情故事 #海力士的海或之旅 #PeoplesClassic #國民經典車之旅 #致青春 #升裕汽車商行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曾幾何時,1.5公升四門房車就是日本車的最佳代表,但隨着SUV及MPV潮流興起,四門房車的光環逐漸暗淡,很多昔日名噪一時的型號不再輸港。幸好,Mazda代理仍堅持傳統,第四代Mazda3依然輸入1.5公升四門房車版本。
Mazda是不愛耍花巧的品牌,最重視的仍然是駕駛感。Mazda3就是一部很有質感的房車,新車架的剛性表現叫人大開眼界,懸掛調校亦非一味偏向舒適,運作在硬朗中保留適當的韌度,既有適當的彎路支撐力,亦有恰到好處的路面緩衝,而且踏板、轉向操作比其他日本車沉重,開起來便能享受歐洲車的駕駛感。總的而言,無論是Fastback版或是四門版,Mazda3都是一部相當不俗的汽車,但代理作風一如上代,Fastback版只得2.0引擎選擇,雖然四門版會有1.5及2.0引擎,但會買2.0四門版的客人未必多,而High版1.5的四門版車價要接近25萬,在SUV當道的年代的確有點阻力,若車價可調低一點的話,市場競爭力將會大很多。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果籽 #Mazda #四門房車 #Mazda3 #GadgetGuy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汽車私房話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頻道成立!歡迎訂閱及加入:
【游泳私房話】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fGGxRvTJwgZz6Wak2zalw
【游泳私房話】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swimmerprivatetalk
---------- ◉ 以下連結可欣賞圖文並茂的原文:https://goo.gl/X5iMJm
進口與國產的黃金交叉
汽車銷售的不可逆趨勢
這幾年很多人可能都發現了一件事,就是許多車廠逐漸以進口模式來取代原本國產的版本!而為了避免前後兩者的價差過大,造成準車主入手前的困擾,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進口車的價錢,似乎越來越親民了。👍
有人知道嗎?其實今年的汽車銷量已經大致底定了一個趨勢,就是「進口車銷售數量,終將會超過國產車。」至於這個趨勢的結果幾時會到來?除非我們的政府有什麼特別的政策來逆轉這個情形,不然,預估就在明年、也就是2019年,我們會看到這個答案出現。👀
根據U-Car汽車網站的銷售報導:https://goo.gl/B71vQW
今年累計至11月底的汽車掛牌總數來說,進口車的數量已經佔今年銷售總數的45.2%之多。或許有朋友會覺得這數字尚未過半、鹿死誰手還不曉得,但我認為這數字一旦超過40%,就如同群蟻潰堤一般,越到後面、進口車數量越是會加速完成其一統市場的大業。
*詳細數字也可參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提供的新車領牌數資料」:https://goo.gl/NYKKPh
如果最近想要買車,真的可以開始好好考慮「進口車」了!🤔
當然,此時入手國產車,也不是說不行,但如果您考慮這部車要開個十年、八年...可能入手後的隔年,就會突然發現身邊的好友們都開上了進口車,而眼下這部國產車,想換......財務大臣並不允許您這麼敗家的。💢
過了鹹水就是好?
日系歐系如何選?
喜歡看汽車評論的朋友,應該都會發現一個形容,就是「......這部車開起來的感覺,非常像歐洲車」;這是一句褒獎含義的形容,背後代表的含義,就是這部車比較紮實,開起來比較穩重。這句話不只是我說過,我的同業朋友們說過,甚至車廠廣告都會這麼強調。😎
所以,歐洲車就一定比日系車來得好?這倒是未必。我覺得應該這麼說,如果以同級距的入門小車來說,歐洲車的紮實度會比日系車來得優異,而日系車必須達到一定的價格水準後,才會有比較好一點的行路質感。當然,無論是歐洲車或是日系車,都是「越大、越貴」,開起來會「越爽、越高級」,這是很合邏輯的事情。😆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就是依照配備來看,即便都是進口車的版本,歐系車廠在配備選項方面,通常都是比日系品牌大方,比較不容易看到配備陽春的設定出現,尤其是在主被動安全方面的差異更是明顯。所以,很多時候歐系進口車的車型版本常常只有單一規格,廠家不會將車輛的配備過度細分,而讓準車主在選擇時,衍生出很麻煩的購車困擾。😵
進口歐系最低門檻
Fabia最獲車主親睞
就以購車預算來說,最多買家的級距,就是百萬等級以下的車主們;這也是台灣汽車銷售的主力戰場!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很多,就算是進口車,可以選擇的也不少,包括日系、韓系、法系、歐系等等;而其中以歐系來說,Skoda就是近年比較紅火的品牌。
為什麼Skoda會比較得到車主們的青睞?主要還是這個品牌CP值較高的原因;翻成白話,就是-「比較划算」。💰
就以硬體來說,它同屬德國VAG集團,所以車上的許多零件不是跟VW共用、就是跟Audi相同;但就產品的定位來說,它並不是被設定在如同上述品牌那麼難以入手的範圍。換言之,我們可以用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品質。Skoda這個背景已經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了,所以原廠官方一直以來都打著一句口號,就是「聰明的,就懂」!
另外,以價格來說,Skoda百萬等級以下的車款,其實有好幾輛可選,其中最大的好處,就是「我們可以找到不同尺碼的車型」;因為有時候我們要找一輛特定品牌的進口車,看來看去最後無法下手的原因就是:便宜的太小台、夠大的又超出預算!Skoda從最小台的微型車Citigo、再大一點的掀背Fabia、一直到小型的Rapid、或是中型的Octavia,你都可以用不到100萬的價格,找到想要的車型。其中,這裡面很多款都同步提供了「旅行版本」,在原廠的命名方式來說,也就是「Combi」的車型。
所以在近年來,大家逐漸選擇傳統Sedan四門房車以外的車型之際,百萬以下、不要太小、夠用省油、CP值高的Fabia,變成Skoda旗下相當熱賣的一款車型。這部車也變成許多「國產車升級進口車」的準車主們,人生的第一部歐洲進口車。
ACC主動跟車+AEB主動煞停
Euro-NCAP撞測五顆星評定
車輛尺碼的大小,一向影響人們對其安全與否的意象。首先在主被動安全的部分,Fabia這輛接近4米的小型掀背車,搭配了許多讓我們感到出乎意料的配備。以往我們認為一部車該有的基本六具輔助氣囊、動態穩定系統之類,Fabia絕對是列為標配,而更多的是:
1.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可降低車輪在光滑路面加速時的打滑情形。
2.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確保平順的加速,或避免在溼滑路面加速時打滑。
3.胎壓偵測器:胎壓不足時,儀表會跳出警示提醒。
4.XDS+主動電子限滑差速器:可改善過彎時的循跡性及動態表現。
5.陡坡起步輔助系統:上坡起步時,維持車輛避免下滑。
這些配備可以增加駕駛時的穩定度,另外在實用面來說,胎壓偵測器跟陡坡起步輔助系統,更是開車時最最好用的配備之一。此外,這裡還有更驚豔的好料,就是:
1.ACC主動定速跟車系統:全速域系統,可以定速或是跟車直到停止/再起步(最高時速160km/h),也可以一鍵設定「即時跟車」功能。
2.前方輔助系統:亦包含了AEB自動煞車功能。
3.駕駛盲點偵測警示:左右後視鏡上顯示燈號。
4.後方車流警示:有圖像及車距顯示。
看完這幾項高級安全配備,相信很多人會跟我一樣,準備開始找價錢、這部車到底賣多少錢啊?原來定價是78.8萬元,不過,如果是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
其實,就算是以原定價來說,這個價格搭配這些配備,也很有競爭力跟CP值啊。還有,搭配智慧型裝置互聯系統Smart Link+,除可上網、語音聲控外,也讓多媒體主機功能更上一層樓。
另外一點就是它的撞測成績(Euro-NCAP),依據2014年歐盟的測試來說:https://goo.gl/qxGXzx
,這部小車拿下了五顆星的最高評定標準。其中「成人乘員」及「兒童乘員」的部分,都得到81%高分,我們可以在當時測試的影片中發現,無論前撞或側撞時,Fabia的車艙都可維持很堅強完整性,這也讓許多在意車輛尺碼的車主,後來成為其決定入手的原因。
雙廖冠軍試駕
國際引擎大獎
說到試駕的部分,我還真的沒有少試駕過Fabia這部車,從最早的【行車紀錄趣】,再到之前【全民瘋車Bar】的「雙料冠軍」,我從一般版本的Fabia試到旅行版的Fabia Combi車型,當然近期大家最有印象的一定是我跟廖怡塵模仿Fabia廣告的「跳車門」畫面。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我們之前試駕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dktUAj_N-Y
https://www.youtube.com/embed/FXq5liic4Zc
其實,這個部分當然比較是屬於趣味的橋段,畢竟上面就提過,Fabia可以在撞測中有效維持車艙的完整性,所以跳一跳車門也不是什麼很了不得的稀奇事。但是,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機會去試駕時,可以把重點放在「過彎時,前後軸的協調性/循跡性」、「油門的反應」,以及「車室的靜肅性」。
就以目前的Fabia來說,以前還有1.6自然進氣版、1.2渦輪汽油版,目前只有1.0三缸渦輪增壓的汽油版可選,動力輸出是:110hp/20.4kgm,並且搭配7速的DSG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平均油耗的部分是每公升18.7公里,還搭配有怠速熄火裝置及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就動力的數字來看,馬力似乎就只有1.5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不過,開起來的感受是天壤之別,主要原因是渦輪增壓的搭配之下,它讓這部空重1159公斤的小車擁有很好的扭力輸出,相較之下,差不多就是2.0升自然進氣引擎的表現。車子開起來輕不輕快,主要還是看扭力的表現,這在山路行駛之際,更是容易體會其中的優劣。Fabia如其車身尺碼,在駕駛時顯得特別地靈巧。
值得一提的是,這具小巧的三缸引擎,還得到【2018年國際引擎大賞】「1.0升以下級距的第一名」!除了Fabia用到這具引擎之外,其實包括同集團的VW Golf/Up/Polo/T-Roc、以及Audi A1/A3/Q2等等,都使用到這具小巧先進的引擎單元。
一般版還是旅行版
推薦入手的著眼點
很多人最難抉擇的就是價差五萬元,到底要買便宜一點的標準版,或是貴一點的Combi旅行版?
就硬體來說,這兩部車的尺碼只相差在後廂空間的大小,而包括車寬、車高、軸距、輪距的部分都是相同的;只有後懸的長度不同,標準版是675mm,Combi則是940mm。
就後廂來說,標準版的容積是3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150公升;而Combi車型的容積是530公升,後座打平可以變成1395公升,其底板有一夾層,可以活動使用。
我建議如果是有男女朋友或已婚的朋友,不管有沒有小孩,Combi一定是必要首選!因為有伴的朋友,雙人出遊、甚至多人出遊的機會都比較高;所以後廂空間大一點,無論如何都會有更多機會派上用場。另一方面,如果未來有新的家庭小成員增加時,也很有需要在後廂攜帶必要的隨行物品;例如:手推車、毛毯、抱枕、清潔物品、濕紙巾、小玩具、兒童餐具、甚至臨時拆下兒童安全座椅時,也總要有個地方可以先擺放一下。此外,Combi的車長也不過4262mm,在駕駛時,也不會顯得相當龐大,就算是喜歡小車的女主人,也能很容易輕鬆駕馭,不會造成駕駛時的心理壓力。
另外,Fabia的恆溫空調還有粉塵過濾器,這部分很值得家有幼童的朋友們參考。
69.9萬限時入手!
四年不限里程保固
最後,我們再回到今年底之前訂車,就能用「WRC2奪冠優惠價69.9萬元」入手這件事。這除了年底的促銷價格之外,保固方面也跟原來一樣,是「4年不限里程新車保固」,以及「3年漆面保固及12年車身鏽蝕保固」,還有「2年原廠零、配件品質保固」。
最近考慮買小型車的朋友們,雖然有很多車款可以選擇,但別忘了Fabia一定得列入口袋名單!這些豐富的安全配備,會讓你在開車時,感覺相當地輕鬆與放心。
◉ 訂購 剛剛好水餃:https://shopee.tw/privatetalk
網站:http://www.autoprivatetalk.com
FB:https://www.facebook.com/harry.liaokang
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autoprivatetalk
主講人/剪輯後製/企劃:廖剛
註:不會有字幕(我手邊沒有人力)(但你有興趣也可以幫我上字幕)、不要用粗話罵人~
#促銷優惠 #Fabia試駕 #歐洲車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無人駕駛汽車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 - BBC 的相關結果
「無人駕駛汽車應該是一種非常冷靜的交通工具,但並不是路上所有人類司機都會 ... 這樣的好處是,你可能會有一個更可控的環境,並展開相關的工作。 ... <看更多>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自動駕駛汽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自動駕駛汽車能以雷達、光學雷達、GPS及電腦視覺等技術感測其環境。先進的控制系統能將感測資料轉換成適當的導航道路,以及障礙與相關標誌。根據定義,自動駕駛汽車能透過 ... ... <看更多>
無人駕駛汽車好處 在 無人駕駛車的益處 的相關結果
無人駕駛車 的益處 · 提高安全性 · 較少交通量 · 停車便利 · 更多閒暇時光 · 利地之益 · Footer.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