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心得, 平凡人的理財方法 (2021 2月更新及贈書抽獎活動)
為了怕大家看不完我以下很長的心得文章, 先把贈書抽獎辦法寫到最上方 XD。
------------------------------------------
這次感謝 采實文化 的邀請, 再次閱讀這本新書的中文版, 也順便複習一次作者的建議, 許多都是我看完後,目前持續在做的, 如果你對於理財很有興趣, 想要好好的為自己、家人做好財務準備, 並且不想要一開始有太大的壓力, 這本書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謝謝采實文化提供 3 本書抽獎送給大家, 詳情如下
【活動辦法】
1. 在這篇文章按讚 ✅
2. 留言寫下任何你想要書的原因, 或是你想要和哪位朋友一起學習打造你的財務系統 ✅
3. 「公開分享」這篇貼文的話,多一次抽獎機會 ✅
台灣時間 2/8 中午截止, 我會抽出 3 位讀者, 由出版社寄出這本 2/4 剛上市的 “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 (只能寄送到台灣的地址, 國外的朋友不好意思了)。
------------------------------------------
更新版的心得:
我過去幾年曾在不同的 Podcast 聽到 Ramit Sethi 講到他對於一般人的理財建議, 過去都沒有特別的感覺,最近一次聽到後特別有感觸, 於是買了他的書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中譯版為《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來仔細閱讀。 目前第二版是從10 年前第一版的各種讀者建議改進後的修訂版。
對於理財,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在學校階段從小培養, 許多家庭也不會特別教育理財,所以普通人對於金錢有很多時候有不切實際的觀念。
在開始理財之前, 書中提到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你需要問你自己:
1. 為什麼你想要變有錢?
2. 變有錢對你來說代表什麼?
每個人對於有錢目標不一樣,在追求財富的之前, 要先知道什麼可以讓你快樂, 你有錢想要改善什麼?
舉例來說, 我的物質慾望沒有很高, 我不太買衣服、鞋子、最新的電子產品。 我想要有錢,因為這樣可以提供給我的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希望每年有幾次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增加視野及人生經驗。變有錢代表如果我和家人出去吃飯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擔心每個菜單上的價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如果有意外的開支, 我們不會捉襟見肘的付不出來。
Rich Life 是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如果你可以在大的方向上有極大的成果: 像是自動化你每個月的存錢、投資、有個你喜愛的工作、接下工作前談一個更好的薪水。 那麼你就不需要像許多書一樣要你每天省下你可能會需要的咖啡的錢。
建立你的財富系統包含了: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美國的信用卡不僅僅是一個付款工具,也是很好幫助你建立你的信用分數的方式。 如果你有正常的繳費, 你的信用分數可以穩定的增加!在美國,信用分數對於比較大額的貸款(像是房貸、車貸)利率上的差異會很大。 為了要有好的利率,最好早點開始累積信用。
此外,信用卡也有許多額外的福利,福利可能價值幾百甚至幾千美金(看使用的方式) 。舉例來說, 很多信用卡都可以幫你自動增加商品的保固, 如果你用信用卡買手機、電視、等等,在一般的保固(比如說一年) 過後, 還會幫你延長一年(依每張信用卡而定)。 許多信用卡還有買東西失竊的保險。 而最常見的福利還有累積點數換機票 (像是我之前分享的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或是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在給初到美國、或即將來美國的朋友的各式生活建議中我也提到許多我目前使用也推薦的信用卡)。
許多人用信用卡到非理智的消費, 後來付不出錢後得一直付高額的循環利息。 因為這個利息遠高於市面上一般的投資商品, 如果你有任何卡債, 最好多存錢,從生活中節省,並從利息最高的卡債開始還,早日還清擺脫負債。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美國的銀行帳戶分為 checking 及 saving。 checking 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 saving 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 許多 saving 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 6 次的限制。
作者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 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 開戶 (怎麼我都有 XD)。 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 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 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 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Checking account 作者推薦 Charles Schwab 的 Investor Checking。 這個帳戶不需要最低存款,也沒有費用,會給你免費的支票, 如果在任何 ATM 取款,當下有被其他銀行收的手續費都會退還給你。 雖然你需要也同時開一個 brokerage account (股票帳戶),但是你可以開了股票帳戶後也不放錢進去。
我是上次回台灣使用 Capital One 的提款卡提款, 我以為我已經查好在國泰世華提款不需要手續費, 後來還是被收取高額的手續費。 回美國後立刻詢問朋友,大家也一致推薦 Scharles Schwab。 如果你還沒開戶的話,歡迎使用我的連結 http://bit.ly/3aQ0OlJ。一般直接找銀行的公開連結是沒有開戶獎勵,使用這個連結你可以得到 100美金(但我沒有任何獎勵,真奇怪!)。
(2021 2月更新) 最近我開戶也很推薦大家的旅遊提款帳戶 Sofi Money, 這個帳戶和上述 Schwab 有點像,不過更厲害, 一些特點像是: 1. 年利率 0.25%, 接近 saving account 的水準, 2.沒有帳戶最低金額限制, 拿到獎勵後把錢都領出也沒問題, 3. 沒有帳戶管理費, 4. 全世界 ATM 提款都免手續費, 不論是在美國或是出國旅行領錢都很方便 (如果是最近開戶的好像要選擇是它合作的 Network 才行了), 而且開戶放 $500 就可以得到 $50 開戶獎勵, 還有不時會有活動,做 2 次 $500 美金薪水 diect deposit 就可以得到 $75 的獎勵,這是我的推薦連結,歡迎使用 http://bit.ly/3jlRsly(直接在 Sofi 網站上開戶還沒有獎勵呢)。
Saving account 部分作者推薦了 Ally Bank、Capital One 360、Marcus 等等。 我個人目前是有 Marcus, 年利息是 0.55% (2021 年 2月的狀況)。 作者建議除了利率外,也要考慮銀行的風評及可能的費用。 你也可以參考NerdWallet 這篇文章 11 Best Savings Accounts of February 2021 ,查詢利率及好的風評帳戶。
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避免被銀行收各種手續費。 如果有被收取的話,通常第一次打電話去和銀行談判都可以得回被收取的手續費。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美國的退休金帳戶是 401k, 通常一般的公司都會提供。 401k 的好處是用稅前的錢放到帳戶內, 等於是當下少被扣了所得税(退休時領出才付稅)。 許多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 matching ,員工放一定金額,公司也會提撥一定的金額,等於是免費送錢給你,鼓勵大家存退休金。
另外也有像是 Roth IRA 等的帳戶, 好處是用目前稅後的錢進帳戶, 未來帳戶投資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
不論是當下免稅或是未來免稅, 都是藉由這樣的帳戶來累積你未來的財富!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為什麼許多人存錢都失敗呢? 作者舉例到說很多人是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太大,後來無法適應就放棄了。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早上要喝咖啡,才可以有好的精神工作, 硬要他不喝咖啡省錢,其實犧牲了他的工作效率,心情可能也不好。
重點應該是確認自己重視什麼, 可以犧牲什麼,並且來改變開支。 有些人不介意和人一起分租房子,在房租上節省。 有些人不介意一定要吃餐廳,可以省下外食費。 從了解自己的習性,並且在自己不需要的事物上省錢, 可以更容易的達到存錢的目標。
你每個月稅後的薪水, 大概 50~60% 是像房租、水電等固定開銷, 最好有10% 的錢存到退休及投資帳戶,另外 5~10% 存到像是你想要的旅遊、要買給家人朋友的禮物、未來的房子頭期款、或是緊急基金等等。 最後也安排 20~35% 是讓你可以自由花用,不會有罪惡感的錢。 因為你已經有系統的存錢了, 所以你每個月花錢可以花在任何讓你開心的事物上。
為了要達到上面的效果,你需要做個預算計畫, 規劃每個月在像是買食物、外食、娛樂等等開始的預算。 最好每一兩週確認一下花費, 如果已經花太多了, 在朋友邀約的時候就要堅守立場拒絕邀約。
省錢是有極限的, 薪水的往上空間則是無限, 如果你可以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獲得升遷加薪, 存錢及花錢也會更容易。 書中也談到一些要求加薪的方法及技巧, 讓你和老闆事先訂好目標,並且有系統的追蹤進度。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報章雜誌上總是有許多專家發表對於接下來股市表現的意見,事實上, 沒有一個專家可以真的連續幾年成功預測市場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主動基金幾乎長期沒有可以打敗像是 S&P500 指數的績效。 台灣的綠角是指數化投資的擁護先驅, 他的部落格有許多指數化投資的好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他這篇詳細解說指數化的文章: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
作者最推薦大家投資像是 Target Date Funds 的基金。 Target Date Funds 像是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VFFVX) 這種基金, 依據你大概退休的年紀來選擇目標年份。好處是這種基金會自動幫你平衡基金內的投資標的。 以今年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組成來說, 近 90% 是股票, 10% 是債券, 如果股市漲很多的話, 基金會自動賣掉股票的部位,並增加債券來維持比例。 這種基金的組合有全世界的投資標的, 是最無腦省力又方便的投資。
另外還可以的投資像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好處是費用可能可以很低,但是要自己選擇哪些基金來投資, 管理上也需要自己多花時間來依據績效來再平衡投資組合。
許多人覺得房地產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但事實上,加上房子的房屋稅、各種維修成本、買賣的交易手續費,在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大部分時候並沒有比指數化投資有更好的報酬。
許多人會好奇哪時候會賣掉投資? 作者說他是不賣的,從歷史上來說, 買進並持有比一直擇時進出的投資效益高。 大家常常因為股市波動而心煩氣躁,但像作者投資一個月不會花超過 1 個小時檢視投資狀況, 其餘時間都是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後, 我檢視了我的投資狀況, 我在書中前幾個章節部分算是有做好, 但在自動化投資的方面則是有待加強。 我的投資主要是買 VOO (Vanguard S&P 500 ETF), 但是我一直都想要在股市跌的時候再進場, 在過去 3 年股市持續上漲的狀況下, 我的投資機會沒有很多,報酬也沒有很理想, 我想未來我也要自動化每個月的投資, 並且增加 target date funds 的投資。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給巴菲特曾打電話問巴菲特:「您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為什麼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許多人追求找尋當下最熱門的股票, 但是有可能今年漲了 300%, 明年績效跌了 80%, 把賺的收益連同本金都陪了。
巴菲特的10年賭局, 說名了S&P 500 指數績效比大部分的主動基金報酬都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想看起來慢慢的變有錢,追求刺激反而在投資的路上落後了。
總結來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財富系統, 有效率的使用好的信用卡福利、利用好的銀行帳戶來存錢及處理開支、 建立預算及在不那麼注重的花費上省錢、在讓自己快樂的方面消費、及使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或是 target date funds 幫助達到增加資產的目的。
如果你迫不及待想要先買書來閱讀, 以下是書籍連結,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書展被取消了,讓許多出版社過的很辛苦, 剛好大家需要多待在家裏, 可以趁這個機會多投資自我, 多閱讀,多總結寫作 (參考之前文章: 為什麼我建議你開始寫文章、或是任何形式的內容創作),不僅自我提升,也可以幫助一直很辛苦的出版業呢!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Amazon 連結:
https://amzn.to/2KupS4H
從0開始打造財務自由的致富系統:暢銷10年經典「系統理財法」,教你變成有錢人,博客來中文版連結: https://bit.ly/3oM1ai9
部落格原文: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6/money-management.html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Re: [請益] 房地產比指數投資還賺嗎? -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 為什麼有的房屋要繳房屋稅,有些卻不用繳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常見財稅問題Q&A-宣導園地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請益] 買小建商預售屋真的很傻嗎PTT推薦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Re: [請益] 房地產比指數投資還賺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半路出家軟體工程師在矽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閱讀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心得, 平凡人的理財方法
我過去幾年曾在不同的 Podcast 聽到 Ramit Sethi 講到他對於一般人的理財建議, 過去都沒有特別的感覺,最近一次聽到後特別有感觸, 於是買了他的書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來仔細閱讀。 目前第二版是從10 年前第一版的各種讀者建議改進後的修訂版。
對於理財, 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沒有在學校階段從小培養, 許多家庭也不會特別教育理財,所以普通人對於金錢有很多時候有不切實際的觀念。
在開始理財之前, 書中提到有兩個很重要的問題你需要問你自己:
1. 為什麼你想要變有錢?
2. 變有錢對你來說代表什麼?
每個人對於有錢目標不一樣,在追求財富的之前, 要先知道什麼可以讓你快樂, 你有錢想要改善什麼?
舉例來說, 我的物質慾望沒有很高, 我不太買衣服、鞋子、最新的電子產品。 我想要有錢,因為這樣可以提供給我的家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我希望每年有幾次小旅行,到不同的地方增加視野及人生經驗。變有錢代表如果我和家人出去吃飯的時候可以不用太擔心每個菜單上的價錢,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 如果有意外的開支, 我們不會捉襟見肘的付不出來。
Rich Life 是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如果你可以在大的方向上有極大的成果: 像是自動化你每個月的存錢、投資、有個你喜愛的工作、接下工作前談一個更好的薪水。 那麼你就不需要像許多書一樣要你每天省下你可能會需要的咖啡的錢。
建立你的財富系統包含了: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1. 正確使用信用卡:
美國的信用卡不僅僅是一個付款工具,也是很好幫助你建立你的信用分數的方式。 如果你有正常的繳費, 你的信用分數可以穩定的增加!在美國,信用分數對於比較大額的貸款(像是房貸、車貸)利率上的差異會很大。 為了要有好的利率,最好早點開始累積信用。
此外,信用卡也有許多額外的福利,福利可能價值幾百甚至幾千美金(看使用的方式) 。舉例來說, 很多信用卡都可以幫你自動增加商品的保固, 如果你用信用卡買手機、電視、等等,在一般的保固(比如說一年) 過後, 還會幫你延長一年(依每張信用卡而定)。 許多信用卡還有買東西失竊的保險。 而最常見的福利還有累積點數換機票 (像是我之前分享的用最少的錢換美國亞洲來回機票,或是最省腦力的換機票方法,我之後也會找時間再分享最近換機票的心得 :))。
許多人用信用卡到非理智的消費, 後來付不出錢後得一直付高額的循環利息。 因為這個利息遠高於市面上一般的投資商品, 如果你有任何卡債, 最好多存錢,從生活中節省,並從利息最高的卡債開始還,早日還清擺脫負債。
2. 正確使用銀行的帳戶:
美國的銀行帳戶分為 checking 及 saving。 checking 是讓你可以開支票的帳戶,幾乎沒有利息, saving 是利息比較高的帳戶,鼓勵大家存錢, 許多 saving 帳戶也有像是一個月最多只能轉出 6 次的限制。
作者很不推薦大家在常聽到的大銀行像是 Bank of America、Wells Fargo 開戶 (怎麼我都有 XD)。 原因是這些銀行常常有許多條件, 常常一不小心就要扣你各種費用。 雖然好像在各地都有分行很方便, 但是有許多網上銀行也可以提供同樣的服務。
Checking account 作者推薦 Charles Schwab 的 Investor Checking。 這個帳戶不需要最低存款,也沒有費用,會給你免費的支票, 如果在任何 ATM 取款,當下有被其他銀行收的手續費都會退還給你。 雖然你需要也同時開一個 brokerage account (股票帳戶),但是你可以開了股票帳戶後也不放錢進去。
我是上次回台灣使用 Capital One 的提款卡提款, 我以為我已經查好在國泰世華提款不需要手續費, 後來還是被收取高額的手續費。 回美國後立刻詢問朋友,大家也一致推薦 Scharles Schwab。 如果你還沒開戶的話,歡迎使用我的連結。一般直接找銀行的公開連結是沒有開戶獎勵,使用這個連結你可以得到 100美金(但我沒有任何獎勵,真奇怪!)。
https://www.schwab.com/public/schwab/nn/promo/refer-prospect.html?refrid=REFER6HM3BVN7
Saving account 部分作者推薦了 Ally Bank、Capital One 360、Marcus 等等。 我個人目前是有 Barclays, 年利息是 2.2% (2019 年 6月的狀況)。 作者建議除了利率外,也要考慮銀行的風評及可能的費用。 你也可以參考NerdWallet 這篇文章 Best Savings Accounts of June 2019,查詢利率及好的風評帳戶。
最重要的就是,盡可能避免被銀行收各種手續費。 如果有被收取的話,通常第一次打電話去和銀行談判都可以得回被收的錢。
3. 準備好你的退休帳戶及投資帳戶:
美國的退休金帳戶是 401k, 通常一般的公司都會提供。 401k 的好處是用稅前的錢放到帳戶內, 等於是當下少被扣了所得税(退休時領出才付稅)。 許多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 matching ,員工放一定金額,公司也會提撥一定的金額,等於是免費送錢給你,鼓勵大家存退休金。
另外也有像是 Roth IRA 等的帳戶, 好處是用目前稅後的錢進帳戶, 未來帳戶投資的資本利得是免稅的。
不論是當下免稅或是未來免稅, 都是藉由這樣的帳戶來累積你未來的財富!
4. 在你喜愛的事務上可以盡情地花費,但在你不那麼在乎的事務上極端的節省開銷:
為什麼許多人存錢都失敗呢? 作者舉例到說很多人是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太大,後來無法適應就放棄了。 如果有一個人每天早上要喝咖啡,才可以有好的精神工作, 硬要他不喝咖啡省錢,其實犧牲了他的工作效率,心情可能也不好。
重點應該是確認自己重視什麼, 可以犧牲什麼,並且來改變開支。 有些人不介意和人一起分租房子,在房租上節省。 有些人不介意一定要吃餐廳,可以省下外食費。 從了解自己的習性,並且在自己不需要的事物上省錢, 可以更容易的達到存錢的目標。
你每個月稅後的薪水, 大概 50~60% 是像房租、水電等固定開銷, 最好有10% 的錢存到退休及投資帳戶,另外 5~10% 存到像是你想要的旅遊、要買給家人朋友的禮物、未來的房子頭期款、或是緊急基金等等。 最後也安排 20~35% 是讓你可以自由花用,不會有罪惡感的錢。 因為你已經有系統的存錢了, 所以你每個月花錢可以花在任何讓你開心的事物上。
為了要達到上面的效果,你需要做個預算計畫, 規劃每個月在像是買食物、外食、娛樂等等開始的預算。 最好每一兩週確認一下花費, 如果已經花太多了, 在朋友邀約的時候就要堅守立場拒絕邀約。
省錢是有極限的, 薪水的往上空間則是無限, 如果你可以在工作上表現良好獲得升遷加薪, 存錢及花錢也會更容易。 書中也談到一些要求加薪的方法及技巧, 讓你和老闆事先訂好目標,並且有系統的追蹤進度。
5. 自動化你的投資:
報章雜誌上總是有許多專家發表對於接下來股市表現的意見,事實上, 沒有一個專家可以真的連續幾年成功預測市場的走向。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的主動基金幾乎長期沒有可以打敗像是 S&P500 指數的績效。 台灣的綠角是指數化投資的先驅, 他的部落格有許多指數化投資的好文章,大家可以參考他這篇詳細解說指數化的文章: 綠角財經筆記閱讀指引---指數化投資 。
作者最推薦大家投資像是 Target Date Funds 的基金。 Target Date Funds 像是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VFFVX) 這種基金, 依據你大概退休的年紀來選擇年費。好處是這種基金會自動幫你平衡基金內的投資標的。 以今年 Vanguard Target Retirement 2055 Fund 組成來說, 近 90% 是股票, 10% 是債券, 如果股市漲很多的話, 基金會自動賣掉股票的部位,並增加債券來維持比例。 這種基金的組合有全世界的投資標的, 是最無腦省力又方便的投資。
另外還可以的投資像是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好處是費用可能可以很低,但是要自己選擇哪些基金來投資, 管理上也需要自己多花時間來依據績效來再平衡投資組合。
許多人覺得房地產是很好的投資標的, 但事實上,加上房子的房屋稅、各種維修成本、買賣的交易手續費,在美國的房地產投資大部分時候並沒有比指數化投資有更好的報酬。
許多人會好奇哪時候會賣掉投資? 作者說他是不賣的,從歷史上來說, 買進並持有比一直擇時進出的投資效益高。 大家常常因為股市波動而心煩氣躁,但像作者投資一個月不會花超過 1 個小時檢視投資狀況, 其餘時間都是快樂的過自己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後, 我檢視了我的投資狀況, 我在書中前幾個章節部分算是有做好, 但在自動化投資的方面則是有待加強。 我的投資主要是買 VOO (Vanguard S&P 500 ETF), 但是我一直都想要在股市跌的時候再進場, 在過去 3 年股市持續上漲的狀況下, 我的投資機會沒有很多,報酬也沒有很理想, 我想未來我也要自動化每個月的投資, 並且增加 target date funds 的投資。
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給巴菲特曾打電話問巴菲特:「您的投資體系這麼簡單,您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為什麼別人不做和您一樣的事情?」巴菲特回答說:「因為沒人願意慢慢的變富。」。 許多人追求找尋當下最熱門的股票, 但是有可能今年漲了 300%, 明年績效跌了 80%, 把賺的收益連同本金都陪了。
巴菲特的10年賭局, 說名了S&P 500 指數績效比大部分的主動基金報酬都好,但大部分人都不想看起來慢慢的變有錢,追求刺激反而在投資的路上落後了。
總結來說,我要建立我自己的財富系統, 有效率的使用好的信用卡福利、利用好的銀行帳戶來存錢及處理開支、 建立預算及在不那麼注重的花費上省錢、在讓自己快樂的方面消費、及使用低成本的指數化投資或是 target date funds 幫助達到增加資產的目的。
如果你對理財也有興趣, 推薦你也閱讀這本 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 Amazon 連結:https://amzn.to/2IEkpXM
另外下週有 2 個直播訪問, 每個都是大人物!歡迎大家準時收看, 即時互動!
直播訪問: Jackie- 從 Google 到臉書, 工程師到矽谷頂尖 PM 養成秘笈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7989041206958/
直播訪問: 大師- 前臉書、Netflix、Yahoo 軟體工程師,今台灣區塊鏈新創公司工程師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79458059082686/
歡迎 Like 或是關注我的粉絲頁,了解更多矽谷經驗及我的所見所聞。
https://www.facebook.com/PivotSoftwareEngineer/
https://brianhsublog.blogspot.com/2019/06/money-management.html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巴黎不打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三十歲月收入多少?Loriane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
幾年前我曾經有一個寫作計畫,想採訪在法國工作的台灣人,希望藉由他們的案例讓大家知道法國職場與台灣人在此工作的情形。無奈我在巴黎認識的台灣人不多(五隻手指頭以下的數量,以前念書的同學們都回台了),最後透過朋友關係,只有一人接受採訪,因此這個計畫只好放棄。現在跟大家分享法國這一系列的文章,也算是完成前幾年的一個心願,用實際的案例與數字讓大家了解法國社會的真實面貌。
前面幾個分享案例中,有月收入高的,也有月收入低的。他們之間都有一個共同的情況,是我忘記翻譯分享的,就是他們無論收入高低,在朋友之間都不會多談收入問題。不談「金錢等數字」,而總是聊政治、哲學、電影音樂文學等議題,也是我法國家人朋友間的常態。人生追求自己的理想與喜好,而不以現世的世俗價值為目標,是至今仍然存在法國社會的天主教價值觀。今天這篇分享是這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女主角Loriane的情況可以證明上述為理想喜好而活的價值觀。
Loriane今年三十多了,她可以說是法國貧困家庭的代表。生長在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父母的薪資永遠沒有超過基本最低薪資,但是Loriane的成長過程衣食無憂,父母教育她「人生中最重要的,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她說:「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我不追求賺很多錢的人生。」當然,青春期時的Loriane也曾經羨慕同學穿著名牌服飾,不過她很快就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也很早就懂得管理手頭預算和很多節省的撇步。
高中畢業後,Loriane找了一個學徒的工作,從月薪700歐開始,每年增加100歐,然而學徒合約二年後就沒了。雖然這段時間Loriane常常在月底時困難過日子,但她還是很高興自己二年的學徒經驗。之後她在一家書店找到工作,雖然喜歡書本,但是Loriane並不擅長商業的銷售。書店約聘合約到期後,Loriane就到紐西蘭「打工度假」採收奇異果。一個小時7塊美金的紐西蘭「打工渡假」經驗讓Loriane發現身為一個法國人的好處,那就是像她這樣的低收入者在法國有社會補助金,而在紐西蘭是完全沒有。
一無所有的回來法國後,Loriane在田裡採收葡萄打零工,又拿到圖書館的約聘工作。圖書館的工作是她喜歡的書籍,而且不涉及商業販售,平日裡就是整理書架上的書、幫讀者張貼廣告或代寫履歷等等。然而沒有參加公務人員考試,Loriane每週工作三天半,實領月薪920歐。她說:「我才不在乎薪水或是要去其他地方工作,我要的只是在圖書館這個環境工作。」當然她也知道這樣的收入無法維生,因此在旁邊接了一些兼職工作,像幫人家帶小孩、幫報紙寫文章等。
身兼三職,Loriane的月收入如下:
- 圖書館月薪920歐
- 保姆月薪240歐(時薪10歐,一年只有8個月有工作,小孩放假時就沒工作)
- 寫稿收入80到160歐
- 家扶中心每月補助50到120歐
Loriane和男友同住,房子雖然是男友的,但是她每個月都會匯款300歐給對方當作房租與管理費。她在大型連鎖超市Lidl買日用品,在市場、有機商店和農場買新鮮蔬果和肉類,每個月除了300歐的菜錢,還有一隻貓的開銷。此外,她每週至少會和朋友出外用餐一次,這是她最大的興趣嗜好。雖然收入不多,在精打細算之下,Loriane每個月還能存100歐元。
Loriane的月支出如下:
- 房租300歐
- 電話費2歐
- 油錢60歐、汽車保險45歐
- 健康保險22歐
- 菜錢300歐、貓支出50歐
- 稅金:Loriane所得過低不用繳稅,不過今年她會幫男友一起負擔房屋稅。
- 餐廳酒吧120歐左右。
- 存款100歐。
三十歲月收入多少的系列文章分享到此結束,法國社會的貧富差距頗大,藉由幾個現實生活案例也無法全面觀察。當我們(或網路酸民)在抱怨自己的生活時,不妨看看其他人的生活。像今天這位女主角雖然生活不富裕,卻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事實上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真正的生活價值與追求。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彰化縣地方稅務局- 為什麼有的房屋要繳房屋稅,有些卻不用繳 ... 的必吃
有房子 的人必須知道這件事喔.... 11 年 檢舉. Patrick Hsiao,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常見財稅問題Q&A-宣導園地 的必吃
老舊房屋年限滿幾年可以不用繳房屋稅? A 依照房屋稅條例第15條第1項 ... 同樣一排房子,構造、樓層、面積、格局都相同,且都是做住家使用,房屋稅額為什麼會不同呢? ... <看更多>
為什麼有的房子不用繳房屋稅 在 Re: [請益] 房地產比指數投資還賺嗎? - 看板Stock 的必吃
奇怪, 原本想回原文就好,
但是原文就不見了,
必須回All 才能看到原文
其實, 這樣的算法完全錯誤,
因為你忽略了每個月必須要繳的房貸,
我一直強調買房炒房最重要的就是房貸跟現金流,
但是我在股板跟房版完全沒看到有任何一個炒房的人在討論房貸跟現金流,
很像買房不用繳房貸的樣子
我以15年, 20年, 30年房貸為例,
平均利率2%, 雖然比台灣現在利率高一點,
但是以15-30年長度來看,
平均2%利率是太過低估利率,
不可能二三十年都維持1.x%的低利率
15年房貸 => (成本) 本利共繳原買價 1.158倍
20年漲了3.8倍 => 3.8/1.158 = 3.28倍
賺了3.28倍 或 2.28倍 (扣掉成本)
20年房貸 => (成本) 本利共繳原買價 1.24倍
20年漲了3.8倍 => 3.8/1.24 = 3.06倍
賺了3.06倍 或 2.06 (扣掉成本)
30年房貸 => (成本) 本利共繳原買價 0.9倍, 但是還欠銀行0.4倍
20年漲了3.8倍 => (3.8-0.4)/0.9 = 3.78倍
賺了3.78倍 或 2.78 (扣掉成本)
結論, 賺的比股票少太多了
好啦! 我知道"現在"台灣炒房不是這樣算, 不是這種邏輯,
"現在"台灣炒房是不算房貸的,
玩的是抓交替,
三個月轉手賺千萬,
誰在跟你背30年房貸, 等20年漲房價,
炒房在台灣已經進化到期貨化(紅單),
跟當沖(一到三個月轉手),
反正我是反應慢, 這種的我玩不來
※ 引述《micky83802 (雨傘)》之銘言:
: 標題: [請益] 房地產比指數投資還賺嗎?
: 時間: Sun Oct 23 20:30:53 2022
:
: 信義房價指數
:
: 2001年 36點
: 2022年 140點
:
: 漲了3.8倍
: 用頭期款槓桿漲了大概15倍以上
:
:
: 台股報酬指數
:
: 2001年 4524點
: 2022年 33810點
:
: 漲了7.4倍
:
: 這樣房地產漲15倍
: 指數投資才漲7.4倍
:
: 這樣在台灣 是不是買房才是正解啊
:
: 比股票穩定 又賺的更多
:
: 也不會莫名其妙被垃圾外資搞爛
: 還是我搞錯房價指數的意義了?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77.75 (臺灣)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6528255.A.3D4.html
:
: 推 bandongo : 買房賺翻了。我一次都買5間炒 10/23 20:31
: ※ 編輯: micky83802 (111.249.77.75 臺灣), 10/23/2022 20:32:55
: 噓 Kobe5210 : 是,超賺。請出去左轉房板 10/23 20:32
: → ppnow : 房子套牢還能住,股票套牢會失眠 10/23 20:35
: 推 linfuon : 你就想,股票版一堆人跑來說買房比較賺 去房版看, 10/23 20:35
: → linfuon : 有這麼多無聊人士跑進去大喊股票比較賺嗎? 10/23 20:35
: 推 QQMMWA : 當一個國家從未開發國家到已開發國家 這段期間是房 10/23 20:35
: → QQMMWA : 產的主升段 過了之後 這種機會就沒了 10/23 20:35
: → QQMMWA : 你只能去賭東南亞 看哪個國家能夠產業轉型成功 10/23 20:36
: → QQMMWA : 變成發達國家 10/23 20:36
: → QQMMWA : 但開發中國家的利率通常會很高 你的槓桿不可能這麼 10/23 20:37
: → QQMMWA : 開 10/23 20:37
: 推 can22dy636 :
: → can22dy636 :
: → can22dy636 : L狂人三分鐘後抵達戰場 10/23 20:38
: → ppnow : 四樓我猜你去年沒看過房板 10/23 20:39
: 推 vestal : 炒房炒越兇 年輕人要翻身更困難阿 10/23 20:40
: 推 QQMMWA : 台灣現在的房地產 就是抗通膨 和 租金現金流 10/23 20:40
: 推 samper0158 : 報酬指數也可利用投資台指期的保證金來達成槓桿效果 10/23 20:41
: 推 cpz : 有政府好安心,護國群山 10/23 20:41
: 推 gn01657736 : 有請c大說明有多賺,再不買房要被嗆空空了 10/23 20:42
: 推 cute15825 : 一個用槓桿下去算 一個沒槓桿? 10/23 20:43
: 推 dream1124 : 是啊,01年五倍槓桿買房確實勝不槓桿買大盤 10/23 20:44
: 噓 ntnusleep : 誤讀指數 10/23 20:44
: → dream1124 : 但是人口已開始負成長,國家從開發中變已開發 10/23 20:45
: 推 koyo017 : 房產有政府罩 長期穩賺不賠 10/23 20:45
: → dream1124 : 你既回不到過去,現在又要憑後照鏡開車嗎? 10/23 20:45
: → ntnusleep : 那個指數大概是說2001年某區域買A坪數的新成屋36元 10/23 20:46
: → ntnusleep : 2022年時某區域買A坪數的新成屋140元 10/23 20:46
: → dream1124 : 想的話祝福你了,不管股房板都有一堆人感謝你撐盤 10/23 20:47
: → ntnusleep : 但是你若在2001年買36元,到2022年時屋齡20年以上 10/23 20:47
: 推 crazydj : 政府的做法就是要你玩房地產 不想承認也不行 10/23 20:47
: → ntnusleep : 由於屋齡20年以上,價格是新成屋的140再打折 10/23 20:48
: → ntnusleep : 所以你算的倍數是錯的 10/23 20:48
: → ntnusleep : 被斷了好幾次推文~ ~ 10/23 20:49
: → BruceChen227: 房子開五倍 你股票有開五倍嗎 10/23 20:50
: 推 panzerbug : 不動產一定比較好賺,內建4-5倍槓桿 10/23 20:51
: → panzerbug : 風險又低 10/23 20:51
: → Gyin : 股票開五倍今年就被扛出去了 10/23 20:51
: 推 okbon : 當建商才是正解 10/23 20:51
: 推 Lowpapa : 對 快點 10/23 20:52
: 推 rahim : 不開槓桿股票贏,開槓桿下買房贏 10/23 20:53
: → bandongo : 韭菜到哪裡都是韭菜 10/23 20:53
: 推 silentence : 買啊 總是有人轉不過身斷頭的 10/23 20:54
: → elainakuo : 現在你幹買嗎? 10/23 20:54
: → Kobe5210 : 房價鬆動末升段,跑出這種文章,真的是很好玩。 10/23 20:54
: 推 tony15899 : 挖 你發現財富密碼了 低調 10/23 20:55
: → cuteSquirrel: 化學老師做結晶體更賺 >////< 10/23 20:55
: → aloness : 等著被d的文 10/23 20:55
: 推 ajkofqq : 4 10/23 20:56
: 推 rahim : 房地產5倍槓桿沒有margin call風險,股票你連開到 10/23 20:56
: → rahim : 2倍都蠻危險,不要說5倍 10/23 20:56
: 推 slayptter : 問就是加價賣, how to lose? 10/23 20:57
: → dly : 炒股大賺完買大房,炒房大賺完繼續買第二、第三間. 10/23 20:58
: → dly : ..,高下立判 10/23 20:58
: → dream1124 : 都槓桿槓桿喊了,今年已跌5%,五倍買要多賠四倍喔 10/23 20:58
: 推 ecnecsinimer: 並沒有XD 10/23 20:59
: → dream1124 : 但反正你會等房地合一重稅過了再去賣對嗎? 10/23 20:59
: 推 heryi : 你是不是忘記有正2跟期貨跟融資 10/23 21:00
: → dream1124 : 這段期間就把資金鎖進抓不到反彈的標的裡面吧 10/23 21:00
: → dream1124 : 與大盤主要成份都是全球做生意的企業相比 10/23 21:01
: 推 humbler : 是 炒房必勝 10/23 21:01
: 推 patrol : 今年完美體現槓桿賠 10/23 21:01
: → dream1124 : 同樣要持有個好幾年,這時代買區域破房子危險多了 10/23 21:02
: 推 qaz13579 : 之前利率高的時候 槓桿很大會很痛苦欸 10/23 21:02
: 推 breathair : 房產基本長期跟著產業連動 10/23 21:04
: → breathair : 產業好,房產就好,反之亦然,接下來就… 10/23 21:04
: → ssiou : 股票指數是有對應的標的股票,你確定20年前買的房 10/23 21:04
: → ssiou : 子跟昨天賣的是同一間? 10/23 21:04
: → navy8115 : 房地產是護國神山,有政府你放心 10/23 21:07
: → Coolno9 : 都買不就好 10/23 21:07
: 推 apple123773 : 看狀況拉...房地產都是看地點更多的 10/23 21:15
: → iamsosorry : 經濟成長不動產價格就會漲 但是股票不一定 10/23 21:15
: 推 NomoreSeven : 你指數也可以開槓桿啊 10/23 21:16
: → iamsosorry : 不動產是實體經濟 非常好判斷 10/23 21:16
: 推 mcucte : 台灣只要發展房地產,就能贏全世界 10/23 21:19
: 推 zzz50126 : 自住一定是 投資其實差不多 只是股票抱不住 10/23 21:23
: 推 skyringcha : 當然,小小央行跟金管會護盤股市都會漲了,整個黨 10/23 21:39
: → skyringcha : 在護國神山背後還不賺爆 10/23 21:39
: 推 forbake1 : 能做空房產就好了 10/23 21:41
: 噓 Abare : 2001房貸利率7%唷 寶貝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以台灣的政策來說 過去是 未來內需為主的自己小心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房子股票都是 未來剛需房需求會衰退很快 已經有退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休族賣精華區的房子當作養老金來源 但也有其他例外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如果你政關係良好 提前知道哪塊農地會開發蓋垃圾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土地還是不錯的投資 不過這些債務也是未來民眾扛 10/23 21:41
: → fallinlove15: 我們的政府就是這種垃圾 10/23 21:41
: 推 Paulsic : 早買的躺平爽過不過信義房價指數是不是有灌水 10/23 21:45
: 推 kilhi : 李嘉誠表示: 10/23 21:47
: 推 C24128390 : 上面有人說很清楚了 房價指數不是讓你這樣解讀的 10/23 21:47
: 推 gn01838335 : 股點? 10/23 21:48
: 噓 flyidiot : 持有跟交易成本有算進去嗎? 10/23 21:49
: 推 leoleo1024 : 斑馬應該還蠻賺的 10/23 21:49
: 噓 melodyman : 可憐房奴還投資咧,買在相對高點就別出來丟人了 10/23 21:51
: → melodyman : 真正投資客早就轉移戰場去中古市場了一堆房奴被當 10/23 21:52
: → melodyman : 韭菜還很得意 10/23 21:52
: → C24128390 : 樓上 不只轉中古啦XD 很多人還想來這抄底 10/23 21:53
: 推 jyan97 : 持有成本跟利息跟折舊加起來跟房租差不多啦 10/23 21:55
: → jyan97 : 房價漲幅差不多就淨賺沒錯 10/23 21:55
: → jyan97 : 過去二十年本來就買房比較賺,只是未來不一定而已 10/23 21:57
: 推 colur : 你01年槓下去活得過08? 10/23 21:58
: 推 reil : 4 10/23 22:01
: 推 dobe : 前提是你要貸得起信義區房子 10/23 22:04
: → ob962 : 國家特許行業不賺也難 10/23 22:07
: 推 shin7660 : 4 10/23 22:09
: 推 Coolspot : 沒錯! 10/23 22:10
: 噓 shinyi444 : 幹嘛在台灣翻身,出走就好了0.0 10/23 22:16
: 推 HisVol : 4,房市是普通人最容易開槓桿的標的 10/23 22:16
: → shinyi444 : 以後能賺香香人民幣和世界強美元的不是台灣了 10/23 22:17
: → shinyi444 : 誰還要待,留給搞爛的自己玩吧@@ 10/23 22:17
: 推 zxc90376 :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說房產開5倍槓桿?房產也只有一開 10/23 22:21
: → zxc90376 : 始是5倍不是嗎?之後隨著時間漸漸時間去槓桿,繳完 10/23 22:21
: → zxc90376 : 後更是只有每年2趴的增值 10/23 22:21
: 推 garlos : 當然阿 有政府幫忙做多好安心 趕快all in 房市 10/23 22:24
: → wade00123 : 用槓桿的比無槓桿…. 10/23 22:25
: 推 worshipyou : 護國群山當然一定賺 10/23 22:26
: → whk1895 : 現在才進去當接盤俠? 10/23 22:26
: 推 Diver123 : 你股票用一樣的方法開槓桿應該是股票報酬高 10/23 22:31
: 推 PeikangShin : 有差嗎?沒有綠卡的人 到頭來終究一場空~ 當你還 10/23 22:33
: → PeikangShin : 只看到眼前經濟時 殊不知架離的意義 10/23 22:33
: 推 aertina : 現在股市槓桿完然後再去房地產槓桿 白花花的銀子 10/23 22:34
: → ppnow : 一開始的槓桿最重要,200萬就能撬動1000萬,你有10 10/23 22:40
: → ppnow : 00萬丟股市? 10/23 22:40
: 推 homeaoi : 通膨吧 以前滷蛋5元 現在15-20元 10/23 22:45
: 推 j32072 : 你要 10/23 22:45
: → j32072 : 怎麼不想想台積電40塊的時候呀 10/23 22:45
: → homeaoi : 滷蛋都漲3-4倍 更何況房價 10/23 22:46
: 噓 KadourZiani : 勝率最高的槓桿欸而且就算輸了還有實體。不會是壁紙 10/23 22:47
: → npc776 : 這種文一出就是高點到了 10/23 22:49
: → Samon : 是的,以前以為KMT最會炒房,現在證明是DPP 10/23 22:53
: → Samon : 現在害到股市都跌慘了 10/23 22:54
: 推 pqpqpqpq : 台灣經濟火車頭,護國神山是房子 10/23 22:58
: → pqpqpqpq : 這不是內政部長都認證的事了…還問? 10/23 22:58
: → zxc90376 : 我覺得房產是好標的啊,房貸更是絕佳的槓桿,只是說 10/23 23:05
: → zxc90376 : 這篇文太高估了房產的槓桿倍數還有報酬率而已 10/23 23:05
: 推 qscgg : 為什麼你股票沒開槓桿... 10/23 23:10
: 推 earthuncuttv: 2027見真章 10/23 23:12
: 推 xsx : 真的賺爆。盆滿缽滿 10/23 23:16
: → yangte : 當然 台灣房地產大到不能升息 不然一堆炒房客會生 10/23 23:21
: → yangte : 氣 10/23 23:21
: 噓 HenryLin123 : 八卦等級的廢文 10/23 23:25
: → porter0917 : 要感謝楊總裁放水啊 10/23 23:33
: → fancyrex : 台灣房地產只會漲~ 10/23 23:45
: → ptta : 現在入場就是搖滾區第一排 10/23 23:46
: → ptta : 我指崩盤 10/23 23:46
: 噓 agvnol : 請低調,謝謝 10/24 00:00
: 噓 abiggun : 你還沒上車? 10/24 00:01
: → p8331407 :
: → h311013 : 在你發文的時候又漲5%了 10/24 00:07
: 噓 abyssa1 : 你抓10年區間再算看看 10/24 00:21
: 噓 johnny7757 : 低調啦 10/24 00:22
: 推 starahsu : 股票不用開到5倍 3倍就好 看看TQQQ漲了多少 10/24 00:27
: 推 s90011 : 長期低利率的時代結束了 以後只會跌 10/24 00:41
: → s90011 : 基本金融常識要有再來投資會比較好 10/24 00:42
: 噓 mainsa : 你20年房貸都繳完了 還在那邊算槓桿是啥鬼 10/24 00:47
: → shawncarter : 原來你二十年來都不用還房貸? 10/24 00:51
: 噓 ryanchiang70: 哪家房貸幾十年不用分期還本的 推薦一下 10/24 00:55
: 推 japan428 : 重點是冷戰結束蘇聯倒台中國改革開放,鐵幕後的大 10/24 00:55
: → japan428 : 量廉價勞動力湧進世界供應鏈中,形成了人類歷史難 10/24 00:55
: → japan428 : 得一見長期保有近30年低利的情況,在各國進行資產 10/24 00:55
: → japan428 : 投資有跟上這波都是賺,不只是台灣房地產而已 10/24 00:55
: → ryanchiang70: 房貸槓桿20年扣利息和還本能三倍就很好了 10/24 00:57
: 推 yaki1982 : 股票兩個方向,台灣房產只有一個方向 10/24 01:05
: 推 julian42 : 房地產算進槓桿不算股票的槓桿不公平 10/24 01:37
: 推 a9etrfk3 : 終於發現房地產簡單又粗暴了嗎 10/24 01:41
: → a9etrfk3 : 股票拉高就空送分題 10/24 01:42
: → WenliYang : 一直都是啊 有啥可問的 10/24 01:54
: → lolicat : 房子沒有套牢的問題還能讓你槓桿開爆 好土魯斯 10/24 02:42
: 推 SunMoonLake : #1YmPE-SZ 10/24 03:56
: 推 SunMoonLake : 2002年就讓你貸8成 1.5%利息 而是不算折舊還是輸 10/24 04:02
: 推 on32 : 可以跟正2比 可惜當初沒有正2 10/24 05:0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32.71.160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66560910.A.49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