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掌聲落幕,聊聊體育基層的現實困境】
東京奧運結束也一陣子,台灣取得前所未有佳績,除了高興恭喜外,發現到賽事期間,最熱衷轉發賽事大概就是政治人物、公眾人物了,反倒以前體育圈好友(射箭、田徑、棒球…等等),大家就冷冷看著比賽,沒過多討論與轉發,是被生活打拼追的無心關注?還是對體育圈心灰意冷?這可能各有各的故事。
如果你因為奧運熱血沸騰,也想希望孩子投身體育,那身為過來人的我,還是會奉勸你「除非孩子天賦極佳,或有足夠金援支撐他做任何轉行,不然我不建議將體育成為自身專長,因為體育專項投入是非常消耗時間、金錢,甚至是身體健康(運動傷害或老年後遺症)」。
上述是站在個人面來分析,大環境還請看我娓娓道來。
#會練體育的孩子的原生家庭?
這裡不敢以偏概全,但以我自身經歷來看,會來練體育的孩子家庭狀況與課業通常不會太好,也因為原生家庭無法有效監督、關心孩子狀況,自然就會衍生些問題(上課睡覺、愛玩、鬧事、翹課、嗆老師…)
原生家庭可能因單親、父母沒盡到扶養義務、隔代教養、忙於生計打拼…等等,以致孩子心理或行為上產生偏差,畢竟孩子也是會察言觀色認為「為什麼別人的家庭都正常溫暖?我就要接受如此不公平待遇?」
隨便舉個例子,以前在台東讀體育高中的時候,老師問「那個XXX怎麼沒來?你跟他同部落(指著某同學),知道他在哪裡嗎?」
某同學「唉唷老師,他們家又在醉了拉~~」(全班大笑)
對於當時剛到東部的我來說,既覺得好笑也荒唐,怎麼會有人把酒醉當作請假理由?而且父母也跟著醉?當然有的是繳不起學費、買不起運動器材,需要老師、教練來協助,這裡就不提學長學弟霸凌、性侵各種奇葩事情,單就教育環境來看,各項「專隊」很難有安分守己、乖乖向學風氣。
相反的,「練體育」對這些本身原生家庭就有狀況的孩子來說,算是找到一個歸屬感、成就感、避風港,最起碼花時間跟精力於體育項目上,不會去外面為非作歹(勒索、賣毒、當小弟太妹、砍人),如果有專心投入練習,大多數還能考上國立大學(體大、師大),甚至成為國手為台灣爭光,所以練體育到底是好是壞?要看原生家庭及孩子狀況而定。
#練體育的困境
選手時期,最擔心就是器材經費、比賽經費(不包含營養津貼),我不確定現今體育基層狀況如何,但當時器材壞掉,或是要去外縣市比賽,教練、校長傷透腦筋外,就是原生家庭不健全的我們,難以啟齒跟家裡開口拿錢。
或許有人會問「國家或地方政府沒有經費嗎?」
換個角度想,同樣經費拿去辦活動,給社團協會吃喝玩樂,馬上就有曝光還可以轉換成選票,把經費丟給「未知數」的小選手,以機率來說,大概就跟把錢拿去打水飄的概念差不多。
此時沒成名的你,政府給的經費當然是錙銖必較,如果順利得名,馬上就會有「XX之光」嘉勉過來,大家開始關心你是否吃得飽睡的暖,這處境大概就是「雪中無人送炭,錦上瘋狂添花,人情世故走一遭」
相比讀書或學習技職專長,練體育只追求那「前三名」,最主要是因為讀書的知識、技職專業,能實際轉換到生活、職場上,練體育除非是部分項目、職業賽事項目,不然大多還是朝體育老師、教練為目標(近期健身夯,可能也包含健身教練),面臨少子化狀況,體育老師與教練職缺只減不增,反倒你學個修車、修電腦、廚藝技能,不求大富大貴,但肯定不會餓死沒頭路。(像我射箭就很難轉換跑道)
#那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看似抱怨、看似指出問題,打了這麼多要如何改善體育基層狀況?我想最簡單方式,還是從關心「預算經費」開始,試想一個奧運奪牌選手誕生,是需要多少基層努力、犧牲才能訓練換來,或許我們能冷血的說「這是他們的選擇」。
但如果有更多經費挹注在基層體育上,是不是這些小選手就能多一杯牛奶、多一個麵包,不再用破破爛爛的器材訓練,去更多縣市歷練來增廣見聞,他們有更多可能性,甚至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達到社會階級翻轉。
前幾篇我有提到新竹縣楊縣長對「體育經費」錙銖必較(但奧運期間又蹭選手風光),年底就是各縣市審核、編列明年度預算,我也會聯合 余筱菁 客家好妹仔 緊盯體育預算的編列,不敢奢望「大幅加碼」,但能變多一點點,我想對基層教練、學弟學妹都是好事,也希望大家留意自家議員及縣市首長,到底是喊喊而已,還是真的落實「XX元年」目標。
#照片是想當年
#現在拉不動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Yale 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Zoey新書:http://bit.ly/S0100193-B 👉Zoey的網站與課程 Brand Your Life :https://bit.ly/32INLyt Dream to Goal: https://bit.ly/32Az0xE 👉Zoey的Podcast 蘋果用戶:https:...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竹北市民代表 陳冠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Yale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心得] 找工作應該有的心態-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為什麼想應徵我們公司-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愛康又要招募新同事囉! 上班地點:竹北上班時間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破解面試必考題】公司為什麼要錄取你? 請問你的優缺點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面試常見問題】你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面試? 回答三個層面 ... 的評價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MacroMicro 財經M平方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財經M平方 徵才】#行銷企劃 #營運行銷經理 #商務拓展經理
MacroMicro 是亞洲首家總體經濟研究為出發的平台,透過經濟邏輯與分析找出數字與投資間的關聯性,以友善圖表化的方式,讓大眾用最短時間了解各國經濟體現況與趨勢,協助大眾一起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今年我們會員人數突破20萬人、舉辦了線上超過千人的總體經濟論壇,更建立亞洲最完整的ETF 基本面資料庫,MM要做的事情還有好多好多,目前我們也持續擴編中,想要在這個領域有更多挑戰的夥伴們,歡迎跟MM團隊一起挑戰,一起享受甜美果實。
-----
👉 營運行銷企劃 Marketing Specialist
- M 平方行銷渠道曝光與文案撰寫
- 了解投資市場趨勢並規劃議題引導
- 社群經營與新互動模式規劃
- 行銷數據成效監控,優化後續執行
👉 營運行銷經理 Marketing Manager
- 管理 M 平方全平台行銷渠道,與文案撰寫
- 制定行銷策略與預算控管
- 了解投資市場趨勢並規劃議題引導
- 社群經營與新互動模式規劃
- 行銷數據成效監控,優化後續執行
👉 商務拓展經理 BD, Business Development Manager
- 商務開發:陌生開發海內外新合作夥伴
- 品牌合作:拓展M平方品牌到更多領域
- 專案協調:擔任海內外溝通橋樑,合作專案管理者
- 市場趨勢:定期回饋內部全球市場脈動
👉 說服我們的你
若你認為M平方需要你,但沒有你的相關職缺!我們仍歡迎你的來信,只要分享你能如何讓 MacroMicro 變得更好,而我們也有共識,一定立刻通知您!
-------
公司地點:市政府站一號出口1分鐘。
夥伴福利:績效獎金、零食吃不完、補假通通不用來、進修學習津貼,運動、生活、健康津貼,特休優於勞基法!
上班時間:9:30am ~ 18:30pm或10:00am ~ 19:00pm
▌應徵方式
製作五頁投影片(以及其他加分資料),將它寄到 careers@macromicro.me
信件標題: 【應徵財經M平方-職稱】你的大名
1. 你為什麼想加入MacroMicro
2. 你的專長能帶給M平方什麼
3. 對你而言人生最重要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4. 你覺得M平方哪裡可以做得更好?
5. 簡單履歷
▌注意事項
招募採先到先審制。由於履歷眾多,若通過書審將於兩週內回覆,否則不另行通知。
▌了解更多:https://pse.is/3gsk8x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徵人文案,我沒寫獎金?
有一次我在面試新人,對象是一個男生。
履歷裡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很有自信的人,可是從文字描述的跡象能發現,他太高估自己了。
但是我不想太武斷的判斷,就錯殺了一個人,所以還是請他來面試看看。
首先是約線上面試時間,行政人員傳訊息給他:
「請問您方便用XX工具,在明天早上的10:00進行線上面試嗎?」
他回:
「我不習慣用XX工具喔,可以換其他的嗎?」
很多老闆看到這一句就會把人給砍掉,但是對我來說,他這樣回答讓我一點也不意外,畢竟在履歷裡就可以看出一些問題了。
可是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想太武斷,希望親眼確認一下這個人是不是真的眼高手低,所以跟行政人員說:
「那就用別的工具配合他,沒有關係。」
線上面試的過程問題不大,結束之後,接下來進行的就是實體面試。
實體面試談了幾分鐘之後,他突然冒出一句:
「你們公司有幾個人?」
我說:
「大約10個左右。」
他挑了挑眉毛:
「10個?我以為你們是3、40人的公司,我比較想在大公司工作,才能發揮我的能力。」
他的語氣露出了輕視。
我說:
「在產業、上下班時間、淨利率通通一樣的狀況下,一間公司只靠10個人就做到年營業額6000萬,也就是我們貝克街,而另一間公司需要靠30人,才能做到年營業額6000萬,你想去哪一間?」
(30人做6000萬的公司,是誰我就不說了)
他愣了一下,我又問:
「需要我幫你分析兩者之間的差別嗎?」
看他的反應,很顯然他只懂得用員工人數來判斷公司實力,要是只有這種邏輯程度的話,連我6歲的兒子都懂。
他安靜了幾秒後,又一臉不在乎的說:
「不過像你們這種餐飲業,應該很少人來應徵吧?」
從他的語氣、肢體語言和態度,可以看得出來他心裡的想法是:
「我是很優秀的人,你們該求我趕快進來才對!」
有些公司確實有這種狀況,因為徵不到人,常常要低聲下氣的請人。
但我可不吃這一套,應徵貝克街的人這麼多,我煩惱的是優秀的人太多,不知道要挑誰,哪裡會輪到眼前這位仁兄?
況且我6歲兒子的邏輯程度都比他好了,更不可能請他進來。
我回答:
「應徵的人很多哦,徵人消息剛發幾小時,就有300多人投履歷,而且很多是從台中、高雄跑來應徵的。」
他愣了一下,表情像是吃到臭掉的鹹魚一樣窘,挺了挺背然後說:
「好……不過我想談一下薪資的問題。你這邊什麼都不會的人剛進來,薪資只有32000,學好之後是50000,我想要更快拿到更高的薪資。」
我說:
「32000是給連打雜都不會的人,如果你能更快做到標準,當然可以提早拿到比較好的薪水。」
他說:
「但是我以前當過行銷部的主管,能力很強,我想要直接拿50000!」
聽到他這樣講,我心裡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因為在對談的過程當中,我知道他的行銷功力其實很爛,我隨便一個員工都做得比他好。
但我還是克制住,平靜地說:
「你應徵的工作是什麼?」
他沒想到我會問這問題,猶豫了一下說:
「呃……跟甜點,和剪輯影片有關。」
我說:
「你做過嗎?」
他說:
「沒有……」
我說:
「行銷部主管的資歷,和這工作有什麼關聯?」
他有點詞窮,不知道該說什麼,過了半天才說:
「但是我學得很快。」
我說:
「我這裡每個人都學很快。沒關係,你可以先回去想一下這工作是不是你要的,今天結束前再跟我說。」
(因為禮貌的關係,我給他台階下,而不是現場跟他說不錄用)
結果他回去之後,連發訊息說一聲也沒有就消失了,除了眼高手低,基本的做人都有問題,更證明了我原本的判斷。
但這是特殊例子,通常這類人在履歷階段就會被我給刷掉,我只是為了不要太武斷,偶爾放幾個進來面試。
但是每次放這種人進來面試,結果都是一樣的,表現爛到骨子裡。
之前的信有寫到,在我寫的徵人文案裡,是沒有提到獎金的!
裡面只有簡單的列出薪水而已,可是我這裡已經有好幾個人,每年領的獎金超過100萬,為什麼不拿出來講?
放在徵人文案裡,不是會讓更多人應徵嗎?
你看了開頭,大概就可以猜到原因了,我原本開的薪資條件就能吸引很多優秀的人材,可是如果把獎金也放上去,只會吸引到更多眼高手低的魯蛇。
開頭的面試我算很有耐心了,現在貝克街主管面試的時候,如果再碰到這種人,我都叫他們用制式的答案來回應就好,趕快結束不要浪費時間。
我這裡有本事每年拿到超過百萬獎金的人,他們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實力在哪裡”!
因為有自知之明,他們剛來公司的時候,不會一天到晚自以為是,吵著要高薪,而是想辦法一步一步增強實力,拿到真正符合能力的薪水。
網路上一堆職場垃圾文章,有多少會教人怎麼看清楚自己的實力?
那種人不管到什麼公司都不會滿意的,最後的結果就是創業,因為他覺得自己是最優秀的,沒有其他人可以指揮他。
當了老闆之後,結果就是經營得亂七八糟、天怒人怨,因為他的實力遠低於他的想像。
可惜的是,這種人非常多,所以無能的老闆很多,就是這個原因。
另外我不寫上獎金的另一個原因是,誰能預測自己的公司,每年都發得出這麼多錢?
(看看疫情期間,公司沒倒、沒裁員就很厲害了)
雖然我已經連續好幾年,包括疫情期間也是發了這麼多獎金,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我是不會做出承諾的。
但是沒寫獎金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我不想浪費時間,跟眼高手低的人囉唆,那真的很累!
p.s. 如果你當過面試官,一定看過不少這種人,已經見怪不怪了吧。
p.p.s. 我的徵人文案連結在這裡:
https://m.facebook.com/283155938397751/posts/4151165568263416/?d=n
不過徵人已經結束了,未來如果還有職缺,會馬上在粉絲專頁貼出來,你有興趣的話可以再注意一下。
________________
p.s. 這裡有另外一篇關於網路行銷的訣竅,是PDF的形式,在下面這個連結填寫email之後,這份PDF會寄到你信箱。
未來我的行銷知識、創業經驗,也會寄給你。
連結:
https://baco-street.com/markba
另外,出版社邀請我出了一本書《成為1%的創業存活者》,裡面寫了我創業這幾年的經驗、行銷訣竅,可以幫助你避開不少歪路,訂購連結在這裡:
https://baco-street.com/MAB
我經營的公司是貝克街巧克力蛋糕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aCoStreet
貝克街官網:
http://www.bacostreet.com.tw
podcast連結:
Apple podcast:
https://baco-street.com/APD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Yale Che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Zoey新書:http://bit.ly/S0100193-B
👉Zoey的網站與課程
Brand Your Life :https://bit.ly/32INLyt
Dream to Goal: https://bit.ly/32Az0xE
👉Zoey的Podcast
蘋果用戶:https://apple.co/3sBrWeN
安卓用戶:https://spoti.fi/3gwtHrw
----------------------
👇遠端創業-建立你的個人品牌
https://bit.ly/3aNtRqT\
👇美股被動式投資:
https://bit.ly/3upoTaB
👇(最新)財務等級健檢:
https://bit.ly/3tJ8mi9
遠端工作是什麼?
遠端工作:
不需要進公司、辦公室,所有工作皆在家就能完成。
遠端工作優點:
1.省錢
2.省通勤時間
3.不需要日曬雨淋
4.自己安排工作時間
5.可以穿內褲工作
遠端工作缺點:
1.覺得人生太自由
2.會一直被朋友嫌過得太爽
3.家人以為你失業
現在最幸福的企業已經不吸引人了
就算再幸福還是得每天塞車擠捷運的去上班,日曬雨淋的工作
你可以看看現在最流行的遠端工作
在家完成工作,省下通勤時間,省下更多錢,過上更自由自在的生活,這才是真正的幸福
其實仔細想想很多工作根本就在家就能完成,像是美編、會計、網路行銷、客服...
為什麼一定要到花那麼多時間去公司?
工作並不一定要去公司,不去公司你也能賺到比上班族更優渥的薪水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新鮮人,或是想要轉職的上班族,遠端工作絕對會是顛覆你想像的工作
免費財富自由的秘密電子書:
https://investtoretireearlyad.com/543ck
更多更棒的文章在這:
https://yalechen.com/blog/
前一部影片
【【最新】我的購物清單2021(安排一整年的消費才不會亂花錢) | Yale Chen】
https://youtu.be/jUolnpx1o2A
時間表
00:00遠距離工作有哪些?Zoey來跟你解答
04:47遠端工作怎麼找?
07:07哪些產業會提供遠端工作的機會?
09:57遠端工作需要的技能?
12:11這裡可以找到遠距工作
13:28遠端工作你不可不知
15:37遠端工作合約這樣看
17:57這樣做讓你過上理想生活
19:26Zoey與大家分享的三句話(超棒der)
💁🏻:用25萬狂賺5000萬,曾經收入太低無法辦信用卡靠著巧克力蛋糕翻轉人生 @貝克街巧克力蛋糕創辦人|正向輸入 #3
https://youtu.be/J_8blXuOef0
💁🏻♂️:年收100萬不困難,年輕人如何找到高薪工作的方法?破解你的工作迷惘找到適合的工作@江湖人稱S姐|正向輸入 #2
https://youtu.be/x0BsGnWUy4s
💁🏻:想要被動收入?年輕人若不改掉這3個金錢錯誤,那就註定窮一輩子 @蕾咪 Rami |正向輸入 #1
https://youtu.be/z-rD6689AfQ
💁🏻♂️:[2020] 5個高收入技能(年薪百萬也不是問題)
https://youtu.be/Fkwd6sGjdGM
在這裡追蹤我:
👨🏻💻👩🏻💻FB: https://bit.ly/2AoIcLe
👨🏻💻👩🏻💻IG: https://bit.ly/2BVZrE9
Podcast版本唷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2znCSaz
Spotify: https://spoti.fi/2YlQcER
使用的設備:
相機:https://amzn.to/34R5G4W (聯盟連結)
鏡頭:https://amzn.to/2ZfdDQf (聯盟連結)
燈光:Aputure 300D 和 Lightdome 2
剪片軟體:Final Cut Pro
剪片設備:IMac 5k
#在家工作 #高收入工作 #佐編茶水間 #個人品牌 #自媒體創業
[合作請聯繫:neonbombteam2015@gmail.com]
免責聲明: 所有交易均有風險,請謹慎投資。過往表現不能作為未來業績指標。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有些連結為聯盟連結。
此作品/影片/文章之創作者為 Freedum, LL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is8ZElXSPE/hqdefault.jpg)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為什麼想應徵我們公司- 工作板 - Dcard 的必吃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經驗,雖然每次求職投履歷,都會有最想去的公司、產業、或職缺類別,不過當到最後可能心中的priority都沒有上時,就會希望有 ... ... <看更多>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愛康又要招募新同事囉! 上班地點:竹北上班時間 ... - Facebook 的必吃
為了避免履歷盲投的事情發生, ... 關於這個職缺請你好好的準備你的履歷 ... 專業又嚴肅的在我們這裡的確工作氛圍很歡樂但前提是你要先有健康的心態. ... <看更多>
為什麼你要投這個職缺 在 [心得] 找工作應該有的心態- 看板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這篇文章寫給:沒有很強的特殊專業,只想找個正常工作做的人。
請記得標準流程SOP:
1.投履歷
2.面試
3.收到錄取信offer letter
但記住,最終目標是拿到offer,如果中間步驟你有本事跳過,就直接跳過。
例如透過打電話得到面試機會。或是電話應徵完就直接錄取。
求職前,
Tip 1:你並不特別,所以請在有限時間內展現你的特別。
請記住,你跟芸芸眾生一樣,對公司來說,都不特別。
所以如果你只用104上的套版履歷的話,這大家都會用,所以你沒有任何特點。
請自製一份專屬於你的履歷,最多2頁,做成pdf檔,不要用word檔。
(pdf檔是通用格式,方便人資把你的履歷pass給主管看)。
有做過的人會知道,履歷要寫成2頁其實不簡單,你得濃縮、取捨這2頁要放什麼。
為什麼?因為主管的注意力有限,2頁的內容看一個人的狀況差不多是極限。
公司的人資或主管每天收一大堆虛有其表的自傳已經看膩了,請把你無謂的自傳拿掉。
可以用 CakeResume ,之後再看狀況補充…。
Tip 2:不要幫公司算命
有些人比較沒見過世面,會把一個職缺研究半天(所需能力、工作年資要多少),確認
通通自己都符合了之後才投。
其實不用對自己這麼嚴苛,只要那個職缺是跟你相關的,投就對了,讓主管決定要不要
找你面試。
例如「1年工作經驗、熟悉Photoshop」。而你只有半年工作經驗,只碰了1個月的
photoshop。
投。
工作經驗無條件進位,熟悉/精通等等辭彙,只要你用過,就算可以。
你是來爭取工作的,不是來應徵高格調的。很多事情進公司後才會學,每個公司有自己
的文化。
從另一個角度來想,今天你因為工作經驗只有半年,而沒去投那個要1年工作經驗的職缺。
但結果有個印度阿三只有半年經驗,忝不知恥的投了履歷,
結果他被錄取,職缺關閉了,而你繼續在逛104。
所以只要不是差太多,投就對了。不小心錄取了怎麼辦?錄取了再來擔心。
肥宅我很怕我報名健身房完不小心練成館長身材耶,怎麼辦?
Tip 3: 投履歷要怎麼投?海投。
你現在面對的是「市場」,市場的玩法就是,他要你+你要他=>交易成立。
而越多人要你(你錄取越多間公司),你的談判籌碼越高(可以談的薪水越高)
把你的履歷送到越多家公司上,越多機會媒合成功。
亂槍打鳥?是啊。但沒有公司知道你還投了哪幾家。
工作是要努力掙來的,在還沒錄取前,道德感放低一點。
Q:我投很多履歷了,但都沒有接到面試,是不是我的履歷不夠好?
A:這個問題請理性的數據化。你到底投了幾封?
如果你只投了10封出去,等了2~3天,發現公司已讀卻沒有回應。so what? 繼續投啊。
你現在連續打給10個朋友,問他們今天要不要跟你一起看電影,被拒絕的機會一定很高。
是你不好嗎?不是啊,是他們剛好沒空而已。
那10封履歷沒回應,是你不好嗎?不一定啊,可能是公司根本沒這個缺,他只是沒有
關閉職缺而已。
不要懷疑,我現在的公司就有一些缺,根本沒有缺,只是履歷收好玩的。
至於10這個數字到底該多少,因人而異。你越強,這個數字就越小。
你強嗎?
ex: 給大家看一下轉職程式設計師的朋友的數字
投了50封履歷、面試10間、得到4個offer
『投了X封履歷、面試Y間、得到Z個offer』
這個數學式,永遠是:x>y>z。
你的x, y 越多,z的機會就越大。懂?
Q:要為每一個職缺客製化履歷嗎?
A:大部分不用。你花越多時間下去,得失心越高。
不如客製化一份「屬於自己」的履歷,把自己的能力、強項、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好好
的表達出來。再拿一份去海投。
(類似概念請看 理科太太:如何被錄取名校) 第7:25秒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uN7LUtjRk
求職者,一次只投5封履歷是不夠的,投越多越好,讓樣本數多,多到一定的量。
比如說你已經投了50封了,而也過了1週,但是連一個面試邀約、一通電話都沒接到,
那就可以推論:你的履歷有問題。請找人幫你看一下。
Q:第二志願錄取,但第一志願公司還在面試。怎麼應對?
A:跟你講一個概念:假設你今天錄取你夢幻中的第一志願公司了,
結果進去後一週,發現這不是你要的,然後你就離職了,這就是最壞的狀況。
錄取了不去,報到了當天離職、做了一週後離職、做了1個月後離職。
這些種種,都不是可以事先預期的。但他有可能發生。也一直在發生。
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我還有一些心得大概像是在面試錄取後的交涉技巧
同時有多間公司要你的情況、人資壓你報到日、怎麼談判薪水、
怎麼樣把找工作做最佳化等等的,但有點懶...看回應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8.89.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lary/M.1551717008.A.7A3.html
※ 編輯: peanut97 (180.218.89.11), 03/05/2019 00:51:24
多錄取幾間。不要急著第一間就上班。
沒錯!
我都誠實講我就是海量投。相信主管自己要找工作也是大量投。
不會是因為你的選擇多就不錄取你,而是因為別的原因
很棒的決定!這沒什麼。 但試著從這次經驗思考,看自己有沒有疑漏什麼
降低下一次再遇到不適合公司的機率。
補充:不適合的職位待久了只是浪費雙方的時間而已。這是基本!!
我也很訝異很多人不知道,所以才寫這篇...
套句呱吉的話:台灣的勞方很喜歡替資方著想
沒辦法做到對方要你做的事,交易就不成立。
補充:抱歉上面是我一開始的反應。仔細思考後還有一招
先把你有興趣的東西,拿去教人,網路寫文章分享,或是實際教人
等累積一些實戰經驗後,就有說服力了。
像我之前只是普通的工程師,然後對教學有一點興趣就開始業餘免費教別人
一對一慢慢教,一個教完有點心得再教另一個
教了50個後,後來我就真的得到一份程式教學的正職了。(被錄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