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啊大人>>
「老師,我去穿了耳洞」高中女孩對我說。
「喔?耳環很漂亮啊!而且你才穿一個洞喔?這麼客氣?」
「什麼客氣?我是偷偷去穿的!我爸媽根本不同意!」
事後,我不小心說溜了嘴。
媽媽不太高興:「他還沒滿18歲啊!就跟他說滿18了再去嘛!為什麼大人叫她不要做什麼,她都偏要做啊?」
先說,這篇文章沒有要宣傳刻意失戀了,我猜這幾日瘋狂宣傳,大家也都看膩了。
再說,我在精神科待久了,狗屁倒灶的事看多了,對於「奇怪」的耐受度也比較高,所以這次我覺得孩子的行為並不奇怪。
如果你不喜歡我的觀點,歡迎跟我討論,我只想討論,沒有想說服任何人,如果你剛好被我說服了,那就這樣,如果你不喜歡,也拜託理性勿戰。
我:「指令是你下的,她有可能並不同意啊,所以才不想執行。媽媽妳反對她穿耳洞的原因是?」
媽:「這是一個傷害自己的行為啊!而且她沒滿18歲,她必須等到她可以為了她的行為負責時…」
我:「 (可是妳也有穿耳洞) 所以,穿耳洞這件事本身如果是不對的,到了18歲,就可以做不對的事情…?」
媽:「她那麼懶,可能照顧不好傷口,可能會發炎」
我:「所以,如果我們幫她找一家合格的皮膚科,也督促她照顧傷口,是不是就可以了?至少現在我們還照顧得到她,如果上了大學,離家了,她還是一樣懶,也是照顧不好傷口啊」
媽:「或許這跟照顧傷口沒關係,如果傷口可以照顧好,我還是不會同意她去穿耳洞,畢竟她還沒有滿18歲…」
我真的是想跟媽媽討論,以心理師的角色,我期許自己盡量用客觀的角度,理解雙方,也促進雙方理解彼此。
不過這的確是雙方價值觀的衝突,似乎「成年」、「18歲」這件事是個很重要的門檻,彷彿到了18歲,我們的心智、理性思考能力、決策能力,就會一步到位。
很可惜的是,許多事情是需要練習的,你說18歲是成人了嗎?抱歉,我看過許多四五十歲的人,行事風格一樣衝動,有些高中生、大學生,思考反而很縝密,也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那時,在我心中突然出現一個畫面,我媽跟我說,高中要好好讀書,不要交女朋友,不然會荒廢課業,到了大學怎麼交,隨便你。
等我真的上了大學,我才發現,大學課業更重,更需要自制力、需要自己規劃時間,這些我都不會,因為高中全部被安排好了。更慘的是,我不知道怎麼交女朋友!
是啊!到底是誰規定高中生不能交女朋友、不要花太多心思在打扮上、不要這個不要那個…
你還記得嗎?這些規則,在我們念高中的時候,不是也很不爽嗎?只是當時的社會氛圍不允許我們質疑,真的有勇氣去質疑的,會被當成異類,我們嘴巴閉上好好讀書就好。
你知道嗎?現在我們竟然也認同這些規則了,當年或許我們只敢在心中問的「為什麼?」,現在卻不准孩子問!
只能說,現在的孩子聰明多了,有想法多了,這個社會也鼓勵他們去挑戰。
對,孩子會犯錯,但如果我們好好引導,孩子是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的。而且,當這個錯本身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孩子才能沒有壓力的去學習。
舉例來說吧,因為談戀愛,荒廢課業,搞砸了高中的一次段考、或搞砸了大學學測、或大學某科被當,哪個比較嚴重?
如果要我選,我寧可在孩子搞砸段考的時候,就認真的跟他討論,讓他有機會學習怎麼談戀愛,而不是很兇的禁止他戀愛,上大學再說。
不然你以為大學生就不會因為愛情而荒廢課業嗎?你沒讀過大學喔?
對,的確有人不會,但那些人可能天生就不會。心智不是一種生理能力,是要學習才會慢慢變成熟的。
所以,我真心希望媽媽能跟孩子討論,或跟孩子約定,穿耳洞之後的配套措施,在我們還看得到、還管得到的時候,讓孩子把能犯的錯趕快犯一犯,能改得趕快改一改。
犯錯也是要學的、怎麼改也是要學的。如果你看過有人因為一些錯誤而一蹶不振、或做出令人惋惜的傻事,你就知道,他沒學過犯錯之後要怎麼辦。
我在刻意失戀裡面寫到 (不好意思還是忍不住宣傳一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跟知識,有些錯誤,不管前人怎麼講,我們就是會犯,沒什麼,改了就好。
最後,孩子,我知道你不聽爸媽的話,或許帶著一點賭氣的成份,我們一起學習,來當一個可以為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吧!
不管妳現在幾歲。
不爭氣的放上刻意失戀購書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06
「為什麼不能穿耳洞」的推薦目錄: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李介文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請益] 女生穿耳洞? - 看板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關於穿耳洞 - 女孩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風水】5種耳相的人,打耳洞破財,千萬不能打!#大佬你好啊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破銅爛鐵銀飾- 今天小編在這跟大家分享一下穿完耳洞後的保養 ... 的評價
- 關於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閒聊] 不穿耳洞的女生| WomenTalk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人助旅行與助人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身為台菲混血,家庭、社會對我價值觀的影響】
首先,對於韓市長的發言,看的出來他其實是想開個玩笑,但我覺得不好笑。尤其當他是一位公眾人物,還是我們的高雄市長,此番「玩笑話」實在是非常不恰當。
相信這種心態是可以透過教育來弭平的。
既然身為在菲律賓出生,在台灣長大的高雄人,此議題浮上檯面,那我就來講點故事好了,畢竟光是只有混怒是沒什麼用的。
我還有兩個妹妹,我們出生後大概不到一歲就都穿了耳洞、戴著耳環,小時候在學校老師、同學就會問說為什麼這麼小就戴耳環?我說:「我媽媽是菲律賓人,我在那邊出生,那裡的小孩出生沒多久就會穿耳洞、戴耳環了。」
當然這只是我家這邊的習慣,並不是所有菲律賓人都這樣。
久而久之,被知道有菲律賓的血統後,當然也不免引來一些「玩笑話」,就是那種國小、國中生無心的「玩笑」,是哪些字句我不願回想,畢竟那不好笑,而且是會受傷的,沒有必要追究。
所以我從小就開始思考某些問題,比如說:為什麼同學會覺得這樣很好笑?當然所有的問題我自己都有答案。
歧視的源頭就是無知。
沒有要追究什麼,只是從小就打從心底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從小就決定不要跟他們有一樣的心態,不能跟他們一樣。
當然我相信有這種心態的人並不是多數人,很幸運在這個大環境下遇到的多數人都還是非常友善的。
長大之後我還是有多穿了幾個耳洞,(高中的時候總共有七個耳洞),現在當然不是在比誰穿的多,那對我來說根本沒什麼,只是小時候就有的東西,不過是變多罷了,我家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意見,但是在學校或是在外面,有些人會把「叛逆」這個詞冠在我身上,但我一直覺得很奇怪,我不懂為什麼這樣就叫做叛逆?
況且學校沒有規定不能穿耳洞。
只是因為不一樣,所以叛逆?
我發現某些人心中有一道圍牆,好像跟你不在同一個框架裡面的,他們會先嘲笑或否定,但不是應該要先瞭解嗎?
(當然不是指所有人)
韓市長不是也跟我們說不要有圍牆?
高中畢業後我並沒有明確的升學目標,不是不想唸書,而是我到底為了什麼而唸?
我們唸書的焦點是不是放錯了?
看著大家追逐高分名校,談著有大學學歷就有如手握免死金牌般的握有高薪,我開始問自己如果一個社會的運作方式是這樣子,如果一個社會上多數人的認知是擁有學歷就有鍍金般的人生,我排斥這種想法究竟是我有問題?
還是這個大環境的風氣有偏差?
沒有人跟我講答案,只能自己試。
他們追求的不是我要的,我為什麼要做一樣的選擇?選擇明明還有那麼多不是嗎?
由於小時候就看盡了這些不平等的待遇,以及已被貼了某些標籤,再怎麼跟人家做不一樣的選擇都不會感到不安,我知道不一樣不是錯。
高中畢業後選擇進入職場,很幸運到學長開的店去上班,本身是學金工,高中母校和店裡培訓我去參加全國技能競賽,那次獲得珠寶金銀細工台灣冠軍,保送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但我沒去唸。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的那是好學校為什麼不唸?
第一點是因為我的工作需要的不是學歷,是技術和某些特質。
業界有業界的專業,學術上的知識我相信有想要精進的話不一定要進學校我才能獲得。
對於某些人來講好的學歷會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許是,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得套上這理論才能存活。
第二點是我人在高雄,要上去臺北唸應用英語,種種考量下覺得實在是太不符合經濟效益了,而且其實學英文我也是可以考慮回菲律賓就好(我絕對不是在說北科不好,你們懂吧?)。
我不認為沒有唸大學就輸了或是少了什麼,畢竟它是一個學習的場所,但並不是唯一的選擇,況且學習不是離開了校園就停止,它是一輩子的事。
其他人的選擇,是其他人的,只能當參考,只有你自己才知道要做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你最好的、才是你最想要的。如果我們一生下來的條件就不一樣,那為什麼還需要用一樣的標準來衡量、評價自己或別人的價值?
偶爾也會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但到現在同年紀的朋友大概都大三了,他們有他們的收穫,我有我的收穫,至於後悔這個念頭,是從來都沒有浮現的。
在拋棄了社會、眾人的眼光之後,我才更深刻的感受到照著自己想法走的感覺。
再來談談我媽,她大概在二十幾年前隻身來台灣工作,我外婆生了十三個小孩(很多吧,我也嚇到),我媽是第五個,她來台灣賺的錢很多都寄回菲律賓讓她的兄弟姐妹可以有錢「唸書」,之前回去過外婆家,在甲米地,生活環境不是非常好,但我感受到他們與生俱來的歡樂氣息,也感受到他們非常注重教育,尤其是談吐與儀態上,在家講到髒話、粗話或者跟父母頂嘴就完了,站的時候腰要挺直,坐著寫字要坐好,講話要有禮貌⋯⋯之類的太多了。
我媽在台灣也是照這個方式教我們幾個小孩,小時候不懂覺得很煩,長大之後才懂有很多習慣真的是要感謝爸媽有好好教育。
教育不該只是分數、排名,還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也都包含在內。
更感謝的是他們從來不干涉我們幾個孩子對於未來的選擇,比如說我們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要唸什麼,她們從來沒有給「過多的建議」,再來就是她和我爸的薪水其實沒有非常多(小時候是要靠領獎學金才有零用錢的那種),但我們以前想學吉他、鋼琴、跆拳道等等之類的,她們是願意把錢掏出來栽培而且不會講什麼「學這個沒有用」的那種話。
以前常常換算,那幾千塊的學費是他們工作多久換來的。
也曾經在心裡模擬,如果我有一個龐大又歡樂的家族,但他們和我不在同一片土地上,我會有多想家。
所以我不懂,為什麼要嘲笑離開家鄉到另一個國家工作的人?
不管是各個國家來到台灣工作的人,或是去各個國家工作的台灣人,我們不是都那麼用力、努力的在這個社會上養活自己、養活家人嗎?
每個人有他辛苦的地方,但我們未必看得見,既然都在同一片土地上,我們該做的不是彼此照料、相互扶持嗎?
不需要用血統、種族去做人與人之間的區分,以及價值上的衡量。
打了這麼長一篇,我想說的第一點是,每個族群有他們的文化,或許存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當你發現有點顛覆既定印象的事物,先瞭解它,或許會帶來新的思維、火花。
第二點,我們一生下來的條件就不一樣,思考自己要的價值是什麼,勇於選擇、追求對於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物,不需要活在社會眼光、別人的眼光之下。
沒有必要用一樣的標準去衡量人跟人之間的價值,你的標準跟他的標準不一樣,就跟92共識一樣不會有共識。
最後第三點,是希望同在台灣這一片土地上的我們,互助互愛,不需要用血統和種族做人和人之間的區分,畢竟2020我們是有最重大的事情要一起面對的呢。
以上純屬個人經歷、觀點,歡迎分享,
不用再問我了,回答一次十塊喔。
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Carol 凱若的生活・教育・實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準15歲生日快樂!
再過幾天就是女兒的生日。她想要穿耳洞很久了,今年我想應該是時候了。
在德國,不滿18歲若要穿耳洞或刺青,需要家長同意而且陪同。
我對她説:「15歲了,可以。不過請評估好所有的後續照料(自理的意思),也請找一家專業的店家。」
我們討論過很多經驗談,也告訴她為什麼要等到這時候。
對青少年來說,「花時間討論」比「給結論」重要!
女兒很認真地搜尋和比較,找到了這家算是漢堡最有名氣也最專業的刺青穿洞店之一,而且就在家附近。這邊不能隨便在賣耳環的地方打洞(我以前就是這樣打的,整個大發炎),絕對都要是通過認證的「師傅」才能進行。
我們先過去詢問需要準備什麼,因為在德國,什麼都得要「證件」和「文件」,特別是未成年孩子。
回家拿了「全戶住所登記」和「出生證明」(證明我是她媽媽),還有我們兩人的身分證件,感覺是要辦件大事一樣地回到店裏。
老闆詳細解釋了過程,後續照料方式,以及詢問是否有個人醫療狀況,以及喝酒用藥懷孕等等的內容,我們確認都誠實告知,兩人一起畫押!GO!
有點可惜,媽媽不能跟著進去(這也是有隱私)。
所以沒有正「打」下去的照片!但聽說老闆很會閒扯,一不小心就完成了~!
不過打完之後,女兒說:「我應該不會考慮打肚臍或舌頭了........」。
是的,嘿嘿,這就是媽媽我的小心機。
但當然,18歲之後,自己決定囉!
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關於穿耳洞 - 女孩板 | Dcard 的必吃
最近越來越愛漂亮,說她也想穿,所以她不反對了,但是叫我去問我男友,因為她看我男友不想讓我穿 我問他為什麼不能穿?他問我為什麼要穿? ... <看更多>
為什麼不能穿耳洞 在 [請益] 女生穿耳洞? - 看板MenTalk 的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