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第十七箱:地理數學題 #有請台南人】#20Challenges #17
圍繞著潟湖、內海仔外的 #濱外沙洲,因為在海上遠觀就像大魚背部,因此稱為「#鯤鯓」。台灣西南沿海有豐富的沙洲與潟湖地形,因此出現許多跟鯤鯓有關的地名,最有名的便是連綿在昔日臺江內海外圍的 #七鯤鯓——題目來了:
設:安平古堡在X鯤鯓,億載金城在Y鯤鯓,漁光島是Z鯤鯓,求X+Y+Z=?
#打開台灣
#368再開鄉
#微笑台灣20週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470的網紅DuckHugh,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口氣探訪 #台南 知名景點,十分可惜 #丹丹漢堡 沒開。小難過。只能以後有機會再吃了。 #一日遊...
「濱外沙洲」的推薦目錄: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微笑台灣319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DuckHugh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Re: [問題] 幾題地理考題- 看板Geogra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高中地理- part.20沙岸地形:濱外沙洲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地質知識網絡- 【地質景點-七股潟湖與濱外沙洲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濱外沙洲 在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40分)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評價
濱外沙洲 在 上下游 News&Marke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副刊/吳比娜】過年一定要吃烏魚/烏魚子,不僅是因為冬季正美味,也紀念祖先與台灣的情緣!十七世紀以來,每年十二月至隔年二月烏魚汛期,閩南漁人跨海追烏魚,到台灣濱外沙洲、沿岸搭草寮暫避風雨、補網曬烏魚子,漸漸地,隨著停留的時間越久,與平埔族彼此交易、互通有無,草寮變成了聚落,村莊。
人是大自然生物鏈的一部分,隨著大海生命的洋流,形成了遷移的歷史。
https://www.newsmarket.com.tw/mag/5227
濱外沙洲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臺灣臺南 #七股潟湖 #國土流失
七股潟湖是台灣重要的牡蠣養殖區,近20年隨著面積逐漸縮水,以此為生的人口也從數萬銳減至4000餘人。
而潟湖的消失,竟然與台南七股海岸線的劇烈侵蝕有關。
90年代的台灣,正如火如荼發展石化產業,1994年,燁隆與東帝士集團啟動「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預計在七股潟湖與沿海填海造陸,開發七輕、大煉鋼廠與工業港。但在居民強烈反對下,開發案中止了,這裡也在2009年被劃為台江國家公園。
如果濱南工業區開發成功,就沒有七股潟湖,濱外沙洲就是現在的海岸線。「沒想到我們阻擋了濱南工業區,卻無法阻止潟湖的消失,」台南市北門社區大學主任柳秀慧始料未及。
七股潟湖是由青山港汕、網仔寮汕跟頂頭額汕三個濱外沙洲包圍而成,俗稱「內海仔」。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六孔管理站主任黃光瀛指出,這裡是台灣「仔稚魚」寶庫,每年2月各魚種都到此產卵,孕育成小魚後游到南岸,是南部近海漁業的重要來源。
除全球暖化造成海平面上升、颱風肆虐等自然因素外,自從曾文水庫於1973年興建完成、將軍漁港在2001年啟用後,沙洲後退更形嚴峻。
台師大地理系副教授林宗儀用1982與2009年沙洲外海側濱線做比較,發現青山港汕平均後退649公尺,最多達1060公尺;網仔寮汕平均318公尺,最大距離700公尺;頂頭額汕北端後退約490公尺、南端650公尺。
然而,這些屬於海域的沙洲,既不歸地方政府管轄,也無中央主管機關,僅部分學術、研究機構進行調查維護。這也讓沙洲成為三不管地帶,成為流失最迅速、又被遺忘的國土。
濱外沙洲 在 高中地理- part.20沙岸地形:濱外沙洲 - YouTube 的必吃

高中地理#海岸地形#海積地形# 濱外沙洲 #潟湖#外傘頂洲#汕#鯤鯓. ... <看更多>
濱外沙洲 在 地質知識網絡- 【地質景點-七股潟湖與濱外沙洲 ... - Facebook 的必吃
七股潟湖位於臺南市七股區,在將軍溪與曾文溪之間,海岸屬於潟湖與沙洲海岸,也就是陸地外有沙洲,在沙洲與陸地之間有潟湖,以潮流口與海連結,因此海岸地 ... ... <看更多>
濱外沙洲 在 Re: [問題] 幾題地理考題- 看板Geograph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引述《milky212 (*Kindle)》之銘言:
: 這是去年北縣國中教甄的專業科目考題,
: 爬了文後沒發現答案,
: 懇請板上各位高手幫忙解答。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這樣解釋:
: (A)6.台灣西部濱外沙洲逐年向內陸及東南方移動,主要與何種因素最有關?
: (A)河川出海供沙不足
因為在中上游興建水庫,所以泥沙都淤積在水庫裡頭
所以出海供沙不足
再加上沿岸海流依舊,所以才會導致沙洲向內陸及東南方移動
: (B)近年颱風頻仍
: (C)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波浪營力增強
: (D)工程在近岸及海灘過度取沙
: (B)10.季風亞洲形成的主因為何?
: (A)行星風系造成
: (B)青藏高原的抬升
: (C)近赤道科氏力加大
: (D)印度洋與太平洋水汽的輻合
: (A)96.台灣水力資源無法全面開發,主要受何條件限制?
: (A)流量洪枯懸殊
: (B)河流短小流急
河流短小流急,但如果落差大仍可利用來做為水力發電,所以這個不能選
: (C)河床流幅過寬
: (D)流域地勢起伏
: 這三題我完全想不出解釋的方式耶!
: 麻煩大家了~~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2.33.19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