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成為硬通貨的年代】
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中港台人民首當其衝,口罩存貨都出現短缺問題,市民為求一罩到處奔波。如計算所有規格的口罩,往年全球口罩每日產量達 2,500 萬個,中國大陸產量佔其中 50%、台灣則是全球第三大口罩生產基地,兩地有過 2003 年沙士血的教訓,為何國難當前卻拿不出存貨呢?
中國工信部指出,雖然新春期間不少廠商停產、工人回家過節,但疫症當前,政府已把口罩產量回復至一天 800 萬個;可是,要擴大產能至最高的每天 2,000 萬個,始終需要時間。同時,由於口罩設有限期,大部份醫院平時只會存放一個星期貨量,僅足夠醫護使用。面對嚴峻疫情,政府安排由青島緊急調撥 2 萬副醫用護目鏡、5,000 個醫用隔離面罩到武漢,並於海外購入口罩,緩解燃眉之急。
在工業式微後,香港本地口罩貨源更捉襟見肘 —— 主要供應為懲教署及一家本地供應商。為了應付需求,懲教署現改為 24 小時生產,產量由每月 110 萬個增至 180 萬個;私人生產商亦把產量由每月 80 萬,倍增至 160 萬個。除此之外,港府亦宣布將向全球訂購 500 萬個口罩和加快清關手續,又向中國內地訂購 800 萬個口罩作零售用途。
一海之隔的台灣,口罩供應相對充裕,卻還未足以應付本地需求,以致台灣政府 1 月 24 日起全面禁止 N95 及外科口罩出口,確保內部供應穩定。總統蔡英文更宣告,廠商將採用 3 班制、24 小時趕工,預料新年假期後可增產至每日 420 萬個。經濟部部長沈榮津更進一步表示,在協助廠商增聘勞動力、引進外勞的情況下,產量可望達至每日 600 萬個,並將每天跟進便利店存貨狀況。
但即使口罩供應恢復,又能如何保證它們能送到有需要民眾手上呢?面對藥房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中國有地方政府根據「價格法」開出了 300 萬元人民幣罰單,希望藉此遏止炒風;台灣則宣佈口罩為防疫物資,惡意囤積抬價最高可處 3 年有期徒刑、罰款 30 萬新台幣,行政院更向生產商購買 400 萬個口罩,由政府統一調配和售價,每個售價不超過 8 元新台幣(約 2 港元)。至於香港,不少市民則希望港府能夠效法澳門,讓市民憑身份證以成本價購買口罩,並設立上網查詢存貨的系統,毋須苦候街頭等待口罩發售。
#武漢肺炎 #口罩 #2019ncov #中國 #香港 #台灣
澳門身份證續期海外 在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局- 【自助辦理身份證續期服務延伸至 ... 的必吃
為方便居民在任何時間都可辦理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續期手續,身份證明 ... 「司警教室」為澳門司法警察局的官方facebook專頁,目的為透過不同媒體發放防罪 ... ... <看更多>
澳門身份證續期海外 在 【身份證明局】 自助辦理身份證續期 - YouTube 的必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