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國寶」陳垣: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的污點|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11月12日,亞運會開幕當天,也是中國史學大師陳垣先生誕辰130週年紀念日。
11月21日,國內數十位在陳垣研究、史學研究方面卓有實績的專家學者齊集中山大學,追憶研討這位廣東籍學人、當代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的學術貢獻。
陳垣先生的長子陳樂素、嫡孫陳智超先生也都是著名的歷史學家,「新會陳氏」祖孫三代均在史學領域內蔚為大家,是20世紀中國學術史上的一段佳話。陳智超先生應邀參加了此次研討會,並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一、「應該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有一個重要觀點,即「應該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這句話是他在什麼環境下講的?他做過哪些努力?
陳智超:這話他不止講過一次,並不是一句即興或者偶爾的話。最早應該是1921年,在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會議上。他當時的學生鄭天挺回憶,陳老師(援庵)說:「現在中外學者談漢學,不是說巴黎如何,就是說西京(即日本京都)如何,沒有提中國的。我們應當把漢學中心奪回中國,奪回北京!」
羊城晚報:他在不同場合多次重申過這個觀點。
陳智超:1929年,陳垣先生在北平師範大學兼任過一段時間歷史系主任。他的學生柴德賡回憶說:「援庵老師深以中國史學不發達為憾,常說日本史學家寄一本新著作來,無異一炮打到我的書桌上。」
1931年9月14日,胡適在日記裡提到:陳垣問我,漢學正統這時候在西京,還是在巴黎呢?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兩個人就相對嘆息,希望在十年之後,把漢學中心奪回到北京。
羊城晚報:在當時的知識分子中有這樣想法的不止陳垣先生一位。
陳智超:對,包括胡適、傅斯年、陳寅恪等諸位先生,都深以為憾,並且有緊迫感。祖父在北大的一位學生朱海濤回憶,「九.一八事變」以後,學生問陳先生對於時局的看法,他就說:「一個國家是從多方面發展起來的,一個國家的地位是從各方面的成就累積起來的,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努力和人家比……我們幹史學的,就當處心積慮在史學上壓倒人家。」
二、學術沒有國界,但學者有祖國
羊城晚報:世界著名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對陳垣先生非常推崇。但是我們也看到,陳垣先生曾作《敦煌劫餘錄》,以「劫餘」二字表達對斯坦因、伯希和這些西方漢學家某些行為的斥責。那陳垣先生和伯希和有沒有過交集,他們的關係如何?
陳智超:伯希和確實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稱讚援庵先生,都有記載留下來,這是一方面。此外,最近在存於巴黎吉美博物館的伯希和檔案中,發現有陳垣先生給他的信,信中提到,你寄來的文章我收到了,一共十五冊。你請我送給王國維先生的單行本,我也轉交了,但很可惜,轉交三天之後他就自沉在昆明湖了。從這裡就看到伯希和、王國維與陳垣三人之間的關聯。
他們兩人有證可考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24年左右。伯希和研究過摩尼教,來華在福州時聽一位龔先生說,在福州烏石山有兩塊摩尼教的碑,但沒有來得及去看。後來伯希和就寫信給陳垣先生,托他有機會再查找一下。陳垣先生的助手樊守執是福建人,正好去福州辦事,於是囑他查找,花了很大功夫,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找到。
羊城晚報:看來他們之間不僅有學術上的交流,而且是可以互相託付辦事的關係。
陳智超:應該說不是一般的交往。1933年,伯希和又一次來中國,當時他把俄國博物館館藏的《元秘史》拍了照片送給中國,中國方面招待他,我的祖父也參加了,而且還回答他的問題,這封信都保留下來了。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撰寫《敦煌劫餘錄》大概也就在上世紀30年代吧?
陳智超:這部書是1931年出版的。為什麼叫「敦煌劫餘錄」呢?是因為敦煌的這些經卷,後來藏在北京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是經過斯坦因、伯希和掠奪之後,剩下運到北京的部分,一共八千卷。陳垣先生在助手幫助下,花了三個月時間整理清點了一次,編出了這部目錄書,這應該說是敦煌卷子裡面最早的、最科學的目錄。
出版的時候,陳垣先生在序言裡點名批評伯希和:「(清光緒)三十三年,匈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相繼至敦煌,載遺書遺器而西,國人始大駭悟。」有人當時就建議,是不是可以用詞緩和一點,「劫餘」二字過於刺激了。但是他說不行,「劫餘」二字還不能抒發他的憤慨之情,所以堅持不改。你說伯希和知道不知道這個事情?當然知道,而且後來二人確實見了面,伯希和還是對他表示敬意。從此我們可以得到重要的啟示,在外國人面前,只有堅持正確的愛國立場,而不是奴顏婢膝,才能得到對方的尊重。
羊城晚報:那麼陳垣跟伯希和的關係,如果單純從個人層面來說,還是比較友好的。
陳智超:學術沒有國界,但是學者是有祖國的。伯希和是西方最傑出的漢學家之一,但也是掠奪敦煌文物最精的一個人。此人有他的兩面性:1933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人趁伯希和第二次來華,希望他也能訪問日本,但他為了表示對日本人侵略東北的憤慨,取消了赴日行程。1945年10月伯希和去世時,陳垣先生還寫信給傅斯年表達了惋惜之情。
三、治學無捷徑,唯有刻苦和持之以恆
羊城晚報:我們看很多關於陳垣先生治學的文章,深感他除了以研究成果影響後代,其治學之道也給今天的學術界帶來很大啟示。
陳智超:我看啟示應該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個大前提,從陳垣先生有志學歷史開始,就有一個很明確的觀念:作為歷史學家要有一種自覺,要喚醒國民的歷史觀念。什麼是歷史觀念?不同時期有不同重點。在他那個時代,就是不能忘記外國的侵略,不能忘記中國的光榮傳統,不能忘記中華民族抗擊侵略的氣節。學習歷史研究歷史的目的,這一點是首要的。
羊城晚報:也就是說,做學術不僅憑興趣,更不是為了成名成家,而要有家國之思、民族之念。
陳智超:這一點很重要。另外,他強調治學無捷徑,唯一的體會就是刻苦和持之以恆。比如說有四年時間,因為每天都很早起床編《中西回史日曆》,苦心設計簡明方便的表格,結果得了胃病,只能吃麵,對於一個廣東人來說實在痛苦。在他60多歲研究佛教史時,因為需要參考的一部典籍貯藏在一個潮濕陰暗的地方,多年無人進入,蚊蟲很多。他每天都是吃了奎寧就進去用功一天。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言必有據,實事求是」的嚴謹態度也給人留下很深印象。
陳智超:他強調,歷史學者就應該對歷史負責,要求真,不能去編造歷史。為了求真,有些問題就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陳垣先生倡導文章不要急於發表,「寫成之後要多置時日」,認為如此一來,一者或許有新的材料補充,二者或許有所修正。他自己就曾經重金購買清人的手稿,研究其修改的過程,了解前人怎樣做學問。還有,他要求「不說閒話,力求創新」,提倡「理要講清楚使人心裡服,話要講明白使人看得懂,閒話不說或少說。」在學風上則力求創新,「凡論文必須要有新發現新解釋方與人有用」。這些思想和親身實踐對當今學術界是有借鑑意義的。
四、長居北京,與嶺南割捨不斷
羊城晚報:還想向您請教陳垣先生與嶺南文化之間的關係。首先,出身於一個務實的廣東商人家庭,對於他的人生和治學有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陳智超:應該說有很深的影響。祖父是我們家族第一代的讀書人,他前兩代是經商,再前面恐怕就是農民。同輩也有很多經商的,但他從很小就喜歡讀書,雖然沒有家學淵源,也沒什麼師承可言。
祖父當時看書,並不限於只看四書五經,尤其喜歡讀史籍。於是長輩裡就有人指責他不務正業,但是曾祖父還是「購書無吝」。例如他十六歲那年,買了一部《二十四史》,就花去了曾祖父一百多兩銀子,這不是一般的支持。
羊城晚報:家庭給了他比較殷實的經濟基礎,父親又給了他寬鬆的讀書環境,這是家庭的影響。那麼地域方面呢?
陳智超:廣東這個地方,一方面最早感受到列強侵略,另一方面歐風美雨也是最早被感知。祖父在五歲以後就到了廣州,當然跟在新會時大不一樣,接觸了很多新知新事。另外,他在博濟醫學堂和光華醫學專門學校的求學任教經歷也十分重要。這幾年所受到的近代自然科學的嚴格訓練,對祖父後來的史學研究起了積極作用。他在上世紀30年代的一封家書中曾說:「余今不業醫,然極得醫學之益,非只身體少病而已。近二十年學問,皆用醫學方法也。有人謂我懂科學方法,其實我何嘗懂科學方法,不過用這些醫學方法參用乾嘉諸儒考證方法而已。」雖然有點自謙,但這也確實是他能超越乾嘉大儒的原因之一。
羊城晚報:那他為什麼後來就長居北京了呢?
陳智超:他中間也曾短期回鄉,但應當承認,定居北京對他一生來講,有很大的影響。那時不像現在,即使你在窮鄉僻壤,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知道天下事。祖父那個時候就不一樣,要看《四庫全書》,在廣東行嗎?要跟第一流的學者交流,也要在北京才有這個便利。
羊城晚報:那他思念廣東嗎?
陳智超:很思鄉。這種思念,甚至包括到具體的食物,如燒鵝、土鯪魚等。家鄉的災害他很掛心,而且對廣東學者也非常提攜,比如說岑仲勉先生,本來在廣州一所中學當老師,把刊有自己作品的校刊寄給我祖父,他馬上就轉送給了陳寅恪、傅斯年諸先生,直至將岑先生一步步薦入歷史語言研究所。
羊城晚報:您祖父在北京時,還說粵語嗎?
陳智超:在家裡他一直都說粵語。而且,他要求在北京生長的子弟,也一定要學廣東話,有時候還會親自教。在廣東的子女,也要想辦法學官話,甚至連我的姑姑都接到北京來上小學。
五、「二陳」比較研究,應不帶偏見
羊城晚報:今天的研討會也有很多學者提到了陳垣和陳寅恪兩位先生的比較,這也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課題。您如何看待這種比較?
陳智超:我的看法是,我們要實事求是、不帶偏見地去研究。有些人連兩位先生的主要著作都沒看過,就發表議論,這不大合適。
陳寅恪先生在清華大學國學研究所的學生戴家祥提到,他在跟老師散步的時候,陳先生講,我就佩服兩個人,一個是王國維先生,第二位就是陳垣先生,他「學問踏實,德才兼優」。陳寅恪先生在給陳垣先生的信中,稱他為「大師」,據我所知,這樣的稱呼在寅恪先生的信中好像是絕無僅有的。另一方面我祖父對陳寅恪先生很尊重,他在給我父親的家書裡面描述,自己怎麼希望陳寅恪先生給他寫序,而且也只有他能寫這個序言。這種推崇不是虛名和客套,他們二人互相都很推崇。
羊城晚報:但是新中國成立以後,陳寅恪先生寫出了《柳如是別傳》、《論再生緣》這些皇皇大作,但陳垣先生的論著比起以前就少了很多。人們會從這些比較上得出某些結論,您怎麼看?
陳智超:首先有一個問題不能回避,陳垣先生比陳寅恪先生大十歲。其實,並非1949年後陳垣先生的論著戛然而止,他最後一部大的著作《通鑑胡注表微》是在1946年刊行的,那時他已經66歲。當時他在家書裡面就多次流露「將軍老矣」。
羊城晚報:是不是也有身體不好的原因?
陳智超:一方面當時關於輔仁大學的爭奪很激烈,梵蒂岡要停發經費,輔仁還有三千多師生,中央人民政府不管誰管?這裡面的鬥爭牽扯了他大量的精力。另一方面,年事已高,他也確實身體狀況不樂觀。1953年祖父給冼玉清先生寫了一封信,大意是說:四九年以後因為各種事忙,沒有時間寫學術文章,我正要寫了,結果右手麻木了;請蘇聯專家醫生看過,說我要立即停止一切工作,要休息。這一次就住院大概一百多天,然後陸續又住了八、九次醫院吧,1964年還動過一個大手術。健康狀況不允許了。
六、陳垣還擔負相當的社會工作
羊城晚報:新社會帶給他的震動應該也很大。
陳智超:這當然也是另外一個原因。他經過了晚清、北洋軍閥、國民政府、日本人統治,曾經一度對辛亥革命之後的民國成立以及抗戰勝利都抱有很高期望,但最後都失望了。解放以後為什麼他轉變很快,並不是因為讀了很多馬列主義的書,而是因為看到了現實。我老引這段話,祖父1949年曾在《人民日報》上發表的文章中說:
「有人問我北平解放後,你看見些什麼和以前不同?我告訴他,看見的先不說,我告訴你看不見的。解放後的北平,看不見打人的兵,看不見打洋車伕的警察,街上看不見乞丐,看不見整天花天酒地的政府官吏,看不見託人情送官禮的事情,更看不見有所謂『新貴』在琉璃廠買古董……這不同於以前的改朝換代,的確是歷史上空前的、翻天覆地的大變革。」
羊城晚報:那麼他在學術上主要做了什麼?
陳智超:1949年之後,祖父主要做了兩件大事:因為他原來的著作很多都是木刻本,或者在雜誌上發表,現在全部由國家出版社排印出版。大部分著作都是他在解放後精心修改過,並且重新整理的,這是一件工作。另外,就是著手整理《舊五代史》和《冊府元龜》,這是很大的工程,但沒有來得及完成。
羊城晚報:此外,陳垣先生的社會工作也相當繁重。
陳智超:是的,他關心史學教育,繼續指導學生,為出版社審稿,還當著幾千人學校的校長,這都佔去相當的精力。以前的幾十年,他每天凌晨四時起床讀書寫作,晚上九時就寢,生活很有規律。但解放之後,因為不斷參加各種會議,午夜才入睡也成了常事。
羊城晚報:也就是說,二陳在解放後的身份迥異,所以他們承擔的職責也是很不一樣的?
陳智超:對。陳寅恪先生應該說是比較純粹的、學院式的學者,陳垣先生有相當的社會活動,而且還是一位教育家,這個區別客觀存在。
羊城晚報:二人原先在學術上經常交流,新中國成立以後,這種交情還在嗎?
陳智超:這種交往一直沒有斷。過去兩人通信很頻繁,後來因為陳寅恪眼睛失明,沒有直接通信的可能,但還是互相關心的。1953年12月,陳垣給冼玉清先生的信中寫道:「中古史研究所事情當汪君未南行前,曾到舍間商酌,同人意見以為所長一席,寅恪先生最為合適。今聞寅恪先生不就,大家頗為失望,奈何!」而在1955年的信中,陳垣問冼:「寅恪先生起居佳否?聞其女公子調粵工作,可以照顧,甚善。」可見其關心。
七、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當中一個污點
羊城晚報:最近您主持編輯的《陳垣全集》出版了,人們發現書中收入了他生前寫的一個內部檢討材料,裡面交待了有關「曹錕賄選」的情況。
陳智超:我始終不把祖父看做一個完人,更不是把他看做聖人。他就是一位傑出的史學家、教育家、愛國者。他參加曹錕賄選是在1923年,我在全集裡面特別收了他寫的一個內部檢討,當時領導並不要求、也不希望他公開檢討,是他自己寫的。我把這篇文章也發表了。我覺得,既然是全集,就要反映全面。他自己一直認為,參加曹錕賄選是一生當中一個污點,我也不能給它抹掉了,我保留這封檢討,是讓人家全面了解他,他不是完人,也曾走過彎路。
但是,評價一個人的一生,看他的全部,要看他的晚節。就在參加賄選的同年,他寫了被蔡元培先生稱為「石破天驚之作」的《元西域人華化考》,後來又被推舉為清室善後委員會委員和故宮博物院理事,為保護故宮及故宮文物,與北洋軍閥進行了堅決鬥爭,一度還被捕並遭軟禁。上面提到的陳寅恪先生稱他「德才兼優」,也是在「賄選事件」之後。從這些也可看出當時社會對他的評價。
羊城晚報:那麼這件事到底當時是個怎麼回事?
陳智超:當時陳垣是國會議員,是拿薪水的,而且這個是他主要的收入來源。但由於連年戰爭,薪水已多時未發,後來得到通知說要補發欠薪了,也同時要求他們參加選舉。這是他終身的憾事。
八、三次婚姻與感情生活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出生在一個大家庭,有兩位母親,先後有三個妻子、十一個子女。在感情方面,他處於一種什麼樣的狀態?
陳智超:陳垣5歲時,父親把他過繼給了去世而沒有子嗣的三伯父。陳垣後來回憶說,雖然與過繼母親李氏生活在一起,她對自己也百般關愛,但畢竟是在生母周氏的懷抱中長大,對她還是很依戀的。每次吃飯,他總是在過繼母親處吃一點,然後又偷偷跑回生母那裡去吃飯。五六歲他就離開家鄉到廣州求學,除了有限的幾次回鄉省親外,很少有與母親見面的機會。他常因不能親自侍奉母親而內疚。
年輕時陳垣聰明博學,又長得一表人才,在廣州時被稱為「靚仔垣」。還有人提到這麼一件事:由於經常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又擅長演講,陳垣的名氣與日俱增,招來了不少開放女性的追求。陳垣有段時間用筆名發表文章,其中一個筆名是「豔」,友人問他何意,他坦言是他最喜歡的一個女朋友。
羊城晚報:他為什麼會有三次婚姻呢?
陳智超:1913年因赴北京從政,陳垣跟以前的生活切斷了聯繫,包括「父母之命」的原配妻子鄧照圓,也就是我的祖母。祖母原名「珍安」,識字不多,裹過小腳,因為祖父又字「圓庵」,所以祖母后來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照圓」,但他們兩人終究因為彼此思想的巨大隔閡,祖父來京後兩人就沒有再生活在一起。但是祖母知道祖父喜歡吃家鄉的鯪魚,就常讓子女買來曬乾,寄到北京。因為祖父過繼時是「兼祧兩房」,所以又娶了二房吳淑媛,比他小四歲,但也沒有隨他去北京,不久因意外失足落水而亡,年僅28歲。
後來追隨祖父去北京的徐蕙齡,是他在光華醫學專門學校的師妹和學生。他們在北京共同生活了近40年,但到了晚年感情不和,出現巨大矛盾而分居了,後來徐夫人跟隨所生的兒子陳容到了天津生活。
對於身在天津、廣東的兩位妻子,祖父一直寄生活費。直到1966年5月,她們兩位在相隔不到一週的時間內先後去世,祖父這時已經是86歲的老人了。
羊城晚報:陳垣先生晚年,他的女弟子劉乃和成為了得力助手和忘年知己,長期相隨。二人之間的關係到底如何?
陳智超:這個問題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說清。我的妻子曾慶瑛教授曾在《陳垣和家人》一書中,用了專門一節全面談到這個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相關內容。
大師陳垣
陳垣,字援庵,廣東新會人。當代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曾被毛澤東稱為「國家的國寶」,與陳寅恪並稱「史學二陳」。
陳垣先生於1880年出生,六歲至廣州讀書。早年曾考科舉而名落孫山。在博濟醫學堂學過西醫,後創辦並入讀光華醫學堂,並留校任教。
1905年,與潘達微、高劍父創辦《時事畫報》,反對滿清專制、外國侵略,以觀點立場激進而著稱。辛亥革命後,當選民國眾議員,從此定居北京,後曾任教育部副部長。
1917年,38歲的他發表第一篇學術著作《元也里可溫考》,開闢了宗教史研究領域,當即震動學界,一鳴驚人,由此開始學術生涯。
抗戰淪陷期間,他閉門研究,堅決不與日本人合作。1949年,他選擇留在大陸,晚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病逝於1971年。
作為史學大師,他在宗教史、元史、中外交通史、考據學、校勘學、歷史文獻學上獨創甚多,學術建樹影響至今。
作為教育家,他從教74年,從傳統私塾老師到現代大學校長,前後執掌輔仁大學、北京師範大學46年。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萬的網紅Bit King REAL Taiwan's true politic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她..結合了美與知性! 她的覺醒代表了年輕人與知識分子 記得到高鈞鈞的FB及YOUTUBE頻道關注喔! 💰小額贊助我們做更好的內容 ➜ 🌝https://p.ecpay.com.tw/3470D ➜ 馬上訂閱,馬上讓您全家發大財 ➜ https://bit.ly/2QPZumD ➜...
「潘長傑 學歷」的推薦目錄: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Bit King REAL Taiwan's true politic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第三類組錄取台灣大學榜單- 精華區NTU-WuLing 的評價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潘長傑學歷、仁義堂、小針刀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中醫脊椎矯正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評價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林兩傳弟子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潘長傑 學歷 在 林兩傳弟子的原因和症狀,DCARD、PTT 的評價
潘長傑 學歷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灣老歌奮鬥史(6)
紫薇(1930年11月13日-1989年3月4日),本名胡以衡,南京市人,台灣著名歌星,台視《群星會》歌星之一,有「長青歌后」之稱。1987年發現罹患癌症,1989年3月4日過世。
崛起
紫薇從小喜愛唱歌,高中時曾在南京的飯店及電台客串演出過。1953年3月26日,紫薇參加當時台灣第一個廣播電台現場節目民本廣播電台《爵士樂》,演唱〈夜來香〉。紫薇當時已婚小女兒剛滿40天,育有兩名子女;丈夫是職業軍人收入有限,每月收入為新台幣190元。紫薇想多賺點錢補貼家用,得到丈夫的支持後參加電臺表演獲得錄用,於是正式踏入歌壇。
成名經過
紫薇步入歌壇之後,以音色婉麗、技巧熟練、咬字清晰、感情適度為人喜愛,歌聲遍及各大民營電台。1958年,紫薇沒有接受五大民營電台(民本廣播電台、名聲廣播電台、正聲廣播電台、華聲廣播電台、鳳鳴廣播電台)的爭取,加入當時獨大、製作全國公私立廣播電臺聯播節目的中國廣播公司工作,造成台灣民營廣播電台集體抵制播放紫薇所唱的歌曲。 1958年,鳴鳳唱片將紫薇在中廣錄製、潘英傑作詞、周藍萍作曲的〈綠島小夜曲〉收錄在唱片中出版,並未馬上走紅。1961年,中廣推出第一個現場綜藝節目《與您共度周末》,由紫薇主持,節目現場播出時,聽眾可以透過玻璃窗看到主持人,首日播出時參觀的人潮熱烈。紫薇因為學歷不高,努力充實自己,每週可收到4千多封聽眾來信,節目深為聽眾喜愛。當節目進行得有聲有色時,中廣內部有人反對由學歷平平的歌手主持節目。當時行政院新聞局局長魏景蒙挺身而出,認為紫薇才藝出眾,聽眾反應熱烈,學歷與能力無關,讓她保住此主持工作。 1961年,四海唱片老闆廖乾元以鉅資灌錄紫薇主唱、楊正撰作詞、周藍萍作曲的〈回想曲〉作為唱片主打歌,並且作為中廣高雄台歌唱比賽的指定曲,成天播放此曲造成熱潮,讓紫薇歌聲紅遍各處。同年再度推出綠島小夜曲唱片,奠定紫薇在歌唱界屹立不搖的地位。
勞軍表演
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紫薇到馬祖勞軍,一站一站的在劇場、醫院、碉堡慰問官兵,以歌聲撫慰傷者、激勵士氣。紫薇身為軍眷,深知軍人生活艱苦,很懂得如何鼓舞人心。隨後5、6年的除夕,紫薇都在金門、馬祖前線與官兵共度新年,深獲軍人敬愛。
培養歌唱後輩
1967年至1971年,紫薇成立「紫家班」歌唱研究班,門生多達千餘人,包括紫蘭、紫茵、紫韻、紫蕾、紫琳、紫茜、紫燕、葉雯、金燕玲…等,遍及歌、影界,後因家庭忙碌而結束。 1969年12月24日,中視綜藝節目《每日一星》六位主持人紫薇、劉家昌、左豔蓉、郭金發、鄧麗君、李健美同時在本集節目中出現,演唱耶誕節歌曲 。1970年1月4日,《每日一星》六位主持人從本日起,攜手在中視每星期日13點15分至14點15分播出的新節目《銀河星光》中演出[2]。 1974年10月17日至1977年12月29日,紫薇製作台視歌唱節目《晚安曲》,鄒森主持,以演唱抒情歌曲為主,並有小單元〈主婦的話〉串場。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潘長傑 學歷 在 指傳媒 Fingermedia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社會各界賢達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提出呼籲】
【特派記者游勝鈞/專題報導】2020年1月31日於臺大校友會館,由高明見(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陳履安(曾任國科會主委、國防部長、監察院長)、楊寧蓀(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馬辛一(國防醫學院外科學科教授、三軍總醫院神經外科部科主任、社團法人臺灣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前考選部長)、黃德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朱高正(德國波昂大學法哲學博士、前立法委員)、林正杰(前立法委員)、張俊宏(前立法委員)、謝啟大(前立法委員)、范國棟(臺灣麻醉醫學會專科醫師)、王文宗(財團法人學甲慈濟宮董事長)、顏坤泉(左翼聯盟召集人)、鍾秀梅(《新國際》社長)、王麗萍(前立委)、范國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教授)、范振國(社會再生文教基金會執行、何步正(《新大學》總編輯)、陳復(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潘朝陽(臺灣師大東亞學系榮退暨兼任教授)、楊祖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系教授)、楊熊端(兩岸女性學術沙龍創辦人)、鍾喬(左翼聯盟監委召集人、差事劇團團長)、舒詩偉(《青芽兒》主編)、殷必雄(左翼聯盟黨員)、劉怡芳(社會人士)、張昱珍(社會人士)、盧思岳(臺灣社區重建協會理事長)、習賢德(輔仁大學前傳播學院行政副院長)、龍應達(前國大代表)、劉虛心(退休銀行財務長),陳讚煌(海洋大學退休教授)、黃晴琦(城鄉保護基金會、中華國家法治改造協會理事長)、吳永毅(臺南藝術大學教授、前總務長)、徐綽(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前杜邦公司農業產品研發研究員),夏林清(輔仁大學退休教授、北師大教育學部特聘教授)、鄭村棋(人民民主黨召集人、社運人士、政治評論者)、袁孔琪(人民民主黨鏟土豪行動召集人)、景鴻鑫(成功大學航太系教授)、吳昆財(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深靖(《新國際》召集人)、凌子婷(精鼎公關董事長)、白先慎(美國休士頓大學教授、美國華人聯合會榮譽理事長)、邵子平(德國科隆大學法學博士、聯合國人力資源部資深工作人員)、董彬彬(左翼聯盟中央委員)、劉沅(資訊業退休人士)、林子文(新海瓦斯工會顧問、左翼聯盟副秘書長)、呂德明(中興紡織企業工會聯合會理事長)、傅鴻達(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理事長)、劉芳萍(桃市新世紀愛鄉協會獨任調解人、左翼聯盟中央委員)、關皚麗(前神經外科醫學會理事長,現任國際外科醫學會總會理事長)、王孝慈(臺北市生物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鼎殷(醫師、奧微健康國際集團執行長)、程樹德(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研究所退休人士)、潘毓剛(美國波士頓學院退休教授、全美華人協會前總會會長)、黃人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退休教授)...等,發起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呼籲。
記者會出席人員有:高明見醫師(臺大醫院名譽教授、臺灣醫事聯盟協會理事長、前立法委員)、楊寧蓀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生化遺傳學博士、臺灣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前農業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長)、黃德北教授(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左翼聯盟秘書長)、蘇偉碩醫師(高雄榮總臺南分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深靖(「新國際社會理論與實踐中心」召集人)。
記者會上提出呼籲:對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我們深切關注,祈願在大陸的臺商和眷屬以及所有大陸同胞早日度過難關,對於在第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我們更要致上最高的敬意。我們呼籲臺灣人民共體時艱,除了做好防疫準備之外,也能夠藉此機會表達我們的關心與善意,發揮大愛大悲之情懷,分擔苦難,助人助己,給予大陸人民必要的幫助。我們也呼籲執政當局能夠敬畏果報,勿出惡言,勿彰敵意,為兩岸之間必要物資之輸運以及防疫人員之來往,開啟方便之門,以助防疫工作之合作與進展。
為了強化防疫工作,讓疫情早日得到控制,讓眾生免除恐懼,提出呼籲:1、由於臺灣、大陸、香港、澳門四地在2003年均有防治SARS 的豐富經驗,建議共同規劃召開四地共同參與的會議,讓醫療專家和防疫學者得以交換經驗,共謀良方。曾經任職於臺大醫院,也曾經擔任立法委員的高明見醫師,他在17年前的SARS 防治工作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建議由他擔任召集人,儘快召開四地防疫會議。2、對於在武漢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表達最高敬意,也希望他們能夠獲得良好的自我防護,以利於濟世救人。就我們所知,武漢醫療院所亟需充分的連身隔離衣和醫療用口罩,而臺灣各大醫院目前均有庫存,由於醫療用隔離衣和口罩均有保存期限,一旦過期,即是作廢。我們認為,救人如救火,防疫作戰刻不容緩,建議臺灣各大醫院清點庫存,除了必要的存量之外,建議將即期的醫療用連身防護衣和口罩捐出,彙整後緊急送往武漢。3、臺灣的不織布工業十分發達,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我們建議「臺灣區不織布工業同業公會」能夠在此緊急時刻,加強會員工廠之間的組織協作,擴大生產,以保障民間和醫療單位都能夠得到口罩和防護器材的充分供應。4、我們呼籲同胞們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勤洗手,多戴口罩,出外注重包溫保暖,加強周邊環境衛生;室內有空調設備者,保持室溫在攝氏20度以上,讓空氣充分流通,並積極配合各部門的防疫工作,不恐慌,不傳謠言,照顧自己,善待他人,讓疫情早日過去,讓整個社會重新獲得健康與平安。
潘長傑 學歷 在 Bit King REAL Taiwan's true politic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她..結合了美與知性!
她的覺醒代表了年輕人與知識分子
記得到高鈞鈞的FB及YOUTUBE頻道關注喔!
💰小額贊助我們做更好的內容
➜ 🌝https://p.ecpay.com.tw/3470D
➜ 馬上訂閱,馬上讓您全家發大財 ➜ https://bit.ly/2QPZumD
➜ FB http://bit.ly/比特王
➜ Line ID : ➜cashflow889
➜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BitKing比特王出任務
Music
https://www.bensound.com/royalty-free-music
https://www.purple-planet.com/
https://www.youtube.com/user/NoCopyrightSounds
https://www.beatport.com/
潘長傑 學歷 在 潘長傑學歷、仁義堂、小針刀費用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在潘長傑學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kensukeshu也提到歷經右手傷勢和網路爆料潘傑楷期許今年不一樣記者倪婉君/台南報導歷經右手勾狀骨傷勢和網路爆料 ... ... <看更多>
潘長傑 學歷 在 中醫脊椎矯正 :: 醫院醫院幫幫忙 的必吃
醫院醫院幫幫忙,中醫脊椎側彎,脊椎神經壓迫中醫,蔡三得醫師學歷,蔡三得收費, ... 下歪上就歪,」擅長徒手整復的中醫骨傷科醫師潘長傑表示,雙腳是地基、底盤,. ... <看更多>
潘長傑 學歷 在 第三類組錄取台灣大學榜單- 精華區NTU-WuLing 的必吃
3001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動物生物組
1009103林友瑜 1009205魏銘良 1009401王東晟 1009717黃騰緯 1009949蕭立峻
1010847林大鈞 1011105王建翔 1011624吳欣穎 1012005李宜展 1013731吳佩玲
1014101王逸琁 1014247魏珮琪 1014326何家瑋 1014643黃鈺婷 1014717蔡幸娟
1014735李秉容 1018207蔣紹文 1018931賴柏翔 1019817盧安頎 1026603萬 軒
1042006陳家嬅 1048114李欣璇 1049835陳勇全
3002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學系漁業生物組
1009501陳家彥 1009505謝瑞頤 1010119陳瑞谷 1010717王書偉 1011221高定一
1013607顧家瑋 1013729何欣怡 1013743洪秀君 1014519鄭涵方 1014809陳翎原
1015235林栃蕙 1016337柯佳吟 1017017何鎮宇 1019921曾多研 1029020邱歆惠
1034415陳瓏仁 1041649吳冠勳 1082801郭乃瑜 1084624沈志聰 3013621戴泰有
3013717戴漢彰 3013805陳柏豪
3003國立臺灣大學植物學系
1008107邱亮達 1009229黃建勛 1009801符秉權 1010221金禹圻 1010405倪群倫
1011625嚴聿沛 1012235楊明達 1014129邱向柔 1014615郭文鈺 1015217朱珮瑜
1017022李松洲 1017621甘仲豪 1017647胡毓豪 1020501陳德薇 1023416范玉君
1028529張耀宇 1028601王聖 1030307李秉原 1032322林益維 1038104邱庭威
1038133洪振翔 1041419劉浩雲 1041733郭俊毅 1041916呂秋璇 1048810顏珀玟
1050331陳泰晏 1052130林麗貞 1059242李孟達 1059912吳純儀 1062735余忠翰
1067615黃思博 1080429林延衡 3013605何秉智 3014621郭亭坊
3004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
1009319林展鴻 1009321高啟鈞 1009547謝樹葳 1009649林宗逸 1009821黃海生
1010122張 勻 1010607趙天豪 1010612黃仕甄 1011628陳怡安 1011702易政鋒
1012813鍾寬學 1013236彭佳成 1013302鄭昇翔 1013405葉長欣 1013901林姿君
1014029潘正正 1014219陳容婕 1014419王湘瑋 1014517鄭佳琪 1014524陳麒元
1014715賴詩璠 1014849陳韻竹 1015033邱美怡 1016310陳冠如 1018146李彥樞
1019033李庚霖 1020443胡乃懿 1023121周依潔 1023521廖冠豪 1023709吳維宸
1023943趙夢樵 1024724吳俊昇 1029213古博文 1035103馬秀慧 1037717黃順誠
1038429趙秀怡 1038507陳惠馨 1038619劉彥君 1041337許世琦 1041635黃卓盛
1047732蕭惠元 1048026紀筑云 1057014陳可欣 1057711蔡育東 1063020黃于倫
1063126郭力維 1063347李杰旻 1064836詹一心 1065849陳致衛 1066001龍冠華
1067540黃昱翔 1068322蘇慶豐 1068324吳奇錕 1069031邱思華 1069436陳爾璞
1081517曾翊庭 1081605黃敏誠 1081719彭正宏 1081802林育如 1084840邱愷祐
1086947黃憲宇 1087623王依凡 1092047吳展蓉 1092321許嘉芬 3000805吳東軒
3001224高禎敏 3006543徐晏萱 3013736王奕翔 3014107葉士鳴 3014117林世偉
3005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
1007446曾哲南 1007534盧友瑄 1010034江書綺 1010303曾一航 1012007林松億
1012419盧思妤 1013001林祐瑩 1013507林怡君 1014412包錦 1014610顏敬恒
1014635陳韋彤 1014903蔡宇淳 1014945徐明江 1015307莊涵婷 1015319韓晴宇
1015405陳韋伶 1015622陳子婷 1017131程登國 1017319陳泰伸 1018747劉至偉
1019207賴彥翰 1020143陳攸旻 1020207曾尹姿 1026643楊剛仲 1028501戴宏光
1037913彭彥綺 1048910劉嘉芳 1053545劉韻華 1057932楊滿霞 1058118林香君
1063032雷中和 1065541黃偉嘉 1068446陳俐 1069207呂欣蓓 3014737周秉誼
3006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土壤肥料組
1007733廖文誠 1009419陳冠至 1009513黃吉心 1009913盧俊仲 1010249陳彥宇
1010543張書綸 1010833黃紹華 1011840林盈禎 1012125陳皇昕 1012147吳勝哲
1012223曾郁淳 1013316鍾祖弘 1013929賴碧儀 1014007高靜涵 1014314陳亭妤
1014719蕭汶淇 1014729吳婉如 1014741黃鈞鼎 1014817張元貞 1014901廖于茹
1014915黃思萍 1014921王瑋亭 1015017古國萱 1016816黃冠綸 1017507張恩誠
1017915張耀仁 1018015廖家德 1018229尤仁昶 1020005范筱婕 1020210吳國棟
1020347黎培鈺 1023920許弼強 1041217張益昌 1041918周雅玲 1047606林旻頤
1059712郭榮彥 1060040張愷芬 1067645蔡岳佐 1068206王珮蓉 1080503張峰銓
1082507董凱強 1087538張家祥 3000747杜雅竹 3014512張森杰
3007國立臺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農產製造組
1008021陳韻如 1008143楊政諺 1008335林耕儀 1009515吳俊儒 1009603余兆軒
1010831黃俊凱 1011043劉昱攢 1011107周大為 1011407劉昭輝 1012219陳俊帆
1012435張意苓 1012547黃繼萱 1013304蔡孟男 1013335官育伶 1013742曾意婷
1013831王姿晴 1013907楊舒婷 1013947吳怡蕙 1014033蔡逸君 1014243張惠華
1014307李孟絨 1014621陳思維 1014847羅聲晴 1014931蔣佩穎 1015105陳怡穎
1017329陳琮元 1017601謝毅霖 1017631吳宗諭 1017901林聖文 1018045吳泰儀
1018603陳明煦 1020001林尹凡 1020231鄭皓薇 1020615梁勤君 1020647戴冬梅
1023341林玫君 1023945賴宗暉 1030043李建緯 1048142黃玉嬌 1050249姚正良
1063809張涵雯 1066805林宗寬 1074430簡文俐 1081433林育新 1083403鄧慧馨
1083501張家禎 1083607李佳潔 3013510廖婉玲
3010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學系
1008220張世鈺 1010135陳昭翰 1010321鐘健哲 1012040高崇堯 1013321李百純
1014103吳美齡 1014408劉蓉燕 1014711張博淳 1015203劉宇真 1016826石基永
1019931黃千育 1024510蔡涵雅 1024530劉 姮 1026431陳人睿 1028922呂依儒
1053219施欣慧 1068505康繼之 1080648邱士豪 1081349趙丹祥 1084926曾莉婷
3011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育林組
1007438謝逢轂 1007705徐東立 1008447賴彥達 1009430黃舒驛 1009615吳家禎
1012108何佩陵 1012803陸冠綾 1013336王保仁 1013512柯惟信 1013919劉頌芬
1014331林琮紫 1014603林昭儀 1014844林彥良 1019831林立人 1020605張婉柔
1030836張恒顥 1038048黃于珍 1042247紀慈航 1056501吳元鼎 1085631顏睦歆
3007821曾志中
3012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資源保育組
1007413柯致中 1007434鄧緯挺 1008401劉懿瑩 1009619林志遠 1009935黃若暐
1012817劉亮君 1013407盧舫笛 1013531韋筱帆 1013612楊仕帆 1014431呂欣苓
1017121陳 寬 1017308錢明宏 1017719陳彥霖 1019415潘長傑 1026726何雅婷
1043717黃亦農 1048137黃弘宇 1051048高品筠 1052148黃珮琦 1081205林育賢
1084616林恆卉 3006631黃書娟
3013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森林工業組
1007644葉尚烜 1008028陳君豪 1008035蔡明秀 1009507鍾居翰 1010243曹立松
1010807林盛瑋 1013214陳建安 1013940郭一帆 1016831李价原 1017015江中成
1017101洪曉毅 1017903高毓謙 1018649呂秉廷 1019137謝佩玲 1019621留佩君
1020229鄭艾青 1030805李佳韋 1043233蕭竹吟 1061615柯宇隆 1067533吳俊展
1081835林冠廷 1087512蔡逸明 3000921鄭彙翰 3006549許雅青 3008226施孝霖
3015109李國禎
3014國立臺灣大學森林學系資源管理組
1008007陳君宜 1008928胡韻凡 1012324何思勳 1012633蔡維倫 1013649陳姿穎
1013949沈玨君 1014117楊靜弘 1014325李宏緯 1014703游文婷 1014832林佳成
1017407戴成志 1017527黃牧仁 1019422曾月怡 1019745張珮怡 1029048黃吟澤
1030316謝明倫 1041319李 泓 1067213方玉婷 1069318林淙裕 3013607余宣賢
3015011林挺立 3015415林政道
3015國立臺灣大學獸醫學系
1009331吳振瑋 1009611唐士雯 1010645陳凱群 1010701楊雨樵 1011015曾文丁
1011249李季修 1011510闕帝仁 1011535林書弘 1011539左勛中 1011547康嘉翔
1011617鄧欣一 1011647許國軒 1012619陳儒雅 1013310鄭元毓 1013533陳菀蓉
1013805楊硯雲 1013835吳致儀 1013843陳妍蓉 1014043鮑淑怡 1014114謝筱婷
1014147周贊慧 1014328吳 宜 1014512張仁帥 1014721王信驊 1015047鄭富容
1015427吳宜樺 1016732賴昆男 1017637羅瑜 1018629林念庭 1019005陳稚文
1020007張家鳳 1020235王屏燕 1020607張莉玓 1020639陳奕惇 1023149林怡萱
1023511謝明晃 1026437林慧菁 1027041楊琇晴 1027811陳南耱 1030213莊淳翔
1030843張書豪 1031717陳亨年 1038524呂豐全 1041241范振喬 1041629鄭博徽
1042742王家義 1048312黃珮筠 1049613張進芳 1049625陳彥良 1050349蔡騰猷
1058820林宜燁 1061629曾毓璿 1062227杜青蓉 1068612吳育維 1068743張芬維
1080421宋子揚 1081421吳子偉 3002140賴韋圳 3013922李家旭 3014317蕭奕翰
3016國立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1007406麥碩軒 1008218林明緯 1009747林宜鋒 1009945劉益維 1011340曾士維
1011533林育霆 1011638戈立文 1012238陳雲從 1012935連書華 1013935郭 穎
1014149陳婉筠 1014317廖于萱 1014424宋慶文 1014535俞舒容 1014705黃麗蓉
1015149楊逸君 1015446陳昱安 1016441吳治緯 1016949鄭朝鴻 1017035卓昭呈
1017638吳佳臻 1018321葉佳瑜 1018645翁竹浩 1019735林逸萱 1019815蔡佩君
1020828謝慧圜 1026443鄭珮妏 1026712林俞伶 1028403王筱甄 1028445徐雍智
1028731于大倫 1034446陳思翰 1035403鄭毅然 1041101陳馨諺 1041617葉柏廷
1048210謝依涵 1049409蕭慈涵 1049637洪綺憶 1050419羅濟碩 1051311曾祥寧
1062015李文瑋 1062134吳雨臻 1062309陳皇希 1063532陳宛琳 1064217陳妍如
1066310蔡德蘭 1080533李文政 1082027楊致寬 1082425黃炯雅 3000845鄭伊倫
3013901李振豪 3014608盧又銘
3017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系
1008131陳俊翰 1008147蕭淳仁 1009503陳深微 1010149劉光漢 1010428鄭芝伊
1011021涂均翰 1012008郭峻源 1012529陳怡如 1012533張韶芩 1013514郭哲佑
1014021陳 瑋 1014119林怡君 1014124吳俊人 1014319謝懿風 1014545顏永婷
1014805洪維保 1015029周郁瑜 1015031林靜宜 1015303葉曉君 1015315蔡佩真
1017047林運辰 1017208舒智威 1017234陳姵君 1017447林育正 1018130王庭翊
1018333李宜蒨 1018519廖哲揚 1019719何佳樺 1020421朱亭錚 1023103周禎誼
1024033侯馨嵐 1030749吳建銘 1031615許姍祺 1032312陳凱琳 1038039許凱程
1038249陳怡靜 1042215王尊賢 1051942陳盟松 1052432蔡貞幼 1053629吳淑君
1053701林嘉洋 1056401莊文儀 1057848周錦玉 1058046黃彥禎 1059547賴巧玲
1059915吳宏一 1064245蔡孟穎 1087909李騏甯 3013212陳泓偉
3020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公費
1009105林威揚 1009141黃威翔 1009803許耀文 1011703彭冠博 1011826陳芊
1011919林鴻安 1030905陳柏仁 1037809葉肇元 1042129李國瑋 1049425陳思穎
1069512鄧庶杭 1073211王怡凡 1073311黃柏樺 1081021林立德 1084342林旺仕
1087201李顓雅 3006115林威佑 3006226郭良彥 3008228曾杏榕 3013034林子峻
3021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自費
1009049吳廷郁 1009101吳基宏 1009117高榮廷 1009127黃偉烈 1009147鄭偉伸
1009315曾偉倫 1010517魯維丞 1010624廖伯峰 1010721江毅彥 1011003邱義霖
1011212張允亮 1011412林俐伶 1011501劉宗灝 1011608柯維鈞 1011740詹征禕
1012101李彥儀 1013703陳愛華 1015311黃琳婉 1015313王亞蕾 1015513陳芊
1015709陳達慶 1016027林哲光 1016341盧韋廷 1017709陳朝煇 1023547蔡茂松
1029038何明儒 1030239姜志勇 1030847陳銘 1037813孟繁宇 1042101葉炳君
1042810陳孟妤 1047123廖敏村 1047127何冠頤 1047211趙劭倫 1049239林昱廷
1051135吳志豪 1051203涂郁翔 1051305謝博帆 1051317王樹聲 1051331翁茂中
1051333許耕僑 1052109魏嘉宏 1052142粘展瑋 1053228魏智偉 1056331陳信銓
1062013林柏志 1062932林欣陽 1063631廖國鈞 1063633薛富仁 1064108陳建璋
1064623楊宗翰 1067136莊名凱 1067622蘇柏先 1067917陳建年 1068003蔡宗霖
1068019朱仲翔 1068029賴昆鴻 1069246吳俊毅 1069305朱凌慧 1073213葉乃綸
1073239廖翊廷 1081233周柏安 1082635黃俊凱 1083701黃琇慧 1083910林其懋
1089915游文愷 1090010曹思宏 1091009張俊鴻 1091540鄢若愚 3001310陳昱潤
3002534陳勇璋 3006107林俊言 3006119段培耕 3006143蕭雅澤 3011033張凱迪
3013106顏士翔 3013619張雁翔 3013649游智傑 3013803陳彥榮 3014001吳維哲
3014228林殿閔 3014310許獻文 3014342蔡博超 3014514張宇鳴
3022國立臺灣大學牙醫學系
1011742周志仁 1012924譚罎捷 1013721江怡萱 1014349郭玟伶 1014510柯智鐘
1014723鄭智鴻 1014829徐儷芳 1014845黃旆萱 1016323林耕民 1019021朱勗維
1023427林嘉威 1023649張家豪 1026519王文修 1032326鄭聖達 1041107陳鵬文
1041341林欣穎 1049710林上倫 1063335蔡清璋 1063617葉宏二 1064538林明勳
1066135王永展 1066208姜永秀 1068428曾茨妍 1069229周書羽 1080721林可寰
1092630徐志雲 3013536溫如琳
3023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
1009135蔡羽書 1009235高端佑 1009309林思嘉 1009421郭俊男 1010007邱佑寧
1010019章仲偉 1010035謝坤霖 1010323陳群豐 1010845呂家鋒 1011203李建勳
1011335林鈺庭 1011429林翰均 1011733羅偉寧 1012021陳政斌 1012033曾奕淇
1012301羅大育 1012413樂逢樺 1013501胡 馨 1013705童宥慈 1014128沈一亨
1014434王士函 1014608蔡贏康 1014831連思甯 1015049郭佳茹 1015131葉亭均
1015231李喬婷 1015325蘇雅茹 1017245吳建志 1017810張景賀 1018127柴宏杰
1020105李佳慧 1023509陳宏榮 1026903楊子弘 1030033鄭隆儀 1030829林家賦
1030831邱建翔 1035821古佳怡 1038649黃南嵐 1041133吳逾冬 1051349蘇浩然
1053531廖苡秀 1054703洪一仁 1056443黃玫甄 1056713黃千惠 1064713楊軒佳
1065036張舜濱 1068733黃玉如 1069103陳依呈 1072422蘇純慧 1072623蔡育佳
1072805陳瑩潔 1089042江 珊 3000745王研人 3001228賴學緯 3014231陳佑松
3024國立臺灣大學醫事技術學系
1008247林宗縉 1008445賴東铌 1009221陳建宇 1010901沈科宏 1012121陳立衡
1012245詹博文 1012321湯文豪 1013414汪郁信 1013829汪怡伶 1013921鄭翔如
1014215陳怡君 1014445蕭晴文 1018701林崇民 1018903陳韋安 1019335張振魁
1023643章竣升 1030915陳家佑 1048626許哲維 1050133彭健榮 1052220李典運
1053303游景卉 1053434陳筱凡 1062323林冠安 1062406蔡亞薇 1064423蔡明涵
1067114李承光 1068520鐘心怡 1069245楊淳琇 1072728高旺鍾 3006547許家瑜
3009204張冬榮
3025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1010707蕭智文 1011836趙書瑩 1011922陳村銘 1012029陳英豪 1014108林韋妤
1014303彭伊君 1014329林吟臻 1014503陳慈安 1019717王俐晴 1020307徐宛鴻
1026613廖昱昕 1026625吳珀霖 1030101陳孟中 1030241潘冠州 1030315林倬瑋
1035645蔡君儀 1038329呂昭賢 1041145魏安祺 1047948蘇柏羽 1048440林亞蓉
1048643陳奕穎 1049209吳兆昀 1052438王佳怡 1053907林盈蕙 1061913林怡君
1067225王郁芬 1068424林書如 1068610孫弘諺 1069101楊懿真 1069135楊秋芬
1069203林瑜茵 1069243嚴 璐 1073217陳彥宏 1083843汪明慧 1084032許榮修
1084310賴泓瑋 1084322楊明軒
3026國立臺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1009249張宇涵 1010635陳奕源 1011738蔣世 1011812李明穎 1012228林雅慧
1014049吳佩圜 1014226劉光庭 1014245江琬瑜 1014547蘇柔安 1014707蕭媺妮
1014743沈筠蕙 1016041沈惠民 1016211洪敏峰 1023035陳玥岑 1023147李之齡
1028415周希津 1030735江熠嫻 1031621陳莞音 1038647陳曉言 1048608林揚智
1049039廖子豪 1050021林建輝 1053108張譯中 1054521黃曉華 1054534陳慈玉
1057634陳蕙君 1064837王瓊華 1065901黃威超 1068803李婉婷 1069145陳怡卉
1069514翁士原 1083201王亮云 1084209張簡福祥 1084414方巧如 3000733王梓郁
3000844藍郁棋 3012537葉馨琇 3013028許又心 3013032廖筱蓁 3013919李勇毅
3027國立臺灣大學護理學系(女)
1008003吳明純 1008201吳若儒 1009536孫榮榮 1010018簡正婷 1012449張瓊尹
1013415謝芳慈 1013546許瑜真 1013603潘宇珍 1014035陳韻玲 1014127林君頻
1014415陳恩淑 1014607曹筱玫 1015045詹羽君 1017814廖如屏 1019204張婷嵐
1020415王芝韻 1023033彭郁茹 1023334江慧珍 1023344呂芳儀 1023912林怡芳
1026735李碧雯 1029248蔡宜芳 1030815沈芝儀 1035031江姵玟 1038447林文微
1043105范 琦 1043122吳宛倫 1043145曾怡瑾 1047602林冠霈 1048522蔡菀脎
1051646陳姿評 1053304黃沛瑄 1054009梁凱雯 1057648曾詩雅 1060110郭亮儂
1061636吳明燁 1065502曹尹齡 1066914郭恩悅 1068805呂怡芬 1072647楊淑雲
1073135黃欣儀 1073426莊蕙婉 1083203施巧韻 1083445葉玫江 1083533侯怡卉
1083849黃銘慧 1083947盧怡安 1084021吳佳瑾 1087503邱秋禎 1089030歐怡秋
1091134曾逸涵 3006633黃純微 3009603莊琬筌
3030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1007903林宗穎 1008105呂學翰 1009446李易俗 1011631吳泰瑋 1011814王璧盈
1011819陳彥州 1012114蔡宗翰 1012117袁子軒 1013417王彥雯 1014335邱曉萱
1014338袁韻涵 1014401郭媛婷 1015223陳德慧 1015401陳郁屏 1015539吳淳惠
1015913余東亮 1017239徐彬源 1018043丁嘉鴻 1018817許智森 1023119羅文音
1024608蔡旻光 1026629沈俊安 1028405楊育珊 1029234廖淑芬 1035702邱筱卉
1038831林帛震 1048122陳冠樺 1049327彭佳慧 1052445施怡仲 1053349王嘉琪
1056445盧芳廷 1059643游富陽 1063429王世亨 1063512陳業欣 1067749邱兆安
1068342王馨儀 1072322胡世睿 1084338簡珮珊 1087537康宗仰 1091244吳宛蓁
3006318張鈞傑 3006403楊士儀 3012649盧彥廷 3012701蔣庭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140.112.240.7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