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會議,怎樣讓別人抓住你的重點?
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改到線上進行。線上溝通比實體溝通困難。連線技術問題、看不到彼此的反應、自言自語的心虛…都讓溝通品質打折。
所以某人發言時,其他人可能在滑手機。
這不完全是滑手機的人的錯。也是因為發言者,忘了「建立跟聽眾的連結」。
這種連結,實體會議時比較容易。一個微笑、一句招呼、甚至吃同一種便當,都可以產生。
但在線上會議,需要特別經營。
「建立跟聽眾的連結」,首先得「從對方的角度」,來準備發言內容。
這違反人性,所以大家通常不這樣做。
結果常是發言者滔滔不絕,PowerPoint密密麻麻,但你聽不懂、看不清、也跟不上。
發言者就像一位教練,還沒指導選手熱身,就把他叫下床推去跑馬拉松。
「建立跟聽眾的連結」,我常用的技巧有:
一、了解聽眾是誰,預想,或事先調查,他們對我的發言內容可能有的陌生、懷疑、抗拒、甚至恐懼。依此來設計開場白,一開始就打開罩門、突破心防。
二、用事前的書面資料,或發言時的適度鋪陳、舉例,引導聽眾進入我的內容。
三、用問句呈現論點,幫助聽眾持續思考你說的話,免得他神遊。
四、專心把話說清楚,PPT減到最少。PPT是最好的安眠藥,特別在線上會議。因為大部分人的螢幕很小,看不清楚你精心製作的PPT。
五、分段陳述不同重點,中間停下來,給其他與會者互動的機會,不要一鼓作氣。
明天的線上讀書會,我跟大家一起看《說出自信與魅力:溝通和克服演說恐懼的50個技巧》。歡迎最近要開線上會議的朋友,帶著自己的發言內容來參加。把我們當做與會者來練習,看看你的發言會產生什麼效果。
演說的技巧與指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 雙人徐
我記得千禧年前後演出魏瑛娟導演的戲,她的戲那幾年幾乎沒有台詞,而當時研究生的我,也有好多學養還在內化成型,又剛好搭上憤青階段,基本上,我認為若非能以「行動」帶來改變的事,多說無益。於是我就習慣了沈默寡言,我甚至覺得人的聲音有點刺耳,甚至在我要說話前,都看到自己的動機,看到自己的句子如字幕般在我眼角下方出現,要聲音氣息在我胸口震動把話吐出去的力氣,覺得實在多餘。那時期,我覺得我的喉嚨長進關節去了,看書聽音樂看電影運動寫寫東西不是很好嗎?甚至覺得我根本不會跟別人聊天,這種情況直到我擔任教師才開始改變。專業劇場訓練讓我研究舞台上的說話,平日生活我卻封閉了這個功能,也許我善於傾聽,卻不主動說話?我才發現,一個人社會化的程度,從他與真人互動聊天能否自然流暢,就能得知。
其實說話很重要,一切說話技巧也是要練習的。不光是演員需要研究什麼人說什麼話,非公眾人物要上台公開致詞之前,要應徵工作之前,要見特別重要的人之前,特別會緊張,需要計劃該說什麼,該怎麼說,除此之外,其他場合有其他專業人士帶著我們走:醫生、律師、或警察問我們問題我們只管回答,面對房仲、老闆、健身教練我們依據需求也知道該說什麼,而遇到人生險境或困頓於人際關係時,我們問親友智囊團。在劇場藝術中,演員要接觸到的「說」,也簡單分成SPEAK 和TALK兩個概念,由「演說」或「日常口語」,這概念暗了文字含量。放寬來看,一個演員的聲音表達要暢通無阻,我覺得至少得長時間對「沉默、發聲、說話、背誦、唱歌」等等層次來進行研究:長時間沉默練習後,能發現人類說話的良善或趣味;徹底花上幾年,做滿做足自己各聲腔部位的認識與肌肉訓練,氣口練好,嘴皮子夠快夠準,拓展聲線,音韻速度情感都能體會且駕馭;做一隻超級鸚鵡,能學各種人說話,準確掌握什麼人說什麼話、什麼場合又怎麼說,甚至是想像中的人物,學好已知的中西說唱藝術;總是能背上文章或喜愛的獨白、詩作,保持背誦的習慣,強化記憶,加速解構文字再重整的能力,保持視覺到口腔的快速通關;當說話/白上了韻,成為歌的型態,歌唱訓練能激活演員的聲音及情感,「歌」張揚著情緒。於是,演員處裡的劇場文本種類,就這樣,也從簡單地模仿上述的各種日常情況,到艱難地把各類型作家的文字作品講出唸出唱出,於是,表演者對話術的掌握或文字的敏銳,如何將文本再轉譯為肢體、畫面、聲音,甚至把以上各元素做複合性的空間表述,需要很多的教育或自主訓練。
近三十年來,戲劇科班生的聲音及口語表達訓練,目前台灣與大陸開設「主持」 相關的科系,較多在與廣播和電視有關的學系,並認為廣泛的表演藝術訓練後,自然會啟發學生對各種話術能觸類旁通這樣的概念,而「說話」這門藝術目前尚未構成為一個系。當然原因非常複雜,除了劇本寫作與表演兩主修太涇渭分明(導致文本有時晦澀演員找不出對應的舞台語言,或演員文學素質稍差理解有限、想像不夠豐富)之外,在大學階段戲劇系的術科範疇內,也很少課程專門就聲音訓練給學生一對一個別的指導,因為聲音需要單獨個別聽,肢體可以大家一起動,當班上人數過多時,肢體訓練顯著比起聲音訓練成效更大;更因為文學直達人心,文字能說能嶄露的,有時演員就算掏心掏肺表演,那唸白聲好像就是比文字扁平了些。有時候很氣,文字躺在那什麼都沒做,可它就是比舞台劇漂亮莊重許多。
於事這幾年我在課堂中,開始整理、收集以前接觸過的說話練習,並認定教學裡應該要有一塊內容就是「說話課」:要求學生辯論、即興發展不同個性人物的所思所說、正負能量之人的言談、多話和少話的規定、直面讚美你的同學、模仿、分析語言……等等。
許多劇場同業朋友練了一二十年的身體,總是專注且有毅力地習得各種肢體原理、上各種身體課、各種舞蹈武術瑜珈雜耍技藝都懂,且能東西方融會貫通,但對台詞表達的說話上,卻始終覺得得徒法煉鋼,就像高中舞蹈班的學生剛升上戲劇系說「我想把話說好」這個初衷到後來還是只有初衷。劇場演員自行練功,直到陸續接觸到音樂劇、喜鬧劇、莎劇,一些聲韻、節奏類型化的風格之後,或接觸電視電影鏡頭表演、甚至錄製歌曲、後製配音等等工作後,慢慢自行融會了控制聲音、掌握台詞、運用複合式地「說」的許多技法。我常想起,我有幾個中年演員朋友,多年潛心鍛鍊身體,永遠練功保持最佳狀態也追求身心平衡,但他們在台上也越來越少講話,我常想「他會不會再也沒機會練習在台上把話說好了?」。
(原載於《文訊》410期)
演說的技巧與指導 在 整理師的極簡之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收到一些暖心的訊息,說替我被淘汰感到可惜(代表有準時收看節目,很棒👼)但我非常欣然接受這個結果。
這集要跟自己的戰友廝殺,前有激勵暖心的演說家Cheng-Wei Lin,後有機智風趣的主持人KJ說 ,而我一招半式闖江湖,只要離開整理收納主題就氣勢萎靡,能走到倒數四集,已經非常感激。
而這半年,在戰隊導師 謝文憲-憲哥粉絲團 的用心指導,還有其他戰友的切磋下,我也有感受到自己慢慢進步。
像是回覆客戶問題時候,會不自覺套入學過的演說技巧與公式,因此傳達更清楚,成果更顯著。
像是合作的影片底下許多留言,都說喜歡我的說話方式,建議要我當Youtuber不要浪費口條(剪片太難我不會😂)
像是採訪的媒體曾回饋:「妳在鏡頭前超流暢,幾乎不NG卡詞,拍妳都能提早收工。」
廣告台詞——「我憨慢講話,但是我很實在」相當深入人心,但如果專業人士能夠談吐流利且真誠,又會創造出什麼可能性呢?
無論在生活或職場,表達力都攸關一個人的形象與影響力。
誰語爭鋒是台灣第一個知識型演說選秀節目,每一集都是製作單位的嘔心瀝血,戰隊導師的傾囊相授,還有每個參賽者的焚膏繼晷組成。
看星光大道不一定能學唱歌,但看誰語爭鋒可以學講話!說故事、談情感、教方法、賣東西、辯思維,這些主題我們都比過,相信每個人都值得一看,都能從中得到一點學習跟娛樂。
希望大家繼續支持這個節目,Youtube都看得到完整版👍
也希望會有第二季,讓跟我一樣,不一定靠嘴巴吃飯,但很多話想講的人,有個舞台可以傳遞。
#還有一些感性的話我要等最終集再來說哈哈哈哈
演說的技巧與指導 在 國小部國語演說比賽四年級組第一名-四誠楊允文-109-12-17 的必吃

國小部國語 演說 比賽四年級組第一名-四誠楊允文-109-12-17. 21K views · 2 years ago ...more. Try YouTube Kids. An app made just for kids. ... <看更多>
演說的技巧與指導 在 說故事、演講、朗讀競賽指導;歡迎洽詢02-27335338 的必吃
說故事、演講、朗讀 指導 ;想要培養能力、預備參加、或是進階 技巧 ,歡迎立即了解>> https://wp.me/pbsKhA-m3F 安排流程: 步驟一: 預約檢測時間(提供 ... ... <看更多>
演說的技巧與指導 在 指導國語演說經驗分享 - YouTube 的必吃
內容因為也是即席 演說 構成,所以結構上應該還不是非常完整,如果您對 指導 國語 演說 有興趣,歡迎參考, ... 5分钟教你5个演讲 技巧 《像TED一样演讲》. 郝给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