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母親節想要來點不一樣的嗎?這本「後悔當媽媽」推薦給大家。
「妳現在不生以後絕對會後悔!絕對!」在多次被質疑恐嚇後,作者深刻懷疑難道世界上只有不生小孩才會後悔嗎?就沒有人在孩子生下來後反而後悔的?這些後悔當媽媽的女人是不存在?還是不敢發聲?為了釐清這點,這位來自以色列的作者開啟了一項田野調查,她訪談了二十三位深感後悔的母親,聆聽他們的生命歷程,剖析後悔的主因,並提出解決的方法。
在以色列,女性平均生下三個孩子,遠高於台灣,甚至有一句口號「生一個給媽、生一個給爸,再生一個給國家」。相對的,能在想清楚後再在自主決定要不要生孩子的空間相對也比較小,在訪談後,作者發現大部分的受訪者生小孩往往是隨波逐流、沒有想清楚的決定,而後悔的主因是,「媽媽」這個身份帶來的巨大包袱。因為人們總愛去定義何為「好媽媽」,塑造母親神聖、遙不可及的形象,讓他們備感壓力,認為一個不注意就會被貼上「壞媽媽」的標籤。
雖然台灣社會背景和以色列不同,但將「媽媽」形象單一化的風氣卻相當類似。好比小時耳熟能詳的兒歌「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歌詞雖強調要愛媽媽,但同時也強化了媽媽就得全年無休為了家犧牲自己、精通廚藝的形象。也許是單親家庭的關係,從小跟唱這首歌時,我總是不服氣的擅自把「都是一樣」的改成「根本不一樣」,回過頭去想,當年的我還真沒唱錯,媽媽有她各自的專長,會累也會想偷懶,哪可能都一樣啊!
這幾年,媽媽的形象雖不再那麼單一,但網路上還是充斥著許多教養文章在教媽媽如何當個「好」媽媽。好比最近我就看到一篇標題為「這幾種媽媽的小孩最可憐,希望你不是其中一種」,點進一看才發現,內容強調媽媽不能犧牲感太強以免將來會情緒勒索小孩、也不能太溺愛不然孩子會變壞、不能過於情緒化......最後甚至還說先做到這幾點才能當個「合格」的母親。
每當有嬰幼兒意外受傷時,新聞標題也常以「粗心母」、「失職母親」做起首。底下一定也會有眾多留言急著怪罪媽媽「這個媽媽怎麼當的!」、「怎麼有『這種』媽媽啊!」、「不會養當初就要避孕啊!」卻少有人在意新聞事件中的媽媽是否毫無後援,長期一打一早已精疲力竭。其實不幸事件已經發生,最傷心難過的一定是媽媽本人,這些批評除了凸顯自己的優越感之外,到底又有何用呢?
就連母乳親善的口號「把最好的給孩子」也常變成壓力來源甚至母愛指標。就曾有媽媽和我抱怨,回到職場因擠乳室離工作場所太遠,疲於奔命之下,只好慢慢退奶。卻因此被男同事批評,認定她是為了身材和運動表現才退奶,實在太自私,缺乏母愛光輝,不如他的老婆為孩子足足撐了一年。我安慰她餵四個月已經很不錯,不用管外人怎麼評價,但心裡沒說出口的是「就算是出於私心不想餵又怎樣呢?有人規定媽媽就要無私嗎?」
另外,作者在訪談過程中發現媽媽面對「後悔」這種情感時,經常呈現焦慮不安。有些媽媽甚至基於內疚臨時取消訪談,或是再三強調千萬個人不能揭露個人資訊,深怕會傷害孩子,也擔心被認定是邪惡的母親。不過,作者也發現,雖然許多媽媽斬釘截鐵地說,若能重新選擇絕對不會生小孩,不希望成為任何人的母親 ,但另一方面,他們卻表達自己仍深愛孩子。
這讓我想到一位婚姻破裂的朋友在面臨生活困境時,女兒曾問她「 是不是後悔生下我,沒有我就不會有這些倒霉事?」朋友當然立刻反駁,不過她也和我透露,雖然非常愛女兒,有時也不免會想當初若沒生下她,這些痛苦或許就不會存在。但她也不敢多想,深怕自己越想越後悔,反而更煩惱、更有罪惡感。
但其實,我從單親女兒的立場回過頭去看媽媽當年離婚時的風暴,她多少也曾後悔生下我吧! 但是我並不會去怨恨,因為這也是人之常情,換作是我自己可能也會後悔。更何況我朋友對他女兒已經全力以赴,真的無須為自己的後悔感到自責。
因此我相當認同作者的結論,後悔當媽媽絕非就代表不愛孩子,而是「母親」這個角色讓他們喘不過氣。就好像有些人厭倦「太太、媳婦」的刻板角色而後悔結婚,但並非就是不愛先生。
要化解媽媽們的糾結無奈,作者建議應該把母親視為與他人的多重關係之一。好比就算當了媽媽,仍是女兒、某人的親密伴侶、好朋友、喜歡看書的自己,而非生命中非得扮演好的唯一角色。更何況這個完美母親的形象根本只存在想像中、戲劇裡,現實生活中根本難以達成。畢竟人與人的關係原本就複雜與流動,好比有時會期待和先生時刻膩在一起,有時卻互看兩相厭,恨不得對方消失,母親與孩子的關係又何嘗不是呢?親子互動中既然有開心、依賴與期待,就一定會有憤怒、厭煩或悔恨,媽媽無須隱忍漠視負面情緒,因為這些沒有被正視、不曾說出口,不曾被釋放的情緒,最終會像硫酸一樣慢慢腐蝕媽媽的心。
今年母親節給自己最好的禮物,或許就是暫別媽媽身份,泡一杯茶,翻翻書。推薦這本書,希望所有媽媽能從書中的訪談,找到雷同的情境,釐清自身想法,感到被認同、療癒進而和自己的情緒和解。
另外看完這本書,也令我深感與其在特定節日歌頌母親偉大,強調媽媽辛苦,倒不如在生活中尊重每個媽媽的獨特性,認清媽媽不是機器,也會累、也會有負面情緒,當然也可能會後悔。更重要的是,別草率的把想像中的聖母形象套在所有媽媽身上。
溺愛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夜.語錄.人生拚圖》
* 雲可以如此無事,沒有目的來,沒有目的又走了。人為什麼擔負那麼多的計較?那麼多的渴求呢?—-陳文茜
* 在台灣,當一個母親,你快樂嗎?
首先,你不知道該給孩子多少愛,才叫適當。在過往嚴厲的教育體系、貧窮社會尋求脫貧的氛圍下,母親的愛是一個便當盒,爸爸的沒有雞腿,孩子有;過往母親的愛,是燈下一針一線縫製孩子的衣裳。
如今,沒有孩子稀罕媽媽做的「土」衣服,母親也沒有時間為孩子準備便當,孩子們更愛與同學去時髦的地方外食。
其次,你不知道該給孩子多少保護,才叫正確。以前的孩子,自己搭車上學,現在好像除了窮鄉僻壤、沒爹沒娘的孩子外,個個都需要接送。如果你讓自己的孩子成了下課時唯一站在門口找公車站牌的小孩,你應該是位被視為「巫婆」型的母親。
可是,越來越多的教育專家建議你,給孩子一個冒險的童年,「過分保護」養育出的孩子,將遲遲不能具備真正的探索意識,且不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專家的建議和「巫婆」之間,當母親的你,於是左右為難。
如果我告訴你哈拿·羅新(Hanna Rosin)曾於《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發表一篇名為《被過分保護的孩子》的文章,你可能更加痛苦。她批評今日的父母太過度關注孩子的安全。
40 年前,我們自己走路上學,街道上玩耍,沒有幾個孩子遭遇失蹤綁架。如今到處是「直升機父母」,隨時空降準備幫助孩子,在他們遇到「危機」時伸手保護。於是,孩子們不能學習獨立,也不知如何尋找自己的創造力。
社會學家查爾斯·莫里(Charles Murray)給青春期的年輕人提了如何「出人頭地」的建議,第 20 條:「離開家,離開媽媽的干預與懷抱。」
如果你的孩子高中時就告訴你:「媽媽,我很愛你,但請讓我離開家,尋找自我。」你會祝福他,還是失聲痛哭?
我不只一次聽到母親們抱怨:「到了 30 歲還叛逆」「只懂得一味追求物質虛榮」。現代孩子們的時代,是一種流行價值,父母的身教習慣再好,也改變不了他們。
尤其精英學校的孩子們普遍自小受到溺愛,本來送孩子到這類學校是為了學習更好的知識,包括英語、數學、歷史等,結果他們和被寵溺的同學混在一起,早早養成有害的「特權意識」,或者好吃懶做、虛榮的惡習。
在台灣送孩子們進普通中小學,當母親的總怕他們長大後不如人,捨不得,於是省吃儉用供孩子念貴族學校,結果孩子卻流著一身奢氣回到家,「他」已成了一個你不認識的小孩。
最後,當一個台灣的母親最痛苦的是:過度競爭的測試,剝奪了孩子們在高中時期享受青春,結交朋友、探索自己創造力的時間,結果到了大學,別的國家同齡青年已在奮鬥,步步走上自己志趣相投的職業生涯時,他們還在晚熟地放縱自己,生活茫然,「玩」叛逆;僵硬的教育,更使得孩子們只有主義,沒有主張,只有本土,沒有國際,英文不如人,數學也比前輩落後……
當一個媽媽,有時你必須選擇默默地接受這一切,或者被迫成為教育公共政策的反抗者。
母愛,不再只是給予、付出等簡單的答案,它不是是非題,而是多重選擇題。
在今天的世上,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父母均面臨如何正確教養孩子的困境。
在台灣,當母親,尤其難。
母親越來越難為,深深祝福天下的母親們。
—陳文茜《樹,不在了》
* 現代人相信「快樂」的前提之一是:「擁有愛情」。
但打從 2350 年前起,所有談論「快樂」的哲學,鮮少包含這一項,唯一勉強有點關聯的是性的滿足。
愛情可以成為文學、電影、詩歌、音樂,讓人歡喜讓人悲:但哲學家們普遍相信「朋友」「自由」「思想」「食物」比愛情重要。
朋友為什麼比情人重要?
朋友不會妨礙你的自由,她或他可以給予你思想的催化劑,在你挫折時朋友給你扶持:他沒有義務,隨時可以走開;你沒有權利,可以盡情要求。
平等及自由,使友誼往往比愛情長存。而且愛情的本質摻雜太多複雜的動物本能及利害計算,友誼相對單純。尤其友誼不太牽涉惱人的佔有、自尊心、嫉妒……這些人一進入愛情就必須吞飲相伴的發狂事物,並不存在於友誼。
有一份幸福的愛情,挺好;一個人的幸福,也好。但沒有朋友的人生,代表的是全然的孤獨,自我的局限,這樣的人不可能快樂。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在你認識死亡之前,請不要告訴我,你知道什麼叫「空虛」;在你體會不能呼吸之前,請不要告訴我,你明瞭生命光是呼吸就是件多麼美麗的事;在你理解心口即將停止跳動前,請不要告訴我,你已體悟何謂扎實的生命。
但你若認識黑色,才明瞭什麼叫彩色。
如果你問我:人最好的年華是什麼時候?青春?童年?或者中年?我的答案:都不是。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定位」是社會體制對人的壓抑,就像《1984》的老大哥,它不是政治議題中的壓迫,而是以無形的方式,壓制你在每一個生命細節裡不可以與眾不同、不可以活出精彩。—-陳文茜
* 定,同音釘,把你或妳釘在一個板子上,牢牢掌控,不得動彈。 位,就是框框,不准跨越,不得離開。 小時候做錯事了,被罰站,畫個圏,站中,不准隨意走出。 體制的定位,就是罰站你一輩子。 想想從「小乖乖」到「老乖乖」,人活著等於被罰站一輩子啊! —陳文茜
* 「不必對任何口號產生幻想,它的最終目標,一定走向:奪權。」—福柯
* 「人只有徹底超越所有的條條框框,才能獲得自由。⋯⋯不管那一派權力主張,都不過是意識型態,並且凝聚力量,起初好似正義,最終走向恐佈。」—福柯
* 我們一直在談論成功和失敗。
成功的有趣之處是:我們時常以為我們知道成功是什麼。我是一個對成功非常有興趣的人,我想要成功,總是想著「要怎樣才能更成功」:但當我漸漸長大,就越來越疑惑究竟什麼是「成功」的真正定義。
我對成功有一個重要的觀察: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成功。
我們常聽到有關工作和休閒的平衡鬼話,實際上,你不可能全部擁有。
所有對成功的想像必須承認:他們同時也失去了一些東西,放棄了一些東西。
我想,智者能接受我的說法:這世上總是什麼是我們得不到的。
—Alan De Botten
—-圖片2013年,我55歲,眼鏡是Chris Chang 幫我找到的,頭飾:才女姚任祥製作。皮衣:趁911後2001年耶誕節前紐約LV大打折買的。照片:賴悅忠
溺愛定義 在 賴瑞有完沒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晚上的夥伴時段要講37號閘門與情緒中心,
我既沒有40也沒有37,
但我卻有19-49這一條通道,
所以對於40-37有一份特別的感受,
而且我發現兩者之間有類似的特質,
19-49在意公平、平等、忠誠……,
也是尋找資源給自己家族人使用,
19-49尋找的是關於生存的資源,
而40-37尋找的是物質的資源,
兩者在根本上很是不同。
你有37 or 40號閘門嗎?
1/如果你是情緒空白的37號閘門,會在意另外一半是不是會煮菜呢?會煮菜加不加分?
2/豐盛的食物提供給家族人,對你來說是一種濃厚的情感表達?
3/如果你有這條通道,覺得你會過度溺”愛族人”(包括好朋友)嗎?
4/37號閘門的你,會認識各行各業各種職業才能的人,或自身學習各種能力提供給家族周邊需要的人。
問~空白情緒的37號閘門,跟有定義情緒的37號閘門,你們會為了家人而適當的學習或過度的學習呢?
#PS歡迎大家有各式問題就上來我們來討論。
溺愛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另一種寵小孩一般來說 - Facebook 的必吃
未提供相片說明。 ... 一般來說,所謂「寵小孩」,可以再分為溺愛型與放任型。溺愛型是給予孩子過多的回應,過度順應孩子的要求而沒有原則。放任型是非常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