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豬隊友環遊世界 第 66 天【吉爾吉斯】
日記 058「在山頂痛哭」
用民宿老闆娘幫我們準備的豐盛早餐開啟今天八小時的登山路程。預期到接下來可能會是一段艱辛漫長(而且食物匱乏)的一天,這是個振奮的開始,我們吃得很飽很滿足。
「要騎馬嗎?」出發前我們互相確認了好幾次。
很多人會選擇騎馬上山,我們問到的價格是一天一匹馬 700 som,因為我們不會騎馬肯定需要再請一個導遊 1500 som,我們有兩個人而且要走兩天,總價大概是臺幣 2600。
「我們就用走的吧。」主要還是錢的原因,2600 元對我們而言真的是一筆不小的花費,總覺得自己辛苦一點累一點就能省下我們兩人三、四天的旅費。又聽說我們要走的這一段是吉爾吉斯最簡單的山路,(好傻好天真地)想著八小時也沒什麼嘛,不過就是走得久一點,還是把錢省下來吧。
早上九點,我們從民宿出發,繞過 Kyzart 村莊,步行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之間,山的隘口看起來在好遠好遠的地方。
跨越一條小溪,Scott 脫掉襪子,穿著溯溪鞋直接走過,我換上準備好的夾腳拖走過,水深大概到小腿肚,寬度大概有兩、三公尺。
溪水來自天山的雪水,腳凍得幾乎沒辦法前進,卻要逼著自己在凍傷之前趕快走到對岸。
這是第一次我感受到快被凍死的感覺,認真的。
中午 12 點,我們已經連續走三個小時,上升坡度只有兩百公尺,但是走這麼長時間我已經開始覺得累了,第一次停下來休息。
平原逐漸走到盡頭,坡度明顯變陡。
雖然我們是兩個人一起,但我常覺得登山是很孤獨的過程。我對自己說,邁開腳步,平穩呼吸,不要停下來。我很努力了,我可以做到的。
「妳要開始不理我了嗎?」Scott 已經習慣我累了之後就不會再說話。
「嗯。」我必須更專注在我的腳步、我的呼吸、我往上的過程。
12 點半,我們已經走了三個半小時,但還有四個半小時。
好像已經走了很多,但是剩下的更多,這種感覺真是絕望。
坡度愈來愈高,也愈來愈冷了,只要一停止走路就冷得需要戴上手套毛帽,或是重新開始行走。
「這是雪嗎?」草地上開始有一些像是積雪的東西。
「這是冰。」
「我沒有看過雪,不知道雪是什麼樣子的。」
「妳等一下就會看到了。」
到營地剩下的距離和時間長得讓人沒有希望,我們決定開始只看到山頂的距離,或許走起來比較有動力一些。
下午一點,我們已經走了四小時,到山頂還有兩個小時。
我們都很累很累了,每一次休息的時間愈來愈長,休息後能繼續走的時間愈來愈短。
Scott 好幾次主動坐下來,以往都是我想休息他才會陪著我稍微坐一下,或是好整以暇地在前面催促我快點。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他喊累,甚至也愈來愈少拿起相機了。
「你有信心嗎?」
「我有信心。」我對 Scott 說,也對自己說。
「我沒有。」這不是開玩笑,他是真的看起來沒有信心。
Scott 的左膝很痛,我們停下來,讓他吃了一顆普拿疼,拖著一拐一拐的腳繼續往上走。
「我們要趕快到山頂,我不能再繼續上坡了。」
我們已經落後地圖時間半小時了,我們都知道必須趕路,但是真的走不快了。
步伐踩得很細碎,小而緩慢。
「想休息就隨時休息吧。」
以前我們會盡量一起走,同時間休息、同時間再出發,
但是我們都太累了,最後一段陡升坡我幾乎五分鐘就要停下來一次。我們保持著看得到彼此的距離,用自己的步調,休息、往上爬、休息、往上爬。
腳趾很痛,腳跟很痛。
走得很慢,但是心跳得很快。
我們都不說話了,整座山安靜地只剩我們沉重的呼吸聲和腳步聲。看時間的間隔愈來愈短。
「58 分鐘。」
「47 分鐘。」
「39 分鐘。」
雪積得愈來愈厚,腳步陷得很深,要花費更多力氣抬起腳再踏下。雪地很滑,我摔了兩次,沾了滿身的泥。
「最後五分鐘了!」
整個腳掌都在痛,體力瀕臨極限。
Scott 先走上山頂,回頭告訴我他看到湖了。
我大概只剩十步的距離,想像中的畫面是奔跑著迎向山頂,迎向 Son Kul。
但我只是拖著腳步,使勁駝起自己的身體,每一步都走得很漫長,像是慢動作在播放。
山頂靠我愈來愈近、愈來愈近,
直到視線越過山頭,Son Kul 在遠處閃著寶藍色的光。
我瞬間就哭了。
三點半,我們終於看到 Son Kul。
倒不是因為 Son Kul 真的是個多美多令人驚嘆的湖,而是感動我們堅持了六個半小時,即使在路上好幾次想起放棄,猶豫是否回頭,甚至後悔沒有騎馬。
比起湖的本身,更欣喜的是自己似乎比想像中更堅強勇敢。
「我們沒有放棄,我們很棒。」我們抱在一起哭,那個時刻大概很久以後也忘不了。
但是擦乾眼淚還是要繼續走,好消息是接下來只有下坡。
往下走一小時到 Son Kul,平常 Son Kul 旁邊會有好幾間毛氈房的,不過現在是淡季,我們到的時候只剩一圈又一圈毛氈房留在土地上的印痕,所有的毛氈房都撤下山了,是我們意料之中的事。
這時候是下午五點,我們已經走了八個小時,預定抵達營地的時間到了,但我們還要再走一個小時到德國背包客和我們說的營地位置,可能只能在天黑的時候驚險抵達。
營地就在山丘之後了。
「繞過那座山,如果妳沒看到 yurt,我們就要求救了。」我走在前面,Scott 在後面喊我。
我既期待又害怕受傷害,甚至刻意放慢了腳步,不敢面對接下來的畫面。
繞過山丘,我看到幾頂白色的毛氈房,
尖叫著跳起來,回頭大喊著,我們終於到了!
步伐輕快了起來,我們終於能夠提起力氣跑近毛氈房。
“Salam!” 我們試圖呼喊主人,
但是沒有任何人回應,毛氈房的門都鎖上了。
已經六點,眼看著太陽就要下山,我們沒有時間了。
前面的山丘停著一輛車,那是我們最後的希望。
Scott 一腳陷進沼澤,使盡拔出滿是泥濘的腳往山丘上走去。我選了另外一條路,卻走進更深的沼澤之中,嘗試幾次踏地都差點陷進不知道多深的泥淖裡,只能在小土丘上克難地跳躍前進。
我困在沼澤中央進退兩難,看著 Scott 往前跑上山丘,開始擔心起車子裡到底有沒有人。那輛車已經停在那裡一陣子了,我心想會有人閒來無事坐在車子裡那麼久嗎?
突然我聽見空拍機的聲音,有一架空拍機在附近盤旋,頓時就放下了心裡的焦慮,有空拍機代表有人,太好了。
那輛車載著 Scott 從山丘上下來,接上雙腳已經全濕的我。
車主是旅行社的司機,他今天剛載一對德國夫妻上山、剛安頓好他們的毛氈房正要回家,爽快地答應載我們到最後一個毛氈房,這是整座山最後一個還沒撤下山的毛氈房。
坐上車很快就到營地了,但是這個路程如果用走的我們可能還要再走一小時,那時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們又不能確定這個毛氈房是不是有人,沒辦法想像如果我們沒遇到這位車主會發生什麼事,大概只能嘗試破門進入剛才的毛氈屋了吧。
還好車子裡有人,還好車主願意幫助我們,還好還剩下最後一個毛氈房。
毛氈房裡意外地非常溫暖,主人已經在準備晚餐,鍋裡的排骨湯咕嚕咕嚕地冒著泡。屋裡除了那對搭車上來的德國夫妻,還有一位騎馬上來的日本背包客。
步行 26 公里,垂直上升 1200 公尺,
九個小時,我們做到了,但我們暫時都不想再爬山了。(很不正向的結尾)
「你很後悔沒騎馬嗎?」睡前我問 Scott。
「很後悔啊。」
「但我好像沒有後悔。」
今天是很漫長的一天,
或許騎馬會輕鬆很多,但是可能我也沒辦法體會到這些痛苦、堅持、感動、挑戰自我、互相扶持的過程。
可能我不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堅強許多,所以不後悔。
2019.10.15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旅行紀錄在 YouTube 頻道:https://reurl.cc/EO5zg
訂閱我們,一起探險!
#吉爾吉斯 #krygyzstan #sonkul
#豬豬隊友 #PiggyTeammates #ScottandWendy
溯溪鞋要穿襪子嗎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人縱走Q&A】第14回
好鞋與登山杖/阿慶
好鞋與登山杖
自八十七年開始登山,喜歡那種縱情山水的感覺,因而漂泊天涯路。儘管經過無數個日子,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悸動未曾稍減。九十三年,為了體驗山徑之旅,展開遲來的漂鳥飛行,一個人無補給縱走中央山脈,享受孤獨。漫長的山岳旅行讓我深刻領悟──流浪,須從一雙好鞋開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選擇一雙好鞋來爬山,是很重要的選項。先來看穿上山的
鞋子種類︰
一、 球鞋、慢跑鞋
可以穿這些鞋子上山嗎?其實打赤腳都行,只要你注意不要踢到石頭、不要踩到尖刺物、不要踩到蛇、不要在雪地上走被凍傷就好。
球鞋以籃球鞋等鞋底較寬的為佳,慢跑鞋雖然步履較輕盈,但因為鞋底面積窄,容易在崎嶇路面傾斜造成腳踝扭傷。除外在山上多雨、雲霧的天下,鞋子布面容易潮溼,你要能習慣穿著溼冷的鞋子走路,除非你保證不會遇到雨。但是高山上三天二頭下雨,通過二千至二千五百公尺標高的霧林帶,更是二頭三天下雨,這情形在台灣很難不遇到。至於小心走每一步那是必然的,因為球鞋鞋身包覆性柔軟,無法提供保護性的包裹作用,下坡容易造成腳趾瘀傷,加上鞋底抓地力較差,下坡易滑動,所以要一路走好,不然會一路好走。
二、雨鞋
這款鞋號稱是「台灣狗鐵絲」,防水性百分百,透氣性也等於零,包覆性不用談,軟得可以,抓地性倒是不錯。最主要很便宜。嘗試過三款尺寸的雨鞋,都因磨破腳皮而作罷(可見阿慶細皮嫩肉之一斑)。雨鞋看人穿,若是你腳型可以接受,用於健行倒也還好,但是攀登……尤其雪攀有其危險性。在雨鞋裡面放羊毛氈,甚至是「夜安型衛生棉」都可以減少腳騷味、腳汗的情形。也有人穿海釣鞋、溯溪鞋爬山,前者有鞋釘可以止滑,後者主要是不織布止滑,只要你能適應,其實都是好鞋。
三、 登山鞋
一般登山鞋是專為爬山來設計,包覆超過足踝,鞋底較硬可以踩踏崎嶇路面,提供腳底保護,唯價碼差異很大。健行鞋約是一千兩上下,看起來比球鞋還「粗勇」的那種。狗鐵絲興起後,幾乎高級鞋款都會運用此材料……排汗透氣又防水,所以價碼直接跳到四千兩以上,至於雪攀裝備雙重靴等,不在此「健行」討論範圍。
狗鐵絲的最大缺點是不耐折,因此新的狗鐵絲登山鞋防水性很好,穿個幾次之後會從鞋頭折線處滲水進去,而且……只進不出。一般來講,小雨或是草叢露水,狗鐵絲登山鞋有其用處,大雨情況……就別太要求啦!倒是近幾年所謂的「不環保鞋底」要注意,如果你不常穿它,沒多久就會壞給你看……整個鞋底掉下來,選購時要特別注意,這種材質的鞋底「聽說」吸震性不錯。
有人穿「包覆型的運動涼鞋」爬山,整體鞋型看起來不錯,如果不是重裝行走,應該還好,因為很透氣,價碼也在三千兩左右,只是這鞋絕對不防水。若是時常爬山,建議選購「全皮登山鞋」,皮革有其透氣度,防水性不若狗鐵絲新品好,但是「乾得快」為其優勢,而且主要是「很耐用」,價碼稍高於一般布面的狗鐵絲登山鞋,約五千兩起跳。登山鞋,不講求慢溼,但求快乾,全皮材質優於狗鐵絲,且更耐穿。
因為登山鞋底壞掉就更換鞋底,所以阿慶至今登山鞋汰換率不高,每雙鞋都試走過,以不會磨破皮為準。通常穿兩雙襪子,內層為薄排汗襪,外層為保暖襪,近年來以「銀絲」成分為主,比較不臭。襪子上端用護肘套住在小腿上,防止襪子往下滑。若是非大眾路線行走,還會加上狗鐵絲綁腿(非狗鐵絲綁腿太悶熱),防止褲管鉤到樹枝及小碎石跑到鞋子裡,也可以減少雨水進到鞋子內的流量。
台灣人腳型通常腳大拇指關節處,外側會凸出,若登山鞋前方太窄往往會磨破皮,所以選購寬楦頭登山鞋有其必要。一般穿好襪子之後,鞋內長度約比腳底長度多個一.五指寬即可,把鞋帶綁緊之後,腳趾前方應該還會有一指寬(約一~一.五公分長)的裕量,這可以讓你在下坡的時候腳趾頭不至於「頂到瘀血或指甲遭殃」,但要注意襪子滑到前面會塞滿的情況。
試穿新鞋最好有「斜坡版」可以測試,現在的鞋子一般來講都很好穿了,若是你穿起來有問題,那大概是你的腳長的「有問題」,既然換腳不可能,那就用鞋墊來調整鞋內尺寸,用襪子來做摩擦的緩衝。阿慶之所以多雙登山鞋,主要是因為右腳拇趾外翻現象,採用……磨久了就合腳的方式,用新舊鞋輪替方式來應對,當前一雙鞋壞掉之後,新鞋也成了合腳的舊鞋,合腳的鞋的定義是……穿著走一天,至少十小時也不要緊,因為也是「怪咖」成員,所以採用多鞋策略。
走過中央山脈的鞋
當年選了一雙換過鞋底的「Boisql」全皮登山鞋,出發縱走中央山脈。這鞋的前身是「環保鞋底」,換了工作鞋鞋底之後「更柔軟了」,全皮鞋身可以保護足踝,柔軟的鞋底抓地力強,不易滑倒,所以選它來用,只缺防水功能較差。
當年一路走過南湖、中央尖,走過死亡稜線進入北二段崩壁稜線,這鞋承載我全身加裝備共百公斤重的踩踏,穩當的走過險坡、瘦脊,踏過銳利片岩,直到下畢祿山820林道的時候,才發現鞋底竟然被岩石割碎了,只好請大舅子「專程」送鞋而來,好繼續未完的行程。
這雙鞋,在縱走回來後,陸續又換過二次鞋底,之後車縫線斷了、鞋面破了,運用自己做的「修鞋工具」縫補,為縱走中央山脈的回味延續一份現實的記憶。
什麼是好鞋?陪著我走過千山萬水,用感情去呵護這鞋的完整與堪用,繼續共同「馳騁山林」,創造屬於相互間的「共同記憶」,合腳好穿,有情份交流的,就是好鞋。
登山杖
行的裝備部份還有登山杖,坦蕩大道你可以拿兩支行動,就像在滑雪一樣的帥氣,台灣山徑大多崎嶇險阻,建議拿一支就好,不要把國外那套在雪地上行走,拿兩根登山杖的模式用在台灣山區路徑,那只會讓你增加礙手礙腳的危險性,尤其是小攀登的時候。好一點的登山杖一千兩左右,三~五百兩的也有,撿個竹竿來用也可以,看你的需要與功力而定。
阿慶則是撐著「改良式阿慶牌雨傘」當登山杖,是重了一些,但是小雨來的時候可以遮擋,唯風大或森林闖蕩時需注意安全,骨幹是「六號鋁材質」,一般的傘骨幹太薄弱,很容易報廢。上山的裝具,要講求耐用性,不然會變成多餘的重量。
《一個人的中央山脈》全書文稿
詳 FB「一個人的中央山脈社團」,
提供公開瀏覽及下載,以達傳播之最大期盼。
預計105年3月集結出版,請洽詢該書作者(阿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