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45 既然要去,就來個最遠的:智利百內國家公園W Trek蜜月健行 ft. 《走進台灣》Podcast製作主持人、航太產業工作者 Stanley 】
4,270公里長、從熱帶一路跨到溫帶的「高個子國家」智利,擁有多樣的自然環境加上南美的人文色彩,是許多人心中的終極旅行目標,但其中能真正成行的人卻不多,只因為它距離台灣實在太!遠!了!無論如何飛行,都是20小時以上、跨越半個地球的航程,讓許多人望之卻步。
這趟連背包客都覺得不好惹的旅程,竟然有人會選擇它,作為蜜月旅行的目的地?
本集的來賓Stanley,就是這樣一位逆向思考的勇者;抱持著「要去,就要去到最遠」的念頭,他和新婚的老婆選擇到智利蜜月旅行。而他們的行程也相當精實,第一站就是直接到位在南部巴塔哥尼亞的百內國家公園,踏上四天三夜的健行旅程!接著又跳到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以及最大城市聖地牙哥的周邊。
為什麼在Stanley眼中,智利是個超級理想的蜜月旅行去處?這個國家究竟有什麼本事,能夠把自己的水果、海鮮與葡萄酒銷往全世界,而且還赫赫有名?在四天三夜的健行路上又碰到了哪些奇人異事,是讓他們旅行回來仍津津樂道的?
旅行熱炒店EP.45,讓我們一起前往南半球,發現蜜月旅行的另一種可能性!
🎙️ 來賓簡介:
Stanley,《走進台灣》podcast製作主持人,航太產業工作者。《走進台灣》以親子出遊的角度,介紹台灣台灣豐富的自然景觀 ,風土人文與城鄉故事,同時介紹飛行大小事,希望與大家走進台灣裡,飛到天空去!
《走進台灣》PODCAST pse.is/3bg8x4
Stanley的Medium: lmfstanding.medium.com
(強烈推薦對航太產業有興趣者去看看Stanley的文章!!)
✅ 本集重點:
(00:01:00) 介紹來賓出場,為什麼會想不開,跑到這麼遠的地方去蜜月?
(00:04:57) 認識智利:簡單地理介紹,了解北中南概略差異
(00:08:30) 從西班牙殖民地、獨裁政權,到國際經貿合作的領頭羊
(00:13:02) 行程概述
(00:14:38) 南部巴塔哥尼亞,四天三夜的W Trek蜜月健行路線
(00:17:36) 健行路上遇到的各種奇人異事,晚上在山屋裡寫功課的小朋友?
(00:23:31) 北部阿塔卡馬沙漠,自然景色裡其實到處藏著礦場?
(00:28:07) 中部核心區:首都聖地牙哥與其週邊,智利人殯葬文化不輸華人?
(00:32:25) 給旅行者的建議
(00:34:47) 《走進台灣》節目介紹、結語
(節目總長 37:45)
🔊 收聽節目:
Spotify open.spotify.com/show/3Jg9jeb0Pe4U2dQKd3jfdq
Apple Podcasts 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id1518914711
官網 ltsoj.com 或者直接搜尋「旅行熱炒店」
FB: facebook.com/lifetimesojourner
IG: instagram.com/travel.wok
Show note: ltsoj.com/podcast-ep045
訂閱電子報 https://forms.gle/AbaseALd4BrxBLka9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拉丁美洲 #拉美 #南美洲 #南美 #智利 #蜜月旅行 #百內國家公園 #健行 #開放山林 #戶外活動 #聖地牙哥 #阿塔卡馬沙漠 #航太產業
溫帶水果有哪些 在 NYAnything 香甜好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生活在在台北,如果要很輕鬆的動動手指買菜的話就是厚生市集了。除了當天買當天送的方便吸引人之外,一直是他們的忠實支持者的主要原因是他們 #不賣進囗的、#不賣非當季的 理念。雖然很多時候不能一次買齊所有東西,但是這也是磨練自己想出替代食材和新菜色的好時機💪。
對的路不一定好走,請支持他們。
{備註,這不是業配文,我也沒有拿到什麼酬勞好處,只是單純分享}
「#不賣進口的」、「#不賣非當季的」,你認為,厚生市集說出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
A) 代表 怎麼買都一定是台灣本土當季菜
B) 代表 不必擔心來路不明的高風險產品
C) 代表 每次想吃什麼都買不到(疑?!)
D) 代表 只要再來幾個颱風,大家就要斷糧了(大驚)
先想著您心裡的答案,我們一邊來看看不少朋友提出疑問,為什麼「常見」的食材,在厚生市集都找不到?
👸🏻「洋蔥很少看到,為什麼呢?」
👵🏼「最近都沒有蒜頭、番茄、洋蔥。」
🙋🏼「洋蔥番茄是煮菜常搭配,希望您能找到當地的小農!」
🙍🏻「蒜頭跟洋蔥是家庭料理的常備食材,可是礙於一些地域或交通限制因素,厚生市集沒賣或很少賣,這讓我感覺不夠便利。」
👨🏽「建議可以增加常食用的品項,如馬鈴薯,香菜」
👰🏼「希望能有更多生菜類的選擇,綠捲葉、奶油生菜、各式萵苣等等等。」
很感激這些朋友,明確地告訴我們希望新增哪些食材。
但其實這些蔬果都有長期穩定合作的農友:
雲林水林陳爸媽無毒種植的洋蔥(3月)、蒜頭(4月)每年曬乾後直送厚生集貨站,
新竹寶山的溫室牛番茄(11-6月),還有尖石部落的自然農法黑柿番茄(6-7月)、台中王班長的紅白雙色馬鈴薯(12-3月)、桃園大溪十幾種五彩繽紛的萵苣(11-5月),從林口到造橋圓的尖的高麗菜(11-5月)、雲林新安農場的香菜、綠花椰、白花椰、有時還會出現黃金花椰(11-4月),
這些東西都會瘋狂地佔據我們的貨架,讓你動動手指,就送到家門口!
只不過,
不是現在(逃)
或許是飲食西化不可避免的結果,我們突然想吃的、食譜常見的,往往都是溫帶地區的作物。在僅僅幾十年前,它們其實並不屬於我們生活的一部份。
但幸好,在這個南北四季地形氣候迴異的島上,它們全都種得出來(這就是台灣厲害的地方),但產季大多集中在冬春。
季節一過,來自加拿大、南美、西班牙、中國的貨櫃就會無縫接軌地抵達台灣,讓超市、賣場、菜攤可以時時刻刻備著它們,以免消費者抱怨:『想買的東西都沒有!』
然而,當我們說要追求100%可溯源的食材時,這些在本地缺貨時大受歡迎的舶來品,根本不會成為我們的選項。
在大部份時候,我們會充滿自信地告訴你:沒有進口蔬果又怎樣?
是啦,我們夏天種不出這些東西,但是這座島上的夏天可比這些國家精彩太多了!
夏天沒有洋蔥,但我們有香椿、紫蘇、九層塔;
夏天沒有馬鈴薯,但我們有地瓜、菱角、蓮藕;
夏天沒有萵苣,但小黃瓜、芽菜、馬齒莧都能組合出新鮮清爽的沙拉;
夏天沒有高麗菜、花椰菜,但是夏天的葉菜長得又多又快又嫩又好吃;
夏天沒有橘子、蘋果,
但我們有上百種香甜得讓人連手指也要吸乾淨的熱帶水果!
(而且錯過夏天就沒有了)
何必大老遠買來經過保鮮處理長途運輸的蔬果、或是藥物濫用惡名昭彰的廉價養殖品?
你可以了解生產者,你可以了解身邊的環境,你可以了解更好的做法,
只要你夠了解它,「季節」帶給料理人的永遠不是限制,而是無限可能!
除了今年。
對,就是2016年。
原本可以乾燥保存、賣到10月的蒜頭,在今年1月的 #寒害 之下夭折,洋蔥只來了兩籃,芒果不開花,龍眼沒蜜採,水林泰平花生系列產品更因為南台灣異常暴雨,春收後的土豆無法曬乾製作。密集高溫的夏天讓牛擠不出奶、雞生不出蛋。
然後,2天前,壟罩全台的巨型颱風把整座島削過,南北露天蔬菜、果樹、網室、屋頂無一倖免。農友們的LINE一個一個傳來,說「歹勢,沒菜了,現在重種要等11月。」
或許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自信地說:「這個島上什麼都不缺」
但我們很榮幸一起承擔這座島上什麼都沒有的時刻。
因為,當我們說出「不賣進口的」、「不賣非當季的」,意思就是這個傻瓜平台要違背大部份消費者的需求,架上的庫存永遠保持浮動,跟著季節浮動,也跟著天災浮動,跟著生產者面對的所有挑戰一起浮動。
或許這樣「很不方便」,但坦白說,除此之外的一切(親自去產地幫大家挑選食材來源、當日訂當日到、滿499免運費送到家等等),都是為了要方便到讓你無法拒絕吃當地當季這件事。
感謝大家面對這麼囉嗦的平台,依舊願意再次打開厚生市集的菜架。
它可能玲瑯滿目,也可能寥寥無幾,無論它長什麼樣子,至少,它和這片土地上的生產者眼中所見,是同一片景象(笑)。
也就是這個景象:www.farm-direct.com.tw
#一籃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