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宮廷》
對於研究清代的宮廷飲食乃至於部份的傳統魯菜,這本《食在宮廷》是舉足輕重的一本著作。不過,這本書的原作者卻並非中國人,而是一位日本女子。
原名嵯峨浩的愛新覺羅浩,原是日本藤原北家閑院流嫡傳三條家嵯峨實勝侯爵之女,曾祖父正親町三條實愛是明治维新初期的功臣(明治維新後改姓嵯峨),祖父嵯峨公勝是貴族院議員和侯爵。嵯峨浩的祖母中山南加,則是明治天皇的生母中山慶子的妹妹。
嵯峨浩於1914年誕生於日本東京府,1937年4月3日,與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傑在東京千代田區的九段軍人會館(現九段會館)結婚。
而溥傑當時是在1928年到日本的學習院高中留學。在此之前,他與後來成了張學良情婦,後來成為畫家,逝世前捐贈多件現存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作品的唐怡瑩有過一段婚姻。1933年三月,溥傑從學習院高中畢業後的那年九月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本科,並在1935年七月畢業,進入日本步兵第五十九連隊做為實習士官。而嵯峨浩正是日本關東軍為了強化「日滿一體」,而為溥傑精挑細選的妻子。
嵯峨浩與溥傑結婚後,於1937年九月回到滿洲。由於當時的「滿洲宮廷」還是沿用著清朝舊制,連廚師也是清宮出來的。因此,愛好烹飪的她,就是向宮廷廚師長常榮氏等人學習烹調的。《食在宮廷》這本書原本是用日文寫的,1961年由東京ハースト婦人画報社出版。中文版則由曾任中國食品報社副總編輯與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研究員的王仁興教授翻譯,並於於2012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這本書分成介紹清朝的宮廷、清朝宮廷的食事、清朝的歷史、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的食事、承德離宮等的第一部份,以及介紹了包括松鼠黃魚、燒明蝦、瓦塊魚、紅燒肚當、紅燒鯉魚、糟熘魚片、清炒蝦仁、抓炒魚、炒魷魚、乾燒鯽魚、拌蝦腰、燻魚、清蒸比目魚、蟹肉海參、紅燒魚翅、奶汁二白、燴蟹肉、清蒸鯉魚、酥魚,豆瓣鯽魚、燴兩雞絲、白斬雞、燴雞蓉、清蒸口蘑鴨、肥雞火燻白菜、豆絲鍋燒雞、叫化雞、炸八塊、雞片燒豆腐、雞丁蝦仁、炒木樨肉、荷葉肉、紅燜肘子、燒羊肉、扒羊肉、酥肉、蘇灶肘子、腰丁腐皮、炸丸子、炒肉末、紅燒獅子頭、焦熘裡脊、爆三樣、扣肉、白肉、紅燒肉、熘肉片、糖醋櫻桃肉、蔥椒羊肉、鍋肉蘿蔔、齋菜、冷菜、花果類菜、鍋子菜、湯菜、宮廷點心、宮廷小菜等166種宮廷菜餚的來歷、用料、做法、注意事項及食用方式等的第二部份。
其實清宮飲食要一直到了乾隆的時代才開始逐漸重視起來,而其風味特色,根據嵯峨浩的說法,則有山東烹調、滿族固有烹調、以及蘇杭烹調等三種。
由於明朝時,宮廷廚師多為山東人,因此山東烹飪在清朝宮廷中也原封不動地留了下來;滿族固有飲食,則源於其遊牧生活所承襲的以羊、雞等獸禽肉,尤其是羊肉菜為日常飲食原料的烹調方式;至於蘇杭烹調,則是因為乾隆前後兩次巡視江南都到蘇、杭二州,因此特別喜愛當地美食,還命蘇州廚師張東官為御廚。
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傑、溥儀在奉天機場被蘇聯紅軍逮捕。 而嵯峨浩則和末代皇后婉容一起,作為戰犯隨部隊輾轉東北。婉容死後,嵯峨浩和女兒愛新覺羅・慧生被釋放,並經過一年多的輾轉回到日本。
1955年的時候,嵯峨浩的大女兒愛新覺羅・慧生寫信給周恩來,希望與能讓自己與母親與失聯多年的父親取得聯繫。1960年,溥傑獲得特赦後,嵯峨浩終於自東京經香港,於1961年5月12日到達廣州與溥傑團聚。
只不過,他們的大女兒慧生,卻在1957年她19歲時,因為與同為學習院大學二年級的青森縣出生的男同學大久保武道相戀,被身為貴族的母親強烈反對,而在該年12月10日,被發現與大久保武道頭上有彈孔地一同陳屍於伊豆半島的天城山,被判定為一起殉情事件,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天城山心中」(あまぎさん しんじゅう)。
然而,在慧生的母親嵯峨浩看來,卻是種種跡象都顯示慧生並不喜歡大久保,甚至還對大久保的追求感到困擾,因此認為應該是大久保脅迫慧生與他同死的單方面情殺事件。
#食在宮廷 #嵯峨浩 #清朝宮廷飲食
清蒸獅子頭做法 在 吳恩文的快樂廚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分享」川菜不只麻辣火鍋
作者蔡瀾提到的成都"松雲澤"、"玉芝蘭"。我們愛飯團都將特地造訪,還有亞洲名廚江振誠的廊橋。6/22-26。還有名額,私訊報名。
「轉載自閒雅與浮華/作者蔡灁」
當今一提到川菜,所有的人都大叫:麻辣火鍋!聽了真的痛心疾首。
辣椒傳到四川,也是嘉慶年代1796-1820年之間的事,老祖宗們做的菜一點也不辣,而且非常之好吃,麻倒是一早就有。至於麻辣火鍋,客人還不會欣賞麻,主要是吃辣,越辣越好。
火鍋又有什麼文化?那是最原始的吃法,將所有食材切好就是,廚房裏根本不需要什麼廚子。有些人說要呀,切功也很重要,重要個屁,機器片出來的,又薄又好,之後一二三扔進去,完了!
這次重臨成都,指定要吃傳統的老四川菜,友人文茜把我帶到「松雲澤」,是一家紀念川菜一代宗師張松雲(1900-1982)的館子,由傳人張元富主掌,當年他靠「蕎麵拌拐肉」和「脆皮粉蒸肉」兩道菜賣到滿堂紅。後來和「玉芝蘭」的蘭桂均、「喻家廚房」的喻波三位同輩份的名廚成為老川菜的主流,七八年前我都去過介紹過。
坐了下來,當然先上涼菜,但我都認為是干擾視線,浪費胃袋空位的東西。單刀直入地吃張元富的「蹄燕羹」好了。
什麼叫蹄燕羮?燕窩嗎?不是。它用曬乾的豬蹄筋再三清水泡發後切成薄片,再加少許枸杞子清燉而成,口感上尤勝燕窩,古時豈會有甜品留在最後吃的習慣,取個甜蜜的意頭,並不影響味覺。
這道菜用普通的食材炮製的甜湯,比燕窩更有吃頭,大家又吃得起,有人說此菜有很多師傅都會做,我回答說的確如此,但有很多客人會叫嗎?如果不發揚,就會消失。
接着是「香煎豆芽餅」,以肥瘦的豬肉加上蓮藕和黃豆芽瓣剁碎,再扭為餅狀蒸成。食材簡單,美味異常,是老四川菜中難得的佳餚。
再下來是「肝油遼參」,你會發現原來海參和豬肝是那麼好的一個配搭,這是川菜的妙處,比什麼其他餐廳做的名貴遼參更好吃。嚇人的有「紅燒牛頭方」,四川的富貴人家用牛頭皮來代替熊掌,既是聰明替換,又有仁慈之心,口感以假亂真,會做的人已不多了。
「苕菜獅子頭」的菜名是取其音,其實什麼新鮮的野菜都可以為原材料,用豬肉剁成之後,並不煎炸,溝以薄芡,用高湯煨後清蒸。
雞淖是用雞肉剁成蓉,視覺和味道更接近鮮甜的嫩豆腐,以葷代素菜,有湯的叫「芙蓉雞湯」,炒的叫「芙蓉雞」,採用成都的市花命名。
至於最普通的「回鍋肉」,正式的應該用二刀肉,即是豬臀肉的裏面那塊,汆水而不熟透,高湯再燜十多分鐘,肉片的大小和火候都會影響其肉變為燈盞窩形,而蔬菜則採用蒜白,這是回鍋肉的鼻祖。「回鍋肉甜燒白」,用回鍋肉的手法蒸完再煮,加糖熬製而成,配以四川人愛喝的老鷹茶。
「花膠雞牛湯」,精髓不在湯本身的熬製,而是很奇妙地用蒸蛋去提味。
「口袋豆腐湯」也好吃得不得了,用魚肉、菰菌、蒸蛋,酥肉等配以傳統豆腐,一塊方方正正的豆腐看來平平無奇,其實是一張油皮包裹着鮮美的湯汁,原名為「包漿豆腐」,是現代機器做的豆腐達不到的味覺,很難用文字來形容,要大家親自去試一試才知道厲害。
中間穿插了一道小菜叫「捨不得」,四川人做菜少用名貴的蔬菜,而以好玩著稱,最擅化腐朽為神奇。家裏做菜,菜桿用完之後剩下葉子,也捨不得丟棄,調味後拌它一拌,單獨成為一道又鹹又酸的小菜。
這一餐吃完之後,沒有嚐到張師傅出名的「蕎麵拌拐肉」、第二天中午又撲上門去,所謂拐肉,是把豬肘彎拐處的肉剔下來,這塊東西帶筋,肥多瘦肉少,極富彈性,用紅油和老醋拌之再鋪在麵上。
又吃了「香蓀肝膏湯」,這道張大千最愛吃的川菜,是要用放過血的豬肝來錘蓉,再以紗布濾盡纖維,最後用蛋清蒸之。蛋清的多少,蒸的時間都影響味道和口感,蒸肝要看是否成形,是否能浮以湯面為準,已沒多少人會做了。
在「松雲澤」還可以吃到「松雲壇子肉」,此菜有嚴格的做法,訣竅必須輔料足夠,用魚肚、花菰、初春地下的筍尖、火腿等熬成,做來紀念張元富的老師張松雲先生。
還有多道美味的,不一一記錄,四川菜實在千變萬化,絕對不是一門火鍋能代表,希望有心人可以點上述的菜,另外更將「開水白菜」和大刀麵等,一一拍攝下來,讓今後的師傅有個參考。
我們應該大力推廣和傳承這些古老的四川名菜,四川旅遊局更應該擴大宣傳,讓年輕的一輩重新認識,千萬莫讓川菜變為只有火鍋。
清蒸獅子頭做法 在 小廚說課堂| 健康輕食譜「低脂清蒸素獅子頭」 | PTT新聞 的必吃
秋季氣候乾燥,人們往往感到口乾舌燥氣喘心煩,身體不適,適應吃點清淡的。淮揚菜品中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獅子頭」, 可以說是淮揚菜系的經典代表菜 ... ... <看更多>
清蒸獅子頭做法 在 合一教學餐廳- 清蒸獅子頭[健康無油煙料理]... | Facebook 的必吃
清蒸獅子頭 [健康無油煙料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KjEgpBnXaE. ... 簡單零失誤料理,沒有油煙又健康的做法,非常適合小孩長輩,味道…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