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之路】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vs電機系 到底哪裡不一樣?」
電子系和電機系,其實很多課程重疊,也難怪大家容易搞不清楚,就讓我來說給大家聽吧🗣!
#電子工程學系☑️
電子系主要在處理的東西都偏小,從操作晶片上的電子,到產出可以運作的晶片,都是電子系學生的領域👨🏻💻。
他們會學習電子在晶片上運作的理論,所以需要學習近代物理、量子力學等,當然,除了電子如何在晶片上運作,還要做出可以被運作的晶片,所以需要學習化學、半導體等科目。
#電機工程學系☑️
電機系和電子系非~常~像,電機之所以稱為「電機」,是因為除了電子之外,還有相當程度的機械、動力,電機系通常會加入馬達、控制、電力的課程,而且比較著重「電磁學」⚡️⚡️⚡️⚡️。
因為晶片與系統做出來之後,只是得到一個訊號,而如果想要做出機器人或電子機械,就要靠電機系學生分析、組合,而這些技術就是電子系所沒有的。
#兩者的差異性☑️
電子系是最上游的製程設計,主要是發展最小最專業的初階晶片元件,發展一套系統電路供其他人使用。電機系則是整合上游電子以及下游資工,統整並發展出一個機械或是儀器。
以必修課課程來說,電機、電子兩者間的差異性不大,電子系會專精於IC和通訊方面📱,像是常見的半導體、晶圓都是屬於IC領域。
電機系則規定各領域都是必修課程,光電、奈米電子、計算機科學、通訊、自動控制組等等都會接觸到,電機系的領域相對更廣☺️。
不論是電子、電機,這些都是目前產業界熱門且重要之領域,發展前景非~常看好💪🏻,就看你喜歡怎樣的領域囉😉!
想知道更多?
【歡迎追蹤Johntool-工具王阿璋 @johntooltw ↓↓↓】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ohntool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johntooltw/
收到更多 #工程師之路 #不務正業工程師 系列!
#工程師 #軟體工程師 #Coding #韌體 #硬體 #網路 #電子 #電子系 #電機 #電機系 #理工科系 #選系 #大學選系 #台灣 #台大 #清大 #交大 #晶片 #半導體 #化學
#分享 #share #Johntool #工具王阿璋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清大 資工 ic設計 在 科技大觀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IC60 系列活動】 ✍藏頭詩💰贏獎金
大家或許聽過台積電、聯發科,但你知道他們的產品是什麼嗎?
沒錯~!他們是積體電路(IC)的設計與製造公司。
不過,IC到底是什麼?它跟我們生活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能將台灣推向世界重鎮呢?
簡單來說,IC是「積體電路」的意思,能將電路小型化製造在半導體晶圓上。
可別小看這縮小的功夫,其實影響世界、人類文明甚鉅。
如果沒有IC,人類將無法登上月球,手機與網路通訊也難以蓬勃發展。
40年前在群雄的努力之下,台灣將IC技術引入,此奠定台灣在世界的科技地位。#小編感動😭
2018是IC發明一甲子年, 科技部 正如火如荼舉辦 IC60 #積體電路六十週年系列活動, 科技大觀園小編當然也要共襄盛舉呀!
🎊🎊🎊🎊🎊🎊🎊🎊🎊🎊🎊🎊
這次比賽將考驗大家的「理解力」與「創造力」,將台灣IC界的大師、生澀的IC詞彙,變成一首有趣的藏頭詩!
完成挑戰者有機會獲得 #500元禮券!
🛎【活動方式】
1. 從下列的 IC名人與 IC名詞中,構思創意藏頭詩,並在此文留言回覆!
2. 按科技大觀園讚👍還有分享本貼文!
3. 邀請好友按讚,最多按讚的詩句,將獲得7-11的500元禮券,共計4名呦!!
4. 活動時間: 2018 年 8 月 20 日至 27 日
🛎【範例/投稿格式】
積沙成塔六十載
體恤前人功不滅
電器小巧方便帶
路過記得看過來
🛎【IC名人與IC名詞】
#一定要用以下的詞彙參賽喔
>>> 影響台灣半導體發展巨擘
👥 產業界
RCA專案成員 #倪其良、#曾繁城、#曹興誠、#蔡明介、#劉英達、#陳碧灣、#謝錦銘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創辦人 #張忠謀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教父 #黃炎松
富鑫創投董事長/創辦人 #邱羅火
👥 學界
半導體教父 #施敏
科技部部長 #陳良基
前工研院院長 #史欽泰
前科技部部長/清大資工系教授 #徐爵民
亞洲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許健
>>> IC 物品
📱物品
#浮閘記憶體、#電晶體、#積體電路
⚠【注意事項】
1. 創作藏頭詩之內容不得是髒話、侮辱他人、暴力字眼,小編保有刪除留言之權利。
2. 藏頭詩作品不得與第一位投稿者和小編範例重複,如有重複將不計入參賽資格。
3. 科技大觀園小編保有活動變更之權力。
清大 資工 ic設計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8/8
來賓:清大交換生王蔚紋、Baptise
如何減少食材浪費,解決資源過度浪費的問題?其實可以透過電腦網路找到使用者的上下兩端需求,解決這些問題。
清大國際交換生Foodify團隊,就運用系上教授開授課程,以「分享」為主題設計應用軟體,設計出真正貼心好用的應用軟體,運用網路平台,串連起有剩餘食材的餐廳及需要食材者。
國際交換生在開發過程,以及台灣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精彩好玩的題材?敬請收聽8月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