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關於奇異果的趣聞軼事-
前幾天分享了我和奇異果的小故事,既然它是我第一個在山上遇見的原生水果,今天就來好好聊一下奇異果本人吧!
---
奇異果本來不叫奇異果,也並非紐西蘭原生,而是原產於中國的藤本植物,原產地的名字是「獼猴桃」。獼猴桃其實有4~60種之多,近幾年興起的「奇異果莓(或稱迷你奇異果)」就是一種果子比較小的奇異果,而不是像草莓覆盆子那種「莓」,台灣當然也有自己的原生種類。
台灣一共有5種原生的獼猴桃:闊葉獼猴桃、山梨獼猴桃、軟棗獼猴桃(就是奇異果莓的原生版)、異色獼猴桃與台灣羊桃。他們屬於杜鵑花目獼猴桃科,其實廣泛分佈於全台50~2600公尺的山區,中高海拔最多,只是沒有結果的時候不太起眼,很容易以為只是普通的爬藤。
大圖是我在萬榮林道遇到的「台灣羊桃」,名字可愛討喜,是偏中高海拔分布的大果種類,但還是比奇異果小了整整一號,且整株都毛茸茸的。我覺得5種台灣原生獼猴桃裡,就台灣羊桃長得最像我們熟悉的奇異果啦!
而「獼猴桃」成為「奇異果」,又變成「紐西蘭」的代名詞之一,就要從1904年說起了。
在1904年的中國,垂死的清朝舉行了最後一次科舉,日俄戰爭在遼寧爆發;對隔海的台灣來說,鹿野忠雄還沒出生,森丑之助已經兩次由清八通關古道橫斷中央山脈,22歲的莫那魯道隔年才要搭火車到台灣神社(今圓山大飯店)參加年度大祭,上台北體驗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在那個動盪的年代,一位紐西蘭教師Mary Isabel Fraser到湖北探望她在教堂從事傳教工作的妹妹,得到了一袋獼猴桃種子。那袋種子隨著她回到了當時仍是大英帝國一份子的紐西蘭,轉送給一位Alexander Allison培育成苗,開啟了紐西蘭的百年奇異果大業。
原本,紐西蘭人叫它們Chinese gooseberry(中國鵝莓),但果農們發現獼猴桃長得有夠像他們家國鳥Kiwi(奇異鳥),於是在1959年為了開拓美國市場,就正式將這種水果定名為「Kiwifruit」。
後來在1997年,由約2500家果農持股的Zespri正式成立,從育種到品管、行銷垂直整合了所有產銷環節,統一出口全紐西蘭的奇異果,成功把紐西蘭奇異果銷售到全世界,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奇異果公司;這個故事也是台灣農學院提及農業產銷和品牌經營時,一定會被拿出來分析的經典案例。我大學輔系農經,所以早就聽過這故事了,一直到現在我們的農業產銷都還在追Zespri的腳步,只能說他們真的很厲害呀~
大家都知道我們常吃的奇異果最常見有兩種,綠色和黃色,但其實他們分別是不同的種類喔:
1. 綠的:傳統奇異果,是由「美味獼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改良而來,就是笑話裡常見的「欸,你隔壁的蛋,長毛欸!」那種毛毛奇異果。
2. 黃的:金色奇異果「陽光金圓頭」,是由「中華獼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改良而來,其實毛比綠色奇異果要短得多,用手摸就知道不一樣了,而且個頭也稍微大了一點。
不過前幾天我去Costco補貨,赫然發現… Zespri居然推出了巨大版的綠色奇異果,比金色的還大,超猛的!
總之,奇異果也是少數帶上山很方便、吃完後垃圾非常少的無籽水果(好啦,願意吃皮的人就不會有垃圾,這個算我輸,我還是不想吃皮,不要再推坑我吃皮了…)。如果上山想爽吃水果,不想帶皮很重的橘子,或蘋果那麼大顆廚餘又麻煩的話,可以考慮把奇異果放在鍋子裡一起帶,就不怕撞壞,吃完也不用煩惱垃圾囉~
#適合帶上山的水果
#野生的可以吃只是味道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
清八通關古道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44╱眺望
[ 卓溪瞭望台 ]
------------------------------------
全台尚存的木造瞭望台之一
------------------------------------
卓溪山位於玉里鎮西南方事業區南端42林班內,民國68年後改為66林班邊界上。瞭望台就位於卓溪山三角點旁,海拔約1130公尺。光復前的玉里事業區林業史資料甚少,不容易判斷初建的確切年代。全木造的瞭望台小屋為兩層樓建築,旁邊建有浴室、廁所及廚房,基地面積較大,有別於其他鋼構瞭望台的樣式,有著濃厚的日式建築味。內部通往二樓的木樓梯也是此棟瞭望台的特色之一。全台尚存木造瞭望台寥寥無幾。除此之外,卓溪山山徑正是清八通關古道的東出口,日據初期的腦寮、分遣所與原住民間的通路,刻劃著山野歷史足跡的證據,很値得造訪。
文、攝影/劉庭易
清八通關古道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灣生態 #八通關古道 🇹🇼
八通關古道的開鑿為清代經營台灣中部地區政策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建造該古道的決定,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方面,1874年,日軍以牡丹社事件為由,出兵攻打台灣的原住民,再加上各列強覬覦台灣,使朝中有識之士開始體認到台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而有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之議。另一方面,由於台灣西岸平原之墾殖已經完成,墾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經常發生,但東部仍有廣大未開之土地,惟因中央山脈阻擋,遷徙墾殖較難,沈葆禎之議遂為眾所歡迎。
清八通關古道東段阿波蘭水池附近的原始林中,四處都生長茂盛的巨木。今年2月組巨木探勘隊的林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徐嘉君說,「稱之為巨木森林,實在當之無愧」。圖為巨木森林中巨大的森氏櫟。
一行人興奮地發現,3個座標果真都有巨木。依光達的高度數據,最高的64公尺巨木鑑定樹種是台灣雲杉;另2棵分別是63公尺、62公尺的巨木則鑑定為台灣杉。徐嘉君說,現場以空拍機測量樹圍最粗的直徑11.2公尺台灣杉,高度約63至64公尺之間,印證了光達資料的準確度;3株巨木最高的雲杉,光達測得高度是64公尺,實際樹圍7.2公尺、屬於「瘦高型」。她說,當空拍機沿著巨木緩緩上升到高度逾60米的空中,從鏡頭中可以見到馬博拉斯橫斷、新康橫斷及中央山脈南二段等諸名山,「如果可以在晴天攀登上樹頂,風景應該無敵」!
清八通關古道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PNN livehouse.in頻道 ( http://livehouse.in/channel/PNNPTS )

清八通關古道 在 玉山國家公園- 清八通關古道... | Facebook 的必吃
清八通關古道 清朝時期(自1875年起)沿著後山(台灣東部)開墾,由南投竹山經過東埔、八通關到花蓮玉里開闢了清代八通關古道,當時開墾的古道已逐漸荒沒,目前僅存由東 ... ... <看更多>
清八通關古道 在 清八通關古道登鳳凰山 - YouTube 的必吃

最近(2021年5月)因疫情升温,溪頭森林遊樂區關閉,才動念從田底圓子坑林道及莿蔥嶺隆田產道上鳯凰山,走了幾趟才猛然發現 清八 通 古道 就在腳下. ... <看更多>
清八通關古道 在 Re: [出隊] 清八通關古道- 看板sttmountai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引述《frenlace (frenlace)》之銘言:
: 隊伍名稱:清八通關
: 活動日期:6/28~7/12
: 留 守:1.詹婷云/0958235813 2.雨靜:0912918276
: 活動人員:鄭銘毅(幹)、王敏慈(隊)、張傑凱(隊)、羅久格(社外)
: 領隊:黃詣涵(實習領) 嚮導:刑金良(嚮)
: 人員結構:
: 總人數:6
: 幹/隊/新:1:4:1
: 男女比:4:2
: 預定行程:day0:台南->玉里
: day01:玉里->卓溪->卓溪山西北鞍->1650m營地C1
: day02:C01->阿桑來戛山(1664)->1164峰->塔洛木溪支流C2
: day03:C02->塔洛木社東邊匯流口C3
: day04:C03->下溯->塔洛木溪雙溪匯流口C4
: day05:C04->阿不郎山(2152)南鞍C5
: day06:C05->阿不郎山(2152)->2330峰西北稜C6
: day07:C06->馬戛次託溪C7
: day08:C07->1901峰->阿波蘭水池C8
: day09:C08->2454峰->馬霍拉斯溪C9
: day10:C09=C10
: day11:C10->公山(2561)西南鞍C11
: day12:C11->公山(2561)->伊波克山(2537)->3135峰->太魯那斯山C12
: day13:C12->秀馬山屋遺址->三岔路口<->秀姑巒山>中央金礦山屋C13
: day14:C13->八通關草原->東埔->台南
: day15:預備天
: day16:預備天
: 撤退路線:
: 1.馬戛次託溪前原路撤(不經塔洛木社)
: 2.馬霍拉斯溪前徹馬博,出中平林道
: 3.馬霍拉斯溪後出東埔
: 預備天 :2天
: 交通方式:去池上小李 0921543523、回: 蘇進助 0910-864-003
: 無線電頻率/台號:144.28/清八通
: 開機時間:20:00
: 衛星電話:成大山協 號機 +870776486784
: 出發時間:16:20火車後站
: 集合地點:歡迎送行。
-----------------------------------------------------------
實際行程
day01:玉里->卓溪->卓溪山西北鞍->1650m營地C1
: day02:C01->阿桑來戛山(1664)->1164峰->塔洛木溪支流C2
: day03:C02->塔洛木社東邊匯流口C3
day04:C03→下溯->清八通關古道→C2營地C4
day05:C4→阿桑來戛山→C1營地C5
day06:C5→卓溪→池上火車站→台南
回到台南已經是7/4號晚上10:55
感謝山下山上的所有人,雖然沒有走完,但至少每個人都能平安的下山,是最棒的結束
吃了刑杯六天的晚餐,可以說驚豔無比XD
經過這一次感覺又多學會一些山上的經驗
緊急處裡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自己檢討
能一窺塔洛木社神秘的面紗、一探清古道錯落在寧靜的山上、溪底、心裡
覺得神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7.240.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tmountain/M.1404709283.A.6DE.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