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隊讓世界看見台灣🇹🇼
競技運動更要科學深耕🔬
東京奧運的好表現,台灣選手不服輸,展現出堅毅的精神都感動了國人,特別在艱困疫情、經濟跟生活都受影響的當下,選手的好表現無疑給了人民一劑強心針!
在選手享受比賽、全民加油感動的過程落幕以後,我們是否更應該思考國家對於選手的培育是否有充足的支援?
除了發文加油以外,我們更需要付出心力灌溉運動競技長久發展的根基。競技運動的培養如同教育一樣,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競技幼苗是需要細心呵護才能有甜美的果實🍒
🔶國光獎金非常棒,重視基層培養會更棒!
虹安非常贊同發放國光獎金給予選手,這是他們應得的努力回報,但除了討論獎金的多寡外,是不是也要思考培訓的資源與環境是否能讓更多有天分的選手站上世界的舞台?
目前的現況是資源多半集中在成人階段後,但是基層的中小學培育資源還是相當有限,許多運動競技幼苗在要開始萌芽的階段,就遭遇了許多訓練上的困難。
選手需要的不只是錦上添花式的補助,而是更需要雪中送炭的支持!
過去我們看到許多選手艱辛訓練,在沒有奪牌的情況下,生活過得十分艱辛,更別說長期訓練競技造成的大小傷勢,榮耀是一時,但傷勢是一輩子的。
此外,過去也屢傳基層選手因經費不足、缺乏優良的訓練環境,導致無法出國比賽,多半都是透過民間善心人士的支持才能順利發展,像是這次柔道奪牌的楊勇緯選手就曾經面臨到這樣的情況,因此國家預算在規劃與分配資源時,更應該關注基層運動的發展。
♦️重視科學化訓練與運動醫學的趨勢
目前國際上競技運動發展都相當重視 #科學化訓練 與 #運動醫學 的專業,過去苦練才能成功的迷思逐漸被 #精準訓練 與#適時治療 的概念取代,但回顧台灣在預算編列與執行的部分,針對科學化訓練與運動醫學發展還是集中在亞奧運等大型賽事的培訓上,對於基層並沒有完全落實這兩個方向,主因是缺乏資源以及專業的師資培訓。
過去我們時有所聞有許多揠苗助長的案例,在教練專業性不足且缺乏訓練環境時,造成許多永久性的傷害,也斷送許多運動好手為國爭光的可能性。
🔹基層運動培訓計畫不明確,缺乏長遠計劃目標。
以目前運發基金的編列來看,培養運動人才與訓練環境改善計畫,編列了約33億元,但這些經費除了獎勵補助金之外,許多都是直接委託執行,我們 很難看到教育部在其中有 #長遠的政策規劃,例如我們都知道國家聲稱要培育運動科學人才,但是如果連符合國際水準的運動科學的實作環境以及運動科學師資都不足的情況之下,教育部如何培育人才?沒有足夠專業的人才,我們又如何能推廣到各個層級呢?
虹安期待未來相關的經費💰要紮實地用在師資培育,一般學校老師(包括體育老師)都有師培學程,掌管競技運動的單位也應該花時間建立專業運動科學訓練的教練師資培訓系統,讓未來的教練能夠具備國際體育界的先進水準,而不是困在傳統體育課程的框架中。
但虹安也深知選手真正需要的是系統性且重視根基的培訓環境,我們不希望優秀的選手只有他們,而是未來有更多跟他們一樣有天分的選手能站上世界的舞台,為台灣爭光🥇
因此,#深耕與落實運動訓練科學化、跟運動醫學專業化到各個競技層級,是虹安認為我們必須去努力的目標💪
➡感謝媒體報導:
🔸東奧獎牌數史上最佳 民眾黨:選手需系統性培訓非沾光
https://udn.com/news/amp/story/6656/5638998
🔹多數選手吃不到奪牌獎金 台灣民眾黨呼籲重視基層運動員培育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043834
🔹東奧/民眾黨團籲:選手需要系統性科學培訓 而非錦上添花的沾光
https://cnews.com.tw/181210730a01/
Search
深耕與落實運動訓練科學化 在 #深耕與落實運動訓練科學化 - Explore | Facebook 的必吃
競技運動更要科學深耕. 東京奧運的好表現,台灣選手不服輸,展現出堅毅的精神都感動了國人,特別在艱困疫情、經濟跟生活都受影響的當下,選手的好表現無疑給了人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