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書展不停歇之大家一起來看書
我一直覺得,能夠好好了解自己、跟自己相處,是減少人際或親密關係焦慮的重要關鍵之一,也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步驟。不過,很多人都會提到:「我不知道怎麼跟自己相處。」除了我常常在書中推薦的寫日記之外,我還很推薦兩件事:
看書,以及料理。
料理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但看書不用。所以,趁著今天是婦女節,也恰巧是 博客來會員日最後一天。讓我來為大家推薦幾本書,不論是男性和女性,都可以好好的了解自己,練習跟自己相處,調整隨時都想拿手機、想與跟他人連結以減少空虛感與焦慮的習慣。
推薦書:
首先我當然要自肥的推薦我自己的三本書:《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關係黑洞》、《他們都說妳「應該」》。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這本書,常遭受一個誤會是:「 #這本書是拿來罵情緒勒索者的。」(大人冤枉啊!)
特別是,我時常在演講的時候,遇到一些聽眾,在結束後跑來告訴我:「老師,我原本很氣你出這本書,因為有人買來給我/買送我的重要家人,我覺得他憑什麼說我們情緒勒索,所以我就覺得很生氣,想來聽聽作者到底是怎麼說。結果我發現,你根本沒有認為都是情緒勒索者的問題,而是去討論這個互動會造成關係的傷害,跟我想像的完全不同。而且聽完(或讀完),我覺得真的收獲很多。」
我:「沒關係,你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也不會是最後一個(遠目)。」
或許是因為後來「 #情緒勒索」這個詞變得很為人所知,所以不知怎麼的,這個詞變成了一個「罵人的詞」。但實際上,我所討論的「情緒勒索」,是一個互動方式。有些時候,「情緒勒索者」也可能曾是、或還是「被勒索者」,大家會一直重複使用這些「招數」,最常見的,無非是兩個原因:
1. 有效
2. 彼此關係夠深厚,用這個方式可以影響到對方,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
因此,這個互動方式會出現,大部分並非是因為情緒勒索者想要傷害對方才會這麼做,而是,他也處於他的不安全感、焦慮當中。
不過,的確在這本書裡,我提到的大多是「被勒索者」的狀況(主要是與當時的實務經驗值有關)。因此,若想要更清楚情緒勒索者的形成,以及如何理解不安全感怎麼影響我們,推薦大家接下來這本書--《 #關係黑洞》。
《關係黑洞》這本書,我用三個角度討論不安全感:愛情、親情,以及自我的不安全感。
包含愛情中的奪命連環扣、因不安而產生的各種懷疑與衝突、所謂的 #焦慮上癮循環 的情緒成因與緩解方式(一不安就狂打電話、想要控制對方行動等等的舉動);親情的各種糾結與拉扯,包含情緒勒索、控制等,怎麼把愛變成了傷害關係的行為,要如何了解彼此,以及增加彼此的空間及對關係的信心;以及自我懷疑、自我責備與傷害,陷入焦慮與憂鬱時可以怎麼辦,要怎麼了解自己、增加對自我的安全感......
這本書比較是涵括了當時我在實務工作時,遇到的一般常見困擾。如何在不安時,更加理解自己的狀態與情緒,有助於我們減低焦慮與安在,也減少做出會讓我們事後後悔、或是傷害自我與他人的行動。因此,想要更了解自己情緒、想知道情緒勒索者的不安全感是什麼,或是想要知道怎麼修復關係、增加對自己的安全感,不被挫折與焦慮打敗.......都很推薦這本書。
另外,我的最新一本書:《他們都說妳「應該」》,雖然看起來像是只適合女生看的書。但其實,裡面寫了一些關於父女關係、夫婦關係、母子關係的內容。有些人在沒看書時,可能會誤以為這是一本「說女生很慘,男生很壞」的書,但實際上,我從教育、愛情、結婚後、以及生兒育女後等幾個場景去討論女性的處境時,在對面的男性,很難被忽略。當我們就社會脈絡等去討論女性的困難:
■ 為什麼「弱弱相殘」?為什麼在愛情中很容易沒有安全感?
■ 為什麼覺得自己要「有用」才有價值?
■ 為什麼害怕衝突、希望維持氣氛和諧、不表達憤怒?
■ 非常重視關係........
■ 與父親關係如何影響對權威與伴侶關係的看法。
我們就會發現,男性與女性的不同,就在其中被彰顯。包含:
■ 社會期待,男性是成就取向(工作),女性是關係取向。
■ 婆媳問題,是夫妻問題與母子問題的延伸。
■ 夫妻或伴侶關係的互動,有時可能成為母子互動方式的複製版。
■ 社會期待與文化訓練下,可能會影響男性不擅長溝通、甚至逃離親密關係的可能性。
........
在這樣的「文化纏足」下,誰都不是完全的既得利益者,每個人都受困在自己被期待的角色與形象當中,而沒辦法建立自己真正放鬆而想要的親密關係。唯有當我們意識到這些綑綁,而能有所選擇時,我們就有機會掙脫、開始有不同的互動關係。
另外,這三本書也都有提到如何建立情緒界限、自在與他人和自己相處的方法,所以,推薦給大家這三本書!!
❣《他們都說妳「應該」》bit.ly/2GjJiaN
❣《關係黑洞》:goo.gl/QyaBBT
❣《情緒勒索》:goo.gl/4A12pM
自肥完畢後,另外跟大家推薦幾個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我想要更了解自己的情緒>
闇黑情緒
理性的情緒化
當下,與情緒相遇
心靈療癒自助手冊
與焦慮和解
照亮憂鬱黑洞的一束光
脆弱的力量
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
#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關係黑洞》、《他們都說妳「應該」》。
<童年關係與創傷>
童年情感忽視(一二冊)
深井效應
都是為你好:揭開原生家庭的幸福謊言
幸福童年的秘密
與過去和解
修補生命的洞
你受的傷,大腦都知道
從創傷到復原
這不是你的錯:對自己慈悲,撫慰受傷的童年
<愛情與依附關係>
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
依戀障礙
療癒親密關係,也療癒自己
信任的療癒力
婚內失戀
#關係黑洞
<想更了解自己/我想更了解他或她>
男人玻璃心
男人的四個原型
該隱的封印
82年的金智英
告別玻璃心的女力養成指南
#他們都說妳應該
<面對失落>
沒關係,是悲傷啊
比句點更悲傷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
<性格特質>
高敏感是種天賦(系列)
高敏感者愛自己的19個練習
我只是假裝不在乎(系列)
好的,覺得再推薦下去我可能要寫到明天,然後優惠就結束了.....所以如果大家還有想知道怎樣的書籍主題,希望我推薦,可以寫在留言,我再補充上來!!
==========
心曦心理諮商所 預約諮商:http://goo.gl/qWfd2O
💘成熟大人的伴侶溝通學: reurl.cc/zyd88a
深井效應 是什麼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常常有這些感受嗎?
☑️到何處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能快速感知他人情緒,尤其是憤怒
☑️在意別人眼光與評價
☑️不習慣展露脆弱與不安,總笑臉迎人
☑️努力變得傑出好換取認同
☑️覺得大家很正常,自己卻很怪異
這些感受是否似曾相識?你將在書中看見自己的影子,也將在那一瞬間明白──原來,我並非異常,原來,我是這樣走過來的⋯⋯我並不孤單。
不論重大挫折、意外事故、父母離異、同儕霸凌、不當體罰,甚至是家暴、性侵⋯⋯全球有超過75%的人都曾面臨過至少一項「童年逆境」。
不論事件大小,都將在年幼的心靈刻下印記,而這些印記並非亟需掩蓋或隱藏的瘡疤。相反的,它所激盪出的「復原力」,將使你成為更堅韌、更不凡的人。
══════════════════
《非凡韌性》 ➡️ https://pse.is/HGRFN
推薦序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變強有時候是不得不的選擇,#儘管代價是滿身傷痕
之於你,「活下去」是什麼意思?
對多數人來說,這是種誇飾。一種加油打氣、互相勉勵,一起撐過上班或生活的日子。
不過,「活下去」有時正如它字面上的意義那般,是生命遭逢威脅時,人類的身心努力在做的事。面對威脅,被啟動的「活下去模式」改變了身心狀態,造成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較其他生物,人類是少數很晚獨立的物種。我們稱十八歲為「成年」。反觀其他生物,長頸鹿在出生後沒多久就能站立甚至行走;幾個小時後就能奔跑好逃離捕食者。剛出生的嬰兒就連自己「抬頭」都有困難,更別提得花上數個月才能做到的爬行、坐立、步行、跑步。
在生命初期,脆弱的嬰幼兒無法獨自生存,相當仰賴照顧者的協助。無數心理學研究發現,照顧者(無論是雙親或親戚)提供的照顧品質,不但決定了嬰幼兒生命能否延續,更決定了嬰幼兒長大之後的身心狀態。
溫暖、支持且穩定的教養風格加上足夠的營養、睡眠與良性環境刺激,使得「家」成為了讓嬰幼兒安心成長的避風港。在面對生存威脅或挑戰時,家是一個可以獲得安慰與修復的場域,讓嬰幼兒逐漸成長並適應社會。
但許多時候,家反而成為了嬰幼兒生存的主要威脅來源。
「童年逆境經驗」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不當教養,包含咒罵、羞辱、肢體傷害、性騷擾或性侵害、缺乏情緒支持、忽視、棄養,這樣不穩定的成長環境,對嬰幼兒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同時,主要照顧者自身狀態的不穩定,好比離婚、入獄、罹患精神疾病、物質成癮等,也都會對發展中的嬰幼兒造成威脅。為了生存,嬰幼兒不得不長期開啟「活下來模式」,試著透過這樣的策略,熬過充滿威脅的生存環境。
只是,這種「先活下來再說」的策略雖然讓生命延續了,卻也讓人付出許多代價。如探討童年逆境的經典書籍《深井效應》一書所指出的,童年逆境之下長大者,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中風、糖尿病等機率,都是常人的許多倍。除了生理疾病受童年逆境經驗影響之外,個人心理狀態亦無法倖免。許多人因而發展出如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或過動、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疾患。
看似悲觀的結論,其實只道出了故事的一部分。本書作者發現,百分之七十五的社會傑出人士,其童年都曾受貧窮、家庭破碎、疾病等逆境的折磨。
逆境不但不可預期,更不受個人控制。面對逆境,以「凡人」之姿活著是不太可能的。在沒有選擇的狀況下,這些人只能成為「超凡之子」,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存策略與心理防衛機制。
這些策略運作極佳,因此,身為外人的我們看見的是這些傑出人士光鮮亮麗、超凡、成熟的一面,不一定能發現當事人正或曾承受著怎樣巨大的生存壓力。更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傑出是怎樣的犧牲換得的。
某種程度,這些超凡之子正驗證了尼采說過的話:「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只是,看在心理學家眼裡,這句話其實沒有說完。更精確地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也必在我身上留下傷痕。」
曾經保護許多超凡之子走過逆境的生存策略,在脫離童年逆境之後,仍不合時宜地緊緊跟著他們,成為人生的阻礙。有人不願或不敢相信愛情、時常處在情緒麻木的狀態、投入酒精或物質的世界、自我孤立、過度犧牲奉獻⋯⋯許多超凡之子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傷痕與童年經驗的關係。
閱讀本書,內心是滿滿的不捨,捨不得這些主角們得在童年時經歷那樣的遭遇。為了求生而變得超凡,不但無法選擇,更是滿身傷痕換來的。故事說到這,似乎又落入了難過的結局。
但真正完整的故事,其實才剛開始。就在一位位負傷的超凡之子,願意試著理解自己所負之傷的那一刻起。這樣的過程,不斷交錯出現在本書裡。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作者陪伴了許多超凡之子,一起扛起龐大的痛苦情緒,試著面對與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在諮商室裡,超凡之子時而沉默、時而哭泣、時而憤怒。當我們正視生命的重量時,會發現它往往是沉重的,更何況是要面對讓人如此不堪的童年逆境經驗。
但正如他們過去面對童年逆境時所鼓起的勇氣一樣,許多長大之後的超凡之子再次選擇面對。在一次次諮商歷程中,正視生命在倖存之後的傷口。
與多數人想像不同,心理諮商其實不總是舒服的。在治療室中,我們要面對的負面情緒總是多於歡笑。身為心理師,我對每位願意前來接受治療的案主是滿滿的敬佩。畢竟,逃避與不面對其實是更容易的事情。
本書不只適合推薦給曾有過童年逆境經驗的讀者,更適合每一位希望面對真實的自己,進而從中找到自身力量的伙伴。對書裡提到的主角們來說,超凡其實是不得不的選擇。但身為讀者的我們,若能借鏡這些超凡之子故事,在作者的敘事中,看見他們選擇再次面對自身恐懼的勇氣,也許在未來面對屬於各自的人生逆境之時,將更有機會從中找到更強大的自己。
——
在婚姻平權議題熱度很高的這陣子,本書正呼應著這樣的議題。許多性傾向與主流不同的人,都曾在成長、就學,乃至於就業的過程中,遭遇到許多所謂「社會主流」/「正常人」不需要遭遇的壓力與歧視。
逆境常常是一種詛咒,但在本書中,詛咒有時可以變成祝福,端視於我們如何理解與調適這樣的生命經驗。
希望台灣這個社會能夠愈來愈成熟,包容更多的多元性,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樣子,自在地生活與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讓台灣這塊土地更好。
══════════════════
『延伸閱讀』
認識童年逆境經驗必讀的幾本好書
══════════════════
《非凡韌性》
https://pse.is/HGRFN
《深井效應》
https://pse.is/H2Y63
《童年會傷人》
https://pse.is/HMM9Z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https://pse.is/GCDQ2
深井效應 是什麼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心理師想跟你說・我們已經滿三歲 🎂
🎉 按讚分享填問卷・四十本書等你抽 🎉
🌞 第二波贈書活動・十二️本書大家拿 🌞
#自我對話兼療傷・#走混社會找勇氣
第二波活動,我們一樣將贈出12本書給12位夥伴,這次的主題與關鍵字是:
☑️ 跟自己好好說話:斷捨離 x 正念 x 呼吸 x 獨處
☑️ 療傷也能自己來:毒型人格 x 控制狂 x 相談 x 深井效應
☑️ 社會走混缺勇氣:努力 x 破梯 x 風暴 x 魔咒
推薦書單,也請大家在後面照片裡參考~如果看到真的不錯、適合自己的書,也歡迎各位夥伴用新台幣讓它們下架啊~替2019的書架多添購幾本書喔~
——————————————————
*活動日期:11/26(一) ~ 12/2(日) 23:59
*第二波の抽獎三步驟:
1⃣️ 填寫問卷 https://www.surveycake.com/s/11zm1
🙋第一波填過就不用再填囉~
2⃣️ 在「這篇」貼文按讚並留言:
📣你想對2018年的自己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3⃣️ 任意一張「你最喜歡」的籤詩
不是分享這一頁喔,而是點進去看的籤詩照片
*得獎名單:將於12/3日公布於本文的留言處。
*中獎者需主動依據「中獎名單系統」或私訊主動回覆:收件者姓名、郵遞區號、地址與聯絡電話。未於12/5日23:59前回覆者,視同放棄。
*本活動僅限台澎金馬地區夥伴參與。
*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活動辦法之權限。
*贈書將於第三波活動結束後,一起請出版社寄出,故中獎的夥伴請稍微等候喔~
深井效應 是什麼 在 深井效應》了解十大危害性童年不良經歷,幫助孩子遠離各種疾病 的必吃
《 深井效應 》從一個人、一個社區開始講述一系列有關童年不良經歷的故事, ... 對醫生及心理師,這本書揭示越過疾病尋找源頭,才 是 有效治愈的前提。 ... <看更多>
深井效應 是什麼 在 什麼是深井效應呢? 】... - 成長痛小鎮Growing Pain 的必吃
成長痛百科 |什麼是深井效應呢? 】 深井效應的由來,源自於以前英國的霍亂病毒,被發現是透過水井傳播的,後來被用來解釋人的心理健康問題,都能回朔到童年逆境經驗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