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聲明 - 反對日本以鄰為壑,排放福島核污水入海!
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廠因發生核災,10年來持續產生輻射污水與污土,至今污水總量超過124萬公噸,日本內閣今日決議將把難以善後的輻射污水排放入海,將於兩年後執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提出聲明,台灣嚴正反對日本將輻射污水排放至海洋,使輻射物質進入到生態圈,造成輻射污染風險,更不應因成本考量,將鄰近國家的環境生態、海洋漁業與人民健康置於輻射污染的威脅之中。而此種便宜行事的做法更引發國際上強烈的抨擊,跨國發起的「福島核災將屆10週年,反對輻射污水排入海洋,終結核電!」連署由24個國家、311個團體共同聯名發起,台灣也有近40個團體加入連署表達反對。
福島核災已十年 輻射污水仍難以解決
福島核災是2011年發生的悲劇,但直到2021年還要承受核災帶來的污染還有影響,很多人以為核災結束了,但事實上經過10年,如何處置污水與核廢料仍然是日本政府最頭痛的問題,目前福島核電廠因為反應爐內至今仍有大量殘留的高放射性核燃料碎片殘骸難以移除,仍需持續注水冷卻反應爐心,每日有上百噸的輻射污水不斷被製造出來。東京電力公司目前用多核素除去設備(ALPS)來處理福島的核污水,雖然絕大多數的輻射核素都可去除,但卻無法除掉「氚」,因此一直儲存在廠區週邊,每5.5天就需要1個新水槽,現場蓄水量為140萬立方公尺,預計於2022年底飽和。
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曾表示核電廠區內仍有總量1200兆貝克的氚,這意味著將來可能會釋放出更多受污染的水,排放至海中透過魚貝類而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日本民間團體建議可以用其他方式如透過大型水槽的陸地儲存與透過沙漿固化的儲存、以及增加儲存區土地的等提案,但政府卻在對這些提案沒有進行充分的討論下,選擇直接放流至海洋的做法。
2020年屢傳日本政府以現場儲水槽即將不敷使用為由,擬決議將輻射污水排放入海,不但引發日本全國漁會以及福島漁會表達反對立場之外;福島縣內有43個市町村(相當於鄉鎮市)的議會也做出反對的決議;此外,一項由福島縣縣民發起的連署,也募集了45萬筆連署名單,但日本首相菅義偉仍一意孤行,不顧在地民意反對,偏袒核電業者,不惜犧牲自己國家國民與鄰國權益。此種「以鄰為壑」的自私行為,令人憤怒,也突顯核電宣稱的「便宜」,其實是將污染處理成本與健康風險推給他人承擔,製造的假象。
核電代價高昂 日本不該以鄰為壑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曾號召民團在2020年5月赴台日交流協會外抗議,正式遞交反對意見書給日本政府,11月更在外交部前召開記者會,重申反對立場,請日本政府三思,不該以鄰為壑,傷害海洋環境,更讓東亞鄰國一併承受日本使用核電的高昂代價。
這些受污染的廢水,排入大海不只是會影響到日本的漁民,也會隨著洋流影響到台灣,將侵害我國漁民權益、增加我國輻射檢測成本、甚至威脅水產品消費者的健康。此次決策影響重大,核污水排放入海不會只有一次,這代表未來三四十年沿海可能要長期承受污水排放,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是長期累積的,另外,日本內閣決議將在兩年後才施行,為了保護海洋環境,仍需持續呼籲日本政府應改採其他處理方式,台灣政府也應該重視未來可能的衝擊,經由正式外交管道表達反對,為國民健康與周遭海洋環境把關。
福島核污水背景說明:
福島核一廠在二○一一年三月十一日的東日本大地震遭海嘯侵襲,一號機至三號機發生「爐心熔毀」事故,甚至數度氫氣爆炸,造成大量放射物質外洩,是全球僅次於車諾比事故的最嚴重核災。為讓反應爐降溫,必須不斷注水,此外,滲入毀損建築的地下水和雨水也因此含有放射物質,使污水量增加。
目前福島約儲存了接近124萬公噸的輻射污水,這些污水含有氚(放射性氫),其輻射總劑量高達860兆貝克,難以透過緊急設置多核種除去設備(ALPS)將其去除。而目前儲存於水槽中的水有70%以上含有放射性物質,如鍶90、銫137和碘129,完全超過可排放的濃度標準,並無法透過二次處理將其完全去除。
2019年抽取的污染水再次增加到每日180立方公尺。等量的水經部分去污後儲存於1,000立方公尺的水箱。因此,每5.5天就需要1個新水箱。現場蓄水量為140萬立方公尺,預計於2022年底飽和。
「福島核災將屆10週年,反對輻射汚水排入海洋,終結核電!」國際連署,發起團體有24個國家,311團體,截至目前為止已有65,360人(來自86個國家)簽署了請願書。
網頁:http://chng.it/XgzQzHz6
【台灣也有近40個團體加入連署】台湾環境保護連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守望文教基金會、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看守台灣協會、PAPA非核陣線、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台灣千里歩道協會、台灣永社、人本教育基金會、新北市愛鄉協會、林口社區大學、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綠色和平、綠黨、台灣公民自主發電行動聯盟、主婦聯盟南部辦公室、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綠能臨門一腳協會、台灣環境教育協會、台南新芽、荒野保護協會、美濃愛鄉協進會、屏東縣好好婦女權益發展協會、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高雄市鳳山社區大學、全國教保產業工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南部辦公室、台南社區大學、屏東縣教育產業工會
發稿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此為一跨團體的串連平台)
2013年309全國廢核大遊行,北中南東共有超過22萬人上街要求終結核四、核電歸零。遊行結束後,數百個民間團體為串起台灣自主的公民社會力量,共同組成了「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廣招環保、人權、工運、教育、性別、社福...等各領域的公民團體,以「團體」作為成員單位,但不包含政黨組織,現已有超過兩百個公民團體加入。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市長施政報告質詢】在高雄好好生活! 市長施政報告質詢,我以「海洋城市」、「行人路權」、「工業管線管理」三個主題,作為首次在議場內和陳其邁市長面對面探討的題目。 👊🏻 亞洲新灣區 - 海洋城市不要再說說而已 高雄以海洋城市自居,觀光產業上卻欠缺從海洋出發的思考。目前香港因為政治因素,降低...
海洋 保育 題目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全家參加了「淨灘活動」,
發現:
我們的海岸真的被破壞萬千!
數不盡的塑膠製品、餐飲容器、上千個煙蒂、還有N多枝牙線、打火機、保麗龍碎片、玻璃瓶、廣告紙⋯⋯
這些都不該出現在沙灘、海水、和海洋生物的肚子裡!
身體的疲累可以恢復,
大地之母受傷了,
我們難辭其咎也深受同害!
俐媽真的只是小小的地球村一份子,
但真的願意一起呼籲大家保育海洋資源🙏🏼🙏🏼
另外,
教育部公告的學測題目19大主題之一,
也涵蓋了「海洋教育」,
將來俐媽也會在教材裡針對這議題多加發揮。
今天,
來看看還有其他哪些議題吧!
—————————————————————
🌊 俐媽英文教室—108課綱素養議題學習目標篇:
💦 the global ocean 海洋教育
💦 the environment 環境教育
💦 gender equality 性別平等教育
💦 human rights 人權教育
💦 technology 科技教育
💦 energy 能源教育
💦 family 家庭教育
💦 indigenous education 原住民族教育
💦 morality 品德教育
💦 life 生命教育
💦 the rule of law 法治教育
💦 information 資源教育
💦 security 安全教育
💦 disaster prevention 防災
💦 career planning 生涯規劃教育
💦 multiculturalism 多元文化教育
💦 reading literacy 閱讀素養教育
💦 outdoor education 戶外教育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國際教育
————————————————————
最近在EEC及英模班,
都有介紹108課綱+111學測的新變革,
針對新公佈19大教育議題,
大家也要記得多涉獵💪🏻💪🏻
我們一起愛地球🌍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海洋篇
#俐媽英文教室108課綱素養議題篇
#108課綱
#108課綱素養議題
#台大明明邀請大家一起保護海洋愛護地球
海洋 保育 題目 在 廖子齊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氣候變遷下的生活和你的臉蛋一樣值得呵護🥰
這波梅雨已經在全台灣連續下了四天,而且越晚雨就下得越大,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一週之前新聞還在報北中南各地水庫水情告急,#用水量大的竹科也進入自主節水的階段,那時的氣溫還高得讓人大喊,才5月初而以怎麼就這麼熱🥵
#高溫乾旱馬上接著連續的強降雨,#才擔心沒水用馬上又煩惱水患,這種劇烈的天氣不只我們的臉部肌膚吃不消,連生活都過得不舒適。
#這就是我們未來數十年必須面對的氣候常態。
飆高的氣溫、下小雨的時間變少、短時間連續強降雨增加,冬季到初春的乾旱季更長、水情更吃緊,梅雨要是晚來,我們就會再次迎來2015年初那場十年大旱一樣,需要限水。
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天氣及災害風險,我們的城市治理跟我們的臉部肌膚一樣需要加倍細心的呵護。
今天就先簡單告訴大家面對氣候變遷的政策,主要圍繞著兩個概念。
一個叫做「#減緩」(mitigation);一個叫「#調適」(adaptation)。
「減緩」的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辦法減少人類活動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臭氧和氧化亞氮等溫室氣體,甚至想辦法移除空氣中的溫室氣體(例如種樹)。
這樣的作法當然就是要 #避免全球的溫室氣體增加,阻止全球的平均溫度在本世紀升溫超過攝氏1.5度到2度。是最直接也最根本,也是政治阻力會最大的工作,不過同時也是 #世界各國都在努力面對的課題。
減緩的政策很好懂,包括:
1.#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加大力度發展再生能源,加速淘汰石化能源的使用。
3.#發展建築節能的規範與技術,例如用電少甚至還能發電的「#近零能源建築」。
4.#發展人本交通(步行或單車)、大眾交通工具,減少私人交通工具以及運具電氣化。
5.#改變食物的生產與消費方式,例如支持有機或友善環境農作物,和吃國產在地的食材。
「調適」的意思則是面對已經在改變的氣候環境,我們必須 #提前為生活可能受到的衝擊做出預防,以減少災害發生時的生命財產損失。我們的生活其實受到天氣影響非常非常地多,所以調適的政策面向也相當地廣。
目前行政院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107-111年)」,大致區分了8個面向的行動方案,包括:
1.#災害領域:例如加強對颱風、水災、土石流等各種災害的預警及應變機制。
2.#維生基礎設施:如何確保在極端天氣與災害下的供水、供電、交通以及通信的基本維生服務能夠維持。
3.#水資源:如何確保乾淨足量的水資源能夠穩定可負擔地供應給每個人。
4.#土地利用:例如如何引導與限制經濟活動到非環境敏感的區域發展。
5.#海洋及海岸:例如監測海平面及海岸線消長,以及保育海洋資源避免受氣候變遷減損。
6.#能源供給與產業:例如確保能源設施安全以及提升產業對氣候的風險意識。
7.#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例如確保台灣的糧食產銷價量穩定,以及維護台灣的生物多樣性不因氣候變遷降低。
8.#健康:和公共衛生相關,例如避免淹水增加登革熱疫情爆發。
說起來有點複雜,但是只是想提醒大家,請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它跟我們的臉蛋一樣重要XDXDXDD
面對氣候變遷,我們要大力推動「減緩」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也不能忘記「調適」來降低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
這些題目聽起來好像很大,但有在追蹤我的市民朋友應該不難發現,#很多項目都是在地方自治中得以落實的,#也是我正在努力監督倡議,時有進展、時感無力的所在。
今後我也會繼續不斷提醒以及說明,我們可以怎麼減緩和調適。在即將展開的定期會,我也會來向各局處以及市長提出建言。
我相信一座城市要幸福,環境絕對要顧好,這是一切的根。為了我們和下一代,請和我一起努力、讓更多人在意,聽起來很遠,其實離我們很近的氣候變遷問題!
#climateemergency
海洋 保育 題目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市長施政報告質詢】在高雄好好生活!
市長施政報告質詢,我以「海洋城市」、「行人路權」、「工業管線管理」三個主題,作為首次在議場內和陳其邁市長面對面探討的題目。
👊🏻 亞洲新灣區 - 海洋城市不要再說說而已
高雄以海洋城市自居,觀光產業上卻欠缺從海洋出發的思考。目前香港因為政治因素,降低遊艇、帆船等旅客靠港意願,高雄正應該把握機會發展海洋觀光產業。
👊🏻 好好生活 - 長輩放心出門、孩童安全上學
高雄的交通環境對行人,尤其年長者和身障人士非常不友善。我提出「斑馬線體檢」、「公車問題體檢」兩個體檢項目,要求市府進行全面檢討。
👊🏻 高雄是工業城市,不是工業「區」城市
今年9月前鎮區乙烯事件,再次提醒高雄市民,我們住在地下有工業管線的城市。這次的質詢中,我也提出工業管線管理升級建議。
--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fishkai.lin
海洋 保育 題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李成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題目:《認識香港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硏究和保育》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業教授
分享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情況,以及稀有的海洋生物, 現在香港海洋生態正面對多個困境如海水污染、填海、塑膠等議題,塑膠垃圾是繼廚餘及廢紙之後香港第三大固體垃圾來源,棄置於香港堆填區的塑膠垃圾於過去十年間急增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情況令人憂慮,於是舉辦多個大型活動去引起大眾關注香港的海洋生態的破壞情況,以及建議一些海洋的保育方法。
海洋 保育 題目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香港長大」
主持:猶利亞
嘉賓:李成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題目:《認識香港海洋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硏究和保育》
逢星期三 8:00 ~ 9:00 pm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Grow.up.in.Hong.Kong
- - - - - -
香港中文大學李福善海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李成業教授
分享香港的海洋生物多樣性的情況,以及稀有的海洋生物, 現在香港海洋生態正面對多個困境如海水污染、填海、塑膠等議題,塑膠垃圾是繼廚餘及廢紙之後香港第三大固體垃圾來源,棄置於香港堆填區的塑膠垃圾於過去十年間急增超過百分之二十五,情況令人憂慮,於是舉辦多個大型活動去引起大眾關注香港的海洋生態的破壞情況,以及建議一些海洋的保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