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議員張淵翔辦公室新聞分享 🌱
【北北基等6縣市大雨特報 米塔颱風今明生成】
中央氣象局持續發布大雨、超大豪雨特報,受到東北風影響,雨區擴大,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屏東縣、花蓮縣和台東縣等6縣市發布大雨特報,宜蘭縣山區持續發布超大豪雨特報,宜蘭縣則列為大豪雨特報。
👉️新聞參考:https://bit.ly/2nCAhDc
-
【碧砂漁港海產店遭竊!專挑高單價海鮮 損失超過10萬】
基隆市碧砂漁港附近的海產店,近期頻傳海鮮遭竊案,有的店家甚至一星期被偷兩次,而且竊賊專貼高單價海先下手,像是龍蝦、石斑、蟹類等等,損失超過近10萬元,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兩次竊案的嫌犯身形稍有不同,不排除背後有集團操縱。
👉️新聞參考:https://bit.ly/2lw5M16
-
【基隆寵物店評鑑 9家優等1家限期改善】
優等計有9家,分別為江戶柴莊、小寶貝寵物水族百貨店、貓老大寵物用品店、樂派寵物生活館、寵物城市美容工作坊、八一貓坊、毛閣殿寵之旅店、寵愛寶貝寵物店及喵腳印商行。甲等則有14家、乙等5家,另有1家丙等為萬旺寵物生活館。
👉️新聞參考:https://bit.ly/2nCC7E6
-
【基隆阿根納後方秘境 走吊橋觀景平台盡攬八斗海景】
基隆市和平橋頭阿根納造船廠前方一直走到底,有一處靠八斗子海域的步道,沿途綠意盎然,有原住民吊橋,盡頭還有一處面海觀景平台,居高盡攬社寮橋、基隆嶼、九份、基隆山、鼻頭角等,面海180度壯闊視野,是一處賞海景的秘境,有近距離接觸海的感覺。
👉️新聞參考:https://bit.ly/2n5Lxb4
-
【海洋能源創意賽 基隆包辦國高中冠軍】
2019年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成績揭曉,基隆市建德、中正及武崙國中等4人跨校組成聯軍,利用「滑板」把水流順暢滑入發電,以及基隆學子劉智昕、劉潔昕與二信高中學生,不約而同發揮神創意,以「好神拖」為發想,發明波浪發電機,包辦國、高中組冠軍。
👉️新聞參考:https://bit.ly/2n5tRMQ
緣強團隊 😊
-
🏠 基隆市中正區新豐街278-5號1樓
☎️ 02-2469-2122
💙 https://bit.ly/2Nsp9nk(LINE)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20的網紅從從唐從聖官方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由聖工坊授權提供...
波浪發電 在 再生能源資訊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活動消息
#能源轉型 #綠電先行
《在家幫媽拖地產生靈感 4高中生波浪發電機奪第一》
2019全國海洋能源創意實作競賽,基隆二信高中普通科4名高一生以研發的「Generality橫臂式發電系統」勇奪第一名,師生開心。得獎學生說,因為在家用「好神拖」幫媽媽拖地,把「好神拖」脫乾拖把轉盤的原理,讓波浪的動能轉換來發電。👍
🌳 推動再生能源,從來就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能源轉型,我們一步一步來實現!
👍 全民按讚支持 #台灣發展再生能源
🔎 欲知詳情《 ⬇點圖看全文 》
波浪發電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炎陽高照太陽能發威,台灣再生能源發電量再度超越核能! 這還只是剛開始而已,再生能源發電大於核電發電量即將成為台灣電業新常態!(06/18/2019 TechNews科技新報)
作者 Daisy Chuang
台灣炎熱天氣彷彿沒有極限,又悶又熱的天氣十分令人不耐,不過從另一角度來說,豔陽高照也是好個發電日,隨著太陽能裝置量增加,太陽光電已成為台灣電力後盾,根據台電系統各機組發電量動態資料,綠能發電量在今日(18 日)11:10 抵達 391.5 萬瓩(3,915MW or 3.915GW,1萬瓩 = 10MW),已超越核能的 382.5 萬瓩(3,825MW ,已經相當於核二廠與核三廠四部反應爐總裝置容量3,872MW滿載運轉的發電量)。請見圖一。
其中太陽能發電量高達 157.6 萬瓩(1,576MW),發電占比為 4.6%,水力發電與抽蓄水力次之,發電量達 136.8 萬瓩(1,368MW)與 87.4 萬瓩(874MW),而同為再生能源一員的風能,或許是因為高壓天氣使得風力短缺,風能發電量只有 9.7 萬瓩(97MW)。
而時間到了 11:20 時,太陽能發電量也迎來大爆發,發電量提高到 162.8 萬瓩(1,628MW),同時其餘綠能發電量也有微幅提高,這使得再生能源發電量提升到 415.6 萬瓩(4,156MW),綠能占比從 11.3% 突破至 12%,相較之下核能當時發電量只有 383.4 萬瓩(3,834MW),占比為 11.2%。請見圖二。
不過之後太陽能發電量就開始下滑,雖然在 11:30 時,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仍在 405.2 萬瓩(4,052MW),比核能多出 22.7 萬瓩(227MW),但發電量差距正在逐漸縮短,在 11:40 分時差距只剩 2 萬瓩(20MW),最終核能在 11:50 分時反超再生能源。請見圖三。
若以觀測時間來估算,再生能源發電總功率超越核能的時間或許不到一個小時,只能說是曇花一現,且距離上次觀測到綠能超越核能,也是一個多月前的事,期間綠能與核能差距最小的時候也是在 5 月 30 日,目前綠能發電要超越核能並非易事。
但隨著未來綠能裝置量逐漸提升,再加上今明年的離岸風電將完工併網,之後綠能超越核能的時間將會大幅延長,不再稍縱即逝,再生能源發電大於核電發電量即將成為台灣電業新常態。請見圖四、圖五。
除此之外,這次太陽能也沒有發揮全力,以目前台電官網上所公布的太陽能光電全國已經併網供電的系統規模為2785.5MW規模來看,根據 6 月 6 日 11:20 的資料,,太陽能發電量曾達到 176.8 萬瓩(1,768MW),占比突破至 5.2%,而近期所觀察到的太陽能發電量最高紀錄是在今年4月17日中午11:50的時候,當時全國太陽光電尖峰發電量創下1,929MW的新高紀錄,試想目前政府對於太陽能光電安裝的目標是在2025年達到20GW規模(20,000MW),顯然太陽能發電量潛力還不只如此。請見圖六。
PS. 編按:再生能源的種類蠻多元的,而除了傳統的慣常式大型水力發電之外,我們目前還有許多其他更優的選項,現階段是以太陽能光電以及風力發電,尤其是離岸風電為主力打先鋒,緊接下來,大家將可以看到沼氣發電、生質能發電、地熱發電、小水力發電紛紛接棒上場遍地開花,載更長期的角度來看,台灣四周豐沛的海洋能、潮流、潮汐、波浪發電等等再生能源發電項目,也將成為台灣電力的主要來源。
再生能源發電以分散式發電的模式,相互搭配,積少成多,可以做到零排碳、無空汙、無廢水、無輻射污染、也不會產生核廢料,是完全屬於台灣自主性的能源項目,對於提高國家能源供應穩定性,大幅降低對外採購能源,提升能源自主性,改善環境品質,減少空氣污染,保護生態以及民眾健康等各面向,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
大家對於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發電這檔子事,其實應該更有信心,更加支持,更有共識的!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echnews.tw/2019/06/18/renewable-energy-vs-nuclear/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
https://apan1121.github.io/powerInfo/
♡
#data 、 #factcheck 、 #renewables 、 #powermix 、 #nuclearpower 、 #energytransition 、 #能源轉型 、 #KC
波浪發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洋科學廳
今天是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由館方展示教育組的研究人員 #彭海鯤博士,來為大家介紹這個常設展。
「海洋科技博物館」談海洋科學是名正言順且不可或缺的項目,但基於一般民眾生活在四周充滿科學的環境中,但又常聞「科學」而色變、對「科學」感到疏離高深又難親近,因此本廳的目的在於讓民眾消除對於海洋科學的排斥,進而產生對海洋科學的興趣。本廳將以活潑有趣的互動方式,呈現出海洋科學中已經了解與尚待探索的課題,同時也讓參觀者感受到海洋科學的發展對人類帶來的福祉,也希望藉由參觀者提出觀後省思,共築海洋可能的未來。
展廳主題:
海洋科學廳包含四大主題。為了讓參觀者從地球整體的角度了解所看到的海,同時也循著歷史軌跡介紹海洋的誕生,因此我們安排第一個主題為海洋面貌。在設計成海洋研究中心的空間裡,將以重視體驗的方式多元地呈現展示。為了呈現海洋波浪產生的情形,海中光線與聲音的傳遞方式,模擬深海水壓的實驗裝置、實際運用於海洋調查與資源探勘的儀器等,介紹海洋的科學特性以及海洋科學的現狀,我們安排第二個主題為「海洋探索」。為了展示日常生活中利用海洋資源製造的產品與一些半成品的原料實物,提醒參觀者其實在各種情形下我們不知不覺使用了許多海洋資源,生活中更少不了海洋資源,藉以說明海洋資源的重要性,我們擬定第三個主題為「海洋資源」。在對海洋科學有些瞭解後,民眾可能會對現況有些好奇,因此我們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安排第四個主題為「海洋資訊」。
主題一 海洋面貌:
利用七塊LED 柱狀的顯示板顯示裝置,以燈光與聲音製造出波浪、冰山、海嘯與海中生物等的海洋意象空間效果,稱為Data Pole。「海水的運動」是從不同的時間點、尺度,呈現海水的各種動態。「海洋生態剪影」呈現飛魚躍出水面、浮游生物群在海中徜徉、大鯨鯊在海上覓食、淺水的海藻隨波漂動、深海巨大的魷魚身影晃動、帶著螢光的水母群等。「海嘯」顯現海底發生地層斷裂大水激湧,跨越大洋的海嘯衝上海岸,形成一片汪洋滾流。「海冰與冰山」展現冰川與海水匯合處的大片崩落冰山,激起如山高的水花並形成一座座大型的冰山。北極熊帶著小熊追逐著海獅,最後出現一路挺進的破冰船。這四段重複播放的影片,讓參觀者一進展廳就感受到海洋的氣氛。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地表有七成是海洋。這裡要從全球的角度介紹海洋的分布,海洋的寬度與廣度,同時讓參觀者與陸地作比較。另以「海洋相簿」來「重現古代海洋環境」與認識「海洋環境的變遷」。接著介紹水的行星、地球上的水、海的分布與深度、地球剖面與地殼厚度、全球海洋拼圖、從空中看地球(SOS)等課題。其中SOS 球型劇場是以「海洋與地球」為主題介紹全球性的現像,例如全球的洋流、海溫、海風、海面高度、海底地形、溫室效應等。
主題二 海洋探索:
將模擬研究中心創造空間感覺,以體驗型的展示方式介紹海水的性質與運動等等。
「海水的特性」是讓參觀者了解海水所具有的各種性質(溫度、鹽分濃度、壓力、光線、聲音等),同時也透
過海洋生物的生態學習海水所擁有的各種性質。「海水的成份」是介紹海水中含有哪些物質、多少份量,及各佔多少比例。比較海水所含物質與人體所含物質,可以發現主要成份的種類十分類似。「海洋生產力」是介紹在海洋生態系的最底層是微小的植物浮游生物,二氧化碳與陽光等無機物會產生養分供應給其他生物。另在全球物質的循環上,海洋與海洋生物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介紹海洋與海洋生物所扮演功能的重要性。
「海水的運動」介紹海中發生各種運動,同時利用實驗裝置讓參觀者體驗、學習該性質。過去在研究海洋時,必須實際到海上才能進行調查,但是由於遙測技術的發展,讓人類在不必到海上即能進行觀測,並且將觀測的結果應用到許多領域,「海洋遙測」將介紹相關內容。
「海洋調查船探勘」是以我國最新建造的海研五號為題,介紹研究船的結構、船內研究室所從事的活動、調查儀器等,引發參觀者對海洋調查的興趣。
主題三 海洋資源
呈現可從海洋取得各種資源的圖像,並利用影像與實物介紹人類對各種海洋資源的利用
其中海洋的非生物資源包含海洋礦物資源、海洋空間資源、海洋能源等。海洋礦物資源的應用,包含化工、紡織、造紙、染料、治金、陶瓷、肥皂、玻璃、醫藥、農漁業、食用等。海洋深層水以水產養殖與農業為應用重點,並用於漁牧、食品醫療、觀光休閒與溫差發電等相關產業。空間資源指可以利用的各種海洋空間,例如人工島、海上機場、海底隧道、海上度假村等。海洋能展項介紹溫差發電、波浪發電、海流發電等。
主題四 海洋資訊:
介紹國際與國內最新的海洋科學研究情形,同時介紹台灣海洋研究的歷程與發展狀況。
海洋的未來:
是以越來越熱的地球,引出全球暖化下的海水溫度上升等海洋的危機,作為本區的引言,讓參觀者警覺「我們僅有一個藍色地球」,開始關心海洋。然後針對人類與海洋關係的四大主題(環境、科學、科技、能源)一一介紹,讓參觀者了解世界各地保護海洋、研究海洋、運用海洋的各種未來可能的海洋願景,而達到「築夢海洋」。最後以「向海洋立約」為題,讓參觀者以自己的話或畫,寫「給海洋的一封信」,傳達對海洋未來的反思與展望。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80FDgIjaR0/hqdefault.jpg)
波浪發電 在 今天於台船廠外海進行波浪發電機組下海測試 - Facebook 的必吃
國內首座自製波浪發電機組已經成功下海測試!!! ] (12/19/2014 蘋果日報). ... (吳慧芬/高雄報導) ☆ [ 台灣正在開發波浪發電機組擷取海洋新能源!! ]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