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蒙馬特山丘底~《亞森羅蘋Lupin》Netflix 影集中男主角的家。
「C’est encore plus le foutoir que chez moi 這比我家還要亂七八糟!」女記者看傻眼,對著男主角亞森說。
這篇所有照片都是在Netflix 熱門影集《亞森羅蘋Lupin》第四集男主角住宅週遭拍的(好懷念疫情前的花都呀!),他在劇中的家其實是借一間中學出的外景,名叫-「霍林學院 (Lycée Jacques Decour)」,位在巴黎第九區的Anvers公園廣場旁,但離蒙馬特聖心堂所在的18區非常近,隔一條路就到了,地鐵🚇站自然就是自助觀光客拜訪白色聖心堂最近的二號線「Anvers」站。
這學院地下有座公立泳池-La piscine municipale Georges Drigny,有一陣子常來這裏游泳運動,所以對這區還蠻熟的,且離著名的美食、文青熱愛咖啡館集中的殉道者路也很近,是一個很Nice、人潮在地巴黎,不怕太多觀光客打擾的清幽休閒區域。
雖然這邊離蒙馬特山丘這樣近,公園旁的街頭又可遠遠地清楚地拍攝到整座美麗的白色聖心堂,但相信我,大家出了地鐵站後100%都不會注意身後這棟外觀不甚起眼的學院而直接右轉往山丘上跑,所以下次有機會過來,衝著《亞森羅蘋》的面子,不妨到學院旁的公園坐坐(外人不可隨意進入校園),記得春天還會有櫻花盛開 。
PS:Netflix 的影集《亞森羅蘋Lupin》會這樣受歡迎,除了劇情靈感來自法國名著與巴黎美景外,一大半原因還是出於社會長久以來上下階層互不理解相讓,爆發這兩三年讓政經動盪的「黃背心」事件影響,而在為申張正義、還抱著滿滿憤青精神退役女記者出現的第四集裡,我們更可以直接清楚感受這樣社會貧富對立衝突的情況。
這一集除鑽石項鍊擁有者在巴黎第八區、蒙梭公園旁豪宅(現在是一所博物館Musée Nissim de Camondo很值得參觀喔!)召開記者會發表其愛國、正當繳稅、以法國人為豪的右派言論之外,對比調查財團官商勾結的女記者首次現身時,菜藍車裡正載著左派立場鮮明的「解放報Libération 」,而她的狗甚至名為:「J'accuse(我控訴)」,來反駁並明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審判」,這是1898年時,同樣影響法國社會深遠為訴訟不平,文豪左拉為猶太軍官德雷福斯伸冤在報紙喊出的一句名言,去年受MeToo運動影響的名導波蘭斯基,還憑藉著同名電影《軍官與間諜J'accuse》奪下威尼斯評審團大獎與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引發爭議。
不知道影集中文版是怎樣翻「J’accuse」這犬名?我查看英文版字幕是直接標法文 ,而不另外註解。
#Lupin #亞森羅賓 #Netflix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
「法國咖啡名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Re: 法國饒舌- 看板Hip-Ho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左岸咖啡館- 法國人說- 我的浪漫名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咖啡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咖啡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2月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咖啡語錄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咖啡語錄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浪漫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浪漫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法國咖啡名言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餐飲搭配的藝術——沒有秘密的魔術〉
(2014舊文)
每次餐酒搭配都是新的考驗,因為情境與內容不可能完全相同。哲學家說:「不可能踏進相同的河水兩次。」大致就是這個道理。侍酒師能夠掌握菜餚、飲料、情境與用餐對象的口味喜好,掌握每個細節,創造美好的用餐經驗。我們平常在家裡用餐,雖然一人分飾多角——除了扮演用餐的客人之外,還要做菜、端盤、擺桌、洗碗——絕對不可能跟外出用餐一樣,但是如果能夠掌握一些關鍵,你也有機會在自家餐桌上創造奇妙的感官體驗,下次到餐廳,也能看懂餐酒搭配的魔術。沒錯,成功的餐酒搭配彷彿魔術,能夠創造意外驚喜。不過,我告訴你,餐酒搭配背後根本沒什麼秘密。
【好的品味,需要學習與鍛鍊】
品味充滿自由與想像,而且各有所好,無關對錯。但是,好品味有共通的標準,先試著學習、模仿,舉一反三,才有機會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好品味。就像盲目追求每季單品,不等於擁有好的時尚品味,但是如果掌握了時尚背後的發展法則與精神,學習、模仿,配合自己的條件,才有機會走出自己的品味道路。回到我們的題目:好的餐飲品味,就是瞭解飲食文化與風味互動的道理,講究食物品質與餐飲搭配。這無疑非常需要時間來學習與不斷嘗試。
品味不是人的本能,而必須透過學習獲得,從小就開始培養,或許非常重要。每個人都會吃喝,但是飲食並不因此成為流俗,就像寫字一樣,書法家並不因為大家都會寫字,而顯得書法多餘。研究餐飲到了某種高度,就變成一門學問與藝術。如果瞎吃瞎喝,認為「只要是我喜歡,就是好味道。我的味蕾才是最終的仲裁者」,那就不免太小看這門學問了。在餐飲的領域裡,獨立與自信的精神非常值得鼓勵,但是如果沒有經過培養、鍛鍊、學習、調整的品味,常常不算好的品味。如果憑著人類先天品味來當美食評審,勝出的大概只有甜食。
【餐飲搭配的不變法則】
當然,有些人隨意搭配,也能享受飲食之樂。這種舒適自在,可能只是出於粗茶淡飯亦能滿足的心境,這並不是我想討論的美感經驗。餐飲搭配經驗老道的大師,端出來的東西看似簡單,但是卻能清楚表達搭配的重點,若非一番工夫,怎能到達如此境地?其實,只要輕鬆掌握幾項原則,人人都能往這樣的境界前進,為餐桌創造一片好風景。
餐酒搭配有某種自由與彈性,一道菜不只適合搭配一種酒,而一款酒也不是非搭某一道特定的菜餚不可。然而,在這多樣面貌的背後,有一組基本法則必須遵循:達到同質呼應,或者追求異質對比。偏甜的菜餚,搭配微甜的酒,錯不了。帶有酸味的菜餚,搭配一款比它稍為更酸的葡萄酒,也錯不了。這都屬於同質呼應。至於異質對比,其實就是均衡的意思,偏鹹的食物,就來一個不鹹、有其他風味的飲料作為對比,降低鹹味的感受,譬如偏酸、偏甜、或者氣泡酒都行。辛辣的食物,搭配微甜的酒,也是這個道理。
餐飲搭配最重要的是考慮餐食與飲料之間的互動關係。決定一道餐點特性的元素,包括食材屬性、烹調手法、醬料種類、溫度與質地;決定一款飲料的元素,則有飲品類型、飲品產地、風味屬性、濃郁程度。從這些決定飲品特性的條件來看,酒是最多樣而且複雜的飲料,至於無酒精的軟性飲料,像是果汁、咖啡、茶、水,在餐飲搭配中也有一席之地,只不過體系相對簡單。一場完美搭配的盛宴,必須瞻前顧後,周遭的人事物都很重要,但是我們先討論餐食與飲料就好。
【菜餚搭配的關鍵】
-食材屬性-「白酒配白肉,紅酒配紅肉」,是個過度簡化的說法。海鮮食材確實不適合搭配紅酒,牛排搭配白蘇維濃也枉費了一瓶好酒。但是,也有海鮮、雞肉、火腿搭配紅酒的例子,譬如薄酒來,而以紅酒烹調入味的魚類料理,也可以搭配紅酒。至於牛肉,如果出現在沙拉冷盤、開胃小點裡,也沒道理搭配紅酒,來杯香檳如何?簡言之,食材屬性會影響搭配的飲料種類,但是它不是唯一的因素。所以,請忘記那句過時的名言吧!你這時可能會叫住我,緊張地問:「那紅酒搭乳酪呢?這可錯不了吧!」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乳酪都適合配白葡萄酒,而不是紅葡萄酒。
-烹調手法-相同的食材,清蒸、油炸、香煎、爐烤、煙燻,能配一樣的飲料嗎?猜也知道。如果一款酸度充足、口感凜冽的夏布利,搭配奶油爐烤白肉魚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今天烤爐故障,廚師只能改用油煎,這時,就算這道菜的邊菜、醬料都不變,只有魚肉改成油煎,那麼,搭配的酒也必須換掉。因為魚肉一旦碰到鐵鍋,一切翻盤,必須改搭酸度較為溫和、酒感飽和馥郁的白葡萄酒,譬如維歐尼耶白酒。而如果屋漏偏逢連夜雨,連瓦斯都停了,不能開火,只能切成生魚片來吃,那好,生魚料理就改搭一瓶阿爾薩斯不甜的麗絲玲吧!
-醬料種類-沾了番茄醬的牛排,你還會想搭配紅葡萄酒嗎?「喔,不!」我的意思是,不能接受吃牛排沾番茄醬這種事發生在我家的餐桌上。不過,我剛剛想表達的是,沾醬的影響力可能超乎你想像。一盤三分熟的原味菲力牛排,搭配波爾多紅酒,譬如聖朱里安,恰到好處;如果同一塊菲力牛排切薄片,裹上白芝麻醬,那就換一款夏多內白酒,效果一定比較好;而菲力牛排上面多放了一塊鴨肝,還淋上甜蜜蜜的醬料,哎呀,趕快改開一瓶阿爾薩斯的灰皮諾吧!在所有的醬料中,黑名單最邪惡的第一名就是烤肉醬,好端端的各式食材,非要千篇一律刷上烤肉醬,那我也只能靠啤酒漱口。
-溫度效應-菜餚冷了固然不好吃,但是有時候,更惱人的是已經選好的酒,不適合搭配已經冷掉的這道菜。隨便舉個例子吧,如果你買了一塊好大的豪大炸雞排(先聲明這不是廣告),順手抓了一瓶黑啤酒,正吃得津津有味。但是因為雞排實在太大,以至於最後幾口冷掉的雞排碰到黑啤酒,在口中迸出油臭味(看吧!這真的不是廣告,我可沒有過分美化那個雞排)。這時,你不需要把吃剩的雞排扔掉,你只需要換一瓶小麥啤酒,因為小麥啤酒可以搭配冷掉的炸物。當然,如果你未滿十八歲不能喝酒,只能從頭到尾搭配可樂,那麼我恭喜你,美味的效果也絲毫不遜色。
-質地效應-如果有人急於展現自己對分子廚藝的熱情,把你最愛的牛小排打成泥,跟蔬菜泥混在一起,做成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的菜肉團⋯⋯抱歉!你可能必須放棄平常最愛的美國加州紅葡萄酒了,因為食物的質地已經改變。當然,食物質地的改變不總是以悲劇收場。分子廚藝也發明了把湯汁變成泡沫慕斯,這時,原本不需配酒的湯汁,搖身一變,變成了一盤菜餚裡的佐料,於是你又可以有一杯酒來搭配了。剛剛提到鴨肝,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食材。當鴨肝切開呈現粉紅色的熟度時,是最理想的狀態,可以搭配微甜的白葡萄酒,甚至乾脆就搭配甜白酒,鴨肝豐腴軟嫩的油潤口感,恰與奢華璀璨的黃金液體相映成趣。但是,鴨肝如果過熟,剖面灰蒼蒼,吃起來粉粉的,可就沒這種質地相互輝映的效果了。質地已經改變。
【飲料搭配的關鍵】
-飲品類型-講了那麼多酒,先來講講無酒精飲料。無酒精飲料被稱為軟飲,其中最無聊的應該是可樂與汽水,其次是果汁,在餐桌上最有學問的軟飲,可能反而是看來平凡無奇的水。餐桌上放一瓶礦泉水,尤其是有氣泡的,絕對錯不了。有人比較吃虧,天生不喜歡有氣泡的無味飲料,但是我很幸運,不乏有機會見識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的妙用。簡單來說,汽水、果汁、茶,多少都有搭餐禁忌,唯有水,尤其是氣泡礦泉水,在餐桌上百無禁忌。
-飲品產地-餐酒搭配有一個這樣的法則:「在地飲品搭配在地食物。」乍聽之下,你可能不以為然,難道吃新加坡雞肉飯,就一定要喝讓人舌頭發麻的酸柑汁?其實倒不至於!所謂在地法則,其實反映的是一個地方的人文環境條件,通過時間的沈澱,孕育出來的經典搭配或飲食傳統。如果換個時空,可能也難發展出這樣乍看之下不太尋常,但其實卻非常美味的搭配方式。著名的經典搭配,背後都有某種法則可供我們學習、模仿。愛爾蘭黑啤酒搭配生蠔的吃法,名聞遐邇,其發源不外乎就是因為有豐富的海產,以及酒廠使用烘烤大麥取代麥芽釀酒,藉此規避麥芽稅金的歷史遺跡。但是,嘗一嘗搭配的效果,你會驚訝這樣的搭配能夠保被留下來,自有它的道理。舉一反三,其實用愛爾蘭黑啤酒搭配蔥花鮪魚海苔壽司,啤酒的焙烤焦香一樣會帶出海產的鮮味,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風味屬性-相近的風味,彼此之間都有基本的協調感,搭配起來不會有大錯誤,這是餐飲搭配中最簡單而有效的策略。菜餚與飲料擁有彼此的風味特點,就能夠自然產生呼應,縱使不精彩,也不至於錯得離譜。蘑菇炒一炒之後,與馬鈴薯拌一拌,配什麼?法國、義大利,或者西班牙紅葡萄酒都好,這些都屬於果味含蓄、酸度充足的葡萄酒。但是如果搭配美國加州的梅洛、澳洲的希哈,可能就跟這道小菜格格不入,因為葡萄酒中的水果滋味太搶戲、酒感也比較豐沛,把蘑菇壓得死死的,而且又與菜餚的土味基調衝突。但是,如果把這道小菜加工一下,和鮮奶油、奶油、香料拌一拌,又會得到不同的結果,不但變得可以搭配加州紅酒、澳洲紅酒,甚至還可以搭配白葡萄酒,尤其是夏多內品種、灰皮諾,或者格烏茲塔明那。
-濃郁程度-菜餚風味愈重,就適合搭配愈濃郁的酒,道理在於彼此均衡。炸清雞腿,丟一些九層塔下去,這算是風味簡單的原味料理,或許來一瓶淺色拉格啤酒就夠了。如果不幸地,油溫不對,把雞肉炸得油滋滋的,吃起來又黏又膩,那還是需要啤酒清理一下味蕾。如果是雞胸肉滾上培根,裡面塞一些耐烤蔬菜,滋味稍多了些,那就升級到風味較多的琥珀色愛爾,啤酒散發些許麵包般的香氣,與培根相得益彰。倘若這道雞肉料理變成乳酪焗烤,乳酪絲裡有較多的高達或切達乳酪,那麼你會需要黑啤酒來呼應一下濃郁的乳酪風味。但是如果菜餚辣得你滿嘴通紅,同樣嗆辣的酒只會火上添油,無法發揮均衡的作用。理論上,辣不是一種味道,辣也不叫做口味濃郁,而是口感灼熱刺激。遇到灼熱刺激的食物,應該搭配常溫的、帶有甜味或酸味的飲料或水。
【餐飲搭配的多變樣貌】
餐酒搭配不是無限度發揮、沒規則道理的亂配都能成功,好的搭配都有機可循。模仿經典搭配,從中做些改變調整,不失為學習餐酒搭配的一個好方法。而且,這不也是學習廚藝的方式嗎?先照著食譜來做,再嘗試一些變化。
我來舉一個實例——番茄牛肉蔬菜燉湯,俗稱羅宋湯,理論上不用搭配飲料,因為湯品再搭飲品,湯湯水水,顯得多餘。不過,湯裡多加一點馬鈴薯,做成濃稠狀,搭配飲品則無妨。搭什麼飲品?牛肉風味濃郁,理論上牛肉與豬肉都可以搭配蘇格蘭、愛爾蘭啤酒。這些地方的啤酒帶有不少焦糖風味,能夠呼應牛肉的香氣。然而,如果改用一款麥芽風味跟蘇格蘭啤酒一樣濃郁,更多了酒花香氣的美國琥珀愛爾,會有另一番效果。牛腩肉的油脂豐富,番茄帶有鮮味,美國琥珀啤酒的糖香、烘焙風味與燉湯中的馬鈴薯屬於同質性呼應;酒花香氣、風味與苦韻則發揮了均衡牛肉油膩的功能。
餐酒搭配的理論,告訴我們湯品不需配酒,告訴我們燉蔬菜牛肉應該要配大西洋東岸的啤酒,然而,我們可以同樣地根據相同的餐酒搭配理論,把羅宋湯的配方比例調整一下,變成可以配酒。而且還循著經典搭配的足跡,把大西洋東岸的蘇格蘭啤酒,換成一款大西洋西岸的美國啤酒。
能夠拿捏餐酒搭配自由的尺度,變換出不同的搭配,是需要思考、演練、經驗累積的,其中蘊含許多道理。雖然這些餐酒搭配的道理都不是秘密,但是掌握這些遊戲規則之後,卻能像是學會魔術一樣,把餐桌變得更精彩。
法國咖啡名言 在 有錢人想的都一樣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為何猶太人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美國70%的財富都掌握在3%猶太人的手裡,在每個人財產都縮水的年代,只有猶太人能繼續創造財富,你只有學會猶太富豪的不景氣生財術,才有可能擺脫一輩子窮忙到老死的命運!
面對不景氣,猶太人和你想得不一樣
《塔木德》是1000多年來由2000多位猶太學者集體編撰而成的,是一部集宗教、律法、處世和經商法則的偉大經典。猶太人的致富聖經《塔木德》中有句格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猶太人認為光靠勞務報酬,做一輩子的守財奴,永遠不可能成為大富翁。他們不做死命存錢的事,因為鈔票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錢」,它的價值也不僅止於面額上的數字,他們將鈔票作為一種工具,一種能讓錢持續源源不絕流進口袋的生財器具,因此他們仔細權衡每一筆支出,他們用錢買的不會是當下的需求,而是買進未來、買進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很多人討厭猶太人,說他們是一個視錢如命的民族,為了賺錢,什麼事都做得出來,不過,與其說他們喜歡錢,不如說他們是「喜歡賺錢」,他們靠自己深謀遠慮的精明腦袋,逆轉了自己的命運,賺進令你瞠目結舌、多到數不清的財富權勢,並且樂此不疲。
猶太人擅長從困苦的日子中翻身致富,回頭看看台灣薪貧族的處境,不僅經濟市場哀鴻遍野,還要面對高失業率和高物價指數的衝擊,我們擁有的資產總額卻只比零多一點點。若是能從猶太人那兒擷取一些與眾不同的「賺錢」智慧,仿效他們「喜歡賺錢」的心態,轉換思維,或許就會發現經濟不景氣,其實沒有那麼糟糕,畢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消費,只要懂得敏銳觀察、逆勢操作,賺錢的機會仍然無所不在。
為何猶太富翁死也不會去考公務員?
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為了追求穩定的生活和福利而去考公務員,為什麼猶太人死都不會去考公務員?猶太人雖然是全球最富有的民族,卻也是一直在流浪沒有自己國家的民族,這樣的危機感使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一個警覺而奮進的狀態,也使得他們掌握了更多方式來抵禦風險。
對於猶太人來說,考公務員依然無法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這是另一種當螺絲釘的選擇,只不過這台機器從私人公司換成國家,然而,國家這台機器真的有如此穩固而萬無一失嗎?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希臘和西班牙首先削減了公務員的薪水和福利,而加拿大和古巴各國紛紛裁減了數萬名的公務員,大環境的不景氣影響下,公務員優厚的福利會拖垮一個國家的財政,當這把隨時會開鍘的刀有可能伸往你的脖子,你還會往公務員這個坑裡跳嗎?
精明的猶太人認為,公務員的存在是為了節省交易費用,而無法創造出真正的價值,私人的財富可以透過更多的投資行為創造更多未來的財富,一個公務員所提供的服務,實際上並沒有那麼高的價值獲得如此高的收入。他們也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通過公務考試上,這對猶太人來說反而是生產力低下的行為。
公務員的職涯向上發展性和向外發展性差,環境安逸會讓人缺乏危機意識,也無法培養能力,在目前的經濟環境體制之下,就算是穩定收入的公務員,同樣逃不過高通膨把資產吃掉的命運,卻會因為政府財政日益困難,現有福利逐漸削減,當人力精簡,公務人員的工作量也會有越來越大的趨勢,當景氣越來越差,政府財政收入降低,公職環境更是看不到任何未來發展的機會。
猶太人會怎麼選擇?
猶太人的思惟受到宗教影響非常深遠,猶太教向來鼓勵人應該全力發展自己的能力,拒絕抹殺個性,他們主張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他們認為不合理的東西,甚至認為個人的力量是可以影響世界的。
《塔木德》裡會勸告猶太人應該擁有抱負和雄心:「凡是胸懷大志的人,最後總是會有所成就的。」從猶太教的觀點來說,猶太人是上帝的特選之民,是上帝挑選出來的,因而具有極高的素質,擁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們對自己打從心底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自己能夠超越其他民族的人,在這樣的民族性之下,他們不會選擇當一顆安逸被動等待命運的螺絲釘,景氣越糟,他們越要在危機中創造屬於自己的財富。
英國猶太人詹姆士年輕時把父親給他的一筆財產花光,他才覺醒要努力奮鬥,決心從頭做起。他從哥哥那裡借來一點錢,自己開辦一間小藥廠。他親自在廠裡組織生產和銷售工作,從早到晚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把工廠賺到的一點錢積蓄下來擴大再生產。幾年後,他的藥廠辦得有點規模了,每年有幾十萬美元的盈利。
但靈敏的詹姆士經過市場調查和分析研究後,覺得當時藥物市場的發展前景不大,又了解到食品市場前途光明。世界上有幾十億人口,每天要消耗大量的各式各樣的食物。經過深思熟慮後,他毅然出讓了自己的藥廠,又向銀行貸得一些錢,買下「加雲食品公司」的控股權。
這家公司專門製造糖果、餅乾及各種零食,同時經營煙草,雖然規模不大,但經營類別不少。詹姆士掌控該公司後,在經營管理和行銷策略上進行了一番改革。他首先將產品的規格和式樣進行了擴展延伸,如把糖果延伸到巧克力等多個品種;餅乾除了增加品種,細分兒童、成人、老人餅乾外,還向蛋糕、蛋捲等發展。這樣就使公司的銷售額迅速增長。接著,詹姆士在市場領域上下功夫,他除了在法國巴黎經營外,還在其他城市設立分店,後來還在歐洲眾多國家開設分店,形成了廣闊的連鎖銷售網。隨著業務的增多,資金變得雄厚起來,詹姆士又隨機應變,把英國、荷蘭的一些食品公司收購下來,使其形成大集團,名聲鵲起。詹姆士的成功,正是得益於他當初對小藥廠經營前途不佳的理智分析,及時捨棄,從而轉向食品行業。可見,適時放棄也是商業經營中的一種高級智慧。
這就是猶太人。他們思想開放,崇尚自由,反對一切守舊的東西,更不會為一些僵化的觀念和傳統的做法所拘束。猶太人的性格不會被傳統的背景和勢力所嚇住,年老的拉比總是鼓勵年輕人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事,不要害怕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即使是冒險也是值得的。
他相信的是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他要做的就是推翻前人帶給後人的影響,而創建一個由自己主宰的國度。猶太人的思想是開放的,他們甚至沒有國家、種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們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和發展,走遍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便是現代商人的原型。
當機運到來的時候,猶太人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沒有資本,沒有工具,也沒有錢的情況下,沿著社會階梯向上攀登。不考薪資優渥的公務員是暫時地放棄眼前的利益,但是猶太人著眼的永遠是為了未來得到更多的利益。當機會來臨時,不敢冒險的人永遠只是平庸之輩。
即使只能領死薪水,還是要先買房?
每個月固定領死薪水的上班族,心中都有一個疑問:「現在景氣這麼差,老闆不賺錢,我也沒錢賺,物價又那麼高,薪水都不夠用,不負債就偷笑了,怎麼可能擠出第一桶金?」
當你這麼質疑的時候,翻翻報紙、看看商業雜誌,就會發現,事實上,和你條件相當,卻成功賺到第一桶金的也是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那個人不是你?
因為你一直嚷嚷著不可能,同時卻不去檢討自己的收支和資產分配狀況,不改變消費習慣,不肯花精力做功課學習投資,還是讓每個月的薪水四處流散,你當然一輩子都不可能擁有第一桶金。
猶太人相當重視理財的概念,猶太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透過各種方式來教育他們要謹慎使用自己的資源;例如,每個孩子都會有一個自己專屬的糖罐子,每個禮拜一,父母會發給他們固定、每個人都相同的糖,做為一個禮拜的用量,要怎麼分配使用,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一下子就吃完了,那別人在喝著加了糖的咖啡時,你就只能喝苦咖啡,別人有甜食當零嘴時,你就只能舔手指乾瞪眼,不然就要向父母或其他兄弟姊妹提出協議,用自己的勞力或任何東西去換取更多的糖。
猶太人常說:「賺錢不難,用錢不易。」意思是說,每一筆花費都要仔細衡量,如果花出去的一塊錢,不能幫你賺進兩塊錢,那你就不該花這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總是能把小錢變成大錢的原因。對於金錢的使用,要積極的規畫,徹底執行,才有可能迎接第一桶金,然後生出第二桶金,甚至變成不斷有金錢冒出匯集的聚寶盆。
擁有保值商品,才能對抗通貨膨脹
現在全球經濟處於頹勢,各個國家為了刺激經濟,會採取「量化貨幣寬鬆」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中央銀行開始狂印鈔票注入市場,使得你我手上的現金開始貶值,資產大縮水,連帶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CPI)年年飆升,開始通貨膨脹,薪資卻一直沒有跟著成長,換句話說,就是用你的薪水,可以買到的東西愈來愈少,手裡雖然捧著鈔票,但是你將會愈來愈窮。
面對眼前的經濟局勢,感覺投資什麼都會慘賠,所以多數人無可奈何地選擇安份的守住現金,認為至少還有利息可以賺,但是不要忘記了,這同時也是「負利率」愈來愈嚴重的時期,通貨膨脹率高過銀行存款利率,錢只會愈存愈薄,你的資產可能放著放著就蒸發掉了。
所以,要把現金換成可以保值的商品,像是土地、房產、黃金、鑽石,或是古董等等,其中,猶太人認為土地又比房子來得有價值,因為買了一間房子,只是和別人共同擁有房屋所在的土地,而且土地不會變動,屋子則會變舊損毀。黃金、鑽石雖然也有買賣價差的波動,但是幅度相對來說還是小的,而古董商品,因為藝術層面的價值,當然是時間愈久愈珍貴。
猶太富翁在經濟蕭條時,仍然可以繼續累積財富,就是因為他們讓資產彈性流動,從長遠來看,全球的景氣有一個循環週期,現在的景氣確實很低迷,但是將來反彈回來,中間仍有利潤,而且即使現在的企業普遍表現不佳,卻有在不景氣中依然火紅的產業,也就是說,如果你很認真地把現在的兩塊錢放在對的標的上,就有機會變成三塊錢,但是如果你把這兩塊錢緊緊的縮死在保險箱裡,那它就是兩塊錢,以後甚至變成不到一塊錢,當你驚覺自己居然一毛錢都沒享受到,就變窮了,到時候想後悔也來不及了。
猶太人會選擇到到國外打工嗎?
當景氣寒冬到來,失業率節節高升,每個人的所得薪資倒退回十多年前的水準時,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到國外打工,以當屠夫或是到農場採草莓付出勞力的方式賺取他們人生的「第一桶金」。對他們來說,在國外一個星期同樣是工作五天,每天可以朝九晚五準時下班,一個星期就可以賺到兩萬二,為什麼還要留在台灣領一個月兩萬二這樣讓人無法生存的低薪?
在台灣,很多年輕人一畢業以後就失業,經歷一段時間好不容易才找到工作,找到的工作,也未必是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大家都在為了五斗米折腰,「上班打卡、下班責任,假日做到死」,一個月才領兩萬二,這是目前「窮忙族」的生活寫照,就像是一部巨大機器裡的一顆卑微螺絲釘,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只能勞勞碌碌混日子,當零件老舊破損,只能等著被汰換。
在這種普遍悲觀的氛圍底下,國外的自由悠閒生活和較高的待遇變成了年輕人心中一個美麗的憧憬,有些人是為了夢想而去國外,有些人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但是到異鄉討生活,不見得比台灣輕鬆。以到澳洲打工為例,景氣不好,澳洲的狀況也一樣差,尤其在歐債危機爆發之後,各國的失業率變高,許多年輕人也成為背包客到澳洲打工。當地規定,外來打工者不可以在同一個雇主下工作超過六個月,所以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找新工作,若沒辦法找到,就只是從在台灣的失業族,變成在澳洲的失業族而已。
飛往國外打工一邊度假一邊賺錢的夢想就像是十九世紀中葉美國的淘金夢,當時發現金礦的消息從美國加州傳來,許多人認為這個機會千載難逢,於是紛紛奔赴加州。淘金夢的確很美,做這種夢的人也比比皆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湧進這座城市,當時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不能盡如淘金者的意願,變得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因為僧多粥少,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乾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一圓致富夢,反而喪身此處。
目前會選擇到國外打工的年輕人分成兩種,一種是憑藉著自己的勞力,瘋狂賺錢,只想要存錢帶回台灣;另一種是打工度假的背包客,存了一筆旅費就去旅行,認識不同的朋友,體會當地的異國文化。每個人固然有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對於想要靠著到國外打工度假同時存到第一桶金就此翻身致富的人,擅長創造財富猶太人的想法顯然和你不同。
猶太人如何致富?
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對猶太人來說金錢是唯一的陽光,它照到哪裡,哪裡就亮。」最開始的時候,猶太人跟每個人都一樣,沒有金錢、沒有地位,甚至沒有國家。在這個世界上流浪的猶太商人是怎樣成為有錢人的呢?他們會用行動積極創造出自己的財富。
被譽為這個世界上最精明的猶太人會選擇到國外去打工嗎?他們不會。對於精明的猶太人來說,到國外打工只是賺錢的其中一種方式,絕對不是他們致富的選項。在他們的想法裡面,會認為到國外出賣勞力打工只不過是讓自己從一顆螺絲釘換到另一個地方當螺絲釘而已,他們不會只重視眼前微小的利益,因為一個人不可能一輩子都靠勞力賺錢。
有一個台灣的留學生在國外大學畢業後到澳洲工作,進入金融業從普通文書開始做起,他的第一份薪水大約是十萬台幣,後來他考到當地的金融證照,作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加薪二萬,每個月是業績而定還有一至二萬不等的分紅,年終獎金另計,年假二十天。做了三年之後,他卻決定回台灣發展。
每個人都認為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台灣的薪資環境比澳洲低那麼多,福利也有差,不繼續留在澳洲過著愜意的白領生活真是個笨蛋!但是他卻認為自己在澳洲頂多只是一個高薪勞工,雖然目前台灣大部分企業所提供的薪資、福利缺乏競爭力,但是為了累積經驗,他還是選擇回台灣充電,在台灣本土的金融業他可以學到好幾倍的經驗。
尤其是當金融風暴來襲,台灣政策更是鎖國封閉,種種不利的因素,會成為他發展的良機。他決定在台灣邊工作邊考國際金融證照,之後去新加坡或香港,而不會選擇再回到澳洲,因為他了解在同樣都是亞洲背景之下,在國外工作過的外語能力和經驗就變成他的優勢,這就是運用了猶太人的思惟,在最糟糕的環境中乘勢向上發展。
當初那個留學生繼續留在澳洲,也許會有不錯的發展,但是卻不會有亞洲金融業的經驗,能夠提供給公司的附加價值就少了一些。如果再過十年,他對公司來說依然只是一個外國人,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也不具有競爭力,只是住在國外的一顆螺絲釘,和一般時下的窮忙族本質上沒有不同。
猶太人雖然是視錢如命的一個民族,但是真正讓他們致富的思惟,不是你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掙了多少錢,不是靠著打工去賺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是要看你能留下多少錢,把錢留住多久,以及你的「第一桶金」是否能夠幫助你生出未來的「一百桶金」。
法國咖啡名言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Nordvpn會有3折優惠再送一個月全免費service給你!!!
請使用以下連結: https://nordvpn.com/deepwebkid
優惠碼: 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網上最可怕的一個字 (Ft. HenHen T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LedkSHc7Os&t=145s
全球10大Google Map被禁止的神秘地點
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的神秘地點
世界10大Google Map禁止的神秘地點 [2020版本]
我駕駛這麼多年都會依賴 Google Maps, 會否像身上裝了一個追蹤器呢? 另一邊廂有些市民會為了私隱, 在Google maps 模糊自己住宅.
那南極又住了什麼古老文明需要模糊呢? 啊拉斯加被模糊的空地有一部天氣控制機?
KFC的商標又跟10個google map被模糊神秘地帶有什麼關連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2020年過了一半, 今時今日網絡私隠是重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用Nordvpn.
用了nordvpn這麼久發兩大好處.
能自由自在遛覧任何網站的權利
私人資料受到保護, 完全 “沒可能” 被黑客入侵
好像我, 完全不會怕開車到䢒區然後沒有信號, 因為Nordvpn全球58個國家有5600多個私人服務器.
我之後路上cut左人線不怕被人hack部手機然後知道我的地址尋仇, 因為Nordvpn的雙重加密, 即使説分別通過兩個server服務器才連接你的IP地址. 那我就放心了.
如果我現在開車到咖啡室然後到機場再搭飛機到中國大陸, 也不會怕用他們的WiFi不安全, 因為nordvpn的保護=任何wifi也行!
今天Nordvpn就送你3折優惠和到暑假的一個月免費服務. 只要下面優惠連結然後輸入我私人優惠碼‘deepwebkid’ 你就不怕被人尋仇之yu亦能保護自己網上.
那我怕好車先, 你也不要等到2021年才download.
否則可能你走到google map被模糊的地方, 走不出去.
nepal- 尼泊爾的秘密
位於尼泊爾, 喜馬拉雅山的Kangtega山峰, 高達22,251尺. 如果打開Google maps可以看到整個又名 “the snow saddle” 的山峰給黑影污點蓋過住. 目的為隠藏進入雪山內秘密基地的門口.
分開兩個派別的陰謀論家:
一. 是相信雪山?面有給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避難的地堡.
二. 雪山?面是秘密的外星人. 這理論出名到ufo專家指這裡是尼泊爾版的 ‘51區’ 或 ‘51區第二.’
Romania spaceship, 羅馬尼亞飛船
那明目張膽的外星人呢? 位於羅馬尼亞荒野䢒區google map曾有段時間能清楚看見這個形狀極似ufo的物體. 這事件特別之處, 是圖片被大si報導後, Google緊張馬上給牠打格.
之後出了這張則面圖片, 更明顯顯示這真是一架ufo. 有指Google map好多時候也會用幾年前的舊照片, 那這部ufo有沒有人嘗試過去尋找牠呢?
sandy island (消失的小島)
1774年英國探險家James cook在法國 ‘新喀?多尼亞’ 海域發現一個命名Sandy island的小島.之後的2百多年, 該島都在各大小地圖出現. 直至Google map出現了這張照片. 小島是消失嗎? 還是從來沒有存在過? 2012澳洲的科學家到了傳說中的sandy island發現該位置根本沒有土地, 只是世人誤傳了當年James cook的筆記. 12’ 年11月google map正式將sandy island刪除, 剩下一個黑影. 這算是地圖上最遲糾正的誤差.
Russia’s secret city 俄羅斯的秘密城市
位於俄羅斯算是Google map模糊最大面積的地方. 是一整個城市都被模糊. 這個 ‘秘密城市’ 位於西伯利亞一些寒冷的叢森區附近. 有指這是總統Vladimir Putin 真正家族成員的居住地. 其實自1986年俄羅斯已被爆有多個 ‘秘密城市.’ 總居住人數超過一百萬人. 最奇怪就是大部分這些城市都是沒有名字, 只用一些數目字去命名.列如: city 40.
那被模糊的秘密城市更深層的秘密又是什麼呢?
Haarp
如果打 ‘天氣修改’ weather modification這些字眼進Google, pokemon的網站會出現. 真實世界weather modification 天氣修改, 或weather control天氣控制是真的. 最普遍是 ‘cloud seeding’ 人工降雨, 即是影響雲層掉下來的雨量.
近啊拉斯加州的Haarp是google maps最早打格的地方. 但從圖片中去看只是一遍森林. 之後因為太多人去探險, 政府出來解釋該地方是用來研究如何修補臭氧層的破洞. 但有指Haarp真正身分是一部控制天氣的機器. 而最恐怖是Haarp被指是造成了近代多個災難. 真相又是什麼呢?
不知名的兩間屋
Google map有一些監獄或名人住宅會被模糊的原因是想防止人自由出入. 令我覺得最有趣個案是英國Stockton-on-tees小鎮Princeport road上被模糊的兩間小屋. 連屋主也不明白為什麼需要blur自己的屋. 有什麼的世紀大陰謀呢?
KFC
KFC logo上的colonel sanders頭像是世界上其中最出名的標誌. 但如果你看google maps每一個kfc都是被模糊的. 原因是google maps會幫每一個被拍到的人臉自動打上格仔. 但真的每一個都blur到嗎?
Canada’s Baker lake-water control. Did I get dumber?
這個google map個案跟我有關的. 我住的加拿大北部Nunavut努納武特
領域有這一張照片. 可以看到這個Baker lake湖泊有一大條黑間遮住. 被嚴守的Baker lake有陰謀論指是政府用來加化學藥物去控制加拿大人的設施. 這個‘水氟化’ 陰謀在北美已爭論很久. 就是政府會在公共水中加氟化物影響人民的智商. 所以我就讀不成書!
tantauco national park Chile -poachers
你關心大自然嗎? 位於智利的tantauco national park有很多愛護動物人士也會去潮聖. 也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google map你想把牠放大看不到一些什麼. 因為該地位於智利荒郊很多人說這曾經是一架ufo的現場. 但我更相信是這個自然保護區想防止poachers偷獵者去殺害或偷走公園中的稀有動物. 所以沒有陰謀, 只是他們太愛護動物.
Antarctica
因為南極而誔生的陰謀論可以是無窮無盡. 如果大家想我講一集南極就請在下面留言. 今天講南極就從這張照片? 這像我們看到的南極嗎? 一點都不像. 但這就是之前google map給我們看南極的様子. 北極也是看不到的. 因為google map太大根本顯示不到. 這導致陰謀論家猜測這是跟Antartica其他不可思異畫面: 好像這些不明的神秘建築物或疑似ufo juey lok現場是有關.
這一句名言大家可以想想: strange that all countries want to take over land but no country claims Antarctica. 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they know that we don’t.”
如果你不相信任何這些google map個案, 你自己可以去搜索, “看一看.”
法國咖啡名言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梵高在世:多感官體驗展覽」曾在多個國家展出,今次終於來到香港了!不過門票連手續費都要$250一位,到底值不值得?今次記者就帶大家去走一圏吧。
上網買門票後,去到現場排一陣子,就會進入第一個展覽廳,右邊是梵高睡房的裝置,畫作《阿爾勒睡房》、《羅納河星夜》等都是在在此完成,還原度蠻高。
此外還有一些梵高生平及其畫作的介紹,大家可以在此先預習畫家生平。從下一個展廳開始,觀眾可以看到1880 至1890年代梵高到訪法國阿爾勒、聖雷米以及奧維爾時,創作的畫作,經過多角度的投影,一步一步走進梵高的藝術世界,彷彿人在畫中,非常搶眼,視覺效果一流。
再經過牆上寫滿梵高名言的走廊,來到下一個展館,就是展覽的重頭戲。同樣是多角度投影,不過這次更增加了跟地面投影,可以更立體感受畫作,敏感的人,更能細昧情感表達。而且梵高著名的《星空下的咖啡廳》及《星夜》都會在此展出,可以說是必到熱點。最後旁邊還有一個繪畫教學室,大家可以在這裏畫畫,把自己的感受抒發出來。整個經驗都令人大開眼界,相當值得一來。
看完展覽,是時候醫肚了,九龍灣近年了多了不少餐廳,個人較喜愛的,就是Mega Box內的Achacha。除了餐廳環境舒適,可以坐得舒服外,菜式亦有水準,點了黑松露雜菌意粉,上枱已嗅到黑松露香,分量大,意粉不會過腍,這個價錢算抵食。此外三文魚菠菜車打芝士法式薄餅都不錯,法式薄餅餅皮本身微甜,放上煙三文魚和車打芝士,帶一點鹹香,味道討好。
編採:鄭凱婷
攝影:李耀榮
「梵高在世:多感官體驗展覽」
地址:香港九龍灣常悅道18號富通中心1樓
開放時間:即日至7月7日星期一至四10am–9pm;星期五至日及公眾假期10am–10pm
票價:成人(15歲或以上)$230/小童(4歲至15歲)及全日制學生(必須出示有效學生證)$190/4歲以下小童免費
家庭票:兩張成人票+一張小童票$550(攜同多於一名小童,需額外購票)
訂購:www.vangoghalive.hk,加$20手續費
Achacha Food & Beverage Boutique
地址:宏照道38號MegaBox L5 3及4號鋪
電話:2651 523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45am-10pm
法國咖啡名言 在 左岸咖啡館- 法國人說- 我的浪漫名言 - Facebook 的必吃
法國 人說: 幸福即是一雙鞋,舒適與否只有自己明白。 無畏旁人絮語, 你,就是我的幸福~ 即使再次回到原點, 我,依然會義無反顧與你相戀! --我的浪漫名言, ... ... <看更多>
法國咖啡名言 在 法國咖啡名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說愛你-2021年12月 的必吃
關於「法國咖啡名言」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法國咖啡名言- 台灣旅遊攻略-202102212021年2月21日· 《法國人說》系列極短篇浪漫獻 ... ... <看更多>
法國咖啡名言 在 Re: 法國饒舌- 看板Hip-Hop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 引述《holicane (Wen R.I.P.)》之銘言:
[snip]
: 歐陸窗口的法國、荷蘭、西班牙等地自然是首當其衝。法國的優勢在於他擁有龐大
: 的非洲殖民地的移民,而巴黎與馬賽這些大城市與紐約一樣有複雜的種族、政治、
: 經濟問題,使得Hip Hop能夠在類似的經驗下被當地接受。另外有種說法是,油腔
: 滑調的法文是最適合饒舌的語言。
除了以上原因
個人認為"反動思想發源地所在"的這個文化淵源
可能也是法國hiphop高度發展的原因之一
(特別是著重在批判、憤怒與反思的寫詞)
不過無奈的是任何高度發展的娛樂
都不免落入商業化大量複製的氾濫
--
以下為轉貼
--
法國人個個都是哲學家
翟華(法國)
法國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
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
造性的思考方式。
法國各個電視臺每天都有現場直播的清談節目,請來的不論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還是平
民百姓,也不管討論題目是談天還是說地,嘉賓們都爭相發言,而且個個口若懸河,頭頭
是道,話匣子一打開就再也收不住,急得主持人頻頻作手勢要他們適時打住。法國人為什
麼這麼能"侃"呢?
法國有豐富的民族文化,歷史上曾產生過像迪卡爾、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
薩特這樣在世界人類文明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和哲學家。耳濡目染,很多法國人
都不知不覺地沾上了幾分學究氣。再者,他們人人都在中學時代都有上哲學課和為應付考
試而"背哲學"(類似我們中國學生"背政治")那樣的經歷。
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樣的主課不相上下。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
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
論是哪一科的學生,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週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
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法國每年六月份舉行全國性的中學畢業
會考,相當於我國的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只要拿到中學畢業文憑就可以上大學。按十
九世紀以來形成的慣例,中學畢業會考的第一門也是考生們最怵的考試科目就是哲學。每
年大考之前,法國市場上雖然見不到"腦黃金"、"忘不了"之類的健腦補品,但書店裏各類
哲學參考書、哲學概念記憶卡片還是相當熱銷。近年來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不少面對高中
畢業生的網站,用多媒體和動態的方式輔導哲學,更受考生青睞。有一個自命為"我愛哲
學"的網站,出了這樣一個模擬考題﹕"一個巴掌會弄出什麼聲音來?"
按該網站的指導,考生見了這樣的題目,千萬別慌,更不能憑直覺回答"一個巴掌拍不響"
。先不妨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話,老實承認"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後把問題中的
幾個看似簡單的關鍵字如"一個"、"巴掌"、"聲音"等逐一分析一遍,從中發現玄機,再引
經據典,展開論述,至少寫上十幾頁紙。最後下結論時一般要有意閃爍其辭,切忌把話說
死﹕一個巴掌雖然拍不響,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此時無聲勝有聲",自會有其深刻的內涵。
平時多做幾道這樣刁鑽古怪的題,到真上考場的時候就踏實多了。1999年法國中學畢業會
考的哲學考試包括這樣幾道題目﹕"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人的自由是否受勞
動的必要性所局限?""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法國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
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
造性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學得滿腹哲學經綸出口成章的法國人,如果平日裏沒有地方
發揮也著實難受。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所謂"哲學咖
啡館"就是街頭普通咖啡館,每週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聘請一至
兩位文化名流當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
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
"燈塔咖啡館"。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月刊",報導
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各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動方式上又大致相
仿。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
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每次討論開始之前,
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
們愉快嗎?"、"你認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樂?
"等等。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適時幽上一默或
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到興致勃勃之處,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
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跑堂倌"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話題,活得未免有點太累。其實正相反,哲學的思
考使法國人對人生採取超然的態度,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一
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言﹕"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
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快的人。"
--
哲學家的搖籃──法國的哲學教育採訪報導◎何淑真〈人本教育
基金會教育中心副主任〉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Pascal, Blaise,1623-1662﹞說:「人是一
根脆弱的蘆葦,但人又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
啟蒙時代以來,法國出現許多像巴斯卡這樣的大師級人物。像提
出「我思,故我在」的數學家笛卡爾、法學家孟德斯鳩、既是歷史學
家又是詩人的伏爾泰、愛彌爾的作者盧梭、提倡自由思想與無神論的
狄德羅、一直到近代存在主義的沙特…等等,這許許多多的文學家、
數學家、音樂家,常常也同時是哲學思想家,讓近代法國在哲學思想
上成果輝煌。
這輝煌的過去奠定了法國近代人文教育的傳統。即使在考試中,
我們也可以看到哲學的影響力。
法國的高中畢業會考,通常在6月中旬,簡稱bac (baccalaurea
t)。大學錄取是依據高中畢業考試成績。有的大學有自己的專門考試
,稱為concourse。
法國的高三分文、理、經濟科。每科的作文考試都有三題,三題
中可以選一題作答。
兩年前法國高中畢業會考其中一科的作文題目是﹕
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人的自由是否受勞動的必要性所侷
限?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去年的題目則是:
文科─一、「我是誰?」這個問題能否以一個確切的答案來回答?
二、能否說:「所有的權力都伴隨以暴力」?三、試分析休謨論「結
伴欲望和孤獨」一文的哲學價值。「『結伴』是人類最強烈的愿望,
而孤獨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懲罰。」
經濟科─一、什麼是公眾輿論能承受的真理?二、「給予的目的在
於獲得」,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則?三、試分析尼采論「罪行與犯
罪」一文的哲學意義。作者在文中提出問題:輿論在了解了犯罪動機
和作案具體情況後,即能遺忘錯誤。這種現象是否有悖倫理原則?
理科─
一、能否將自由視為一種拒絕的權力?二、我們對現實的認識是否
受科學知識的侷限?三、試分析盧梭論「人類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
」一文的哲學含義。盧梭說:「我們對同類的感情,更多產生於他們
的不幸而不是他們的歡樂。為共同利益聯繫在一起的基礎是利益,因
共處逆境團結在一起的基礎是感情。」
這樣的考題,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
數學和物理這些主課不相上下。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
的目的是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
代的意義」。
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
的愛好和專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論是哪一科的學
生,上了三年級,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周要上7個小時的
哲學課,而經濟科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
平常老師們怎麼進行哲學教學呢?有的老師依照主題選文章,比
如以「真理」、「正義」、「美」這些主題,來讓學生作討論;也有
的老師選不同的哲學家來討論。每個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同,怎麼進行
是老師決定的。
法國教育當局為了避免填鴨式教育,不讓學生為了應付考試死背
大綱,所以高中會考的題目一向都很靈活,不會出一些瑣碎的問題。
這些考題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甚至連哲學家之間也沒有共識。
曾經有個非常有名的例子:在 1992 年前後,考題中有一題只有
「風險(le risque)」兩個字。結果,有一位學生的回答是:「就
像這樣!」在法文中,只有三個字(Cest comme ca!)。
這位考生的確是冒著極大的風險這麼作答,這可能是深思熟慮後
的回答,也可能是耍賴的開玩笑,我們無法判定,但結果是:這名考
生得了十八分(相當於台灣的90分)!
看來,閱卷老師是願意欣賞的。
全世界大概就是法國在高中開始,就實施哲學課程。法國內部曾
經有反彈的聲浪,理由是-這樣作太菁英教育了,不是每個人都能瞭
解深奧複雜的哲學理論。
1990年代前後,哲學課程瀕臨廢除的邊緣。以德希達(Jacques
Derrida)(註)為首的一群哲學家,認為「其實不是哲學課程太難
,也不是一般人不懂,是不會教的問題,也就是說,問題出在教學方
法上。」他們認為,高中哲學課是「不會教」的問題,而不是「太難
、不好懂」的緣故。當時,他們為了證明這件事,這群哲學家親自到
高中教哲學,並拍成錄影帶,公開放映!
結果,事實證明,真是那些中學的哲學教師不會教哲學,而不是
哲學思辯只屬於某一小群菁英。後來,高中哲學課程還是被保留下來
。
哲學課程能夠產生的具體影響是什麼?
去過法國的朋友會知道,「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
有些街頭普通咖啡館,每週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
小時),聘請一兩位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
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
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燈塔咖啡館」。
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這裡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
月刊》,報導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每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
的特色,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
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
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
通常討論開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
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們愉快嗎?」、「你認
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
樂?」等等。
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
適時幽上一默,或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
到興致勃勃的時候,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服務
生「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活得會不會太累?其實
,正如一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說的
﹕「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
快的人。」
註:德希達,解構主義大師,在1967起發表了「言語和現象」、「
書寫語學」、「寫作與差異」幾篇論文,奠定了解構哲學的方向。
資料來源:1、人民網站翟華「法國人人都是哲學家」、遠流博識
網聊齋討論版。2、感謝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陳健宏、台灣留法學生
小威、法國朋友Florance,提供的寶貴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109.20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