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三星在望的Chef Maxime?」
大約一個月前到Ecriture晚飯,吃Chef Maxime的全新菜單——配合餐廳剛翻新的環境,我笑說Chef Maxime應該是準備好要迎接三星了。我常說,如果我要在香港吃「非常法國」的法國菜,Ecriture是不二之選。香港不是沒有出色的法國菜,譬如Caprice、L’envol都是我常去的,連同Ecriture,是最能辨識大廚風格的法菜餐廳。但分別掌舵Caprice的Chef Guillaume和L’envol的Chef Oliver均已把法菜簡化許多了,不管是味道結構或邏輯思維上。偶爾還會從Chef Guiiaume的一兩道菜吃到很典型法式思維的菜式,但不算常見。只有Chef Maxime擇善固執,牢牢守住法國人那套「喜歡複雜」的典型思維。
Chef Maxime早年在Amber擔任Chef de Cuisine的時期,是Amber菜品處於巔峰狀態的那幾年,我也是在那個時候就開始留意他,有種「終非池中物」之感。Ecriture四年前開張幾個月後就摘下二星對我來說毫不意外,他確實已在那個水平上。
這四年來,一路見證他的成長,對於烹飪技術突破的追求,還有菜式味道結構的複雜度與完整性,他都一絲不苟。這一年間吃過太多印象深刻的菜品,譬如他把傳統的鹽焗做法,變通成糖焗,用黃糖去焗乳鴿,濃惹的鴿肉吸收了來自糖分的自然甜味後,再配上偏鹹的鴿汁去吃,對比強烈、味道的張力極強,很是好吃。好幾個月前,Chef Maxime推出了全素食菜單,其中一道節瓜撻,用鷹嘴豆泥作餅底,再採用至少兩種不同顏色的節瓜片,層層疊疊圍成圈,手法嚴謹、工整細膩,漂亮得捨不得吃掉。但這個節瓜撻不是當作pizza來吃的,奉客時切下一小片,再配上番紅花汁和天婦羅炸節瓜花一起吃,賦予菜式的完整性,這就是fine dining的精髓。
新菜單上有一道生蠔菜式,我稱它作「不沉悶的生蠔菜式」——什麼是沉悶的生蠔菜式?不外是為了忠於原味而惰於思考,用個富含酸度的食材去把生蠔提鮮,又或者再配個魚子醬來個鮮上加鮮,就算是完成了菜式。Chef Maxime的生蠔,有蒜味牛油煮過的法邊豆、用風乾牛肉醃製過的地膚子(Tonburi,一種藜科植物的加工品,貌似魚子醬)、海水、生蠔出汁、酸奶油,完全不落俗套、複雜性強,但邏輯完整、表達成熟!生蠔、海水和生蠔出汁有三層同一脈絡的umami,蒜味牛油法邊豆和飽吸風乾牛肉鹹鮮味的地膚子賦予第四和第五層umami,形成umami的五重奏,再以酸奶油製造平衡。請注意,法邊豆和地膚子都是一個載體,它們的umami是經過和別的食材一起烹調而吸收的,所以比較輕微、比較間接,也在五重奏裡形成了輕重有別的層次感,非常非常高招。在這道菜也看到Chef Maxime的傲氣,別人總是喜歡魚子醬和生蠔配在一起,他就採用一個「偽魚子醬」來代替,但以更高的技術含量來完成!吃罷這一道菜,我衝口而出:「如果這不是三星的菜,什麼才是?」
圖解:
1. 這個節瓜撻是素食菜式,連餅底都是鷹嘴豆泥製成。
2. Chef Maxi me不落俗套的生蠔菜式,以完整的菜品邏輯和技術含量大玩umami五重奏。
#ecriture
#maximegilbert
#frenchfinedining
#michelintwostars
#foodcriticschoice
#agnescheefoodcolum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日常花事:當代花藝設計師的花束、桌花、花飾品,用好取得的草木花材,豐盈生活的美好姿態」介紹 訪問作者:王楨媛 內容簡介: ★給初學者的32堂花藝課★ 掌握材質╳線條╳色彩╳比例, 用台灣常見花材,打造不凡的高質感花作。 花在日常,生活即是花器, 在不同草...
「法國人 思維」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轉錄]法國人人都是哲學家- 精華區W-Philosophy 的評價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法國人哲學好棒棒?!他們學校怎麼教哲學?生活中如何訓練 ... 的評價
- 關於法國人 思維 在 褚士瑩《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擺脫思考同溫層,拆穿自我 ... 的評價
法國人 思維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王俊評:🇦🇺🇺🇸🇬🇧🇫🇷 沉默的艦隊】
#周末回顧:「澳洲簽下AUKUS協議,讓法國人深深感到背叛....」美英澳三國安全同盟「AUKUS」,澳洲將得到美國輸出的核子潛艇動力技術,讓自家潛艇國造計畫得以升級,但同時卻也讓早就和澳洲有柴電潛艇國造合作的法國,氣到在17日召回駐美與駐澳大使以示抗議,法國對美澳罕見的外交憤怒,直接表現在外交部長的嚴厲措辭上:「這是嚴重的背信之舉,法國感覺被人從後面捅刀!」
.
法國氣憤的原因,是澳洲在確定接受英美的核子潛艇建造技術後,單方面與法國毀約。法國外長表示,召回大使的決定是來自總統馬克宏的指示,而美國和澳洲方面除了對此感到「失望錯愕」之外,目前正在透過外交管道尋求與法國溝通中。
.
澳洲在2016年的國造潛艦標案,考量國際政治、軍事需求、以及本地造船經濟的綜合因素,澳洲最後在日本、德國與法國的潛艇設計中,選擇了法國海軍集團所推出的「短鰭梭魚級攻擊潛艇」(法軍下一代核子攻擊潛艦「梭魚級」的柴電動力版)。
.
紛擾多年的標案終於成埃落定,但沒想到這條澳洲潛艦國造之路卻是走得艱辛,雙方合約內容與製造條件不斷更改,相關預算逐年膨脹、卻不見開發進度,國造計畫陷入多年的停滯狀態。從2016年以來的黑洞該怎麼填補、還是在英美AUKUS協議下果斷放棄,正是當前澳洲所面臨的國安課題。
.
這篇寫於2016年的文章,正是在澳法合約當時確定之後的回顧分析,對澳洲而言潛艇戰略的意義為何?當潛艦開始在東南亞國家中擴散,以及面對中國海軍現代化的安全威脅,澳洲又需要什麼樣的海洋戰略思維?這條潛艇國造之路,除了建造技術之外,也還有更多需要克服的難題...
.
#澳洲 #法國 #美國 #英國 #AUKUS #潛艇
法國人 思維 在 Agnes Chee謝嫣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也許是「喜歡複雜」,所以Chef Maxime特別着重一種料理手法:日式的昆布醃(kombu jime),就是把食材(通常是魚鮮)以昆布裹起進行醃製,好讓食材吸收昆布的鮮味,吃起來更有一言難盡的層次感⋯⋯⋯」
「他把這個概念轉化成用西班牙風乾牛肉火腿包裹着海魴片來作「Beef Cecina Jime」⋯⋯⋯⋯」
「法菜中常見「鹽焗」(croûte de sel)烹調方式,又讓Chef Maxime緊緊捉住概念轉化成「糖焗」!大同小異的做法,只是把粗鹽轉換成黃糖,把乳鴿埋在糖堆裏頭,在焗爐裏焗熟,這麼一來,乳鴿吸收的不是鹹香,而是黃糖的自然甜香⋯⋯」
「我跟Chef Maxime說:「如果把你的菜比喻為性愛,你的性愛是永不沉悶的招數!」他聽了邊大笑邊點頭認同;「做菜就跟做愛一樣,要有高低起伏,要有起承轉合,要令人不知生死,最後回味無窮!」
#maximegilbert
#ecriture
#frenchfinedining
#finedining
#剖析法菜大廚風格系列
法國人 思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日常花事:當代花藝設計師的花束、桌花、花飾品,用好取得的草木花材,豐盈生活的美好姿態」介紹
訪問作者:王楨媛
內容簡介:
★給初學者的32堂花藝課★
掌握材質╳線條╳色彩╳比例,
用台灣常見花材,打造不凡的高質感花作。
花在日常,生活即是花器,
在不同草木花材的鋪陳組合中,
把日子妝點成理想的模樣。
出生花道家庭,擁有日本池坊花道正教授一級資格的王楨媛Queena,
自美國花藝學院畢業後,曾於曼哈頓的美式、法式、韓式高級花店擔任花藝設計師。
深受各式流派薰陶的自由風格,以及對任何花草皆能得心應手運用的技巧,
讓她近年來頻繁受邀在台灣、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授課,並受聘在國際學校教授花藝。
如今,為了推廣花藝之於生活,她將數十年來的累積化為紙上課程,
以桔梗、尤加利、康乃馨、玫瑰等「平價、季節性低、好取得」的花材,
利用其本身的「點、線、面、塊」等不同材質和線條,加上比例和色彩堆疊,
設計出簡單卻富有層次感的花束、花圈、桌花、花飾品。
全書以初學角度設計,從前置的花材挑選、處理、保存,
到創作時的搭配思維、製作細節,以及完成後的包裝,
帶你在日常花事中,感受不受侷限的花藝之美。
作者簡介:王楨媛(Queena)
出生於台灣,幼時求學、成長的軌跡是在台灣以及馬來西亞之間來回著。
母親為日本池坊花道教授,在耳濡目染下自然地踏入學習東方花道之路。與生俱來滿滿的好奇心與充沛活力,也驅使她在不同美的領域間持續探索,編織、羊毛氈、刺繡等工法都成了拿手絕活。平日從事兒童動畫編劇工作,假日則轉換成花藝教學的模式。
2015年暫停了工作腳步,遠赴紐約花藝學院進修西洋花藝及園藝治療。結業後,分別於法國人、美國人、韓國人所創立的花藝工坊從事花藝創作。在這段過程,體驗到各國相異的花藝文化風格,對於自己未來的花藝創作方向也有更深切體悟,並決心要將花藝真正帶入生活,透過自然界的花草木果,表達當下對於人、事、地、物的感受。
目前除了於台灣、東南亞等地往返授課,並持續於美術館、藝廊、展覽、店家等場合創作大型花藝裝置,以各式的主題與人交流、共鳴。
出版社:蘋果屋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m9EJ1Ukqs0/hqdefault.jpg)
法國人 思維 在 品味壹番 A Matter of Tast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法國干邑直擊06〉法國人 怎麼享受路易十三?【林一峰Whisky School威士忌第125課】
有「烈酒之王」封號的頂級法國干邑路易十三(Louis XIII),該怎麼享受呢?
我們不遠千里飛到法國干邑區,看看美麗的路易十三首席全球品牌大使Lauranie Nonotte怎麼做。
「我跟我們的專屬主廚,一起研究過路易十三與食物的搭配,在跟各種不同食物搭配的時候,會展現出路易十三不同面向的超凡特色。每一種不同的組合搭配,都各自有獨一無二的特色。」Lauranie Nonotte說:「我們的專屬主廚特別推薦兩種搭配方式。一是搭配大白鱘(Beluga)魚子醬,以及Bellota火腿。」
這樣的安排,一聽就知道是「萬中選一」的絕妙組合。用最天然、最絕對、最純淨、風味層次變化最豐富的頂級食材,搭配法國精緻品味文化中最極致的路易十三,令人拍案叫絕。
來自伊朗的Beluga魚子醬,是世界三大魚子醬之首,向來有「海裏珍珠」稱號。產自裏海的大白鱘,是裏海最大的魚類,雌大白鱘要生長20年以後才能成熟產卵,要平均年齡接近60歲的母魚,才能夠生產魚子醬用的魚卵。近年來鱘魚數量越來越少,一年魚貨量不到100條,讓原本數量稀少的Beluga魚子醬更顯珍貴。
大白鱘魚子醬香醇甘美,圓潤飽滿,粒粒彈牙,自古以來便是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珍饈美食。銷售時論公克出售,價格年漲過一年,30公克至少要台幣8千元起跳,才有可能買得到。
Bellota火腿是頂級西班牙伊比利火腿,指的是在伊比利半島生長的黑褐色豬種,放養在橡木牧場裡,食用大量Bellota(橡樹的果子)長大,且風乾熟成時間必須超過36個月。味道極為濃郁卻不膩口,帶著特殊橡實香氣,品嚐時幾乎入口即化,迅速帶出濃郁的榛果香氣強烈衝擊你的味蕾。
究竟Beluga魚子醬與Bellota火腿,會跟路易十三撞擊出什麼樣火花?除了這兩項頂級食材,Lauranie Nonotte還帶來什麼樣的搭配建議?這看似簡單的搭配方式,背後又蘊含著什麼樣的價值思維?
難怪威士忌達人學院首席顧問林一峰要說:「過去我們以為路易十三它就是一個昂貴的飲品而已,來到這兒才知道它記錄的是所有法國人生命的智慧。」
(製作/企劃/翻譯/撰文:高婉珮,攝影:吳致碩)
【警語: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未滿十八歲請勿飲酒。】
#LouisXIII
#BellotaBellotaHam
#BelugaCavia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SZKugoYO0Q/hqdefault.jpg)
法國人 思維 在 法國人哲學好棒棒?!他們學校怎麼教哲學?生活中如何訓練 ...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笛卡兒的思辨健身房》博客來連結: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2368 # 法國 #哲學教育#思辨. ... <看更多>
法國人 思維 在 褚士瑩《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擺脫思考同溫層,拆穿自我 ... 的必吃
臉嗎? 愛你一點點,到底是愛還是不愛?說不愛會很傷人嗎? 離開同溫層的第一步?是學會說真話? 褚士瑩突然想起在幼稚園的舞台上,群體中那個傲慢的 自己 ... ... <看更多>
法國人 思維 在 [轉錄]法國人人都是哲學家- 精華區W-Philosophy 的必吃
法國人個個都是哲學家
翟華(法國)
法國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
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
造性的思考方式。
法國各個電視臺每天都有現場直播的清談節目,請來的不論是政界要人,明星大腕還是平
民百姓,也不管討論題目是談天還是說地,嘉賓們都爭相發言,而且個個口若懸河,頭頭
是道,話匣子一打開就再也收不住,急得主持人頻頻作手勢要他們適時打住。法國人為什
麼這麼能"侃"呢?
法國有豐富的民族文化,歷史上曾產生過像迪卡爾、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狄德羅、
薩特這樣在世界人類文明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大思想家和哲學家。耳濡目染,很多法國人
都不知不覺地沾上了幾分學究氣。再者,他們人人都在中學時代都有上哲學課和為應付考
試而"背哲學"(類似我們中國學生"背政治")那樣的經歷。
在法國,哲學的地位與法語、數學和物理這樣的主課不相上下。法國普通中學的學生升入
高中以後就開始分科上課,根據個人的愛好和特長選擇文科、經濟科或者理工科。但是無
論是哪一科的學生,哲學都是必修課,文科的學生每週要上7個小時的哲學課,而經濟科
和理科的學生也分別要上4個和3個小時的哲學課。法國每年六月份舉行全國性的中學畢業
會考,相當於我國的普通高等院校入學考試,只要拿到中學畢業文憑就可以上大學。按十
九世紀以來形成的慣例,中學畢業會考的第一門也是考生們最怵的考試科目就是哲學。每
年大考之前,法國市場上雖然見不到"腦黃金"、"忘不了"之類的健腦補品,但書店裏各類
哲學參考書、哲學概念記憶卡片還是相當熱銷。近年來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不少面對高中
畢業生的網站,用多媒體和動態的方式輔導哲學,更受考生青睞。有一個自命為"我愛哲
學"的網站,出了這樣一個模擬考題﹕"一個巴掌會弄出什麼聲音來?"
按該網站的指導,考生見了這樣的題目,千萬別慌,更不能憑直覺回答"一個巴掌拍不響"
。先不妨引用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話,老實承認"我知道我不知道",然後把問題中的
幾個看似簡單的關鍵字如"一個"、"巴掌"、"聲音"等逐一分析一遍,從中發現玄機,再引
經據典,展開論述,至少寫上十幾頁紙。最後下結論時一般要有意閃爍其辭,切忌把話說
死﹕一個巴掌雖然拍不響,但在特定的情況下"此時無聲勝有聲",自會有其深刻的內涵。
平時多做幾道這樣刁鑽古怪的題,到真上考場的時候就踏實多了。1999年法國中學畢業會
考的哲學考試包括這樣幾道題目﹕"哲學是否可以獨立於自然科學?""人的自由是否受勞
動的必要性所局限?""我們能否說服他人接受一件藝術品是美的?"
法國人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氣力學習哲學呢?根據法國教育部頒發的大綱,哲學課目的是
要"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並建立理性分析座標以領悟時代的意義"。說的通俗一點,就是
要讓學生發現自我價值,學會對周圍司空見慣的現象說"不",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養成創
造性的思考方式。另一方面,學得滿腹哲學經綸出口成章的法國人,如果平日裏沒有地方
發揮也著實難受。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哲學咖啡館"在法國大行其道。所謂"哲學咖
啡館"就是街頭普通咖啡館,每週固定開闢專門的時間(一般不超過兩小時),聘請一至
兩位文化名流當主持人,組織咖啡館的客人探討哲學問題。經常組織哲學討論的咖啡館在
巴黎有三十多家,在法國全國有二百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在巴黎第四區巴士底獄廣場的
"燈塔咖啡館"。這裏是"法國哲學咖啡館協會"的總部,定期出版"哲學咖啡館月刊",報導
各地哲學咖啡館的活動情況。各個哲學咖啡館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活動方式上又大致相
仿。每次參加討論的咖啡客從十幾人到幾十人不等,這裏面既有教師和大學生這樣的知識
份子,有來自企業的職員和工人,也有剛從菜市場出來的家庭主婦。每次討論開始之前,
主持人首先徵求參加者的意見,確定一個討論題目。題目可大可小,有虛有實,比如"我
們愉快嗎?"、"你認識自己嗎?"、"人們必須永遠說真話嗎?""寂靜是否是靈魂的音樂?
"等等。客人們你一言我一語,圍繞著選定的題目自由發表看法。主持人適時幽上一默或
者引用一句名言警句,起個穿針引線的作用。討論到興致勃勃之處,客人們往往不是叫一
杯咖啡,而是大聲招呼跑堂倌"夥計,拿紙筆來!",以便記下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也許有人會覺得法國人如此熱衷於哲學話題,活得未免有點太累。其實正相反,哲學的思
考使法國人對人生採取超然的態度,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中保持平和的心境。正如一
位哲學咖啡館的參加者在討論關於"愉快"的題目時所言﹕"能在生活中當個重要的人固然
是愉快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當個愉快的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6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