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甜食記➜AN.58歐陸小酒館🍴
#gomaji生日送switch及萬元現金 💵
來到距離中山國中站不遠的的AN.58歐陸小酒館用餐。
服務員熱心的介紹餐點以及食材
在這邊能品嚐到他們精心烹調的異國料理
還有吧台琳瑯滿目的酒品及飲料
環境適合三五好友來這邊小聚小酌一杯🥂
不適合喝酒朋友可以點他們的軟性飲料過過乾癮☺️
以下是當天所點餐點🔻
🐷炙燒伊比利豬辣醬烤飯🌶️
這個推薦給嗜辣者唷
伊比利豬用炙燒的方式烹調
吃起來香氣十足又帶著嚼勁
超喜歡它的豬肉好吃
搭配辣醬飯相當有飽足感
🦐香蒜陶板鮮蝦🧄
在陶板上以橄欖油將蒜片煎得焦香酥脆
蝦子已經去殼無需讓大家再動手撥
店家會額外附上麵包沾酌醬汁供食用
這道是店家特色料理之一
🥔西班牙馬鈴薯烘蛋🥚
西班牙經典料理
主體是馬鈴薯烘蛋為外衣
吃進每一口都是滿滿香料調味過的馬鈴薯
不過吃起來會有些太過飽足
最後吃完會超級飽
有燉飯還有馬鈴薯建議可以點一些小食物
找三五好友一起來share才不會過度飽足🤣
現在GOMAJI上面也有優惠餐券唷,可以用超高cp值
享受超美環境跟道地美食~下次還要再帶朋友來😬
吃貨點點名 @jessielovefood 下次一起去~
-
📍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三段60巷9號
⏰ 營業時間:平日12:00-14:30 17:30-21:30 週末12:00-14:30 17:30-22:00
#GOMAJI生日送禮活動
尋找熱愛吃喝玩樂的你❤️快去GOMAJI投稿吧!
1.PO出你與朋友吃喝玩樂的照片並在標題中使用 #麻吉十年有你真好 #GOMAJI懂吃懂玩很可以
2.上傳至 👉 (活動網址),就有機會得到SWITCH及萬元獎金唷!活動詳情請至GOMAJI官網查看 @gomaji.tw
#麻吉十年有你真好
#GOMAJI懂吃懂玩很可以
#GOMAJI生日送禮活動
#food #foodie #yummy #dinner #Taipei #Taiwan #阿甜呷瞎咪 #阿甜食記 #台灣美食 #美食 #吃貨 #餐酒館 #晚餐 #台北 #中山美食 #中山區 #中山區美食 #中山國中 #中山國中美食 #台北美食 #食記 #美食 #餐廳 #餐廳 #台北食記 @ AN58歐陸小酒館
沾 美 西 餐廳 餐券 在 霈妮陪你吃趣玩ᴘᴇɴɴʏ ғᴏᴏᴅɪᴇ ᴅɪᴀʀ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高雄市前鎮區林森三路17號
店名:雅樂廚苑 無菜單季節料理
推薦指數:✔️✔️✔️✔️+0.5✔️
🔅每人1200元+10%
••••••••••••••••••••••••••••••••••••
💯三多商圈附近驚艷的無菜單季節料理💯
很少有機會可以體驗無菜單用餐方式
店家準備當季新鮮食材以中西融和方式呈現
有一種中餐當成法國餐的新鮮感👀
加上不知道店家準備的餐點一上桌真的好驚喜
*
店家消費以每人套餐1000元、1200元、1500元
這次是吃1200元,有生蠔、海鮮沙拉、雞湯、熱前菜、牛排、甜點等
個人覺得價位很超值,每道平均算下來才不到200元
餐點精緻美味~氣氛很好非常適合慶生約會
才吃到一半老公已經在問下個月可不可以再吃一次
*
❶生蠔 新鮮大顆的生蠔搭配芥末🦪
還有浮誇的金箔與魚子醬,視覺、味覺雙重享受
-
❷炙燒鮪魚 劍旗魚表面稍微炙燒沾綠胡椒
半熟的鮪魚肉質Q彈,醬料也幫助魚肉提升甜度🐟
-
❸海鮮沙拉 淋上百香果醬汁的海鮮沙拉好開胃喜歡海鮮的搭配
-
❹雞湯 榮登今日用餐第一名的寶座
雞湯+綠竹筍+雞腿捲100分🐔
全雞+金華火腿熬的湯頭太好喝了吧
-
❺桂花蟹肉捲&鳳凰捲 分別以蟹肉跟櫻桃鴨做的熱前菜,鹹香得宜很舒服的調味🦀️
-
❻肋眼牛排 肉質很好但熟度有點生導致有一兩口筋不好咬
-
❼甜點 自製提拉米蘇的微微酒味🥃馬斯卡澎起司好迷人,加上我愛的開心果冰淇淋真的好棒
-
❽紅蘿蔔甘蔗汁 我個人不愛紅蘿蔔,加了甘蔗汁很甜很好喝🥕
*
限量1️⃣0️⃣0️⃣份振興券優惠:
使用3000元振興券直接升級為價值5280元四人餐券
等於原價1320元套餐只要750元‼️
是不是超划算~大力推薦買券最划算
••••••••••••••••••••••••••••••••••••
#kaohsiung #kaohsiungfood #kaohsiungfoodie
#popyummy高雄 #相機食先 #高雄 #高雄美食 #高雄美食推薦 #高雄美食部落客 #美食 #高雄 #三多商圈 #霈妮ㄘ高雄 #高雄餐廳 #前鎮區 #捷運美食 #三多商圈美食 #高雄餐廳 #高雄晚餐 #高雄美食地圖 #高雄餐酒館 #高雄牛排 #前鎮美食 #前鎮區美食 #捷運三多商圈 #高雄無菜單料理 @ 雅樂廚苑 Good Food Kitchen
沾 美 西 餐廳 餐券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逃殺般的車廂、眼睛中彈的記者、被當面盆辣椒水的議員、被自殺被消失被性侵的示威者、沒人認領的浮屍、被近距離射擊實彈的孩子、路過沒有任何裝備的女生被拘捕⋯⋯等等,誇張行徑族繁不及備載。
不要說示威者「也」暴力、示威者「居然」反擊,你看到的警民衝突,在事件三個月過程,不可能完全沒有,那是誰造成的?中共!
你說幹嘛檢討抹黑警察卻不反政府?不就一直在反政府嗎?是你裝睡看不到吧!政府躲起來允許警察開槍,允許黑道勾結打人,這是誰造成的?中共!
一直私訊我亂吠的人,是不是現實生活太空虛寂寞啊?真的那麼關心警察,不是應該跟著我們一起反政府剝削嗎?去呼籲警察家屬站出來啊!不敢嗎?那你不過就是安於命運被控制的奴隸而已,卻還沾沾自喜自己有多乖。
某一個放假日,突然收到訊息,說要派去香港。且要做好久待的心理準備。
在那之前,看著新聞裡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也不是沒想過,如果哪一天被派去採訪會是怎樣?只是覺得機率應該不高,畢竟跑新聞資歷太淺。所以也感謝公司願意交付我這樣的任務。
雖然帶著近乎軍規的防毒面罩前往,但或許是對香港正在經歷的事情沒有透徹了解,去的前兩天,有朋友說我是戰地記者,我還當作是玩笑,直到第三天、第四天,周末連吃兩日催淚放題,忍著皮膚刺痛,扶著橋邊且躲且走,親眼見警在旁開槍的火光,槍聲有如回音在耳邊揮之不去,速龍衝到面前把人制伏在地,水砲車近距離擊發驅趕,才恍然,這真的是一場警民的戰爭,而我們真的可以說是戰地記者。
一周過去,就像輪迴,同樣的事情在不同的地點,重複上演。一樣的龐大人潮,一樣的口號,一樣在和平遊行過後的兩三個小時,彷彿時空抽換,又像是舞台劇燈暗後的快速轉場,一眨眼,景象突然充滿肅殺氛圍,槍彈還沒上膛,就能聞到濃濃煙硝味。
每個周末,每一次當我戴上隱形眼鏡,確認好身上所有裝備都齊全,關上房門後,很微弱很安靜的深呼吸瞬間,心裡都想著,今天出門後,不知道晚上能不能毫髮無傷的再平安回到這裡,儘管我們都知道,安全第一,但在那樣的環境下,很多事情,沒有人可以拍胸脯保證。其實,如果只是單純吃吃催淚煙,流流鼻涕眼淚,都已經算是輕中之輕,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幸運。
維護自身安全,是我們的職責之一,記者的工作就是要把新聞傳遞出去,只有在人身安全無虞前提下,才能好好完成任務,但就算我們已經很小心,最後仍然無法抵擋,現場港警把所有人都看作是敵人。
還記得太陽花時,一開始曾對陳抗學生使用非法手段表達訴求感到不認同,直到大概理解不合作運動是怎麼一回事,後來對於當時不顧一切上街抗爭的毅力感到欽佩,然而這一次的香港,(並非要把兩者放在一起比較,而是這兩件事情跟我的人生經驗比較相關),再次讓我自問,如果能選擇輕輕鬆鬆、快快樂樂地放這個暑假,為什麼香港年輕人要這麼拚命?如果外人眼中的香港人一貫以經濟至上,為什麼好好的錢不賺,周末要放下一切上街?(先別談走路工傳言,你難道不覺得紅色資本有更大把的鈔票可以動員更多的人嗎?)
數字是死的,不管十萬、一百萬、還是兩百萬加一,走上街的,不只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一個,有血有淚的人。
這個人可能是個醫護志工,他們的工作是幫忙傷患,這個傷患,不是只有站在政府對立面的示威者,還包括所謂的藍絲(挺警派),但這些醫護志工卻也同樣遭警察粗暴對待。
這個人也可能是再平凡不過的家庭主婦,有著念中學的兒子,白天會到屋邨市場買菜買肉,中午在不到兩坪大的廚房裡煮好便飯,等小孩回家,然後有一天,她手無寸鐵在街上對警察溫情喊話,卻被近距離噴辣椒水對待。她說香港人已經別無選擇。
他也有可能是普通公務員,白天為政府做事,下班後戴起面罩,但沒有遮住良心。在某次催淚煙驅散行動後,因為皮膚大量接觸化學藥劑,全身濕疹生了三個月都沒有好。
他也有可能只是尋常生意人,卻為了保護學生,做賠本買賣不說,還甘願冒著被搜被捕的風險。
很多的他,很多的她。待業中的離職空服員,願意掏腰包買物資、買好多張八達通卡,儲值後四處發送;的士司機大佬,加入不能曝光的通訊軟體群組,免費義載遊行後沒車回家的人;身體不是很好的茶餐廳老闆娘,發放免費餐券,讓失去金援的學生飽餐一頓。她/他們說,經濟問題,未來還有機會改善,政治問題,則是永遠無法回頭,錢可以先不賺,但沒有了自由,等於失去一切。
中秋節當天,去買月餅的李先生說,他們這一代不努力,現在得讓年輕人來幫他們擋子彈,講一講就哽咽了。走路一拐一拐的七十歲婦人,步伐跟不太上,卻堅持要上街,她說兩個多月沒上街了,心裡覺得好愧疚。另一名白髮蒼蒼的阿婆,坐在中環遮打花園裡,聽著大家齊唱願榮光歸香港,她摘下墨鏡,默默拿著紙巾拭淚,見我們要離去採訪時,淚還沒乾,語重心長卻又帶著滿是希望的語氣說,台灣要加油。
他們不是一群數字,而是活生生的,每一個人。
很多的人,被逼著一夜長大。
如果只是看到一群暴徒,四處點燃烽火,不妨想想,他們犧牲的,不是整個社會的和諧,他們犧牲的,是才剛起步的人生。
香港中文大學一項民意調查,港府不做任何讓步的狀況下,示威者對抗爭採取激烈行動的理解程度,從六月的36.7%提升到八月的76.4%。勇武派及和理非的矛盾逐漸化解,和勇一家不割席,齊上齊落的口號也愈見落實。
激烈手段能否使政府讓步,這不單是一題是非選擇題,而是港民和港府間,都還沒填答完畢的一份考卷。
林鄭正式宣布撤回逃犯修例,其它三項訴求先不說,就雙真普選這一項,短期內根本不可能達成,為什麼仍然堅持五大訴求缺一不可?這個問題我問過民陣發言人。他說,原本這項訴求並非要雙真普選,而是要林鄭下台。但追根究柢,林鄭下台也只是換湯不換藥,治標不治本,如果不是雙真普選,那麼就算今天林鄭下台了,還有更多的林鄭會上台,而類似送中條例的事情,也會一再上演。
對港人而言,當初一國兩制下香港享有高度自治的承諾,卻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的北京政府,最終成為一張空頭支票。這絕不是一句,早知當初別提五十年不變就好了,這麼簡單。因為香港的歷史和它的經濟地位之於中國乃至國際而言都太特別了。這也是為什麼,知道自己有什麼本錢的聰明香港人,會多次大聲訴諸國際社會的原因。要求美國政府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也絕不是一個突發奇想,隨便找個老大哥來撐場。
反送中運動全面升級的一百多天,很多行為或行動背後都有一套港人邏輯。
包括針對不被抗爭者所信任的港鐵的一連串破壞。
如果以法治視角來看,這當然不被允許,但就如同政府當局不斷想把運動定調為社會事件一樣,試圖掩飾的,是一場政治災難。
至於港鐵的災難,關鍵轉捩點,就是在遊行地點大舉封站。
例如,假如,凱道的遊行集會,台北捷運關閉中正紀念堂、小南門、西門町等站,再加上交通管制,讓享有自由集會權利的參與民眾無法順利到達。其實這都沒什麼,幾公里的遊行,大家每周都在走,沒在怕。
但當你發現,拒絕載客的移動車廂裡,出現大批鎮暴警,鐵閘半落下的站內,有大批鎮暴警坐著休息,那港鐵究竟在為誰服務,其實不難聯想。
民眾對於港鐵的信任就是這樣慢慢一點一滴失去。而壓倒駱駝稻草的,就是警方在車廂內,展開大逃殺,上演一齣港版屍速列車實境秀。這是七二一不見人,八三一打死人,這句口號的由來,也是民眾對港警和港鐵的沉痛撻伐。
在離開香港前,和當地電台記者晚餐,我說我絕對無法想像這件事情是發生在台北的捷運上,她說香港人以前也無法想像這樣的事情發生,但就是發生了。她問我,是不是因為台灣能有自己選出來的總統,所以不會發生這種事情?儘管我提到太陽花,但沒有解答到她的疑問。我又想了一下,的確,因為我們能真正地選出自己的總統,還有在野的鞭策,民意的監督,相對高度自由的言論及媒體環境,因為有真正的民主,能實質的對執政黨造成壓力,和香港比起來,我們能有更多的選擇,因為有了選擇權,台灣有更多的機會去避免上演類似的事件,降低社會集體崩塌的風險。
這趟香港採訪,想講的太多了,這一趟一個月的旅程,讓我的三十歲,有了深刻體悟和不少成長。
我的夏令營結束了。但是屬於香港人的夏令營,還沒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