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稻草藝術季免費參觀展期至4/30…
精心規劃不同主題,像是花海、稻草藝術等。廣大草原上有10隻以上以稻草編織大型動物,超好玩的。
※瓦拉米步道,全長約14公里,可分成前段「步道口─山風瀑布—佳心」、後段「佳心─瓦拉米山屋」;遊客可步行至前段(健行步道),後段則需辦理入山(園)證。(哈哈~我們不爬山也不健行,喝一杯,享受這裡的寧靜與涼爽~)
※二層坪水橋是全台罕見的浮圳,仿糯米橋型式建築、大面積完整梯田、河岸地形及惡地景觀,讓這個存在已久的農業設施更是獨一無二。
拍攝日期:2021.02.23
地點: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富里鄉農會羅山展售中心 23.20682, 121.27271)
花蓮縣卓溪鄉瓦拉米步道(瓦拉米步道入口23.328974, 121.235082 )
台東縣鹿野鄉瑞隆村坪頂路(二層坪水橋 22.951485, 121.162519)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從福佑宮東側巷道拾級沿坡而上,重建街下段,前清時稱頭北街仔,日治時改稱九崁街,是大家來淡水時,可以拜訪的美麗老街。近日消息,因街上老屋碎瓦掉落於日本警官宿舍,淡水古蹟博物館請地主福佑宮處理。而地主廟方則因危樓為由,申請拆除,拆除後尚無任何規畫。趁著假日,可以去拜訪紀錄,懷舊可愛的小街,可能在今年6月...
河岸地形 在 Wota Lifesty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Wota Travel|年假放鬆人氣目的地-泰國 🇹🇭 】
#年假旅遊人氣推薦
4萬多年前,#泰國 即有相當發達的古文明👽。多變的山野河岸地形,成了多數旅人所鍾愛的 #追尋秘境之地🌲✨。也因為人口涵蓋20多個民族,風格騰紋幾乎不設限,飄蕩著濃濃的「#頂級度假哲學」,配合Wota Lifestyle「#年假旅遊人氣系列🧧」精選,可說是台灣 #奢華年假首選方案👆。
/ 立即預訂 👉 👉 👉 https://wota.app/hotelbooking 🧧
說到泰國,海島行旅自然是不可放過,由 #世界知名度假品牌 創辦的Six Senses Samui,在 #蘇美島 享受私人的一線天藍、#燭光夜餐🥗🌌。或者,前往金色納泰海灘(Natai Beach),座落格調上乘的Iniala Beach House,由 #知名藝術總監打造,是充滿藝文之息的 #沙灘頂級度假。熱愛都市風光的人,推薦 #昭披耶河 上的The Siam,稍微遠離鬧區,卻是充滿貴族之氣的透光大宅。
ℹ️ 泰國年假旅遊亮點推薦
📍Six Senses Samui
#永續哲學度假村,開放式住享空間,淨化身心💪。
📍Keemala Resort
遇見村與海之美,叢林間 #奢華蓬亭 設計,最佳隱世方案。
📍Iniala Beach House
#新潮現代建築,俐落配色人性設施,是暢遊心靈的國度。
📍137 Pillars Suites & Residences
#曼谷鬧區頂級酒店,時尚雅痞風格,一幢高品味建築。
📍The Siam
如 #貴族私宅,網羅世界各地珍品,具有優雅空間比例。
🎉 眾多度假村房型,透過Wota Lifestyle預訂可享 #飯店特別禮遇,如每日免費雙人早餐、免費升級房型、提前入住與延遲退房、100美元消費折扣等,詳細資訊請洽Wota Lifestyle。
* #Wota_IG 📷 https://wota.app/official-IG
* #Wota_LinkedIn 👍 https://wota.app/official-linkedin
* #Wota_私人訂製 🛎️ https://wota.app/tailor_ma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ota Lifestyle 邀您一起探索獨特非凡的品味!
河岸地形 在 Dribs & Dr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Arthurs Point
✨ 詳細介紹:https://goo.gl/z4sLAu
離皇后鎮不到10分鐘的車程,如果有到訪箭鎮 (Arrow Town) 途中會經過這個地方,一般在紐西蘭的行程很少會看到這個景點,這裡不大但風景卻很吸引人,特別寫一篇文章與大家分享。Arthurs Point 有著獨特的河岸地形和壯麗的山景,在春季有黃花、秋季有黃葉讓這裡的景色更加豐富有色彩,另因河岸彎曲險峻,吸引噴射快艇Shotover Jet在此設立據點,於狹窄彎曲的河道急速行駛讓遊客驚叫連連,如果喜歡追求刺激感的朋友,不妨來試試吧!
✨ 紐西蘭自助攻略:https://goo.gl/M4VJNT
河岸地形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從福佑宮東側巷道拾級沿坡而上,重建街下段,前清時稱頭北街仔,日治時改稱九崁街,是大家來淡水時,可以拜訪的美麗老街。近日消息,因街上老屋碎瓦掉落於日本警官宿舍,淡水古蹟博物館請地主福佑宮處理。而地主廟方則因危樓為由,申請拆除,拆除後尚無任何規畫。趁著假日,可以去拜訪紀錄,懷舊可愛的小街,可能在今年6月就會消失了。
.
心底帶著複雜的千絲萬縷,往山坡上去。若是根據一般的觀光經驗,人們必定是沿著河岸的老街散步,但對淡水的真正審美,則是在於高低起伏的山坡地形,無論是自然的或人文的。福佑宮後面的散步階梯,是我對老淡水認識的開始。
.
想起第一次離開鬧街,走入山城的浪漫與寧靜,深感淡水瑰麗無比。淡水山城混合著不同時期殖民力量的發展,依著山,傍著水,生長成今天的樣貌。步行於重建街、新生街、真理街一帶時,可以明顯地看見斑駁雜處的建築語彙、形式與質地,像是一場視覺錯落的異國情調展示。我時常會感到淡水與日本長崎之間有著奇妙的相似性,可能是山坡上的階梯、細徑、洋房所構築的錯覺。
.
日光充足的下午,帶著憂慮的步伐穿梭於山坡巷弄,隨意用手機拍攝記錄九崁,代表不同發展階段的異材質拼貼牆面,反射出炫目魔幻的光澤。屋門與圍牆上貼著危樓的拆除公告,告示著一段時期的結束。我們會驚覺,其實自己也只不過是巨大歷史舞台上的臨時演員而以。
|
#淡水
#重建街
#危樓
#古蹟
#九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OTbbwifKg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jQKzaNJMKKezycDbXxPksIcxKew)
河岸地形 在 鐵道事務所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去過東京的人,一定都知道這條環狀運轉的「山手線」吧!這條串連了非常多東京的人口密集區,尖峰時刻幾乎班班滿員的山手線,通車初期可不像今天一樣人滿為患,反而沒什麼人要搭乘,而且其實最初山手線也不是一條環狀路線喔!今天就讓我們來好好了解一下山手線的演進過程吧!
00:00 Intro
01:07 山手線小檔案
02:46 山手線的歷史
11:16 抽獎時間
註1:「中山道」是江戶時代的五街道之一,是以江戶(今東京)為起點的五條陸上交通要道。
註2:「下町」在地形上指的是城市中靠近河岸、海邊等低地的區域,古代多為庶民聚居的工商業區域,類似於英文的Downtown。
註3:「宿場」為古代日本於五街道等要道上設立的町場,主要供旅客休息使用,相當於現代的休息站、服務區。
音樂來源:
「Kevin MacLeod」創作的「Cold Funk - Funkorama」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499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
鐵道事務所 - Tetsudo Jimusho:https://www.facebook.com/TetsudoJimusho/
合作邀約:tetsudojimusho@gmail.com
#鐵道事務所 #海外鐵道 #鐵道事務所海外鐵道系列 #日本 #東京 #山手線 #J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ErRI5fT4dk/hqdefault.jpg)
河岸地形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澳位於香港新界大嶼山西部,是香港現存最著名的漁村,整個社區由大嶼山的小部分及大澳島組成,一條水道朝西、北岔開,大澳島正位處岔口之上。大澳地形獨特,大部分位處河岸,靠兩道步行橋將兩岸連接。大澳面向南中國海的西和北面是港珠澳大橋的跨境高速公路及海底隧道,而大澳東北面不遠處是全球最繁忙的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大澳附近的考古學遺址──鹽田遺址,可上溯至石器時代,但固定而可稽考的人類部落則只有三個世紀的歷史。一些不可能證實的傳聞如下:一、大澳是許多走私和海盜行動的基地;二、涌口能夠防禦暴風雨;三、這裏有一處隱藏的地方。在附近,分流有一道要塞早建於1729年,用以保衛珠江上的航運。現時,走私鎗械、菸葉或毒品,以至偷運人蛇進出中國大陸這些非法行動。宋朝時期,大澳鹽業開始發展。16世紀,佛朗機人(即葡萄牙人)抵達中國南部沿海,建立葡屬香港,曾佔領大澳一帶興建補給據點,後在屯門一帶被明朝軍隊擊退,史稱屯門海戰。當時的據點被居民稱為番鬼塘(番鬼為粵語,指西洋人),一直留存至今。清朝初期,為了截斷了鄭成功的補給而實施了遷界。復界後30年即1699年才興建了楊侯廟。1713年修建了天后廟,1741年修建關帝廟。英國人來港時,大澳稱作蜑家村。國共內戰及戰後,大澳成為從中國大陸逃難的所謂非法移民的首要落腳點。新移民當中,漢族人一般會留在大澳。同時,大澳也吸引了香港的其他地方族系,包括鶴佬人和客家定居於此。近年,大澳的漁業日漸式微,村民單靠捕魚難以維持生計,於是轉而從事海產加工,大澳亦以此聞名。島上只剩下一所公立學校辦學,大多數青年成年後都會離開大澳工作或求學。大澳棚屋連綿,但歷來遭政府取締。1980拆了首批一涌棚屋,1993年再宣布將清拆全部棚屋。回歸後,董建華政府提出拆棚屋建大馬式渡假村,遭居民和輿論反對,至2002年才決定保留棚屋、鹽田。儘管在2000年7月2日經歷大火,大澳至今仍是港人和遊客的旅遊熱點。水道上的棚屋,依然滲透著濃厚的漁村氣息。由當地女性管理來往涌口兩岸的橫水渡,過往頗受遊客歡迎,現已被鋼製的步行橋──橫水橋取代。因為橫水渡是依靠人力拉動繩纜的舢舨,所以亦稱為「繩橋」。
遊客來到大澳,鹹魚、茶果、蝦醬和魚肚是他們首選的手信,在店面和中心大街兩旁均有售賣。除在大澳街市街選購外,亦可前往石仔埗街的店舖購買。只需數十元,便可租借小船。村民會駕駛小船,引領遊客縱橫水道,並往海中短途游覽。為了觀賞中華白海豚,許多遊客都會選擇前往大澳體驗水鄉之旅。值得一提的是,船行在海面,由於鄰近珠江,遊客的手機可收發中國大陸的訊號。遊客還可欣賞當地的自然風貌,由於大澳位於鹹淡水交界位置,附近有大量的紅樹林生長。同時,還吸引不少招潮蟹及彈塗魚在附近生活。當地有一所大澳楊侯古廟,於清朝康熙年間興建,紀念南宋名臣楊亮節。楊侯古廟是大澳區內主廟,每年端午節的遊涌活動,皆先前往楊侯古廟迎神。大澳文化博物館成立於2000年,是一個非政府資助的非牟利民間團體-大澳文化工作室所建立的香港首間民間博物館。他們還建議興建「鹽業文化資料館及旅遊資源中心」。2011年,大澳端午節龍舟遊涌的傳統儀式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居民相信,遊涌成為全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後,可以促進大澳旅遊業。大澳關帝古廟建於明朝弘治年間(1488年至1505年),為區內歷史悠久的廟宇。已被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關帝古廟正殿中央供奉有關帝,神檯兩旁左面有張仙、周倉,右面有關平、黃靈公,正門兩側供奉土地和門官。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msPVtuuIis/hqdefault.jpg?sqp=-oaymwEZCNACELwBSFXyq4qpAwsIARUAAIhCGAFwAQ==&rs=AOn4CLCs6V2XT_-0zE502FmQEn4pZ4QAN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