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趴裸麥細粉帶蓋吐司
#容積比3點6
#沒辦法教只能多練習的法棍
今天晚上要讓老爺帶回去公婆家的吐司.
小孩開始放秋假了. 第一周是回去和公婆住. 我週二有事. 所以今天沒有要跟.但想到有試吃團趕緊又做了一條土司XD
這次用的是最細的裸麥Roggen997型號
我想我大概已經抓到這種麵糰的手感了. 以今天的長相. 應該可以繼續往40%裸麥前進. 如果能破除50/50就可以進入所謂Roggenmischbrot 的殿堂. 也就是主要以裸麥為主的麵包. 50-90%都可以用這種方式稱呼. 那是一個里程碑. 到時候也可以算是我自己的 Jubilaeumsbrot 紀念日麵包
以今天的成績我想可以考慮粗粉細粉混合成為一個50%裸麥的帶蓋吐司. 今天的烤前秤重是511 g 所以1840毫升的盒子容積比為3.6 . 烤後是 435 g 所以烤焙耗損率是( 511-435) / 511= 0.148=14.8 %
好了~ 就這一周寫這些了XD 因為我每次都放完麵糰想到沒秤重又拿出來... 以後自己知道就好
.
上周有人私下問我有沒有放油? 有的. 我放 5% 奶油.
我有加牛奶.水. 黑糖( 吐司就是要調味才好吃啊~~
如果有人私底下問我問題我都很樂意回答的. 但其實我還是比較希望可以在村裡問問題. 因為這樣不是只有幫到你~ 而是別人也可以一起學習. 這才是我花很多時間寫文的本意.
上周也有人私下問我怎麼對棍子割線.. 他割不好. 我問如何不好. 然後他給我看一張"別人" 的麵包照片.... 說他的澎不起來然後才自己陳述自己的麵糰狀態不好.
麵團狀態不好就是經驗不足. 只能練習. 其實法棍真的是我不會寫文的麵包. 因為你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 溫度. 麵糰狀態. 甚至割線當時如果恍神. 或是入爐不小心... 都是每個一直都有做法棍的人會知道的共同的痛~~練習多了就不容易出狀況. 也對麵糰狀況會更有感覺.
但我一直對於問問題不是給自己的麵包而是拿別人的麵包有很久的不解.
你有問題就得先把自己的底牌現出來. 好不好都是努力得來的. 你也可以看到我的粉絲頁部落格一路走來都有長進. 沒有人是生出來就會做好看的好吃的東西.
雖然我以前很胖~ 但那還是我....但我之所以沒有把我胖子的照片拿出來比較給你看是因為沒有那個主題 XD
說實在. 我因為研究這個麵包主題很久一段時間了. 一個麵包的好壞. 除了不能知道口感. 看照片我大概就知道烘焙者的功力(就歐包來說. ) 其實不難判斷. 我想每天吃麵包的德國人法國人一定可以看得出來這種麵包好與壞.
這就是說~ 做不好沒甚麼不好意思的. 要進步就得要亮出你自己.
這也是我希望我開的村不要大不要一堆社員的原因. 很多人有問題不敢問. 怕丟臉. 結果很大的社團. 真正敢問問題的沒幾個.
有做就會有問題. 我覺得村裡的大家都很熱心. 這也是我很珍惜的原因.那位網友有在粉絲頁裡流連. 應該我會讓他不開心~ 但我真的很想讓大家知道這件事( 我沒指名道姓他也沒有常在粉絲頁留言所以不需要猜想) 因為我憋在心裡難受~ 德國人發表意見時就是把"自己" 的意見表達. 對錯?由別人評判. 但對自己有信心是一定要有的. 閉門造車不是不行. 就是比較慢....
我也遇過覺得給一個食譜不夠. 要好幾個的最好是每天的麵包都有食譜. 好像是到市場買菜如果一直都有給你蔥或香菜.某天沒給就是老闆不夠意思. 問題是你一定有用到那個蔥那個香菜嗎? 況且那些東西真的不是你花錢買的....並不是你跟人家買東西. 多送你一個禮物是正常的. 你買一個東西就是表示你接受人家開給你的價格. 付錢交貨多給你一個小禮物不是你付的錢. 這是一定要有的觀念.
我在網路上看到很多高手. 都只是把自己美美的作品放上來. 也沒給過太多的食譜. 或烘焙比例給你但容積比不會給....
這有錯嗎? 這是他們努力自己練習得來的. 非親非故人家不需要管你做得好不好... 不是嗎?
裸麥粗粉比細粉香多了. 你可以看到細粉的長相~ 顏色也比粗粉遜色.
等不及要再試做下一條了!!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