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電大聯盟】
時間:2021/3/28(日)
貼文:NO.121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電動車起點
2009年聯合國潔淨能源部長會議通過的電動車倡議,目標強化全球對電動車的推動,主要的會員國包括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荷蘭、挪威、瑞典等10國,由美中擔任共同領導國。
.
目前美國、中國及歐盟等三大經濟體電動車市場,已經占據全球 90%以上,產業趨勢越來越明朗,特別是歐盟國家推展的進程正在加速行進,北歐國家挪威、荷蘭從 2025年起開始禁售汽柴油車,2030年起禁止非電動車上路,換句話說路權被剝奪以後,傳統汽柴油車將完全消失,傳統車廠如果不改變,等於退出市場被消滅,距離2025年只剩4年時間。
.
世界各國雖然禁售的時間不一樣,趨勢已經展開,2025、2030、2035、2040年只是形式上的時間表,對於汽車產業來說,誰先搶佔發展先機,整合上中下游才能一路笑到最後。
.
■產業結構改變
汽車電動化以後,引擎、變速箱、進汽零組件、點火設備、燃燒零組件、排氣零組件、油壓剎車、潤滑零組件、啟動零組件、交流發電機等再也不需要,各種電子零組件、電池模組將佔據整台電動車一半以上的成本,特別是電池,就占三分之一。
.
新的零組件包含,馬達、高壓離電池、變流器、車載充電器、冷氣汽動壓縮機、
電動煞車、電動水幫浦、高壓電動車用線組、二次驅動電池……各種車用電子晶片、新的耐高溫高壓材料、甚至輕量化的新車殼、車載軟體系統、自駕輔助系統…..整個汽車產業面臨新的大洗牌。
.
■得電池者得天下
2018年全球汽車總銷量為9123萬輛,整個2020年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車廠特斯拉才賣出 50萬台電動車,特斯拉提到:如果要將年產能提高到 2000萬輛,電池將是最大的障礙。
.
仔細剖析電動車成本結構,電池占30~35%,驅動系統占20~25%,另外電動車有一半的重量來自電池模組,導致車身比燃油車還重,如果電池重量如果減少一半,車子續航力可以增加25%。
.
2020年電動車電池市占率前三大,中國寧德時代,市占約24%;南韓LG能源方案,市占約23.5%,日本Panasonic市占約18.5%。它們都是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主要生產『磷酸鋰鐵』電池,優點是價格便宜、安全性高,使得特斯拉每輛車的製造成本下降約600~1,200美元。
.
但是電動車常見的乾電池或鋰電池,都是液態電池,缺點是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電池效能;使用快充也要20到30分鐘才能充飽電,續航力約300到400公里,此外,液態電解液如果外漏,容易引發意外。
.
燃油車加滿油,續航力約為500公里,若採用固態電池、續航力甚至有可能達到1,000公里,豐田汽車,已宣布投入固態電池研發,宣稱續航力可超過500公里,使用快充10分鐘就能充飽電。
.
鴻海在2020年10月「鴻海科技日」宣布,將投入固態電池技術,目標將電池重量減半、體積減少為六分之一,電池循環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產品長蕭才祐透露,預計在2024年,鴻海就會推出首款商業化的固態電池。
.
■鴻海車電大聯盟
2021年3月25日首次舉辦首次會員大會,MIH大平台超過 1200家會員,預計6月再舉辦聯盟大會,7月聯盟成為獨立運作組織,10月再發布新款 New EVKit,預計2022年計劃推出電動大巴, 2023年發布C級距電動車量產上市等工作時程。
.
團隊研判,MIH公版模組化、標準化將大幅降低電動車製造成本,大幅縮短開發時程,把所有的人才都聚集起來,把鴻海家族最強的優勢-大量製造,降低成本發揮到極致,雖然起步較慢但是有機會後發先至,未來5~10年內在全世界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相關概念股在這一波的產業浪潮來襲後,有很多股票已經翻倍飆漲,但是我認為只要眼光看得夠遠,有機會翻倍再翻倍,想知道更多產業上的研究與長線趨勢股👇
.
搭上領先市場的時光機⤵
https://lihi1.com/jjjwf
把握機會翻轉人生⤵
https://t.me/stock17168
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 在 財經旅遊達人法比安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機艙裡的空氣很髒嗎?-《機艙機密》
圖文版:http://bit.ly/32pwEkl
其實搭飛機的時候,空氣兩到三分鐘就會換一次,很乾淨的歐
不過你手會碰到的東西,尤其是小桌板才是真的很髒很髒的地方…
#好文分享一下 #武漢肺炎跟機上空氣的兩三事
本文摘自《機艙機密:關於空中旅行,你該知道的事實》,由好人出版 出版。
上班族閒聊的時候,只要提到搭飛機,不可免俗地都會談到機艙的空氣品質,你可以替我們解惑一下嗎?因為我們常聽到一些傳言,說機艙的空氣不僅骯髒,又充滿細菌。
骯髒、到處都是細菌、很糟糕、噁心、品質惡劣、讓人反感、不好聞、腐敗、很臭、到處都是屁味。大眾用來描述機艙空氣品質的用語中,以上這些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外界還有為數不少的傳言,就是有些旅客聲稱,在機艙內循環的細微病菌害得他們身體不舒服,#但機艙內部的空氣其實非常乾淨。
現代飛機上的旅客還有組員所呼吸的氣體,其實是由回收循環的空氣以及外界的新鮮空氣所組成。將兩種氣體混合,不單只用新鮮的空氣,這種做法更能夠調控機艙內的溫度,還可以維持一點溼度(其實只能短暫維持而已)。機艙內部的氣體是從發動機的壓縮區段而來。壓縮過後氣體溫度相當高,不過在這個區段壓縮機只是擠壓空氣,氣體並沒有跟燃料、滑油,或者是燃燒室的氣體接觸。氣體從壓縮機分流之後就會送進空調系統冷卻,隨後就由導管輸送進入機艙,中間會經過百葉窗式氣縫、通氣孔,還有旅客座位上方的冷氣口(駕駛都稱空調系統稱為「PACKs(pneumatic air cycle kit)」,這是「氣動式空氣循環裝置」的簡稱,通常一架飛機都有兩組這種裝置)。
空氣進入機艙後會持續循環,直到被吸入機身底部為止,到了這個階段,有一半的氣體被抽出機身外—由主增壓外流閥排出。這個時候,機身內的另一半氣體會跟發動機灌入的新鮮空氣混合,經過濾清器,開始新的循環。
研究顯示,跟其他密閉空間相比,擁擠的機艙內部的病菌並沒有比較多—通常還更少。製造機身底部濾清器的公司都說這些裝置屬於醫療等級,雖然我早就知道你們可能會說醫院根本是病菌的溫床,但是波音公司指出,濾清器可以捕捉空氣中百分之九十四到九十九點九的微生物,#而且每兩到三分鐘就會重新換過一次空氣,遠比辦公室、電影院,或是教室的頻率高出許多。
外界一直有一個根深柢固的迷思,那就是駕駛會定時降低空氣的流量來節省燃料。令人惋惜的是,有些很可靠、頗具權威的新聞媒體也跟著附和這種無稽之談。這邊就有一個鐵證:以下這段話是取自《經濟學人》二○○九年的其中一期,裡面寫道:「一半新鮮空氣、一半則是回收循環的氣體,航空公司通常都會維持這樣子的比例。然而駕駛可以調降新鮮空氣的比例來節省燃料,有些還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只剩百分之二十。」讀到這裡的時候我都傻眼了。我特別愛這句:「有些還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只剩百分之二十。」這句話聽起來豈不是帶著濃厚的陰謀色彩嗎?
首先,#駕駛無法調整飛機的空調系統,也沒辦法控制兩種氣體之間的比例。裝置的製造廠商早已設定好氣體的比例,也無法從駕駛艙來控制調整。在我駕駛的波音飛機上,我們可以直接調控溫度,但是只能間接控制氣流。如果你們請我「把新鮮空氣的比例降到百分之二十」,我還會很有禮貌的告訴你們我辦不到。開始飛行之前,調整的開關已經設定成自動模式,氣動式空氣循環裝置也會稍微掌控比例的調整。既然兩個發動機持續運轉,一切也都順利的運作,絕對不用擔心氣流有什麼狀況,唯有故障的時候設定才會更動。
我個人並不是很熟悉空中巴士的機型,不過我們可以跟空中巴士專家聊一聊。「空中巴士系列的飛機,從A320到比較大型的A380,這些機型都有讓駕駛調整氣流的方法,但是絕對不是《經濟學人》描述的那樣。」戴夫英格力須說,他是A320的駕駛,也是一名飛航作家。
戴夫解釋說空中巴士的氣流控制器有三個段位,分別標示為高(HI)、正常(NORM),還有低(LO)。「基本上大部分時間氣流控制器都是位於正常的位置,這個時候空氣流量為自動控制。如果需要快速調整氣溫,會把駕駛桿調到高的位置;位置低的功能就像名稱表示的那樣,這個段位會降低空氣流量、節省一些燃料,但是降低的幅度極小,也很少派上用場。公司會告訴我們,只有在乘客數量少於一百人的時候才能調到低。而且改變不大,乘客坐在機艙內,幾乎無法察覺任何差異。」
飛機在地面上的時候,你偶爾有可能會聞到一股強烈的氣味—飛機後推之後,機艙內很快會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就像是老舊的汽車或巴士排放的廢氣。通常在發動機啟動、廢氣被吸入空調組件中的時候,就會發生這種狀況。這種情況常常要怪外頭的風,風讓氣流逆向吹送,或是把煙霧吹進空調組件的進氣口。這種味道通常只會持續幾分鐘,直到發動機開始穩定運轉就會消失了。這股味道不好聞,不過這跟塞車的時候,你偶爾會在車內聞到的味道不太一樣。
#如果乘客抱怨機艙的空氣太乾,#這就很合情合理。沒錯,機艙內通常相當乾燥,沒什麼溼氣。機艙的溼度大概在百分之十二左右,甚至比大多數沙漠乾燥許多。飛機在高空中巡航時,機艙乾燥就是最主要的附帶結果,因為在高海拔的空中,水氣的含量很低、甚至微乎其微。提升機艙的溼度看似是一個簡單合理的解決之道,但是我們不這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種:首先,噴射客機需要載運大量的水,才能讓機艙充滿水氣,但是這樣不僅代價高昂,也會增加重量。加溼系統需要將水重新循環利用,水量愈多愈好,因此這個系統所費不貲,也相當複雜。這組系統確實存在:一個就要超過十萬美元,但也只能小幅提升溼度而已。腐蝕的問題也不能忽視:溼氣跟水珠會依附在機身內部,這對飛機來說傷害很大。
波音787上的濾清器能將效能發揮到百分之九十九點七,所以787的機艙空氣品質是所有商用客機中最有益人體的,溼度當然也高出許多。而且機身的整體構造較不受水氣影響,也有一個特殊的循環系統,會將乾空氣打入機艙跟外殼的夾層中。
舉出以上例子,並不是要強調旅客絕對不會在飛行時感到不適。雖然空氣很乾淨,但是太過乾燥卻對人體的鼻竇有害。乾空氣會破壞鼻黏膜的防護,病菌就更容易入侵。不過,導致乘客生病的通常不是他們所吸入的空氣,而是他們所碰的東西—廁所的門把,還有充滿細菌的托盤跟扶手等等。我不時會看到有乘客戴著口罩,跟這個方法比起來,帶一點乾洗手液在身上或許更能降低生病的機率。
如果你說飛機是散播特定疾病的潛在因素,這點我也不否認。飛機能載著我們快速地長程飛行,確實帶來很多好處,但風險也隨之而來。有一次從非洲起飛的航程結束、飛機落地之後,我發現駕駛艙內有一隻蚊子,我心想:「這隻小小的偷渡客,很容易就溜到航廈裡面咬了某個人。」想像機場內有一個毫無戒心的工作人員,他從來沒有出過國,但是卻突然染上了外來的疾病。事實上,這種情況幾年來都持續發生。這種「機場瘧疾」的案例在歐洲確實有發生過,還因為誤診或延誤就醫喪失了好幾條人命。即使這種慘劇還沒出現在美國,遲早也會發生。全球航空旅行如此有效率地把病菌從一大洲散播到另一洲,這種現象確實頗具教育意義、引人注目,但是老實說,也讓人有點心驚膽戰。
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 在 米丘飛行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搭飛機的時候最喜歡坐在靠近翅膀的位置了~(除了駕駛艙以外哈哈!)
一方面是可以看到美麗的翅膀, 再來就是可以欣賞每架飛機龐大神奇的噴射引擎Jet Engine.
-----
有別於汽車引擎, 乃至於活塞引擎的小飛機, 為了飛的更高更遠推力更大, 噴射引擎捨去以往進、壓、爆、排的活塞帶動曲軸連桿產生動力的方式;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點燃壓縮空氣的能量通過渦輪(Turbine),直接帶動扇葉的軸心獲得動力及更多壓縮空氣.
簡而言之就是”更有效率”並能在空氣稀薄的高空中持續獲得足夠的推力.
---
而目前噴射客機的引擎還不僅僅只有提供飛機”推力”的功能喔~!
由於前面提到Jet Engine除了動力外, 還能靠著軸心上的壓縮機獲得更多”壓縮空氣”,
因此飛機飛行中提供乘客的冷暖氣
/艙壓空氣
/廁所馬桶及洗手台沖水系統
/翅膀引擎防冰系統所使用的熱氣等等,
也都是靠在翅膀上這顆重要的發動機提供的歐!
------
大家下次坐飛機時不妨注意一下, 大部分的飛機在後推後要啟動引擎之前, 冷氣突然都會變得很小聲…
那就是因為這些氣體需要被拿去”集氣”, 才能提供最初轉動噴射引擎的力量來啟動引擎(開車)….俗話說的好, 凡事起頭難麻!
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 在 汽車冷氣壓縮機壽命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在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nrsair也提到我自己之前的車新風光125這幾年是有用手動怠速熄火2018/8 換日本藍騎士膠體電瓶之後開始手動全 ... ... <看更多>
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 在 冷媒錶接上.高.低壓90-120PSI.冷媒還有.AC開時冷氣壓縮機沒 ... 的必吃
毅修汽車:: 痞客邦PIXNET :: HONDA CR-V 2.0L 冷氣不冷壓縮機離合器不作動.間隙過大調整或損壞! 冷媒錶接上.高.低壓90-120PSI.冷媒還有.AC開時冷氣壓縮機沒啟動. ... <看更多>
汽車冷氣壓縮機不啟動 在 [問題] 汽車壓縮機有時無法啟動- 看板car 的必吃
大家好
先說小弟的車是Ford 2008 Mondeo TDCI,里程13萬
目前上過課的零件...某一車窗升降馬達、後車廂(連同油箱?)馬達、冷氣壓縮機4次!4次!4次!
車窗馬達和後車廂馬達就不計較了,畢竟電子的東西難免會壞
但冷氣壓縮機真的讓我無言了,到現在還是一直找不出原因,也請各位高手前輩幫忙評估看看可能的原因
情況是這樣的
第一次換壓縮機約在1年前里程10萬時,很單純的就是壓縮機壞了,所以到私人維修廠把原廠的壓縮機換成了副廠的
就這樣開心地過了1年多幾個月
然後開始出現了發動車子時壓縮機沒有啟動的問題,多on/off幾次AC開關後隨機恢復正常啟動壓縮機
順帶一提,只要壓縮機啟動後,冷氣運作是一切正常的,至少我感覺起來是這樣
起初沒特別留意,想說可能是AC開關或繼電器有點壞了,一直想說有空再去處理就好
約半個月時好時壞的,有時一發車冷氣正常,有時須on/off多次才會啟動
就在某次一樣發車後冷氣沒啟動,一如往常的我又多按了幾次on/off
結果這次壓縮機發出了大聲的異音,並飄出了塑膠燒焦的味道,嚇得我連忙關掉冷氣,抽空奔去維修廠
經檢查後老闆說壓縮機燒了,而且剛好過一年保固,只能再花錢更換新的同型號副廠壓縮機
後來老闆說,換了同型號壓縮機後,不知怎麼了還是無法啟動,繼電器、AC開關...他都檢查過沒問題
於是老闆換了我人生中第三顆壓縮機,這次是不同廠牌的副廠壓縮機,換完後老闆測試OK後還車給我
一開始開兩三次還真的沒問題,不久後又出現了一樣問題,有時發車後壓縮機無法啟動,需on/off多次後隨機恢復正常
有了前車之鑑,我馬上開回維修廠跟老闆報告這問題
看起來老闆也束手無策,於是提議不然再貼一點錢他去搞一顆原廠壓縮機給我,我也同意了
換完我人生第四顆壓縮機,一切順遂了半個月,正當我覺得從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時
就在這個摸悶,也就是剛剛,一樣的問題又TMD出現了
發車後壓縮機沒啟動,冷氣只有送風,有了眾多經驗的我決定再on/off幾次
於是在第二次on/off時成功啟動壓縮機,冷風又徐徐的吹拂在我流滿淚的臉龐了
我已經感到心累了,我相信維修廠老闆是不會換有問題的壓縮機給我啦
但我覺得他應該也沒步了,但回原廠檢查怕又被坑殺
被坑就算了,就怕被坑完問題還沒解決
因此想請問是否有前輩有這種經驗,或是有任何可以建議小弟的?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57.1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63810363.A.95D.html
※ 編輯: TNgarbg (123.205.57.18 臺灣), 07/24/2019 21:29:0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