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詳讀分享
定宇分享台灣相關外交消息...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通過「戰略競爭法案」(Strategic Competition Act)
這個應該是今天最大條消息,縱使美國民主、共和二黨對中國威脅的問題本質還有爭論,但是參議院跨黨派議員對於提出這套國會史上抗中最大法案「戰略競爭法案」迅速達成共識,法案已經在參院外交委員會表決通過,接下來預計也會快速的在參院院會通過,程序上,再等眾院通過,接下來就是遞交拜登總統簽署成為法律,因為拜登過去長期在參院外交委員會,加上同黨資深議員領銜提案,而且就是拜登政府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strategic competitor)」,研判拜登應該是支持這個法案的。
「戰略競爭法案」,反制中國在科技、軍事、人權、經濟及影響力作戰等領域作為,為美國國會近年最重大抗中法案,由民主黨籍的參議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Robert Menendez)、參議院外委會共和黨籍首席議員里契(Jim Risch)8日共同提出。在2位重量級參議員加持下,法案提出不久就排上外委會議程,於美東時間21日上午審議順利過關。
這部跨黨派法案長達281頁,反映出中國挑戰的規模、範圍與急迫性。民主黨參院外委會主席梅南德茲表示,法案是要確保未來幾十年,美國在所有國力與國際實力層面都有能力與中國競爭。
法案共有5大章節,囊括多項因應北京問題行徑計畫,包括掠奪性經濟作為、惡意影響力作戰、數位威權、軍事擴張、對台野心、壓迫香港與新疆等。法案也計劃強化美國與印太、西半球、跨大西洋與非洲等區域夥伴關係,反制中國野心。
在經濟方面,COVID-19武漢肺炎暴露仰賴中國市場的危險,促使美國積極重組供應鏈。法案計劃在2022至2027財政年度,每年撥款供駐外使館聘請外部專家,協助「美企撤出中國市場、分散供應鏈」。
因應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法案也預計撥款、授權美國國務卿建立「基礎建設交易與協助網絡」(Infrastructure Transaction and Assistance Network)計畫,在印太區域推動發展具永續性、透明與高品質的基礎建設。
中共近年來在全球進行惡意影響力(銳實力、統戰、代理人)作戰,法案也有因應方案。法案計劃於2022至2026財政年度,每年撥款3億美元作為「對抗中國影響力基金」,並要求國務卿任命一位助卿以上層級官員兼任協調官,負責相關統籌工作。
在科技方面,法案認為美方應聯合盟友,運用所有可動用經濟、外交工具,對抗中共「數位威權」,亦即利用資訊或通訊科技產品,監視、壓迫與操控人民。
法案也呼籲美方與可信賴夥伴洽簽數位貿易協定,特別點名台灣、歐盟、日本、五眼聯盟成員國,作為強化數位連結與網路安全夥伴關係等。
針對中國軍事野心,法案呼籲,美方應強化在印太區域的安全夥伴關係,包含支持日本發展長程精確火力、鼓勵並促進台灣加速取得不對稱防衛能力等。此外,美國外交政策應首重印太,優先分配資源達成美方的印太政治、軍事目標,並在區域行使飛行和航行自由。
在台灣部分,法案特別用兩節篇幅說明美台該如何強化夥伴關係。首先,法案認為,美國政策應認知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重要的一環(vital part),並推動台灣安全與民主為維繫「大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要素,也攸關美國重要國家安全利益。
法案呼籲美方定期對台軍售,強化台灣自我防衛能力,尤其是發展與整合不對稱戰力部分,也敦促美方提倡並積極推動台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
法案也主張,美國國務院與其他政府機構,應以與其他外國政府來往的同樣基礎與台灣民選政府往來,並使用相同用語和禮節。也不應加諸任何限制,限縮國務院和其他單位官員與台灣政府對口直接、定期互動的能力。
其它章節還有就中國在香港、新疆的迫害人權行為,進行處理。
永續的經濟層面包含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美科技戰火延燒台廠,政府還在消極應對?
據近日媒體報導📰,中共持續利用 #軍民兩用融合發展 方式,透過民間廠商引進美國軟體設計、台灣生產製造(台積電、世芯)的先進晶片與儀器 #轉為軍事用途,反使用這些晶片技術和算力在超高音速武器取得優勢!
中美科技戰火🔥延燒台灣經濟產業命脈與國家安全,政府做了什麼應對與部署?
經濟部王美花部長對此回應卻僅表示:「台灣設有 #戰略性高科技貨品輸出入管理辦法,只要符合產品類別的廠商,出口前都要向貿易局遞出申請,台積電、世芯都有按照規定申請出口許可,符合管制規定」以及「高科技貨品在今年出口量大增,會再請貿易局多安排教育訓練」。
這樣的消極回應,實在讓虹安有些失望與憂慮😔
如果符合我國管制規定卻還是發生這樣的憾事,不就代表目前台灣對於相關科技產品出口防範漏洞甚多、需要改進?難道沒看到美國商務部第一時間就以從事活動有悖於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為由,將飛騰等7家中國企業與機構列入出口管制的 #實體清單(黑名單)?(https://bit.ly/3wGqpYe)
❓ #台灣的管制清單與方法夠用嗎?
台灣必須思考,我們的出口管制清單,包括「戰略性高科技貨品(SHTC)輸出入管理辦法」是否應該做滾動式調整、新增關鍵實體清單,以及會否影響到我國對外經貿發展,在在都已經成為 #國安層面 的議題。
早在去年12月11日院會總質詢、今年3月11日教文委員會質詢科技部以及3月17日經濟委員會質詢經濟部中,虹安都已經多次提醒,面臨中美科技戰方興未艾, #台灣產業與台商夾在中間風險遽增,經濟部與科技部是否要跟進以實體清單制定「#基礎科技關鍵設備清單」,以保護我國科技產業經濟命脈與國家安全?
以美國的《#出口審查禁令》(EAR)為例,當中對於出口管制對象和物品,包含產品製造的中途都會列管,如果該產品來自美國原產產品或技術成分或美元價值達10%或25%,就分別對應不同的條文並需要申請許可證。
然而,我國的「戰略性高科技貨品(SHTC)輸出入管理辦法」及相關管制規範,過於跟從國際上的相關協議及原則,如「瓦聖那協議」、「飛彈技術管制協議」、「核子供應國集團及澳洲集團四大國際出口管制組織」等, #缺乏從台灣本位出發的科技管制與防範思考。
💡 #台灣積極因應中美科技戰的思考
台灣是海島國家,#高度依賴國際貿易 維⽣,在全球貿易競爭下,出⼝管制的議題無法避免。⽬前世界各國各⾃建立了出⼝管制規範,如美國早就積極建立了新興科技的管制清單🔒,並依此建立的出口的管制規範;
而面臨美國的技術圍堵,中國除了列出自身受限的35項科技技術「#卡脖子清單」🔏、思考尋求突破並追求技術自主以外,同樣也制定了與美國規則平⾏的出⼝管制規則,幾乎就是為了反制美國(類似於若因美國出⼝管制規範⽽不出貨給中國企業,會成為中國管制清單上的被制裁企業),⽽其他各國除了立⾜於⾃⾝的出⼝貿易進⾏規範外,也會參考美國或中國的管制規範,進⾏⼀定程度的選邊站。
台灣多數產業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有要⾓,但也同時處於產業鏈中段,在中美出口制裁的夾擊下,恐將⾯臨上下游進出⼝不同的需求壓⼒,為確保台灣產業繼續提升與保有全球競爭⼒,在這個議題上政府最基本可以做的事,是 #如何幫助企業 去了解美國的EAR及中國的相應出⼝管制政策(特別是美國),以及建立⼀套可以簡易查詢的標準或窗⼝,讓業者可以很容易地去了解出⼝的貨品是否會違反貿易管制。
例如:由相關進出⼝貿易權責單位協助建立對於ECCN碼的判讀機制(從出⼝的項⽬類型做基本的判讀),⼜如建立專業窗⼝,進⾏EAR規範的解讀(因EAR規範非常複雜,就像⼀本大辭典,業者出⼝的貨物的規格是否屬於管制商品,就必須個案查詢)。
💼 #產業界的反應
⽽⽬前國內相關的機關均沒有設立類似的單位或⼩組,而是將這些責任交由企業或業者⾃⾏負責。然⽽,企業有⼤有⼩,⼤型企業或許具有⾜夠的成本或資源可以在內部建立合規機制,但大多中⼩型的企業因為⼈⼒及物⼒的資源限制,恐難以自行建立相關機制,因此往往無所適從😣,或只能抱持僥倖⼼態🙃
若從維護台灣國家安全及經濟命脈的角度,#建立出口貿易的判讀機制 以及 #建立我國的出口貿易管制清單,將有助於瞭解我國關鍵技術流出的品項及對象,協助企業避免制裁,並對我國對向外流出的關鍵技術進行更嚴格的把關。此將有助於台灣對營業秘密,核心技術,軍事安全等重要經濟及國安問題的維護。
要點滿台灣價值、保護台灣永續安全發展,政府應更積極拿出實際作為,維護台灣的國家及商業利益,而不是只用一句「廠商會符合新規定」就可以解決的!
📒延伸閱讀:
1⃣️【虹安問政】📺挖角人才、竊取技術,營業秘密法速修法!
2021/3/17經濟委員會質詢。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Q-9BFr5EzY
2⃣️ 行政院總質詢:「美中經貿對抗,台灣產業優勢何在?」
https://www.facebook.com/DrAnnKao/posts/481093109955755
3⃣️美國出口管制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EAR)
http://www.bis.doc.gov/index.php/regulations/export-administration-regulations-ear
4⃣️實例解析「美國出口管制法」對台灣企業的影響
https://www.trade.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002&pid=679899
永續的經濟層面包含 在 蔡沐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關心能源轉型,也不能忽略國際議題】
昨天國際矚目的焦點,就是美國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與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首次海外行的第一站抵達日本東京,與日方舉行美日外交與國防首長2+2高層級會談。
會後美日發表聯合聲明,除了針對中國「脅迫與破壞穩定行為」提出警告,還說「中國與現行國際秩序不一致行徑,構成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層面挑戰」,其中更特別提及 #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
—————————————————
這場重要的會議,其中關於台灣的重點可以參考中央社向東京大學教授松田康博的提問:「台灣在這樣國際局勢中,今後應怎麼做比較好?」,他回答說,首先就是 #不要挑釁中國,因為現在的態勢是美日都警覺到中國的危險性,但這不代表可以憑白無故跟中國打仗。
他進一步分析,美日不管是公開或不公開也好, #支持的是台灣維持現狀的政策。其次是,台灣應該與美日緊密合作、聯繫,有一些不方便的事,透過美國去做就好,台灣行事要理智。
對於台灣的整體表現,松田教授認為,到目前為止, #蔡英文總統的行事作風理智是受肯定的,這一點和2005年時的民進黨政府不一樣。現在美日都認為企圖改變現狀的不是台灣,而是中國。
—————————————————
觀察以上的幾點分析,就可以發現在國際層面上,對比中國,台灣還是如同各界民調顯示的是可被信任且穩健地掌握整體局勢,與近期我們社會內部輿論的熱烈討論,似乎是種反差。
這段時間,台灣專注在能源議題的討論上非常熱絡,也因此讓國民黨推動核四公投的意圖和他們內部的荒謬分歧充分被社會所警覺,但我們也絕不能忽略國際局勢各方面的持續進展,其實是不太容許我們內部增添不必要的變數的,在此也容我提醒,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而明年,將是習近平會否破例連任的重要時刻。
目前民進黨政府受到國際社會和台灣民意的高度肯定,依賴的是社會團結一致的努力,然而環環相扣的國家政策包含很多面向,國家安全、經濟貿易、能源轉型,甚至是防疫工作,都是一個整體,沒有任何一項可以獨立於其他施政之外而獨善,沒有一項是不會相互影響的。
或許大家也注意到,蔡總統昨出席民進黨台北市黨務座談時,有提到她第二任總統任期的目標,是「這任是下任總統的第一任」,要替下一任總統把基礎打好,讓這個基礎在下一任總統也可以用。這可以說是現在的政府一種典型的風格:面向未來的、永續且穩健的;但也代表著不如想像中那麼辣或重鹹、不那麼強調非黑即白或你一拳我一腳那樣直接。
我觀察到無論是粉專的留言私訊,或是青年部平時互動接觸的年輕支持者,都有不少想法和情緒,作為執政黨的一份子,當然有義務讓更多民眾更加清楚政府的方向,也當然有回應正常的公投意見的責任,但我想說的是,即便短期內我們在溝通戰術上的輕重緩急或有些許不同的意見,但只要戰略上都是一致、都是走在正確的方向上,而且已經在進行,那只要能經過一些時間更充分的溝通整合,都是可以化解歧異,協同前進的。我很有信心。
#年輕抗體
#蔡沐霖
#理想與理智的平衡
#就算做起來不容易
#還是得要埋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