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
父親在過世前一年多,一年內因吸入性肺炎住進台大醫院三次,在與六位兄弟姊妹討論過後,我代他簽署了「不施行心肺復甦術」(DNR),同時最後與醫療團隊商量下,決定接受「鼻胃管攝取營養」的醫療決定。
我深知對一位神智清楚,最喜歡美食的老人家,接受這種生活方式是何等的困難,但在理智的衡量下,他十分勉強地答應了。最初他偶爾在深睡中,不自覺地自己動手拔掉鼻胃管,而他老人家尷尬地向我道歉的神情至今仍是我的夢靨。
之後每個月在幫他更換鼻胃管時,都會在前一晚拔管,讓他當晚睡得十分舒適,而隔天一早再幫他換上新管。幾個月後,他開始告訴我,他實在不願意再插回鼻胃管,「這種存活沒有尊嚴,沒有品質,不如不要活」。
後來他甚至一直搖頭拒絕,直到我告訴他,再這樣拖延下去我上班會遲到,他才閉上眼睛,滿臉不高興地讓我插上新的鼻胃管。在上班的捷運車上,有時我會想到幾分鐘前父子互相道歉的情景,而忍不住流下淚來。
2008年父親在沈睡中安詳過世,但我偶而仍會回想到那一幕我堅持他接受鼻胃管的難忘情景,而不自覺的愧疚落淚,因為我實在沒有理由強迫他接受這種他認為「沒有尊嚴的存活」。父親過世時雖然已經衰弱臥床好幾個月,但他心智清楚,他的意見應該被尊重。我們提供營養,延長生命固然重要,但當事人對「人生的意義與目的」的看法,應該遠比家人活過百歲的紀錄來得重要,我們這樣執意繼續使用鼻胃管到底是為了誰?
當台灣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之後,我常會想起,如果我們當年有機會讓他老人家主動與子女們討論自己人生旅程的最後階段要怎麼「走」,讓家人了解他的願望,我們一定能使他更無憾地走完美滿的人生[1]。
■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第一次看到這位病人,只見她的雙手被綁著,很激動一直要去扯鼻胃管,甚至連腳都扭動起來。老太太的兒子對我說,她在家裏就是這樣,一不小心,鼻胃管就會被扯掉,把手綁起來是不得已的。
我試探性的問了這個兒子,「如果是您自己,您要這樣插著鼻胃管,然後被綁手嗎?如果是我,當我吞不下,我就要死了,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兒子說:「最好不要插,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呀!一個人不能吃,就沒有營養,沒有營養會死吔,總不能看著媽媽活活被餓死吧?醫師,沒有鼻胃管,怎麼可以呢?」
結果,這個病人住院三天中自拔二次鼻胃管,就在第二次自拔管路當下,我剛好走進病房,我說:「鼻胃管不見了!」,只見媳婦冷眼的對著外籍看護說:「妳是怎麼顧的?」,可憐的看護說:「我就要翻身,才鬆綁,她就自拔了。」
好令人心酸的場景,但這樣的場景、類似的對話,每日不斷地在臺灣各地上演著,這是一個講究孝順的國度嗎?
在加護病房裏,曾經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先生向我哭訴:「醫師,我又沒有做壞事,為什麼把我綁起來?」被插鼻胃管的病人吃下的食物,沒有經過味蕾的品嚐,無法感受到食物的酸甜苦辣,他們常說:「醫師,我都沒吃。」[2]
■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
試想插著一條塑膠管,從鼻腔通往胃,過一天的生活。吃飯、洗澡、睡覺,都不能拿下,那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曾嘗試自行插鼻胃管,親身體驗患者的感受。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全台65歲以上的住院人口當中,插鼻胃管的人數多達12萬人,比例為17.94%。換言之,65歲以上住院的患者,幾乎每5人就有1人選擇以經鼻腔灌食的方式,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儘管在醫療現場極為常見,鼻胃管卻也是生命末期最常引起爭議的醫療處置之一。例如,知名作家瓊瑤就曾為了先生平鑫濤在失智、中風後是否該插鼻胃管灌食,和繼子女發生衝突。
倘若有天,我們因故失去了自行進食的能力,究竟該不該插鼻胃管?比起紙上談兵,深耕居家醫療領域的醫師陳乾原決定自己試插鼻胃管,了解這項醫療處置對患者的身心影響。親自當過一回病人,才能以新的角度思索生命的困難抉擇。
陳乾原醫師笑說,第一次插管雖然不到3分鐘就放置完成,但插入不久後就有明顯不適感,他馬上拔出。吃完晚餐後,他再試插2次,結果竟然因為管路刺激腸胃蠕動,胃裡的食物全吐了出來!就這樣來回折騰了幾次,插管第4次,才成功完成灌食、睡過夜。
他形容,從鼻胃管灌食雖然沒有特別不舒服,但鼻腔始終有異物感,有時會需要張嘴呼吸。除了流眼淚、鼻涕外,夜間睡眠也受到影響,很難進入深層睡眠狀態。隔天一早灌完牛奶,他拿掉鼻胃管,最大的感想是:「以口進食真好!」
■既然鼻胃管會造成患者的極大不適,為什麼在臨床上仍如此常見?
陳乾原醫師解釋,插鼻胃管的患者,通常是因為疾病、老化導致吞嚥困難、容易嗆咳,或者經醫師評估以口進食所獲得的營養不足、大型手術或治療前需要灌食以獲得充分營養等。
儘管鼻胃管具有灌食、給藥方便、可快速補充營養等優點,陳乾原醫師也提到,不少意識清醒且還有力氣的患者,會因不舒服而自行拉扯鼻胃管。到頭來,家屬必須約束患者,限制其行動。
此外,愈來愈多研究也顯示,插上鼻胃管不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率。甚至若缺乏復健,口舌等咀嚼相關的肌肉會持續退化,將來誤嚥機率更高、更難恢復以口進食。
陳乾原醫師指出,從醫師的角度,若插鼻胃管無助於改變病程、增加復原機率,也不能讓患者過「自認有品質」的生活,就要審慎考慮插管的必要性。像是他有位患者是重度失智的奶奶,原本營養師評估,灌食可讓她多少恢復力氣。
但插上鼻胃管後,奶奶原有的褥瘡等問題都未改善,後來又發生吸入性肺炎。女兒同時照顧重病雙親,心力交瘁。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插鼻胃管的意義就不大。
■「透過餵食,家屬可以好好陪伴患者,反而是一個療癒的過程」
陳乾原醫師說:若吞嚥功能不佳又不想插鼻胃管,可考慮胃造口手術,藉由腹部上的管路直接灌食。或者,當患者年事已高、處於疾病末期,本人又沒有進食意願時,也可以只提供水分不餵食,不失為一種善終的選擇。
有些家屬擔心,不用鼻胃管或其他方式積極地給予營養,是不是就等同於讓患者「活活餓死」?陳乾原醫師提到,居家醫療的現場,常有許多年邁、接近生命終點的患者。他最大的體悟是,無論人的意志有多強、醫療有多進步,生命往往有自己的出路[3]。
■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黃勝堅總院長:「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鼻胃管,真的有必要嗎?鼻胃管的使用在台灣相當普遍,許多末期病人如癌症、失智症的患者,醫療人員為了維持其生命,通常都會建議使用鼻胃管提供營養,但對患者來說不但不舒服,對自尊也是一種傷害。
事實上,現在國際上的最新觀念是,不推薦末期失智病人使用任何管路,建議經口餵食,以細心的手工餵食方式,為病人保留尊嚴,並把時間留給患者和家屬。
黃勝堅院長舉例,曾經有一位腦部受傷的96歲老先生被送到急診,老先生的兒子主動告訴主治醫師:「拜託不要幫我爸爸插鼻胃管。」醫師回答:「可是不放鼻胃管就沒有營養,而且有用鼻胃管比較不會吸入性肺炎。」
兒子反問:「難道用了鼻胃管,就一定不會肺炎嗎?我爸爸都96歲了,他需要的不是再活那麼久,應該是尊嚴擺第一!」於是,老先生轉出加護病房,在子孫環繞、手中抱著愛貓的情況下安然辭世,了無遺憾又保有尊嚴[4]。
■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老後最理想的境界是無病無痛,自己和家人都不必為難。在陳乾原醫師的診所中,貼有一張提醒自己和患者的「身心健康五戒」:吃對、運動、睡好、微笑、刷牙。
▶吃對:
是以低脂、少糖、少鹽為原則,吃多色蔬果並喝足夠的水。
▶運動:
每週應有3次、每次至少半小時,胸、臂、腹、腿都要動到。
▶睡好和微笑:
則是早睡早起,心情愉悅,保持身心穩定。
▶刷牙:
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刷牙,其實和老後的生活品質關係極大。陳乾原醫師指出,牙齒刷乾淨,才能維持咀嚼能力。再加上近年研究已顯示,牙周附近的細菌會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也會引發身體的炎性反應,導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可以說,口腔清潔做得好,需要插鼻胃管的機率也會減少[3]。
尊重生活品質與生命尊嚴的國家,退化的老人不會被插鼻胃管,照顧者會細心地、慢慢地進行餵食,如果真的不行了,不會強迫灌食,然後老人就順著生命自然的軌道,離開人間,展開另一段靈性之旅。
在歐美澳等國,他們不會為無法自然進食的臥床老人插鼻胃管,或採取經腸道營養等延命措施,他們認為,人終有一死,如果讓老人家這樣延長死亡的時間,反而讓其人權與尊嚴受損,是倫理不容的壞事。
陳乾原醫師說「我覺得人怎麼生活,大概就會怎麼死去。」。修行在日常,好好照顧自己,生命才會有圓滿的結束![2]
黃勝堅醫師表示「時間到了,該怎樣就怎樣」,死亡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完整的死亡才會讓生命更圓滿,無論醫師或民眾都必須了解死亡,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當醫病雙方都具備「死亡識能」(Death Literacy),理解醫療也有極限,彼此才能互相尊重,成為生命共同體,一起幫助病人走向美好的善終,而不是強制施以插管、電擊、心肺復甦術(CPR)等急救[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元氣網)「醫病平台/如果時光倒轉,我會堅持放回父親的鼻胃管嗎?」: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01/5685714
[2](幸福熟齡)「我是醫師,我不要被插鼻胃管 陳秀丹醫師:期盼十年後的台灣,沒有被捆綁的老人」:https://thebetteragin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detail/201906210032
[3](50+好好: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居家醫療醫師陳乾原,自插鼻胃管實驗後的省思:老後不想插管,現在該做哪些準備?」:https://www.fiftyplus.com.tw/articles/20911
[4]幸福熟齡「放棄無效醫療,讓病人走得安心!黃勝堅:唯有認識死亡,才懂得如何善終」:https://bit.ly/2URlK46
➤➤照片
[2]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高齡化社會 #低效益醫療 #鼻胃管 #病人自主權利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 國民健康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白蟻 #神奇的昆蟲 #消滅白蟻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 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以前的工作裡面,我們曾經邀請白蟻專家去到我的公司裡面給予培訓,那個專家第一句就是白蟻是益蟲,這個就讓我對於白蟻有了不同的見解,而她在培訓裡面解釋白蟻的特性時,更加讓我覺得驚嘆!究竟白蟻是怎樣的一...
「水分攝取衛福部」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謝明哲教授-台灣營養開拓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國民健康署飲水量計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國民健康署飲水量計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今天你吃堅果了嗎?🌰 衛福部建議每日適量堅果有益身體健康💪 ... 的評價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謝明哲教授-台灣營養開拓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含糖飲料少喝,多喝養生茶】
含糖飲料會讓人攝取太多的精緻糖,除了增加多餘的熱量,也沒有營養價值,像綠拿鐵是我每天都會打個1000毫升,裝在水壺裡隨身帶著,有機會就拿出來喝,除了可以補充抗氧化力以外,還可以補充水分與一些微量營養。重點是它很好喝。
--------------
我的秘密配方是:
綠藻粉、五穀粉、芝麻粉、大豆蛋白、膳食纖維、薑黃粉、卵磷酯、奶粉
提醒大家要用冰水打,預防在打的時候產生高溫破壞了葉綠素等珍貴的營養成分。
--------------
另外,最近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中藥專家,還經過研究緊急推出一種由食品組成的「防疫茶」供大眾使用,因為是食品、不是處方藥,所以可以當成日常的茶飲用。其功效是益氣護衛,對提高保護力也很有幫助。
--------------
而且這款防疫茶的處方,是公開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網站上給民眾的:
黃耆、桂枝、桑葉、薄荷、魚腥草、生薑、紅棗、甘草
煮沸後改小火熬煮約15分鐘就可以當茶飲用。
--------------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明勇老師健康教室」
🤔🤔為什麼皮膚常會出現乾燥、色斑、暗瘡?
*造成原因:
現代人飲食西化,許多高糖、高油脂的食物與精緻的加工品攝食過
多,如炸雞、薯條、洋芋片、麵包等。還有含糖手搖杯飲品的
盛行,導致許多人每日攝取水分的不足,使幫助身體代謝廢物
的重要介質 – 水分的不足,身體容易發炎。另外臭氧層破洞、空氣的污染、紫外線的增強,都是可能造成皮膚乾燥,產生色斑及暗瘡的因
素。
*👏👏解決方法:
(1)降低油炸烹調的食物和添加氫化油脂加工品的頻率。多食用優良植物油,如:冷壓亞麻仁籽油、橄欖油、酪梨油、苦茶油等。利用好的油脂代謝壞的油脂,避免壞油阻塞皮膚的皮脂腺。
(2)養成每日攝取2000cc水份的習慣,讓身體皮脂的油水平衡,又可以幫助身體的新陳代謝。
(3)盡量不要在正中午(11點-14點)出門,若逼不得已也要做好防曬措施,如遮陽帽、袖套或防曬外套等等,避免紫外線直接曝曬肌膚。
(4)每日補充維他命C100毫克以上,在三餐任一餐飯後30分鐘吃為佳,會建議飯後是因為維他命C屬性偏酸,若飯前空腹吃,胃部敏感者較容易感到不適。
根據衛福部建議,一般成人每日維他命C 最低建議攝取量為 100 毫克,最高上限為 2000 毫克,維生素C 攝取過量或過少都會對身體產生危害,什麼都是適量最好!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白蟻 #神奇的昆蟲 #消滅白蟻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 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在以前的工作裡面,我們曾經邀請白蟻專家去到我的公司裡面給予培訓,那個專家第一句就是白蟻是益蟲,這個就讓我對於白蟻有了不同的見解,而她在培訓裡面解釋白蟻的特性時,更加讓我覺得驚嘆!究竟白蟻是怎樣的一種昆蟲呢?今天我們來深入了解昆蟲的世界。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就是講一下稀奇古怪,靈異,外星人和UFO,一些揭開真偽的案件,還有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這些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然後打開旁邊的小鈴鐺,選擇全部的Notification吧!
好!我們開始吧!
世界上大約有一萬兆的螞蟻,如果把所以螞蟻的體重加起來,大概可以等於地球所有人加起來的體重,而白蟻,Termite,古時代稱之為蚍蜉(pi2fu2),有句諺語叫蚍蜉撼大樹裡面講的就是白蟻,是3500多種等翅目下面的蜚蠊目類,是個半變態完全的社會性昆蟲,雖然白蟻和螞蟻都有一個‘蟻’字,但是它們談不上是近親,而和白蟻比較近親的反而是蟑螂。
它也好像蜜蜂一樣,是個社會性很強的昆蟲。
在白蟻的‘社會’裡面,階級制度和分工非常的嚴謹,可以說是一旦被選為那個階級,它們一生人。。。。一生蟻就會只做同一種工作,不會越權。白蟻會分為白蟻王,白蟻后,白蟻工和白蟻兵,而大約會分成三大類別,生殖型,保衛型還有工作型。
工作型的白蟻就是工蟻,而在白蟻巢裡面大部分都是工蟻,有雄性也有雌性,雖然有生殖器官,但是退化並不可以使用,因為一出生的時候就被人‘閹割’了,至於是怎樣閹割,我等下會講到。
工蟻也有分為真工蟻和假工蟻,假工蟻可以蛻皮分化變成真工蟻,有點好像是員工和高級員工的分別,那麼工蟻顧名思義就是負責做工的螞蟻,他們負責覓食,建築蟻巢,修建土路,負責照顧剛生出來的小寶寶,照顧兵蟻的起居飲食還有打理蟻后的一切事務。那麼在你家看到的白蟻大部分都是工蟻,這時大家就有個疑問,如果工蟻自己吃了不再回去巢裡面,那麼蟻后和兵蟻不就餓死咯?
這種罷工的事情是不會發生的,有很多人對於螞蟻社會的見解,就是一致認為是蟻后統治蟻群,但是斯坦福大學的教授,說它是一種個別自行意志交織而組成的社會,你可以這樣想,把它這個群體比喻為一個個體,好像你全身的細胞一樣,並不需要去控制,就會好像設定好的一樣運行。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白蟻本身並不吃這些木頭,它們只是咬了回去吐出來去培養真菌花園,而這些就是他們食物的來源,,而工蟻本身的腸道只可以勉強分解一些木頭裡面的有機物,大部分不能消化掉的東西,就會回去吐在他們的真菌花園裡面。而在他們的真菌花園裡面的小菌球,這些小菌球是菌類需要去除的‘野草’,如果白蟻長時間內沒有攝取這些養分,整個蟻群就會因營養不良而滅亡。過後我們會說它們如何應對這些事情,真的是太神奇了!
那麼白蟻兵就是打戰的白蟻,在蟻群裡面的數量較比工蟻的少,不能繁殖。頭部骨化並且大顎特別的發達,由於是這個大顎特別的大,因此它們不能進食,需要工蟻來餵食,而兵蟻也會因為品種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形態。
1. 大顎種類,頭骨化,大顎用來攻擊敵手。
2. 彈擊型兵蟻,大顎修長,用來在夾擊時,產生能量來彈擊敵手
3. 阻塞性兵蟻,就是大頭兵蟻,頭部高度骨化,就是在敵人攻擊洞穴前,用它巨大的頭骨阻塞洞口,阻擋敵人入侵。
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種類,如果有時兵蟻的數量不足,工蟻也要充當兵蟻來阻擋敵人的入侵。
那麼我們說到生殖型的啦~那麼在白蟻裡面用分為長翅膀,短翅膀的和沒有翅膀的,當中也有雄性和雌性,而有翅膀的種類佔多數,那麼這些生殖型的白蟻,就會在翅膀生長完全過後,就會飛出巢穴,進行婚飛,也就是飛出去開房。。。。哈哈哈
而這就是一個蟻巢的開始,公蟻和雌蟻只需在空中交配一次,就可以不停的產卵,而雄蟻就會在交配後,被蟻后吃掉來補充養分。。。這些他們愛的證明。。
當交配後,雌性的生殖型白蟻就會成為蟻后,而剛開始時在還沒有有工蟻之前,它需要忍受一段時間的飢餓,開始身體的翅膀退化或者折斷,下腹變成越來越巨大。裡面儲存足夠的養分來讓她生存一段時間。
第一批先出生的當然是工蟻,但是卵還沒變成工蟻之前,是由蟻后嘴對嘴餵食的,當這一批工蟻生長完整時,就會開始建造更多的空間,還有儲卵室,而因為工蟻餵食不同的東西給蟲卵,就會生長出不同種類的白蟻。之前說過工蟻一出生就被人閹割了,是因為在蟲卵的時候餵食只能長出工蟻的食物,是不是很神奇呢?
那麼為什麼我在影片的一開始,就是白蟻是益蟲呢?因為白蟻只吃死去的木頭,而如果是還活著大樹,會有一些壞死的組織,而白蟻是少數可以化解木屑的昆蟲,那麼為什麼它會攻擊你家裡的木家具,書本還有一些木質的材料。因為那些都是死去的木頭。所以古時的蚍蜉撼大樹並不是白蟻去攻擊活的大樹,而是大樹已經死亡了,它們去做收尾工作而已。
但是白蟻也是很聰明的,它會先選最軟的木來咬,如果有水分的木,它們就更喜歡了。
由於白蟻的身體79%以上都是水分,而它的巢穴濕度也是大概30-35%,如果白蟻暴晒在太陽底下會蒸發掉水分,於是工蟻在尋找食物素材時,需要先建造土道來遮太陽,而工蟻裡面會有專屬的吸水工蟻負責巢穴保濕的。
那麼人類的屋子會因為白蟻蛀蝕而倒塌,因此人類也想出了對付白蟻的方法,首先先鎖定如何找到它的蟻后。只要讓它不能蛻皮,她就會失去生育能力而死去。一個白蟻后最長的壽命可以是60-70年,而蟻后一次產卵可以多達幾萬粒卵,而培育出新的工蟻需要大概20天就可以了。
大家知道的方法大概有兩種,第一就是在房子的四邊噴上白蟻油,而工蟻就會吃了這些帶有白蟻油的木屑回到主巢餵食它的蟻后,或者是有些先去到它的真菌花園,然後在把帶有化學成分的真菌餵食它的蟻后和其他兵蟻和卵。
當蟻后吃了過後就會中毒,會慢慢的死去,而這時的工蟻發現蟻后的不對勁,就會做出應對決策,之前不是有說過,生殖類的白蟻有分有長翅膀,短翅膀和沒有翅膀的白蟻,當中有雌性和雄性的。這時短翅膀或沒有翅膀的就派上用場了,他們就是儲備蟻王和蟻后。
哇!還有儲備蟻王和蟻后哦!
工蟻就會開始培養新的蟻王和蟻后,開始餵食不同的食物,然後讓它們在洞穴裡面交配,取代即將死去的蟻后,由於像之前說的,蟻王的功能就是讓蟻后懷孕一次,然後就會變成她的養分。。
除了這些儲備的生殖型白蟻,他們也有長翅膀的生殖型白蟻,會飛出去其他地方,再培養另外一個白蟻王國。
第二種方法對付白蟻,就是在它們平常經過的地方埋下帶有白蟻油木屑的瓶子,這種方法需要先探測他們的路線,然後再埋下幾個瓶子。
有很多人就說,不如直接找到巢穴,然後將它們一網打盡!這種方法也是可以,只是白蟻因種類不同,巢穴也有不同,有些是直接建造在死去的大樹裡面,有些是在幾米的土壤下,也有些是寄生在其他的螞蟻洞穴。是不容易找到它們的巢穴的。
而在非洲的土人把紅螞蟻丟進白蟻的巢穴裡面,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解決掉白蟻,但是卻製造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紅螞蟻咯~
白蟻是生命力超強的昆蟲,我們不知道白蟻究竟之間如何去溝通,應該是靠氣味,好像你們在白蟻行走的道路抹一抹,它們的隊伍就會亂掉,但是過一下它們又回到正途上,如果前方有危險,它們就會發出死亡警告的氣味,用觸角去通知其他隊員。
很神奇吧!
看完這裡,我覺得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以人類建造的社會根本不能和白蟻相提並論,人類創造的社會都是有缺陷的,是個別思考的個體組成的社會,
非常的脆弱,有事情發生時,就會自己顧自己了。自私自利,濫用權力,罔顧下面的基層死活等等。
我們人類擁有它們沒有的思考腦袋,但是卻不會使用到對的地方,污染環境,破壞大自然等等。
是不是要向白蟻好好學習學習呢?
好啦!今天的影片就到這裡,如果大家反應不錯,下次我會說蜘蛛,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博多風水炊鍋是利用雞肉,蔬菜和水做成的火鍋,湯頭不加任何調味,是道完全以食材取勝的料理。吃的時候搭配點橙醋、柚子胡椒及醬油享用。
食光的水炊鍋做了一點改版,雞肉跟雞肉丸子加了點玉米粉煎炸,增加香氣,增添不同的風味。
食譜示範:Syou(しょう)老師
粉絲專頁(G.F 料理 Goût Festin cuisine)https://www.facebook.com/GF-料理-Goût-Festin-cuisine-727353257637082/
-----------------------------------------------
「營養師的貼心小叮嚀」-by 陳小薇營養師
每百公克雞腿肉約142大卡,蛋白質含量約20.4公克,脂肪含量約6.1公克;雞肉本身營養價值豐富,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也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群、鈣、鎂、鐵、銅、鋅等營養素,今天透過博多水炊雞肉鍋,跟大家介紹特殊營養素-中短鏈胜肽(Peptide),是界於蛋白質與胺基酸之間的組成,2個胺基酸的結構為雙胜肽,3個胺基酸的結構為三胜肽,多個胺基酸結構為多胜肽,通常超過百個以上胺基酸會被視為蛋白質,這種胜肽(Peptide)結構通常具有調節身體機能的效果,也是雞湯或雞精被當作滋養料理的原因;營養師小叮嚀,吃雞肉料理的時候,要記得把肉的部分一起食用,才能補充足量蛋白質喔!而且烹煮雞湯時,容易為了調味,加入過多的味精、鹽巴,根據衛福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6公克鹽),如果攝取過量,容易影響體內水分代謝,進而造成水腫,長期累積會導致高血壓風險喔!
-----------------------------------------------
Ingredients:
2 chicken legs
A half of Cabbage
A bunch of Japanese mustard
A hard bean curd
Sliced green onion
A bunch of enokitake
A half of Hon-shimeji
A tomato
30g corn flour
Adequate amount of white pepper
Adequate amount of salt
An egg.
Some Yuzu zest
Ponzu sauce
Yuzu zest
Soy sauce
-----------------------------------------------
食材:
雞腿前段部分 2塊
水菜1把
白菜 1/2顆
牛番茄 1顆
板豆腐 1塊
金針菇 1把
鴻禧菇1/2顆
蔥1根
雞肉丸食材
雞腿軟骨部分2塊
玉米粉 30g
白胡椒粉 適量
鹽 適量
蛋一顆
柚子胡椒少許
沾醬食材
柚子胡椒
醬油
橙醋
1.番茄切塊、水菜切段、蔥切段、白菜及板豆腐切塊(板豆腐用噴槍炙燒表面),備用
2.將雞腿筋多軟骨的部位取下,其餘備用
3.軟骨部分放入調理機,加入胡椒粉、鹽、玉米粉、蛋,打勻
4.用刮刀取出,揉成球狀,熱油炸至上色備用
5.前面剩餘雞腿,熱油,將雞腿皮的那面沾上玉米粉,用半煎炸的方式將表皮炸至八分熟後取出備用。
6.將食材全部擺入鍋內,加入水後,開火煮熟即可
4.沾醬:柚子胡椒以及橙醋➕醬油
#Mizutaki #水炊きレシピ #鍋もの
#asmr 料理音
#No Talk ASMR cooking recipe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C2食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忙碌的工作後,需要來道方便簡單又營養均衡的料理,這道「一鍋到底」的冬瓜滷肉是個不錯的選擇!退火的冬瓜來滷肉,更添清爽口感。
食譜示範:Syou(しょう)老師
粉絲專頁(G.F 料理 Goût Festin cuisine)https://www.facebook.com/GF-料理-Goût-Festin-cuisine-727353257637082/
-----------------------------------------------
「營養師的貼心小叮嚀」-by 陳小薇營養師
毎百公克冬瓜熱量約11大卡左右,水份高達95公克,是被歸屬在蔬菜類的食材;另外,冬瓜含鈉量低以及含有維生素C,非常適合在炎熱的季節食用,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水分,再者,冬瓜含有抗肥成分丙醇二酸(Tartronic acid),在代謝合成路徑上,丙醇二酸能夠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進而避免脂肪堆積,因此,冬瓜也被當作減重的好幫手食材!
依據衛生福利部建議,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如果換算成鹽則是6公克,這個建議攝取限制是包括所有食物來源,因此,在這道料理中所用到的醬油膏與醬油相比,有較低的鈉含量,還能增加料理的特殊風味,是比較好的選擇;而料理中適量的鹽,可以選擇不加,或是選擇低鈉來源,營養師小叮嚀,在享用超下飯的冬瓜滷肉,建議搭配其他較清淡的料理,如燙青菜、蒸魚、水煮蝦…等,避免一不小心鈉的攝取量就超標喔!
-----------------------------------------------
Ingredients:
600g white gourd
Adequate amount of chopped green onion
Some chili
350g ground pork belly
1 tbsp of ketchup.
1 tbsp of thick soy sauce.
Adequate amount of salt.
Adequate amount of sugar.
Adequate amount of fried garlic.
100-200ml water
-----------------------------------------------
食材:
冬瓜600g
猪五花絞肉350g
蔥花適量
辣椒少許
調味料食材:
米酒適量
白胡椒適量
番茄醬1大匙
醬油膏1大匙
鹽適量
糖適量
油蔥酥適量
水100~200ml
做法:
1.冬瓜削皮切塊狀備用,辣椒斜切片、蔥切成蔥花備用
2.下油將絞肉炒半熟,先下胡椒粉去豬肉腥味
3. 在依序下調味料
4. 下冬瓜,稍微拌炒,悶15分鐘
5. 汁不用收太乾,盛盤前做最後調味
6. 盛盤撒上蔥花及辣椒片
#滷肉 #簡單食譜 #滷冬瓜
#超級下飯的料理
#簡單快速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國民健康署飲水量計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必吃
[PDF] Q3 : 如何計算自己一天所需飲水量? A3 : 水量計算靠自己水是人體生命...根據衛生福利部顯示,下列有簡易的水分計算公式,可簡略的計算人一天. 所需要的水分。 ... ... <看更多>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今天你吃堅果了嗎?🌰 衛福部建議每日適量堅果有益身體健康💪 ... 的必吃
衛福部 建議每日適量堅果有益身體健康 最佳 攝取 量一天30克✌✌✌. 週末假期即將到來安排出遊的粉粉們要記得做好防曬保護唷~記得多補充 水分 ! ... <看更多>
水分攝取衛福部 在 國民健康署飲水量計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必吃
[PDF] Q3 : 如何計算自己一天所需飲水量? A3 : 水量計算靠自己水是人體生命...根據衛生福利部顯示,下列有簡易的水分計算公式,可簡略的計算人一天. 所需要的水分。 ... ... <看更多>